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
"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1

1907年臘月十六,天寒地凍,孟家一小女孩兒降生,取名為“小冬”。孟家是梨園世家,世代皆為京劇演員,因從小被家學薰陶,孟小冬對京劇表現得極有天賦。

當時的上海老城廂,唱戲的藝人每天天蒙亮在此“吊嗓子”,5歲的孟小冬也在其間。年幼的她唱起戲來嗓音帶有無可避免的稚嫩,但她的姑父仇月祥卻斷定她將來肯定是一個響噹噹的“角兒”。

孟小冬9歲跟隨姑父學唱老生,第一次登臺唱《烏盆記》,小試啼聲,滿堂皆驚。12歲在無錫首次掛牌公演,14歲憑藉不俗唱功名震上海灘。

"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1

1907年臘月十六,天寒地凍,孟家一小女孩兒降生,取名為“小冬”。孟家是梨園世家,世代皆為京劇演員,因從小被家學薰陶,孟小冬對京劇表現得極有天賦。

當時的上海老城廂,唱戲的藝人每天天蒙亮在此“吊嗓子”,5歲的孟小冬也在其間。年幼的她唱起戲來嗓音帶有無可避免的稚嫩,但她的姑父仇月祥卻斷定她將來肯定是一個響噹噹的“角兒”。

孟小冬9歲跟隨姑父學唱老生,第一次登臺唱《烏盆記》,小試啼聲,滿堂皆驚。12歲在無錫首次掛牌公演,14歲憑藉不俗唱功名震上海灘。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孟小冬戲照

劇評家梅花館主評價她:“扮相俊秀、嗓音嘹亮、不帶雌音,在坤生中有首屈一指之勢。”

當年撰寫劇評的“燕京散人”,評價孟腔為:“在千千萬萬人裡是難得一見的,在女鬚生地界,不敢說後無來者,至少可說是前無古人。”

1925年,已在南方闖出一片天地的孟小冬執意北上,當時的北京是京劇演員心目中憧憬的“聖地”。她來到北平學藝,一登臺開嗓即一炮而紅。

除了出眾的嗓音,孟小冬還生得一副好模樣。她身材頎長,氣質淡雅,一雙剪水眸子,嘴角總是緊抿著,透出清冷孤傲的感覺。這樣一個脫俗的女子,在臺上竟反串男人,龍鳳顛倒,更是叫人移不開眼睛。

"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1

1907年臘月十六,天寒地凍,孟家一小女孩兒降生,取名為“小冬”。孟家是梨園世家,世代皆為京劇演員,因從小被家學薰陶,孟小冬對京劇表現得極有天賦。

當時的上海老城廂,唱戲的藝人每天天蒙亮在此“吊嗓子”,5歲的孟小冬也在其間。年幼的她唱起戲來嗓音帶有無可避免的稚嫩,但她的姑父仇月祥卻斷定她將來肯定是一個響噹噹的“角兒”。

孟小冬9歲跟隨姑父學唱老生,第一次登臺唱《烏盆記》,小試啼聲,滿堂皆驚。12歲在無錫首次掛牌公演,14歲憑藉不俗唱功名震上海灘。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孟小冬戲照

劇評家梅花館主評價她:“扮相俊秀、嗓音嘹亮、不帶雌音,在坤生中有首屈一指之勢。”

當年撰寫劇評的“燕京散人”,評價孟腔為:“在千千萬萬人裡是難得一見的,在女鬚生地界,不敢說後無來者,至少可說是前無古人。”

1925年,已在南方闖出一片天地的孟小冬執意北上,當時的北京是京劇演員心目中憧憬的“聖地”。她來到北平學藝,一登臺開嗓即一炮而紅。

除了出眾的嗓音,孟小冬還生得一副好模樣。她身材頎長,氣質淡雅,一雙剪水眸子,嘴角總是緊抿著,透出清冷孤傲的感覺。這樣一個脫俗的女子,在臺上竟反串男人,龍鳳顛倒,更是叫人移不開眼睛。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據一位曾是天津中學生的戲迷在文章中回憶:

“不止她是名伶,真個的,她實在是漂亮極了,同學每個人都買一兩張她的照片,大一點的夾在書裡,小一點的貼在鉛筆盒上,那時候好多中學生不懂京戲的唱作技巧,匆匆的一窩蜂去看她,只為一睹她的美貌。”

袁世凱的女婿、劇評人薛觀瀾曾將孟小冬與清末明初的陸素娟、露蘭春等10位以美貌著稱的坤伶相比,結論是“無一人能及孟小冬”

02

1925年8月,北京一場義演,大腕雲集。當天的排戲,大軸是梅蘭芳與楊小樓的《霸王別姬》,壓軸是餘叔巖與尚小云的《打漁殺家》,倒數第三場戲,是孟小冬的《上天台》。孟小冬和梅蘭芳上臺下臺擦肩而過,她恭敬喊了一聲“梅老闆”,他回之以一個微笑。

這場相遇,是孟小冬和梅蘭芳的第一次相遇,也是“冬皇”和“伶王”的第一次相識。

"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1

1907年臘月十六,天寒地凍,孟家一小女孩兒降生,取名為“小冬”。孟家是梨園世家,世代皆為京劇演員,因從小被家學薰陶,孟小冬對京劇表現得極有天賦。

當時的上海老城廂,唱戲的藝人每天天蒙亮在此“吊嗓子”,5歲的孟小冬也在其間。年幼的她唱起戲來嗓音帶有無可避免的稚嫩,但她的姑父仇月祥卻斷定她將來肯定是一個響噹噹的“角兒”。

孟小冬9歲跟隨姑父學唱老生,第一次登臺唱《烏盆記》,小試啼聲,滿堂皆驚。12歲在無錫首次掛牌公演,14歲憑藉不俗唱功名震上海灘。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孟小冬戲照

劇評家梅花館主評價她:“扮相俊秀、嗓音嘹亮、不帶雌音,在坤生中有首屈一指之勢。”

當年撰寫劇評的“燕京散人”,評價孟腔為:“在千千萬萬人裡是難得一見的,在女鬚生地界,不敢說後無來者,至少可說是前無古人。”

1925年,已在南方闖出一片天地的孟小冬執意北上,當時的北京是京劇演員心目中憧憬的“聖地”。她來到北平學藝,一登臺開嗓即一炮而紅。

除了出眾的嗓音,孟小冬還生得一副好模樣。她身材頎長,氣質淡雅,一雙剪水眸子,嘴角總是緊抿著,透出清冷孤傲的感覺。這樣一個脫俗的女子,在臺上竟反串男人,龍鳳顛倒,更是叫人移不開眼睛。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據一位曾是天津中學生的戲迷在文章中回憶:

“不止她是名伶,真個的,她實在是漂亮極了,同學每個人都買一兩張她的照片,大一點的夾在書裡,小一點的貼在鉛筆盒上,那時候好多中學生不懂京戲的唱作技巧,匆匆的一窩蜂去看她,只為一睹她的美貌。”

袁世凱的女婿、劇評人薛觀瀾曾將孟小冬與清末明初的陸素娟、露蘭春等10位以美貌著稱的坤伶相比,結論是“無一人能及孟小冬”

02

1925年8月,北京一場義演,大腕雲集。當天的排戲,大軸是梅蘭芳與楊小樓的《霸王別姬》,壓軸是餘叔巖與尚小云的《打漁殺家》,倒數第三場戲,是孟小冬的《上天台》。孟小冬和梅蘭芳上臺下臺擦肩而過,她恭敬喊了一聲“梅老闆”,他回之以一個微笑。

這場相遇,是孟小冬和梅蘭芳的第一次相遇,也是“冬皇”和“伶王”的第一次相識。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1926年下半年,北平政要王克敏舉辦生日堂會,請來一眾名家唱戲,有人提議孟小冬和梅蘭芳合唱一出《游龍戲鳳》:“一個是須生之皇,一個是旦角之王,王皇同場,珠聯璧合。”

一曲《游龍戲鳳》,孟小冬戴著長長的髯口,扮演英俊風流的正德皇帝。梅蘭芳身著女裝,扮演美麗動人的酒家姑娘李鳳姐。兩人對望,乾旦坤生,顛倒陰陽,臺下的看眾入了戲,臺上的主角也分不清戲外戲裡。

《游龍戲鳳》裡,瀟灑倜儻的正德皇帝娶了當壚賣酒的李鳳姐,《游龍戲鳳》外,20歲的鬚生之皇孟小冬嫁給了33歲的旦角之王梅蘭芳。

怎麼看,都是天作之合。

"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1

1907年臘月十六,天寒地凍,孟家一小女孩兒降生,取名為“小冬”。孟家是梨園世家,世代皆為京劇演員,因從小被家學薰陶,孟小冬對京劇表現得極有天賦。

當時的上海老城廂,唱戲的藝人每天天蒙亮在此“吊嗓子”,5歲的孟小冬也在其間。年幼的她唱起戲來嗓音帶有無可避免的稚嫩,但她的姑父仇月祥卻斷定她將來肯定是一個響噹噹的“角兒”。

孟小冬9歲跟隨姑父學唱老生,第一次登臺唱《烏盆記》,小試啼聲,滿堂皆驚。12歲在無錫首次掛牌公演,14歲憑藉不俗唱功名震上海灘。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孟小冬戲照

劇評家梅花館主評價她:“扮相俊秀、嗓音嘹亮、不帶雌音,在坤生中有首屈一指之勢。”

當年撰寫劇評的“燕京散人”,評價孟腔為:“在千千萬萬人裡是難得一見的,在女鬚生地界,不敢說後無來者,至少可說是前無古人。”

