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神奇在哪裡?蒙娜麗莎為什麼偉大?

如果問一些不懂藝術的人會認識哪些藝術家,第一個是達芬奇、第二個是梵高、第三個是畢加索。為什麼是這三個人呢?大家對藝術家的看法是不是也受了他們的影響呢?

我們先聊達芬奇,一般人知道達芬奇有幾種途徑:首先是課本,課本上曾經兩次出現過達芬奇。第一次是達芬奇畫雞蛋,整個故事告訴我們,做大事、成偉人必須要經歷那個具無聊的過程,當然我仍然覺得這個故事是典型的雞湯騙局。另一次是在歷史課本上講文藝復興的時候,提到過文藝復興三傑,達芬奇是其中的老大,另外兩個分別是用雙截棍的米開朗琪羅和用匕首的拉斐爾。我們在成長階段,記住很多東西是不需要道理的,這些東西一旦印到我們腦子裡邊,這輩子就很難改變了。所以達芬奇就成了我們大眾心目中,歷史上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當然這只是其中一方面。

還有一個途徑就是近幾年,自媒體瘋狂生長,所以很多用誇大事實和獵奇去傳播的,反而傳播的更好,達芬奇就是這種傳播的受益者。這可不僅僅是藝術作品,他的創作手稿、生前的一切亂七八糟的成就,都被這些無限放大。於是我們就知道了原來不熟悉的達芬奇。他就從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又一次升格,變成一個傳說,還是有無數證據支撐的傳說。

我本人是不想忽略達芬奇這種天才的,但是輿論的防線我覺得現在出了問題。首先達芬奇作為畫家,再也沒有人知道達芬奇為什麼是文藝復興的三傑,為什麼蒙娜麗莎具有那麼高的藝術價值,而越來越相信達芬奇之所以取得這麼高的成就就是因為他是一個百年難見的天才。這種粗暴的理解挺符合現代這種文化潮流的,但是我不喜歡。

所以我要用這期的時間換一個方式給大家講達芬奇。

達芬奇神奇在哪裡?蒙娜麗莎為什麼偉大?

達·芬奇 - 胚胎研究圖

達芬奇確實是一個天才,除了畫畫以外,他還喜歡搞其他的研究。首先他特別喜歡解剖,在我學畫畫的時候就臨摹過他特別多的解剖圖,除了常見的肌肉、骨骼以外,他還研究過子宮裡的胎兒和人的大腦、還有人的腸道等等,這些已經超出應用解剖的範圍,可見他解剖屍體除了想畫的更准以外,還想知道人類的生存原理是什麼,而且除了對追求原理以外,他另一個主要目的,就是想要按照人的構造來做機器人。

達芬奇對大自然也特別感興趣,他在讓人類模仿動物上面做了很多努力。比如他設計了飛行器用來模仿鳥,設計了滑翔翼成功了;還設計過直升機,失敗的原因在於他設計的直升機人坐的位置必須和螺旋槳同時轉動,但人受不了這種轉動所以就失敗了。他還設計過潛水服、潛水艇用來模擬魚。

除此以外,他對機械類的設計也特別熱愛,比如他還設計過自行車、織布機、起重機、挖掘機,但是所有這些設計都還停留在草圖階段,因為當時的科技水平還遠遠達不到讓他這些設計實現的程度,所以在很多達芬奇投資人眼裡,達芬奇這些空想特別好玩,但是一丁點價值都沒有,所以達芬奇就又設計了很多有實用價值的東西,比如他開始設計建築,設計武器、橋樑甚至水利系統,這些設計在宮廷看來稍微好接受了一點,但是非常有限。

對於達芬奇一直以來的投資商,弗羅倫斯的宮廷、米蘭的宮廷和法國的宮廷,以及羅馬的教廷來說他就是一個藝術家,主要作用還是用於玩樂的,我們看過很多記載達芬奇的神奇的故事,確實新奇,但都沒有辦法反應他又輝煌、又失落的一生。他真正的工作其實只有兩種,第一是畫畫,第二是舞臺設計。當然很少有雞湯文提到這兩個。

