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

潞簡王墓坐落在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北郊13公里處的鳳凰山(系太行山餘脈)南麓,依山據嶺,四周泉壑幽深。時人稱其為“頭枕鳳凰山、腳登老龍潭,左手揣著金燈寺,右手託著峙兒山”,景色十分秀麗宜人,是中國目前保存現狀最好、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

墓主潞簡王朱翊鏐,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明穆宗朱載垕第四子、明神宗朱翊鈞(萬曆皇帝)唯一同一母弟。其陵墓建成於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完全仿照萬曆皇帝在北京明十三陵定陵。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被譽為“中原定陵”。

"

潞簡王墓坐落在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北郊13公里處的鳳凰山(系太行山餘脈)南麓,依山據嶺,四周泉壑幽深。時人稱其為“頭枕鳳凰山、腳登老龍潭,左手揣著金燈寺,右手託著峙兒山”,景色十分秀麗宜人,是中國目前保存現狀最好、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

墓主潞簡王朱翊鏐,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明穆宗朱載垕第四子、明神宗朱翊鈞(萬曆皇帝)唯一同一母弟。其陵墓建成於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完全仿照萬曆皇帝在北京明十三陵定陵。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被譽為“中原定陵”。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潞王陵神道

朱翊鏐(1568——1614 )安徽鳳陽人。即“潞簡王”。穆宗朱載垕第四子。明隆慶五年(1571)封為潞王第一代潞王。生母孝定太后李氏,與萬曆帝同母。隆慶四年(1570)二歲時受封潞王。居京師二十年,朱翊鏐受盡恩寵,萬曆帝曾賜其田地萬頃。萬曆十七年(1589)二十二歲時就藩衛輝府。在藩二十六年,在王位三十五年。萬曆四十二年(1614)孝定太后崩,訃告到衛輝,朱翊鏐悲痛不已,不久即病逝。年四十七歲。諡號簡王。葬於新鄉市境內。

"

潞簡王墓坐落在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北郊13公里處的鳳凰山(系太行山餘脈)南麓,依山據嶺,四周泉壑幽深。時人稱其為“頭枕鳳凰山、腳登老龍潭,左手揣著金燈寺,右手託著峙兒山”,景色十分秀麗宜人,是中國目前保存現狀最好、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

墓主潞簡王朱翊鏐,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明穆宗朱載垕第四子、明神宗朱翊鈞(萬曆皇帝)唯一同一母弟。其陵墓建成於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完全仿照萬曆皇帝在北京明十三陵定陵。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被譽為“中原定陵”。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潞王陵神道

朱翊鏐(1568——1614 )安徽鳳陽人。即“潞簡王”。穆宗朱載垕第四子。明隆慶五年(1571)封為潞王第一代潞王。生母孝定太后李氏,與萬曆帝同母。隆慶四年(1570)二歲時受封潞王。居京師二十年,朱翊鏐受盡恩寵,萬曆帝曾賜其田地萬頃。萬曆十七年(1589)二十二歲時就藩衛輝府。在藩二十六年,在王位三十五年。萬曆四十二年(1614)孝定太后崩,訃告到衛輝,朱翊鏐悲痛不已,不久即病逝。年四十七歲。諡號簡王。葬於新鄉市境內。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明潞簡王

很多朋友都去參觀過,咱們就不細講陵園了。今天簡單講一下潞王陵園的保護和被盜

據潞王墓墓誌記載,潞王東陵建成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八月。趙妃西陵何時而建,因墓誌佚失,時間難以斷定。趙妃病死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二月二十六,據此推知,她的墓開始營建應為萬曆二十九年至三十年。

"

潞簡王墓坐落在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北郊13公里處的鳳凰山(系太行山餘脈)南麓,依山據嶺,四周泉壑幽深。時人稱其為“頭枕鳳凰山、腳登老龍潭,左手揣著金燈寺,右手託著峙兒山”,景色十分秀麗宜人,是中國目前保存現狀最好、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