1925年,已在南方闖出一片天地的孟小冬執意北上,當時的北京是京劇演員心目中憧憬的“聖地”。她來到北平學藝,一登臺開嗓即一炮而紅。

除了出眾的嗓音,孟小冬還生得一副好模樣。她身材頎長,氣質淡雅,一雙剪水眸子,嘴角總是緊抿著,透出清冷孤傲的感覺。這樣一個脫俗的女子,在臺上竟反串男人,龍鳳顛倒,更是叫人移不開眼睛。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據一位曾是天津中學生的戲迷在文章中回憶:

“不止她是名伶,真個的,她實在是漂亮極了,同學每個人都買一兩張她的照片,大一點的夾在書裡,小一點的貼在鉛筆盒上,那時候好多中學生不懂京戲的唱作技巧,匆匆的一窩蜂去看她,只為一睹她的美貌。”

袁世凱的女婿、劇評人薛觀瀾曾將孟小冬與清末明初的陸素娟、露蘭春等10位以美貌著稱的坤伶相比,結論是“無一人能及孟小冬”

02

1925年8月,北京一場義演,大腕雲集。當天的排戲,大軸是梅蘭芳與楊小樓的《霸王別姬》,壓軸是餘叔巖與尚小云的《打漁殺家》,倒數第三場戲,是孟小冬的《上天台》。孟小冬和梅蘭芳上臺下臺擦肩而過,她恭敬喊了一聲“梅老闆”,他回之以一個微笑。

這場相遇,是孟小冬和梅蘭芳的第一次相遇,也是“冬皇”和“伶王”的第一次相識。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1926年下半年,北平政要王克敏舉辦生日堂會,請來一眾名家唱戲,有人提議孟小冬和梅蘭芳合唱一出《游龍戲鳳》:“一個是須生之皇,一個是旦角之王,王皇同場,珠聯璧合。”

一曲《游龍戲鳳》,孟小冬戴著長長的髯口,扮演英俊風流的正德皇帝。梅蘭芳身著女裝,扮演美麗動人的酒家姑娘李鳳姐。兩人對望,乾旦坤生,顛倒陰陽,臺下的看眾入了戲,臺上的主角也分不清戲外戲裡。

《游龍戲鳳》裡,瀟灑倜儻的正德皇帝娶了當壚賣酒的李鳳姐,《游龍戲鳳》外,20歲的鬚生之皇孟小冬嫁給了33歲的旦角之王梅蘭芳。

怎麼看,都是天作之合。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3

梅蘭芳在娶孟小冬之前已有兩房夫人:大夫人王明華賢良淑德,然而重病在身,在天津療養;二夫人福芝芳育有9個兒女,且持家有道,和梅蘭芳感情也很好。

孟小冬自然是不願意做小的,那要以什麼身份嫁過去呢?

聰明的媒人自有一番說辭:梅蘭芳從小就過繼到了大伯家,所以也算大伯的兒子,孟小冬過門就算大伯這邊的媳婦,做“名定兼祧”狀,和福芝芳“兩頭大”,不算偏房。

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一個男子同時繼承兩家宗祧的習俗。兼祧人不脫離原來家庭的裔系,兼做所繼承家庭的嗣子。俗稱一子頂2門。即兄弟2門或3門只生有1個男性後代時,可分別為其娶2房或3房妻子,以傳幾門的後代。

孟小冬答應了。儘管沒有明媒正娶,婚房也沒有設在梅家,而是設在梅蘭芳在外買下的一個公館,在外人看來,頗有點“金屋藏嬌”的意味,但因為愛情,孟小冬不管不顧。

本來很多戲迷以為梅孟兩人結合以後將會合作更多好戲,然而此時事業正處鼎峰的孟小冬卻甘於隱於梅蘭芳身後,不再登臺演戲。只因梅蘭芳和她說:“男主外,女主內,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婚後的梅孟兩人確實也過了一段情意綿綿的生活。兩人曾留下一幀照片,照片中梅蘭芳側身擺出手勢,牆上留下投影,右上方是孟小冬的題字,“你在那裡做什麼啊”?左上方是梅蘭芳的手書,“我在這裡做鵝影呢”。

"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1

1907年臘月十六,天寒地凍,孟家一小女孩兒降生,取名為“小冬”。孟家是梨園世家,世代皆為京劇演員,因從小被家學薰陶,孟小冬對京劇表現得極有天賦。

當時的上海老城廂,唱戲的藝人每天天蒙亮在此“吊嗓子”,5歲的孟小冬也在其間。年幼的她唱起戲來嗓音帶有無可避免的稚嫩,但她的姑父仇月祥卻斷定她將來肯定是一個響噹噹的“角兒”。

孟小冬9歲跟隨姑父學唱老生,第一次登臺唱《烏盆記》,小試啼聲,滿堂皆驚。12歲在無錫首次掛牌公演,14歲憑藉不俗唱功名震上海灘。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孟小冬戲照

劇評家梅花館主評價她:“扮相俊秀、嗓音嘹亮、不帶雌音,在坤生中有首屈一指之勢。”

當年撰寫劇評的“燕京散人”,評價孟腔為:“在千千萬萬人裡是難得一見的,在女鬚生地界,不敢說後無來者,至少可說是前無古人。”

1925年,已在南方闖出一片天地的孟小冬執意北上,當時的北京是京劇演員心目中憧憬的“聖地”。她來到北平學藝,一登臺開嗓即一炮而紅。

除了出眾的嗓音,孟小冬還生得一副好模樣。她身材頎長,氣質淡雅,一雙剪水眸子,嘴角總是緊抿著,透出清冷孤傲的感覺。這樣一個脫俗的女子,在臺上竟反串男人,龍鳳顛倒,更是叫人移不開眼睛。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據一位曾是天津中學生的戲迷在文章中回憶:

“不止她是名伶,真個的,她實在是漂亮極了,同學每個人都買一兩張她的照片,大一點的夾在書裡,小一點的貼在鉛筆盒上,那時候好多中學生不懂京戲的唱作技巧,匆匆的一窩蜂去看她,只為一睹她的美貌。”

袁世凱的女婿、劇評人薛觀瀾曾將孟小冬與清末明初的陸素娟、露蘭春等10位以美貌著稱的坤伶相比,結論是“無一人能及孟小冬”

02

1925年8月,北京一場義演,大腕雲集。當天的排戲,大軸是梅蘭芳與楊小樓的《霸王別姬》,壓軸是餘叔巖與尚小云的《打漁殺家》,倒數第三場戲,是孟小冬的《上天台》。孟小冬和梅蘭芳上臺下臺擦肩而過,她恭敬喊了一聲“梅老闆”,他回之以一個微笑。

這場相遇,是孟小冬和梅蘭芳的第一次相遇,也是“冬皇”和“伶王”的第一次相識。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1926年下半年,北平政要王克敏舉辦生日堂會,請來一眾名家唱戲,有人提議孟小冬和梅蘭芳合唱一出《游龍戲鳳》:“一個是須生之皇,一個是旦角之王,王皇同場,珠聯璧合。”

一曲《游龍戲鳳》,孟小冬戴著長長的髯口,扮演英俊風流的正德皇帝。梅蘭芳身著女裝,扮演美麗動人的酒家姑娘李鳳姐。兩人對望,乾旦坤生,顛倒陰陽,臺下的看眾入了戲,臺上的主角也分不清戲外戲裡。

《游龍戲鳳》裡,瀟灑倜儻的正德皇帝娶了當壚賣酒的李鳳姐,《游龍戲鳳》外,20歲的鬚生之皇孟小冬嫁給了33歲的旦角之王梅蘭芳。

怎麼看,都是天作之合。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3

梅蘭芳在娶孟小冬之前已有兩房夫人:大夫人王明華賢良淑德,然而重病在身,在天津療養;二夫人福芝芳育有9個兒女,且持家有道,和梅蘭芳感情也很好。

孟小冬自然是不願意做小的,那要以什麼身份嫁過去呢?

聰明的媒人自有一番說辭:梅蘭芳從小就過繼到了大伯家,所以也算大伯的兒子,孟小冬過門就算大伯這邊的媳婦,做“名定兼祧”狀,和福芝芳“兩頭大”,不算偏房。

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一個男子同時繼承兩家宗祧的習俗。兼祧人不脫離原來家庭的裔系,兼做所繼承家庭的嗣子。俗稱一子頂2門。即兄弟2門或3門只生有1個男性後代時,可分別為其娶2房或3房妻子,以傳幾門的後代。

孟小冬答應了。儘管沒有明媒正娶,婚房也沒有設在梅家,而是設在梅蘭芳在外買下的一個公館,在外人看來,頗有點“金屋藏嬌”的意味,但因為愛情,孟小冬不管不顧。

本來很多戲迷以為梅孟兩人結合以後將會合作更多好戲,然而此時事業正處鼎峰的孟小冬卻甘於隱於梅蘭芳身後,不再登臺演戲。只因梅蘭芳和她說:“男主外,女主內,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婚後的梅孟兩人確實也過了一段情意綿綿的生活。兩人曾留下一幀照片,照片中梅蘭芳側身擺出手勢,牆上留下投影,右上方是孟小冬的題字,“你在那裡做什麼啊”?左上方是梅蘭芳的手書,“我在這裡做鵝影呢”。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4

1927年9月28日,一個叫李志剛的人衝進梅蘭芳住所槍殺了代梅蘭芳接客的朋友、《大陸晚報》經理張漢舉。槍擊案發生後,小報消息四起,有人說李志剛是孟小冬的粉絲,因她嫁人後不再唱戲而對梅蘭芳懷恨;有人說他想綁架梅蘭芳,獲取大額錢財……

