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越反擊戰,9個軍戰績大比拼,看他們消滅了多少敵人

1979年初春,為了打破蘇聯的戰略包圍,穩定東南亞局勢,推動國際反蘇統一戰線,爭取和平的國際環境,保衛祖國的神聖領土,加速我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中國人民解放軍奉命進行了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

這一仗從2月17日開始到3月16日結束,前後歷時28天,時間雖然不長,但就規模而言,卻是我軍繼抗美援朝戰爭之後進行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擔負此次作戰主要任務的,是來自4個大軍區的9個陸軍軍,他們分別是:

對越反擊戰,9個軍戰績大比拼,看他們消滅了多少敵人

廣州軍區所屬的41軍、42軍、55軍,昆明軍區所屬的11軍、14軍,成都軍區所屬的13軍、50軍,武漢軍區所屬的43軍、54軍(另有20軍58師配屬50軍作戰)。

其中,11軍、13軍、14軍、50軍149師(配屬13軍作戰)共計9個師在雲南方向參戰,由昆明軍區前指(司令員楊得志、政委劉志堅)指揮;41軍、42軍、43軍、50軍(欠149師)、54軍、55軍、20軍58師共計18個師在廣西方向參戰,由廣州軍區前指(司令員許世友、政委向仲華)指揮。

對越反擊戰,9個軍戰績大比拼,看他們消滅了多少敵人

戰後,根據最終的殲敵數據統計,這9個軍的戰績排名如下:

第一名:55軍。軍部駐廣東潮安,代號53500部隊。這支部隊的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也就是48軍。該軍在廣西憑祥方向作戰,擔負攻殲同登、諒山地區之敵的作戰任務,共殲敵10951人,其中斃敵10401人,傷敵442人,俘敵108人。共有7個單位和14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位居9個陸軍軍之首。時任軍長朱月華,代政委郭長增。

55軍在作戰中的主要戰鬥有:探某進攻戰鬥、鬼屯炮臺攻堅戰鬥、探壟穿插戰鬥、扣馬山進攻戰鬥、諒山南北市區進攻戰鬥。

對越反擊戰,9個軍戰績大比拼,看他們消滅了多少敵人

第二名:13軍。13軍軍部駐四川重慶,代號56005部隊。這支部隊的前身是中原野戰軍第4縱隊一部。該軍在雲南河口方向作戰,擔負攻殲谷柳、柑塘地區之敵的作戰任務,共殲敵8075人,其中斃敵6175人,傷敵1441人,俘敵459人。俘敵數量位居9個陸軍軍之首。共有5個單位和7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時任軍長閻守慶,政委喬學亭。

13軍在作戰中的主要戰鬥有:偷渡紅河戰鬥、壩灑進攻戰鬥、谷柳保勝進攻戰鬥、柑塘進攻戰鬥、代乃阻擊戰鬥、沙巴進攻戰鬥。

對越反擊戰,9個軍戰績大比拼,看他們消滅了多少敵人

第三名:41軍。41軍軍部駐廣西柳州,代號53010部隊。這支部隊的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遼瀋戰役塔山阻擊戰名揚天下。該軍在廣西那坡方向作戰,擔負以大縱深戰役穿插手段攻殲高平以北、以西地區之敵的作戰任務,共殲敵7032人,其中斃敵5581人,傷敵1118人,俘敵333人。共有5個單位和12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時任軍長張序登、政委劉佔榮。

41軍在作戰中的主要戰鬥有:班莊扣屯穿插戰鬥、朔江進攻戰鬥、八姑嶺進攻戰鬥、納隆以北三次出擊戰鬥。

對越反擊戰,9個軍戰績大比拼,看他們消滅了多少敵人

第四名:42軍。42軍軍部駐廣東惠州,代號53200部隊。這支部隊的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5縱隊,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第一批參戰,打出了著名的黃草嶺阻擊戰。該軍在廣西龍州方向作戰,擔負攻殲高平以東、以南地區之敵的作戰任務,共殲敵6901人,其中斃敵4605人。共有5個單位和10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時任代軍長魏化傑、代政委勳勵。

