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
"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榜單★(第 三 期)

"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榜單★(第 三 期)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1. 段清末:男,漢族,1951年8月生,中共黨員,中鐵四局退休回鄉工人,現居住陳吳鄉穀圭村。1968年3月應徵入伍,到新疆奇台騎兵獨力團服役,在連隊餵過豬、當過炊事員、班長,多次被評為五好戰土。1971年復員返鄉後就去中鐵四局當了工人,2015年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之後,積極參加穀圭村一切公益性活動,維修多年老化的引水管道,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奮戰,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修一條通往穀圭塬上幾百畝農田的車路,被鄉親們稱為“當代活愚公”,2019年被評為“第四屆洛寧縣道德模範”。

"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榜單★(第 三 期)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1. 段清末:男,漢族,1951年8月生,中共黨員,中鐵四局退休回鄉工人,現居住陳吳鄉穀圭村。1968年3月應徵入伍,到新疆奇台騎兵獨力團服役,在連隊餵過豬、當過炊事員、班長,多次被評為五好戰土。1971年復員返鄉後就去中鐵四局當了工人,2015年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之後,積極參加穀圭村一切公益性活動,維修多年老化的引水管道,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奮戰,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修一條通往穀圭塬上幾百畝農田的車路,被鄉親們稱為“當代活愚公”,2019年被評為“第四屆洛寧縣道德模範”。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 喬孟召:男,漢族,1964年4月生,喬孟召是馬店鎮關廟村164戶貧困戶的代表,因孩子上學負擔重,因學致貧。但喬孟召人窮志不短,不等不靠,種了8畝金珠沙梨,在沙梨地裡套種紅薯、花生、紅小豆等,還養了兩頭牛,農閒打零工,兩個孩子也爭氣,女兒在鄭州上大學,家裡蓋了新房,購置了新家電,實現了穩定脫貧。喬孟召是眾多自強不息、勤勞致富的關廟群眾的一個縮影。

"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榜單★(第 三 期)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1. 段清末:男,漢族,1951年8月生,中共黨員,中鐵四局退休回鄉工人,現居住陳吳鄉穀圭村。1968年3月應徵入伍,到新疆奇台騎兵獨力團服役,在連隊餵過豬、當過炊事員、班長,多次被評為五好戰土。1971年復員返鄉後就去中鐵四局當了工人,2015年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之後,積極參加穀圭村一切公益性活動,維修多年老化的引水管道,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奮戰,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修一條通往穀圭塬上幾百畝農田的車路,被鄉親們稱為“當代活愚公”,2019年被評為“第四屆洛寧縣道德模範”。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 喬孟召:男,漢族,1964年4月生,喬孟召是馬店鎮關廟村164戶貧困戶的代表,因孩子上學負擔重,因學致貧。但喬孟召人窮志不短,不等不靠,種了8畝金珠沙梨,在沙梨地裡套種紅薯、花生、紅小豆等,還養了兩頭牛,農閒打零工,兩個孩子也爭氣,女兒在鄭州上大學,家裡蓋了新房,購置了新家電,實現了穩定脫貧。喬孟召是眾多自強不息、勤勞致富的關廟群眾的一個縮影。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3. 劉小紅:女,漢族,1977年5月生,小界鄉衛凹村農民。幾年前,婆婆家長兄因病去世,嫂子也外嫁他鄉,撇下三個侄兒侄女,她和丈夫依然擔負起撫養哥嫂孩子的責任,九口之家,五個學生,她們夫婦倆節衣縮食、種西瓜、種蔬菜、養牛,學習種植養殖技術,土裡刨金養家餬口。面對七十多歲的公婆,她悉心照料吃穿、噓寒問暖,她孝老愛幼、相夫教子、和睦鄰里、養育子侄的模範事蹟深得鄉鄰們一致好評。

