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美國股市 經濟 金融 投資 技術 諮詢師天生 2019-07-16
"

美股的十年擴張來自於08年經濟危機以來的美國經濟復甦,那麼從2017年開始,美國經濟的動力已經衰減,也就是說,美股現在已經相當危險了。

一、美國經濟的連續增長與美股的十年擴張。

2008年的經濟危機是對美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的一次重大打擊,這當時讓世界上很多機構在預測,美國經濟是否會一蹶不振?美股是否會出現長期熊市?然而現實讓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這興許有運氣成分,但是從長期的發展看,也是歷史的必然。2009年開始,美國頁岩氣開採技術的應用得到了突破,頁岩氣革命開始了。以頁岩氣、頁岩油開採開發和運輸應用等方面驅動的經濟增長,拉動了美國實體經濟,從而使美國經濟走上了復甦的通道。

"

美股的十年擴張來自於08年經濟危機以來的美國經濟復甦,那麼從2017年開始,美國經濟的動力已經衰減,也就是說,美股現在已經相當危險了。

一、美國經濟的連續增長與美股的十年擴張。

2008年的經濟危機是對美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的一次重大打擊,這當時讓世界上很多機構在預測,美國經濟是否會一蹶不振?美股是否會出現長期熊市?然而現實讓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這興許有運氣成分,但是從長期的發展看,也是歷史的必然。2009年開始,美國頁岩氣開採技術的應用得到了突破,頁岩氣革命開始了。以頁岩氣、頁岩油開採開發和運輸應用等方面驅動的經濟增長,拉動了美國實體經濟,從而使美國經濟走上了復甦的通道。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而且最為難得的是,這一波經濟增長是製造業經濟增長,是由製造業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非常良性,甚至長期通脹都壓制在1.5%左右,這讓美聯儲都措手不及。最後只能在通脹仍然低迷的前提下開始了加息進程。

然而,從2017年開始,這波經濟增長出現了問題。

雖然數據依然強勁,但是可以看到,從2017年開始,美國的製造業出現了下滑的開始,這意味著,經濟的內生性動力開始衰竭了。

"

美股的十年擴張來自於08年經濟危機以來的美國經濟復甦,那麼從2017年開始,美國經濟的動力已經衰減,也就是說,美股現在已經相當危險了。

一、美國經濟的連續增長與美股的十年擴張。

2008年的經濟危機是對美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的一次重大打擊,這當時讓世界上很多機構在預測,美國經濟是否會一蹶不振?美股是否會出現長期熊市?然而現實讓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這興許有運氣成分,但是從長期的發展看,也是歷史的必然。2009年開始,美國頁岩氣開採技術的應用得到了突破,頁岩氣革命開始了。以頁岩氣、頁岩油開採開發和運輸應用等方面驅動的經濟增長,拉動了美國實體經濟,從而使美國經濟走上了復甦的通道。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而且最為難得的是,這一波經濟增長是製造業經濟增長,是由製造業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非常良性,甚至長期通脹都壓制在1.5%左右,這讓美聯儲都措手不及。最後只能在通脹仍然低迷的前提下開始了加息進程。

然而,從2017年開始,這波經濟增長出現了問題。

雖然數據依然強勁,但是可以看到,從2017年開始,美國的製造業出現了下滑的開始,這意味著,經濟的內生性動力開始衰竭了。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但是美國經濟在2018年依然表現良好,這主要來自於特朗普的減稅刺激政策,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掩飾了居民實際收入的下滑。美國經濟就像注射了一針強心劑一樣,再次迸發出活力。

而今年年初,美國經濟再次超預期表現,雖然減稅的影響已經消退,但是經濟數據仍然很好。。。除了製造業數據在繼續下滑。美國經濟在金融市場繁榮的背景下,就像一輛熄火的跑車,在慣性下繼續高速運行。

