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四季,摘掉虛偽的社交面具,重新找回內心那個精緻的自己

一個人的四季,摘掉虛偽的社交面具,重新找回內心那個精緻的自己

1

在《雲雀叫了一整天》這本詩集裡,木心先生用質樸典雅的文字,向我們展現了一幅充滿優雅格調和生活意趣的舊日場景,而詩中所描述的那種自在悠閒的慢生活,更是讓我們這些被工作和生活壓榨到疲憊不堪的現代人心生嚮往: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

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一個人的四季,摘掉虛偽的社交面具,重新找回內心那個精緻的自己

其實,在我們的周圍,並不缺少這些隱藏在日常生活當中的點滴美好,只是由於我們的好奇心變得遲鈍,因此,我們不能從身邊那些已經熟視無睹的事物當中,發現其中蘊藏著的新奇與美好。

想一想,你有多久,沒有停下腳步,駐足欣賞漫天的晚霞了?你有多久,沒有俯下身子,輕嗅花壇中玫瑰的芬芳了?每一天都被疲憊和焦慮追趕著的你,又有多久,沒有讓自己的身心徹底放鬆一次了呢?

由於職業的原因,《紐約時報》的資深專欄作家斯蒂芬妮·羅森布魯姆經常處於獨處的狀態,而她驚訝地發現,在這些獨處的時光中,自己的洞察力變得更加敏銳,對周圍世界的體驗也變得比平時更加豐富和細膩。基於這樣的體驗,她開始思考獨處與個人心靈成長之間存在的微妙關係。

在《精緻的獨處》這本書中,羅森布魯姆將她一年來獨身旅行的足跡,以及她對自己獨處狀態的觀察和思考,用優雅的筆觸記錄下來。在書中,她通過對獨處的意義和價值進行反思和剖析,向我們展示了,如何通過獨處,讓自己的內心歸零和重啟,從而讓我們找回自己的本源,重新融入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一個人的四季,摘掉虛偽的社交面具,重新找回內心那個精緻的自己

2

在很多文化當中,獨處,曾被普遍認為是一種難以接受的行為。

根據《消費者研究》調研發現,如果在獨自一人的情況下,人們往往會傾向於避免出現在向電影院或餐廳這樣的公共場合中。因為,與電影和美食所帶來的愉悅感相比,人們更在意獨行會不會無聊,當然,還有旁人投來的異樣眼光。

例如,前段時間很多網友紛紛發帖吐槽,如果你一個人到海底撈吃火鍋的話,貼心的服務員還會在你對面擺上一個巨大的熊熊玩偶,雖然這項服務很暖心,但是也實在太尷尬了。

一個人的四季,摘掉虛偽的社交面具,重新找回內心那個精緻的自己

自亞里士多德所在的古希臘時代開始,哲學家們就發現,人類是一種社會動物,而積極的社會關係對於人類的生存,以及人類創造的知識、進步和快樂,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近年來的許多研究結果也顯示,與自己的朋友、同事、鄰居保持良好的關係,是自己能過上健康快樂生活的一個重要基礎。

因此,心理理論之父、積極心理學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在他那本《心流》中這樣寫道:“只有女巫和薩滿只會覺得獨處令人愉快。”

但是,事情並不是這麼簡單。羅森布魯姆認為,他人的陪伴確實是我們的一項基本需求,但是,那並不是我們在生活中尋求滿足感的唯一途徑。

在國外學者做過的一次調研當中,有超過8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很需要擁有一段完全獨處的時間。在這樣一段免受他人影響的時間裡,我們可以更好地探索和發現自己的內心,以及周圍的世界。

當我們獨處的時候,就像是把自己從正常模式切換到“省電模式”一樣,在這個狀態下,我們完全可以摘掉自己的面具,內觀自己的本真,自我反省、自我評估,清點自己的收穫,思考下一步的計劃。正如艾倫所說的那樣:“私下裡,我們能夠深入、獨立地思考,也會擁有解決問題、進行試驗和想象的空間。”

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人嘗試讓自己遠離喧囂,退回到孤獨的狀態中去,為了修行、內省、激發創造力、煥發新生,以及尋找人生意義。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作家梭羅。

在梭羅那本著名的《瓦爾登湖》中,梭羅對瓦爾登湖四季循環更替的過程進行了忠實的記錄,而那些泛著迷霧的柔和的線條,在他眼前緩緩流動,如同時光留下的印記。

可以說,瓦爾登湖不僅為梭羅提供了一個能夠讓他獨處的棲身之所,更為他提供了一種獨特的精神氛圍,讓他在那裡找到了靈感,並最終創造出瓦爾登湖這樣“一個在物質和精神上介於純潔的自然界和汙穢的人類世界之間更為純潔的形象”。

