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核能之父” 11位兩彈元勳7位是其學生 去世後美國為他立銅像

美國 原子彈 能源 大學 秋日的下午茶 2017-06-16

盧鶴紱(1914.6.7-1997.2.13),出生於遼寧瀋陽,核物理學家,被譽為中國核能之父。1936年畢業於燕京大學,1941年獲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哲學博士學位,1953年加入九三學社,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是“中國核能之父” 11位兩彈元勳7位是其學生 去世後美國為他立銅像

1937年展開了一項熱鹽離子源發射性能的研究。1939年提出了扇狀磁場對入射帶電粒子有聚焦作用的普適原理,並據此設計製造了一臺新型60度聚焦的高強度質譜儀。1942年,盧鶴紱預言大規模利用原子能的可能性,隨後提出一種估算原子彈及原子堆臨界大小的簡易方法;1946年研究出估算原子彈和反應堆臨界大小的簡易方法;1949年最先提出核半徑公式應改為1.23×10-13A1/3釐米;1949-1956年發展出可壓縮流體的粘彈性理論;1959年計算了片狀柱型等離子體的穩定性等等。

他是“中國核能之父” 11位兩彈元勳7位是其學生 去世後美國為他立銅像

盧鶴紱為中國的物理事業和培養中國第一代原子科學技術骨幹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11位“兩彈”元勳中,有7位是盧鶴紱的學生,,因此被國外稱為"世上第一位公開揭露原子彈祕密的人"和"中國核能之父"。

他是“中國核能之父” 11位兩彈元勳7位是其學生 去世後美國為他立銅像

他還被美國傳記研究院授予“國際成就獎”,列入“世界5000人物誌”及 “500權威領導人名人榜”。盧鶴紱去世以後,美國休斯敦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均為他豎立銅像,美國檀香山市還把每年的6月15日定為“盧鶴紱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