誰都知道這輛車最後肯定會停,但是大家都在繼續下注,賭最後一筆投資不是自己的。

這就是美股現在的狀態。

二、美股的泡沫和風險。

我們把目光拉回今年。

美股在今年上半年持續了非常良好的表現,甚至年初美聯儲還認為,美股將持續“美國曆史上最長時間的擴張”。然而這一切的背後,也許並沒有那麼美好。

最危險的事情,也是對美股支撐最大的因素,就是企業的借貸回購。

"

美股的十年擴張來自於08年經濟危機以來的美國經濟復甦,那麼從2017年開始,美國經濟的動力已經衰減,也就是說,美股現在已經相當危險了。

一、美國經濟的連續增長與美股的十年擴張。

2008年的經濟危機是對美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的一次重大打擊,這當時讓世界上很多機構在預測,美國經濟是否會一蹶不振?美股是否會出現長期熊市?然而現實讓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這興許有運氣成分,但是從長期的發展看,也是歷史的必然。2009年開始,美國頁岩氣開採技術的應用得到了突破,頁岩氣革命開始了。以頁岩氣、頁岩油開採開發和運輸應用等方面驅動的經濟增長,拉動了美國實體經濟,從而使美國經濟走上了復甦的通道。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而且最為難得的是,這一波經濟增長是製造業經濟增長,是由製造業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非常良性,甚至長期通脹都壓制在1.5%左右,這讓美聯儲都措手不及。最後只能在通脹仍然低迷的前提下開始了加息進程。

然而,從2017年開始,這波經濟增長出現了問題。

雖然數據依然強勁,但是可以看到,從2017年開始,美國的製造業出現了下滑的開始,這意味著,經濟的內生性動力開始衰竭了。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但是美國經濟在2018年依然表現良好,這主要來自於特朗普的減稅刺激政策,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掩飾了居民實際收入的下滑。美國經濟就像注射了一針強心劑一樣,再次迸發出活力。

而今年年初,美國經濟再次超預期表現,雖然減稅的影響已經消退,但是經濟數據仍然很好。。。除了製造業數據在繼續下滑。美國經濟在金融市場繁榮的背景下,就像一輛熄火的跑車,在慣性下繼續高速運行。

誰都知道這輛車最後肯定會停,但是大家都在繼續下注,賭最後一筆投資不是自己的。

這就是美股現在的狀態。

二、美股的泡沫和風險。

我們把目光拉回今年。

美股在今年上半年持續了非常良好的表現,甚至年初美聯儲還認為,美股將持續“美國曆史上最長時間的擴張”。然而這一切的背後,也許並沒有那麼美好。

最危險的事情,也是對美股支撐最大的因素,就是企業的借貸回購。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這是一種在金融市場過度發達的情況下催生的奇怪現象。企業借錢去購買自己的股票,拉昇股價後,通過增長的股價再次借貸,繼續購買自己的股票。

這是一種數字遊戲,實際上無利於公司的成長和經濟的發展,但是卻在票面上迅速提高了股價。股東滿意,股民滿意,CEO從而收穫了大量的分紅。而公司債務的增長,人人都視而不見。

從2018年起,這種故事就反覆發生在了股市當中,促成了股市大幅度的連續上漲,延續了美股繼續的“牛市”。但是隨著2018年底的加息,借貸回購的成本越來越高,已經難以為繼。

"

美股的十年擴張來自於08年經濟危機以來的美國經濟復甦,那麼從2017年開始,美國經濟的動力已經衰減,也就是說,美股現在已經相當危險了。

一、美國經濟的連續增長與美股的十年擴張。

2008年的經濟危機是對美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的一次重大打擊,這當時讓世界上很多機構在預測,美國經濟是否會一蹶不振?美股是否會出現長期熊市?然而現實讓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這興許有運氣成分,但是從長期的發展看,也是歷史的必然。2009年開始,美國頁岩氣開採技術的應用得到了突破,頁岩氣革命開始了。以頁岩氣、頁岩油開採開發和運輸應用等方面驅動的經濟增長,拉動了美國實體經濟,從而使美國經濟走上了復甦的通道。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而且最為難得的是,這一波經濟增長是製造業經濟增長,是由製造業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非常良性,甚至長期通脹都壓制在1.5%左右,這讓美聯儲都措手不及。最後只能在通脹仍然低迷的前提下開始了加息進程。

