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文|77

繼鹿晗在前陣子成為《上海堡壘》的焦點後,李易峰最近再次被媒體問及有關轉型的問題。

無論是外界加在鹿晗身上的非議和“原罪”,還是以不斷被刺探在如何努力轉型的李易峰,他們身上的標籤高度重合,因為不同的事件,觸發出完全不同的境遇。

問題都是老生常談,但難免令人唏噓。

"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文|77

繼鹿晗在前陣子成為《上海堡壘》的焦點後,李易峰最近再次被媒體問及有關轉型的問題。

無論是外界加在鹿晗身上的非議和“原罪”,還是以不斷被刺探在如何努力轉型的李易峰,他們身上的標籤高度重合,因為不同的事件,觸發出完全不同的境遇。

問題都是老生常談,但難免令人唏噓。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在大眾經常討論的“流量轉型”話題中,“四大流量”因為“開山鼻祖”地位的緣故,首當其衝成為“靶子”。他們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個角色都成為大眾緊盯的對象。

李易峰因為《動物世界》的良好口碑,被不少人蓋章雖然演技尚且稚嫩,但是轉型初步成功;楊洋因為《全職高手》中的驚豔表演,也被看作穩住了“四大”地位;而剛剛遭遇《上海堡壘》滑鐵盧的鹿晗,成為“四大”中新一個被評判的對象,被推上風口浪尖。

吳亦凡在影視方面,自《歐洲攻略》失利後,再無新作品出現。他目前專注於音樂領域,日後的影視路線尚不明朗。

大眾總是在以“四大”為代表的流量們走到一定地位或年齡之後,迫切地希望他們有所突破。在大眾營造的輿論環境中,轉型對流量而言更像是一個任務,而不是時機到來之後順其自然的選擇。

有的流量也因此陷入轉型“怪圈”,企圖通過顛覆性作品或角色對自己和外界有一個交代。

可問題是,流量的轉型,難道真有大眾預估的那樣迫切嗎?

1

鹿晗是“轉型失敗”這個評價最常“光顧”的客戶。

《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在採訪中表示:“我用錯了鹿晗,在一個不適合他的類型裡。”他想用鹿晗和舒淇來打造暗戀的反差感,卻忽略了鹿晗身為偶像,與科幻類型的匹配度。

這個觀點可以被導演用來邏輯自洽,解釋他為什麼會把“正確”的電影拍出“錯誤”的市場效應。但如果用於評價演員,恰恰本末倒置。

如果非要把《上海堡壘》看做是鹿晗轉型失敗的標誌,那麼失敗的關鍵也不在於導演用錯了鹿晗,而是鹿晗選錯了角色。

"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文|77

繼鹿晗在前陣子成為《上海堡壘》的焦點後,李易峰最近再次被媒體問及有關轉型的問題。

無論是外界加在鹿晗身上的非議和“原罪”,還是以不斷被刺探在如何努力轉型的李易峰,他們身上的標籤高度重合,因為不同的事件,觸發出完全不同的境遇。

問題都是老生常談,但難免令人唏噓。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在大眾經常討論的“流量轉型”話題中,“四大流量”因為“開山鼻祖”地位的緣故,首當其衝成為“靶子”。他們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個角色都成為大眾緊盯的對象。

李易峰因為《動物世界》的良好口碑,被不少人蓋章雖然演技尚且稚嫩,但是轉型初步成功;楊洋因為《全職高手》中的驚豔表演,也被看作穩住了“四大”地位;而剛剛遭遇《上海堡壘》滑鐵盧的鹿晗,成為“四大”中新一個被評判的對象,被推上風口浪尖。

吳亦凡在影視方面,自《歐洲攻略》失利後,再無新作品出現。他目前專注於音樂領域,日後的影視路線尚不明朗。

大眾總是在以“四大”為代表的流量們走到一定地位或年齡之後,迫切地希望他們有所突破。在大眾營造的輿論環境中,轉型對流量而言更像是一個任務,而不是時機到來之後順其自然的選擇。

有的流量也因此陷入轉型“怪圈”,企圖通過顛覆性作品或角色對自己和外界有一個交代。

可問題是,流量的轉型,難道真有大眾預估的那樣迫切嗎?

1

鹿晗是“轉型失敗”這個評價最常“光顧”的客戶。

《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在採訪中表示:“我用錯了鹿晗,在一個不適合他的類型裡。”他想用鹿晗和舒淇來打造暗戀的反差感,卻忽略了鹿晗身為偶像,與科幻類型的匹配度。

這個觀點可以被導演用來邏輯自洽,解釋他為什麼會把“正確”的電影拍出“錯誤”的市場效應。但如果用於評價演員,恰恰本末倒置。

如果非要把《上海堡壘》看做是鹿晗轉型失敗的標誌,那麼失敗的關鍵也不在於導演用錯了鹿晗,而是鹿晗選錯了角色。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上海堡壘》中的江洋,怯懦、羞澀,暗戀林瀾卻不敢向她表白,這一性格特點與鹿晗的形象貼合。所以觀眾可以看到,電影中比較打動人的部分,反而是江洋和林瀾之間若有似無的感情線。

單箭頭變雙向暗戀一直是觀眾比較喜聞樂見的故事。

但鹿晗的形象有一個先於他演技的限制,就是他無法將江洋“歷劫”前後的心路歷程通過形象表現出來。保衛上海一戰過去,江洋從預備役成員升級為指揮官,但鹿晗怎麼看怎麼像“偷穿了大人衣服的小孩”。

他的形象清秀,外形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小一些,從灰鷹小隊成員升級為指揮官,單從形象來說對觀眾就沒有強說服力。再加上他沒有足夠的演技支撐江洋的心理變化,人物立不住,給觀眾帶來的“落地感”自然也不會很強。

這個結果直接反映在了鹿晗的數據上。據骨朵熱度指數排行榜顯示,自《上海堡壘》上映周起,鹿晗在藝人熱力榜中的排名從第八8名逐周掉落至第15名,電影沒有給他帶來助推作用,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文|77

繼鹿晗在前陣子成為《上海堡壘》的焦點後,李易峰最近再次被媒體問及有關轉型的問題。

無論是外界加在鹿晗身上的非議和“原罪”,還是以不斷被刺探在如何努力轉型的李易峰,他們身上的標籤高度重合,因為不同的事件,觸發出完全不同的境遇。

問題都是老生常談,但難免令人唏噓。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在大眾經常討論的“流量轉型”話題中,“四大流量”因為“開山鼻祖”地位的緣故,首當其衝成為“靶子”。他們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個角色都成為大眾緊盯的對象。

李易峰因為《動物世界》的良好口碑,被不少人蓋章雖然演技尚且稚嫩,但是轉型初步成功;楊洋因為《全職高手》中的驚豔表演,也被看作穩住了“四大”地位;而剛剛遭遇《上海堡壘》滑鐵盧的鹿晗,成為“四大”中新一個被評判的對象,被推上風口浪尖。

吳亦凡在影視方面,自《歐洲攻略》失利後,再無新作品出現。他目前專注於音樂領域,日後的影視路線尚不明朗。

大眾總是在以“四大”為代表的流量們走到一定地位或年齡之後,迫切地希望他們有所突破。在大眾營造的輿論環境中,轉型對流量而言更像是一個任務,而不是時機到來之後順其自然的選擇。

有的流量也因此陷入轉型“怪圈”,企圖通過顛覆性作品或角色對自己和外界有一個交代。

可問題是,流量的轉型,難道真有大眾預估的那樣迫切嗎?

1

鹿晗是“轉型失敗”這個評價最常“光顧”的客戶。

《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在採訪中表示:“我用錯了鹿晗,在一個不適合他的類型裡。”他想用鹿晗和舒淇來打造暗戀的反差感,卻忽略了鹿晗身為偶像,與科幻類型的匹配度。

這個觀點可以被導演用來邏輯自洽,解釋他為什麼會把“正確”的電影拍出“錯誤”的市場效應。但如果用於評價演員,恰恰本末倒置。

如果非要把《上海堡壘》看做是鹿晗轉型失敗的標誌,那麼失敗的關鍵也不在於導演用錯了鹿晗,而是鹿晗選錯了角色。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上海堡壘》中的江洋,怯懦、羞澀,暗戀林瀾卻不敢向她表白,這一性格特點與鹿晗的形象貼合。所以觀眾可以看到,電影中比較打動人的部分,反而是江洋和林瀾之間若有似無的感情線。

單箭頭變雙向暗戀一直是觀眾比較喜聞樂見的故事。

但鹿晗的形象有一個先於他演技的限制,就是他無法將江洋“歷劫”前後的心路歷程通過形象表現出來。保衛上海一戰過去,江洋從預備役成員升級為指揮官,但鹿晗怎麼看怎麼像“偷穿了大人衣服的小孩”。

他的形象清秀,外形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小一些,從灰鷹小隊成員升級為指揮官,單從形象來說對觀眾就沒有強說服力。再加上他沒有足夠的演技支撐江洋的心理變化,人物立不住,給觀眾帶來的“落地感”自然也不會很強。

這個結果直接反映在了鹿晗的數據上。據骨朵熱度指數排行榜顯示,自《上海堡壘》上映周起,鹿晗在藝人熱力榜中的排名從第八8名逐周掉落至第15名,電影沒有給他帶來助推作用,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目前的鹿晗,外形和演技可以保證他完成角色“歷盡千帆”之前的部分,所以《上海堡壘》如果按照原著,將重點放在導演擅長的劇本、故事、人物關係上,拍成一部帶有科幻色彩的愛情片,那麼鹿晗完全可以選擇江洋這個角色,他的發揮也一定是好過現在的。

但《上海堡壘》找到鹿晗的時候,他正處於“想求新求變,但又沒完成蛻變的節點”。《上海堡壘》看上去非常“唬人”,科幻題材,人設有突破,導演有經驗,鹿晗選擇它的原因,可以想象。

但江洋的人設和他本質上並不貼合,他在選擇轉型角色的時候,錯誤地將寶壓在了《上海堡壘》身上。

2

什麼樣的角色可以真正被鹿晗用來轉型?

