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劉偉光:千行千面,金融科技將成核心競爭力|兵器譜訪談錄

“當銀行遇見螞蟻,當App遇見支付寶,如果我們有機會去幫助銀行重新設計App,那我們就一定希望做一個非常與眾不同的產品。在今天,App的設計和運營就代表著一家銀行的形象、能力和科技水平,那麼通過螞蟻技術打造的App不是一個簡單的IT項目,而是讓高科技和金融生態高度融合,讓數據運營與人工智能高度融合,讓小程序迸發出大能量。這樣的App才能讓客戶活躍度真正提升起來,讓交易量快速提升起來。這種類型的項目帶來的價值已經超越了科技本身,這就是螞蟻在科技開放戰略中追求的工匠精神。”

在1月4日舉行的ATEC大會間隙,螞蟻金服副總裁劉偉光在專訪中這樣迴應零壹財經關於螞蟻金服金融科技開放與一般科技公司的不同。

梳理螞蟻金融科技開放的歷史,不難發現,開放戰略在公司內部的定位也有一個逐漸深化的過程:從2015年互聯網推進器計劃、金融雲開放到2017年第一屆ATEC大會,科技和普惠、國際化一同成為螞蟻金服的三大戰略之一,到2018年技術的全面開放,螞蟻金融科技服務平臺格局初現。

以支付寶起家,外界對螞蟻金服的印象還停留在金融領域的革新者,這種革新更多的是業務層面從下到上的變革。而科技開放、賦能機構,則更像是新老玩家對市場達成共識之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全面升級。

從“科技金融”到“金融科技”,從業務革新到技術開放,不獨螞蟻一家,2017、2018年,互聯網巨頭們扎堆走上了這樣一條道路。騰訊FIT條線浮出水面,佈局資金資產連接平臺;百度拆分度小滿金融,明確金融科技開放定位;京東金融更名京東數科,“帶著用戶、場景以及自營業務積累的經驗服務金融機構”。

開放風起,陰謀論者猜測這是一次“以退為進的不得已”,互聯網觀察家則將此視為互聯網思維的又一次突破邊界、做大蛋糕。行業內幾年鉅變讓市場隱約看到一個新的時代的到來,那就是互聯網的To B時代。

而將目光投向擁抱開放的那一頭,傳統金融機構對於迎合新市場有著迫切的需求,從對公/同業為主轉向零售戰略和小微戰略;從綜合化經營到線上業務優先;從全域風控到新一代核心系統;在業務轉型中,科技扮演的是火箭助推器一樣的重要作用,金融科技正在洗禮行業的過程中。像支付寶這樣的超級應用培養的用戶認知和習慣,對於傳統金融機構的線上化、數字化轉型而言,既開拓了可能的發展紅利也設下了不低的技術門檻。

現在,以螞蟻金服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要將這重門檻變成同金融機構攜手並進的臺階。螞蟻們所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市場開拓時客戶臉上曾經友商變服務商的疑慮,還面臨著業務落地過程中將C端經驗、技術轉換成服務B端產品的考驗。

螞蟻金服為什麼科技開放?螞蟻金服怎麼賦能場景金融、小微金融?數字化銀行的未來有哪些可能?

或許沒人比螞蟻金服副總裁劉偉光更適合回答這些問題,致力於螞蟻金服技術的商業推廣和生態建設,劉偉光去年一年就飛行了118次,和團隊一起聆聽了超過200家中小銀行的心聲。

以下,是零壹財經對於劉偉光的專訪。

一、開放連接過去未來

零壹財經:螞蟻金服為什麼開放?

