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江故事,味濃情長!難忘廬江那段紅色記憶……

點擊上方“微聚廬江”可訂閱哦!

廬江故事,味濃情長!難忘廬江那段紅色記憶……

周瑜故里,壯哉廬江。浩浩百年之間,在冊英烈達八千人眾,喚民眾於覺醒,赴國難以蹈火,拯人民出苦憂;熱血盡而肥勁草,頭顱拋以換江山;古往今來,凡投身革命事業、保家衛國、建設家園壯烈犧牲者,當禋祀百世,彰忠烈而炳千秋,激發義貞,淬勵後人。

廬江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廬江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掀起了波瀾壯闊的革命運動,譜寫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特別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和解放戰爭時期,更是湧現出許多革命志士和英雄人物。

感懷廬江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緬懷為革命、為保衛人民生命財產獻出生命的廬江英雄兒女。今天為大家講幾個展陳在咱們廬江名人館烈士事蹟陳列廳的幾位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蹟。

廬江故事,味濃情長!難忘廬江那段紅色記憶……

馬哲聰(1886—1934),又名馬大,江鬍子,廬江縣樂橋鎮桂元村馬家小院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組織、領導過數千貧苦農民,開展鬥爭,因與強大的敵人開展游擊戰爭,晝伏夜行,東戰西殺,無暇理髮而養成老長的頭髮和鬍子,遂自取綽號"江鬍子",當地所有人都喊這一愛稱,他的本名慢慢地被淡忘了,以至國民黨反動政府曾張貼告示,懸賞1500大洋要捉拿"江鬍子"。

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秋,中共廬江沙溪區委成立,他任區委書記。1931年中共安慶中心縣委遭到破壞。為了整頓黨的組織,同年6月,中共安徽省委決定將中共桐城縣委和廬江縣委合併為中共桐廬縣委,改屬中共合肥中心縣委領導,他被任命為縣委副書記,並負責軍事工作。任職期間,積極組建地方武裝,並經常率領地方武裝活動於舒(城)廬(江)邊界一帶。

1935年秋,皖西北遊擊師孫仲德率領一個多連的人到大別山區整訓。有一天,馬哲聰組織30多人下鄉做宣傳工作,傍晚時,敵人將我部隊衝散並佔領了山頭。晚間,馬哲聰率先去探聽情況,當他走到半山腰時,暗處的敵人突然向他開槍,敵人衝下來.將馬哲聰抓住。當時敵人裡面有個叛徒認識馬哲聰說:"這就是懸賞捉拿的江鬍子,不要讓他跑了"

馬哲聰因傷勢嚴重,不能行動而被敵人俘虜,光榮地就義。

馬哲聰的二兒子馬南成,17歲便參軍打仗,加入新四軍,追隨父親的隊伍,他也在霍山戰鬥中英勇就義。當時年僅20多歲,是一名年輕的排長。

馬哲聰的兒媳婦査秀英,身為女流,但她並不輸給男兒,當時查秀英裹著包袱便隨丈夫一起打仗去了,隊伍衝破敵人的封鎖線時,她不幸中了槍,失血過多,英勇犧牲。在戰爭年代,許多革命家庭前赴後繼、滿門忠烈!

廬江故事,味濃情長!難忘廬江那段紅色記憶……

張守仁(1906—1934),又名張國華,廬江縣同大鎮南閘村人。1906年出生於廬江縣同大圩小套村。3歲喪母,6歲入塾就讀,12歲到南京金陵小學讀書,後升入金陵中學。

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春,廬北農村春荒嚴重,地主奸商趁機哄抬糧價,重利盤剝。張守仁眼見農民瀕於斷炊,瞞著父親將家裡倉中100多擔糧食分給農民。

他曾教給農民一首歌詞:

天下工農一條心,天下窮人同根生。

人幫我來我幫人,出頭只有鬧革命。

1926年10月,經南京黨組織介紹,他於同年底進入武漢農民運動講習所。大革命失敗後,張守仁被派回廬江工作。

回鄉後,張守仁一度在國民黨廬江縣黨部工作,以合法身份組織農民協會、學生聯合會,並在廬江中學祕密發展共產黨員。在嚴重的白色恐怖之下,為了保存革命力量,張守仁根據黨的指示,轉入同大圩一帶農村活動。鬥爭的實踐,使廬江黨組織認識到建立革命武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黨組織決定積極籌集武器,準備建立革命武裝。同年秋末,張守仁從舅舅家巧妙地拿走了一支駁殼槍。這就是當時廬江黨組織的第一支槍。