縱觀鹿晗的履歷不難看出,其實他是有被觀眾稱道的角色的。

比如電影處女作《重返二十歲》,他在其中飾演樂隊主唱項前進。戲份雖然不多,但他把青年的肆意張揚把握得很好,這部電影在豆瓣拿下7.1的分數。

"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文|77

繼鹿晗在前陣子成為《上海堡壘》的焦點後,李易峰最近再次被媒體問及有關轉型的問題。

無論是外界加在鹿晗身上的非議和“原罪”,還是以不斷被刺探在如何努力轉型的李易峰,他們身上的標籤高度重合,因為不同的事件,觸發出完全不同的境遇。

問題都是老生常談,但難免令人唏噓。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在大眾經常討論的“流量轉型”話題中,“四大流量”因為“開山鼻祖”地位的緣故,首當其衝成為“靶子”。他們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個角色都成為大眾緊盯的對象。

李易峰因為《動物世界》的良好口碑,被不少人蓋章雖然演技尚且稚嫩,但是轉型初步成功;楊洋因為《全職高手》中的驚豔表演,也被看作穩住了“四大”地位;而剛剛遭遇《上海堡壘》滑鐵盧的鹿晗,成為“四大”中新一個被評判的對象,被推上風口浪尖。

吳亦凡在影視方面,自《歐洲攻略》失利後,再無新作品出現。他目前專注於音樂領域,日後的影視路線尚不明朗。

大眾總是在以“四大”為代表的流量們走到一定地位或年齡之後,迫切地希望他們有所突破。在大眾營造的輿論環境中,轉型對流量而言更像是一個任務,而不是時機到來之後順其自然的選擇。

有的流量也因此陷入轉型“怪圈”,企圖通過顛覆性作品或角色對自己和外界有一個交代。

可問題是,流量的轉型,難道真有大眾預估的那樣迫切嗎?

1

鹿晗是“轉型失敗”這個評價最常“光顧”的客戶。

《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在採訪中表示:“我用錯了鹿晗,在一個不適合他的類型裡。”他想用鹿晗和舒淇來打造暗戀的反差感,卻忽略了鹿晗身為偶像,與科幻類型的匹配度。

這個觀點可以被導演用來邏輯自洽,解釋他為什麼會把“正確”的電影拍出“錯誤”的市場效應。但如果用於評價演員,恰恰本末倒置。

如果非要把《上海堡壘》看做是鹿晗轉型失敗的標誌,那麼失敗的關鍵也不在於導演用錯了鹿晗,而是鹿晗選錯了角色。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上海堡壘》中的江洋,怯懦、羞澀,暗戀林瀾卻不敢向她表白,這一性格特點與鹿晗的形象貼合。所以觀眾可以看到,電影中比較打動人的部分,反而是江洋和林瀾之間若有似無的感情線。

單箭頭變雙向暗戀一直是觀眾比較喜聞樂見的故事。

但鹿晗的形象有一個先於他演技的限制,就是他無法將江洋“歷劫”前後的心路歷程通過形象表現出來。保衛上海一戰過去,江洋從預備役成員升級為指揮官,但鹿晗怎麼看怎麼像“偷穿了大人衣服的小孩”。

他的形象清秀,外形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小一些,從灰鷹小隊成員升級為指揮官,單從形象來說對觀眾就沒有強說服力。再加上他沒有足夠的演技支撐江洋的心理變化,人物立不住,給觀眾帶來的“落地感”自然也不會很強。

這個結果直接反映在了鹿晗的數據上。據骨朵熱度指數排行榜顯示,自《上海堡壘》上映周起,鹿晗在藝人熱力榜中的排名從第八8名逐周掉落至第15名,電影沒有給他帶來助推作用,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目前的鹿晗,外形和演技可以保證他完成角色“歷盡千帆”之前的部分,所以《上海堡壘》如果按照原著,將重點放在導演擅長的劇本、故事、人物關係上,拍成一部帶有科幻色彩的愛情片,那麼鹿晗完全可以選擇江洋這個角色,他的發揮也一定是好過現在的。

但《上海堡壘》找到鹿晗的時候,他正處於“想求新求變,但又沒完成蛻變的節點”。《上海堡壘》看上去非常“唬人”,科幻題材,人設有突破,導演有經驗,鹿晗選擇它的原因,可以想象。

但江洋的人設和他本質上並不貼合,他在選擇轉型角色的時候,錯誤地將寶壓在了《上海堡壘》身上。

2

什麼樣的角色可以真正被鹿晗用來轉型?

縱觀鹿晗的履歷不難看出,其實他是有被觀眾稱道的角色的。

比如電影處女作《重返二十歲》,他在其中飾演樂隊主唱項前進。戲份雖然不多,但他把青年的肆意張揚把握得很好,這部電影在豆瓣拿下7.1的分數。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同年上映的電影《我是證人》是他第一部擔綱男一的作品,同樣是一名熱血男兒,正義,有擔當,敢於豁出命去和殺手搏鬥。

這是青春熱血的鹿晗。

"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文|77

繼鹿晗在前陣子成為《上海堡壘》的焦點後,李易峰最近再次被媒體問及有關轉型的問題。

無論是外界加在鹿晗身上的非議和“原罪”,還是以不斷被刺探在如何努力轉型的李易峰,他們身上的標籤高度重合,因為不同的事件,觸發出完全不同的境遇。

問題都是老生常談,但難免令人唏噓。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在大眾經常討論的“流量轉型”話題中,“四大流量”因為“開山鼻祖”地位的緣故,首當其衝成為“靶子”。他們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個角色都成為大眾緊盯的對象。

李易峰因為《動物世界》的良好口碑,被不少人蓋章雖然演技尚且稚嫩,但是轉型初步成功;楊洋因為《全職高手》中的驚豔表演,也被看作穩住了“四大”地位;而剛剛遭遇《上海堡壘》滑鐵盧的鹿晗,成為“四大”中新一個被評判的對象,被推上風口浪尖。

吳亦凡在影視方面,自《歐洲攻略》失利後,再無新作品出現。他目前專注於音樂領域,日後的影視路線尚不明朗。

大眾總是在以“四大”為代表的流量們走到一定地位或年齡之後,迫切地希望他們有所突破。在大眾營造的輿論環境中,轉型對流量而言更像是一個任務,而不是時機到來之後順其自然的選擇。

有的流量也因此陷入轉型“怪圈”,企圖通過顛覆性作品或角色對自己和外界有一個交代。

可問題是,流量的轉型,難道真有大眾預估的那樣迫切嗎?

1

鹿晗是“轉型失敗”這個評價最常“光顧”的客戶。

《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在採訪中表示:“我用錯了鹿晗,在一個不適合他的類型裡。”他想用鹿晗和舒淇來打造暗戀的反差感,卻忽略了鹿晗身為偶像,與科幻類型的匹配度。

這個觀點可以被導演用來邏輯自洽,解釋他為什麼會把“正確”的電影拍出“錯誤”的市場效應。但如果用於評價演員,恰恰本末倒置。

如果非要把《上海堡壘》看做是鹿晗轉型失敗的標誌,那麼失敗的關鍵也不在於導演用錯了鹿晗,而是鹿晗選錯了角色。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上海堡壘》中的江洋,怯懦、羞澀,暗戀林瀾卻不敢向她表白,這一性格特點與鹿晗的形象貼合。所以觀眾可以看到,電影中比較打動人的部分,反而是江洋和林瀾之間若有似無的感情線。

單箭頭變雙向暗戀一直是觀眾比較喜聞樂見的故事。

但鹿晗的形象有一個先於他演技的限制,就是他無法將江洋“歷劫”前後的心路歷程通過形象表現出來。保衛上海一戰過去,江洋從預備役成員升級為指揮官,但鹿晗怎麼看怎麼像“偷穿了大人衣服的小孩”。

他的形象清秀,外形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小一些,從灰鷹小隊成員升級為指揮官,單從形象來說對觀眾就沒有強說服力。再加上他沒有足夠的演技支撐江洋的心理變化,人物立不住,給觀眾帶來的“落地感”自然也不會很強。

這個結果直接反映在了鹿晗的數據上。據骨朵熱度指數排行榜顯示,自《上海堡壘》上映周起,鹿晗在藝人熱力榜中的排名從第八8名逐周掉落至第15名,電影沒有給他帶來助推作用,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目前的鹿晗,外形和演技可以保證他完成角色“歷盡千帆”之前的部分,所以《上海堡壘》如果按照原著,將重點放在導演擅長的劇本、故事、人物關係上,拍成一部帶有科幻色彩的愛情片,那麼鹿晗完全可以選擇江洋這個角色,他的發揮也一定是好過現在的。

但《上海堡壘》找到鹿晗的時候,他正處於“想求新求變,但又沒完成蛻變的節點”。《上海堡壘》看上去非常“唬人”,科幻題材,人設有突破,導演有經驗,鹿晗選擇它的原因,可以想象。

但江洋的人設和他本質上並不貼合,他在選擇轉型角色的時候,錯誤地將寶壓在了《上海堡壘》身上。

2

什麼樣的角色可以真正被鹿晗用來轉型?