梅蘭芳在天津《北洋畫報》上維護孟小冬:至於流言百出,終必止於智者。

然而此時,對梅蘭芳金屋藏嬌大半年並不干預的福芝芳突然開了口,她對梅蘭芳說:“大爺的命要緊。”

也不知道是不是福芝芳的這句話擊中了梅蘭芳的要害,總之,梅孟兩人的熱戀在此時降了溫。

1928年初,梅蘭芳赴天津演出,隨行的是福芝芳。梅蘭芳和孟小冬結合的時候,兩人商議好的是“男主外,女主內”,孟小冬這才甘心隱退。然而此次他公開帶福芝芳“拋頭露臉”,孟小冬覺得,這是有意駁她的面子。

於是,淡出舞臺的孟小冬,在天津又登臺了,十來天的演出轟動無比,座無虛席,天津《沙報》編輯沙大風特意開闢“孟話”專欄,甚至直接在文章高呼“吾皇萬歲”

“冬皇”的稱號從此打響。

後來,梅蘭芳大伯母去世,孟小冬剪了短髮,頭戴白花以兒媳的身份去戴孝,卻被福芝芳攔在梅家門口。福芝芳以自己和孩子的性命相逼,讓梅蘭芳做一個選擇。此時的梅蘭芳對孟小冬說了句,“你回去吧”。

孟小冬心灰意冷,這才明白所有。

1933年9月5-7日,孟小冬在天津《大公報》頭版,連登三天《孟小冬緊要啟事》:

“ 冬當時年歲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聽介紹人主持。名定兼祧,盡人皆知。乃蘭芳含糊其事,於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實踐前言,致名分頓失保障。雖經友人勸導,本人辯論,蘭芳概置不理,足見毫無情義可言。冬自嘆身世苦惱,復遭打擊,遂毅然與蘭芳脫離家庭關係。是我負人?抑人負我?世間自有公論,不待冬之贅言……自聲明後,如有故意毀壞本人名譽、妄造是非,混淆視聽者,冬唯有訴之法律之一途。勿謂冬為孤弱女子,遂自甘放棄人權也。”

離婚時,孟小冬對梅蘭芳放了豪言:“梅蘭芳,今後我唱戲,不會比你差。要嫁人,我要麼不嫁,要嫁就嫁一個跺一下腳滿城亂顫的!”

沒想到,這兩句話竟真的都落了實。

05

收拾好婚姻的殘局,孟小冬費盡心思拜了鬚生泰斗餘叔巖為師,悉心鑽研京戲。有人這樣評價孟小冬:自拜餘叔巖,則每日必至餘家用功,風雨無阻,前後六年,學戲十餘出,是餘派唯一得到衣缽真傳的人。

"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1

1907年臘月十六,天寒地凍,孟家一小女孩兒降生,取名為“小冬”。孟家是梨園世家,世代皆為京劇演員,因從小被家學薰陶,孟小冬對京劇表現得極有天賦。

當時的上海老城廂,唱戲的藝人每天天蒙亮在此“吊嗓子”,5歲的孟小冬也在其間。年幼的她唱起戲來嗓音帶有無可避免的稚嫩,但她的姑父仇月祥卻斷定她將來肯定是一個響噹噹的“角兒”。

孟小冬9歲跟隨姑父學唱老生,第一次登臺唱《烏盆記》,小試啼聲,滿堂皆驚。12歲在無錫首次掛牌公演,14歲憑藉不俗唱功名震上海灘。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孟小冬戲照

劇評家梅花館主評價她:“扮相俊秀、嗓音嘹亮、不帶雌音,在坤生中有首屈一指之勢。”

當年撰寫劇評的“燕京散人”,評價孟腔為:“在千千萬萬人裡是難得一見的,在女鬚生地界,不敢說後無來者,至少可說是前無古人。”

1925年,已在南方闖出一片天地的孟小冬執意北上,當時的北京是京劇演員心目中憧憬的“聖地”。她來到北平學藝,一登臺開嗓即一炮而紅。

除了出眾的嗓音,孟小冬還生得一副好模樣。她身材頎長,氣質淡雅,一雙剪水眸子,嘴角總是緊抿著,透出清冷孤傲的感覺。這樣一個脫俗的女子,在臺上竟反串男人,龍鳳顛倒,更是叫人移不開眼睛。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據一位曾是天津中學生的戲迷在文章中回憶:

“不止她是名伶,真個的,她實在是漂亮極了,同學每個人都買一兩張她的照片,大一點的夾在書裡,小一點的貼在鉛筆盒上,那時候好多中學生不懂京戲的唱作技巧,匆匆的一窩蜂去看她,只為一睹她的美貌。”

袁世凱的女婿、劇評人薛觀瀾曾將孟小冬與清末明初的陸素娟、露蘭春等10位以美貌著稱的坤伶相比,結論是“無一人能及孟小冬”

02

1925年8月,北京一場義演,大腕雲集。當天的排戲,大軸是梅蘭芳與楊小樓的《霸王別姬》,壓軸是餘叔巖與尚小云的《打漁殺家》,倒數第三場戲,是孟小冬的《上天台》。孟小冬和梅蘭芳上臺下臺擦肩而過,她恭敬喊了一聲“梅老闆”,他回之以一個微笑。

這場相遇,是孟小冬和梅蘭芳的第一次相遇,也是“冬皇”和“伶王”的第一次相識。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1926年下半年,北平政要王克敏舉辦生日堂會,請來一眾名家唱戲,有人提議孟小冬和梅蘭芳合唱一出《游龍戲鳳》:“一個是須生之皇,一個是旦角之王,王皇同場,珠聯璧合。”

一曲《游龍戲鳳》,孟小冬戴著長長的髯口,扮演英俊風流的正德皇帝。梅蘭芳身著女裝,扮演美麗動人的酒家姑娘李鳳姐。兩人對望,乾旦坤生,顛倒陰陽,臺下的看眾入了戲,臺上的主角也分不清戲外戲裡。

《游龍戲鳳》裡,瀟灑倜儻的正德皇帝娶了當壚賣酒的李鳳姐,《游龍戲鳳》外,20歲的鬚生之皇孟小冬嫁給了33歲的旦角之王梅蘭芳。

怎麼看,都是天作之合。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3

梅蘭芳在娶孟小冬之前已有兩房夫人:大夫人王明華賢良淑德,然而重病在身,在天津療養;二夫人福芝芳育有9個兒女,且持家有道,和梅蘭芳感情也很好。

孟小冬自然是不願意做小的,那要以什麼身份嫁過去呢?

聰明的媒人自有一番說辭:梅蘭芳從小就過繼到了大伯家,所以也算大伯的兒子,孟小冬過門就算大伯這邊的媳婦,做“名定兼祧”狀,和福芝芳“兩頭大”,不算偏房。

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一個男子同時繼承兩家宗祧的習俗。兼祧人不脫離原來家庭的裔系,兼做所繼承家庭的嗣子。俗稱一子頂2門。即兄弟2門或3門只生有1個男性後代時,可分別為其娶2房或3房妻子,以傳幾門的後代。

孟小冬答應了。儘管沒有明媒正娶,婚房也沒有設在梅家,而是設在梅蘭芳在外買下的一個公館,在外人看來,頗有點“金屋藏嬌”的意味,但因為愛情,孟小冬不管不顧。

本來很多戲迷以為梅孟兩人結合以後將會合作更多好戲,然而此時事業正處鼎峰的孟小冬卻甘於隱於梅蘭芳身後,不再登臺演戲。只因梅蘭芳和她說:“男主外,女主內,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婚後的梅孟兩人確實也過了一段情意綿綿的生活。兩人曾留下一幀照片,照片中梅蘭芳側身擺出手勢,牆上留下投影,右上方是孟小冬的題字,“你在那裡做什麼啊”?左上方是梅蘭芳的手書,“我在這裡做鵝影呢”。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4

1927年9月28日,一個叫李志剛的人衝進梅蘭芳住所槍殺了代梅蘭芳接客的朋友、《大陸晚報》經理張漢舉。槍擊案發生後,小報消息四起,有人說李志剛是孟小冬的粉絲,因她嫁人後不再唱戲而對梅蘭芳懷恨;有人說他想綁架梅蘭芳,獲取大額錢財……

梅蘭芳在天津《北洋畫報》上維護孟小冬:至於流言百出,終必止於智者。

然而此時,對梅蘭芳金屋藏嬌大半年並不干預的福芝芳突然開了口,她對梅蘭芳說:“大爺的命要緊。”

也不知道是不是福芝芳的這句話擊中了梅蘭芳的要害,總之,梅孟兩人的熱戀在此時降了溫。

1928年初,梅蘭芳赴天津演出,隨行的是福芝芳。梅蘭芳和孟小冬結合的時候,兩人商議好的是“男主外,女主內”,孟小冬這才甘心隱退。然而此次他公開帶福芝芳“拋頭露臉”,孟小冬覺得,這是有意駁她的面子。

於是,淡出舞臺的孟小冬,在天津又登臺了,十來天的演出轟動無比,座無虛席,天津《沙報》編輯沙大風特意開闢“孟話”專欄,甚至直接在文章高呼“吾皇萬歲”

“冬皇”的稱號從此打響。

後來,梅蘭芳大伯母去世,孟小冬剪了短髮,頭戴白花以兒媳的身份去戴孝,卻被福芝芳攔在梅家門口。福芝芳以自己和孩子的性命相逼,讓梅蘭芳做一個選擇。此時的梅蘭芳對孟小冬說了句,“你回去吧”。

孟小冬心灰意冷,這才明白所有。

1933年9月5-7日,孟小冬在天津《大公報》頭版,連登三天《孟小冬緊要啟事》:

“ 冬當時年歲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聽介紹人主持。名定兼祧,盡人皆知。乃蘭芳含糊其事,於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實踐前言,致名分頓失保障。雖經友人勸導,本人辯論,蘭芳概置不理,足見毫無情義可言。冬自嘆身世苦惱,復遭打擊,遂毅然與蘭芳脫離家庭關係。是我負人?抑人負我?世間自有公論,不待冬之贅言……自聲明後,如有故意毀壞本人名譽、妄造是非,混淆視聽者,冬唯有訴之法律之一途。勿謂冬為孤弱女子,遂自甘放棄人權也。”

離婚時,孟小冬對梅蘭芳放了豪言:“梅蘭芳,今後我唱戲,不會比你差。要嫁人,我要麼不嫁,要嫁就嫁一個跺一下腳滿城亂顫的!”

