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名園,在四川有著特殊的意義和人文價值。四川的自然山水以幽、秀、險、雄而獨具性格,加之四川自古對外交通不便,文化環境相對比較封閉,遂在此背景上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川西古代園林。除了著名的峨眉山、青城山、劍閣蜀道等傳統的風景名勝以外,僅成都一帶的私人宅院、衙署園林、祠堂或寺廟園林等,在清代末年就有數百個。

現存的川西名園主要有:新繁東湖、新都桂湖、崇州罨畫池、眉山三蘇祠、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樓等。此外,還有郫縣望叢祠、廣漢房公湖、邛崍文君井、綿陽子云亭、德陽龐統墓、射洪陳子昂讀書檯、宜賓黃庭堅流杯池、樂山烏尤寺、都江堰離堆、江油竇圃山等,其中大部分擁有千年以上的歷史,而且由於其顯著的紀念意義很早就成為官產而得以較好的存留。

"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名園,在四川有著特殊的意義和人文價值。四川的自然山水以幽、秀、險、雄而獨具性格,加之四川自古對外交通不便,文化環境相對比較封閉,遂在此背景上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川西古代園林。除了著名的峨眉山、青城山、劍閣蜀道等傳統的風景名勝以外,僅成都一帶的私人宅院、衙署園林、祠堂或寺廟園林等,在清代末年就有數百個。

現存的川西名園主要有:新繁東湖、新都桂湖、崇州罨畫池、眉山三蘇祠、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樓等。此外,還有郫縣望叢祠、廣漢房公湖、邛崍文君井、綿陽子云亭、德陽龐統墓、射洪陳子昂讀書檯、宜賓黃庭堅流杯池、樂山烏尤寺、都江堰離堆、江油竇圃山等,其中大部分擁有千年以上的歷史,而且由於其顯著的紀念意義很早就成為官產而得以較好的存留。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但是各位可能不知道,我們川南瀘州明清甚至民國時期,都有許多名園,只可惜如今剩下的鳳毛難尋,只能在文字上做一個追憶。今天江陽沽酒客要給大家這個名園叫做“還園”。

始建於清代,為楊姓所有,期間因為不知道的原因曾經出售他人而易主,但是楊家後人楊玉伯在民國5年(1916)又重新購回。當時此園並沒有定名,可能楊玉伯為了讓此園能一直流傳,並且增添文化色彩,故特請了清末民初地方名流、時任省議會議員、瀘縣修志局局長的大詩人蘇山(原名蘇啟元,字乾樞,又字潛孚)代命名為之"還園"。

"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名園,在四川有著特殊的意義和人文價值。四川的自然山水以幽、秀、險、雄而獨具性格,加之四川自古對外交通不便,文化環境相對比較封閉,遂在此背景上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川西古代園林。除了著名的峨眉山、青城山、劍閣蜀道等傳統的風景名勝以外,僅成都一帶的私人宅院、衙署園林、祠堂或寺廟園林等,在清代末年就有數百個。

現存的川西名園主要有:新繁東湖、新都桂湖、崇州罨畫池、眉山三蘇祠、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樓等。此外,還有郫縣望叢祠、廣漢房公湖、邛崍文君井、綿陽子云亭、德陽龐統墓、射洪陳子昂讀書檯、宜賓黃庭堅流杯池、樂山烏尤寺、都江堰離堆、江油竇圃山等,其中大部分擁有千年以上的歷史,而且由於其顯著的紀念意義很早就成為官產而得以較好的存留。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但是各位可能不知道,我們川南瀘州明清甚至民國時期,都有許多名園,只可惜如今剩下的鳳毛難尋,只能在文字上做一個追憶。今天江陽沽酒客要給大家這個名園叫做“還園”。

始建於清代,為楊姓所有,期間因為不知道的原因曾經出售他人而易主,但是楊家後人楊玉伯在民國5年(1916)又重新購回。當時此園並沒有定名,可能楊玉伯為了讓此園能一直流傳,並且增添文化色彩,故特請了清末民初地方名流、時任省議會議員、瀘縣修志局局長的大詩人蘇山(原名蘇啟元,字乾樞,又字潛孚)代命名為之"還園"。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為什麼叫“還園”,江陽沽酒客沒有考證到,這裡做一個大膽的猜測,祖上的基業從新回到子孫後輩,也算了卻心願,還回來了。是不是這個意思呢?還請知道的前輩指點。