縱觀鹿晗的履歷不難看出,其實他是有被觀眾稱道的角色的。

比如電影處女作《重返二十歲》,他在其中飾演樂隊主唱項前進。戲份雖然不多,但他把青年的肆意張揚把握得很好,這部電影在豆瓣拿下7.1的分數。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同年上映的電影《我是證人》是他第一部擔綱男一的作品,同樣是一名熱血男兒,正義,有擔當,敢於豁出命去和殺手搏鬥。

這是青春熱血的鹿晗。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他在電影《長城》中的戲份更少,一個全程盔甲護身的士兵,膽怯懦弱中透著純真,犧牲前的回眸一瞥塑造了這個角色的高光時刻。包括他的第一部電視劇《擇天記》,雖然這部作品在豆瓣僅有4.1分,但陳長生這個角色和鹿晗的適配度極高,外表柔弱清俊,內裡有爪有牙,成長雖苦但絕不輕言放棄。

這是清秀靈氣的鹿晗。

"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文|77

繼鹿晗在前陣子成為《上海堡壘》的焦點後,李易峰最近再次被媒體問及有關轉型的問題。

無論是外界加在鹿晗身上的非議和“原罪”,還是以不斷被刺探在如何努力轉型的李易峰,他們身上的標籤高度重合,因為不同的事件,觸發出完全不同的境遇。

問題都是老生常談,但難免令人唏噓。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在大眾經常討論的“流量轉型”話題中,“四大流量”因為“開山鼻祖”地位的緣故,首當其衝成為“靶子”。他們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個角色都成為大眾緊盯的對象。

李易峰因為《動物世界》的良好口碑,被不少人蓋章雖然演技尚且稚嫩,但是轉型初步成功;楊洋因為《全職高手》中的驚豔表演,也被看作穩住了“四大”地位;而剛剛遭遇《上海堡壘》滑鐵盧的鹿晗,成為“四大”中新一個被評判的對象,被推上風口浪尖。

吳亦凡在影視方面,自《歐洲攻略》失利後,再無新作品出現。他目前專注於音樂領域,日後的影視路線尚不明朗。

大眾總是在以“四大”為代表的流量們走到一定地位或年齡之後,迫切地希望他們有所突破。在大眾營造的輿論環境中,轉型對流量而言更像是一個任務,而不是時機到來之後順其自然的選擇。

有的流量也因此陷入轉型“怪圈”,企圖通過顛覆性作品或角色對自己和外界有一個交代。

可問題是,流量的轉型,難道真有大眾預估的那樣迫切嗎?

1

鹿晗是“轉型失敗”這個評價最常“光顧”的客戶。

《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在採訪中表示:“我用錯了鹿晗,在一個不適合他的類型裡。”他想用鹿晗和舒淇來打造暗戀的反差感,卻忽略了鹿晗身為偶像,與科幻類型的匹配度。

這個觀點可以被導演用來邏輯自洽,解釋他為什麼會把“正確”的電影拍出“錯誤”的市場效應。但如果用於評價演員,恰恰本末倒置。

如果非要把《上海堡壘》看做是鹿晗轉型失敗的標誌,那麼失敗的關鍵也不在於導演用錯了鹿晗,而是鹿晗選錯了角色。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上海堡壘》中的江洋,怯懦、羞澀,暗戀林瀾卻不敢向她表白,這一性格特點與鹿晗的形象貼合。所以觀眾可以看到,電影中比較打動人的部分,反而是江洋和林瀾之間若有似無的感情線。

單箭頭變雙向暗戀一直是觀眾比較喜聞樂見的故事。

但鹿晗的形象有一個先於他演技的限制,就是他無法將江洋“歷劫”前後的心路歷程通過形象表現出來。保衛上海一戰過去,江洋從預備役成員升級為指揮官,但鹿晗怎麼看怎麼像“偷穿了大人衣服的小孩”。

他的形象清秀,外形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小一些,從灰鷹小隊成員升級為指揮官,單從形象來說對觀眾就沒有強說服力。再加上他沒有足夠的演技支撐江洋的心理變化,人物立不住,給觀眾帶來的“落地感”自然也不會很強。

這個結果直接反映在了鹿晗的數據上。據骨朵熱度指數排行榜顯示,自《上海堡壘》上映周起,鹿晗在藝人熱力榜中的排名從第八8名逐周掉落至第15名,電影沒有給他帶來助推作用,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目前的鹿晗,外形和演技可以保證他完成角色“歷盡千帆”之前的部分,所以《上海堡壘》如果按照原著,將重點放在導演擅長的劇本、故事、人物關係上,拍成一部帶有科幻色彩的愛情片,那麼鹿晗完全可以選擇江洋這個角色,他的發揮也一定是好過現在的。

但《上海堡壘》找到鹿晗的時候,他正處於“想求新求變,但又沒完成蛻變的節點”。《上海堡壘》看上去非常“唬人”,科幻題材,人設有突破,導演有經驗,鹿晗選擇它的原因,可以想象。

但江洋的人設和他本質上並不貼合,他在選擇轉型角色的時候,錯誤地將寶壓在了《上海堡壘》身上。

2

什麼樣的角色可以真正被鹿晗用來轉型?

縱觀鹿晗的履歷不難看出,其實他是有被觀眾稱道的角色的。

比如電影處女作《重返二十歲》,他在其中飾演樂隊主唱項前進。戲份雖然不多,但他把青年的肆意張揚把握得很好,這部電影在豆瓣拿下7.1的分數。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同年上映的電影《我是證人》是他第一部擔綱男一的作品,同樣是一名熱血男兒,正義,有擔當,敢於豁出命去和殺手搏鬥。

這是青春熱血的鹿晗。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他在電影《長城》中的戲份更少,一個全程盔甲護身的士兵,膽怯懦弱中透著純真,犧牲前的回眸一瞥塑造了這個角色的高光時刻。包括他的第一部電視劇《擇天記》,雖然這部作品在豆瓣僅有4.1分,但陳長生這個角色和鹿晗的適配度極高,外表柔弱清俊,內裡有爪有牙,成長雖苦但絕不輕言放棄。

這是清秀靈氣的鹿晗。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由此不難得出結論,鹿晗的角色選擇可以基於他的形象無限延伸,可一旦超出他自身的形象限制或內心狀態,他在塑造角色上就非常具有被動性。

且不說《上海堡壘》質量如何,江洋之於鹿晗屬於“跨越式”突破,現階段的他並不能拿捏好內心轉變深重的角色。雖然江洋的完成度稱得上合格,但作為轉型角色,鹿晗可以有更優選擇。

走向三十歲大關的流量們都會在輿論環境中面臨轉型的節點,可轉型的關鍵不在年齡,而是在一種戲路或狀態中無法取得進展時,再尋求新的突破。

沒有任何一條規定說明,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就是必須轉型的時刻。連符合自己年齡的角色都沒玩轉自如,就硬要想著轉換方向,結果只可能適得其反。

就拿鹿晗來說,接近三十歲的年紀長著一張二十出頭的臉,相比同齡人而言,而立之年的成熟氣質也沒有那麼明顯,這是他的優勢,也是他的劣勢。既然連外形都還沒有修煉出歲月打磨的沉穩,就沒必要為了“迎合”大眾所謂的轉型,硬去接演一些不適合自己的角色。

當然,求新求變的心態值得稱讚,但不只是跟自己反差極大的角色才意味著“新”和“變”。轉型從來都是作品說話,作品是轉型的立身之本,而非奪人眼球的人設。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能接著演同齡人就演好同齡人,演學生、職場新人、白領如果演得出彩,同樣可以看做轉型。

以一己之力拯救世界之類的角色聽著光鮮,可一旦人設和本人的適配性不高,希望和結果就很可能背道而馳,演員也得落一個出力不討好的下場。

轉型的基本法是循序漸進,不能指望一步登天。

3

那麼,有流量成功轉型的案例嗎?

有。

雖然李易峰在轉型這個問題上謹慎謙虛,但其實,他已經是目前流量中轉型最為成功的一位。

李易峰在2014年通過《古劍奇譚》走紅,但在《古劍》之前,他已經有過古裝和多部現代作品的拍攝經驗。《幸福最晴天》《幸福一定強》《真愛謊言》《千金歸來》《賞金獵人》等等,以偶像劇為多。

而他在《古劍》之後播出的作品,無論是《活色生香》《盜墓筆記》《青雲志》,還是電影《怦然心動》《梔子花開》,都屬於流量高於口碑的作品,加上偶像劇他也已經做過嘗試,兩相作用之下,李易峰顯然到了需要突破的節點。

2015年底,他接演了一部諜戰劇《麻雀》,在其中飾演潛伏在汪偽特工總部的共產黨人陳深,人設較他之前的所有作品顯有突破。

可李易峰真正憑藉這部作品轉型了嗎?也沒有,他在其中的表演存在硬傷。問題與鹿晗在《上海堡壘》中異曲同工:形象和演技刻畫不出人物的心路全貌。尤其在張魯一、王勁鬆這樣的戲骨襯托之下,薄弱的地方就更顯薄弱。

《麻雀》從類型上說是一部適合轉型的作品,但李易峰此前沒有接觸過類似作品,中間缺乏角色過渡,直接從古偶變為諜戰,同樣帶有“跨越式”轉型的色彩。因此他在《麻雀》中的表現並不亮眼。但李易峰在劇情進行過程中有過明顯進步,這說明他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是可以進入表演狀態的。

"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文|77

繼鹿晗在前陣子成為《上海堡壘》的焦點後,李易峰最近再次被媒體問及有關轉型的問題。

無論是外界加在鹿晗身上的非議和“原罪”,還是以不斷被刺探在如何努力轉型的李易峰,他們身上的標籤高度重合,因為不同的事件,觸發出完全不同的境遇。

問題都是老生常談,但難免令人唏噓。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在大眾經常討論的“流量轉型”話題中,“四大流量”因為“開山鼻祖”地位的緣故,首當其衝成為“靶子”。他們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個角色都成為大眾緊盯的對象。

李易峰因為《動物世界》的良好口碑,被不少人蓋章雖然演技尚且稚嫩,但是轉型初步成功;楊洋因為《全職高手》中的驚豔表演,也被看作穩住了“四大”地位;而剛剛遭遇《上海堡壘》滑鐵盧的鹿晗,成為“四大”中新一個被評判的對象,被推上風口浪尖。

吳亦凡在影視方面,自《歐洲攻略》失利後,再無新作品出現。他目前專注於音樂領域,日後的影視路線尚不明朗。

大眾總是在以“四大”為代表的流量們走到一定地位或年齡之後,迫切地希望他們有所突破。在大眾營造的輿論環境中,轉型對流量而言更像是一個任務,而不是時機到來之後順其自然的選擇。

有的流量也因此陷入轉型“怪圈”,企圖通過顛覆性作品或角色對自己和外界有一個交代。

可問題是,流量的轉型,難道真有大眾預估的那樣迫切嗎?