沒想到,這兩句話竟真的都落了實。

05

收拾好婚姻的殘局,孟小冬費盡心思拜了鬚生泰斗餘叔巖為師,悉心鑽研京戲。有人這樣評價孟小冬:自拜餘叔巖,則每日必至餘家用功,風雨無阻,前後六年,學戲十餘出,是餘派唯一得到衣缽真傳的人。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孟小冬與恩師餘叔巖

6年後,孟小冬復出,功力更上一層樓,成為當之無愧的京劇第一女鬚生。

孟小冬後來再嫁了,她的第二任丈夫是中國三百年來黑幫第一人杜月笙。綁架過宋美齡,在宋子文的家門前放過兩顆炸彈,在孔祥熙的門口擺過棺材,杜月笙真真是一個“跺一下腳滿城亂顫的”大人物。

杜月笙與孟小冬其實是舊相識,孟小冬十來歲在上海唱戲時,每次唱戲他必來捧場。有“天下頭號戲迷”之稱的杜月笙是孟小冬的戲迷與知音,他稱讚孟小冬:

“儂有男子氣質,色藝雙絕,少年成名,但孤傲似梅,沒有一絲一毫奴顏媚氣。”

"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1

1907年臘月十六,天寒地凍,孟家一小女孩兒降生,取名為“小冬”。孟家是梨園世家,世代皆為京劇演員,因從小被家學薰陶,孟小冬對京劇表現得極有天賦。

當時的上海老城廂,唱戲的藝人每天天蒙亮在此“吊嗓子”,5歲的孟小冬也在其間。年幼的她唱起戲來嗓音帶有無可避免的稚嫩,但她的姑父仇月祥卻斷定她將來肯定是一個響噹噹的“角兒”。

孟小冬9歲跟隨姑父學唱老生,第一次登臺唱《烏盆記》,小試啼聲,滿堂皆驚。12歲在無錫首次掛牌公演,14歲憑藉不俗唱功名震上海灘。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孟小冬戲照

劇評家梅花館主評價她:“扮相俊秀、嗓音嘹亮、不帶雌音,在坤生中有首屈一指之勢。”

當年撰寫劇評的“燕京散人”,評價孟腔為:“在千千萬萬人裡是難得一見的,在女鬚生地界,不敢說後無來者,至少可說是前無古人。”

1925年,已在南方闖出一片天地的孟小冬執意北上,當時的北京是京劇演員心目中憧憬的“聖地”。她來到北平學藝,一登臺開嗓即一炮而紅。

除了出眾的嗓音,孟小冬還生得一副好模樣。她身材頎長,氣質淡雅,一雙剪水眸子,嘴角總是緊抿著,透出清冷孤傲的感覺。這樣一個脫俗的女子,在臺上竟反串男人,龍鳳顛倒,更是叫人移不開眼睛。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據一位曾是天津中學生的戲迷在文章中回憶:

“不止她是名伶,真個的,她實在是漂亮極了,同學每個人都買一兩張她的照片,大一點的夾在書裡,小一點的貼在鉛筆盒上,那時候好多中學生不懂京戲的唱作技巧,匆匆的一窩蜂去看她,只為一睹她的美貌。”

袁世凱的女婿、劇評人薛觀瀾曾將孟小冬與清末明初的陸素娟、露蘭春等10位以美貌著稱的坤伶相比,結論是“無一人能及孟小冬”

02

1925年8月,北京一場義演,大腕雲集。當天的排戲,大軸是梅蘭芳與楊小樓的《霸王別姬》,壓軸是餘叔巖與尚小云的《打漁殺家》,倒數第三場戲,是孟小冬的《上天台》。孟小冬和梅蘭芳上臺下臺擦肩而過,她恭敬喊了一聲“梅老闆”,他回之以一個微笑。

這場相遇,是孟小冬和梅蘭芳的第一次相遇,也是“冬皇”和“伶王”的第一次相識。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1926年下半年,北平政要王克敏舉辦生日堂會,請來一眾名家唱戲,有人提議孟小冬和梅蘭芳合唱一出《游龍戲鳳》:“一個是須生之皇,一個是旦角之王,王皇同場,珠聯璧合。”

一曲《游龍戲鳳》,孟小冬戴著長長的髯口,扮演英俊風流的正德皇帝。梅蘭芳身著女裝,扮演美麗動人的酒家姑娘李鳳姐。兩人對望,乾旦坤生,顛倒陰陽,臺下的看眾入了戲,臺上的主角也分不清戲外戲裡。

《游龍戲鳳》裡,瀟灑倜儻的正德皇帝娶了當壚賣酒的李鳳姐,《游龍戲鳳》外,20歲的鬚生之皇孟小冬嫁給了33歲的旦角之王梅蘭芳。

怎麼看,都是天作之合。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3

梅蘭芳在娶孟小冬之前已有兩房夫人:大夫人王明華賢良淑德,然而重病在身,在天津療養;二夫人福芝芳育有9個兒女,且持家有道,和梅蘭芳感情也很好。

孟小冬自然是不願意做小的,那要以什麼身份嫁過去呢?

聰明的媒人自有一番說辭:梅蘭芳從小就過繼到了大伯家,所以也算大伯的兒子,孟小冬過門就算大伯這邊的媳婦,做“名定兼祧”狀,和福芝芳“兩頭大”,不算偏房。

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一個男子同時繼承兩家宗祧的習俗。兼祧人不脫離原來家庭的裔系,兼做所繼承家庭的嗣子。俗稱一子頂2門。即兄弟2門或3門只生有1個男性後代時,可分別為其娶2房或3房妻子,以傳幾門的後代。

孟小冬答應了。儘管沒有明媒正娶,婚房也沒有設在梅家,而是設在梅蘭芳在外買下的一個公館,在外人看來,頗有點“金屋藏嬌”的意味,但因為愛情,孟小冬不管不顧。

本來很多戲迷以為梅孟兩人結合以後將會合作更多好戲,然而此時事業正處鼎峰的孟小冬卻甘於隱於梅蘭芳身後,不再登臺演戲。只因梅蘭芳和她說:“男主外,女主內,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婚後的梅孟兩人確實也過了一段情意綿綿的生活。兩人曾留下一幀照片,照片中梅蘭芳側身擺出手勢,牆上留下投影,右上方是孟小冬的題字,“你在那裡做什麼啊”?左上方是梅蘭芳的手書,“我在這裡做鵝影呢”。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4

1927年9月28日,一個叫李志剛的人衝進梅蘭芳住所槍殺了代梅蘭芳接客的朋友、《大陸晚報》經理張漢舉。槍擊案發生後,小報消息四起,有人說李志剛是孟小冬的粉絲,因她嫁人後不再唱戲而對梅蘭芳懷恨;有人說他想綁架梅蘭芳,獲取大額錢財……

梅蘭芳在天津《北洋畫報》上維護孟小冬:至於流言百出,終必止於智者。

然而此時,對梅蘭芳金屋藏嬌大半年並不干預的福芝芳突然開了口,她對梅蘭芳說:“大爺的命要緊。”

也不知道是不是福芝芳的這句話擊中了梅蘭芳的要害,總之,梅孟兩人的熱戀在此時降了溫。

1928年初,梅蘭芳赴天津演出,隨行的是福芝芳。梅蘭芳和孟小冬結合的時候,兩人商議好的是“男主外,女主內”,孟小冬這才甘心隱退。然而此次他公開帶福芝芳“拋頭露臉”,孟小冬覺得,這是有意駁她的面子。

於是,淡出舞臺的孟小冬,在天津又登臺了,十來天的演出轟動無比,座無虛席,天津《沙報》編輯沙大風特意開闢“孟話”專欄,甚至直接在文章高呼“吾皇萬歲”

“冬皇”的稱號從此打響。

後來,梅蘭芳大伯母去世,孟小冬剪了短髮,頭戴白花以兒媳的身份去戴孝,卻被福芝芳攔在梅家門口。福芝芳以自己和孩子的性命相逼,讓梅蘭芳做一個選擇。此時的梅蘭芳對孟小冬說了句,“你回去吧”。

孟小冬心灰意冷,這才明白所有。

1933年9月5-7日,孟小冬在天津《大公報》頭版,連登三天《孟小冬緊要啟事》:

“ 冬當時年歲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聽介紹人主持。名定兼祧,盡人皆知。乃蘭芳含糊其事,於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實踐前言,致名分頓失保障。雖經友人勸導,本人辯論,蘭芳概置不理,足見毫無情義可言。冬自嘆身世苦惱,復遭打擊,遂毅然與蘭芳脫離家庭關係。是我負人?抑人負我?世間自有公論,不待冬之贅言……自聲明後,如有故意毀壞本人名譽、妄造是非,混淆視聽者,冬唯有訴之法律之一途。勿謂冬為孤弱女子,遂自甘放棄人權也。”

離婚時,孟小冬對梅蘭芳放了豪言:“梅蘭芳,今後我唱戲,不會比你差。要嫁人,我要麼不嫁,要嫁就嫁一個跺一下腳滿城亂顫的!”