"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榜單★(第 三 期)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1. 段清末:男,漢族,1951年8月生,中共黨員,中鐵四局退休回鄉工人,現居住陳吳鄉穀圭村。1968年3月應徵入伍,到新疆奇台騎兵獨力團服役,在連隊餵過豬、當過炊事員、班長,多次被評為五好戰土。1971年復員返鄉後就去中鐵四局當了工人,2015年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之後,積極參加穀圭村一切公益性活動,維修多年老化的引水管道,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奮戰,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修一條通往穀圭塬上幾百畝農田的車路,被鄉親們稱為“當代活愚公”,2019年被評為“第四屆洛寧縣道德模範”。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 喬孟召:男,漢族,1964年4月生,喬孟召是馬店鎮關廟村164戶貧困戶的代表,因孩子上學負擔重,因學致貧。但喬孟召人窮志不短,不等不靠,種了8畝金珠沙梨,在沙梨地裡套種紅薯、花生、紅小豆等,還養了兩頭牛,農閒打零工,兩個孩子也爭氣,女兒在鄭州上大學,家裡蓋了新房,購置了新家電,實現了穩定脫貧。喬孟召是眾多自強不息、勤勞致富的關廟群眾的一個縮影。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3. 劉小紅:女,漢族,1977年5月生,小界鄉衛凹村農民。幾年前,婆婆家長兄因病去世,嫂子也外嫁他鄉,撇下三個侄兒侄女,她和丈夫依然擔負起撫養哥嫂孩子的責任,九口之家,五個學生,她們夫婦倆節衣縮食、種西瓜、種蔬菜、養牛,學習種植養殖技術,土裡刨金養家餬口。面對七十多歲的公婆,她悉心照料吃穿、噓寒問暖,她孝老愛幼、相夫教子、和睦鄰里、養育子侄的模範事蹟深得鄉鄰們一致好評。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4. 王紅梅:女,漢族,1969年10月生,中共黨員,洛陽寧竹藥業有限公司職工。她先後擔任公司化驗員、化驗室主任、質量部部長、質量副總等職務。她出色的完成公司三黃片、複方穿心蓮、複方黃連素片、舒筋活血片等研發申報工作,她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專業素養,積極與各部門人員溝通,提高團隊業務技術能力,為洛寧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她多次被評為市縣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

"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榜單★(第 三 期)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1. 段清末:男,漢族,1951年8月生,中共黨員,中鐵四局退休回鄉工人,現居住陳吳鄉穀圭村。1968年3月應徵入伍,到新疆奇台騎兵獨力團服役,在連隊餵過豬、當過炊事員、班長,多次被評為五好戰土。1971年復員返鄉後就去中鐵四局當了工人,2015年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之後,積極參加穀圭村一切公益性活動,維修多年老化的引水管道,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奮戰,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修一條通往穀圭塬上幾百畝農田的車路,被鄉親們稱為“當代活愚公”,2019年被評為“第四屆洛寧縣道德模範”。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 喬孟召:男,漢族,1964年4月生,喬孟召是馬店鎮關廟村164戶貧困戶的代表,因孩子上學負擔重,因學致貧。但喬孟召人窮志不短,不等不靠,種了8畝金珠沙梨,在沙梨地裡套種紅薯、花生、紅小豆等,還養了兩頭牛,農閒打零工,兩個孩子也爭氣,女兒在鄭州上大學,家裡蓋了新房,購置了新家電,實現了穩定脫貧。喬孟召是眾多自強不息、勤勞致富的關廟群眾的一個縮影。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3. 劉小紅:女,漢族,1977年5月生,小界鄉衛凹村農民。幾年前,婆婆家長兄因病去世,嫂子也外嫁他鄉,撇下三個侄兒侄女,她和丈夫依然擔負起撫養哥嫂孩子的責任,九口之家,五個學生,她們夫婦倆節衣縮食、種西瓜、種蔬菜、養牛,學習種植養殖技術,土裡刨金養家餬口。面對七十多歲的公婆,她悉心照料吃穿、噓寒問暖,她孝老愛幼、相夫教子、和睦鄰里、養育子侄的模範事蹟深得鄉鄰們一致好評。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4. 王紅梅:女,漢族,1969年10月生,中共黨員,洛陽寧竹藥業有限公司職工。她先後擔任公司化驗員、化驗室主任、質量部部長、質量副總等職務。她出色的完成公司三黃片、複方穿心蓮、複方黃連素片、舒筋活血片等研發申報工作,她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專業素養,積極與各部門人員溝通,提高團隊業務技術能力,為洛寧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她多次被評為市縣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5. 雷群鳳:女,漢族,1947年8月生,下峪鎮後上莊村農民。她善良、淳樸、堅韌、正直,已過古稀之年的她一生倍受磨難,依然教育子女和睦相鄰,受到村民們的尊敬。47歲那年她丈夫因病過世,拋下她和四個孩子及家裡的老母親。她獨自承擔起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擔。伺候婆婆15年,待如親孃,一輩子沒分過灶,沒紅過臉,沒拌過嘴;對待子女也是教育有方,對兩個兒媳比閨女還親。她還借錢供女兒讀完師範,如今女兒從教二十年,已是後上莊學校的愛崗敬業模範教師。2011年,她家被評為下峪鎮“五好文明家庭”。

