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何以被譽為子彈不敢碰的軍神?除了會打仗,還有這兩大原因

來源:搜狐網歷史風雲故事

在我軍歷史上,著名將領羅炳輝無疑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是電影《從奴隸到將軍中》主角羅霄的原型,是建國後中央軍委認定的36位軍事家之一,2009年又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可惜天妒英才,羅炳輝於1946年6月在山東臨沂病逝。有人說,如果他在1955年我軍首次授銜時仍健在,起碼應授予大將軍銜。

羅炳輝生前在群眾當中有一個人所共知的美稱,那就是“子彈不敢碰的軍神”,之所以贏得這個美稱,除了他善於用兵戰功赫赫之外,還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治軍有方,二是槍法極準。

羅炳輝治軍極嚴。他常說:“戰場乃立屍之地。平時寬容,戰時就要付出血的代價。”

第2師組建之初,羅炳輝就發動了大規模的練兵運動。他提出:“只有平時多流汗,才能戰時少流血”,“有三發子彈,就要拿出一發來打靶”,“要練得胳膊上立得起人,練得眼珠子淌汗”。

根據在淮南地區作戰的特點,羅炳輝制訂了一整套練兵方法。野外操練,他設置了五大障礙:獨木橋、短牆、鐵絲網、水溝、壕塹。


此人何以被譽為子彈不敢碰的軍神?除了會打仗,還有這兩大原因


演練時,羅炳輝拎著一袋碎泥塊,站在障礙邊。幹部戰士在障礙前稍一猶豫,稍一膽怯,羅炳輝就把小泥塊砸到他身上,嚴肅地說:

“你被子彈打中了!”

“你掛花了!快隱蔽!”

“敵人機槍掃過來了,你怎麼辦?”

“勇者生,怯者死!”

練習得十分逼真。羅炳輝和戰士們一起演練,摸爬滾打,親做示範。

新戰士驚異地發現:羅師長雖然身軀胖大,但卻動作矯健,疾步如飛。在個人技術上,羅炳輝要求每一個指戰員必須熟練掌握五大技術:射擊、投彈、拚刺、劈刀、土工作業。

比如練劈刀,不但要掌握傳統武術的基本套路,還要勇猛有力,劈出風聲,一刀下去,能把十枚疊成一堆的銅板齊刷刷劈成兩半。


此人何以被譽為子彈不敢碰的軍神?除了會打仗,還有這兩大原因


有一次,他要戰士們到根據地邊緣地帶群眾大會上去表演劈刀,只聽得一陣錚錚響亮,半截銅板漫天飛舞。

羅炳輝笑著問道:“鄉親們,是銅板硬呢,還是日本鬼子的腦殼硬?”

答案不言而喻,會場上響起熱烈的掌聲。

羅炳輝的大刀隊在戰場上殺出了威風。

有一次,一隊日本兵竄犯根據地,推進到新四軍陣地前,抬頭一看,陣地上不見一個人影,只見齊刷刷倒插著一排大刀,足有百十把,在陽光下閃著寒光,只聽見刀柄上拴的紅布在大風中嘩嘩地飄,日本侵略軍嚇得魂飛魄散,扭頭就逃。

羅炳輝是位著名的神槍手。百米之外打雞蛋,四五十米打麻雀,百發百中。槍法好必須臂力強,馬克沁重機槍他可以連續提舉幾十次,平端起來能瞄20分鐘,臉不紅,氣不喘。輕機槍,他平端著一練就是一個多小時,紋絲不動。


此人何以被譽為子彈不敢碰的軍神?除了會打仗,還有這兩大原因


在淮南抗日民主根據地,曾經廣泛流傳過“羅師長一槍打死三個半鬼子”的故事:有一次,一小隊日軍侵犯根據地,排著縱隊過小橋,羅炳輝在橋頭伏擊點迎頭就是一槍,那麼巧,子彈穿透了前兩個日本兵的咽喉,又掀掉了第三個日本兵的天靈蓋,鑽進第四個日本兵的胳膊裡,三死一傷。

這個故事的真假已無法考證,但羅炳輝的神奇槍法卻是事實。

一次,教導隊學員們正在談論羅炳輝的神奇槍法,正巧羅炳輝散步從這裡路過。學員們要求羅師長表演打鳥,羅炳輝正在思考問題,笑著擺手說:“下次再打吧。”

學員馬登奎開玩笑地說了一句風涼話,“哪有那麼神?我就不信。果真一槍一個,我馬登奎生吃了它!”

羅炳輝聽後看了這位戰士一眼,掏出左輪手槍,四面看看,一甩手叭叭兩槍,天上栽下來一隻麻雀和一隻灰喜鵲。


此人何以被譽為子彈不敢碰的軍神?除了會打仗,還有這兩大原因


羅炳輝板著臉,命令:“馬登奎!出列!”他指著地下血淋淋的兩隻鳥,喝道:“吃掉!”

馬登奎從來沒看見過師長髮這樣大的火,臉都嚇白了。

這時羅炳輝走過去,拍了拍這位戰士的肩膀笑著說:“小夥子,好好練吧。”這位戰士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羅炳輝的實戰經驗十分豐富。在戰場上,他能從子彈的呼嘯聲中,分辨出敵人是盲目射擊還是瞄準射擊、敵人射手距自己多少米;從炮彈呼嘯聲中,他能判斷出彈著點,常常是他剛命令同志們跑開,原來站的地方就落下了炮彈。

戰士們說:“打仗有羅師長在前面,有宮部長(指衛生部長宮乃權)在後面,我們什麼也不怕!”群眾稱羅炳輝是“子彈不敢碰的軍神”。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