沒想到,這兩句話竟真的都落了實。

05

收拾好婚姻的殘局,孟小冬費盡心思拜了鬚生泰斗餘叔巖為師,悉心鑽研京戲。有人這樣評價孟小冬:自拜餘叔巖,則每日必至餘家用功,風雨無阻,前後六年,學戲十餘出,是餘派唯一得到衣缽真傳的人。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孟小冬與恩師餘叔巖

6年後,孟小冬復出,功力更上一層樓,成為當之無愧的京劇第一女鬚生。

孟小冬後來再嫁了,她的第二任丈夫是中國三百年來黑幫第一人杜月笙。綁架過宋美齡,在宋子文的家門前放過兩顆炸彈,在孔祥熙的門口擺過棺材,杜月笙真真是一個“跺一下腳滿城亂顫的”大人物。

杜月笙與孟小冬其實是舊相識,孟小冬十來歲在上海唱戲時,每次唱戲他必來捧場。有“天下頭號戲迷”之稱的杜月笙是孟小冬的戲迷與知音,他稱讚孟小冬:

“儂有男子氣質,色藝雙絕,少年成名,但孤傲似梅,沒有一絲一毫奴顏媚氣。”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1925年孟小冬離開上海北上深造,還是他為她打點好生活瑣碎,讓她無後顧之憂。後來孟小冬與梅蘭芳離婚,杜月笙竟然替她訛了梅蘭芳四萬塊錢,他跳著腳跟孟小冬喊:“我就是要他梅蘭芳出出血!你知道哇!”

1947年,杜月笙60大壽,為國民政府籌資12個億,無數大人物前來祝壽,杜月笙都因病重無法出席。然而當北平被日本佔領,他擔心孟小冬的安危,安排直升機把孟小冬接到上海,還拖著病體親自接機。

杜月笙大壽期間在中國大戲院組織了義演,孟小冬和梅蘭芳都參加了演出,杜月笙特意調整了順序——梅蘭芳唱前八天的大軸,孟小冬唱後兩天的大軸,直到最後他們都沒見過面。

孟小冬戲劇生涯的巔峰之作就是在這次舞臺上演的一出《搜孤救孤》,50萬元一張門票被炒到500萬元。

孟小冬《搜孤救孤》歌喉蒼勁,唱腔醇厚,繞樑三日,風頭蓋過了梅蘭芳。此前曾質疑孟小冬“冬皇”稱號的人,自此閉了嘴。

"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1

1907年臘月十六,天寒地凍,孟家一小女孩兒降生,取名為“小冬”。孟家是梨園世家,世代皆為京劇演員,因從小被家學薰陶,孟小冬對京劇表現得極有天賦。

當時的上海老城廂,唱戲的藝人每天天蒙亮在此“吊嗓子”,5歲的孟小冬也在其間。年幼的她唱起戲來嗓音帶有無可避免的稚嫩,但她的姑父仇月祥卻斷定她將來肯定是一個響噹噹的“角兒”。

孟小冬9歲跟隨姑父學唱老生,第一次登臺唱《烏盆記》,小試啼聲,滿堂皆驚。12歲在無錫首次掛牌公演,14歲憑藉不俗唱功名震上海灘。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孟小冬戲照

劇評家梅花館主評價她:“扮相俊秀、嗓音嘹亮、不帶雌音,在坤生中有首屈一指之勢。”

當年撰寫劇評的“燕京散人”,評價孟腔為:“在千千萬萬人裡是難得一見的,在女鬚生地界,不敢說後無來者,至少可說是前無古人。”

1925年,已在南方闖出一片天地的孟小冬執意北上,當時的北京是京劇演員心目中憧憬的“聖地”。她來到北平學藝,一登臺開嗓即一炮而紅。

除了出眾的嗓音,孟小冬還生得一副好模樣。她身材頎長,氣質淡雅,一雙剪水眸子,嘴角總是緊抿著,透出清冷孤傲的感覺。這樣一個脫俗的女子,在臺上竟反串男人,龍鳳顛倒,更是叫人移不開眼睛。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據一位曾是天津中學生的戲迷在文章中回憶:

“不止她是名伶,真個的,她實在是漂亮極了,同學每個人都買一兩張她的照片,大一點的夾在書裡,小一點的貼在鉛筆盒上,那時候好多中學生不懂京戲的唱作技巧,匆匆的一窩蜂去看她,只為一睹她的美貌。”

袁世凱的女婿、劇評人薛觀瀾曾將孟小冬與清末明初的陸素娟、露蘭春等10位以美貌著稱的坤伶相比,結論是“無一人能及孟小冬”

02

1925年8月,北京一場義演,大腕雲集。當天的排戲,大軸是梅蘭芳與楊小樓的《霸王別姬》,壓軸是餘叔巖與尚小云的《打漁殺家》,倒數第三場戲,是孟小冬的《上天台》。孟小冬和梅蘭芳上臺下臺擦肩而過,她恭敬喊了一聲“梅老闆”,他回之以一個微笑。

這場相遇,是孟小冬和梅蘭芳的第一次相遇,也是“冬皇”和“伶王”的第一次相識。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1926年下半年,北平政要王克敏舉辦生日堂會,請來一眾名家唱戲,有人提議孟小冬和梅蘭芳合唱一出《游龍戲鳳》:“一個是須生之皇,一個是旦角之王,王皇同場,珠聯璧合。”

一曲《游龍戲鳳》,孟小冬戴著長長的髯口,扮演英俊風流的正德皇帝。梅蘭芳身著女裝,扮演美麗動人的酒家姑娘李鳳姐。兩人對望,乾旦坤生,顛倒陰陽,臺下的看眾入了戲,臺上的主角也分不清戲外戲裡。

《游龍戲鳳》裡,瀟灑倜儻的正德皇帝娶了當壚賣酒的李鳳姐,《游龍戲鳳》外,20歲的鬚生之皇孟小冬嫁給了33歲的旦角之王梅蘭芳。

怎麼看,都是天作之合。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3

梅蘭芳在娶孟小冬之前已有兩房夫人:大夫人王明華賢良淑德,然而重病在身,在天津療養;二夫人福芝芳育有9個兒女,且持家有道,和梅蘭芳感情也很好。

孟小冬自然是不願意做小的,那要以什麼身份嫁過去呢?

聰明的媒人自有一番說辭:梅蘭芳從小就過繼到了大伯家,所以也算大伯的兒子,孟小冬過門就算大伯這邊的媳婦,做“名定兼祧”狀,和福芝芳“兩頭大”,不算偏房。

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一個男子同時繼承兩家宗祧的習俗。兼祧人不脫離原來家庭的裔系,兼做所繼承家庭的嗣子。俗稱一子頂2門。即兄弟2門或3門只生有1個男性後代時,可分別為其娶2房或3房妻子,以傳幾門的後代。

孟小冬答應了。儘管沒有明媒正娶,婚房也沒有設在梅家,而是設在梅蘭芳在外買下的一個公館,在外人看來,頗有點“金屋藏嬌”的意味,但因為愛情,孟小冬不管不顧。

本來很多戲迷以為梅孟兩人結合以後將會合作更多好戲,然而此時事業正處鼎峰的孟小冬卻甘於隱於梅蘭芳身後,不再登臺演戲。只因梅蘭芳和她說:“男主外,女主內,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婚後的梅孟兩人確實也過了一段情意綿綿的生活。兩人曾留下一幀照片,照片中梅蘭芳側身擺出手勢,牆上留下投影,右上方是孟小冬的題字,“你在那裡做什麼啊”?左上方是梅蘭芳的手書,“我在這裡做鵝影呢”。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4

1927年9月28日,一個叫李志剛的人衝進梅蘭芳住所槍殺了代梅蘭芳接客的朋友、《大陸晚報》經理張漢舉。槍擊案發生後,小報消息四起,有人說李志剛是孟小冬的粉絲,因她嫁人後不再唱戲而對梅蘭芳懷恨;有人說他想綁架梅蘭芳,獲取大額錢財……

梅蘭芳在天津《北洋畫報》上維護孟小冬:至於流言百出,終必止於智者。

然而此時,對梅蘭芳金屋藏嬌大半年並不干預的福芝芳突然開了口,她對梅蘭芳說:“大爺的命要緊。”

也不知道是不是福芝芳的這句話擊中了梅蘭芳的要害,總之,梅孟兩人的熱戀在此時降了溫。

1928年初,梅蘭芳赴天津演出,隨行的是福芝芳。梅蘭芳和孟小冬結合的時候,兩人商議好的是“男主外,女主內”,孟小冬這才甘心隱退。然而此次他公開帶福芝芳“拋頭露臉”,孟小冬覺得,這是有意駁她的面子。

於是,淡出舞臺的孟小冬,在天津又登臺了,十來天的演出轟動無比,座無虛席,天津《沙報》編輯沙大風特意開闢“孟話”專欄,甚至直接在文章高呼“吾皇萬歲”

“冬皇”的稱號從此打響。

後來,梅蘭芳大伯母去世,孟小冬剪了短髮,頭戴白花以兒媳的身份去戴孝,卻被福芝芳攔在梅家門口。福芝芳以自己和孩子的性命相逼,讓梅蘭芳做一個選擇。此時的梅蘭芳對孟小冬說了句,“你回去吧”。

孟小冬心灰意冷,這才明白所有。

1933年9月5-7日,孟小冬在天津《大公報》頭版,連登三天《孟小冬緊要啟事》:

“ 冬當時年歲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聽介紹人主持。名定兼祧,盡人皆知。乃蘭芳含糊其事,於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實踐前言,致名分頓失保障。雖經友人勸導,本人辯論,蘭芳概置不理,足見毫無情義可言。冬自嘆身世苦惱,復遭打擊,遂毅然與蘭芳脫離家庭關係。是我負人?抑人負我?世間自有公論,不待冬之贅言……自聲明後,如有故意毀壞本人名譽、妄造是非,混淆視聽者,冬唯有訴之法律之一途。勿謂冬為孤弱女子,遂自甘放棄人權也。”

離婚時,孟小冬對梅蘭芳放了豪言:“梅蘭芳,今後我唱戲,不會比你差。要嫁人,我要麼不嫁,要嫁就嫁一個跺一下腳滿城亂顫的!”

