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魯迅 基督教 上海灘 藝術 導覽大師 2017-07-30

多倫路是虹口的一條小街,它修建於1912年,原名竇樂安路,以曾受到清朝光緒帝接見的英國傳教士竇樂安為名。多倫路全長不過550米,卻蜿延蛇行,曲徑道幽,呈L字型,東、北兩端都與四川北路交匯。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這條在地圖上難覓其蹤的小街,在中國近代文化史上卻寫下了濃重的一筆。諸多彪炳史冊的文化名人如魯迅、瞿秋白、郭沫若、茅盾等曾在這裡聚首、吶喊、 戰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中華藝大、上海藝術劇社、公啡咖啡館這些都是他們的戰場。

一個多世紀來,上海走過了從開埠時期的沙船漁村到三十年代的十里洋場直至形成今日東方大都市的滄桑歷程,多倫路及其周邊地區從一個側面集中地展示了這個歷程印跡和文化縮影,所謂“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可乘地鐵3號線東寶興路站,或地鐵4號線海倫路站到達;或公交18、21、52、 167、318、854、939路四川北路橫浜橋站;70、97四川北路多倫路站;18、21、47、52、167、318、597、854、939、 962路四川北路山陰路站。

多倫路8號 原公啡咖啡館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多倫路8號原公啡咖啡館,是一傢俱有文化氣息的咖啡館。它享有百年盛譽,是中國左翼作家聯盟誕生的搖籃,1928年魯迅《革命咖啡店》也曾提及。

在二、三十年代,公啡咖啡館是當時中外白領、文化名人休閒、集會之地,也是中國左翼作家聯盟誕生的搖籃。這裡曾經是左翼作家及地下黨的聚集處,左聯籌備會也曾在此召開。

把“革命”與“咖啡”拉扯在一起,多少有點匪夷所思,畢竟革命的狂飆突進、血雨腥風與咖啡館的優雅閒適、浪漫情調難以兼容。然而,租界文化籠罩下的上海,革命與咖啡卻能夠奇異地組合在一起。

多倫路27號 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位於多倫路上的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由上海市虹口區文化局創建,是一個按現代多功能目標規劃建設的、為中國當代藝術發展和服務的非營利文化藝術機構,是一個當代藝術國際化交流的平臺。

美術館建築面積4800平方米,共七樓,展廳面積1500平方米,主要舉辦中國當代藝術的展演活動,進行國際當代藝術交流。多倫現代美術館通過這些展覽,關注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動向和最新思潮,推動中國當代藝術與國際文化藝術的交流。

多倫現代美術館的建立為多倫路文化名人街注入全新的時代內涵,續寫新的文化輝煌,為當代藝術的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多倫路48號 恆豐茶莊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多倫路48號住宅,原是一家“恆豐茶莊”,這是一幢具有歐洲巴洛克建築風格的花園洋房。在花園洋房前有一片100平米左右的花園,門口有魯迅和青年作家們喝茶座談的雕像。老字號恆豐茶莊建於清光緒年間,距今已有100多年曆史。20世紀二三十年代,多倫路成了日本僑民的聚居區。同時,一大批進步學者,包括魯迅、郭沫若等相繼住進了多倫路,多倫路在那時成了左翼進步文化的活動區域。恆豐茶莊位於內山書店斜對面,店主內山完造是魯迅好友,魯迅時常出入於內山書店。同樣,魯迅以及魯迅周圍的進步學者他如瞿秋白、丁玲、馮雪峰等,也經常光顧多倫路48號的恆豐茶莊。所以,恆豐茶莊人們又稱為“名人會所”。

多倫路59號 上海基督教鴻德堂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鴻德堂始建於1925年,1928年10月落成,系長老會滬北堂的新堂,為紀念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傳教士、上海美華書館負責人費啟鴻,故名“鴻德堂”。