劉偉光:實際上螞蟻開放不僅是個動作,更是一種開放的擁抱市場的態度。

實際上,科技開放過程我們今天也是剛剛起步,還在不斷探索和優化過程中,,但我覺得有幾個點非常清楚。

第一點,就是價值,我們做任何事情首先問自己的就是我們的初心,我們為客戶帶來了什麼樣的價值。今天支付寶、餘額寶等這些產品已經非常清楚的回答了這個問題。對於科技開放來說,我們不是IOE,也不是傳統的IT公司,首先考慮的就是我們的科技開放一定要給客戶帶來清晰的價值,而不是說客戶有了些項目建設,我們有機會贏得項目後把項目做完。我們的目標是我們的科技真正像助推螞蟻內部業務起飛一樣,也能夠助力金融機構的業務起飛,而不是實施一個項目。這個價值應該是技術和業務的融合,技術對業務的改變,技術對業務目標的助推。

第二點,在科技開放之前,我們已經跟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建立了很多連接。從快捷支付的時代到移動支付的時代,到普惠金融時代到消費金融時代再到小微的時代,我們本身就跟銀行建立了很多層次(的合作)。而且未來銀行業務的騰飛,銀行做零售轉型離不開技術支撐。單純的業務合作無法滿足這種需求。這也激發了我們科技開放的想法,也就是建立與金融機構多個層次的連接,體現螞蟻的綜合價值。

第三點,我覺得這事有點情懷。實際上我們可以清晰地預見到:中國的分佈式技術架構實踐對銀行業傳統系統的變革絕對是世界領先的。

分佈式架構在中國更有剛需,更加有用武之地。這也是得益於中國互聯網金融的高速發展,零售業務和普惠金融業務的迅速發展。傳統金融時代,原有的櫃面網點交易為主的模式是沒有這種高併發要求的,但今天線上業務的迸發,會讓金融交易能力無處不在,因此業務量會有巨大的增長。這種增長下,傳統技術是沒有辦法通過擴容方式予以支撐的。另一方面中國的線上業務又是全世界最發達的,毫無疑問中國的移動支付已經是世界第一了。

我們預測未來5到10年線上業務的發展、零售業務的發展、場景金融的發展、金融生態產業鏈條的形成,必將推動整個中國金融業在技術上的巨大變革。這個變革會在很多層面上:從整個Core Banking系統的重構,規則風控轉型到人工智能驅動的風控,從App時代到移動核心時代的變革,實際上現在已經一個很大的轉型期的開始。在我們和金融機構,尤其是與銀行合作過程中,已經看到這樣的趨勢,未來的十年,一定金融科技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

另外,在國家倡導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大時代背景下,如果我們的技術和實踐能夠證明我們能把銀行的核心繫統從IBM大機上、從IOE架構上遷移下來,這在全世界都是一個很重要的示範效應,不只是在中國。這個意義的重大已經超越了IT本身。

零壹財經:那螞蟻金服和銀行客戶是否存在業務上的競爭關係?

劉偉光:首先我們看螞蟻董事長兼CEO井賢棟先生去年的演講,有一個一直不變的詞是“開放”。實際上螞蟻開放不僅是個動作,更是個擁抱市場的態度和決心。

第一,螞蟻是做普惠金融起家的,螞蟻選擇業務並不是選擇和銀行競爭。幾年前我們開始起步的普惠金融業務的目標對象是小商戶、小微企業,這是銀行沒有充分觸達的一個領域。我們選擇的很多領域跟銀行是錯位的,某種程度上是對當前整個金融行業市場服務能力的補充。

同時,我們清晰地認識到我們一家再強,也做不大。太平洋很大,市場空間很多,螞蟻跟銀行有很多互補的地方。螞蟻更多地探索和銀行的科技合作和業務合作,跟銀行一起來豐富未來小微的風控模型,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

今天我想說的是,開放不僅是能力、技術和業務,更多還是一種態度,我覺得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說螞蟻今天所有的業務只要有競爭就不做,那就做不大。其實我們很多業務的開放,如果沒有銀行的支持的話,單單靠螞蟻也做不到的。因此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我們作為一家有數字化基因的企業,雖然不敢說我們數字化轉型已經完成了,但我們也在不斷迭代和實踐。所以,攜手金融機構一起加速數字化轉型也是我們開放的重要目標。

二、場景金融:小程序、多場景成為催化劑

零壹財經:場景創新目前是銀行等金融機構非常關注的領域,螞蟻金服和金融機構合作了哪些場景?

劉偉光:準確講我們正在探索和論證這件事情,我相信2019年場景金融會有一個很大的爆發。

零壹財經:為什麼?