"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榜單★(第 三 期)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1. 段清末:男,漢族,1951年8月生,中共黨員,中鐵四局退休回鄉工人,現居住陳吳鄉穀圭村。1968年3月應徵入伍,到新疆奇台騎兵獨力團服役,在連隊餵過豬、當過炊事員、班長,多次被評為五好戰土。1971年復員返鄉後就去中鐵四局當了工人,2015年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之後,積極參加穀圭村一切公益性活動,維修多年老化的引水管道,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奮戰,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修一條通往穀圭塬上幾百畝農田的車路,被鄉親們稱為“當代活愚公”,2019年被評為“第四屆洛寧縣道德模範”。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 喬孟召:男,漢族,1964年4月生,喬孟召是馬店鎮關廟村164戶貧困戶的代表,因孩子上學負擔重,因學致貧。但喬孟召人窮志不短,不等不靠,種了8畝金珠沙梨,在沙梨地裡套種紅薯、花生、紅小豆等,還養了兩頭牛,農閒打零工,兩個孩子也爭氣,女兒在鄭州上大學,家裡蓋了新房,購置了新家電,實現了穩定脫貧。喬孟召是眾多自強不息、勤勞致富的關廟群眾的一個縮影。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3. 劉小紅:女,漢族,1977年5月生,小界鄉衛凹村農民。幾年前,婆婆家長兄因病去世,嫂子也外嫁他鄉,撇下三個侄兒侄女,她和丈夫依然擔負起撫養哥嫂孩子的責任,九口之家,五個學生,她們夫婦倆節衣縮食、種西瓜、種蔬菜、養牛,學習種植養殖技術,土裡刨金養家餬口。面對七十多歲的公婆,她悉心照料吃穿、噓寒問暖,她孝老愛幼、相夫教子、和睦鄰里、養育子侄的模範事蹟深得鄉鄰們一致好評。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4. 王紅梅:女,漢族,1969年10月生,中共黨員,洛陽寧竹藥業有限公司職工。她先後擔任公司化驗員、化驗室主任、質量部部長、質量副總等職務。她出色的完成公司三黃片、複方穿心蓮、複方黃連素片、舒筋活血片等研發申報工作,她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專業素養,積極與各部門人員溝通,提高團隊業務技術能力,為洛寧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她多次被評為市縣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5. 雷群鳳:女,漢族,1947年8月生,下峪鎮後上莊村農民。她善良、淳樸、堅韌、正直,已過古稀之年的她一生倍受磨難,依然教育子女和睦相鄰,受到村民們的尊敬。47歲那年她丈夫因病過世,拋下她和四個孩子及家裡的老母親。她獨自承擔起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擔。伺候婆婆15年,待如親孃,一輩子沒分過灶,沒紅過臉,沒拌過嘴;對待子女也是教育有方,對兩個兒媳比閨女還親。她還借錢供女兒讀完師範,如今女兒從教二十年,已是後上莊學校的愛崗敬業模範教師。2011年,她家被評為下峪鎮“五好文明家庭”。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6. 靳志遠:男,漢族,1978年10月生,底張鄉黃村鑫業錶帶廠職工。他肢體二級殘疾,身殘志堅,遵紀守法,為黃村網絡技術軟件技術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他盡心盡力幫助村裡許多年紀過大的人解除不會網絡的疾苦。村子裡大叔、大嬸找到他從不推辭,閒暇時還到扶貧工廠參加勞動,用自己的雙手多為社會創造財富,為村民謀利益。