1931年,建立了廬江第一支革命武裝——紅四方面軍廬北地方游擊隊。

1932年,廬北區委開展軍事訓練,張守仁親自編寫了兩首歌,領著游擊隊員歌唱:

巢湖南岸開鮮花,鮮花開在窮人家。

地主豪紳打倒了,紅旗高高入雲霄。

革命志氣在四方,一心跟著共產黨。

吃人世界風前燭,遍地紅旗迎太陽。

1932年秋,張守仁被調任中共合肥中心縣委組織部長。不久為了加強廬北武裝鬥爭的領導,又將張守仁派回廬北區委工作。此後,廬北紅軍游擊隊在張守仁領導下,採取時合時分,時進時退,時攻時避的方法,靈活機動,神出鬼沒,在巢湖南岸廣大地區到處襲擊敵人。經過一年多的艱苦鬥爭,終於在同大圩地區,建立了一塊紅色區域。

1934年6月,張守仁率隊配合皖西北紅軍游擊隊消滅肥西雙棗樹的反動武裝。一天夜裡,敵人集結重兵,將紅軍游擊隊層層包圍。紅軍游擊隊在內無足夠的槍支彈藥,外無兄弟部隊支援的情況下,被迫與十倍於己的敵人展開血戰,因傷亡重大,決定突圍轉移。張守仁在帶隊轉移途中,不幸壯烈犧牲,年僅28歲。

廬江故事,味濃情長!難忘廬江那段紅色記憶……

姚守永(1911—1948年),廬江縣同大鎮姚灣村人,他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自幼就受到了人世間欺凌之苦,萌發了對黑暗社會的不滿。因家境窘迫,11歲就給人家放牛、看稻場,深受階級壓迫,更加激起他對土豪劣紳們的仇恨。他脾氣倔強,不畏強暴,機智勇敢,每遇欺壓,勇於反抗。

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在家鄉組織農民協會和廬北游擊隊,曾任廬北游擊隊副隊長、中共盛橋區委委員、水上護商隊隊長、舒廬桐大隊短槍隊隊長、皖西支隊直屬大隊大隊長、中共廬北工委委員、廬北遊擊大隊大隊長、桐廬基幹團二營營長、湖西縣獨立團大隊長。

1941年夏,他組成30餘人的廬北游擊隊,積極投入抗日武裝鬥爭。1943年冬,偵察獲悉盛家灣駐紮日偽軍1個排,他於一天早晨率10餘人主動出擊,化裝老百姓,乘趕集時機佔領敵人碉堡,敵人措手不及,頓時慌亂,一個個舉手投降,未響一槍,繳獲長短槍20餘支和一些軍用物品。

1944年春的一個早晨,他率游擊隊員10餘人,襲擊駐舒城南港國民黨縣常備隊1個排,速戰速決,繳獲長槍20餘支、機槍1挺。1945年,他隨新四軍主力北撤至大別山開展武裝鬥爭,1947年5月,被派回廬江任廬北遊擊大隊長。

當國民黨軍隊孤注一擲,傾巢出動,向我遊擊地區進犯時,他運用靈活機動戰略戰術,晝伏夜出,避實就虛,消滅了國民黨縣中隊兩個,瓦解清鄉隊1個。同年8月,他率隊攻打羅家埠、鋪子崗兩個國民黨的鄉公所,繳獲長短槍24支。9月,他配合中原野戰軍三縱八旅二十四團攻克廬江縣城,後又率隊追擊逃敵,繳獲一部分軍用物資,並得到主力援助兩門小炮、兩挺機槍、30餘支長槍、幾萬發子彈和幾百枚手榴彈,大大加強了游擊隊裝備。

1948年1月21日夜,他隨團部宿營戴橋附近汪莊,遭國民黨清剿部隊重兵包圍,因兵力不足,戰鬥失利,姚守永在率領戰士們突圍時不幸犧牲,年僅37歲。

曾經在廬江這片大地上戰鬥過的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驚天動地的英雄壯歌,他們的崇高風範堪為後人楷模,他們的光輝業績是留在廬江大地上永不磨滅的紅色記憶。

廬江故事,味濃情長!難忘廬江那段紅色記憶……

往期精彩回顧

■早春見喜!廬江這個遊園上了人民日報!

■為廬江打call!徽州大道南延工程正式開工!

■好消息!"中國流動科技館"來廬江啦,免費開放!

■廬江故事,味濃情長!一起來聽聽吳老帥的故事

來源/廬江旅遊

編輯/汪小桃

好看的人才能點

廬江故事,味濃情長!難忘廬江那段紅色記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