42軍在作戰中的主要戰鬥有:東溪穿插戰鬥、復和進攻戰鬥、高平進攻戰鬥、班佔西側長形高地戰鬥。

對越反擊戰,9個軍戰績大比拼,看他們消滅了多少敵人

第五名:43軍。43軍軍部駐河南洛陽,代號33700部隊。這支部隊的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6縱隊。該軍主力在廣西愛店方向作戰(129師和坦克團配屬42軍作戰),擔負攻殲支馬、祿平地區之敵的作戰任務,共殲敵5269人,其中斃敵4991人,傷敵177人,俘敵101人。共有6個單位和8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時任軍長褚傳禹,政委趙雙選。

43軍在作戰中的主要戰鬥有:支馬龍頭地區進攻戰鬥、長條山進攻戰鬥、迷邁山進攻戰鬥、班崗進攻戰鬥。

對越反擊戰,9個軍戰績大比拼,看他們消滅了多少敵人

第六名:54軍。54軍軍部駐河南新鄉,代號33900部隊。這支部隊的前身是東北野戰軍第8縱隊。該軍作為廣西方向戰役預備隊在三個不同的地區作戰,160師配屬41軍在高平北部地區清剿、護路,161師配屬55軍攻佔脫浪地區,軍前指率162師在高平東部、北部地區機動作戰,共殲敵4433人,其中斃敵4265人,俘敵168人。共有3個單位和4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時任軍長韓懷智、政委朱志偉。

54軍在作戰中的主要戰鬥有:脫浪進攻戰鬥、復和進攻戰鬥、廣淵進攻戰鬥。

對越反擊戰,9個軍戰績大比拼,看他們消滅了多少敵人

第七名:14軍。14軍軍部駐雲南開遠,代號35201部隊。這支部隊的前身是中原野戰軍第4縱隊一部。該軍在河口以東方向作戰,擔負攻殲老街、鋪樓地區之敵的作戰任務,共殲敵4146人,其中斃敵3875人,俘敵271人。共有5個單位和6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時任軍長張景華、政委範新友。

14軍在作戰中的主要戰鬥有:老街進攻戰鬥、發隆進攻戰鬥、孟康進攻戰鬥、鋪樓進攻戰鬥。

對越反擊戰,9個軍戰績大比拼,看他們消滅了多少敵人

第八名:11軍。11軍軍部駐雲南大理,代號35101部隊。這支部隊是1969年11月在雲南大理新組建的部隊。該軍在雲南金平方向作戰,擔負攻殲巴沙山口、封土地區之敵的作戰任務,共殲敵2901人,其中斃敵2826人,俘敵75人。共有4個單位和6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時任軍長陳家貴、政委張琦。

11軍在作戰中的主要戰鬥有:西羅樓戰鬥、巴沙山口戰鬥、封土戰鬥、班繞散戰鬥。

對越反擊戰,9個軍戰績大比拼,看他們消滅了多少敵人

第九名:50軍。50軍軍部駐四川成都,代號56006部隊。這支部隊的前身是長春起義的國民黨60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表現不俗,打出了志願軍最高級別的榮譽稱號:白雲山團。該軍148師由廣州軍區前指直接指揮在板爛方向進攻與防禦,150師配屬41軍在高平北部地區實施清剿,軍前指指揮58師攻克重慶。共殲敵2128人(不含149師含58師),其中斃敵1789人,傷敵331人,俘敵8人。共有2個單位和3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授予榮譽稱號。時任軍長張志禮、政委張立勳。

50軍在作戰中的主要戰鬥有:542高地攻防戰鬥、扣當山戰鬥、重慶進攻戰鬥。該部448團在回撤途中,由於軍工作組指揮失誤,遇伏部隊幹部驚慌失措處置不當,造成542人失散(被俘迴歸219名),丟失各種槍支407的損失,這也是整個作戰中最大的一次損失。

對越反擊戰,9個軍戰績大比拼,看他們消滅了多少敵人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傷敵數據屬於嚴重的不完全統計,因為屍體和俘虜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就在那裡,一目瞭然。而到底擊傷了多少敵人,卻很難真正地搞清楚。所以有的部隊乾脆只上報斃敵數和俘敵數,對於傷敵數據寧願保守,不願估計,這也是我軍戰績統計嚴謹求實的一個表現。

考慮到這一因素,如果只計算斃敵數和俘敵數,那麼42軍和43軍的排名就會發生變化,即43軍排第四名,42軍排第五名。

各位讀者,這上面有你的老部隊嗎?有你熟悉的番號嗎?

向參加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的英雄指戰員致敬!

作者為歷史學碩士,大學講師,專注中越戰爭史。

微信公眾號:南疆烽煙正十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