墓主潞簡王朱翊鏐,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明穆宗朱載垕第四子、明神宗朱翊鈞(萬曆皇帝)唯一同一母弟。其陵墓建成於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完全仿照萬曆皇帝在北京明十三陵定陵。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被譽為“中原定陵”。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潞王陵神道

朱翊鏐(1568——1614 )安徽鳳陽人。即“潞簡王”。穆宗朱載垕第四子。明隆慶五年(1571)封為潞王第一代潞王。生母孝定太后李氏,與萬曆帝同母。隆慶四年(1570)二歲時受封潞王。居京師二十年,朱翊鏐受盡恩寵,萬曆帝曾賜其田地萬頃。萬曆十七年(1589)二十二歲時就藩衛輝府。在藩二十六年,在王位三十五年。萬曆四十二年(1614)孝定太后崩,訃告到衛輝,朱翊鏐悲痛不已,不久即病逝。年四十七歲。諡號簡王。葬於新鄉市境內。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明潞簡王

很多朋友都去參觀過,咱們就不細講陵園了。今天簡單講一下潞王陵園的保護和被盜

據潞王墓墓誌記載,潞王東陵建成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八月。趙妃西陵何時而建,因墓誌佚失,時間難以斷定。趙妃病死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二月二十六,據此推知,她的墓開始營建應為萬曆二十九年至三十年。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趙次妃陵寢

這一墓群竣工至明朝滅亡數十年時間,王陵有政府軍隊守墳戶看守,保護完好。明亡後,清廷戶部先拆潞王府,之後指示河南地方政府,將潞王墓建築估值變賣。

“問題出現了,墓區建築俱系綠瓦石壁,雕龍鐫鳳,為民間禁物,無人敢買。還有一點兒,陵墓晦氣,一般人忌諱。”新鄉市鳳泉區文物旅遊局局長劉呈安道。

"

潞簡王墓坐落在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北郊13公里處的鳳凰山(系太行山餘脈)南麓,依山據嶺,四周泉壑幽深。時人稱其為“頭枕鳳凰山、腳登老龍潭,左手揣著金燈寺,右手託著峙兒山”,景色十分秀麗宜人,是中國目前保存現狀最好、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

墓主潞簡王朱翊鏐,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明穆宗朱載垕第四子、明神宗朱翊鈞(萬曆皇帝)唯一同一母弟。其陵墓建成於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完全仿照萬曆皇帝在北京明十三陵定陵。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被譽為“中原定陵”。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潞王陵神道

朱翊鏐(1568——1614 )安徽鳳陽人。即“潞簡王”。穆宗朱載垕第四子。明隆慶五年(1571)封為潞王第一代潞王。生母孝定太后李氏,與萬曆帝同母。隆慶四年(1570)二歲時受封潞王。居京師二十年,朱翊鏐受盡恩寵,萬曆帝曾賜其田地萬頃。萬曆十七年(1589)二十二歲時就藩衛輝府。在藩二十六年,在王位三十五年。萬曆四十二年(1614)孝定太后崩,訃告到衛輝,朱翊鏐悲痛不已,不久即病逝。年四十七歲。諡號簡王。葬於新鄉市境內。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明潞簡王

很多朋友都去參觀過,咱們就不細講陵園了。今天簡單講一下潞王陵園的保護和被盜

據潞王墓墓誌記載,潞王東陵建成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八月。趙妃西陵何時而建,因墓誌佚失,時間難以斷定。趙妃病死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二月二十六,據此推知,她的墓開始營建應為萬曆二十九年至三十年。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趙次妃陵寢

這一墓群竣工至明朝滅亡數十年時間,王陵有政府軍隊守墳戶看守,保護完好。明亡後,清廷戶部先拆潞王府,之後指示河南地方政府,將潞王墓建築估值變賣。

“問題出現了,墓區建築俱系綠瓦石壁,雕龍鐫鳳,為民間禁物,無人敢買。還有一點兒,陵墓晦氣,一般人忌諱。”新鄉市鳳泉區文物旅遊局局長劉呈安道。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潞王陵石碑,碑後面是地宮入口