"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榜單★(第 三 期)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1. 段清末:男,漢族,1951年8月生,中共黨員,中鐵四局退休回鄉工人,現居住陳吳鄉穀圭村。1968年3月應徵入伍,到新疆奇台騎兵獨力團服役,在連隊餵過豬、當過炊事員、班長,多次被評為五好戰土。1971年復員返鄉後就去中鐵四局當了工人,2015年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之後,積極參加穀圭村一切公益性活動,維修多年老化的引水管道,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奮戰,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修一條通往穀圭塬上幾百畝農田的車路,被鄉親們稱為“當代活愚公”,2019年被評為“第四屆洛寧縣道德模範”。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 喬孟召:男,漢族,1964年4月生,喬孟召是馬店鎮關廟村164戶貧困戶的代表,因孩子上學負擔重,因學致貧。但喬孟召人窮志不短,不等不靠,種了8畝金珠沙梨,在沙梨地裡套種紅薯、花生、紅小豆等,還養了兩頭牛,農閒打零工,兩個孩子也爭氣,女兒在鄭州上大學,家裡蓋了新房,購置了新家電,實現了穩定脫貧。喬孟召是眾多自強不息、勤勞致富的關廟群眾的一個縮影。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3. 劉小紅:女,漢族,1977年5月生,小界鄉衛凹村農民。幾年前,婆婆家長兄因病去世,嫂子也外嫁他鄉,撇下三個侄兒侄女,她和丈夫依然擔負起撫養哥嫂孩子的責任,九口之家,五個學生,她們夫婦倆節衣縮食、種西瓜、種蔬菜、養牛,學習種植養殖技術,土裡刨金養家餬口。面對七十多歲的公婆,她悉心照料吃穿、噓寒問暖,她孝老愛幼、相夫教子、和睦鄰里、養育子侄的模範事蹟深得鄉鄰們一致好評。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4. 王紅梅:女,漢族,1969年10月生,中共黨員,洛陽寧竹藥業有限公司職工。她先後擔任公司化驗員、化驗室主任、質量部部長、質量副總等職務。她出色的完成公司三黃片、複方穿心蓮、複方黃連素片、舒筋活血片等研發申報工作,她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專業素養,積極與各部門人員溝通,提高團隊業務技術能力,為洛寧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她多次被評為市縣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5. 雷群鳳:女,漢族,1947年8月生,下峪鎮後上莊村農民。她善良、淳樸、堅韌、正直,已過古稀之年的她一生倍受磨難,依然教育子女和睦相鄰,受到村民們的尊敬。47歲那年她丈夫因病過世,拋下她和四個孩子及家裡的老母親。她獨自承擔起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擔。伺候婆婆15年,待如親孃,一輩子沒分過灶,沒紅過臉,沒拌過嘴;對待子女也是教育有方,對兩個兒媳比閨女還親。她還借錢供女兒讀完師範,如今女兒從教二十年,已是後上莊學校的愛崗敬業模範教師。2011年,她家被評為下峪鎮“五好文明家庭”。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6. 靳志遠:男,漢族,1978年10月生,底張鄉黃村鑫業錶帶廠職工。他肢體二級殘疾,身殘志堅,遵紀守法,為黃村網絡技術軟件技術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他盡心盡力幫助村裡許多年紀過大的人解除不會網絡的疾苦。村子裡大叔、大嬸找到他從不推辭,閒暇時還到扶貧工廠參加勞動,用自己的雙手多為社會創造財富,為村民謀利益。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7. 李小強:女,漢族,1967年11月生,馬店鎮胡原村農民。她原本有一個和諧、幸福、美滿的家庭,為了給大兒子治病,花掉了全家所有的積蓄,還借了不少錢,家庭負債累累。在黨的扶貧惠民政策幫扶下,夫妻二人不等不靠、踏實肯幹,養牛、種植金珠沙梨、種油菜、種小麥,夫妻二人農忙之餘還到鄰村張村扶貧車間箱包廠務工,每月能有4000元的收入,日子一點點好起來。2016年秋天,二兒子井志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河南科技學院(新鄉),2018年她們家領到了“脫貧光榮證”順利脫貧。