然而,從2017年開始,這波經濟增長出現了問題。

雖然數據依然強勁,但是可以看到,從2017年開始,美國的製造業出現了下滑的開始,這意味著,經濟的內生性動力開始衰竭了。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但是美國經濟在2018年依然表現良好,這主要來自於特朗普的減稅刺激政策,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掩飾了居民實際收入的下滑。美國經濟就像注射了一針強心劑一樣,再次迸發出活力。

而今年年初,美國經濟再次超預期表現,雖然減稅的影響已經消退,但是經濟數據仍然很好。。。除了製造業數據在繼續下滑。美國經濟在金融市場繁榮的背景下,就像一輛熄火的跑車,在慣性下繼續高速運行。

誰都知道這輛車最後肯定會停,但是大家都在繼續下注,賭最後一筆投資不是自己的。

這就是美股現在的狀態。

二、美股的泡沫和風險。

我們把目光拉回今年。

美股在今年上半年持續了非常良好的表現,甚至年初美聯儲還認為,美股將持續“美國曆史上最長時間的擴張”。然而這一切的背後,也許並沒有那麼美好。

最危險的事情,也是對美股支撐最大的因素,就是企業的借貸回購。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這是一種在金融市場過度發達的情況下催生的奇怪現象。企業借錢去購買自己的股票,拉昇股價後,通過增長的股價再次借貸,繼續購買自己的股票。

這是一種數字遊戲,實際上無利於公司的成長和經濟的發展,但是卻在票面上迅速提高了股價。股東滿意,股民滿意,CEO從而收穫了大量的分紅。而公司債務的增長,人人都視而不見。

從2018年起,這種故事就反覆發生在了股市當中,促成了股市大幅度的連續上漲,延續了美股繼續的“牛市”。但是隨著2018年底的加息,借貸回購的成本越來越高,已經難以為繼。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當然,美股的繼續上漲還有別的因素,比如說,對美聯儲的降息預期。實際上年初美聯儲並沒說要降息,但是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飢渴(因為降息才能支撐繼續的借貸回購),使市場寧願相信降息就在眼前,從而透支了降息的實際影響,繼續推升股價。

但是,美股的上漲越多,也就與基本面的分歧越遠,風險也就越大。

三、美股的拐點在哪裡?

實際上,美股在5月已經出現了拐點。當時借貸回購已經進行不下去,又受到了貿易摩擦的刺激,美股已經岌岌可危。

這時候美聯儲終於釋放了市場渴望已久的鴿派信號,從而拉了美股一把。

"

美股的十年擴張來自於08年經濟危機以來的美國經濟復甦,那麼從2017年開始,美國經濟的動力已經衰減,也就是說,美股現在已經相當危險了。

一、美國經濟的連續增長與美股的十年擴張。

2008年的經濟危機是對美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的一次重大打擊,這當時讓世界上很多機構在預測,美國經濟是否會一蹶不振?美股是否會出現長期熊市?然而現實讓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這興許有運氣成分,但是從長期的發展看,也是歷史的必然。2009年開始,美國頁岩氣開採技術的應用得到了突破,頁岩氣革命開始了。以頁岩氣、頁岩油開採開發和運輸應用等方面驅動的經濟增長,拉動了美國實體經濟,從而使美國經濟走上了復甦的通道。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而且最為難得的是,這一波經濟增長是製造業經濟增長,是由製造業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非常良性,甚至長期通脹都壓制在1.5%左右,這讓美聯儲都措手不及。最後只能在通脹仍然低迷的前提下開始了加息進程。