到了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潞王陵“救星”出現了。

“清順治時,五臺山高僧真息以480兩白銀把陵墓全買下,將潞王墓改佛殿,趙氏墓改庵堂。中門塑真武神像,門樓易關帝聖君。取名萬聖庵。慢慢發展成新鄉最大寺院,香火盛,方圓百里百姓都來燒香祈福。西陵城門券石路面上,現在還有深深的車轍印。”潞王陵博物館館長周馮建道。

這200多年的庇護太重要了,也就是在這個時間段裡,其他200多座王陵都被用種種方式“消滅”掉了。

陵園改寺廟,全國罕見。陵與寺疊加,生成奇特的文學意味,清代文人對此題詠很多。

康熙朝進士殷元福寫道:“高邱突兀倚連崗,前殿空門作講堂。千載興亡成一夢,十三陵寢更堪傷。”將其與明十三陵相提,顯見其原為一體。當下它成為世遺“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原也是古今皆認。“前殿空門作講堂”則講怪異的“陵寺一體”。

到了晚清,捻軍首領張宗禹帶數十萬人馬而來,潞王東陵墓區木質建築群即可能是此時所焚,西陵趙妃墓遭破壞較小。之後,老百姓避兵匪,搬進東西兩墓園內居住,同時看守。

民國時,新鄉政府在西陵建師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保護。1948年新鄉解放前夕,頑匪逃進西陵頑抗,西陵再遭破壞。1953年,豫北監獄佔西陵,直至2005年12月,監獄才搬遷,潞王陵博物館方才收回並逐年整修。

行走於趙妃墓,仍能看到豫北監獄的痕跡。博物館辦公區原是監獄辦公室,陵園內某處附屬建築門口,仍掛禁閉室牌子,門前對聯寫道:“迷途知返莫嘆朝花去,回頭是岸可捻無限春。”

"

潞簡王墓坐落在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北郊13公里處的鳳凰山(系太行山餘脈)南麓,依山據嶺,四周泉壑幽深。時人稱其為“頭枕鳳凰山、腳登老龍潭,左手揣著金燈寺,右手託著峙兒山”,景色十分秀麗宜人,是中國目前保存現狀最好、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

墓主潞簡王朱翊鏐,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明穆宗朱載垕第四子、明神宗朱翊鈞(萬曆皇帝)唯一同一母弟。其陵墓建成於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完全仿照萬曆皇帝在北京明十三陵定陵。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被譽為“中原定陵”。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潞王陵神道

朱翊鏐(1568——1614 )安徽鳳陽人。即“潞簡王”。穆宗朱載垕第四子。明隆慶五年(1571)封為潞王第一代潞王。生母孝定太后李氏,與萬曆帝同母。隆慶四年(1570)二歲時受封潞王。居京師二十年,朱翊鏐受盡恩寵,萬曆帝曾賜其田地萬頃。萬曆十七年(1589)二十二歲時就藩衛輝府。在藩二十六年,在王位三十五年。萬曆四十二年(1614)孝定太后崩,訃告到衛輝,朱翊鏐悲痛不已,不久即病逝。年四十七歲。諡號簡王。葬於新鄉市境內。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明潞簡王

很多朋友都去參觀過,咱們就不細講陵園了。今天簡單講一下潞王陵園的保護和被盜

據潞王墓墓誌記載,潞王東陵建成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八月。趙妃西陵何時而建,因墓誌佚失,時間難以斷定。趙妃病死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二月二十六,據此推知,她的墓開始營建應為萬曆二十九年至三十年。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趙次妃陵寢