1

鹿晗是“轉型失敗”這個評價最常“光顧”的客戶。

《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在採訪中表示:“我用錯了鹿晗,在一個不適合他的類型裡。”他想用鹿晗和舒淇來打造暗戀的反差感,卻忽略了鹿晗身為偶像,與科幻類型的匹配度。

這個觀點可以被導演用來邏輯自洽,解釋他為什麼會把“正確”的電影拍出“錯誤”的市場效應。但如果用於評價演員,恰恰本末倒置。

如果非要把《上海堡壘》看做是鹿晗轉型失敗的標誌,那麼失敗的關鍵也不在於導演用錯了鹿晗,而是鹿晗選錯了角色。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上海堡壘》中的江洋,怯懦、羞澀,暗戀林瀾卻不敢向她表白,這一性格特點與鹿晗的形象貼合。所以觀眾可以看到,電影中比較打動人的部分,反而是江洋和林瀾之間若有似無的感情線。

單箭頭變雙向暗戀一直是觀眾比較喜聞樂見的故事。

但鹿晗的形象有一個先於他演技的限制,就是他無法將江洋“歷劫”前後的心路歷程通過形象表現出來。保衛上海一戰過去,江洋從預備役成員升級為指揮官,但鹿晗怎麼看怎麼像“偷穿了大人衣服的小孩”。

他的形象清秀,外形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小一些,從灰鷹小隊成員升級為指揮官,單從形象來說對觀眾就沒有強說服力。再加上他沒有足夠的演技支撐江洋的心理變化,人物立不住,給觀眾帶來的“落地感”自然也不會很強。

這個結果直接反映在了鹿晗的數據上。據骨朵熱度指數排行榜顯示,自《上海堡壘》上映周起,鹿晗在藝人熱力榜中的排名從第八8名逐周掉落至第15名,電影沒有給他帶來助推作用,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目前的鹿晗,外形和演技可以保證他完成角色“歷盡千帆”之前的部分,所以《上海堡壘》如果按照原著,將重點放在導演擅長的劇本、故事、人物關係上,拍成一部帶有科幻色彩的愛情片,那麼鹿晗完全可以選擇江洋這個角色,他的發揮也一定是好過現在的。

但《上海堡壘》找到鹿晗的時候,他正處於“想求新求變,但又沒完成蛻變的節點”。《上海堡壘》看上去非常“唬人”,科幻題材,人設有突破,導演有經驗,鹿晗選擇它的原因,可以想象。

但江洋的人設和他本質上並不貼合,他在選擇轉型角色的時候,錯誤地將寶壓在了《上海堡壘》身上。

2

什麼樣的角色可以真正被鹿晗用來轉型?

縱觀鹿晗的履歷不難看出,其實他是有被觀眾稱道的角色的。

比如電影處女作《重返二十歲》,他在其中飾演樂隊主唱項前進。戲份雖然不多,但他把青年的肆意張揚把握得很好,這部電影在豆瓣拿下7.1的分數。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同年上映的電影《我是證人》是他第一部擔綱男一的作品,同樣是一名熱血男兒,正義,有擔當,敢於豁出命去和殺手搏鬥。

這是青春熱血的鹿晗。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他在電影《長城》中的戲份更少,一個全程盔甲護身的士兵,膽怯懦弱中透著純真,犧牲前的回眸一瞥塑造了這個角色的高光時刻。包括他的第一部電視劇《擇天記》,雖然這部作品在豆瓣僅有4.1分,但陳長生這個角色和鹿晗的適配度極高,外表柔弱清俊,內裡有爪有牙,成長雖苦但絕不輕言放棄。

這是清秀靈氣的鹿晗。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由此不難得出結論,鹿晗的角色選擇可以基於他的形象無限延伸,可一旦超出他自身的形象限制或內心狀態,他在塑造角色上就非常具有被動性。

且不說《上海堡壘》質量如何,江洋之於鹿晗屬於“跨越式”突破,現階段的他並不能拿捏好內心轉變深重的角色。雖然江洋的完成度稱得上合格,但作為轉型角色,鹿晗可以有更優選擇。

走向三十歲大關的流量們都會在輿論環境中面臨轉型的節點,可轉型的關鍵不在年齡,而是在一種戲路或狀態中無法取得進展時,再尋求新的突破。

沒有任何一條規定說明,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就是必須轉型的時刻。連符合自己年齡的角色都沒玩轉自如,就硬要想著轉換方向,結果只可能適得其反。

就拿鹿晗來說,接近三十歲的年紀長著一張二十出頭的臉,相比同齡人而言,而立之年的成熟氣質也沒有那麼明顯,這是他的優勢,也是他的劣勢。既然連外形都還沒有修煉出歲月打磨的沉穩,就沒必要為了“迎合”大眾所謂的轉型,硬去接演一些不適合自己的角色。

當然,求新求變的心態值得稱讚,但不只是跟自己反差極大的角色才意味著“新”和“變”。轉型從來都是作品說話,作品是轉型的立身之本,而非奪人眼球的人設。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能接著演同齡人就演好同齡人,演學生、職場新人、白領如果演得出彩,同樣可以看做轉型。

以一己之力拯救世界之類的角色聽著光鮮,可一旦人設和本人的適配性不高,希望和結果就很可能背道而馳,演員也得落一個出力不討好的下場。

轉型的基本法是循序漸進,不能指望一步登天。

3

那麼,有流量成功轉型的案例嗎?

有。

雖然李易峰在轉型這個問題上謹慎謙虛,但其實,他已經是目前流量中轉型最為成功的一位。

李易峰在2014年通過《古劍奇譚》走紅,但在《古劍》之前,他已經有過古裝和多部現代作品的拍攝經驗。《幸福最晴天》《幸福一定強》《真愛謊言》《千金歸來》《賞金獵人》等等,以偶像劇為多。

而他在《古劍》之後播出的作品,無論是《活色生香》《盜墓筆記》《青雲志》,還是電影《怦然心動》《梔子花開》,都屬於流量高於口碑的作品,加上偶像劇他也已經做過嘗試,兩相作用之下,李易峰顯然到了需要突破的節點。

2015年底,他接演了一部諜戰劇《麻雀》,在其中飾演潛伏在汪偽特工總部的共產黨人陳深,人設較他之前的所有作品顯有突破。

可李易峰真正憑藉這部作品轉型了嗎?也沒有,他在其中的表演存在硬傷。問題與鹿晗在《上海堡壘》中異曲同工:形象和演技刻畫不出人物的心路全貌。尤其在張魯一、王勁鬆這樣的戲骨襯托之下,薄弱的地方就更顯薄弱。

《麻雀》從類型上說是一部適合轉型的作品,但李易峰此前沒有接觸過類似作品,中間缺乏角色過渡,直接從古偶變為諜戰,同樣帶有“跨越式”轉型的色彩。因此他在《麻雀》中的表現並不亮眼。但李易峰在劇情進行過程中有過明顯進步,這說明他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是可以進入表演狀態的。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電影《心理罪》和《動物世界》為他帶來了轉機。

《心理罪》中的方木和《動物世界》中的鄭開司都是基於他本人進行的突破,方木年輕氣盛,熱血陽光;鄭開司性格堅毅,機警過人。兩部同是現代題材作品,不需要適應年代變化所帶來的調整,兩個角色又都與他年齡相仿,形象貼合,屬於轉型期的良好過渡作品。

《心理罪》之後,李易峰的口碑已經較之前有所好轉,直到《動物世界》上映,他終於獲得較大範圍、較為中立的演技好評,起碼多數觀眾認可了他為所謂轉型付出的努力。要知道,流量型演員因為某個角色獲得葆贊,尤其在大熒屏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至於他能否成為真正用作品說話的演員,實現轉型的完全形態,後期上映的《隱祕而偉大》或許可以給出答案。實現初步轉型成功的李易峰,不斷被追問“轉型”情況的李易峰,依然無法鬆懈。

"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文|77

繼鹿晗在前陣子成為《上海堡壘》的焦點後,李易峰最近再次被媒體問及有關轉型的問題。

無論是外界加在鹿晗身上的非議和“原罪”,還是以不斷被刺探在如何努力轉型的李易峰,他們身上的標籤高度重合,因為不同的事件,觸發出完全不同的境遇。

問題都是老生常談,但難免令人唏噓。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在大眾經常討論的“流量轉型”話題中,“四大流量”因為“開山鼻祖”地位的緣故,首當其衝成為“靶子”。他們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個角色都成為大眾緊盯的對象。

李易峰因為《動物世界》的良好口碑,被不少人蓋章雖然演技尚且稚嫩,但是轉型初步成功;楊洋因為《全職高手》中的驚豔表演,也被看作穩住了“四大”地位;而剛剛遭遇《上海堡壘》滑鐵盧的鹿晗,成為“四大”中新一個被評判的對象,被推上風口浪尖。

吳亦凡在影視方面,自《歐洲攻略》失利後,再無新作品出現。他目前專注於音樂領域,日後的影視路線尚不明朗。

大眾總是在以“四大”為代表的流量們走到一定地位或年齡之後,迫切地希望他們有所突破。在大眾營造的輿論環境中,轉型對流量而言更像是一個任務,而不是時機到來之後順其自然的選擇。

有的流量也因此陷入轉型“怪圈”,企圖通過顛覆性作品或角色對自己和外界有一個交代。

可問題是,流量的轉型,難道真有大眾預估的那樣迫切嗎?

