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哈拉之戰:白匈奴帝國滅亡與突厥在中亞的崛起


布哈拉之戰:白匈奴帝國滅亡與突厥在中亞的崛起


公元6世紀中期,源自大月氏的白匈奴帝國雄踞中亞。他們不僅佔據了整個阿富汗山區,還將勢力擴充到北印度、河中、西域與呼羅珊東部。但他們的盛極一時,也隨即為自己招來了毀滅性打擊。作為老對手的薩珊波斯帝國,已經聯繫了雄踞草原的西突厥汗國。雙方的聯軍最終在560年將最後的吐火羅帝國消滅。


布哈拉之戰:白匈奴帝國滅亡與突厥在中亞的崛起

在赫拉特附近遭遇白匈奴埋伏的波斯軍隊



早在公元484年,薩珊波斯軍隊就在阿里亞地區的赫拉特城附近遭至慘敗。不僅國王俾路斯一世被殺,大量的貴族武士也遭到白匈奴人的圍殺。這場慘敗讓波斯失去了呼羅珊地區的控制,同時也使整代人失去了反擊對手的實力。因此,雙方的下一場決戰被推遲到了6世紀中期。


布哈拉之戰:白匈奴帝國滅亡與突厥在中亞的崛起

公元6世紀 鼎盛時期的白匈奴帝國



白匈奴之所以能屢次擊敗波斯,並非整體國力更強,也不是因為其軍隊體系更為完善。恰恰相反,他們即便是在鼎盛時期也無法同齊裝滿員的薩珊軍隊正面對抗。但當戰場逐漸遠離波斯人的京畿核心,這些長期混跡於中亞腹地的遊牧戰士就有眾多手段來削弱強敵。他們習慣於避開波斯人的兵鋒,以遠距離撤退誘使騎兵脫離步兵掩護,然後伺機埋伏下手。長此以往,甚至給波斯人留下了其貴族戰士都不如對方的可怕印象。


布哈拉之戰:白匈奴帝國滅亡與突厥在中亞的崛起

大部分白匈奴士兵都是重裝騎射手



由於薩珊王朝長期致力於打壓地方諸侯或自治城市,所以在中亞的很多地方都不受歡迎。除了數個臣服於泰西封宮廷的貴霜系諸侯,還有眾多河中的粟特城市,都非常反感薩珊君主的過度干預。甚至連那些世代生活於呼羅珊地區的軍事貴族,也不願意自己的封地權益被大王所侵害。於是,前兩者往往會站在白匈奴一邊作戰,後者則對於支援王室軍隊表現消極。這也讓波斯東征軍在中亞戰場上顯得無所適從,而白匈奴人混的風生水起。


布哈拉之戰:白匈奴帝國滅亡與突厥在中亞的崛起

戰勝波斯後 白匈奴將都城遷往河中的布哈拉



然而,白匈奴人在逐步完善帝國架構時,也將自己最大的優勢消耗殆盡。雖然他們在表面上維持了源自古波斯阿契美尼德時代的寬鬆統治,卻又不可避免的對臣服地區產生影響。無論是君士坦丁堡的羅馬書記員,還是長安城裡的北周史官,都留下了這些新徵服者的遷都進程。在確定波斯的威脅暫時消除後,白匈奴就將都城從靠近費爾干納的山地要塞,換到了索格狄亞那的布哈拉。他們在那裡構築了史無前例的巨大城牆,將方圓幾百裡的綠洲都圈入其中。同時,王室成員或新出現的官吏階層,定期遊蕩於各城市或綠洲。每到一地都選擇紮營城外,等著原有的統治者來乖乖納貢。只有少部分貴胄會融入原有的統治階層,讓後代成為真正的掌門人。因此,原本期望白匈奴解放自己的綠洲居民發現,整體環境並沒有什麼改觀。


布哈拉之戰:白匈奴帝國滅亡與突厥在中亞的崛起

河中本地的粟特和斯基泰人 只是鬆散的認可帝國權威



除了農業和牧業收入,中亞城市還非常倚重商業經營。任何要在此建立帝國的強權,都有義務為各城市疏通商路。但白匈奴人在這方面卻做得非常不理想。首先是由於同薩珊王朝的糟糕關係,讓直接向西的路線變得較為蕭條。若波斯若與東羅馬發生衝突,也會影響貿易線路的另一頭物流。其次,南下印度河流域的線路也被笈多帝國所阻斷。白匈奴軍隊以阿拉霍西亞地區為基地,屢次南下征伐都功敗垂成。加上波斯軍隊已經佔領了扼守紅海的亞丁地區,就讓河中的商業利益受到進一步蠶食。所以,白匈奴帝國已在中亞貴族面前失分不少。


布哈拉之戰:白匈奴帝國滅亡與突厥在中亞的崛起

波斯人用近百年時間 重整了自己的軍事體系



事情發展到公元6世紀,這些吐火羅系的月氏後裔,在中亞已是強弩之末。重整旗鼓的波斯人已準備對他們進行清算,非常不滿的粟特貴族也不願意繼續給予大力支持,北方的突厥也在前兩者的各種引誘下磨刀霍霍。因此,白匈奴帝國已經進入了自己霸權的倒計時。