教堂平面呈長方形,兩層,因上層中廳高出兩邊側廊,所以看起來像3層。整幢建築風格堪稱中西合璧,建築外貌為中國宮殿風格,局部處理中西雜糅。

這座青磚紅柱的教堂別有一番風味,吸引著中外遊客觀賞駐足,這是上海唯一一座具有中國殿宇特色的教堂,打破了平日很多人認為教堂必須是哥特式建築的印象。然而,並沒有相關聖經依據或者神學依據表明哥特式建築代表基督教教堂風格。由於當時的基督教界提倡本土化,而時任鴻德堂主任牧師的陳金鏞也提出,地處虹口區北部華人聚居處的教堂,應該選擇中國傳統建築風格,所以教堂設計打破了傳統的西方建築式樣,屋頂採用中國傳統的斗拱飛簷結構。因此,鴻德堂留下了1920-1930年代中國基督教“本色運動”的痕跡。

多倫路66號 薛公館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多倫路66號建築約於1920年由薛氏建造,人稱“薛公館”。該建築外觀為青磚砌築,周圍有較大庭院,主體部分原來是外廊式建築,形式上受英國喬治王朝時期風格的影響,入口門廊呈現古典主義樣式。抗日戰爭時期這裡曾作為侵華日軍海軍武官的駐地。現為十餘家居民居住。

多倫路67號 鴻德書房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鴻德書房開設年代不久,是基督教鴻德堂經營的,店裡放滿了與基督教有關的書籍和音像資料。職員由基督教中義工擔任,服務態度十分和藹,兒童進門,還會派送糖果。店內設圓桌、座 椅,供顧客休息、閱讀,如有精神或者信仰方面的疑惑,職員會陪伴你分析探討,這是一個很溫馨的地方。

書房的門口立有魯迅好友內山完造先生的塑像,內山早年在虹口銷售藥品也兼售基督教福音書起家,這座塑像呈半鞠躬狀,看起來很親切。

多倫路85號 特色老住宅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該住宅建於20世紀30年代初,建築形態處理簡單,是日本洋風時期的住宅並帶有東、西方建築結合的特徵,反映了日本從近代建築向現代建築演進過程的簡化趨勢。建築為複式人字形屋頂,其上鋪蓋著小青瓦,中國傳統建築中的歇山式山牆、平拱木門窗,外牆立面採用現代式裝修手法,外牆面為拉毛水泥。屋外前簷下設平臺適合做家務使用。

這棟住宅現為神異島飾品店。

多倫路93號 王造時舊居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多倫路93號osage奧沙藝術空間,原來是美國商人的住宅,太平洋戰爭爆發後被日偽恆產株式會社接管,由日本軍官租住。1945年抗戰勝利後由上海市敵產管理局接管,新中國成立後又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抗戰積極分子七君子之一的王造時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委員後,1950年至1955年居住於此,著作《荒謬集》、譯作《歷史哲學》、《美國外交政策史》等都在這裡完稿的。

在多倫路上,這一棟白洋樓特別顯眼,因三樓中間碩大的“1920”,又稱1920公館。該住宅建於20世紀20年代初,假三層磚木石混合結構,新古典主義風格。建築坐南朝北,以正中為軸線,兩側對稱。中間略凹,設計為用四根變形的柱子支撐的門廊,二層則改為由四根科林斯柱支撐的內陽臺;兩側均設計為住房,矩形石框窗。三層大部分為平臺,部分為假三層,有女兒牆相圍,簷口略外挑,簷口的細部有雕飾。

多倫路119號 夕拾鐘樓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該建築原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之後九十年代由上海浙商應國華捐資修建,樓高18.5 米。整幢鐘樓櫺體用花崗石砌成,既表現超越時空的動感,又有凝重的哲人氣質。夕拾鐘樓名稱取自魯迅先生著名文集《朝花夕拾》。鐘樓頂端所置機器人為上海交通大學高新技術產品。其古鐘為青銅冶鑄。機器人同時具有電腦語音系統功能,能說話、會唱歌。它的電腦語音系統,可以準確報時,井能簡略地向您介紹本地區近代歷史演變的大事典故。

多倫路123號 老電影咖啡館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老電影咖啡館是多倫路上非常有名的老字號Café,坐落在一座小洋房內,這是一家以舊電影為主題特色的咖啡館。獨棟的洋房外豎立著一尊卓別林的雕像,點綴出了這裡的主題,一盞老街燈,一個歲月封塵的老郵筒,幾張泛黃的舊《申報》、《良友》和幾幅老電影海報。

咖啡館共有三層,裡面的佈局都是老上海的那種復古的風格。一部三十年代的老放映機,不間斷地播放著黑白片,從無聲時代到三四十年代國內外的經典影片,當日的電影安排在門口的小黑板就能看到。

