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始作俑者

陸軍 抗日戰爭 日本 東條英機 東方文化觀察 2017-03-31

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始作俑者是日本陸軍。其中,起主導和核心作用的是參謀本部。根據參謀本部第二十班的《機密戰爭日誌》中的記載,參謀本部最終下決心打這場戰爭的時間是 1941 年(昭和 16 年)8 月 22 日。當天,作為日後這場戰爭總指揮的參謀本部做出瞭如下決定。

根據陸軍省的提案,召開了部長級將領會議。經過四個小時的研判和審議,決定對美英兩國宣戰。

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始作俑者

日軍的參謀本部舊址

促使參謀本部下決心開闢新戰場的直接原因是蘇德戰爭。日中戰爭把整個陸軍拖入泥潭,難以自拔。戰場上長期僵持的狀況導致全國上下疲憊不堪,參謀本部急需打開一個新的局面,尋找一個新的刺激點來挽回陸軍的面子。

6 月 22 日,蘇德戰爭爆發。參謀本部覺得時機已到,立即同軍令部進行協商,提出了“北進”和“南進”兩條作戰路線的方案。7 月 2 日,這個方案被寫進了《適應形勢演變的國策綱要》之中。參謀本部的意圖是:首先,以關東軍需要舉行特別演習為藉口向“滿洲”地區發送大批兵力,然後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遠東地區“一旦出現動亂,或者是出現蘇聯政權解體的情形”,日本就能夠把“滿洲”地區的兵力迅速向西調送,進而大舉攻入蘇聯境內;其次,同法國維持政府進行磋商,讓日軍精銳部隊進駐南部法屬印度支

7 月 23 日,法國政府答應了日本的要求。

然而,戰爭形勢的發展並沒有像日本所預測的那樣對己有利。蘇聯異常頑強的抵抗完全出乎日本陸軍的意料。更為糟糕的是,與法國政府簽署的日軍進駐南部法屬印度支那的協議一經公佈,美、英、荷等國政府就斷然對日本進行了經濟制裁——日本的海外資產被凍結,石油供給也中斷了。

日本是個資源貧乏的國家,一個近代工業國家所必需的石油、錫礦、銅礦等重要能源物資全部依賴進口。第 3 頁表格顯示了在美、英、荷等國完全停止對日出口的情況下日本各種戰略物資的儲備狀況。鑑於此,企劃院(總裁為鈴木貞一)在 7 月 29 日發出了嚴重警告:“戰略物資的儲備狀況如果繼續惡化,大日本帝國將不戰而亡。”

每天都在焦慮不安中度過,多等一天就多消耗掉一滴油。多等一天將來就多流一滴血。

(《機密戰爭日誌》)

10月14日上午9點,近衛文麿首相主持召開了內閣會議。會議開始之前,近衛文麿首相與東條英機陸軍大臣進行了一次單獨的閉門交談。

近衛首相:從國力和民眾意願考慮,現今我們只能向美國屈服,暫時撤兵,避免日美之間的戰爭,同時也必須解決支那事變問題。

陸軍大臣:除了駐軍問題,還有許多其他問題需要解決。認為解決駐軍問題是關鍵,這只是我們單方面的想法……即使做出讓步,並不等於問題就成功解決了,我對此表示懷疑。

首相:一旦發動戰爭,後果將不堪設想。

陸軍大臣:你現在只能說知己,但未必知彼。須要去了解對方,對方並不是想象的那樣,也可能不堪一擊。


最後,陸軍大臣東條英機緊緊地盯著近衛文麿首相的臉說了句“果真還是本性不同啊”,然後,一邊搖頭嘆息著,一邊起身走出門外。

在接下來召開的內閣會議上,東條英機一直堅持外交交涉希望已經渺茫的主張,且反覆強調必須立即做出決斷

第二天即 15 日,就是當初統帥部下達的最後時限,近衛文麿首相對此的迴應是,16 日內閣將全體辭職。

關於辭職原因,近衛文麿首相在上奏天皇的文書中這樣寫道:“……現如今,支那事變還未解決,我們卻又要捲入前景不可捉摸的戰爭中去。這對於支那事變發生以來一直深感自責的鄙人(近衛文麿本人)來說,是無法承受的事情。”然而,不光“支那事變”,無論是日美外交交涉,還是導致辭職的直接原因——《帝國國策實施方針》,不得不說所發生的一切,近衛文麿首相本人都難辭其咎。內務大臣木戶幸一在《木戶日記》中指責首相是在逃避責任,關於內閣總辭職之後的善後事宜,首相採取了完全放棄的態度,只不過是在辭職之前對東條陸軍大臣過於頑固的立場給予一些批判而已。近衛文麿說道:“……我曾多次真誠地勸說陸軍大臣東條英機,東條陸軍大臣卻始終堅持應不失時機地發動戰爭的主張。歷經四次會談卻始終不能得其協商的意見……”