"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榜單★(第 三 期)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1. 段清末:男,漢族,1951年8月生,中共黨員,中鐵四局退休回鄉工人,現居住陳吳鄉穀圭村。1968年3月應徵入伍,到新疆奇台騎兵獨力團服役,在連隊餵過豬、當過炊事員、班長,多次被評為五好戰土。1971年復員返鄉後就去中鐵四局當了工人,2015年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之後,積極參加穀圭村一切公益性活動,維修多年老化的引水管道,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奮戰,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修一條通往穀圭塬上幾百畝農田的車路,被鄉親們稱為“當代活愚公”,2019年被評為“第四屆洛寧縣道德模範”。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 喬孟召:男,漢族,1964年4月生,喬孟召是馬店鎮關廟村164戶貧困戶的代表,因孩子上學負擔重,因學致貧。但喬孟召人窮志不短,不等不靠,種了8畝金珠沙梨,在沙梨地裡套種紅薯、花生、紅小豆等,還養了兩頭牛,農閒打零工,兩個孩子也爭氣,女兒在鄭州上大學,家裡蓋了新房,購置了新家電,實現了穩定脫貧。喬孟召是眾多自強不息、勤勞致富的關廟群眾的一個縮影。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3. 劉小紅:女,漢族,1977年5月生,小界鄉衛凹村農民。幾年前,婆婆家長兄因病去世,嫂子也外嫁他鄉,撇下三個侄兒侄女,她和丈夫依然擔負起撫養哥嫂孩子的責任,九口之家,五個學生,她們夫婦倆節衣縮食、種西瓜、種蔬菜、養牛,學習種植養殖技術,土裡刨金養家餬口。面對七十多歲的公婆,她悉心照料吃穿、噓寒問暖,她孝老愛幼、相夫教子、和睦鄰里、養育子侄的模範事蹟深得鄉鄰們一致好評。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4. 王紅梅:女,漢族,1969年10月生,中共黨員,洛陽寧竹藥業有限公司職工。她先後擔任公司化驗員、化驗室主任、質量部部長、質量副總等職務。她出色的完成公司三黃片、複方穿心蓮、複方黃連素片、舒筋活血片等研發申報工作,她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專業素養,積極與各部門人員溝通,提高團隊業務技術能力,為洛寧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她多次被評為市縣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5. 雷群鳳:女,漢族,1947年8月生,下峪鎮後上莊村農民。她善良、淳樸、堅韌、正直,已過古稀之年的她一生倍受磨難,依然教育子女和睦相鄰,受到村民們的尊敬。47歲那年她丈夫因病過世,拋下她和四個孩子及家裡的老母親。她獨自承擔起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擔。伺候婆婆15年,待如親孃,一輩子沒分過灶,沒紅過臉,沒拌過嘴;對待子女也是教育有方,對兩個兒媳比閨女還親。她還借錢供女兒讀完師範,如今女兒從教二十年,已是後上莊學校的愛崗敬業模範教師。2011年,她家被評為下峪鎮“五好文明家庭”。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6. 靳志遠:男,漢族,1978年10月生,底張鄉黃村鑫業錶帶廠職工。他肢體二級殘疾,身殘志堅,遵紀守法,為黃村網絡技術軟件技術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他盡心盡力幫助村裡許多年紀過大的人解除不會網絡的疾苦。村子裡大叔、大嬸找到他從不推辭,閒暇時還到扶貧工廠參加勞動,用自己的雙手多為社會創造財富,為村民謀利益。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7. 李小強:女,漢族,1967年11月生,馬店鎮胡原村農民。她原本有一個和諧、幸福、美滿的家庭,為了給大兒子治病,花掉了全家所有的積蓄,還借了不少錢,家庭負債累累。在黨的扶貧惠民政策幫扶下,夫妻二人不等不靠、踏實肯幹,養牛、種植金珠沙梨、種油菜、種小麥,夫妻二人農忙之餘還到鄰村張村扶貧車間箱包廠務工,每月能有4000元的收入,日子一點點好起來。2016年秋天,二兒子井志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河南科技學院(新鄉),2018年她們家領到了“脫貧光榮證”順利脫貧。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8. 張傑:男,漢族,1982年2月生,故縣鄉焦寺河村人,武警嘉興市支隊退伍後,創建浙江泰盾保安服務公司,任董事長。公司現有安保人員500多名,先後安置退伍軍人100餘名、殘疾人10多名、洛寧籍貧困戶若干人等到公司就業服務社會。多年來組織社會公益活動教育助學、扶貧救災、社區服務等十多次,作為一個外地創業的洛寧人,把洛寧精神發揚到了南方,值得家鄉父老鄉親們的尊敬和學習。

