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飛行陸軍”,中國軍隊全新“空中騎兵旅”曝光

打造“飛行陸軍”,中國軍隊全新“空中騎兵旅”曝光

圖為原第1集團軍某陸航旅直-10武裝直升機開展飛行訓練。

近日,國內媒體“中青軍事發布”對解放軍陸軍第75集團軍的訓練活動進行報道稱,5月10日,第75集團軍某空突旅不因改革拖延訓練,轉隸調整期照常進行多機型低空編隊飛行。“空中突擊旅”這一解放軍陸軍軍種內的全新建制名稱罕有的曝光於廣大軍迷面前。

檢索此前公開報道可以發現,早在2014年12月30日,《解放軍報》已有報道,稱當時的南京軍區某摩步旅已經在向新型陸軍空中騎兵快反突擊力量轉型,而且轉型命令下達的時間是2005年。就是說,解放軍打造陸軍空中突擊部隊的試點10多年前就開始了。此次“中青軍事發布”報道透露出來的信息則有兩點很是“新鮮”:一、陸軍空中突擊部隊試點顯然已結束,其獲得的經驗已開始在軍內複製推廣。因為這次報道的第75集團軍顯然屬於南部戰區,而不是《解放軍報》2014年底報道里提及的原南京軍區、現東部戰區;二、陸軍已將空中騎兵快反突擊部隊的戰術單元名稱定名為“空中突擊旅”。

顯然,無論是比照外軍,特別是美軍的設定,還是從全新建制名稱來看,解放軍陸軍空突旅都與原有的陸航旅既有聯繫,也有本質區別。

打造“飛行陸軍”,中國軍隊全新“空中騎兵旅”曝光

“中青軍事發布”相關報道截圖。

第一支空中突擊旅出現在原南京軍區

為了便於行文,暫且在文中稱第一次被報道的空突旅為第1空突旅(注:實際番號肯定不是這樣)。第1空突旅的試點選擇了原南京軍區部隊,顯然針對的是未來可能發生的跨海作戰。

公開報道顯示,經過多年摸索後,第1空突旅已可在敵後實施重武裝機降。空中突擊作戰與傳統的空襲(依賴空中力量打擊)和傘降(使用降落傘投送力量)不同,是指依託垂直起降飛行器(一般指運輸直升機),在武裝直升機的掩護下對特定的目標區域進行突擊和鞏固,與敵軍力量直接交戰。

然而第1空突旅在試點時的部隊編成與此次曝光的第75集團軍空突旅還有所不同,它顯然沒有直屬的陸航分隊,即本旅沒有武裝/運輸直升機大隊。因為《解放軍報》的報道稱,“他們與陸航部隊建立聯訓機制,主動聯合陸航部隊執行抗洪搶險、應急處突等急難險重任務……”

打造“飛行陸軍”,中國軍隊全新“空中騎兵旅”曝光

第1空突旅練習機降的“土飛機”。

經過10年左右的轉型摸索,第1空突旅現在已具備成建制攜帶重型裝備機降敵後作戰的能力。該旅裝備有反坦克導彈車、榴彈炮等重武器,並在被機降至敵後縱深時,依靠同樣被直升機吊運而來的猛士裝甲突擊車實施高速機動。

第1空突旅摸索出的重裝備成功吊運戰法,標誌著解放軍機降作戰告別了深入敵後無重火器支援的歷史。過去解放軍機降部(分)隊僅僅被當作是插入敵後執行破襲和小規模作戰的單一力量,面對敵坦克、武裝直升機,手持輕武器的機降步兵只能等待遠方炮火支援。而現在,空中突擊旅已成為一支能夠快速反應、遠程直達、多元合成的戰役突擊力量。

解放軍陸軍空中突擊旅已形成通信、防化、工兵、炮兵等合成兵種機降能力,成功打造出機降作戰的垂直打擊“鐵拳”。

打造“飛行陸軍”,中國軍隊全新“空中騎兵旅”曝光

原39集團軍某陸航旅運輸直升機吊運122毫米口徑榴彈炮。

此次“中青軍事發布”的報道還顯示,第75集團軍空中突擊旅在編成上與第1空突旅在試點時期有一個重大變化,即本旅有了直屬武裝/運輸直升機大隊。綜合分析此前《解放軍報》報道可知,這個空突旅應該裝備有直-10武裝直升機、直-19武裝偵察直升機、直-8等型號運輸直升機。