沒想到,這兩句話竟真的都落了實。

05

收拾好婚姻的殘局,孟小冬費盡心思拜了鬚生泰斗餘叔巖為師,悉心鑽研京戲。有人這樣評價孟小冬:自拜餘叔巖,則每日必至餘家用功,風雨無阻,前後六年,學戲十餘出,是餘派唯一得到衣缽真傳的人。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孟小冬與恩師餘叔巖

6年後,孟小冬復出,功力更上一層樓,成為當之無愧的京劇第一女鬚生。

孟小冬後來再嫁了,她的第二任丈夫是中國三百年來黑幫第一人杜月笙。綁架過宋美齡,在宋子文的家門前放過兩顆炸彈,在孔祥熙的門口擺過棺材,杜月笙真真是一個“跺一下腳滿城亂顫的”大人物。

杜月笙與孟小冬其實是舊相識,孟小冬十來歲在上海唱戲時,每次唱戲他必來捧場。有“天下頭號戲迷”之稱的杜月笙是孟小冬的戲迷與知音,他稱讚孟小冬:

“儂有男子氣質,色藝雙絕,少年成名,但孤傲似梅,沒有一絲一毫奴顏媚氣。”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1925年孟小冬離開上海北上深造,還是他為她打點好生活瑣碎,讓她無後顧之憂。後來孟小冬與梅蘭芳離婚,杜月笙竟然替她訛了梅蘭芳四萬塊錢,他跳著腳跟孟小冬喊:“我就是要他梅蘭芳出出血!你知道哇!”

1947年,杜月笙60大壽,為國民政府籌資12個億,無數大人物前來祝壽,杜月笙都因病重無法出席。然而當北平被日本佔領,他擔心孟小冬的安危,安排直升機把孟小冬接到上海,還拖著病體親自接機。

杜月笙大壽期間在中國大戲院組織了義演,孟小冬和梅蘭芳都參加了演出,杜月笙特意調整了順序——梅蘭芳唱前八天的大軸,孟小冬唱後兩天的大軸,直到最後他們都沒見過面。

孟小冬戲劇生涯的巔峰之作就是在這次舞臺上演的一出《搜孤救孤》,50萬元一張門票被炒到500萬元。

孟小冬《搜孤救孤》歌喉蒼勁,唱腔醇厚,繞樑三日,風頭蓋過了梅蘭芳。此前曾質疑孟小冬“冬皇”稱號的人,自此閉了嘴。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1947年《搜孤救孤》孟小冬飾程嬰

06

1950年,杜月笙打算舉家搬往美國。當他掐指計算需要多少張護照時,孟小冬問了句:“我跟著去,算丫頭呢還是算女朋友呀。”

聞言,本已重病臥床的杜月笙停下手中所有事宜,決定先操辦婚事。九百港元一桌的喜宴辦了十桌,杜月笙由人攙扶著和孟小冬拜堂成親,還讓自己的孩子給孟小冬行跪拜禮,稱她為“媽咪”。

"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1

1907年臘月十六,天寒地凍,孟家一小女孩兒降生,取名為“小冬”。孟家是梨園世家,世代皆為京劇演員,因從小被家學薰陶,孟小冬對京劇表現得極有天賦。

當時的上海老城廂,唱戲的藝人每天天蒙亮在此“吊嗓子”,5歲的孟小冬也在其間。年幼的她唱起戲來嗓音帶有無可避免的稚嫩,但她的姑父仇月祥卻斷定她將來肯定是一個響噹噹的“角兒”。

孟小冬9歲跟隨姑父學唱老生,第一次登臺唱《烏盆記》,小試啼聲,滿堂皆驚。12歲在無錫首次掛牌公演,14歲憑藉不俗唱功名震上海灘。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孟小冬戲照

劇評家梅花館主評價她:“扮相俊秀、嗓音嘹亮、不帶雌音,在坤生中有首屈一指之勢。”

當年撰寫劇評的“燕京散人”,評價孟腔為:“在千千萬萬人裡是難得一見的,在女鬚生地界,不敢說後無來者,至少可說是前無古人。”

1925年,已在南方闖出一片天地的孟小冬執意北上,當時的北京是京劇演員心目中憧憬的“聖地”。她來到北平學藝,一登臺開嗓即一炮而紅。

除了出眾的嗓音,孟小冬還生得一副好模樣。她身材頎長,氣質淡雅,一雙剪水眸子,嘴角總是緊抿著,透出清冷孤傲的感覺。這樣一個脫俗的女子,在臺上竟反串男人,龍鳳顛倒,更是叫人移不開眼睛。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據一位曾是天津中學生的戲迷在文章中回憶:

“不止她是名伶,真個的,她實在是漂亮極了,同學每個人都買一兩張她的照片,大一點的夾在書裡,小一點的貼在鉛筆盒上,那時候好多中學生不懂京戲的唱作技巧,匆匆的一窩蜂去看她,只為一睹她的美貌。”

袁世凱的女婿、劇評人薛觀瀾曾將孟小冬與清末明初的陸素娟、露蘭春等10位以美貌著稱的坤伶相比,結論是“無一人能及孟小冬”

02

1925年8月,北京一場義演,大腕雲集。當天的排戲,大軸是梅蘭芳與楊小樓的《霸王別姬》,壓軸是餘叔巖與尚小云的《打漁殺家》,倒數第三場戲,是孟小冬的《上天台》。孟小冬和梅蘭芳上臺下臺擦肩而過,她恭敬喊了一聲“梅老闆”,他回之以一個微笑。

這場相遇,是孟小冬和梅蘭芳的第一次相遇,也是“冬皇”和“伶王”的第一次相識。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1926年下半年,北平政要王克敏舉辦生日堂會,請來一眾名家唱戲,有人提議孟小冬和梅蘭芳合唱一出《游龍戲鳳》:“一個是須生之皇,一個是旦角之王,王皇同場,珠聯璧合。”

一曲《游龍戲鳳》,孟小冬戴著長長的髯口,扮演英俊風流的正德皇帝。梅蘭芳身著女裝,扮演美麗動人的酒家姑娘李鳳姐。兩人對望,乾旦坤生,顛倒陰陽,臺下的看眾入了戲,臺上的主角也分不清戲外戲裡。

《游龍戲鳳》裡,瀟灑倜儻的正德皇帝娶了當壚賣酒的李鳳姐,《游龍戲鳳》外,20歲的鬚生之皇孟小冬嫁給了33歲的旦角之王梅蘭芳。

怎麼看,都是天作之合。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3

梅蘭芳在娶孟小冬之前已有兩房夫人:大夫人王明華賢良淑德,然而重病在身,在天津療養;二夫人福芝芳育有9個兒女,且持家有道,和梅蘭芳感情也很好。

孟小冬自然是不願意做小的,那要以什麼身份嫁過去呢?

聰明的媒人自有一番說辭:梅蘭芳從小就過繼到了大伯家,所以也算大伯的兒子,孟小冬過門就算大伯這邊的媳婦,做“名定兼祧”狀,和福芝芳“兩頭大”,不算偏房。

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一個男子同時繼承兩家宗祧的習俗。兼祧人不脫離原來家庭的裔系,兼做所繼承家庭的嗣子。俗稱一子頂2門。即兄弟2門或3門只生有1個男性後代時,可分別為其娶2房或3房妻子,以傳幾門的後代。

孟小冬答應了。儘管沒有明媒正娶,婚房也沒有設在梅家,而是設在梅蘭芳在外買下的一個公館,在外人看來,頗有點“金屋藏嬌”的意味,但因為愛情,孟小冬不管不顧。

本來很多戲迷以為梅孟兩人結合以後將會合作更多好戲,然而此時事業正處鼎峰的孟小冬卻甘於隱於梅蘭芳身後,不再登臺演戲。只因梅蘭芳和她說:“男主外,女主內,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婚後的梅孟兩人確實也過了一段情意綿綿的生活。兩人曾留下一幀照片,照片中梅蘭芳側身擺出手勢,牆上留下投影,右上方是孟小冬的題字,“你在那裡做什麼啊”?左上方是梅蘭芳的手書,“我在這裡做鵝影呢”。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4

1927年9月28日,一個叫李志剛的人衝進梅蘭芳住所槍殺了代梅蘭芳接客的朋友、《大陸晚報》經理張漢舉。槍擊案發生後,小報消息四起,有人說李志剛是孟小冬的粉絲,因她嫁人後不再唱戲而對梅蘭芳懷恨;有人說他想綁架梅蘭芳,獲取大額錢財……

