萬貴妃迫害幼年的明孝宗,一個存在於正史中的謊言

提起大明王朝的後宮妃嬪,大家至少能想到兩位耳熟能詳的名字,一個是明太祖的結髮妻子,民間有口皆碑的大腳馬皇后;一個就是年長明憲宗十七歲,且專寵一朝的萬貞兒,萬貴妃。

但不同於馬皇后以賢德聞名於世,萬貴妃的名聲真是爛透了,至少從官方史書《明史》看,這萬貴妃所作所為罄竹難書,簡直就是個惡毒到極點的婦人。

得賴於當年明月在其著作《明朝那些事兒》中,以輕鬆幽默的筆觸將《明史》詼諧演繹,明朝的歷史一時間風靡大江南北,而其中作為憲宗朝的反面典型萬貞兒,她的故事更是被全國人民熟知,估計走在大街上隨機找一個路人都能說出個一二。諸如:專寵後宮,墮有孕妃嬪的胎啊;殺害孝宗生母啊;迫害年幼的孝宗啊等等,任何一件拿出來都夠人咬牙切齒狠狠咒罵一通了,何況萬貴妃集諸多惡行於一身,真是夠壞的!

但這些都是真的嗎?

有讀者估計會說《明史》上都白字黑字寫著呢,怎會有假,甚至還能翻出原文:掖廷御幸有身,飲藥傷墜者無數。孝宗之生,頂寸許無發,或曰藥所中也。

看看這萬貴妃有多歹毒,孝宗皇帝能順利生下來就是個奇蹟,因為生母被服用過藥物,導致孝宗頭上有一塊是禿的(明孝宗不明所以的摸了摸頭)。

還有在《明史 紀太后傳》裡更是詳細記述了萬貴妃迫害紀妃和孝宗的始末:萬貴妃知而恚甚,令婢鉤治之。婢謬報曰病痞。乃謫居安樂堂。久之,生孝宗,使門監張敏溺焉。敏驚曰:“上未有子,奈何棄之。”......成化十一年,帝召張敏櫛發,照鏡嘆曰:“老將至而無子。”敏伏地曰:“死罪,萬歲已有子也。”......太子至,貴妃賜食,曰:“已飽。”進羹,曰:“疑有毒。”貴妃大恚曰:“是兒數歲即如是,他日魚肉我矣。”因恚而成疾。

原文很長不一一引用,總之裡邊講述了孝宗出生到立為太子,簡直步步驚心、險象環生,幸好有像宦官張敏這樣的忠義之士護佑,孝宗才在後宮艱難生存了下來,故事曲折驚險堪比趙氏孤兒了。

但《明史》上言之鑿鑿,難道還有假不成?

筆者可以負責任的說,確實有假,而且假的還很離譜。

南北朝時期,實錄這種按照紀年詳細記錄皇帝生平的史體開始出現,唐代以降每一位皇帝駕崩後,繼任皇帝都會命大臣為先帝撰修實錄,歷代相襲成為定製。

而《明憲宗實錄》就是詳細記錄憲宗一朝的史書,也是研究成化時期的重要史書,而就是這樣一部史書裡卻並沒有記錄半點《明史》中關於萬貴妃戕害後宮,迫害孝宗的罪行。要知道《明憲宗實錄》是孝宗皇帝即位後命大臣修纂的,對於惡名昭彰的萬貴妃,沒必要玩為尊者諱的把戲,更何況按照《明史》的說法萬貴妃還是孝宗的殺母仇人,難不成孝宗果真是在孃胎裡被藥毒壞了頭,變得健忘了?

我們先來看關於萬貴妃強迫妃嬪墮胎的指控,據實錄記載,成化二年正月,憲宗有了皇長子(這是萬貞兒所生,可除去不談);成化五年四月生了次子,朱祐極;成化六年七月生皇子佑樘。成化天子十六歲即位,到成化六年不過二十三歲,這時候就生了三個孩子其實夠可以了,更別說成化十二年後,年富力壯的皇帝又陸陸續續生了十來個子女,子嗣不可謂不多,墮胎之言太過無稽!