"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榜單★(第 三 期)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1. 段清末:男,漢族,1951年8月生,中共黨員,中鐵四局退休回鄉工人,現居住陳吳鄉穀圭村。1968年3月應徵入伍,到新疆奇台騎兵獨力團服役,在連隊餵過豬、當過炊事員、班長,多次被評為五好戰土。1971年復員返鄉後就去中鐵四局當了工人,2015年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之後,積極參加穀圭村一切公益性活動,維修多年老化的引水管道,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奮戰,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修一條通往穀圭塬上幾百畝農田的車路,被鄉親們稱為“當代活愚公”,2019年被評為“第四屆洛寧縣道德模範”。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 喬孟召:男,漢族,1964年4月生,喬孟召是馬店鎮關廟村164戶貧困戶的代表,因孩子上學負擔重,因學致貧。但喬孟召人窮志不短,不等不靠,種了8畝金珠沙梨,在沙梨地裡套種紅薯、花生、紅小豆等,還養了兩頭牛,農閒打零工,兩個孩子也爭氣,女兒在鄭州上大學,家裡蓋了新房,購置了新家電,實現了穩定脫貧。喬孟召是眾多自強不息、勤勞致富的關廟群眾的一個縮影。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3. 劉小紅:女,漢族,1977年5月生,小界鄉衛凹村農民。幾年前,婆婆家長兄因病去世,嫂子也外嫁他鄉,撇下三個侄兒侄女,她和丈夫依然擔負起撫養哥嫂孩子的責任,九口之家,五個學生,她們夫婦倆節衣縮食、種西瓜、種蔬菜、養牛,學習種植養殖技術,土裡刨金養家餬口。面對七十多歲的公婆,她悉心照料吃穿、噓寒問暖,她孝老愛幼、相夫教子、和睦鄰里、養育子侄的模範事蹟深得鄉鄰們一致好評。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4. 王紅梅:女,漢族,1969年10月生,中共黨員,洛陽寧竹藥業有限公司職工。她先後擔任公司化驗員、化驗室主任、質量部部長、質量副總等職務。她出色的完成公司三黃片、複方穿心蓮、複方黃連素片、舒筋活血片等研發申報工作,她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專業素養,積極與各部門人員溝通,提高團隊業務技術能力,為洛寧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她多次被評為市縣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5. 雷群鳳:女,漢族,1947年8月生,下峪鎮後上莊村農民。她善良、淳樸、堅韌、正直,已過古稀之年的她一生倍受磨難,依然教育子女和睦相鄰,受到村民們的尊敬。47歲那年她丈夫因病過世,拋下她和四個孩子及家裡的老母親。她獨自承擔起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擔。伺候婆婆15年,待如親孃,一輩子沒分過灶,沒紅過臉,沒拌過嘴;對待子女也是教育有方,對兩個兒媳比閨女還親。她還借錢供女兒讀完師範,如今女兒從教二十年,已是後上莊學校的愛崗敬業模範教師。2011年,她家被評為下峪鎮“五好文明家庭”。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6. 靳志遠:男,漢族,1978年10月生,底張鄉黃村鑫業錶帶廠職工。他肢體二級殘疾,身殘志堅,遵紀守法,為黃村網絡技術軟件技術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他盡心盡力幫助村裡許多年紀過大的人解除不會網絡的疾苦。村子裡大叔、大嬸找到他從不推辭,閒暇時還到扶貧工廠參加勞動,用自己的雙手多為社會創造財富,為村民謀利益。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7. 李小強:女,漢族,1967年11月生,馬店鎮胡原村農民。她原本有一個和諧、幸福、美滿的家庭,為了給大兒子治病,花掉了全家所有的積蓄,還借了不少錢,家庭負債累累。在黨的扶貧惠民政策幫扶下,夫妻二人不等不靠、踏實肯幹,養牛、種植金珠沙梨、種油菜、種小麥,夫妻二人農忙之餘還到鄰村張村扶貧車間箱包廠務工,每月能有4000元的收入,日子一點點好起來。2016年秋天,二兒子井志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河南科技學院(新鄉),2018年她們家領到了“脫貧光榮證”順利脫貧。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8. 張傑:男,漢族,1982年2月生,故縣鄉焦寺河村人,武警嘉興市支隊退伍後,創建浙江泰盾保安服務公司,任董事長。公司現有安保人員500多名,先後安置退伍軍人100餘名、殘疾人10多名、洛寧籍貧困戶若干人等到公司就業服務社會。多年來組織社會公益活動教育助學、扶貧救災、社區服務等十多次,作為一個外地創業的洛寧人,把洛寧精神發揚到了南方,值得家鄉父老鄉親們的尊敬和學習。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9. 張青超:男,漢族,1975年3月生,小界鄉小界村農民,中共黨員。曾外出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務工多年,為響應國家號召,現回鄉承包荒山耕地創業帶領鄉親脫貧致富,他在小界鄉承包耕地70畝發展菸葉種植項目,承包村荒坡和耕地,投資100餘萬元畝種植優質蘋果樹,與農戶簽訂用工協議僱傭貧困戶到煙田、蘋果地打工緻富。白天他帶領鄉親在煙田勞作,夜晚他參加煙站技術指導學習。去年菸葉創收20萬元,帶動全村24戶貧困戶光榮脫貧20戶。