今天我們很多人對蘇山先生可能不太瞭解了,這在當時可是一位了不起的文人詩人。江陽沽酒客順便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清末民初,瀘州出現了一位在詩文方面造詣頗深的地方名流——蘇山(又名蘇啟元)。1924年《蘇山詩草》成書,曾被譽為川內詩壇盛事。

蘇山是一位高產詩人,曾遍遊各地,寫下了許多詩篇。五本十卷《蘇山詩草》裡共計彙集了他寫的一千餘首、長短不一、體例多樣的各類詩文。他到樂山多次,寫峨眉山幾乎一景一詩,寫樂山城的詩篇也不少,僅《曰嘉樂湖》就彙集五言律詩10首。

"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名園,在四川有著特殊的意義和人文價值。四川的自然山水以幽、秀、險、雄而獨具性格,加之四川自古對外交通不便,文化環境相對比較封閉,遂在此背景上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川西古代園林。除了著名的峨眉山、青城山、劍閣蜀道等傳統的風景名勝以外,僅成都一帶的私人宅院、衙署園林、祠堂或寺廟園林等,在清代末年就有數百個。

現存的川西名園主要有:新繁東湖、新都桂湖、崇州罨畫池、眉山三蘇祠、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樓等。此外,還有郫縣望叢祠、廣漢房公湖、邛崍文君井、綿陽子云亭、德陽龐統墓、射洪陳子昂讀書檯、宜賓黃庭堅流杯池、樂山烏尤寺、都江堰離堆、江油竇圃山等,其中大部分擁有千年以上的歷史,而且由於其顯著的紀念意義很早就成為官產而得以較好的存留。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但是各位可能不知道,我們川南瀘州明清甚至民國時期,都有許多名園,只可惜如今剩下的鳳毛難尋,只能在文字上做一個追憶。今天江陽沽酒客要給大家這個名園叫做“還園”。

始建於清代,為楊姓所有,期間因為不知道的原因曾經出售他人而易主,但是楊家後人楊玉伯在民國5年(1916)又重新購回。當時此園並沒有定名,可能楊玉伯為了讓此園能一直流傳,並且增添文化色彩,故特請了清末民初地方名流、時任省議會議員、瀘縣修志局局長的大詩人蘇山(原名蘇啟元,字乾樞,又字潛孚)代命名為之"還園"。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為什麼叫“還園”,江陽沽酒客沒有考證到,這裡做一個大膽的猜測,祖上的基業從新回到子孫後輩,也算了卻心願,還回來了。是不是這個意思呢?還請知道的前輩指點。

今天我們很多人對蘇山先生可能不太瞭解了,這在當時可是一位了不起的文人詩人。江陽沽酒客順便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清末民初,瀘州出現了一位在詩文方面造詣頗深的地方名流——蘇山(又名蘇啟元)。1924年《蘇山詩草》成書,曾被譽為川內詩壇盛事。

蘇山是一位高產詩人,曾遍遊各地,寫下了許多詩篇。五本十卷《蘇山詩草》裡共計彙集了他寫的一千餘首、長短不一、體例多樣的各類詩文。他到樂山多次,寫峨眉山幾乎一景一詩,寫樂山城的詩篇也不少,僅《曰嘉樂湖》就彙集五言律詩10首。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蘇山在詩集中為家鄉瀘州寫下了大量詩篇,比如在《小市雜詩》(七絕20首)中有兩首雲:“千里岷沱來遠風,紛紛吹落杏花紅。何人解唱沙堤句,猶憶當年陸放翁。”“餘甘渡口晚風微,多少橫江小艇飛。舟子招招好身手,翦波來往送人歸。”另外,他在《裡中雜詠》(五絕12首)中,似乎是對家居附近的景點也作了一番描述,其中在“蘇家山”中寫道:“江水曲入帶,紅崖對白崖。登臨一以眺,山氣自然佳。”另外在“鳳台觀”中寫道:“四面江山合,中峰高作臺。蒼然望不盡,鳳凰幾時來?”蘇山對家鄉的謳歌篇幅很多,值得細品細酌。

蘇山顯然是一位儒家知識分子,在詩文中不忘黎民艱苦。他在《曰嘉樂湖》中留下了這樣的詩句“汊港煙中辨,汀洲畫裡明。惜無菱芡利,採集濟群生。”在《小市雜詩》中對苛捐雜稅抨擊道:“萬里長江上下船,經過處處總需捐。局門高掛旗飄動,橫渡扁舟也索錢。”