多倫路135弄 景雲裡紀念牌坊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多倫路上有一座景雲裡的紀念牌坊,景雲裡其實正門在東橫浜路35弄,在多倫路上開這個門更具有觀光意義。景雲裡是上世紀初期建造的磚木結構的老式石庫門樓房群,曾被稱為“上海第一里”,也曾是20年代上海總工會所在地,有歷史文化名裡之稱,裡邊曾經住過諸多的文化大家,路面刻著魯迅、瞿秋白、茅盾等眾多文化名人的一雙雙足跡。

走進弄堂,可以看到在門口揀菜的老人和洗馬桶的婦女,生活一如平常。然而,當你細看門牌,會發現不少門牌旁的紀念牌:11號住過茅盾、馮雪峰、葉聖陶,23號住過柔石……還有魯迅。景雲裡的居民對於那段歷史都非常自豪。

多倫路145號 中華藝術大學宿舍舊址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多倫路145號住宅約建於1920年,曾作為中華藝術大學學生宿舍。這是一幢獨立式的東南亞殖民地風格建築,從建造年份推算,是一棟仿英國安妮女皇復興式樣,表現為維多利亞時代後期(1837~1901)的安妮女王復興風格。

該宅佔地面積684平方米,花園面積500平方米,建築面積550平方米,是坐北朝南假三層,磚木結構,西式花園住宅。這類外廊式建築,是上海開埠至20世紀初,在各種建築類型中最先引入滬埠的一種西洋建築。其特徵注重裝飾,追求色彩與材料的肌理效果,出現了紅磚清水牆或者用不同色彩的磚砌出線條的手法。特別是該宅受安妮女王時代的影響,殖民地外廊式建築的演變趨勢由簡潔到豐富,由強調秩序感轉向追求裝飾效果。

解放後,一度誤認為多倫路145號為左聯會址,1989年10月,由虹口區人民政府、虹口區文化局及社會籌資,在多倫路145號修繕落成了左聯紀念館。後確認多倫路201弄2號為左聯會址,2001年左聯會址紀念館遷回多倫路201弄2號原址。

多倫路179-181號 郭純享家庭集報館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500多米的多倫路文化名人街,“凝固”了老上海的風貌,而“郭純享家庭集報館”,則是這條路上最為顯眼的門面之一,衝壺、馬燈、舊臉盆——店內展出的近千件“老上海”的文物和用品,讓人歎為觀止。集報館的館主是收藏報紙數十年、藏品幾十萬份的滬上藏家郭純享,他從小熱愛收藏,在上海大街小巷蒐羅各式舊貨是他的習慣。1999年,“郭純享家庭集報館”喬遷多倫路文化名人街,參觀者絡繹不絕,其中有不少是研究老上海的專家、學者。

這家集報館曾被中國報業協會評為“五星級”。 其中的“鎮館之寶”,是郭純亭花了畢生精力蒐集的舊報刊,《申報》、《新聞報》、《大公報》……建國之前的報刊似乎都毫無例外被其照單全收,歷史彷彿就在這泛黃的紙頁上被“凝固”了。

多倫路189號 趙世炎舊居寓所/文風奇石館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這幢三層民居原為著名工人領袖趙世炎寓所,趙世炎曾任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副總指揮、中共江蘇省委代理書記。1927年這位早期的共產黨人在此被捕,後慘遭殺害。

現在這裡是文風奇石館(館主陳瑞楓、周文秀夫婦)。館主陳周夫婦自1949年與石結緣,並開始了愛石、藏石生涯,在半個多世紀裡,歷經艱難,痴情不改。他倆以石定情,藏石50載,故名文風奇石館。目前館藏造型石、紋理石、生物化石、寶玉石、文房石等8大類上萬件藏品。這裡是奇石珍石的世界,大自然鬼斧神工美妙造化的縮影景觀,每天吸引著許許多多的遊客和藏石愛好者。