然而,從2017年開始,這波經濟增長出現了問題。

雖然數據依然強勁,但是可以看到,從2017年開始,美國的製造業出現了下滑的開始,這意味著,經濟的內生性動力開始衰竭了。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但是美國經濟在2018年依然表現良好,這主要來自於特朗普的減稅刺激政策,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掩飾了居民實際收入的下滑。美國經濟就像注射了一針強心劑一樣,再次迸發出活力。

而今年年初,美國經濟再次超預期表現,雖然減稅的影響已經消退,但是經濟數據仍然很好。。。除了製造業數據在繼續下滑。美國經濟在金融市場繁榮的背景下,就像一輛熄火的跑車,在慣性下繼續高速運行。

誰都知道這輛車最後肯定會停,但是大家都在繼續下注,賭最後一筆投資不是自己的。

這就是美股現在的狀態。

二、美股的泡沫和風險。

我們把目光拉回今年。

美股在今年上半年持續了非常良好的表現,甚至年初美聯儲還認為,美股將持續“美國曆史上最長時間的擴張”。然而這一切的背後,也許並沒有那麼美好。

最危險的事情,也是對美股支撐最大的因素,就是企業的借貸回購。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這是一種在金融市場過度發達的情況下催生的奇怪現象。企業借錢去購買自己的股票,拉昇股價後,通過增長的股價再次借貸,繼續購買自己的股票。

這是一種數字遊戲,實際上無利於公司的成長和經濟的發展,但是卻在票面上迅速提高了股價。股東滿意,股民滿意,CEO從而收穫了大量的分紅。而公司債務的增長,人人都視而不見。

從2018年起,這種故事就反覆發生在了股市當中,促成了股市大幅度的連續上漲,延續了美股繼續的“牛市”。但是隨著2018年底的加息,借貸回購的成本越來越高,已經難以為繼。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當然,美股的繼續上漲還有別的因素,比如說,對美聯儲的降息預期。實際上年初美聯儲並沒說要降息,但是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飢渴(因為降息才能支撐繼續的借貸回購),使市場寧願相信降息就在眼前,從而透支了降息的實際影響,繼續推升股價。

但是,美股的上漲越多,也就與基本面的分歧越遠,風險也就越大。

三、美股的拐點在哪裡?

實際上,美股在5月已經出現了拐點。當時借貸回購已經進行不下去,又受到了貿易摩擦的刺激,美股已經岌岌可危。

這時候美聯儲終於釋放了市場渴望已久的鴿派信號,從而拉了美股一把。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但是當時的美股市場,已經再次提示了風險。

那就是,現在美股由於長期的上漲,已經被寄與了超出上漲幅度的盈利預期。這吸引了不少投資資金進入,拉動了股價。然而,一旦預期破滅,也就是美股上漲幅度不及預期,大量資本就會爭先恐後撤出,踩踏也由此開始。

這就是美股即將出現的拐點。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美聯儲降息可能也非常難及時拉住不可控下跌的情況,美股可能迎來非常強烈的熊市。

至於熊市持續多久,還要看當時的美國經濟,能不能再有一波頁岩氣革命那樣的動力了。

綜上,美股的長期擴張來自於經濟持續增長帶來的支撐;而現在經濟增長動力減弱,美股蘊藏較大風險,拐點可能就在眼前了。

"

美股的十年擴張來自於08年經濟危機以來的美國經濟復甦,那麼從2017年開始,美國經濟的動力已經衰減,也就是說,美股現在已經相當危險了。

一、美國經濟的連續增長與美股的十年擴張。

2008年的經濟危機是對美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的一次重大打擊,這當時讓世界上很多機構在預測,美國經濟是否會一蹶不振?美股是否會出現長期熊市?然而現實讓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這興許有運氣成分,但是從長期的發展看,也是歷史的必然。2009年開始,美國頁岩氣開採技術的應用得到了突破,頁岩氣革命開始了。以頁岩氣、頁岩油開採開發和運輸應用等方面驅動的經濟增長,拉動了美國實體經濟,從而使美國經濟走上了復甦的通道。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而且最為難得的是,這一波經濟增長是製造業經濟增長,是由製造業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非常良性,甚至長期通脹都壓制在1.5%左右,這讓美聯儲都措手不及。最後只能在通脹仍然低迷的前提下開始了加息進程。