一個人的四季,摘掉虛偽的社交面具,重新找回內心那個精緻的自己

3

為了像柴可夫斯基、羅丹、米開朗琪羅、達爾文,乃至於奧黛麗·赫本等在文藝界享有盛名的人一樣,通過獨處的時光找到靈感的源泉,羅森布魯姆選擇了巴黎、伊斯坦布爾、佛羅倫薩和紐約這四座城市,作為自己獨自旅行的目的地,開始了一段屬於自己的旅途。

在她看來,獨自旅行其實並沒有自己最初想象的那樣孤獨。雖然沒有朋友或家人的陪伴,但在旅途中,她每天都會遇到新的同伴,例如能做出美味點心的烘焙師、和藹可親的餐廳經理,還有淵博而健談的博物館接待員等等。同時,旅途中的每段時光都完全屬於自己,大可以從容不迫地慢慢瀏覽,而不必遷就別人的速度——每一天都如同一生,世間一切盡在身邊。

一個人的四季,摘掉虛偽的社交面具,重新找回內心那個精緻的自己

獨自旅行還讓她發現了許多過去從未注意過的“日常生活中的美好”:比如,在巴黎某個天氣清涼的下午,坐在咖啡館裡細細品嚐一份放著番茄、火腿以及一層烤成金棕色奶酪的普羅旺斯法式三明治;在一家巧克力店,意外發現一種非常美味、鬆軟可口的黑加侖口味的焦糖巧克力;再比如,在巴黎街頭閒逛的時候,邂逅一隻目不轉睛地盯著咖啡館前面那塊黑板,似乎在閱讀上面掛著的“每日推薦”的金毛尋回犬。

當她完全沉浸在那段值得珍惜的獨處時光中的時候,她的心看見了黎明與微風攜來的快樂。當大城市的居民們從睡夢中甦醒,並開始喧囂的一天的時候,她卻有機會在清晨的小街上漫步和思考。她聽到輪船上的號角聲和海鷗的鳴叫聲;她聽到博物館裡時間流逝的滴答聲,和紛飛的雪花在腳下嘎吱作響的聲音;她聽到春雨落入敞開的窗戶,佛羅倫薩廣場上孩子們圍繞著噴泉嬉戲。

一個人的四季,摘掉虛偽的社交面具,重新找回內心那個精緻的自己

其實,我們身邊並不缺少這些動聽的聲音和溫馨的場景,但鈍感的我們,總是在不經意間將它們忽略掉。我們通常不會把這些看起來普普通通的時刻,當做是值得細細品味的美好經歷,但實際上,當你進入暮年之後,某一個冬夜,靠在火爐邊取暖的你,頭腦中閃過的,也許就是那些看似尋常的往事——納蘭容若在那首充滿憂傷的《浣溪沙》中寫道:“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難道不是麼?

每一天,你都匆匆忙忙,從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越而過,身後的影子被夕陽拖得老長,而只顧趕路的你,卻沒有看到,前面那個小區的門口,幾個淘氣的孩子正在堆起一個大大的雪人,路旁新開的快餐店,牆上畫著一幅很棒的塗鴉,而假如你此刻抬起頭的話,將會看到,天光雲影,晴空一鶴,光陰悠悠,萬物俱寂……

通過講述那段獨自旅行的經歷,羅森布魯姆希望我們能夠體會到,她所試圖呈現給我們的那種令人著迷的孤獨感——不是走馬觀花一般的無趣人生,而是由林間黃鸝婉轉的鳴叫聲、天邊夕陽餘暉變幻莫測的光影,以及街市上水果散發的香氣,所共同塑造出來的、一個豐富細膩的人生。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蔡爾德女士當年曾旅居巴黎,在那期間,她由於整天忙於寫作,而忽略了自己的家人和生活,於是,她的丈夫給她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她的丈夫溫情地問道:“你什麼時候能暫停一下?什麼時候能作作畫或者喘息一會兒?什麼時候能寫寫家庭的事情,或者懶洋洋地倒在苔蘚上,聽聽莫扎特、看看閃光的海水?

羅森布魯姆替蔡爾德女士給出了最好的回答:當你獨處的時候!

一個人的四季,摘掉虛偽的社交面具,重新找回內心那個精緻的自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