劉偉光:你可以看到今天很多銀行在講未來的開放銀行、無邊界銀行實際上是金融+生活,未來兩者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金融服務+風控的能力會嵌入到我們生活的很多日常生活場景當中,金融能力將無處不在。場景金融是一個必然的一個趨勢。這是為了獲客、為了黏性,為了讓客戶能夠在銀行端停留更長的時間去使用更多的服務。

今天我們談API銀行或者Open Bank,其實在不久的將來,銀行風控、人工智能、客服、數據運營能力等很多能力不僅會在銀行端部署,還會以虛擬組件的方式部署到銀行外的地方。金融服務的能力將被拆解重組,打散到很多場景中。讓金融技術和服務能力不僅存在銀行的IT系統的物理世界中。當然這種業務模式的改變對技術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對於當前很多銀行核心系統業務Core Banking來說,需要很多方面的重構。

而另一方面,場景金融中的場景在哪裡?怎麼做?這是一個很大的命題。今天看,大的銀行可以自建場景,城市商業銀行要打城市名片這張牌,因此對於場景和本地特色的結合是一個重要方向。螞蟻的目標是在技術架構改造的過程中,不僅讓平臺擁有更強的處理能力,比如:讓紅包秒殺這些難題變為默認的能力;讓App打開縮短到零點幾秒;讓服務永遠不卡頓。但是這些還沒解決最根本的問題和帶來更大的價值。

對於數據的運營能力的提升,同時引入更多場景合作去催生更多的交易才是更大的價值,也會讓新的技術平臺有用武之地。就像蓋一個樓盤,螞蟻不僅是把地基打好,幫助樓盤建起來,還負責裝修,幫助銷售。總結起來,既然做科技開放,我們就希望走一條不尋常的路。

三、業務共創、全域風控解決小微難題

零壹財經:螞蟻金服的科技開放怎麼幫助金融機構去解決小微企業的問題?

劉偉光:大的方面來說:

傳統的小微金融的發展很多是靠客戶經理的人數堆起來的,大量的客戶經理面對面服務客戶來進行數據的採集、溝通、服務、回訪這樣一個完整的流程。這種模式的發展規模取決於人的數量,不可能長久。很多做小微的銀行要走出本省、做其他地域是非常困難的,歸根結底是經驗不能存在人腦中,要變成人工智能,靠機器去學習深度的規律。

小微金融走到今天還是非常看重人、數據和風控模型的結合。這些模型是靠常年的摸索積累出來的。同時,小微金融要藉助於大數據、AI的力量將原有的人腦的沉澱變成機器學習的能力,這樣才能做的規模效應和可持續發展。

從螞蟻的角度來看:

跟銀行合作小微有兩個層面,第一層面是業務合作、業務共創,我們希望通過合作運營的方式,能夠利用螞蟻的流量、螞蟻的入口優勢和銀行的小微數據、小微能力相結合,迅速把市場做大。

第二層是技術,減少人力投入的同時擴大規模必須依靠技術。這又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助力他們提升全域風控能力,尤其是線上化能力。螞蟻自己做風控的過程中積累了非常多的技術,底層的計算引擎、知識圖譜、自然語言學習等等。這些技術引擎和銀行的小微模型融合在一起以後就會迸發出更大的力量,讓很多業務可以逐步走向進行線上化。

第二,我們目前跟幾家銀行的合作還有移動端這塊。2018年大家都非常重視移動端的發展,今天關於銀行發展趨勢的預測,幾乎每一個當中都能發現跟移動有關係話題,無論直銷銀行、互聯網銀行、開放銀行,還是虛擬銀行,互聯網金融平臺等等,所有新的服務,沒有移動端的支撐都是是沒有辦法實現的。

5G上來以後,只要安全體系做得足夠強大,所有業務都會線上化。一家銀行一個APP,一個APP就代表一家銀行的運營水平。很多銀行會把APP作為整個銀行對外的窗口。我在去年講過,APP不是一個查賬轉賬工具,它是銀行運營的舞臺。它不僅是一個最基本的金融工具,未來的整個移動端將是一個融合很多技術的綜合載體。包括風險防控、反欺詐、數據的運營營銷、金融智能、生物識別的技術將和移動端深度結合在一起,所以說未來移動端是服務客戶的重要戰場,無論是對零售客戶還是對小微、農村客戶。讓更多用戶瞭解業務,先從移動端開始,同時移動端更是一個交互的工具,將有效降低溝通的成本和效率。