畫畫就是給有錢人畫肖像,比如蒙娜麗莎之類的,或者給教會畫壁畫,類似《最後的晚餐》;而舞臺設計在那個時候其實就是給皇室或者有錢人的舞會做佈景,這點在各種文章裡很少被提到,但確實是達芬奇的主要工作之一。有財力的人一定會請達芬奇做舞臺設計,因為他有很多奇思妙想。所以達芬奇在舞臺設計的時間遠遠超過他構想其他東西的時間、甚至繪畫的時間。達芬奇的時間規劃也特別奇怪,每天先工作四小時之後睡25分鐘,之後再工作4小時再睡25分鐘,這是一種挺奇怪的方式,但是達芬奇看來這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後來人也有想模仿他這種作息方式的,比如曾經有一個畫家就模仿過,但是一段時間之後,還是會迴歸自己常規式。原因不是適應不了,而是他覺得自己不是達芬奇那樣的天才,根本沒有辦法打消那麼多的清醒時間。每天那麼多清醒時間不知道該幹什麼,可能也只有達芬奇才需要這麼多的清醒時間,他在他將近70年的壽命裡,研究了我們普通人150年才能研究的內容。而且大部分時間,還都被那些繪畫、舞臺設計這些工作應酬佔用的前提下,肯定是說明達芬奇是人類史上的奇才。但絕對說明不了,他為什麼是最偉大的藝術家,也不能說明蒙娜麗莎在藝術史上為什麼會展有那麼高的地位。

真正的原因:油畫這種材料是兩個尼德蘭的藝術家發明的,就是現在的荷蘭。在油畫發明之前,繪畫的地位和普及程度都很低,主要是繪畫的保存能力低,而且在視覺呈現效果上也沒有辦法和雕塑帶來的震撼相比,所以古希臘、古羅馬都是以雕塑為主。而那個時候的繪畫多數是以壁畫形式出現。因為用重彩畫在潮溼的牆壁上能夠相對好的保存畫面,只能說是相對。因為即使是牆面表皮隨著時間脫落了顏色還是能夠滲透到牆壁深層,從而保留畫面的一部分,所以這種溼壁畫的形式是那個時候的主流。但是這種溼壁畫的形式普及程度不夠高,所以很少有出色的畫師從事這個項目,那繪畫的發展程度就遠遠低於雕塑。

文藝復興之後,技術的難關終於被打破,因為出現了油畫,優化色彩豐富,造價比雕塑便宜很多,而且特別易於擺放。因為家裡放油畫掛在牆上就行了,放雕塑呢?絕不僅僅是油畫的面積,周圍還要走人。所以油畫的接受程度就更高。再加上人們當時就在文藝復興時,人們對自然、科學的認識打開了。很多對繪畫的理論也慢慢被發現,比如說明暗、透視,這些被發現之後,繪畫自然而然越畫越好。

達芬奇神奇在哪裡?蒙娜麗莎為什麼偉大?

喬託 -《哀悼基督》溼壁畫

在13世紀,弗羅倫斯有一個大師叫做喬託,他是壁畫大師,那時油畫還沒有發明。他在筆畫中就表現出了幾乎可以媲美雕塑的立體感和空間感,而在他之後的一百多年,像馬薩喬、裡皮等,這些畫家就是不停努力讓畫面變得更加真實,但是從來沒有任何一個藝術家能像達芬奇一樣,在一塊畫布上完完全全反映出一個真實的人和一個真實的世界。

因為達·芬奇創造了很多新的東西,他在原有的繪畫基礎上發明了很多技巧,或者說發揚了很多好的東西。咱們一個一個說,原有的那種透視理論只是最基本的近大遠小的理論,我們大家都知道。但是達·芬奇除了近大遠小的這種透視以外,他還發現了另外兩種透視。一種叫空氣透視,也就是說我們看近處的東西,它的顏色相對來說要比較偏暖,而遠處的顏色相對偏冷些。這個舉個例子很容易,就是我們看山的時候,尤其那種層層疊疊的山,我們就會發現越遠的山就越偏藍,越近的山就越偏綠,這是因為空氣折射天空顏色的原因。一點兒空氣我們感受不到,而越來越多的空氣就會讓這個反應變得更加明顯。達·芬奇還創造了另外一種透視法,這種透視法不是很科學,叫做隱沒透視。越遠的東西我們就看不清楚,直到消失不見。利用這種透視法,達·芬奇在一個平面的畫布上非常極限的還原了人們在空間上的視覺經驗。我們就以《蒙娜麗莎》為例,它的背景就比前輩們的背景顯得真實了無數倍。

達芬奇神奇在哪裡?蒙娜麗莎為什麼偉大?

《蒙娜麗莎》 (油畫)

剛才說的是透視法,那麼除了透視法以外,他還是第一個真正承認了光線的人。他是第一個在畫面裡面用強烈的區分明暗的方法的畫家。他加重了很多暗部的色彩,讓暗部隱到虛無的背景裡去,從而大大地加強了人物和物體的立體感。直到今天,我們仍然有很多人無視明暗,可見當時達·芬奇他的創造性是有多麼的強大。

達芬奇神奇在哪裡?蒙娜麗莎為什麼偉大?