多倫路191號 筷子博物館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多倫路文化街上,有座不太起眼的“上海民間民俗藏筷館”,筷子收藏家藍翔老先生收藏了古今中外2000多雙筷箸,包括金筷、銀筷、象牙筷、玳瑁筷、珊瑚筷等各色筷子。在“藏筷館”中,有不少精品筷子,例如一把清代藏族珊瑚七星刀筷,長約半米,把藏族的遊牧特性展示得淋漓盡致。7顆紅珊瑚分列雕花刀鞘上,刀柄則嵌有綠松石,一雙小巧鋁筷,插於刀身一側,鏈子上則拴有火鐮,這是一種野外取火的工具。“藏筷館”開張11年間,先後接待了30多個國家的外賓,各國駐上海總領事也陸續來參觀過。幾年前,藍老撰寫了《中國筷子》一書,成為寫“中國箸文化專著第一人”。如果你對筷箸文化感興趣,不妨來多倫路欣賞一下這些古董筷箸。

多倫路193號 南京鐘收藏館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南京鐘收藏館,是全國唯一專門收藏南京鐘的收藏室,收藏室的主人劉國鼎老人解放前是專門從事製作和維修南京鐘的。

南京鐘,是跟雨花石、雲錦一樣能夠代表古金陵特色的南京特產,又叫“本鍾”、 “蘇鍾”、 “插屏鍾”,是明末清初最早在南京根據西洋鍾改制的一種南京地產鐘錶。南京鐘因其工藝精湛、用料講究,一出現就深受當時中上層人士的喜愛,當時在南京很多人家把它與瓷瓶、鏡子放置廳堂中,取其“終身平靜”的諧音祈福。南京鐘在辛亥革命時期曾鼎盛一時,當時型號很多,大的有成人一般高,小的可以握於掌中。到抗戰時期,南京鐘全面停產,因此現在流傳下來的南京鐘都是很珍貴的。

如今這個家庭收藏室作為上海的涉外旅遊單位,裡面收藏的南京鐘深受國內外遊客的喜愛。

多倫路201弄2號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會址紀念館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多倫路201弄2號是一幢具有英國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築,建造於1924年。坐北朝南,佔地面積498平方米,建築面積674平方米。磚混結構假三層,水泥拉毛牆,紅瓦木窗木門。 屋前有花圃庭院,外有磚砌水泥牆圍牆。沿街立面山牆呈曲線形,帶著歐洲傳統住宅特徵,是英國19世紀新古典主義住宅建築的經典之作。

該建築自建成後常年出租。1929年-1930年被中華藝術大學租用。1930年3月2日在中華藝大的教室召開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大會,1930年8月中華藝術大學被國民黨當局查封。1930年被日本僑民租用。以後一直為民居。2001年左聯會址紀念館由多倫路145號遷回多倫路201弄2號原址,同年12月8日正式對外開放。

左翼作家聯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魯迅為旗手的革命文學團體。左聯會址紀念館

通過館內珍藏的文物,配合現代展示手段,生動形象、全面詳盡地介紹了左聯成立至解散六年間的活動情況和輝煌成就。

多倫路201弄89號 郭沫若舊居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1926年郭沫若南下參加北伐後,他的日籍夫人安娜(佐藤富子)帶著孩子住進了多倫路201弄89號,這是一座老式的弄堂房子,居住條件並不好,但環境還算安靜。

1927年四一二政變前夕,郭沫若撰討蔣檄文《請看今日之蔣介石》,被追捕。同年參加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總政治部主任,失敗後,逃亡上海,避居多倫路210弄89號與家人團聚。該宅系磚木結構二層老式里弄住宅,因四周多日本僑民,不易被發現。在此期間,郭沫若補譯了歌德的名著《浮士德》。1928年2月,郭沫若離開上海前往日本千葉。

現在這裡是民居。

離多倫路不遠的溧陽路1269號還有一處郭沫若舊居。那是1946年抗戰勝利後郭沫若與於立群回到上海的寓所。

多倫路208號陳仲篪公館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陳仲箎,醫師,1871年生於廣東香山茶園鄉,廣東中山人,是光緒三十二年的醫科舉人,1902年到上海開診所。陳仲篪在上海挺有名氣,任上海海關稅務司和郵政司的醫官。一箇中國醫生能夠得到上層洋人圈子的認可任醫官,說明了他的醫術和社交同樣高明。他來滬不到數年就財源滾滾,20世紀20年代,建造了這幢外觀具有歐洲文藝復興時代樣式的著名別墅建築。