布哈拉之戰:白匈奴帝國滅亡與突厥在中亞的崛起

武裝風格與羅馬軍隊趨同的 亞美尼亞步兵



為了快速擊垮頑敵,波斯國王庫思老一世提前結束了同羅馬的戰爭。隨即,他將大批在敘利亞和高加索得到戰爭錘鍊的部隊,調往東部前沿。除了精銳的不死軍騎兵外,還有眾多軍政改革後出現的獨立小地主騎士。他們都是帝國內最服從大王號令的武裝成員。同時,愈發被倚重的亞美尼亞人也大量加入波斯軍隊。他們提供的重裝騎射手、羅馬式步兵都是強攻對手的必要配置。加上此次的戰場就在呼羅珊,也非常方便從毗鄰的裡海南岸調集德拉米山地步兵,所以對薩珊人非常有利。


布哈拉之戰:白匈奴帝國滅亡與突厥在中亞的崛起

採用半具裝的 薩珊地方貴族騎兵



相比之下,白匈奴的動員體制和軍隊構成則依然停留在前一個時代。作為西遷的眾多月氏系部族,他們在貴霜時代都保留了較多的遊牧習俗。因此,其軍隊的核心幾乎由騎兵構成,大部分人是隻裝備著複合弓與長劍。在地盤擴充後,帝國軍隊開始有大量的粟特和巴克特里亞人本地武裝加入,但忠誠度與戰鬥意志都無法同本族精銳相比。因此,白匈奴人實際上無法動員超過30000的軍隊,也對如何好好整合新的軍事資源並不上心。更要命的是,他們幾乎無法同時應付兩條不同戰線上的敵人。這也是他們在波斯-突厥聯盟面前顯得非常無力的原因。


布哈拉之戰:白匈奴帝國滅亡與突厥在中亞的崛起

突厥也首次作為中亞的決定性勢力登場



當庫思老一世的薩珊軍隊開始進入呼羅珊,本地大部分貴族就選擇了不戰而降,重回原宗主的懷抱。同時,西突厥汗國的騎兵也開始越過錫爾河,襲擊白匈奴控制區內的邊境城市。措手不及白匈奴國王加法爾,只能選擇收縮戰線。本著一貫以退為進的策略,全軍非常自然的向著都城布哈拉靠攏。然而,長達數百里的邊牆,不僅無法抵禦波斯工兵的各類攻城武器,甚至無法湊出足夠的人手去全面佈防。這就迫使守軍要麼放棄自己的京畿重地,要麼在城下展開決戰。


布哈拉之戰:白匈奴帝國滅亡與突厥在中亞的崛起

少量的白匈奴重騎兵 根本無法與波斯正面抗衡



在之後的激戰中,白匈奴軍隊的真實水平暴露無遺。大量騎射手的迂迴包抄,並不能撼動薩珊軍隊的兩翼。少量的具裝重騎兵,無不能用正面衝擊打垮薩珊人的核心精英。雖然波斯人經常在西部戰場上將步兵部署在中路,由兩邊的騎兵掩護。但在東方戰場,他們就會將主力騎兵放置在中心位置,讓大量的步兵拱衛騎兵最為脆弱的側翼。中亞地區的遊牧系軍隊,在遇到如此堅挺的陣勢時,總會顯得攻堅能力不足。在自己不願意決戰的場合下,失敗也就在所難免。


布哈拉之戰:白匈奴帝國滅亡與突厥在中亞的崛起

作為附庸的斯基泰系騎兵 戰鬥意志比較薄弱



至於面積擴大近10倍的布哈拉城,同樣在防禦設計上有許多致命缺陷。其核心部分是一座防禦嚴密的要塞,但無法防禦較大的面積。因此,外牆之內其實包括了眾多水流、草場、果園和農田,近乎一個同外部隔離的小世界。但在野戰軍無法阻擋敵人的情況下,龐大而並不精妙的外牆,就成為了城市守衛者的噩夢。波斯軍隊則通過長期圈養的羅馬俘虜,擁有了近乎全套的古典攻城武器。這樣一層薄薄的邊牆,根本不能形成阻礙。即便是城市中心的堡壘,也不能在缺水少糧的情況下,長期堅持。因此,這座被白匈奴人經營幾十年的中亞王都,就迅速落入了薩珊大軍之手。


布哈拉之戰:白匈奴帝國滅亡與突厥在中亞的崛起

波斯的攻城武器也讓中亞勢力所無法比擬



隨著布哈拉的陷落,看似強大的白匈奴帝國已徹底分崩離析。波斯-突厥聯軍,開始按照之前的約定,劃分戰後的勢力範圍。原則上,阿姆河以南的所有地域將歸於薩珊,而西突厥可以跨過錫爾河佔據整個河中。但突厥人受到本地粟特貴族的支持,將邊界擴充到了阿姆河以南。這讓庫思老一世感覺自己遭到了欺騙。更讓他無法容忍的是,西突厥也併為將餘下的白匈奴勢力全部殲滅。相反,他們認可了白匈奴本部在原先的巴克特里亞本部,建立起自己的保留區,成為自己的附屬國。至於南部的各前貴霜系王侯,也隨之向突厥新秩序低頭。


布哈拉之戰:白匈奴帝國滅亡與突厥在中亞的崛起

白匈奴餘部將繼續以突厥的附庸身份存在



所以,白匈奴帝國的毀滅,不過是中亞之後幾百年混戰的預演。波斯人很快將和突厥人在漫長的前線發生激烈衝突。由於後者已經在漠北草原和西伯利亞之間有著廣泛分佈,所以還能直接遣使君士坦丁堡與羅馬聯合。這也對後來的羅馬-波斯最終戰爭,產生了巨大影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