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上最大危機:大蕭條是怎麼回事?當時錢都跑到哪去了

美國雖然是世界經濟強國,但在其歷史上,也曾經發生過數次比較嚴重的經濟危機,比如最近在2008發生的經濟危機,在英語中被稱為Great Recession,也就是“大衰退”。而這個命名方式,其實可以說是抄襲了美國曆史上最大的一次經濟危機,也就是發生於1929年到1941年之間的Great Depression,也就是大蕭條。那麼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讓美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受到如此重創呢?


咆哮的二十年代

美國大蕭條的直接起因就是股市暴跌。在這裡桃花石雜談沒有用崩盤一詞,因為其實那次美國股市暴跌並不是一天之內發生的,而且有個逐漸下跌的過程。在1929年美國股市開始暴跌之前,美國剛剛經歷了所謂“咆哮的二十年代”。在這十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實現了經濟持續增長,新一波工業化浪潮席捲全美,新的工業產品開始大規模普及,家用電力、廣播、電話和汽車開始進入千家萬戶,為支持新技術而進行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迅速推進,並進而推向整個西方世界。當時民眾的消費需求和消費慾望極度高漲,新的文化與藝術不斷湧現,同時還有大量人口進入城市尋找工作並定居,整個社會都瀰漫著一種逐漸喪失理性的樂觀情緒。

美國史上最大危機:大蕭條是怎麼回事?當時錢都跑到哪去了

1920年代的新潮娛樂,“浮華年代”的典型形象

而在這種經濟持續增長的助推下,許多人手中都有了大量的閒錢,這些閒錢再輔以當時社會上的樂觀情緒,導致投資股市和在銀行存錢的人大量增長,股市和銀行業積累的資金也急劇增加。在當時,美國的銀行業出現爆炸式發展,平均每天都會有4-5家銀行開業。高峰時期很多城鎮甚至每1000人就有一家銀行。而這些銀行每天的工作就是通過各種方式大量吸儲,再將其貸給各個商家和農場主。當時看似良好的經濟形勢也推動股市節節高升,股市的賺錢效應反過來又吸引到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其中,而這些人投入股市的錢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來自於銀行貸款。據估計,當時銀行每貸出10美元,其中有4美元都流入了股市之中。而且更為嚴重的是,銀行自己也可以直接投資於股市之中,並進行投機買賣。大量湧入的熱錢又進一步助推股市繼續上漲,到1929年9月3日,美國股市達到了其歷史高點,道瓊斯指數上漲到381.17點。

股市暴跌為何影響如此之大?

但僅憑熱錢推動起來的行情總有撐不住的時候。9月3日以後,美國股市由牛轉熊,到9月底已經下跌了差不多10%,以343點報收。而進入10月之後,股市繼續出現下跌,特別是在10月29日,一天之內道瓊斯指數下跌了11.5%,以230.17點報收,比一個多月之前的高峰點位已經下跌了40%。而因為當時美國股市的參與度極高,所以股市的暴跌很快在其它領域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首先是銀行需要進一步拋售股票,以滿足其流動性和保證金的需求。而銀行陷入危機之後,大量普通老百姓害怕銀行倒閉自己的存款血本無歸,紛紛前往銀行去取存款。但當時美國銀行的準備金率普遍只有10%左右,根本無力應對大量擠兌,很多銀行只能關門甚至倒閉。

美國史上最大危機:大蕭條是怎麼回事?當時錢都跑到哪去了

1931年在紐約一家銀行門前擠兌不成抗示威的人群

在股市暴跌開始之前,美國雖然銀行數量眾多,但平均每年只有70家左右會倒閉。而在股市暴跌之後,僅僅在1930年的前10個月,就有744家銀行倒閉。而大量銀行的倒閉更進一步加深了民間的恐慌情緒,導致更多人去銀行擠兌,然後導致更多銀行無法承受而破產。這種多米諾現象到1933年發展到了高峰,一年之內就有4000家銀行倒閉。