再看萬貴妃妄圖殺害幼年孝宗這節故事,又先是給紀妃喂藥,又是宮女宦官暗中搭救,演繹的是有聲有色,精彩紛呈。但故事的漏洞卻是百出,首先萬貴妃指使宦官張敏殺害剛出生的孝宗時,張敏驚道:“上未有子,奈何棄之。”也就是說成化天子此時還沒有孩子,張敏不忍加害,可這時候成化天子真沒有孩子嗎?那皇次子朱祐極這會兒可還活蹦亂跳著呢,張敏選擇性忽略了嗎?

而更好笑的是張敏這一個人物,按《明史》的說法,張敏在成化十一年告知皇帝有子嗣後,很快因懼怕萬貴妃迫害,吞金自殺了。可實際上,從各方史料以及發現的張氏族譜,都可以佐證張敏不但活的好好的,還歷任御馬監太監、司禮監太監,權勢顯赫,可謂是實打實的權閹,直到成化二十一年才去世。

這個萬貴妃迫害幼年孝宗故事中的關鍵人物生平都是假的,這個故事真假可想而知。

實際上憲宗皇帝寵幸紀氏後,紀氏懷了龍種,憲宗是知情的,別忘了皇帝身邊是有人專門記錄起居注的,像之後的萬曆皇帝寵幸宮女後,宮女懷孕,可萬曆皇帝不認賬,李太后當即拿出起居注,上邊清清楚楚記錄了皇帝哪天干了什麼,一一登對萬曆紅著臉無從否認。

據憲宗朝的內閣大學士尹直在《謇齋瑣綴錄》中記載,萬貴妃知道紀氏有娠後,對憲宗很是怨憤,並對自己不能生育感到苦楚(萬貴妃和憲宗的長子夭折後未能再生),憲宗為安撫萬貴妃,告知貴妃,紀氏只是有痞症無孕,令紀氏託病去安樂堂,並安排宦官照管。孝宗誕生後,憲宗又密令內侍近臣謹護照管。

成化十一年,太監張敏厚結昭德宮(萬貴妃所住宮殿)的總管太監段英,託段英得機告訴貴妃紀妃和皇子的事,貴妃驚雲:「何獨不令我知?」遂具服進賀,厚賜紀氏母子,擇吉日請入宮。紀氏母子被迎入內宮後,次日,成化天子就為孝宗賜名朱佑樘,沒多久又冊立為太子。

這是當時親歷此事的朝廷重臣所記,可信度非常之高。

因此結合諸多傳世史料筆記,都可證萬貴妃戕害孝宗之事純屬無稽之談,分明是小說家的野史獵奇之言。事實上《明史》也正是照搬明末毛奇齡的野史《勝朝彤史拾遺記》,裡邊荒謬之處頗多,清廷的修撰人員竟然不經甄別就將其納入正史之中,著實讓人詫異。這一點就連乾隆皇帝都看不下去,親自寫了一篇《駁明憲宗懷孕諸妃皆遭萬妃逼迫而墜胎》的文章,對自家編纂的《明史》進行批駁。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搜索一下看看,裡邊的論據還是充實的,最後乾隆皇帝還指出《明史》中此處故事不顧其跡之矛盾,亦可怪也!

清廷修撰的《明史》疏漏、矛盾之處很多,從順治年間開始修撰,直到乾隆四年才正式定稿,足足經歷了四朝九十多年,也是前無古人了。就是這麼一部修了近百年的史書,按說應該以嚴謹著稱,怎會有很多穿鑿附會的荒謬之言呢,難不成修史的官員都是傻子不成?

作為最終定稿的總裁官張廷玉,有清一代名臣,你說他就看不出各種矛盾錯漏之出嗎?

當然能,但還仍堅持這樣修撰,不顧史實、顛倒黑白,其實最終還是因為政治正確。

所以從這方面講,集各路野史、黑材料於一身的《明史》,不失為一部不錯的歷史小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