然而,從2017年開始,這波經濟增長出現了問題。

雖然數據依然強勁,但是可以看到,從2017年開始,美國的製造業出現了下滑的開始,這意味著,經濟的內生性動力開始衰竭了。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但是美國經濟在2018年依然表現良好,這主要來自於特朗普的減稅刺激政策,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掩飾了居民實際收入的下滑。美國經濟就像注射了一針強心劑一樣,再次迸發出活力。

而今年年初,美國經濟再次超預期表現,雖然減稅的影響已經消退,但是經濟數據仍然很好。。。除了製造業數據在繼續下滑。美國經濟在金融市場繁榮的背景下,就像一輛熄火的跑車,在慣性下繼續高速運行。

誰都知道這輛車最後肯定會停,但是大家都在繼續下注,賭最後一筆投資不是自己的。

這就是美股現在的狀態。

二、美股的泡沫和風險。

我們把目光拉回今年。

美股在今年上半年持續了非常良好的表現,甚至年初美聯儲還認為,美股將持續“美國曆史上最長時間的擴張”。然而這一切的背後,也許並沒有那麼美好。

最危險的事情,也是對美股支撐最大的因素,就是企業的借貸回購。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這是一種在金融市場過度發達的情況下催生的奇怪現象。企業借錢去購買自己的股票,拉昇股價後,通過增長的股價再次借貸,繼續購買自己的股票。

這是一種數字遊戲,實際上無利於公司的成長和經濟的發展,但是卻在票面上迅速提高了股價。股東滿意,股民滿意,CEO從而收穫了大量的分紅。而公司債務的增長,人人都視而不見。

從2018年起,這種故事就反覆發生在了股市當中,促成了股市大幅度的連續上漲,延續了美股繼續的“牛市”。但是隨著2018年底的加息,借貸回購的成本越來越高,已經難以為繼。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當然,美股的繼續上漲還有別的因素,比如說,對美聯儲的降息預期。實際上年初美聯儲並沒說要降息,但是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飢渴(因為降息才能支撐繼續的借貸回購),使市場寧願相信降息就在眼前,從而透支了降息的實際影響,繼續推升股價。

但是,美股的上漲越多,也就與基本面的分歧越遠,風險也就越大。

三、美股的拐點在哪裡?

實際上,美股在5月已經出現了拐點。當時借貸回購已經進行不下去,又受到了貿易摩擦的刺激,美股已經岌岌可危。

這時候美聯儲終於釋放了市場渴望已久的鴿派信號,從而拉了美股一把。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但是當時的美股市場,已經再次提示了風險。

那就是,現在美股由於長期的上漲,已經被寄與了超出上漲幅度的盈利預期。這吸引了不少投資資金進入,拉動了股價。然而,一旦預期破滅,也就是美股上漲幅度不及預期,大量資本就會爭先恐後撤出,踩踏也由此開始。

這就是美股即將出現的拐點。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美聯儲降息可能也非常難及時拉住不可控下跌的情況,美股可能迎來非常強烈的熊市。

至於熊市持續多久,還要看當時的美國經濟,能不能再有一波頁岩氣革命那樣的動力了。

綜上,美股的長期擴張來自於經濟持續增長帶來的支撐;而現在經濟增長動力減弱,美股蘊藏較大風險,拐點可能就在眼前了。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

美股的十年擴張來自於08年經濟危機以來的美國經濟復甦,那麼從2017年開始,美國經濟的動力已經衰減,也就是說,美股現在已經相當危險了。

一、美國經濟的連續增長與美股的十年擴張。

2008年的經濟危機是對美國經濟和金融體系的一次重大打擊,這當時讓世界上很多機構在預測,美國經濟是否會一蹶不振?美股是否會出現長期熊市?然而現實讓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