這一墓群竣工至明朝滅亡數十年時間,王陵有政府軍隊守墳戶看守,保護完好。明亡後,清廷戶部先拆潞王府,之後指示河南地方政府,將潞王墓建築估值變賣。

“問題出現了,墓區建築俱系綠瓦石壁,雕龍鐫鳳,為民間禁物,無人敢買。還有一點兒,陵墓晦氣,一般人忌諱。”新鄉市鳳泉區文物旅遊局局長劉呈安道。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潞王陵石碑,碑後面是地宮入口

到了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潞王陵“救星”出現了。

“清順治時,五臺山高僧真息以480兩白銀把陵墓全買下,將潞王墓改佛殿,趙氏墓改庵堂。中門塑真武神像,門樓易關帝聖君。取名萬聖庵。慢慢發展成新鄉最大寺院,香火盛,方圓百里百姓都來燒香祈福。西陵城門券石路面上,現在還有深深的車轍印。”潞王陵博物館館長周馮建道。

這200多年的庇護太重要了,也就是在這個時間段裡,其他200多座王陵都被用種種方式“消滅”掉了。

陵園改寺廟,全國罕見。陵與寺疊加,生成奇特的文學意味,清代文人對此題詠很多。

康熙朝進士殷元福寫道:“高邱突兀倚連崗,前殿空門作講堂。千載興亡成一夢,十三陵寢更堪傷。”將其與明十三陵相提,顯見其原為一體。當下它成為世遺“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原也是古今皆認。“前殿空門作講堂”則講怪異的“陵寺一體”。

到了晚清,捻軍首領張宗禹帶數十萬人馬而來,潞王東陵墓區木質建築群即可能是此時所焚,西陵趙妃墓遭破壞較小。之後,老百姓避兵匪,搬進東西兩墓園內居住,同時看守。

民國時,新鄉政府在西陵建師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保護。1948年新鄉解放前夕,頑匪逃進西陵頑抗,西陵再遭破壞。1953年,豫北監獄佔西陵,直至2005年12月,監獄才搬遷,潞王陵博物館方才收回並逐年整修。

行走於趙妃墓,仍能看到豫北監獄的痕跡。博物館辦公區原是監獄辦公室,陵園內某處附屬建築門口,仍掛禁閉室牌子,門前對聯寫道:“迷途知返莫嘆朝花去,回頭是岸可捻無限春。”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次妃墓地宮入口

西陵地宮當時是監獄倉庫,冬暖夏涼利儲藏。地宮主墓室牆壁有個兩尺見方的大洞,洞口用鐵欄杆焊死。“當年是兩犯人越獄,從洞內鑽出。後來被抓回都槍斃了。”潞王陵博物館副館長郭宸光道。

據資料記載:監舍設在次妃墓園內,警方辦公場所和家屬樓設在次妃墓南及兩陵間,共計佔地10萬平方米,獄警工作人員400餘名,累計勞教人員4000餘人。

趙妃“被囚獄中”固然讓人同情,陰差陽錯,特殊年代也給自己帶來特殊保護。“文化大革命”時,紅衛兵“破四舊”,進不了監獄,西陵基本未再遭破壞,陵園內兩座石牌坊都完整。

遺憾,匪民相繼盜掘寶物失散

"

潞簡王墓坐落在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北郊13公里處的鳳凰山(系太行山餘脈)南麓,依山據嶺,四周泉壑幽深。時人稱其為“頭枕鳳凰山、腳登老龍潭,左手揣著金燈寺,右手託著峙兒山”,景色十分秀麗宜人,是中國目前保存現狀最好、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

墓主潞簡王朱翊鏐,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明穆宗朱載垕第四子、明神宗朱翊鈞(萬曆皇帝)唯一同一母弟。其陵墓建成於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完全仿照萬曆皇帝在北京明十三陵定陵。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被譽為“中原定陵”。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潞王陵神道