出現這一變化,很可能是因為第1空突旅在試點期間發現,沒有旅直屬直升機大隊,只靠與其他陸航部隊建立聯訓機制,終究難以形成真正的立體化聯合作戰機制。那麼現在第1空突旅很可能也與第75集團軍空突旅一樣,已編成了旅直屬武裝/運輸直升機大隊。這應該算是對試點中摸索出的不成功經驗的某種矯正。

解放軍陸軍裝備的直10/19武裝直升機已突破350架

經過今年前所未有的調整組建,解放軍陸軍現有13個集團軍應該都有了“旅”級陸航部隊。從公開報道來看,第75集團軍應該是由原廣州軍區第41集團軍、原成都軍區第14集團軍調整重組而來。這兩個集團軍原來各有1個陸航團,現在看來都調整編入了第75集團軍的空中突擊旅。

這意味著該集團軍空突旅目前可能擁有2個武裝直升機大隊、2個武裝偵察直升機大隊、2個運輸直升機大隊。因為是直接接收的原來兩個陸航團的編制和裝備,該旅現有直升機類型配置並不算合理,主要是運輸直升機數量偏少。

打造“飛行陸軍”,中國軍隊全新“空中騎兵旅”曝光

今年1月5日,原第41集團軍某陸航團進行新年度首次飛行訓練。

未來,預計空中突擊旅下轄的直升機分隊會調整編成,以2個武裝直升機大隊、1個武裝偵察直升機大隊、3個運輸直升機大隊組成。中航工業哈飛集團最近舉辦了開放日活動,活動照片曝光了第176架直-19武裝偵察直升機。按照每個大隊12架的編制,目前直-19至少已經裝備瞭解放軍陸航部隊的14個大隊。直-10武裝直升機與直-19武裝偵察直升機的裝備數量合計已超過350架。

綜合公開報道可知,目前我國軍工正在全力研發直-10武裝直升機的改進型(姑且按慣例稱為直-10B型)。直-10B預計會換裝升力更大的國產渦軸直升機,整機重量和載彈量都會得到有效提升。同時,旋翼頂端加裝球形毫米波雷達,被軍迷戲稱為“阿帕豚”的長弓版直-19武裝偵察直升機也已開始批量服役。因此,未來解放軍無論是空中突擊部隊還是陸航部隊,武裝/偵察直升機的供貨應該不會有大問題,而且性能也在不斷改進提升之中。

打造“飛行陸軍”,中國軍隊全新“空中騎兵旅”曝光

網友發佈的照片顯示,長弓版直-19已裝備解放軍陸航部隊。感謝@We_Are哈迪s

運輸直升機方面,直-8直升機的重大改進型直-18已於2015年之前完成了高原飛行測試,試飛高度達到了創紀錄的9000米。由直-18平臺發展而來的反潛型、艦載預警型已出現在海軍遼寧艦的甲板上,預計未來直-18也會獲得解放軍陸軍的採購訂單。直-18的原版直-8為13噸級,屬大中型直升機類別。

而2013年12月成功首飛的我國新一代軍用通用型10噸級直升機——直-20,目前試飛已接近尾聲,預計年內有望通過定型審查,並加入解放軍戰鬥序列。直-20與直-18一道,將成為陸軍陸航、空突部隊的運輸、通勤直升機主力機型。

在東部戰區、南部戰區已先後調整組建陸軍空中突擊旅(空中騎兵旅)後,是否還會有更多同類型部隊出現?應該說,從陸軍“數字化、合成化、飛行化”發展的大趨勢來看,是很有可能的。同時可以確定的還有,並非所有陸航部隊都會轉型成為空中突擊部隊。畢竟除了通過在敵軍縱深實施機降直接作戰,陸軍還有大量的空中反直升機、反裝甲、對地支援等任務需要陸航部隊承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