"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名園,在四川有著特殊的意義和人文價值。四川的自然山水以幽、秀、險、雄而獨具性格,加之四川自古對外交通不便,文化環境相對比較封閉,遂在此背景上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川西古代園林。除了著名的峨眉山、青城山、劍閣蜀道等傳統的風景名勝以外,僅成都一帶的私人宅院、衙署園林、祠堂或寺廟園林等,在清代末年就有數百個。

現存的川西名園主要有:新繁東湖、新都桂湖、崇州罨畫池、眉山三蘇祠、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樓等。此外,還有郫縣望叢祠、廣漢房公湖、邛崍文君井、綿陽子云亭、德陽龐統墓、射洪陳子昂讀書檯、宜賓黃庭堅流杯池、樂山烏尤寺、都江堰離堆、江油竇圃山等,其中大部分擁有千年以上的歷史,而且由於其顯著的紀念意義很早就成為官產而得以較好的存留。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但是各位可能不知道,我們川南瀘州明清甚至民國時期,都有許多名園,只可惜如今剩下的鳳毛難尋,只能在文字上做一個追憶。今天江陽沽酒客要給大家這個名園叫做“還園”。

始建於清代,為楊姓所有,期間因為不知道的原因曾經出售他人而易主,但是楊家後人楊玉伯在民國5年(1916)又重新購回。當時此園並沒有定名,可能楊玉伯為了讓此園能一直流傳,並且增添文化色彩,故特請了清末民初地方名流、時任省議會議員、瀘縣修志局局長的大詩人蘇山(原名蘇啟元,字乾樞,又字潛孚)代命名為之"還園"。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為什麼叫“還園”,江陽沽酒客沒有考證到,這裡做一個大膽的猜測,祖上的基業從新回到子孫後輩,也算了卻心願,還回來了。是不是這個意思呢?還請知道的前輩指點。

今天我們很多人對蘇山先生可能不太瞭解了,這在當時可是一位了不起的文人詩人。江陽沽酒客順便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清末民初,瀘州出現了一位在詩文方面造詣頗深的地方名流——蘇山(又名蘇啟元)。1924年《蘇山詩草》成書,曾被譽為川內詩壇盛事。

蘇山是一位高產詩人,曾遍遊各地,寫下了許多詩篇。五本十卷《蘇山詩草》裡共計彙集了他寫的一千餘首、長短不一、體例多樣的各類詩文。他到樂山多次,寫峨眉山幾乎一景一詩,寫樂山城的詩篇也不少,僅《曰嘉樂湖》就彙集五言律詩10首。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蘇山在詩集中為家鄉瀘州寫下了大量詩篇,比如在《小市雜詩》(七絕20首)中有兩首雲:“千里岷沱來遠風,紛紛吹落杏花紅。何人解唱沙堤句,猶憶當年陸放翁。”“餘甘渡口晚風微,多少橫江小艇飛。舟子招招好身手,翦波來往送人歸。”另外,他在《裡中雜詠》(五絕12首)中,似乎是對家居附近的景點也作了一番描述,其中在“蘇家山”中寫道:“江水曲入帶,紅崖對白崖。登臨一以眺,山氣自然佳。”另外在“鳳台觀”中寫道:“四面江山合,中峰高作臺。蒼然望不盡,鳳凰幾時來?”蘇山對家鄉的謳歌篇幅很多,值得細品細酌。

蘇山顯然是一位儒家知識分子,在詩文中不忘黎民艱苦。他在《曰嘉樂湖》中留下了這樣的詩句“汊港煙中辨,汀洲畫裡明。惜無菱芡利,採集濟群生。”在《小市雜詩》中對苛捐雜稅抨擊道:“萬里長江上下船,經過處處總需捐。局門高掛旗飄動,橫渡扁舟也索錢。”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蘇山關心時政,有“以天下為已任”的胸懷,對民國初年袁世凱復闢帝制導致中國南北對峙的局面十分擔憂,在長詩《統一》中寫道:“統一復統一,偉人多如鯽。紛紛爭利權,擾擾寧有極。竊國大盜死,復辟餘光熄。四海望昇平,百官有錢癖。”其中“有錢癖”三字何其辛辣。又如在《曰嘉樂湖》中,蘇山在泛舟觀景的同時吟出幾許憂國詩句:“四海復四海,潮流殊未央。鷁鳥滿天地,龍戰正玄黃。莫恃山川阻,須求種族強。英雄淘盡後,日月自重光。”他已看出日本等強權國家虎視眈眈,提醒當政者莫要以為山川險峻可以阻擋侵略,只有種族自強、英雄輩出才能讓國家復興。