朱翊鏐(1568——1614 )安徽鳳陽人。即“潞簡王”。穆宗朱載垕第四子。明隆慶五年(1571)封為潞王第一代潞王。生母孝定太后李氏,與萬曆帝同母。隆慶四年(1570)二歲時受封潞王。居京師二十年,朱翊鏐受盡恩寵,萬曆帝曾賜其田地萬頃。萬曆十七年(1589)二十二歲時就藩衛輝府。在藩二十六年,在王位三十五年。萬曆四十二年(1614)孝定太后崩,訃告到衛輝,朱翊鏐悲痛不已,不久即病逝。年四十七歲。諡號簡王。葬於新鄉市境內。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明潞簡王

很多朋友都去參觀過,咱們就不細講陵園了。今天簡單講一下潞王陵園的保護和被盜

據潞王墓墓誌記載,潞王東陵建成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八月。趙妃西陵何時而建,因墓誌佚失,時間難以斷定。趙妃病死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二月二十六,據此推知,她的墓開始營建應為萬曆二十九年至三十年。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趙次妃陵寢

這一墓群竣工至明朝滅亡數十年時間,王陵有政府軍隊守墳戶看守,保護完好。明亡後,清廷戶部先拆潞王府,之後指示河南地方政府,將潞王墓建築估值變賣。

“問題出現了,墓區建築俱系綠瓦石壁,雕龍鐫鳳,為民間禁物,無人敢買。還有一點兒,陵墓晦氣,一般人忌諱。”新鄉市鳳泉區文物旅遊局局長劉呈安道。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潞王陵石碑,碑後面是地宮入口

到了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潞王陵“救星”出現了。

“清順治時,五臺山高僧真息以480兩白銀把陵墓全買下,將潞王墓改佛殿,趙氏墓改庵堂。中門塑真武神像,門樓易關帝聖君。取名萬聖庵。慢慢發展成新鄉最大寺院,香火盛,方圓百里百姓都來燒香祈福。西陵城門券石路面上,現在還有深深的車轍印。”潞王陵博物館館長周馮建道。

這200多年的庇護太重要了,也就是在這個時間段裡,其他200多座王陵都被用種種方式“消滅”掉了。

陵園改寺廟,全國罕見。陵與寺疊加,生成奇特的文學意味,清代文人對此題詠很多。

康熙朝進士殷元福寫道:“高邱突兀倚連崗,前殿空門作講堂。千載興亡成一夢,十三陵寢更堪傷。”將其與明十三陵相提,顯見其原為一體。當下它成為世遺“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原也是古今皆認。“前殿空門作講堂”則講怪異的“陵寺一體”。

到了晚清,捻軍首領張宗禹帶數十萬人馬而來,潞王東陵墓區木質建築群即可能是此時所焚,西陵趙妃墓遭破壞較小。之後,老百姓避兵匪,搬進東西兩墓園內居住,同時看守。

民國時,新鄉政府在西陵建師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保護。1948年新鄉解放前夕,頑匪逃進西陵頑抗,西陵再遭破壞。1953年,豫北監獄佔西陵,直至2005年12月,監獄才搬遷,潞王陵博物館方才收回並逐年整修。

行走於趙妃墓,仍能看到豫北監獄的痕跡。博物館辦公區原是監獄辦公室,陵園內某處附屬建築門口,仍掛禁閉室牌子,門前對聯寫道:“迷途知返莫嘆朝花去,回頭是岸可捻無限春。”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次妃墓地宮入口

西陵地宮當時是監獄倉庫,冬暖夏涼利儲藏。地宮主墓室牆壁有個兩尺見方的大洞,洞口用鐵欄杆焊死。“當年是兩犯人越獄,從洞內鑽出。後來被抓回都槍斃了。”潞王陵博物館副館長郭宸光道。

據資料記載:監舍設在次妃墓園內,警方辦公場所和家屬樓設在次妃墓南及兩陵間,共計佔地10萬平方米,獄警工作人員400餘名,累計勞教人員4000餘人。

趙妃“被囚獄中”固然讓人同情,陰差陽錯,特殊年代也給自己帶來特殊保護。“文化大革命”時,紅衛兵“破四舊”,進不了監獄,西陵基本未再遭破壞,陵園內兩座石牌坊都完整。