"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榜單★(第 三 期)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1. 段清末:男,漢族,1951年8月生,中共黨員,中鐵四局退休回鄉工人,現居住陳吳鄉穀圭村。1968年3月應徵入伍,到新疆奇台騎兵獨力團服役,在連隊餵過豬、當過炊事員、班長,多次被評為五好戰土。1971年復員返鄉後就去中鐵四局當了工人,2015年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之後,積極參加穀圭村一切公益性活動,維修多年老化的引水管道,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奮戰,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修一條通往穀圭塬上幾百畝農田的車路,被鄉親們稱為“當代活愚公”,2019年被評為“第四屆洛寧縣道德模範”。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 喬孟召:男,漢族,1964年4月生,喬孟召是馬店鎮關廟村164戶貧困戶的代表,因孩子上學負擔重,因學致貧。但喬孟召人窮志不短,不等不靠,種了8畝金珠沙梨,在沙梨地裡套種紅薯、花生、紅小豆等,還養了兩頭牛,農閒打零工,兩個孩子也爭氣,女兒在鄭州上大學,家裡蓋了新房,購置了新家電,實現了穩定脫貧。喬孟召是眾多自強不息、勤勞致富的關廟群眾的一個縮影。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3. 劉小紅:女,漢族,1977年5月生,小界鄉衛凹村農民。幾年前,婆婆家長兄因病去世,嫂子也外嫁他鄉,撇下三個侄兒侄女,她和丈夫依然擔負起撫養哥嫂孩子的責任,九口之家,五個學生,她們夫婦倆節衣縮食、種西瓜、種蔬菜、養牛,學習種植養殖技術,土裡刨金養家餬口。面對七十多歲的公婆,她悉心照料吃穿、噓寒問暖,她孝老愛幼、相夫教子、和睦鄰里、養育子侄的模範事蹟深得鄉鄰們一致好評。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4. 王紅梅:女,漢族,1969年10月生,中共黨員,洛陽寧竹藥業有限公司職工。她先後擔任公司化驗員、化驗室主任、質量部部長、質量副總等職務。她出色的完成公司三黃片、複方穿心蓮、複方黃連素片、舒筋活血片等研發申報工作,她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專業素養,積極與各部門人員溝通,提高團隊業務技術能力,為洛寧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她多次被評為市縣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5. 雷群鳳:女,漢族,1947年8月生,下峪鎮後上莊村農民。她善良、淳樸、堅韌、正直,已過古稀之年的她一生倍受磨難,依然教育子女和睦相鄰,受到村民們的尊敬。47歲那年她丈夫因病過世,拋下她和四個孩子及家裡的老母親。她獨自承擔起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擔。伺候婆婆15年,待如親孃,一輩子沒分過灶,沒紅過臉,沒拌過嘴;對待子女也是教育有方,對兩個兒媳比閨女還親。她還借錢供女兒讀完師範,如今女兒從教二十年,已是後上莊學校的愛崗敬業模範教師。2011年,她家被評為下峪鎮“五好文明家庭”。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6. 靳志遠:男,漢族,1978年10月生,底張鄉黃村鑫業錶帶廠職工。他肢體二級殘疾,身殘志堅,遵紀守法,為黃村網絡技術軟件技術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他盡心盡力幫助村裡許多年紀過大的人解除不會網絡的疾苦。村子裡大叔、大嬸找到他從不推辭,閒暇時還到扶貧工廠參加勞動,用自己的雙手多為社會創造財富,為村民謀利益。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7. 李小強:女,漢族,1967年11月生,馬店鎮胡原村農民。她原本有一個和諧、幸福、美滿的家庭,為了給大兒子治病,花掉了全家所有的積蓄,還借了不少錢,家庭負債累累。在黨的扶貧惠民政策幫扶下,夫妻二人不等不靠、踏實肯幹,養牛、種植金珠沙梨、種油菜、種小麥,夫妻二人農忙之餘還到鄰村張村扶貧車間箱包廠務工,每月能有4000元的收入,日子一點點好起來。2016年秋天,二兒子井志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河南科技學院(新鄉),2018年她們家領到了“脫貧光榮證”順利脫貧。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8. 張傑:男,漢族,1982年2月生,故縣鄉焦寺河村人,武警嘉興市支隊退伍後,創建浙江泰盾保安服務公司,任董事長。公司現有安保人員500多名,先後安置退伍軍人100餘名、殘疾人10多名、洛寧籍貧困戶若干人等到公司就業服務社會。多年來組織社會公益活動教育助學、扶貧救災、社區服務等十多次,作為一個外地創業的洛寧人,把洛寧精神發揚到了南方,值得家鄉父老鄉親們的尊敬和學習。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9. 張青超:男,漢族,1975年3月生,小界鄉小界村農民,中共黨員。曾外出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務工多年,為響應國家號召,現回鄉承包荒山耕地創業帶領鄉親脫貧致富,他在小界鄉承包耕地70畝發展菸葉種植項目,承包村荒坡和耕地,投資100餘萬元畝種植優質蘋果樹,與農戶簽訂用工協議僱傭貧困戶到煙田、蘋果地打工緻富。白天他帶領鄉親在煙田勞作,夜晚他參加煙站技術指導學習。去年菸葉創收20萬元,帶動全村24戶貧困戶光榮脫貧20戶。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10. 董石巖:男,漢族,77歲,1942年3月生,原上戈鎮杜河村黨支部書記。 55年黨齡的老支書,他帶領全村人種蘋果1600畝、壽桃300畝、種菸葉420畝,帶領全村114戶貧困戶到2019年元月,除國家兜底戶外,其餘108戶全部光榮脫貧奔小康。他的妻子韓富榮因常年有病,高血壓、冠心病,骨折等病症,長年需要吃藥看病造成家庭致貧。2014年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帶領家人種蘋果,栽金煙,加大種植規模2017年,順利脫貧摘帽。