梅蘭芳在天津《北洋畫報》上維護孟小冬:至於流言百出,終必止於智者。

然而此時,對梅蘭芳金屋藏嬌大半年並不干預的福芝芳突然開了口,她對梅蘭芳說:“大爺的命要緊。”

也不知道是不是福芝芳的這句話擊中了梅蘭芳的要害,總之,梅孟兩人的熱戀在此時降了溫。

1928年初,梅蘭芳赴天津演出,隨行的是福芝芳。梅蘭芳和孟小冬結合的時候,兩人商議好的是“男主外,女主內”,孟小冬這才甘心隱退。然而此次他公開帶福芝芳“拋頭露臉”,孟小冬覺得,這是有意駁她的面子。

於是,淡出舞臺的孟小冬,在天津又登臺了,十來天的演出轟動無比,座無虛席,天津《沙報》編輯沙大風特意開闢“孟話”專欄,甚至直接在文章高呼“吾皇萬歲”

“冬皇”的稱號從此打響。

後來,梅蘭芳大伯母去世,孟小冬剪了短髮,頭戴白花以兒媳的身份去戴孝,卻被福芝芳攔在梅家門口。福芝芳以自己和孩子的性命相逼,讓梅蘭芳做一個選擇。此時的梅蘭芳對孟小冬說了句,“你回去吧”。

孟小冬心灰意冷,這才明白所有。

1933年9月5-7日,孟小冬在天津《大公報》頭版,連登三天《孟小冬緊要啟事》:

“ 冬當時年歲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聽介紹人主持。名定兼祧,盡人皆知。乃蘭芳含糊其事,於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實踐前言,致名分頓失保障。雖經友人勸導,本人辯論,蘭芳概置不理,足見毫無情義可言。冬自嘆身世苦惱,復遭打擊,遂毅然與蘭芳脫離家庭關係。是我負人?抑人負我?世間自有公論,不待冬之贅言……自聲明後,如有故意毀壞本人名譽、妄造是非,混淆視聽者,冬唯有訴之法律之一途。勿謂冬為孤弱女子,遂自甘放棄人權也。”

離婚時,孟小冬對梅蘭芳放了豪言:“梅蘭芳,今後我唱戲,不會比你差。要嫁人,我要麼不嫁,要嫁就嫁一個跺一下腳滿城亂顫的!”

沒想到,這兩句話竟真的都落了實。

05

收拾好婚姻的殘局,孟小冬費盡心思拜了鬚生泰斗餘叔巖為師,悉心鑽研京戲。有人這樣評價孟小冬:自拜餘叔巖,則每日必至餘家用功,風雨無阻,前後六年,學戲十餘出,是餘派唯一得到衣缽真傳的人。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孟小冬與恩師餘叔巖

6年後,孟小冬復出,功力更上一層樓,成為當之無愧的京劇第一女鬚生。

孟小冬後來再嫁了,她的第二任丈夫是中國三百年來黑幫第一人杜月笙。綁架過宋美齡,在宋子文的家門前放過兩顆炸彈,在孔祥熙的門口擺過棺材,杜月笙真真是一個“跺一下腳滿城亂顫的”大人物。

杜月笙與孟小冬其實是舊相識,孟小冬十來歲在上海唱戲時,每次唱戲他必來捧場。有“天下頭號戲迷”之稱的杜月笙是孟小冬的戲迷與知音,他稱讚孟小冬:

“儂有男子氣質,色藝雙絕,少年成名,但孤傲似梅,沒有一絲一毫奴顏媚氣。”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1925年孟小冬離開上海北上深造,還是他為她打點好生活瑣碎,讓她無後顧之憂。後來孟小冬與梅蘭芳離婚,杜月笙竟然替她訛了梅蘭芳四萬塊錢,他跳著腳跟孟小冬喊:“我就是要他梅蘭芳出出血!你知道哇!”

1947年,杜月笙60大壽,為國民政府籌資12個億,無數大人物前來祝壽,杜月笙都因病重無法出席。然而當北平被日本佔領,他擔心孟小冬的安危,安排直升機把孟小冬接到上海,還拖著病體親自接機。

杜月笙大壽期間在中國大戲院組織了義演,孟小冬和梅蘭芳都參加了演出,杜月笙特意調整了順序——梅蘭芳唱前八天的大軸,孟小冬唱後兩天的大軸,直到最後他們都沒見過面。

孟小冬戲劇生涯的巔峰之作就是在這次舞臺上演的一出《搜孤救孤》,50萬元一張門票被炒到500萬元。

孟小冬《搜孤救孤》歌喉蒼勁,唱腔醇厚,繞樑三日,風頭蓋過了梅蘭芳。此前曾質疑孟小冬“冬皇”稱號的人,自此閉了嘴。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1947年《搜孤救孤》孟小冬飾程嬰

06

1950年,杜月笙打算舉家搬往美國。當他掐指計算需要多少張護照時,孟小冬問了句:“我跟著去,算丫頭呢還是算女朋友呀。”

聞言,本已重病臥床的杜月笙停下手中所有事宜,決定先操辦婚事。九百港元一桌的喜宴辦了十桌,杜月笙由人攙扶著和孟小冬拜堂成親,還讓自己的孩子給孟小冬行跪拜禮,稱她為“媽咪”。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孟小冬婚禮席間照片

孟小冬成了杜月笙的四太太。這一年,杜月笙63歲,他對人說,“我活了六十多年,對於男女之間的事體,向來只知道一個歡喜,根本不懂什麼叫愛。現在我說出來你不要笑話我,直到抗戰勝利的這幾年,我才懂得愛與歡喜之間,距離大著哩。”

1951 年,杜月笙彌留之際,

他問孟小冬:“下輩子還唱戲嗎“?

孟小冬說:“下輩子,再說吧。”

“待我走以後,你好不好不要再唱給別人聽了?”

孟小冬只說了一個字:“好”。

果然,《搜孤救孤》成了孟小冬人生中最後一次正式演出。

07

1957年,孟小冬遷到臺灣定居,她深居簡出,平日裡喜歡看電視打麻將,偶爾教授學生。關於她的事,人們只憑“聽說”。

聽說杜月笙死後,各房太太分選一樣他的遺物作為紀念,孟小冬選了他日常用的一條金鑰匙鏈,因這是陪伴他時間最長的一樣物品,;

聽說孟小冬唱《搜孤救孤》時,梅蘭芳把自己鎖在臥室聽了兩天她的演唱,無人知道他是何感想;

聽說晚年的孟小冬臥室只擺放兩張照片,一張是恩師餘叔巖,另一張是梅蘭芳……

後來再見到孟小冬的人都說,她早已沒有“冬皇”的架勢,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一切都過去了吧。

1977年5月,孟小冬因病去世,享年七十歲。至此,一代冬皇落幕,一切真的都過去了。

"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1

1907年臘月十六,天寒地凍,孟家一小女孩兒降生,取名為“小冬”。孟家是梨園世家,世代皆為京劇演員,因從小被家學薰陶,孟小冬對京劇表現得極有天賦。

當時的上海老城廂,唱戲的藝人每天天蒙亮在此“吊嗓子”,5歲的孟小冬也在其間。年幼的她唱起戲來嗓音帶有無可避免的稚嫩,但她的姑父仇月祥卻斷定她將來肯定是一個響噹噹的“角兒”。

孟小冬9歲跟隨姑父學唱老生,第一次登臺唱《烏盆記》,小試啼聲,滿堂皆驚。12歲在無錫首次掛牌公演,14歲憑藉不俗唱功名震上海灘。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孟小冬戲照

劇評家梅花館主評價她:“扮相俊秀、嗓音嘹亮、不帶雌音,在坤生中有首屈一指之勢。”

當年撰寫劇評的“燕京散人”,評價孟腔為:“在千千萬萬人裡是難得一見的,在女鬚生地界,不敢說後無來者,至少可說是前無古人。”

1925年,已在南方闖出一片天地的孟小冬執意北上,當時的北京是京劇演員心目中憧憬的“聖地”。她來到北平學藝,一登臺開嗓即一炮而紅。

除了出眾的嗓音,孟小冬還生得一副好模樣。她身材頎長,氣質淡雅,一雙剪水眸子,嘴角總是緊抿著,透出清冷孤傲的感覺。這樣一個脫俗的女子,在臺上竟反串男人,龍鳳顛倒,更是叫人移不開眼睛。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據一位曾是天津中學生的戲迷在文章中回憶:

“不止她是名伶,真個的,她實在是漂亮極了,同學每個人都買一兩張她的照片,大一點的夾在書裡,小一點的貼在鉛筆盒上,那時候好多中學生不懂京戲的唱作技巧,匆匆的一窩蜂去看她,只為一睹她的美貌。”

袁世凱的女婿、劇評人薛觀瀾曾將孟小冬與清末明初的陸素娟、露蘭春等10位以美貌著稱的坤伶相比,結論是“無一人能及孟小冬”

02

1925年8月,北京一場義演,大腕雲集。當天的排戲,大軸是梅蘭芳與楊小樓的《霸王別姬》,壓軸是餘叔巖與尚小云的《打漁殺家》,倒數第三場戲,是孟小冬的《上天台》。孟小冬和梅蘭芳上臺下臺擦肩而過,她恭敬喊了一聲“梅老闆”,他回之以一個微笑。

這場相遇,是孟小冬和梅蘭芳的第一次相遇,也是“冬皇”和“伶王”的第一次相識。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1926年下半年,北平政要王克敏舉辦生日堂會,請來一眾名家唱戲,有人提議孟小冬和梅蘭芳合唱一出《游龍戲鳳》:“一個是須生之皇,一個是旦角之王,王皇同場,珠聯璧合。”

一曲《游龍戲鳳》,孟小冬戴著長長的髯口,扮演英俊風流的正德皇帝。梅蘭芳身著女裝,扮演美麗動人的酒家姑娘李鳳姐。兩人對望,乾旦坤生,顛倒陰陽,臺下的看眾入了戲,臺上的主角也分不清戲外戲裡。

《游龍戲鳳》裡,瀟灑倜儻的正德皇帝娶了當壚賣酒的李鳳姐,《游龍戲鳳》外,20歲的鬚生之皇孟小冬嫁給了33歲的旦角之王梅蘭芳。

怎麼看,都是天作之合。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3

梅蘭芳在娶孟小冬之前已有兩房夫人:大夫人王明華賢良淑德,然而重病在身,在天津療養;二夫人福芝芳育有9個兒女,且持家有道,和梅蘭芳感情也很好。

孟小冬自然是不願意做小的,那要以什麼身份嫁過去呢?