沽酒客想當時能請到他來題詞,楊先生也不是等閒之輩,而且也應該是一位喜歡文化的人。此園位於小市卿巷子對門,從山腳到半山腰依山而建,一條石板路蜿延而上馬鞍山,長15米,寬20米。據老一輩回憶,石刻有“半壁見海日”的草書,刻在一方長寬不過兩尺的石碑上,安放在路旁。

"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名園,在四川有著特殊的意義和人文價值。四川的自然山水以幽、秀、險、雄而獨具性格,加之四川自古對外交通不便,文化環境相對比較封閉,遂在此背景上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川西古代園林。除了著名的峨眉山、青城山、劍閣蜀道等傳統的風景名勝以外,僅成都一帶的私人宅院、衙署園林、祠堂或寺廟園林等,在清代末年就有數百個。

現存的川西名園主要有:新繁東湖、新都桂湖、崇州罨畫池、眉山三蘇祠、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樓等。此外,還有郫縣望叢祠、廣漢房公湖、邛崍文君井、綿陽子云亭、德陽龐統墓、射洪陳子昂讀書檯、宜賓黃庭堅流杯池、樂山烏尤寺、都江堰離堆、江油竇圃山等,其中大部分擁有千年以上的歷史,而且由於其顯著的紀念意義很早就成為官產而得以較好的存留。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但是各位可能不知道,我們川南瀘州明清甚至民國時期,都有許多名園,只可惜如今剩下的鳳毛難尋,只能在文字上做一個追憶。今天江陽沽酒客要給大家這個名園叫做“還園”。

始建於清代,為楊姓所有,期間因為不知道的原因曾經出售他人而易主,但是楊家後人楊玉伯在民國5年(1916)又重新購回。當時此園並沒有定名,可能楊玉伯為了讓此園能一直流傳,並且增添文化色彩,故特請了清末民初地方名流、時任省議會議員、瀘縣修志局局長的大詩人蘇山(原名蘇啟元,字乾樞,又字潛孚)代命名為之"還園"。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為什麼叫“還園”,江陽沽酒客沒有考證到,這裡做一個大膽的猜測,祖上的基業從新回到子孫後輩,也算了卻心願,還回來了。是不是這個意思呢?還請知道的前輩指點。

今天我們很多人對蘇山先生可能不太瞭解了,這在當時可是一位了不起的文人詩人。江陽沽酒客順便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清末民初,瀘州出現了一位在詩文方面造詣頗深的地方名流——蘇山(又名蘇啟元)。1924年《蘇山詩草》成書,曾被譽為川內詩壇盛事。

蘇山是一位高產詩人,曾遍遊各地,寫下了許多詩篇。五本十卷《蘇山詩草》裡共計彙集了他寫的一千餘首、長短不一、體例多樣的各類詩文。他到樂山多次,寫峨眉山幾乎一景一詩,寫樂山城的詩篇也不少,僅《曰嘉樂湖》就彙集五言律詩10首。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蘇山在詩集中為家鄉瀘州寫下了大量詩篇,比如在《小市雜詩》(七絕20首)中有兩首雲:“千里岷沱來遠風,紛紛吹落杏花紅。何人解唱沙堤句,猶憶當年陸放翁。”“餘甘渡口晚風微,多少橫江小艇飛。舟子招招好身手,翦波來往送人歸。”另外,他在《裡中雜詠》(五絕12首)中,似乎是對家居附近的景點也作了一番描述,其中在“蘇家山”中寫道:“江水曲入帶,紅崖對白崖。登臨一以眺,山氣自然佳。”另外在“鳳台觀”中寫道:“四面江山合,中峰高作臺。蒼然望不盡,鳳凰幾時來?”蘇山對家鄉的謳歌篇幅很多,值得細品細酌。