然而,天皇誥命東條英機擔任首相出面組閣——作為近衛文麿首相的接班人,有人支持皇族(東久邇宮)或海軍方面的人選,但兩方均考慮到無法承擔開戰的責任,都不敢接任。在重臣會議上,最終採納了內務大臣木戶幸一的意見,認為統領陸軍還得是陸軍將領。於是,10 月 18 日,東條英機內閣誕生。

《機密戰爭日誌》欣然叫囂道:

若論值得一提的大事件,莫過於新成立的開戰內閣。開戰!開戰!除此之外陸軍將別無選擇。

由於東條英機內閣的出現,迄今為止以政府、陸軍、海軍三權分立為支撐的國策決定機制,演變成政府聯合陸軍、海軍的兩權分立的格局。

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始作俑者

近衛文麿內閣

日本決定發動戰爭的另一層考慮是資源的供應。根據企劃院報告的估算,目前國內石油的儲存量為 840 萬千升,其中70% 必須保證軍事用途。預計國際原油、成品油的產量分別只有 40 萬~50 萬千升左右。現在民用成品油用量為 180 萬千升,即使從軍方調撥一些過來,三年之後,也就是到 1944 年末,民用成品油的供應也將面臨枯竭(11 月 5 日御前會議上企劃院鈴木總裁的說明)。倘若情況屬實,日本很快就會失去軍事行動的能力,面對美英的軍事打擊而毫無還手之力,只能任其宰割,失去的豈止中國滿洲,恐怕連朝鮮的殖民地也將拱手送出,最終“回到原來的小日本”。

從另一方面來看,如果豁出命來打一場戰爭,就有可能從南方獲得石油。即便不如估算的那樣樂觀,但終歸有一絲希望迎來“光明的未來”。為此,務必在同盟國加強軍備之前點燃戰火,先下手為強!已經別無選擇!

此時,美國的態度似乎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主要原因是:其一,美國對德國施行的挑撥離間之計並未奏效,美國對德國的參戰行動毫無進展;其二,蓋洛普進行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美國社會輿論對日本的態度漸趨強硬。

11 月 14 日,駐美大使野村致電東鄉茂德外務大臣報告了這種跡象。

我們注意到,相比其國內問題,美國民眾對美國參戰的態度更為關注,其中,雖然對與德國開戰提出了一些異議,然而,對於美軍展開太平洋戰爭的態度卻高度一致,無任何反對意見。由此推測,美國政府捲入太平洋戰爭的可能性極大。

簡言之,因為日美之間一旦爆發戰爭,與日本締結了同盟關係的德國勢必捲入,所以美國也就能堂而皇之地把炮彈砸到德國的頭上。

只是,僅靠美國陸軍並不能完全幫助菲律賓實現防備計劃,所以,10 月6 日,美國陸軍部長史汀生向美國國務卿赫爾提出“要確保我方現有的戰略地位,還需要三個月時間”的建議。依此方針,赫爾也試圖延長對日的外交交涉,並於 11 月 22 日提出了一項臨時動議,主要內容為:如果日本將軍隊撤出南部法屬印度支那,並削減北部法屬印度支那的兵力,作為回報,美國將向日本提供足夠的民用石油。但是,該項動議遭到了包括中國的蔣介石在內的英國、澳大利亞、荷蘭等國領導人的強烈反對,只好作罷。於是,26 日,三國同盟關係破裂,美國向日本提出《赫爾筆記》,要求日本從中國撤兵,並且不承認“滿洲國”的存在。

關於“滿洲國”一事,除中國外,可以說當時的國際社會不少國家是採取默認的態度的,而這份《赫爾筆記》涉及此事,被視作對日本發出的最後通牒:是舉手投降還是全面戰爭?

所有具體問題的討論,已經在與日本的談判中畫上了句號……日本今後會採取何種行動難以預測,可以確定的是必然會是敵對行動。如果這些敵對行動難以避免的話,美國只期望日本會採取當初目標明確的行動……

這個“警告”意味著“第一彈將發向日本”。

12 月 1 日,御前會議做出瞭如下決定。

基於 11 月 5 日決定的《帝國國策實現方針》,對美談判未獲成功,帝國決定對美、英、荷開戰。

第二天,即 2 日的下午 2 點 40 分,杉山元參謀總長向西貢的南方軍總司令官寺內發去電報,下達瞭如下命令。

一、大陸命第 569 號命令(鷲)業已發佈。

二、“日出”定為“山形”。

三、皇威浩蕩,預祝成功。

四、收到本電後望僅就第二項覆電。

下午 5 點 30 分,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向正從北緯 40 度、西經175 度出發趕往夏威夷的艦艇編隊發出了密碼電報:

攀登新高山 1208

電報的意思是“開戰日期定為 12 月 8 日 0 點(東京時間)”。

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始作俑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