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曾生產出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火炮,卻仍無法改變戰敗的結局

陸軍 武器 中國近代史 軍事裝備 野史趣事 2017-03-29

武器裝備對於作戰的軍隊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就如廚子離不開鍋子一般,沒了武器裝備,軍隊將什麼也幹不了。

而在中國晚清時期,雖然中國受到了外國人的欺凌,但這絕不是因為中國的武器裝備遠落後於世界水平。事實正是恰恰相反的,當時的中國不僅擁有著不少現代化的先進武器裝備,而且還能夠自行生產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武器--十二英寸的阿姆斯特朗巨型火炮。

晚清時曾生產出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火炮,卻仍無法改變戰敗的結局

在那時,中國的武器裝備大多是由江南製造總局進行設計、製造的。而若是要生產十二英寸的巨型炮彈,則需要具有比較強的技術水平。起初的清廷並不具有這樣的能力,但這並沒有成為晚清政府發展軍事的阻礙。

江南製造總局先是從當時武器較為先進的英國購進了一些重炮,之後又聘請了英國的軍事技術人員作為自己的技術顧問,幫助解決製造總局內火炮生產的問題。在這之後,製造總局才逐步依靠著本國的力量製造出了具有頗高水平的重炮。此等高水平的巨炮的成功生產,正是充分說明了當時的中國、當時的製造總局已具備了較為完善的生產武器的設備和技術。

晚清時曾生產出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火炮,卻仍無法改變戰敗的結局

當然了,此等武器的製造與生產必定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這對於當時的滿清政府來說無疑是一個十分重的負擔。但清廷依然堅持著武器技術的改進與生產。因此,直到清政府覆滅的時候,政府給海陸兩軍所配備的武器在全球範圍內都可以算得上是排在前列的。

但儘管清軍配備瞭如此先進的軍事裝備,但清軍在抵禦外辱的作戰中仍然是屢遭失敗。這又是為何呢?

晚清時曾生產出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火炮,卻仍無法改變戰敗的結局

若是仔細思索一番,也還是能夠找到一些答案的。畢竟對於行軍打仗來說,武器是必需的,但卻不是唯一的。要想取得戰事的勝利不僅需要先進厲害的武器,還需要訓練有素的士兵、嚴謹細密的戰略戰術,這才會形成一支強大的軍事隊伍。但在軍隊的背後還需要國力的支撐,一個腐敗無能的國家、是無法以微薄的國力支撐軍隊作戰的。

晚清時曾生產出中國迄今為止最大的火炮,卻仍無法改變戰敗的結局

如此看來,兵力與國力是必不可分的。這也大概正是為什麼我國在解放後著力提升本國國防實力的原因所在吧。只有國家變得強大,才能夠在國際上有立足之地,也才能夠讓其他國家有所忌憚,才有能力保衛生活的家園和祖國的同胞。而作為國家的公民,自是應當奉獻自己,為祖國的強大繁榮努力,畢竟國家的命運與我們的命運是密不可分、緊密聯繫地連在一起的,一榮則榮、一損俱損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