1

鹿晗是“轉型失敗”這個評價最常“光顧”的客戶。

《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在採訪中表示:“我用錯了鹿晗,在一個不適合他的類型裡。”他想用鹿晗和舒淇來打造暗戀的反差感,卻忽略了鹿晗身為偶像,與科幻類型的匹配度。

這個觀點可以被導演用來邏輯自洽,解釋他為什麼會把“正確”的電影拍出“錯誤”的市場效應。但如果用於評價演員,恰恰本末倒置。

如果非要把《上海堡壘》看做是鹿晗轉型失敗的標誌,那麼失敗的關鍵也不在於導演用錯了鹿晗,而是鹿晗選錯了角色。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上海堡壘》中的江洋,怯懦、羞澀,暗戀林瀾卻不敢向她表白,這一性格特點與鹿晗的形象貼合。所以觀眾可以看到,電影中比較打動人的部分,反而是江洋和林瀾之間若有似無的感情線。

單箭頭變雙向暗戀一直是觀眾比較喜聞樂見的故事。

但鹿晗的形象有一個先於他演技的限制,就是他無法將江洋“歷劫”前後的心路歷程通過形象表現出來。保衛上海一戰過去,江洋從預備役成員升級為指揮官,但鹿晗怎麼看怎麼像“偷穿了大人衣服的小孩”。

他的形象清秀,外形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小一些,從灰鷹小隊成員升級為指揮官,單從形象來說對觀眾就沒有強說服力。再加上他沒有足夠的演技支撐江洋的心理變化,人物立不住,給觀眾帶來的“落地感”自然也不會很強。

這個結果直接反映在了鹿晗的數據上。據骨朵熱度指數排行榜顯示,自《上海堡壘》上映周起,鹿晗在藝人熱力榜中的排名從第八8名逐周掉落至第15名,電影沒有給他帶來助推作用,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目前的鹿晗,外形和演技可以保證他完成角色“歷盡千帆”之前的部分,所以《上海堡壘》如果按照原著,將重點放在導演擅長的劇本、故事、人物關係上,拍成一部帶有科幻色彩的愛情片,那麼鹿晗完全可以選擇江洋這個角色,他的發揮也一定是好過現在的。

但《上海堡壘》找到鹿晗的時候,他正處於“想求新求變,但又沒完成蛻變的節點”。《上海堡壘》看上去非常“唬人”,科幻題材,人設有突破,導演有經驗,鹿晗選擇它的原因,可以想象。

但江洋的人設和他本質上並不貼合,他在選擇轉型角色的時候,錯誤地將寶壓在了《上海堡壘》身上。

2

什麼樣的角色可以真正被鹿晗用來轉型?

縱觀鹿晗的履歷不難看出,其實他是有被觀眾稱道的角色的。

比如電影處女作《重返二十歲》,他在其中飾演樂隊主唱項前進。戲份雖然不多,但他把青年的肆意張揚把握得很好,這部電影在豆瓣拿下7.1的分數。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同年上映的電影《我是證人》是他第一部擔綱男一的作品,同樣是一名熱血男兒,正義,有擔當,敢於豁出命去和殺手搏鬥。

這是青春熱血的鹿晗。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他在電影《長城》中的戲份更少,一個全程盔甲護身的士兵,膽怯懦弱中透著純真,犧牲前的回眸一瞥塑造了這個角色的高光時刻。包括他的第一部電視劇《擇天記》,雖然這部作品在豆瓣僅有4.1分,但陳長生這個角色和鹿晗的適配度極高,外表柔弱清俊,內裡有爪有牙,成長雖苦但絕不輕言放棄。

這是清秀靈氣的鹿晗。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由此不難得出結論,鹿晗的角色選擇可以基於他的形象無限延伸,可一旦超出他自身的形象限制或內心狀態,他在塑造角色上就非常具有被動性。

且不說《上海堡壘》質量如何,江洋之於鹿晗屬於“跨越式”突破,現階段的他並不能拿捏好內心轉變深重的角色。雖然江洋的完成度稱得上合格,但作為轉型角色,鹿晗可以有更優選擇。

走向三十歲大關的流量們都會在輿論環境中面臨轉型的節點,可轉型的關鍵不在年齡,而是在一種戲路或狀態中無法取得進展時,再尋求新的突破。

沒有任何一條規定說明,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就是必須轉型的時刻。連符合自己年齡的角色都沒玩轉自如,就硬要想著轉換方向,結果只可能適得其反。

就拿鹿晗來說,接近三十歲的年紀長著一張二十出頭的臉,相比同齡人而言,而立之年的成熟氣質也沒有那麼明顯,這是他的優勢,也是他的劣勢。既然連外形都還沒有修煉出歲月打磨的沉穩,就沒必要為了“迎合”大眾所謂的轉型,硬去接演一些不適合自己的角色。

當然,求新求變的心態值得稱讚,但不只是跟自己反差極大的角色才意味著“新”和“變”。轉型從來都是作品說話,作品是轉型的立身之本,而非奪人眼球的人設。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能接著演同齡人就演好同齡人,演學生、職場新人、白領如果演得出彩,同樣可以看做轉型。

以一己之力拯救世界之類的角色聽著光鮮,可一旦人設和本人的適配性不高,希望和結果就很可能背道而馳,演員也得落一個出力不討好的下場。

轉型的基本法是循序漸進,不能指望一步登天。

3

那麼,有流量成功轉型的案例嗎?

有。

雖然李易峰在轉型這個問題上謹慎謙虛,但其實,他已經是目前流量中轉型最為成功的一位。

李易峰在2014年通過《古劍奇譚》走紅,但在《古劍》之前,他已經有過古裝和多部現代作品的拍攝經驗。《幸福最晴天》《幸福一定強》《真愛謊言》《千金歸來》《賞金獵人》等等,以偶像劇為多。

而他在《古劍》之後播出的作品,無論是《活色生香》《盜墓筆記》《青雲志》,還是電影《怦然心動》《梔子花開》,都屬於流量高於口碑的作品,加上偶像劇他也已經做過嘗試,兩相作用之下,李易峰顯然到了需要突破的節點。

2015年底,他接演了一部諜戰劇《麻雀》,在其中飾演潛伏在汪偽特工總部的共產黨人陳深,人設較他之前的所有作品顯有突破。

可李易峰真正憑藉這部作品轉型了嗎?也沒有,他在其中的表演存在硬傷。問題與鹿晗在《上海堡壘》中異曲同工:形象和演技刻畫不出人物的心路全貌。尤其在張魯一、王勁鬆這樣的戲骨襯托之下,薄弱的地方就更顯薄弱。

《麻雀》從類型上說是一部適合轉型的作品,但李易峰此前沒有接觸過類似作品,中間缺乏角色過渡,直接從古偶變為諜戰,同樣帶有“跨越式”轉型的色彩。因此他在《麻雀》中的表現並不亮眼。但李易峰在劇情進行過程中有過明顯進步,這說明他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是可以進入表演狀態的。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電影《心理罪》和《動物世界》為他帶來了轉機。

《心理罪》中的方木和《動物世界》中的鄭開司都是基於他本人進行的突破,方木年輕氣盛,熱血陽光;鄭開司性格堅毅,機警過人。兩部同是現代題材作品,不需要適應年代變化所帶來的調整,兩個角色又都與他年齡相仿,形象貼合,屬於轉型期的良好過渡作品。

《心理罪》之後,李易峰的口碑已經較之前有所好轉,直到《動物世界》上映,他終於獲得較大範圍、較為中立的演技好評,起碼多數觀眾認可了他為所謂轉型付出的努力。要知道,流量型演員因為某個角色獲得葆贊,尤其在大熒屏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至於他能否成為真正用作品說話的演員,實現轉型的完全形態,後期上映的《隱祕而偉大》或許可以給出答案。實現初步轉型成功的李易峰,不斷被追問“轉型”情況的李易峰,依然無法鬆懈。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同樣,身為“四大”的楊洋也憑藉《全職高手》成功“去油”,基本洗去了《武動乾坤》中給觀眾留下的負面印象。目前,楊洋在骨朵藝人霸屏榜的月榜、周榜、日榜中均位列第三,長期霸榜,熱度居高不下。

"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文|77

繼鹿晗在前陣子成為《上海堡壘》的焦點後,李易峰最近再次被媒體問及有關轉型的問題。

無論是外界加在鹿晗身上的非議和“原罪”,還是以不斷被刺探在如何努力轉型的李易峰,他們身上的標籤高度重合,因為不同的事件,觸發出完全不同的境遇。

問題都是老生常談,但難免令人唏噓。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在大眾經常討論的“流量轉型”話題中,“四大流量”因為“開山鼻祖”地位的緣故,首當其衝成為“靶子”。他們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個角色都成為大眾緊盯的對象。

李易峰因為《動物世界》的良好口碑,被不少人蓋章雖然演技尚且稚嫩,但是轉型初步成功;楊洋因為《全職高手》中的驚豔表演,也被看作穩住了“四大”地位;而剛剛遭遇《上海堡壘》滑鐵盧的鹿晗,成為“四大”中新一個被評判的對象,被推上風口浪尖。

吳亦凡在影視方面,自《歐洲攻略》失利後,再無新作品出現。他目前專注於音樂領域,日後的影視路線尚不明朗。

大眾總是在以“四大”為代表的流量們走到一定地位或年齡之後,迫切地希望他們有所突破。在大眾營造的輿論環境中,轉型對流量而言更像是一個任務,而不是時機到來之後順其自然的選擇。

有的流量也因此陷入轉型“怪圈”,企圖通過顛覆性作品或角色對自己和外界有一個交代。

可問題是,流量的轉型,難道真有大眾預估的那樣迫切嗎?

