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門當戶對的婚姻,其實指的不光是經濟條件,還有這些“東西”

在古代封建社會中,社會階級森嚴,士農工商分別鮮明。家長為子女娶親講究“門當戶對”,否則便是低了門楣,會招來同等階級的閒言碎語,這對於家族名聲是極大地損害。傳承至今,很多“階級”文化都被摒棄和遺忘,但“門當戶對”似乎一直存在於人們的觀念中。秉著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存在即有其合理性。現代的婚姻更多的在乎自由與平等,更向往的是嫁給愛情,而“門當戶對”也有了除經濟條件之外的更多解釋:

所謂門當戶對的婚姻,其實指的不光是經濟條件,還有這些“東西”

基本的人倫道德觀相同

基本的人倫道德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人品”。不同的人的思維模式是不同的,對於一件事情對錯與否的評論更加體現一個人的人品。人品似乎是一個人為人的最低底線,若是對一個人的人品進行否定,就會在生活的瑣碎中對他百般看不慣,而婚姻缺少了包容,也即將走到盡頭。

相似的世界觀

世界觀是指人對於事或者物的看法與觀點,而不同的家庭成長環境造成了不同的世界觀。迥異的世界觀會造成面對一件事情有著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和觀點,人們總是會偏向於自己的觀點與看法,於是引發爭論,甚至爭吵。迥異的世界觀註定了這樣的事會成為家庭便飯,而感情是一定的,一點一點的消磨,終會有消失的一天。

相似的價值觀

價值觀是指人對於客觀事物及事物行為結果的評價,不同的價值觀會導致不同的思維模式和消費習慣。比如在對待金錢的態度上,有的人會錙銖必較,有的人則會慷慨大方。對部分人來說,金錢就是一切,可以買到很多想要得到的東西;但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說,金錢也許只是一個數字,很多東西都是金錢所無法買到的。有的人認為應該及時行樂,而有的人則認為要把錢存起來以備萬一。不同的價值觀直接導致不同的處世態度,婚姻中若是夫妻雙方的價值觀不同,很大可能會導致婚姻的分崩離析。

所謂門當戶對的婚姻,其實指的不光是經濟條件,還有這些“東西”

相似的人生觀

迥異的人生觀造就了不同的人在對待同一事或物時不同的理解和做法。婚姻中的雙方會有自己事業,即便是家庭主婦或者家庭煮夫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於是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各種抉擇,不同的人生觀造成的是不同的處事方法。比如女性在職場中,突遇懷孕而工作不允許。這是很現實也很常見的問題,不同的人生觀會導致雙方無法諒解對方的想法和做法,最終導致婚姻的破裂。

相差不大的社會地位

社會地位會間接的影響每個人的“三觀”,也會造就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而這些是日常生活中無法規避的,一位職場精英可能更適應的是快節奏的生活節奏,一位教師或者公務員則是慢節奏的悠閒的“養老生活”。這是很難改變和適應的,相差不大的社會地位會更好、更容易的融入對方的生活。

相差無幾的學歷

學歷問題其實關乎文化程度與文化基礎,它是對待生活的觀念和態度,也會造就不同的興趣愛好。古語有:道不同不相為謀。相差過大的學歷會造成生活中的沒有共同語言,而感情關係的維繫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雙方的交流,交流的減少是婚姻破碎的先兆。

所謂門當戶對的婚姻,其實指的不光是經濟條件,還有這些“東西”

情感寄語:夫妻之間朝夕相處,自己的一舉、一言、一行都會暴露在對方眼中,更是要一起面對生活中的林林總總。三觀不同會造成各種方面的矛盾和摩擦,社會地位和學歷更多的體現了一個人的生活模式和處事態度,相同的人倫道德更是一切的基礎,這也說明了現代社會的門當戶對更多的是對精神層次的追求。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