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戰略|科米證詞提前公佈,華盛頓將迎來怎樣的政治風暴?

美國 政治 法律 科比·布萊恩特 文匯網 2017-06-09
文匯戰略|科米證詞提前公佈,華盛頓將迎來怎樣的政治風暴?

當地時間星期四,美國聯邦調查局前局長詹姆斯·科米預定在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作證的日子。而就在正式作證前的一天,美國參議院委員會公佈了科米預先準備好的7頁紙長的開場陳述。對於這一“開場白”,民主黨方面如獲至寶,認為特朗普干預調查證據確鑿,為對其彈劾鋪平了道路。而特朗普則以以攻為主守,認為這恰恰表明了自己並非“通俄門”的主角。如此,華盛頓的政治紛爭已經拉開了帷幕。

科米證詞被提前公佈

科米在他的這一長達7頁紙的陳述中提供了他與特朗普5次先後單獨交談的細節和解釋說明,其中不乏爆炸性的內容,包括特朗普暗示要求他改變聯調局調查工作的方向等等。科米詳細描述了其中一次白宮會晤的內容——“總統對我說:“我需要忠誠,我期待忠誠”,在隨後的“令人難堪的寂靜中”,我和特朗普兩人“並沒有挪動身體、講話或者改變自己的面部表情”。我們只是在沉默中對視。”

這位前局長在準備好的講話稿中說,他三次告訴特朗普本人,他(特朗普)並不是聯邦調查局有關他的助手是否和俄羅斯政府官員有不當接觸進行調查的對象和目標。

而在另外一段描述中,科米則表示說,特朗普的確在今年的2月14日要求他放棄對前一天剛剛被解職的國家安全顧問邁克爾·弗林的繼續調查。科米引述特朗普對他說過的話說,“我希望你能同意讓這個調查過去,放弗林一馬……他是一個好人,我希望你能讓這件事過去。”美國退役陸軍上將邁克爾·弗林曾在今年1月由特朗普任命為國家安全顧問。他也被認為是"通俄門"中的關鍵人物。今年2月,他因被控沒有及時交待同俄羅斯大使館的聯繫,被迫辭去了國家安全顧問的職務。

文匯戰略|科米證詞提前公佈,華盛頓將迎來怎樣的政治風暴?

民主黨方面如獲至寶

儘管在國會的作證還沒有正式開始,但被提前公佈出來的科米的這些說法迅速在華盛頓引發了一場政治風暴。民主黨方面對此如獲至寶,並於第一時間迅速作出了反應,將此與當年的水門事件相提並論。民主黨方面表示,特朗普干預調查行動證據確鑿,並抨擊特朗普超越了政治底線。一些民主黨議員甚至認為特朗普的做法已經為國會啟動針對他的彈劾程序鋪平了道路。科米的書面材料已經被放在了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網頁上,此舉也被認為與民主黨方面有關,意在加劇對特朗普的壓力,並形成對特朗普不利的輿論氛圍。

由於美國的多家媒體都與特朗普關係不睦。他們都曾報道過特朗普與科米就弗林"通俄門"案交談的內容,且被特朗普政府批為“假新聞”。而此次洩漏出來的科米的書面證詞,無疑坐實了他們曾經作出的這些報道。因而,他們再度大幅度地予以跟蹤報道,以證明他們曾經報道的消息並非特朗普口中的假新聞。

今年5月9日,特朗普突然將聯邦調查局局長科米解職。按照計劃,科米將在當地時間星期四前往參議院作證。外界認為,他的證詞將對特朗普的任期構成重大影響,而提前洩漏出來的內容只是一個開始。

特朗普本人有話要說

主動發起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體育如此,政治亦然。而作為一個十分成功的商人,美國總統特朗普無疑最能領會這一遊戲規則。就在科米的證詞洩漏之後不久,特朗普迅速通過其律師表示,科米的最新言論"證實了在'通俄門'中總統並未受到調查"。特朗普的私人律師卡索維茨在這一聲明中還強調說:"總統感到自己的言論得到了完全的證實。因而,他決心要繼續推進其正確的做法。"

的確如此,特朗普緊緊抓住了科米證詞中的這樣一句話——你(特朗普)不是“通俄門”的調查對象與目標,因而加以大加利用,因為這至少表明他本人並非“通俄門”中的主角或嫌疑。有輿論就指出,這一說法將會讓特朗普大鬆一口氣。

特朗普本人還對此表示,他對科米的說法感到滿意,這足以證明自己並沒有什麼地方違反了法律。

文匯戰略|科米證詞提前公佈,華盛頓將迎來怎樣的政治風暴?

兩黨博弈才剛剛開始

針對民主黨的喝彩和指責,共和黨方面針鋒相對,甚至反脣相譏。國會中的不少共和黨人還開始為特朗普進行辯護,認為科比的證詞中並沒有直接指控特朗普,從他(科米)的材料裡也看不到總統做了什麼違法的事情。一名共和黨重量級人物表示,總統在與科米就涉及FBI處理調查現任和前政府官員的工作的交談中,要求其保持“忠誠”無可厚非,哪一點也構不上違法的指稱。

然而,由於科米預定於當地星期四在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出席聽證會,就俄羅斯干預美國總統大選事件向該委員的成員們作證,更多的內幕必然會在這次作證中披露出來。而根據過去的慣例,這一作證通常少則持續十多個小時,多則數日,屆時更多的內容恐怕會被捅出,抑或被問出、套出。到那個時候,美國兩黨免不了要打一場激烈的“口水仗”。此外,雙方對(特朗普本人及政府成員的)同一做法、同一立場與態度是否違法、違憲,都會有著完全不同的解釋與看法。無論如何,科米的作證將引爆美國的兩黨政治,正在發生的相互指責註定只是一個序曲。不信,咱們走著瞧!(作者系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所研究員、教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