如果我們通過強大的技術風控體系、大量的AI技術能夠線上化觸達更多的客戶,能夠從APP來跟客戶產生連接的話,這樣的運營效率是非常高的。而且通過APP的方式可以通過數據型的渠道不斷地去收集客戶的數據,跟客戶建立一個非常緊密的連接。

未來的小微金融將走過人頭驅動的時代,逐漸走向從人腦到機器學習。這是我對這件事的解讀。

四、銀行的差異化和螞蟻的產品化

零壹財經:銀行之間實際上是存在競爭的,螞蟻給這麼多銀行服務以後,要怎樣實現差異化?

劉偉光:中國有很多銀行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小微特色、旅遊特色、邊境貿易特色。抓住這些特色背後的本質也就是了解這家銀行的戰略發展過程是至關重要的。

螞蟻在做合作的過程中,不僅是跟科技部門合作,還大量調研網絡金融部、電子銀行、風險管理部、小微金融部的需求,他們對互聯網金融業務的理解,包括業務目標增長的需求,給了我們很多重要的輸入。我們跟銀行合作更多是從業務需求導入技術需求,從業務戰略分解成科技戰略,從業務轉型目標到技術能力的KPI,從而能夠結合螞蟻自身的實踐一起設計三到五年的數字化轉型的建設路徑以及每個路徑上的目標。

另外,我們一直有這樣一個觀點是銀行的數字化轉型不是科技部門的數字化轉型,科技部門通過一兩個項目是沒有辦法去改變一個銀行的。數字化思想是從管理上、從組織文化中滲透到全行的,一定是行長戰略;數字化思想應該是滲透到各個組織單元中,從產品的設計發佈迭代速度到研發人員的人均效能;從風控能力的提升到不良率的顯著下降;從數據運營帶來的客戶日活提升指標;從科技投入的ROI分析到每種業務類型每一種交易的平均成本,方方面面,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怎樣設計數字化路徑是非常關鍵的。

在前幾年我們看到銀行在大數據和容器等技術上做了很多探索。但是通常來看業務和技術是相對割裂的,過度追求先進技術本身,忽略業務和技術聯動性,使得創新變得永遠都停留在邊緣業務和邊緣系統。以微服務架構為例,大家在各種文章上看到很多先進的理論,但是這些理論跟業務是沒有顯性關聯度的。

螞蟻做業務模塊的微服務化是有著深刻的思考和對未來業務的洞察力,我們更加強調我們在自己的核心業務系統中進行這些微服務化上的實踐,如何拆分和改造服務,新系統建設中設計的原則和最佳實踐等等。這些都是技術產品以外的能力,也是螞蟻獨特的價值所在,我們自身業務就是我們技術最好的試驗田。

零壹財經:但這個對銀行來講,尤其對那些小行來講,一次性的投入也很大,對吧?

劉偉光:投入大和不大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眼前是要解決什麼問題。如果投入大能帶來一年內顯性的業務增長,那麼對比投入不大業務長時間無感知,哪個更好呢?我們的做法不是說一定會讓他們去選擇很大動干戈的做法。通常來講會是一個三年到五年的完整發展路徑,然後設計每一個路徑上的節點,到什麼節點上做到什麼樣的程度。舉個例子,如果一個銀行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大力發展信用卡的日活和綁卡率以及發展直銷銀行業務,那麼這個時候你跟他們建議重新改造IaaS平臺是沒有直接意義,也不能直接見效的,所以建設路徑選擇很重要。

對數字化轉型我們有自己的評估體系和標準,從客戶旅程的重塑到數據運營能力、風險防控能力,到整個基礎實施的水平,數據運營的能力集合,到研發效能,這是個綜合的體系和指標。

零壹財經:像稠州銀行你給他設計的也是3到5年整體的體系?