這興許有運氣成分,但是從長期的發展看,也是歷史的必然。2009年開始,美國頁岩氣開採技術的應用得到了突破,頁岩氣革命開始了。以頁岩氣、頁岩油開採開發和運輸應用等方面驅動的經濟增長,拉動了美國實體經濟,從而使美國經濟走上了復甦的通道。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而且最為難得的是,這一波經濟增長是製造業經濟增長,是由製造業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非常良性,甚至長期通脹都壓制在1.5%左右,這讓美聯儲都措手不及。最後只能在通脹仍然低迷的前提下開始了加息進程。

然而,從2017年開始,這波經濟增長出現了問題。

雖然數據依然強勁,但是可以看到,從2017年開始,美國的製造業出現了下滑的開始,這意味著,經濟的內生性動力開始衰竭了。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但是美國經濟在2018年依然表現良好,這主要來自於特朗普的減稅刺激政策,用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掩飾了居民實際收入的下滑。美國經濟就像注射了一針強心劑一樣,再次迸發出活力。

而今年年初,美國經濟再次超預期表現,雖然減稅的影響已經消退,但是經濟數據仍然很好。。。除了製造業數據在繼續下滑。美國經濟在金融市場繁榮的背景下,就像一輛熄火的跑車,在慣性下繼續高速運行。

誰都知道這輛車最後肯定會停,但是大家都在繼續下注,賭最後一筆投資不是自己的。

這就是美股現在的狀態。

二、美股的泡沫和風險。

我們把目光拉回今年。

美股在今年上半年持續了非常良好的表現,甚至年初美聯儲還認為,美股將持續“美國曆史上最長時間的擴張”。然而這一切的背後,也許並沒有那麼美好。

最危險的事情,也是對美股支撐最大的因素,就是企業的借貸回購。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這是一種在金融市場過度發達的情況下催生的奇怪現象。企業借錢去購買自己的股票,拉昇股價後,通過增長的股價再次借貸,繼續購買自己的股票。

這是一種數字遊戲,實際上無利於公司的成長和經濟的發展,但是卻在票面上迅速提高了股價。股東滿意,股民滿意,CEO從而收穫了大量的分紅。而公司債務的增長,人人都視而不見。

從2018年起,這種故事就反覆發生在了股市當中,促成了股市大幅度的連續上漲,延續了美股繼續的“牛市”。但是隨著2018年底的加息,借貸回購的成本越來越高,已經難以為繼。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當然,美股的繼續上漲還有別的因素,比如說,對美聯儲的降息預期。實際上年初美聯儲並沒說要降息,但是市場對美聯儲降息的飢渴(因為降息才能支撐繼續的借貸回購),使市場寧願相信降息就在眼前,從而透支了降息的實際影響,繼續推升股價。

但是,美股的上漲越多,也就與基本面的分歧越遠,風險也就越大。

三、美股的拐點在哪裡?

實際上,美股在5月已經出現了拐點。當時借貸回購已經進行不下去,又受到了貿易摩擦的刺激,美股已經岌岌可危。

這時候美聯儲終於釋放了市場渴望已久的鴿派信號,從而拉了美股一把。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但是當時的美股市場,已經再次提示了風險。

那就是,現在美股由於長期的上漲,已經被寄與了超出上漲幅度的盈利預期。這吸引了不少投資資金進入,拉動了股價。然而,一旦預期破滅,也就是美股上漲幅度不及預期,大量資本就會爭先恐後撤出,踩踏也由此開始。

這就是美股即將出現的拐點。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美聯儲降息可能也非常難及時拉住不可控下跌的情況,美股可能迎來非常強烈的熊市。

至於熊市持續多久,還要看當時的美國經濟,能不能再有一波頁岩氣革命那樣的動力了。

綜上,美股的長期擴張來自於經濟持續增長帶來的支撐;而現在經濟增長動力減弱,美股蘊藏較大風險,拐點可能就在眼前了。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基本面支撐消失,十年擴張期結束,美股是否迎來拐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