聰明的媒人自有一番說辭:梅蘭芳從小就過繼到了大伯家,所以也算大伯的兒子,孟小冬過門就算大伯這邊的媳婦,做“名定兼祧”狀,和福芝芳“兩頭大”,不算偏房。

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一個男子同時繼承兩家宗祧的習俗。兼祧人不脫離原來家庭的裔系,兼做所繼承家庭的嗣子。俗稱一子頂2門。即兄弟2門或3門只生有1個男性後代時,可分別為其娶2房或3房妻子,以傳幾門的後代。

孟小冬答應了。儘管沒有明媒正娶,婚房也沒有設在梅家,而是設在梅蘭芳在外買下的一個公館,在外人看來,頗有點“金屋藏嬌”的意味,但因為愛情,孟小冬不管不顧。

本來很多戲迷以為梅孟兩人結合以後將會合作更多好戲,然而此時事業正處鼎峰的孟小冬卻甘於隱於梅蘭芳身後,不再登臺演戲。只因梅蘭芳和她說:“男主外,女主內,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婚後的梅孟兩人確實也過了一段情意綿綿的生活。兩人曾留下一幀照片,照片中梅蘭芳側身擺出手勢,牆上留下投影,右上方是孟小冬的題字,“你在那裡做什麼啊”?左上方是梅蘭芳的手書,“我在這裡做鵝影呢”。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04

1927年9月28日,一個叫李志剛的人衝進梅蘭芳住所槍殺了代梅蘭芳接客的朋友、《大陸晚報》經理張漢舉。槍擊案發生後,小報消息四起,有人說李志剛是孟小冬的粉絲,因她嫁人後不再唱戲而對梅蘭芳懷恨;有人說他想綁架梅蘭芳,獲取大額錢財……

梅蘭芳在天津《北洋畫報》上維護孟小冬:至於流言百出,終必止於智者。

然而此時,對梅蘭芳金屋藏嬌大半年並不干預的福芝芳突然開了口,她對梅蘭芳說:“大爺的命要緊。”

也不知道是不是福芝芳的這句話擊中了梅蘭芳的要害,總之,梅孟兩人的熱戀在此時降了溫。

1928年初,梅蘭芳赴天津演出,隨行的是福芝芳。梅蘭芳和孟小冬結合的時候,兩人商議好的是“男主外,女主內”,孟小冬這才甘心隱退。然而此次他公開帶福芝芳“拋頭露臉”,孟小冬覺得,這是有意駁她的面子。

於是,淡出舞臺的孟小冬,在天津又登臺了,十來天的演出轟動無比,座無虛席,天津《沙報》編輯沙大風特意開闢“孟話”專欄,甚至直接在文章高呼“吾皇萬歲”

“冬皇”的稱號從此打響。

後來,梅蘭芳大伯母去世,孟小冬剪了短髮,頭戴白花以兒媳的身份去戴孝,卻被福芝芳攔在梅家門口。福芝芳以自己和孩子的性命相逼,讓梅蘭芳做一個選擇。此時的梅蘭芳對孟小冬說了句,“你回去吧”。

孟小冬心灰意冷,這才明白所有。

1933年9月5-7日,孟小冬在天津《大公報》頭版,連登三天《孟小冬緊要啟事》:

“ 冬當時年歲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聽介紹人主持。名定兼祧,盡人皆知。乃蘭芳含糊其事,於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實踐前言,致名分頓失保障。雖經友人勸導,本人辯論,蘭芳概置不理,足見毫無情義可言。冬自嘆身世苦惱,復遭打擊,遂毅然與蘭芳脫離家庭關係。是我負人?抑人負我?世間自有公論,不待冬之贅言……自聲明後,如有故意毀壞本人名譽、妄造是非,混淆視聽者,冬唯有訴之法律之一途。勿謂冬為孤弱女子,遂自甘放棄人權也。”

離婚時,孟小冬對梅蘭芳放了豪言:“梅蘭芳,今後我唱戲,不會比你差。要嫁人,我要麼不嫁,要嫁就嫁一個跺一下腳滿城亂顫的!”

沒想到,這兩句話竟真的都落了實。

05

收拾好婚姻的殘局,孟小冬費盡心思拜了鬚生泰斗餘叔巖為師,悉心鑽研京戲。有人這樣評價孟小冬:自拜餘叔巖,則每日必至餘家用功,風雨無阻,前後六年,學戲十餘出,是餘派唯一得到衣缽真傳的人。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孟小冬與恩師餘叔巖

6年後,孟小冬復出,功力更上一層樓,成為當之無愧的京劇第一女鬚生。

孟小冬後來再嫁了,她的第二任丈夫是中國三百年來黑幫第一人杜月笙。綁架過宋美齡,在宋子文的家門前放過兩顆炸彈,在孔祥熙的門口擺過棺材,杜月笙真真是一個“跺一下腳滿城亂顫的”大人物。

杜月笙與孟小冬其實是舊相識,孟小冬十來歲在上海唱戲時,每次唱戲他必來捧場。有“天下頭號戲迷”之稱的杜月笙是孟小冬的戲迷與知音,他稱讚孟小冬:

“儂有男子氣質,色藝雙絕,少年成名,但孤傲似梅,沒有一絲一毫奴顏媚氣。”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1925年孟小冬離開上海北上深造,還是他為她打點好生活瑣碎,讓她無後顧之憂。後來孟小冬與梅蘭芳離婚,杜月笙竟然替她訛了梅蘭芳四萬塊錢,他跳著腳跟孟小冬喊:“我就是要他梅蘭芳出出血!你知道哇!”

1947年,杜月笙60大壽,為國民政府籌資12個億,無數大人物前來祝壽,杜月笙都因病重無法出席。然而當北平被日本佔領,他擔心孟小冬的安危,安排直升機把孟小冬接到上海,還拖著病體親自接機。

杜月笙大壽期間在中國大戲院組織了義演,孟小冬和梅蘭芳都參加了演出,杜月笙特意調整了順序——梅蘭芳唱前八天的大軸,孟小冬唱後兩天的大軸,直到最後他們都沒見過面。

孟小冬戲劇生涯的巔峰之作就是在這次舞臺上演的一出《搜孤救孤》,50萬元一張門票被炒到500萬元。

孟小冬《搜孤救孤》歌喉蒼勁,唱腔醇厚,繞樑三日,風頭蓋過了梅蘭芳。此前曾質疑孟小冬“冬皇”稱號的人,自此閉了嘴。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1947年《搜孤救孤》孟小冬飾程嬰

06

1950年,杜月笙打算舉家搬往美國。當他掐指計算需要多少張護照時,孟小冬問了句:“我跟著去,算丫頭呢還是算女朋友呀。”

聞言,本已重病臥床的杜月笙停下手中所有事宜,決定先操辦婚事。九百港元一桌的喜宴辦了十桌,杜月笙由人攙扶著和孟小冬拜堂成親,還讓自己的孩子給孟小冬行跪拜禮,稱她為“媽咪”。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孟小冬婚禮席間照片

孟小冬成了杜月笙的四太太。這一年,杜月笙63歲,他對人說,“我活了六十多年,對於男女之間的事體,向來只知道一個歡喜,根本不懂什麼叫愛。現在我說出來你不要笑話我,直到抗戰勝利的這幾年,我才懂得愛與歡喜之間,距離大著哩。”

1951 年,杜月笙彌留之際,

他問孟小冬:“下輩子還唱戲嗎“?

孟小冬說:“下輩子,再說吧。”

“待我走以後,你好不好不要再唱給別人聽了?”

孟小冬只說了一個字:“好”。

果然,《搜孤救孤》成了孟小冬人生中最後一次正式演出。

07

1957年,孟小冬遷到臺灣定居,她深居簡出,平日裡喜歡看電視打麻將,偶爾教授學生。關於她的事,人們只憑“聽說”。

聽說杜月笙死後,各房太太分選一樣他的遺物作為紀念,孟小冬選了他日常用的一條金鑰匙鏈,因這是陪伴他時間最長的一樣物品,;

聽說孟小冬唱《搜孤救孤》時,梅蘭芳把自己鎖在臥室聽了兩天她的演唱,無人知道他是何感想;

聽說晚年的孟小冬臥室只擺放兩張照片,一張是恩師餘叔巖,另一張是梅蘭芳……

後來再見到孟小冬的人都說,她早已沒有“冬皇”的架勢,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一切都過去了吧。

1977年5月,孟小冬因病去世,享年七十歲。至此,一代冬皇落幕,一切真的都過去了。

孟小冬:這個讓眾人高呼“吾皇萬歲”的女子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