蘇山顯然是一位儒家知識分子,在詩文中不忘黎民艱苦。他在《曰嘉樂湖》中留下了這樣的詩句“汊港煙中辨,汀洲畫裡明。惜無菱芡利,採集濟群生。”在《小市雜詩》中對苛捐雜稅抨擊道:“萬里長江上下船,經過處處總需捐。局門高掛旗飄動,橫渡扁舟也索錢。”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蘇山關心時政,有“以天下為已任”的胸懷,對民國初年袁世凱復闢帝制導致中國南北對峙的局面十分擔憂,在長詩《統一》中寫道:“統一復統一,偉人多如鯽。紛紛爭利權,擾擾寧有極。竊國大盜死,復辟餘光熄。四海望昇平,百官有錢癖。”其中“有錢癖”三字何其辛辣。又如在《曰嘉樂湖》中,蘇山在泛舟觀景的同時吟出幾許憂國詩句:“四海復四海,潮流殊未央。鷁鳥滿天地,龍戰正玄黃。莫恃山川阻,須求種族強。英雄淘盡後,日月自重光。”他已看出日本等強權國家虎視眈眈,提醒當政者莫要以為山川險峻可以阻擋侵略,只有種族自強、英雄輩出才能讓國家復興。

沽酒客想當時能請到他來題詞,楊先生也不是等閒之輩,而且也應該是一位喜歡文化的人。此園位於小市卿巷子對門,從山腳到半山腰依山而建,一條石板路蜿延而上馬鞍山,長15米,寬20米。據老一輩回憶,石刻有“半壁見海日”的草書,刻在一方長寬不過兩尺的石碑上,安放在路旁。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據說次園主人請名匠精心設計,特點頗多:

(一)設計奇異,曲折多姿,有遠景、近景、亭、臺、樓、閣、荷池、假山無不備。特鑿石洞一個、石床、茶几俱全,巖泉下滴為珠,夏天可乘涼,抗戰期間好躲空襲。

(二)花卉紫盛:荷花、牡丹、梅花、桃花、爭奇鬥豔,尤有十二個月的蘭草,看不盡的桃紅柳綠,蝶舞蜂忙,聽不完的百鳥爭鳴,蛙鼓蟬唱。

(三)楹聯詩詞佳作不少:為陳樹人聯“人隨飛鳥出,雲帶好山來”。書法家孫綺琴聯:“剪月添光留客飲,題詩得句為人吟”。

"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名園,在四川有著特殊的意義和人文價值。四川的自然山水以幽、秀、險、雄而獨具性格,加之四川自古對外交通不便,文化環境相對比較封閉,遂在此背景上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川西古代園林。除了著名的峨眉山、青城山、劍閣蜀道等傳統的風景名勝以外,僅成都一帶的私人宅院、衙署園林、祠堂或寺廟園林等,在清代末年就有數百個。

現存的川西名園主要有:新繁東湖、新都桂湖、崇州罨畫池、眉山三蘇祠、成都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樓等。此外,還有郫縣望叢祠、廣漢房公湖、邛崍文君井、綿陽子云亭、德陽龐統墓、射洪陳子昂讀書檯、宜賓黃庭堅流杯池、樂山烏尤寺、都江堰離堆、江油竇圃山等,其中大部分擁有千年以上的歷史,而且由於其顯著的紀念意義很早就成為官產而得以較好的存留。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但是各位可能不知道,我們川南瀘州明清甚至民國時期,都有許多名園,只可惜如今剩下的鳳毛難尋,只能在文字上做一個追憶。今天江陽沽酒客要給大家這個名園叫做“還園”。

始建於清代,為楊姓所有,期間因為不知道的原因曾經出售他人而易主,但是楊家後人楊玉伯在民國5年(1916)又重新購回。當時此園並沒有定名,可能楊玉伯為了讓此園能一直流傳,並且增添文化色彩,故特請了清末民初地方名流、時任省議會議員、瀘縣修志局局長的大詩人蘇山(原名蘇啟元,字乾樞,又字潛孚)代命名為之"還園"。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為什麼叫“還園”,江陽沽酒客沒有考證到,這裡做一個大膽的猜測,祖上的基業從新回到子孫後輩,也算了卻心願,還回來了。是不是這個意思呢?還請知道的前輩指點。

今天我們很多人對蘇山先生可能不太瞭解了,這在當時可是一位了不起的文人詩人。江陽沽酒客順便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清末民初,瀘州出現了一位在詩文方面造詣頗深的地方名流——蘇山(又名蘇啟元)。1924年《蘇山詩草》成書,曾被譽為川內詩壇盛事。