美國史上最大危機:大蕭條是怎麼回事?當時錢都跑到哪去了

大蕭條期間的一戶美國貧民家庭

而銀行業的崩潰很快傳導到其它行業,導致失業率急劇上升,美國的失業率很快從1929年的3%上升到25%,到1932年就已經有1300萬人失去工業。大量人口失業導致國民收入也急劇下降,1932年,美國人的平均收入比1929年下降了40%。同時因為收入水平劇降,美國還出現了嚴重的通貨緊縮,連續幾年平均每年物價降低10%。而這又帶來了一個嚴重後果,即很多人的住房貸款因為失業和房屋大幅降價而斷供。僅在1932年,就有27.3萬個家庭因為無力償還貸款而被逐出自己的住宅。另外幾年之內還有100萬個農場破產。

美國史上最大危機:大蕭條是怎麼回事?當時錢都跑到哪去了

大蕭條期間在芝加哥一家施粥場門前等待領取食物的人群

到1933年,美國的GDP萎縮了33%,全美無家可歸的人達到200萬,而當時美國的總人口才只有1.2億。到1932年,引發了大蕭條的股市跌到了谷底,最低達到41.22點,比兩年多前的最高點跌了89.2%。所以美國的大蕭條其實是伴隨著一個急速的財富蒸發過程,股市暴跌導致大量財富在無形中消失,而且又傳導給一個又一個實體行業,最終又導致通貨緊縮,實體財富也大量縮水。因為涉及面及廣,所以大蕭條的持續時間才如此之長,恢復才如此之慢。

大蕭條如何傳遍世界?

而美國經濟陷入困境之後,美國政府所採取的一項重要應對措施是提高關稅和設置進口商品限額,想通過阻止外國商品進口來改善本國的經濟環境。而美國提高關稅其它國家自然也會相應提高關稅作為報復,這就導致了當時國際貿易總額出現顯著下降,其它一些國家也很快受到了巨大影響。

而在其中受到打擊最大的是剛剛從一戰後的惡性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中恢復的德國。德國剛剛恢復的一些工業領域很快遇到麻煩,失業率上升,德國因為大蕭條有560萬人失業,大量人口失業導致社會秩序開始動盪。而同時此前進入德國的短期國際投資見熱不妙也開始大量撤離,這又導致德國的銀行體系陷入危機,德國也開始出現銀行破產。然後實體企業破產的情況也越來越普遍,情況變得無法收拾。在這種混亂局勢中,以納粹黨為代表的極端勢力聲勢大漲。1931年9月,納粹黨在德國大選中獲得的議會席位從兩年前的12票暴漲到107票,一躍從邊緣政黨變成了德國主要政黨,也為其最終奪取德國政權打下了堅實基礎。

美國史上最大危機:大蕭條是怎麼回事?當時錢都跑到哪去了

德國軍隊大蕭條期間在柏林街頭施粥的場面

日本在此期間也出現了嚴重經濟衰退,1929年到1931年日本經濟衰退了8%。而日本對此的應對措施一是大幅增加財政赤字,通過政府支出緩解經濟困境,二是使日元大幅貶值。這兩項舉措在當時收到了一定效果,日本的紡織業取得蓬勃發展,同時紡織品出口也大幅增加。但日本政府在當時卻把大量通過赤字增加的政府支出用來購買武器,直接導致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抬頭。1933年日本結束經濟衰退之後,政府開始削減軍備支出,但很快引發軍隊強烈不滿,導致日本發生了未遂政變二二六事件,此後日本軍隊對政府的控制力顯著增強,高額軍備支出得到保持。


日德兩國此後也都先後成為了二戰的元凶,因此國際上也一直有觀點認為二戰的爆發和大蕭條是有一定因果關係的。而最終大蕭條的結束也可以說得益於二戰。雖然羅斯福在1933年成為美國總統之後推出的一系列新政極大的改善了美國的經濟形勢,同時歐洲政局惡化也導致大量避險黃金流入美國,使美國的經濟於1938年重拾增長。但大蕭條真正結束卻是在二戰爆發之後,當時各國政府戰爭支出大幅增加,美英兩國失業率也迅速下降。1941年美國正式參戰之後,其國內的失業率降到10%以下,大蕭條才正式宣告結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