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獨白——起於心、成於行

愛的獨白——起於心、成於行

陳先發在復旦大學2018年新生開學典禮上演講,題目是“不做‘空心人’”,當中有兩段話:

“越是有人不再確信什麼,覺得‘愛’、‘理想’、‘信仰’成了過時的、陳舊而虛張的概念,就越是需要另一群人把這些詞,高高地舉在頭頂。對內心貧乏的人來說,這些詞是空的。而對內心豐富的人來說,它們永遠是有血有肉的,是新鮮的。”

“一個人,對求知、求真理沒有非同一般的執著,沒有一種內心的灼熱,沒有百折不撓的堅忍,自然匹配不了一個愛字。沒有固守社會良知正義、突破一己侷限的家國情懷,自然也難以體察到這個境界。有所愛,意味著獻身精神、一種信仰;意味著可能需要放棄很多,也需要有深刻的自省能力時時喚醒自己。”

十分受用,也趕緊推薦給大家。

關於“愛”,得看它的繁體字才有感覺,“愛”有心,才是愛。“愛”在流行文化中幾乎成了掛在嘴上的熱詞,但真的有匹配的境界和感受嗎?記得樊老師課上曾經講過,現在的年輕人啊,談個戀愛,動輒來陣火氣就散了,哪裡像父輩人一樣,關係嘛,修修補補的,過就過一輩子,一經承諾,就有經營,這個過程中對於個體來說可能痛苦而漫長,但愛,以一種溫情的方式被磨出來了。現在,在愛經歷它深刻考驗且轉化的關鍵點上,兩個人就散了,這不是一種愛無力的表現嗎?此時,我突然覺得,這是一種愛早夭。那問題是,愛有它自己的發展線索嗎?

有。印象深刻曾經聽過星雲大師給青年講“愛”這個話題,也是從青年的愛情談起,從怦然心動開始,引發臺下一陣笑意,只是,慢慢地,我們自己會感覺,一來,兩個人之間的情愛若非有電光火石的那一點——即大家時常提到的感覺,很容易因為外界各種條件的變化而變質;二來,縱使有那點“感覺”的基礎,經營過程中發現,除非兩個人的境界格局、心胸眼界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把愛擴充開來,播撒給他人社會,建立更廣闊且更同頻的價值觀,一起變得成熟起來,否則,感情也將難以維繫。講著講著,就慢慢昇華到對國家、對人類的大愛,方才讓青年明白,啊,原來“愛”這個字的分量那麼重啊!

但現在想來,它又那麼輕,輕到只是化為一種甚至不用定義、不用彰顯的生活常態,就在我們的日用常行中。此處,要提到“母愛”,這是人類普遍認可的、較為無私的一種感情,什麼叫無私呢,就是相對而言“無條件的”,即不論你怎樣,我還是對你好,一心一意。什麼叫“一心一意”呢,就是相對而言“全心全意”——全是為著你,給你“好的”,跟回報無關,甚至,跟我自己覺得“好的”無關。但問題是,母愛是一種基於血緣親情的、起源神祕、無須解釋的自然之愛,是“母親”這個身份角色自帶的特殊之愛。想要體察並擁有相對而言具有可普遍性的無私之愛,有什麼方法嗎?

有。我們經常聽說要多做利益他人的事情,多多培養為社會服務的心態和能力,此言不差,就是要我們為了在社會生活中學會愛、感受愛、擁有愛的能力從而創造更多愛的機緣(即廣結善緣)。至此,才知道愛是可以後天學習的,這種學習須得投入到社會生活之中,在“彼此”、“大家”之間開展,才知“愛”在它的生長中,會歷經“我”、“我與他”、“我與你”、“我們”這幾種視角,最終,當“我”安住在“我們”當中,心靈相通並融會,“愛”才顯現它的真意,且持久。

這太過於理想主義嗎?不,愛根本不是一種主義,也非理想,把愛當作理想,恰恰證明了現實中的愛匱乏。愛是一種體驗有、闡釋無的概念,真的懂了愛,大概,你就有了倫理學的一個基點吧?才知人類關係的總和(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被定義為人的本質),以及關係的各種形態,從社會倫理心態的角度而言,都是被“愛”,承托起來的。

學理上追問“愛”終歸淺些,多多進行社會實踐吧,在行動中增養善意,成就更好的德性,人生之路會越走越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