遺憾,匪民相繼盜掘寶物失散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

潞簡王墓坐落在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北郊13公里處的鳳凰山(系太行山餘脈)南麓,依山據嶺,四周泉壑幽深。時人稱其為“頭枕鳳凰山、腳登老龍潭,左手揣著金燈寺,右手託著峙兒山”,景色十分秀麗宜人,是中國目前保存現狀最好、佔地面積最大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

墓主潞簡王朱翊鏐,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明穆宗朱載垕第四子、明神宗朱翊鈞(萬曆皇帝)唯一同一母弟。其陵墓建成於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完全仿照萬曆皇帝在北京明十三陵定陵。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被譽為“中原定陵”。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潞王陵神道

朱翊鏐(1568——1614 )安徽鳳陽人。即“潞簡王”。穆宗朱載垕第四子。明隆慶五年(1571)封為潞王第一代潞王。生母孝定太后李氏,與萬曆帝同母。隆慶四年(1570)二歲時受封潞王。居京師二十年,朱翊鏐受盡恩寵,萬曆帝曾賜其田地萬頃。萬曆十七年(1589)二十二歲時就藩衛輝府。在藩二十六年,在王位三十五年。萬曆四十二年(1614)孝定太后崩,訃告到衛輝,朱翊鏐悲痛不已,不久即病逝。年四十七歲。諡號簡王。葬於新鄉市境內。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明潞簡王

很多朋友都去參觀過,咱們就不細講陵園了。今天簡單講一下潞王陵園的保護和被盜

據潞王墓墓誌記載,潞王東陵建成於明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八月。趙妃西陵何時而建,因墓誌佚失,時間難以斷定。趙妃病死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二月二十六,據此推知,她的墓開始營建應為萬曆二十九年至三十年。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趙次妃陵寢

這一墓群竣工至明朝滅亡數十年時間,王陵有政府軍隊守墳戶看守,保護完好。明亡後,清廷戶部先拆潞王府,之後指示河南地方政府,將潞王墓建築估值變賣。

“問題出現了,墓區建築俱系綠瓦石壁,雕龍鐫鳳,為民間禁物,無人敢買。還有一點兒,陵墓晦氣,一般人忌諱。”新鄉市鳳泉區文物旅遊局局長劉呈安道。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潞王陵石碑,碑後面是地宮入口

到了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潞王陵“救星”出現了。

“清順治時,五臺山高僧真息以480兩白銀把陵墓全買下,將潞王墓改佛殿,趙氏墓改庵堂。中門塑真武神像,門樓易關帝聖君。取名萬聖庵。慢慢發展成新鄉最大寺院,香火盛,方圓百里百姓都來燒香祈福。西陵城門券石路面上,現在還有深深的車轍印。”潞王陵博物館館長周馮建道。

這200多年的庇護太重要了,也就是在這個時間段裡,其他200多座王陵都被用種種方式“消滅”掉了。

陵園改寺廟,全國罕見。陵與寺疊加,生成奇特的文學意味,清代文人對此題詠很多。

康熙朝進士殷元福寫道:“高邱突兀倚連崗,前殿空門作講堂。千載興亡成一夢,十三陵寢更堪傷。”將其與明十三陵相提,顯見其原為一體。當下它成為世遺“明清皇家陵寢”擴展項目,原也是古今皆認。“前殿空門作講堂”則講怪異的“陵寺一體”。

到了晚清,捻軍首領張宗禹帶數十萬人馬而來,潞王東陵墓區木質建築群即可能是此時所焚,西陵趙妃墓遭破壞較小。之後,老百姓避兵匪,搬進東西兩墓園內居住,同時看守。

民國時,新鄉政府在西陵建師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保護。1948年新鄉解放前夕,頑匪逃進西陵頑抗,西陵再遭破壞。1953年,豫北監獄佔西陵,直至2005年12月,監獄才搬遷,潞王陵博物館方才收回並逐年整修。