劉偉光:我們跟稠州銀行的合作,移動端肯定是個入手的點。另外一點我們正在探索一些新的金融科技領域的合作和創新,也許對行業都有些意義,這個還請大家拭目以待。

零壹財經:那麼螞蟻在幫銀行做差異化服務的過程裡面怎麼做產品化?

劉偉光:螞蟻最開始做自主研發的時候,實際上沒有考慮未來我們要做金融科技開放這條路線。我們跟所有的專業軟件公司相比一個最大的區別是,他們從產品誕生的時候就考慮產品的產品化程度。產品的安裝部署效率非常高,有非常清晰的產品升級迭代發佈計劃,而且是研發出來給客戶用,在客戶現場不斷收集客戶的需求問題,再不斷迭代的。螞蟻是先自己用,支撐自身業務場景,我們更多考慮這個技術是否能把我們的業務支撐得非常快捷更加穩定。當螞蟻開始走向銀行賦能,內外環境就不一樣了。

我一直講雙重視角,單純從支付寶視角去看,我們技術很強。但這只是一方面。銀行的需求流程跟我們是不同的,銀行的開放環境和流程跟我也是不同的,我們很多經驗是沒有辦法立刻套用的。所以另外一種視角就是一定要結合銀行的現狀。

我自己的一個夢想是走遍中國所有的城商銀行,聆聽這些銀行的心聲。在與越來越多的銀行合作過程中,我們不斷吸取客戶的需求,發現中國銀行客戶在大量使用國外技術的時候,對產品化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認識,他們需要能立馬上手用的產品。

所以我們說去lOE,但是我們也學習IOE的精髓所在,他們的服務體系、產品化程度等等。我們的產品在實驗室,在我們自身的業務場景中、在客戶端不斷打磨,並且不斷改善我們的的弱項。我相信在未來我們對客戶的交付會更加敏捷、更加高效。

五、數字化銀行未來

零壹財經:最後一個問題:請您暢想一下3到5年以後數字化可能讓銀行出現哪些變化?

劉偉光:我覺得這個變化很多,今天未必講的很全。

第一點就是我認為未來網點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以前銀行抱怨的網點少,反倒成為一個優勢。網點不再是一個高頻場景,但會成為更多金融科技力量運營的舞臺。

第二,在中國,在數據化和整個互聯網行業與金融機構結合的大背景下,我認為幾年之內小微金融和農村金融在中國會發生質的變化。很多大行長講過,農村金融和小微是世界性的問題,但是現在可能只有中國有能力解決。因為我們自身的資源、互聯網技術能力的提升,我覺得3到5年整個小微金融、農村金融都有很大的變化,而且從中央的經濟會議上也能看到,對這兩塊非常重視。

第三點,我認為還是移動化線上化,未來的銀行會把所有業務全部搬到手機上。5G到來以後,銀行的APP就代表銀行運營水平,未來銀行金融科技的舞臺就在終端上。未來看銀行業就是兩個方向,一個是“端”,另一個是“平臺”,端是非常厚的一個層面,而“平臺”將是當前核心交易和處理系統的一個新的存在形式。關於這個話題可以再有很多深度探討。

最後一點,物聯網技術一定會在幾年內迸發出巨大能量,一定是市場上新的熱點,對業務創新也會有很多推動力,也是技術創新的機會,基於物聯網的海量數據實時計算也是我們正在探索的方向。

隨著業務的發展,金融機構現在的技術架構面臨巨大的變革機遇。未來幾年之內會有很大的技術架構調整,因為這是整個業務發展的驅動力。很多金融機構支撐現有業務沒問題,但是每次新的業務增長,支撐的效率已經是很大挑戰,未來已來,技術不僅是為現在看到的挑戰而去改造,更是為現在還看不到的業務能力支撐做技術儲備。構建未來的技術能力工廠,從數據,風險,技術基礎設施幾個層面建立敏捷能力中心,將是一個必然的過程。

今天這個過程跟二十年前最大的區別是沒有美國的公司和美國金融機構老師們可以給中國最佳實踐的案例,而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和實踐去創造。從今天看,未來在數字金融發展的道路上以及業務創新和金融科技的結合過程中,中國一定會領先於世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