蘇山是一位高產詩人,曾遍遊各地,寫下了許多詩篇。五本十卷《蘇山詩草》裡共計彙集了他寫的一千餘首、長短不一、體例多樣的各類詩文。他到樂山多次,寫峨眉山幾乎一景一詩,寫樂山城的詩篇也不少,僅《曰嘉樂湖》就彙集五言律詩10首。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蘇山在詩集中為家鄉瀘州寫下了大量詩篇,比如在《小市雜詩》(七絕20首)中有兩首雲:“千里岷沱來遠風,紛紛吹落杏花紅。何人解唱沙堤句,猶憶當年陸放翁。”“餘甘渡口晚風微,多少橫江小艇飛。舟子招招好身手,翦波來往送人歸。”另外,他在《裡中雜詠》(五絕12首)中,似乎是對家居附近的景點也作了一番描述,其中在“蘇家山”中寫道:“江水曲入帶,紅崖對白崖。登臨一以眺,山氣自然佳。”另外在“鳳台觀”中寫道:“四面江山合,中峰高作臺。蒼然望不盡,鳳凰幾時來?”蘇山對家鄉的謳歌篇幅很多,值得細品細酌。

蘇山顯然是一位儒家知識分子,在詩文中不忘黎民艱苦。他在《曰嘉樂湖》中留下了這樣的詩句“汊港煙中辨,汀洲畫裡明。惜無菱芡利,採集濟群生。”在《小市雜詩》中對苛捐雜稅抨擊道:“萬里長江上下船,經過處處總需捐。局門高掛旗飄動,橫渡扁舟也索錢。”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蘇山關心時政,有“以天下為已任”的胸懷,對民國初年袁世凱復闢帝制導致中國南北對峙的局面十分擔憂,在長詩《統一》中寫道:“統一復統一,偉人多如鯽。紛紛爭利權,擾擾寧有極。竊國大盜死,復辟餘光熄。四海望昇平,百官有錢癖。”其中“有錢癖”三字何其辛辣。又如在《曰嘉樂湖》中,蘇山在泛舟觀景的同時吟出幾許憂國詩句:“四海復四海,潮流殊未央。鷁鳥滿天地,龍戰正玄黃。莫恃山川阻,須求種族強。英雄淘盡後,日月自重光。”他已看出日本等強權國家虎視眈眈,提醒當政者莫要以為山川險峻可以阻擋侵略,只有種族自強、英雄輩出才能讓國家復興。

沽酒客想當時能請到他來題詞,楊先生也不是等閒之輩,而且也應該是一位喜歡文化的人。此園位於小市卿巷子對門,從山腳到半山腰依山而建,一條石板路蜿延而上馬鞍山,長15米,寬20米。據老一輩回憶,石刻有“半壁見海日”的草書,刻在一方長寬不過兩尺的石碑上,安放在路旁。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據說次園主人請名匠精心設計,特點頗多:

(一)設計奇異,曲折多姿,有遠景、近景、亭、臺、樓、閣、荷池、假山無不備。特鑿石洞一個、石床、茶几俱全,巖泉下滴為珠,夏天可乘涼,抗戰期間好躲空襲。

(二)花卉紫盛:荷花、牡丹、梅花、桃花、爭奇鬥豔,尤有十二個月的蘭草,看不盡的桃紅柳綠,蝶舞蜂忙,聽不完的百鳥爭鳴,蛙鼓蟬唱。

(三)楹聯詩詞佳作不少:為陳樹人聯“人隨飛鳥出,雲帶好山來”。書法家孫綺琴聯:“剪月添光留客飲,題詩得句為人吟”。

追憶瀘州逝去的名園:小市一航司的“還園”,曾經充滿人文氣息

告老還鄉仕宦如蘇山、溫筱泉、陳鐵蓀、王偉卿、王鐵柵、萬慎等常聚此暢飲酣唱,王朝聞更是一住月餘仍留連忘返,四川省長賴心輝、駐瀘軍長楊森、七十二軍軍長郭汝瑰遊後評價甚高,郭還曾特貼出告示予以保護。1952年,楊玉伯因欠農協會會費,售園給當時的航運協會"領江公會"(即一航司前身)。

50年代起,就是前鋒木船合作社(後改稱長航社、國營瀘州木船公司。即今一航司的前身)的醫院。半山上,地勢平曠,50年代便已建起了一座洋樓,作為前鋒社的子弟小學。後還有一航司酒廠,可惜沒有留下來,這又是另一段典故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