行走於趙妃墓,仍能看到豫北監獄的痕跡。博物館辦公區原是監獄辦公室,陵園內某處附屬建築門口,仍掛禁閉室牌子,門前對聯寫道:“迷途知返莫嘆朝花去,回頭是岸可捻無限春。”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次妃墓地宮入口

西陵地宮當時是監獄倉庫,冬暖夏涼利儲藏。地宮主墓室牆壁有個兩尺見方的大洞,洞口用鐵欄杆焊死。“當年是兩犯人越獄,從洞內鑽出。後來被抓回都槍斃了。”潞王陵博物館副館長郭宸光道。

據資料記載:監舍設在次妃墓園內,警方辦公場所和家屬樓設在次妃墓南及兩陵間,共計佔地10萬平方米,獄警工作人員400餘名,累計勞教人員4000餘人。

趙妃“被囚獄中”固然讓人同情,陰差陽錯,特殊年代也給自己帶來特殊保護。“文化大革命”時,紅衛兵“破四舊”,進不了監獄,西陵基本未再遭破壞,陵園內兩座石牌坊都完整。

遺憾,匪民相繼盜掘寶物失散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中原定陵(明潞簡王陵)被一種特殊形式保存下來的王陵

明代王陵遍佈全國,沒被盜過者極少。以僥倖留存者為例,樑莊王墓地面建築全毀,但地宮完整保留,出土隨葬器物共計5100餘件,其中金銀玉器寶器有4800餘件。山東魯王朱檀墓亦是這種情況,出土文物2000餘件,一條玉帶由25節羊脂白玉組成,上面鑲有24顆貓眼及紅藍寶石。

這些人,身份、財富均不及潞王。可以想見潞王墓與趙妃墓,陪葬該何等豐富。

潞王陵當年建制,有軍士及守墳戶,明亡四散,陵園荒蕪。後來有一戶張姓人家,從別處逃荒而來,繁衍生息成墳上村。

也許是因村民與墓主無很深淵源,墳上村村民繼土匪盜趙妃墓後,也參與了盜掘。

抗戰爆發後,輝縣高村浪蕩子黑妞、隨妞帶一夥人,肩扛鐵鎬,還有武器,衝進西陵掘墓。他們一氣挖了三丈多深大坑,已能看到墓室地宮門上沿券石,天黑了,黑妞、隨妞決定撤走,第二天再來挖。

或許太相信自己的威風,土匪們沒留人看現場。墳上村村民看著大坑,情緒複雜。村裡大戶張來香、張來祿兄弟聚集青壯年護墓。

村中老人張寶勤告訴記者:“當年墳上村100多戶,每兩戶有一條槍。為護墓,村裡青壯年出動了四十多人,守在城門樓和墓冢頂等制高點上。第二天早上土匪回來了,兩下里打起來,打死村裡一小孩。”

看到死了人,怕事村民心散了,人越來越少,張來香兄弟決定帶人下墓取寶。他們砸破半尺厚封門大條石,脫光衣服,一手提馬燈,一手拉吊繩,跳入距地表五丈來深的地宮裡。

都盜出了啥東西?村中老人講,地宮耳室空空,主墓室棺材內有東西。村民王玉芳告訴記者:“俺父親的三爺參與盜娘娘墓,從棺裡拿出一麻袋東西。有金冠、大個頭金銀元寶、金扣、珠寶玉翠等。”潞王陵博物館文物科長蘇東鵬道:“村民不懂,從墓裡只拿金銀財寶,更值錢的字畫啥的都譭棄了。”

村民參與盜墓者,下場都很悲慘。張來香兄弟帶寶物東藏西躲,兩度入獄、被敲詐。參與下墓取寶村民被抓走,賣盡家產才贖身。那一麻袋東西流落何處?至今成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