1

鹿晗是“轉型失敗”這個評價最常“光顧”的客戶。

《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在採訪中表示:“我用錯了鹿晗,在一個不適合他的類型裡。”他想用鹿晗和舒淇來打造暗戀的反差感,卻忽略了鹿晗身為偶像,與科幻類型的匹配度。

這個觀點可以被導演用來邏輯自洽,解釋他為什麼會把“正確”的電影拍出“錯誤”的市場效應。但如果用於評價演員,恰恰本末倒置。

如果非要把《上海堡壘》看做是鹿晗轉型失敗的標誌,那麼失敗的關鍵也不在於導演用錯了鹿晗,而是鹿晗選錯了角色。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上海堡壘》中的江洋,怯懦、羞澀,暗戀林瀾卻不敢向她表白,這一性格特點與鹿晗的形象貼合。所以觀眾可以看到,電影中比較打動人的部分,反而是江洋和林瀾之間若有似無的感情線。

單箭頭變雙向暗戀一直是觀眾比較喜聞樂見的故事。

但鹿晗的形象有一個先於他演技的限制,就是他無法將江洋“歷劫”前後的心路歷程通過形象表現出來。保衛上海一戰過去,江洋從預備役成員升級為指揮官,但鹿晗怎麼看怎麼像“偷穿了大人衣服的小孩”。

他的形象清秀,外形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小一些,從灰鷹小隊成員升級為指揮官,單從形象來說對觀眾就沒有強說服力。再加上他沒有足夠的演技支撐江洋的心理變化,人物立不住,給觀眾帶來的“落地感”自然也不會很強。

這個結果直接反映在了鹿晗的數據上。據骨朵熱度指數排行榜顯示,自《上海堡壘》上映周起,鹿晗在藝人熱力榜中的排名從第八8名逐周掉落至第15名,電影沒有給他帶來助推作用,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目前的鹿晗,外形和演技可以保證他完成角色“歷盡千帆”之前的部分,所以《上海堡壘》如果按照原著,將重點放在導演擅長的劇本、故事、人物關係上,拍成一部帶有科幻色彩的愛情片,那麼鹿晗完全可以選擇江洋這個角色,他的發揮也一定是好過現在的。

但《上海堡壘》找到鹿晗的時候,他正處於“想求新求變,但又沒完成蛻變的節點”。《上海堡壘》看上去非常“唬人”,科幻題材,人設有突破,導演有經驗,鹿晗選擇它的原因,可以想象。

但江洋的人設和他本質上並不貼合,他在選擇轉型角色的時候,錯誤地將寶壓在了《上海堡壘》身上。

2

什麼樣的角色可以真正被鹿晗用來轉型?

縱觀鹿晗的履歷不難看出,其實他是有被觀眾稱道的角色的。

比如電影處女作《重返二十歲》,他在其中飾演樂隊主唱項前進。戲份雖然不多,但他把青年的肆意張揚把握得很好,這部電影在豆瓣拿下7.1的分數。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同年上映的電影《我是證人》是他第一部擔綱男一的作品,同樣是一名熱血男兒,正義,有擔當,敢於豁出命去和殺手搏鬥。

這是青春熱血的鹿晗。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他在電影《長城》中的戲份更少,一個全程盔甲護身的士兵,膽怯懦弱中透著純真,犧牲前的回眸一瞥塑造了這個角色的高光時刻。包括他的第一部電視劇《擇天記》,雖然這部作品在豆瓣僅有4.1分,但陳長生這個角色和鹿晗的適配度極高,外表柔弱清俊,內裡有爪有牙,成長雖苦但絕不輕言放棄。

這是清秀靈氣的鹿晗。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由此不難得出結論,鹿晗的角色選擇可以基於他的形象無限延伸,可一旦超出他自身的形象限制或內心狀態,他在塑造角色上就非常具有被動性。

且不說《上海堡壘》質量如何,江洋之於鹿晗屬於“跨越式”突破,現階段的他並不能拿捏好內心轉變深重的角色。雖然江洋的完成度稱得上合格,但作為轉型角色,鹿晗可以有更優選擇。

走向三十歲大關的流量們都會在輿論環境中面臨轉型的節點,可轉型的關鍵不在年齡,而是在一種戲路或狀態中無法取得進展時,再尋求新的突破。

沒有任何一條規定說明,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就是必須轉型的時刻。連符合自己年齡的角色都沒玩轉自如,就硬要想著轉換方向,結果只可能適得其反。

就拿鹿晗來說,接近三十歲的年紀長著一張二十出頭的臉,相比同齡人而言,而立之年的成熟氣質也沒有那麼明顯,這是他的優勢,也是他的劣勢。既然連外形都還沒有修煉出歲月打磨的沉穩,就沒必要為了“迎合”大眾所謂的轉型,硬去接演一些不適合自己的角色。

當然,求新求變的心態值得稱讚,但不只是跟自己反差極大的角色才意味著“新”和“變”。轉型從來都是作品說話,作品是轉型的立身之本,而非奪人眼球的人設。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能接著演同齡人就演好同齡人,演學生、職場新人、白領如果演得出彩,同樣可以看做轉型。

以一己之力拯救世界之類的角色聽著光鮮,可一旦人設和本人的適配性不高,希望和結果就很可能背道而馳,演員也得落一個出力不討好的下場。

轉型的基本法是循序漸進,不能指望一步登天。

3

那麼,有流量成功轉型的案例嗎?

有。

雖然李易峰在轉型這個問題上謹慎謙虛,但其實,他已經是目前流量中轉型最為成功的一位。

李易峰在2014年通過《古劍奇譚》走紅,但在《古劍》之前,他已經有過古裝和多部現代作品的拍攝經驗。《幸福最晴天》《幸福一定強》《真愛謊言》《千金歸來》《賞金獵人》等等,以偶像劇為多。

而他在《古劍》之後播出的作品,無論是《活色生香》《盜墓筆記》《青雲志》,還是電影《怦然心動》《梔子花開》,都屬於流量高於口碑的作品,加上偶像劇他也已經做過嘗試,兩相作用之下,李易峰顯然到了需要突破的節點。

2015年底,他接演了一部諜戰劇《麻雀》,在其中飾演潛伏在汪偽特工總部的共產黨人陳深,人設較他之前的所有作品顯有突破。

可李易峰真正憑藉這部作品轉型了嗎?也沒有,他在其中的表演存在硬傷。問題與鹿晗在《上海堡壘》中異曲同工:形象和演技刻畫不出人物的心路全貌。尤其在張魯一、王勁鬆這樣的戲骨襯托之下,薄弱的地方就更顯薄弱。

《麻雀》從類型上說是一部適合轉型的作品,但李易峰此前沒有接觸過類似作品,中間缺乏角色過渡,直接從古偶變為諜戰,同樣帶有“跨越式”轉型的色彩。因此他在《麻雀》中的表現並不亮眼。但李易峰在劇情進行過程中有過明顯進步,這說明他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是可以進入表演狀態的。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電影《心理罪》和《動物世界》為他帶來了轉機。

《心理罪》中的方木和《動物世界》中的鄭開司都是基於他本人進行的突破,方木年輕氣盛,熱血陽光;鄭開司性格堅毅,機警過人。兩部同是現代題材作品,不需要適應年代變化所帶來的調整,兩個角色又都與他年齡相仿,形象貼合,屬於轉型期的良好過渡作品。

《心理罪》之後,李易峰的口碑已經較之前有所好轉,直到《動物世界》上映,他終於獲得較大範圍、較為中立的演技好評,起碼多數觀眾認可了他為所謂轉型付出的努力。要知道,流量型演員因為某個角色獲得葆贊,尤其在大熒屏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至於他能否成為真正用作品說話的演員,實現轉型的完全形態,後期上映的《隱祕而偉大》或許可以給出答案。實現初步轉型成功的李易峰,不斷被追問“轉型”情況的李易峰,依然無法鬆懈。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同樣,身為“四大”的楊洋也憑藉《全職高手》成功“去油”,基本洗去了《武動乾坤》中給觀眾留下的負面印象。目前,楊洋在骨朵藝人霸屏榜的月榜、周榜、日榜中均位列第三,長期霸榜,熱度居高不下。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4

從以上眾多案例來看,流量的轉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要靠一部部作品的累積,而這些累積期間的作品,同樣有規律可循。

在筆者看來,流量轉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非常貼合自己的角色。這些角色的作用是夯實演技,做到自己可控範圍內自然純熟的塑造角色。比如《重返二十歲》《我是證人》中的鹿晗。

第二階段是以自身形象和演技為基礎,在人設上略有突破的角色。這一階段對轉型的作用尤為重要,所需時間最長,是培養演技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基礎一旦打好,就相當於有了挑戰高難度角色的砝碼,而一旦錯過這次積累,直接跳到第三階段,就會直接導致表演上的華而不實。

李易峰的《心理罪》和《動物世界》屬於這一階段,《麻雀》則屬於第三階段可以挑戰的作品。楊洋同理,為他“挽尊”的《全職高手》,就他的水平而言屬於第二階段的作品,而之前讓他遭受反噬的《武動乾坤》,則可以歸屬到他的第三階段。

他們此前的“失敗”都在於,以第二階段的水平嘗試了第三階段的角色。

"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文|77

繼鹿晗在前陣子成為《上海堡壘》的焦點後,李易峰最近再次被媒體問及有關轉型的問題。

無論是外界加在鹿晗身上的非議和“原罪”,還是以不斷被刺探在如何努力轉型的李易峰,他們身上的標籤高度重合,因為不同的事件,觸發出完全不同的境遇。

問題都是老生常談,但難免令人唏噓。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在大眾經常討論的“流量轉型”話題中,“四大流量”因為“開山鼻祖”地位的緣故,首當其衝成為“靶子”。他們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個角色都成為大眾緊盯的對象。

李易峰因為《動物世界》的良好口碑,被不少人蓋章雖然演技尚且稚嫩,但是轉型初步成功;楊洋因為《全職高手》中的驚豔表演,也被看作穩住了“四大”地位;而剛剛遭遇《上海堡壘》滑鐵盧的鹿晗,成為“四大”中新一個被評判的對象,被推上風口浪尖。

吳亦凡在影視方面,自《歐洲攻略》失利後,再無新作品出現。他目前專注於音樂領域,日後的影視路線尚不明朗。

大眾總是在以“四大”為代表的流量們走到一定地位或年齡之後,迫切地希望他們有所突破。在大眾營造的輿論環境中,轉型對流量而言更像是一個任務,而不是時機到來之後順其自然的選擇。

有的流量也因此陷入轉型“怪圈”,企圖通過顛覆性作品或角色對自己和外界有一個交代。

可問題是,流量的轉型,難道真有大眾預估的那樣迫切嗎?