該建築西立面主入口門由四根簡化的愛奧尼式柱子支撐,二層露臺圍欄處理呈幾何化特徵。北立面窗裝飾以古典樣式,北如中門頭帶有層層疊澀的磚砌拱券明顯受羅馬建築的影響。

多倫路210號 白崇禧舊居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白崇禧(1893-1966年),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一級上將,號稱“小諸葛”,軍事家,軍閥新桂系代表人物,與李宗仁合稱李白。1911年參加武昌起義,歷經北伐戰爭、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失敗後退撤臺灣,1966年在臺灣逝世。

白崇禧於1927年到上海後,曾先後在多倫路和汾陽路購房產作公館,後在上海當時的西郊虹橋路購置別墅。

多倫路210號獨立式花園洋房,1926年由廣東籍商人建造,法國新古典主義樣式建築。這棟建築外觀典雅,氣勢恢宏,佔地面積638平方米,建築面積967平方米。整個建築平面呈“凸”字形,正中突出部分以四根二層通高的科林斯式巨柱組成門廊,門廊上方二層為一個凸出的弧形露臺。抗戰勝利後,白崇禧曾在這裡居住,因此也稱作“白公館”。

目前,這裡已經作為海軍411醫院康復理療醫學中心。

多倫路215號 梁鴻志舊居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多倫路215號,1924年由廣東商人李觀森建造,淞滬戰役後,除租界地外均被日軍佔領,百姓紛紛逃難,李觀森先生攜全家到了香港、輾轉澳門,直到抗戰結束返回。抗戰期間,該住宅曾被汪偽南京維新政府行政院院長梁鴻志和侵華日軍海軍陸戰隊司令侵佔。梁鴻志(1882-1946年),曾任北洋政府祕書長。1946年4月被押往提籃橋監獄,被定為漢奸罪,判處死刑。這是提籃橋監獄史上首次在監獄內執行的槍決。

該建築外觀呈高坡屋頂,紅色魚鱗瓦屋面,簡潔的門窗及佈置於平面一側的塔樓等反映出西班牙建築特色,門廊、二層露臺和塔樓底層設有仿古羅馬陶立克式的柱子。1999年該建築被列為上海優秀歷史建築,2006年曾作為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史料陳列館(該館現已遷往四川北路1468號)。

多倫路240號 山根會所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又名考拉花園旅舍,電影《花樣年華》的重要拍攝場景,它將上海的風情映進了許多人的心裡。

這棟建築建於20世紀30年代初,屋高15米,假三層,面向西,混合結構,建築面積900平方米。現在業主姓顏,宅名“山根會所”。該宅建築平面融進山根的“山” 字。鏤空的橢圓形宅標精緻地點綴在外立面的窗飾和欄杆上,有強烈的標誌性。該宅西立面造型仿古羅馬建築中橫三段,即臺基、門窗或柱廊、簷部,柱子及各段的 比例嚴守古典主義的法則,強調水平方向,層間上下簷追求平衡,裝飾力求古樸,但還帶一些現代氣派。

多倫路250號 孔祥熙舊居

一條多倫路,百年上海灘

孔祥熙舊居位於多倫路250號,多倫路與四川北路相交處的轉角,舊稱雷瑪氏別墅。雷瑪氏是西班牙人,1898年“西美戰爭”後,雷瑪氏遷居上海,攜帶原始的放映機在張園、徐園等地反映“電光影戲”,即電影。1907年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專門的的影戲放映場子——虹口影戲院,後又接連床邊維多利亞、夏林配克、萬國等多家影戲院,被公認為中國電影放映業的第一人和巨頭。

這棟別墅建於1924年 ,由西班牙商行賚隆洋行設計。二層磚木石混合結構,佔地面積638平方米,建築面積967平方米。奧斯曼土耳其風格,是西班牙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也可以講是西班牙風格建築。建築以多倫路與四川北路相接處的轉角為軸線,兩翼形成不嚴格的對稱。立面以多根綜合式柱分割的成排的馬蹄形連拱窗、複葉形連拱,以及精細的山花葉裝飾的外牆,隨處映現出濃郁的奧斯曼土耳其時期建築的華麗、鋪張的氣氛。

1945年日軍戰敗後由南京國民政府接管,曾作為孔祥熙的府邸。1989年公佈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