韋羅基奧 & 達·芬奇 合作 《耶穌受洗》

在我們的封面這張多人物的畫裡,左下角的這兩個小天使,是達·芬奇畫的;右邊那兩個直立的成年人,是他的師父韋羅基奧畫的。我們能明顯的感受到在衣服的處理上,達·芬奇畫的這兩個小孩,尤其是處於前端的這個,他的衣服處理就更加有立體感和質感,而韋羅基奧畫的那兩個大人的衣服,看起來就毫無重量,就像蜻蜓或者蟬的翅膀。這張畫的出現直接導致韋羅基奧從此所有畫畫的任務全都交給達·芬奇,自己專心致志從事雕塑。

達芬奇神奇在哪裡?蒙娜麗莎為什麼偉大?

這可不是全部,達·芬奇還創造了一個畫本,叫做“暈塗混合”技法。這種技法會讓他筆下的人物更加圓潤,也更加自然。在他之前所有的畫家都沒有辦法畫出完全真實的人,因為他們強調形象,會依賴一些線來表現畫面,達·芬奇的“暈”的方法完全消融了線,所以在他的畫面裡,我們幾乎是看不到邊緣線、轉折線這種線的。我們去看《蒙娜麗莎》這張畫就能感受到。他認為,線在真實中並不存在,是因為我們在現實中看到的所有線只是一個面的終結,但它仍然是一個面。所以在達·芬奇的畫裡面,總是那麼柔和,完全沒有突兀的轉折和生硬的變化。比如說,從手和衣服這兩個邊是相鄰的,那手和衣服之間就會形成一條線,我們自然而然的就認為它會形成一條線,但當我們仔細去觀察的時候,我們是沒有辦法去發現這條線具體真正在哪個位置,而是一個漸變的、逐漸消失的一個極其小的面來代替這條線。所以達·芬奇來表現出這個小面,就讓畫面更真實。

除此之外,他還發現了光。光從亮到暗,這是一個過程,在之前是沒有人想到這個事的。他強調這個過程是為了讓轉折面的層次變化得更加豐富,於是他就在他的畫法裡增加這種色層的變化,他的人物就看起來更柔軟,像我們能感受到真正的人那種薄薄的皮膚底下是真正的肉,這是他發現的這種亮暗的變化。所以我們再看《蒙娜麗莎》的時候,會發現從額頭的亮到臉的暗部,我們沒有一個明確的東西發現亮和暗究竟是在哪個地方突然發生了變化,而是緩慢地、漸變地發生的這種變化,《蒙娜麗莎》的臉因此顯得格外圓滑。

我說了這麼多專業知識上的事,大家可能就聽明白一點,但這絕對不是達·芬奇偉大的全部,他還發現了其他的很多東西,比如說更美的構圖原則,他發現的三角構圖等,能讓畫面變得更美。由於這個太學術了,我就不再講了。還有更美的比例原則,比如說我們通常會記得他畫的一張畫,一個圓圈,一個老人四肢向外伸展。圓圈上會有很多點正好切開這個人的身體,這個就是他對於比例的研究。

比這些技術上的東西更重要的是,達·芬奇重新發現了人性,這是無比無比重要的一件事。我們看《蒙娜麗莎》的時候我們會迷戀她的微笑,會思考她的微笑中的含義,甚至會猜測她背後的一系列的祕密,而這些都是自古以來從來沒有在藝術中表現過的。《蒙娜麗莎》是第一個畫裡真正有血有肉的人,我們不僅僅是從視覺上承認她,甚至我們從心裡認可她。《蒙娜麗莎》在這張畫上來說,就不是一個傳說中的人,或者是一個名字了,她是一個和我們一樣活著的,一個有著喜怒哀樂的有著故事的一個真正的人。這是藝術第一次向我們展示這種感動,這才是《蒙娜麗莎》的意義。達·芬奇開創了後來一切以人文為核心的藝術語言,這才是達·芬奇的意義。在達·芬奇臨死的時候說:我這一輩子從來沒有做完過任何一件事。這可不是他謙虛,是真的。他的各種各樣的設計,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現在有一些部門為了紀念他,根據他的手稿完成了一些,但確實已經太晚了。這個活了別人兩倍人生的人都沒有親眼看見那些東西實現,他的大多數的油畫也都沒有完成,像《蒙娜麗莎》其實就是沒完成的,我們在畫裡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到有兩部分他是沒完成的,這個給大家賣個關子,大家自己找。他畫了好多年但仍然沒有完成,我們也真的無法再去責怪一個這麼神奇的人,他有那麼廣泛的愛好,沒有捫心做一件事。但是如果達·芬奇真的專心去做一件事的話,他真的有可能成為我們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毋庸置疑。

點擊瞭解更多,可立即試聽訂閱《張法中講中國美術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