1

鹿晗是“轉型失敗”這個評價最常“光顧”的客戶。

《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在採訪中表示:“我用錯了鹿晗,在一個不適合他的類型裡。”他想用鹿晗和舒淇來打造暗戀的反差感,卻忽略了鹿晗身為偶像,與科幻類型的匹配度。

這個觀點可以被導演用來邏輯自洽,解釋他為什麼會把“正確”的電影拍出“錯誤”的市場效應。但如果用於評價演員,恰恰本末倒置。

如果非要把《上海堡壘》看做是鹿晗轉型失敗的標誌,那麼失敗的關鍵也不在於導演用錯了鹿晗,而是鹿晗選錯了角色。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上海堡壘》中的江洋,怯懦、羞澀,暗戀林瀾卻不敢向她表白,這一性格特點與鹿晗的形象貼合。所以觀眾可以看到,電影中比較打動人的部分,反而是江洋和林瀾之間若有似無的感情線。

單箭頭變雙向暗戀一直是觀眾比較喜聞樂見的故事。

但鹿晗的形象有一個先於他演技的限制,就是他無法將江洋“歷劫”前後的心路歷程通過形象表現出來。保衛上海一戰過去,江洋從預備役成員升級為指揮官,但鹿晗怎麼看怎麼像“偷穿了大人衣服的小孩”。

他的形象清秀,外形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小一些,從灰鷹小隊成員升級為指揮官,單從形象來說對觀眾就沒有強說服力。再加上他沒有足夠的演技支撐江洋的心理變化,人物立不住,給觀眾帶來的“落地感”自然也不會很強。

這個結果直接反映在了鹿晗的數據上。據骨朵熱度指數排行榜顯示,自《上海堡壘》上映周起,鹿晗在藝人熱力榜中的排名從第八8名逐周掉落至第15名,電影沒有給他帶來助推作用,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目前的鹿晗,外形和演技可以保證他完成角色“歷盡千帆”之前的部分,所以《上海堡壘》如果按照原著,將重點放在導演擅長的劇本、故事、人物關係上,拍成一部帶有科幻色彩的愛情片,那麼鹿晗完全可以選擇江洋這個角色,他的發揮也一定是好過現在的。

但《上海堡壘》找到鹿晗的時候,他正處於“想求新求變,但又沒完成蛻變的節點”。《上海堡壘》看上去非常“唬人”,科幻題材,人設有突破,導演有經驗,鹿晗選擇它的原因,可以想象。

但江洋的人設和他本質上並不貼合,他在選擇轉型角色的時候,錯誤地將寶壓在了《上海堡壘》身上。

2

什麼樣的角色可以真正被鹿晗用來轉型?

縱觀鹿晗的履歷不難看出,其實他是有被觀眾稱道的角色的。

比如電影處女作《重返二十歲》,他在其中飾演樂隊主唱項前進。戲份雖然不多,但他把青年的肆意張揚把握得很好,這部電影在豆瓣拿下7.1的分數。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同年上映的電影《我是證人》是他第一部擔綱男一的作品,同樣是一名熱血男兒,正義,有擔當,敢於豁出命去和殺手搏鬥。

這是青春熱血的鹿晗。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他在電影《長城》中的戲份更少,一個全程盔甲護身的士兵,膽怯懦弱中透著純真,犧牲前的回眸一瞥塑造了這個角色的高光時刻。包括他的第一部電視劇《擇天記》,雖然這部作品在豆瓣僅有4.1分,但陳長生這個角色和鹿晗的適配度極高,外表柔弱清俊,內裡有爪有牙,成長雖苦但絕不輕言放棄。

這是清秀靈氣的鹿晗。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由此不難得出結論,鹿晗的角色選擇可以基於他的形象無限延伸,可一旦超出他自身的形象限制或內心狀態,他在塑造角色上就非常具有被動性。

且不說《上海堡壘》質量如何,江洋之於鹿晗屬於“跨越式”突破,現階段的他並不能拿捏好內心轉變深重的角色。雖然江洋的完成度稱得上合格,但作為轉型角色,鹿晗可以有更優選擇。

走向三十歲大關的流量們都會在輿論環境中面臨轉型的節點,可轉型的關鍵不在年齡,而是在一種戲路或狀態中無法取得進展時,再尋求新的突破。

沒有任何一條規定說明,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就是必須轉型的時刻。連符合自己年齡的角色都沒玩轉自如,就硬要想著轉換方向,結果只可能適得其反。

就拿鹿晗來說,接近三十歲的年紀長著一張二十出頭的臉,相比同齡人而言,而立之年的成熟氣質也沒有那麼明顯,這是他的優勢,也是他的劣勢。既然連外形都還沒有修煉出歲月打磨的沉穩,就沒必要為了“迎合”大眾所謂的轉型,硬去接演一些不適合自己的角色。

當然,求新求變的心態值得稱讚,但不只是跟自己反差極大的角色才意味著“新”和“變”。轉型從來都是作品說話,作品是轉型的立身之本,而非奪人眼球的人設。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能接著演同齡人就演好同齡人,演學生、職場新人、白領如果演得出彩,同樣可以看做轉型。

以一己之力拯救世界之類的角色聽著光鮮,可一旦人設和本人的適配性不高,希望和結果就很可能背道而馳,演員也得落一個出力不討好的下場。

轉型的基本法是循序漸進,不能指望一步登天。

3

那麼,有流量成功轉型的案例嗎?

有。

雖然李易峰在轉型這個問題上謹慎謙虛,但其實,他已經是目前流量中轉型最為成功的一位。

李易峰在2014年通過《古劍奇譚》走紅,但在《古劍》之前,他已經有過古裝和多部現代作品的拍攝經驗。《幸福最晴天》《幸福一定強》《真愛謊言》《千金歸來》《賞金獵人》等等,以偶像劇為多。

而他在《古劍》之後播出的作品,無論是《活色生香》《盜墓筆記》《青雲志》,還是電影《怦然心動》《梔子花開》,都屬於流量高於口碑的作品,加上偶像劇他也已經做過嘗試,兩相作用之下,李易峰顯然到了需要突破的節點。

2015年底,他接演了一部諜戰劇《麻雀》,在其中飾演潛伏在汪偽特工總部的共產黨人陳深,人設較他之前的所有作品顯有突破。

可李易峰真正憑藉這部作品轉型了嗎?也沒有,他在其中的表演存在硬傷。問題與鹿晗在《上海堡壘》中異曲同工:形象和演技刻畫不出人物的心路全貌。尤其在張魯一、王勁鬆這樣的戲骨襯托之下,薄弱的地方就更顯薄弱。

《麻雀》從類型上說是一部適合轉型的作品,但李易峰此前沒有接觸過類似作品,中間缺乏角色過渡,直接從古偶變為諜戰,同樣帶有“跨越式”轉型的色彩。因此他在《麻雀》中的表現並不亮眼。但李易峰在劇情進行過程中有過明顯進步,這說明他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是可以進入表演狀態的。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電影《心理罪》和《動物世界》為他帶來了轉機。

《心理罪》中的方木和《動物世界》中的鄭開司都是基於他本人進行的突破,方木年輕氣盛,熱血陽光;鄭開司性格堅毅,機警過人。兩部同是現代題材作品,不需要適應年代變化所帶來的調整,兩個角色又都與他年齡相仿,形象貼合,屬於轉型期的良好過渡作品。

《心理罪》之後,李易峰的口碑已經較之前有所好轉,直到《動物世界》上映,他終於獲得較大範圍、較為中立的演技好評,起碼多數觀眾認可了他為所謂轉型付出的努力。要知道,流量型演員因為某個角色獲得葆贊,尤其在大熒屏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至於他能否成為真正用作品說話的演員,實現轉型的完全形態,後期上映的《隱祕而偉大》或許可以給出答案。實現初步轉型成功的李易峰,不斷被追問“轉型”情況的李易峰,依然無法鬆懈。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同樣,身為“四大”的楊洋也憑藉《全職高手》成功“去油”,基本洗去了《武動乾坤》中給觀眾留下的負面印象。目前,楊洋在骨朵藝人霸屏榜的月榜、周榜、日榜中均位列第三,長期霸榜,熱度居高不下。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4

從以上眾多案例來看,流量的轉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要靠一部部作品的累積,而這些累積期間的作品,同樣有規律可循。

在筆者看來,流量轉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非常貼合自己的角色。這些角色的作用是夯實演技,做到自己可控範圍內自然純熟的塑造角色。比如《重返二十歲》《我是證人》中的鹿晗。

第二階段是以自身形象和演技為基礎,在人設上略有突破的角色。這一階段對轉型的作用尤為重要,所需時間最長,是培養演技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基礎一旦打好,就相當於有了挑戰高難度角色的砝碼,而一旦錯過這次積累,直接跳到第三階段,就會直接導致表演上的華而不實。

李易峰的《心理罪》和《動物世界》屬於這一階段,《麻雀》則屬於第三階段可以挑戰的作品。楊洋同理,為他“挽尊”的《全職高手》,就他的水平而言屬於第二階段的作品,而之前讓他遭受反噬的《武動乾坤》,則可以歸屬到他的第三階段。