誰是您心目中的榜樣?請為他們點贊、寄語留言和轉發分享,表達對候選人的敬意和讚揚。我們將根據候選人獲“贊”數量,推出“洛寧榜樣”2019年第二季度人物榜。

"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榜單★(第 三 期)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1. 段清末:男,漢族,1951年8月生,中共黨員,中鐵四局退休回鄉工人,現居住陳吳鄉穀圭村。1968年3月應徵入伍,到新疆奇台騎兵獨力團服役,在連隊餵過豬、當過炊事員、班長,多次被評為五好戰土。1971年復員返鄉後就去中鐵四局當了工人,2015年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之後,積極參加穀圭村一切公益性活動,維修多年老化的引水管道,經過3個多月的艱苦奮戰,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修一條通往穀圭塬上幾百畝農田的車路,被鄉親們稱為“當代活愚公”,2019年被評為“第四屆洛寧縣道德模範”。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2. 喬孟召:男,漢族,1964年4月生,喬孟召是馬店鎮關廟村164戶貧困戶的代表,因孩子上學負擔重,因學致貧。但喬孟召人窮志不短,不等不靠,種了8畝金珠沙梨,在沙梨地裡套種紅薯、花生、紅小豆等,還養了兩頭牛,農閒打零工,兩個孩子也爭氣,女兒在鄭州上大學,家裡蓋了新房,購置了新家電,實現了穩定脫貧。喬孟召是眾多自強不息、勤勞致富的關廟群眾的一個縮影。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3. 劉小紅:女,漢族,1977年5月生,小界鄉衛凹村農民。幾年前,婆婆家長兄因病去世,嫂子也外嫁他鄉,撇下三個侄兒侄女,她和丈夫依然擔負起撫養哥嫂孩子的責任,九口之家,五個學生,她們夫婦倆節衣縮食、種西瓜、種蔬菜、養牛,學習種植養殖技術,土裡刨金養家餬口。面對七十多歲的公婆,她悉心照料吃穿、噓寒問暖,她孝老愛幼、相夫教子、和睦鄰里、養育子侄的模範事蹟深得鄉鄰們一致好評。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4. 王紅梅:女,漢族,1969年10月生,中共黨員,洛陽寧竹藥業有限公司職工。她先後擔任公司化驗員、化驗室主任、質量部部長、質量副總等職務。她出色的完成公司三黃片、複方穿心蓮、複方黃連素片、舒筋活血片等研發申報工作,她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專業素養,積極與各部門人員溝通,提高團隊業務技術能力,為洛寧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她多次被評為市縣先進工作者和勞動模範。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5. 雷群鳳:女,漢族,1947年8月生,下峪鎮後上莊村農民。她善良、淳樸、堅韌、正直,已過古稀之年的她一生倍受磨難,依然教育子女和睦相鄰,受到村民們的尊敬。47歲那年她丈夫因病過世,拋下她和四個孩子及家裡的老母親。她獨自承擔起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擔。伺候婆婆15年,待如親孃,一輩子沒分過灶,沒紅過臉,沒拌過嘴;對待子女也是教育有方,對兩個兒媳比閨女還親。她還借錢供女兒讀完師範,如今女兒從教二十年,已是後上莊學校的愛崗敬業模範教師。2011年,她家被評為下峪鎮“五好文明家庭”。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6. 靳志遠:男,漢族,1978年10月生,底張鄉黃村鑫業錶帶廠職工。他肢體二級殘疾,身殘志堅,遵紀守法,為黃村網絡技術軟件技術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他盡心盡力幫助村裡許多年紀過大的人解除不會網絡的疾苦。村子裡大叔、大嬸找到他從不推辭,閒暇時還到扶貧工廠參加勞動,用自己的雙手多為社會創造財富,為村民謀利益。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7. 李小強:女,漢族,1967年11月生,馬店鎮胡原村農民。她原本有一個和諧、幸福、美滿的家庭,為了給大兒子治病,花掉了全家所有的積蓄,還借了不少錢,家庭負債累累。在黨的扶貧惠民政策幫扶下,夫妻二人不等不靠、踏實肯幹,養牛、種植金珠沙梨、種油菜、種小麥,夫妻二人農忙之餘還到鄰村張村扶貧車間箱包廠務工,每月能有4000元的收入,日子一點點好起來。2016年秋天,二兒子井志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河南科技學院(新鄉),2018年她們家領到了“脫貧光榮證”順利脫貧。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8. 張傑:男,漢族,1982年2月生,故縣鄉焦寺河村人,武警嘉興市支隊退伍後,創建浙江泰盾保安服務公司,任董事長。公司現有安保人員500多名,先後安置退伍軍人100餘名、殘疾人10多名、洛寧籍貧困戶若干人等到公司就業服務社會。多年來組織社會公益活動教育助學、扶貧救災、社區服務等十多次,作為一個外地創業的洛寧人,把洛寧精神發揚到了南方,值得家鄉父老鄉親們的尊敬和學習。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9. 張青超:男,漢族,1975年3月生,小界鄉小界村農民,中共黨員。曾外出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務工多年,為響應國家號召,現回鄉承包荒山耕地創業帶領鄉親脫貧致富,他在小界鄉承包耕地70畝發展菸葉種植項目,承包村荒坡和耕地,投資100餘萬元畝種植優質蘋果樹,與農戶簽訂用工協議僱傭貧困戶到煙田、蘋果地打工緻富。白天他帶領鄉親在煙田勞作,夜晚他參加煙站技術指導學習。去年菸葉創收20萬元,帶動全村24戶貧困戶光榮脫貧20戶。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10. 董石巖:男,漢族,77歲,1942年3月生,原上戈鎮杜河村黨支部書記。 55年黨齡的老支書,他帶領全村人種蘋果1600畝、壽桃300畝、種菸葉420畝,帶領全村114戶貧困戶到2019年元月,除國家兜底戶外,其餘108戶全部光榮脫貧奔小康。他的妻子韓富榮因常年有病,高血壓、冠心病,骨折等病症,長年需要吃藥看病造成家庭致貧。2014年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帶領家人種蘋果,栽金煙,加大種植規模2017年,順利脫貧摘帽。

誰是您心目中的榜樣?請為他們點贊、寄語留言和轉發分享,表達對候選人的敬意和讚揚。我們將根據候選人獲“贊”數量,推出“洛寧榜樣”2019年第二季度人物榜。

“2019洛寧榜樣”第二季度(第三期)人物榜發佈

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不平凡的堅守的你我他點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