他們此前的“失敗”都在於,以第二階段的水平嘗試了第三階段的角色。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而這第三階段,就是跟自己各方面條件反差較大,對演技有高度考驗的角色。拋開作品本身質量不說,江洋之於鹿晗就屬於這一階段的角色。鹿晗現在最大的問題正是在於,缺少位於第二階段的進階作品,而《穿越火線》和《在劫難逃》到底屬於哪個階段,還要看作品呈現之後的效果。

李易峰的《隱祕而偉大》,以及楊洋正在拍攝的《特戰榮耀》,或許可以看做他們在第二階段取得不錯成果後,向第三階段發起衝擊的“武器”。

"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文|77

繼鹿晗在前陣子成為《上海堡壘》的焦點後,李易峰最近再次被媒體問及有關轉型的問題。

無論是外界加在鹿晗身上的非議和“原罪”,還是以不斷被刺探在如何努力轉型的李易峰,他們身上的標籤高度重合,因為不同的事件,觸發出完全不同的境遇。

問題都是老生常談,但難免令人唏噓。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在大眾經常討論的“流量轉型”話題中,“四大流量”因為“開山鼻祖”地位的緣故,首當其衝成為“靶子”。他們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個角色都成為大眾緊盯的對象。

李易峰因為《動物世界》的良好口碑,被不少人蓋章雖然演技尚且稚嫩,但是轉型初步成功;楊洋因為《全職高手》中的驚豔表演,也被看作穩住了“四大”地位;而剛剛遭遇《上海堡壘》滑鐵盧的鹿晗,成為“四大”中新一個被評判的對象,被推上風口浪尖。

吳亦凡在影視方面,自《歐洲攻略》失利後,再無新作品出現。他目前專注於音樂領域,日後的影視路線尚不明朗。

大眾總是在以“四大”為代表的流量們走到一定地位或年齡之後,迫切地希望他們有所突破。在大眾營造的輿論環境中,轉型對流量而言更像是一個任務,而不是時機到來之後順其自然的選擇。

有的流量也因此陷入轉型“怪圈”,企圖通過顛覆性作品或角色對自己和外界有一個交代。

可問題是,流量的轉型,難道真有大眾預估的那樣迫切嗎?

1

鹿晗是“轉型失敗”這個評價最常“光顧”的客戶。

《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在採訪中表示:“我用錯了鹿晗,在一個不適合他的類型裡。”他想用鹿晗和舒淇來打造暗戀的反差感,卻忽略了鹿晗身為偶像,與科幻類型的匹配度。

這個觀點可以被導演用來邏輯自洽,解釋他為什麼會把“正確”的電影拍出“錯誤”的市場效應。但如果用於評價演員,恰恰本末倒置。

如果非要把《上海堡壘》看做是鹿晗轉型失敗的標誌,那麼失敗的關鍵也不在於導演用錯了鹿晗,而是鹿晗選錯了角色。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上海堡壘》中的江洋,怯懦、羞澀,暗戀林瀾卻不敢向她表白,這一性格特點與鹿晗的形象貼合。所以觀眾可以看到,電影中比較打動人的部分,反而是江洋和林瀾之間若有似無的感情線。

單箭頭變雙向暗戀一直是觀眾比較喜聞樂見的故事。

但鹿晗的形象有一個先於他演技的限制,就是他無法將江洋“歷劫”前後的心路歷程通過形象表現出來。保衛上海一戰過去,江洋從預備役成員升級為指揮官,但鹿晗怎麼看怎麼像“偷穿了大人衣服的小孩”。

他的形象清秀,外形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小一些,從灰鷹小隊成員升級為指揮官,單從形象來說對觀眾就沒有強說服力。再加上他沒有足夠的演技支撐江洋的心理變化,人物立不住,給觀眾帶來的“落地感”自然也不會很強。

這個結果直接反映在了鹿晗的數據上。據骨朵熱度指數排行榜顯示,自《上海堡壘》上映周起,鹿晗在藝人熱力榜中的排名從第八8名逐周掉落至第15名,電影沒有給他帶來助推作用,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目前的鹿晗,外形和演技可以保證他完成角色“歷盡千帆”之前的部分,所以《上海堡壘》如果按照原著,將重點放在導演擅長的劇本、故事、人物關係上,拍成一部帶有科幻色彩的愛情片,那麼鹿晗完全可以選擇江洋這個角色,他的發揮也一定是好過現在的。

但《上海堡壘》找到鹿晗的時候,他正處於“想求新求變,但又沒完成蛻變的節點”。《上海堡壘》看上去非常“唬人”,科幻題材,人設有突破,導演有經驗,鹿晗選擇它的原因,可以想象。

但江洋的人設和他本質上並不貼合,他在選擇轉型角色的時候,錯誤地將寶壓在了《上海堡壘》身上。

2

什麼樣的角色可以真正被鹿晗用來轉型?

縱觀鹿晗的履歷不難看出,其實他是有被觀眾稱道的角色的。

比如電影處女作《重返二十歲》,他在其中飾演樂隊主唱項前進。戲份雖然不多,但他把青年的肆意張揚把握得很好,這部電影在豆瓣拿下7.1的分數。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同年上映的電影《我是證人》是他第一部擔綱男一的作品,同樣是一名熱血男兒,正義,有擔當,敢於豁出命去和殺手搏鬥。

這是青春熱血的鹿晗。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他在電影《長城》中的戲份更少,一個全程盔甲護身的士兵,膽怯懦弱中透著純真,犧牲前的回眸一瞥塑造了這個角色的高光時刻。包括他的第一部電視劇《擇天記》,雖然這部作品在豆瓣僅有4.1分,但陳長生這個角色和鹿晗的適配度極高,外表柔弱清俊,內裡有爪有牙,成長雖苦但絕不輕言放棄。

這是清秀靈氣的鹿晗。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由此不難得出結論,鹿晗的角色選擇可以基於他的形象無限延伸,可一旦超出他自身的形象限制或內心狀態,他在塑造角色上就非常具有被動性。

且不說《上海堡壘》質量如何,江洋之於鹿晗屬於“跨越式”突破,現階段的他並不能拿捏好內心轉變深重的角色。雖然江洋的完成度稱得上合格,但作為轉型角色,鹿晗可以有更優選擇。

走向三十歲大關的流量們都會在輿論環境中面臨轉型的節點,可轉型的關鍵不在年齡,而是在一種戲路或狀態中無法取得進展時,再尋求新的突破。

沒有任何一條規定說明,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就是必須轉型的時刻。連符合自己年齡的角色都沒玩轉自如,就硬要想著轉換方向,結果只可能適得其反。

就拿鹿晗來說,接近三十歲的年紀長著一張二十出頭的臉,相比同齡人而言,而立之年的成熟氣質也沒有那麼明顯,這是他的優勢,也是他的劣勢。既然連外形都還沒有修煉出歲月打磨的沉穩,就沒必要為了“迎合”大眾所謂的轉型,硬去接演一些不適合自己的角色。

當然,求新求變的心態值得稱讚,但不只是跟自己反差極大的角色才意味著“新”和“變”。轉型從來都是作品說話,作品是轉型的立身之本,而非奪人眼球的人設。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能接著演同齡人就演好同齡人,演學生、職場新人、白領如果演得出彩,同樣可以看做轉型。

以一己之力拯救世界之類的角色聽著光鮮,可一旦人設和本人的適配性不高,希望和結果就很可能背道而馳,演員也得落一個出力不討好的下場。

轉型的基本法是循序漸進,不能指望一步登天。

3

那麼,有流量成功轉型的案例嗎?

有。

雖然李易峰在轉型這個問題上謹慎謙虛,但其實,他已經是目前流量中轉型最為成功的一位。

李易峰在2014年通過《古劍奇譚》走紅,但在《古劍》之前,他已經有過古裝和多部現代作品的拍攝經驗。《幸福最晴天》《幸福一定強》《真愛謊言》《千金歸來》《賞金獵人》等等,以偶像劇為多。

而他在《古劍》之後播出的作品,無論是《活色生香》《盜墓筆記》《青雲志》,還是電影《怦然心動》《梔子花開》,都屬於流量高於口碑的作品,加上偶像劇他也已經做過嘗試,兩相作用之下,李易峰顯然到了需要突破的節點。

2015年底,他接演了一部諜戰劇《麻雀》,在其中飾演潛伏在汪偽特工總部的共產黨人陳深,人設較他之前的所有作品顯有突破。

可李易峰真正憑藉這部作品轉型了嗎?也沒有,他在其中的表演存在硬傷。問題與鹿晗在《上海堡壘》中異曲同工:形象和演技刻畫不出人物的心路全貌。尤其在張魯一、王勁鬆這樣的戲骨襯托之下,薄弱的地方就更顯薄弱。

《麻雀》從類型上說是一部適合轉型的作品,但李易峰此前沒有接觸過類似作品,中間缺乏角色過渡,直接從古偶變為諜戰,同樣帶有“跨越式”轉型的色彩。因此他在《麻雀》中的表現並不亮眼。但李易峰在劇情進行過程中有過明顯進步,這說明他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是可以進入表演狀態的。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電影《心理罪》和《動物世界》為他帶來了轉機。

《心理罪》中的方木和《動物世界》中的鄭開司都是基於他本人進行的突破,方木年輕氣盛,熱血陽光;鄭開司性格堅毅,機警過人。兩部同是現代題材作品,不需要適應年代變化所帶來的調整,兩個角色又都與他年齡相仿,形象貼合,屬於轉型期的良好過渡作品。

《心理罪》之後,李易峰的口碑已經較之前有所好轉,直到《動物世界》上映,他終於獲得較大範圍、較為中立的演技好評,起碼多數觀眾認可了他為所謂轉型付出的努力。要知道,流量型演員因為某個角色獲得葆贊,尤其在大熒屏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至於他能否成為真正用作品說話的演員,實現轉型的完全形態,後期上映的《隱祕而偉大》或許可以給出答案。實現初步轉型成功的李易峰,不斷被追問“轉型”情況的李易峰,依然無法鬆懈。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同樣,身為“四大”的楊洋也憑藉《全職高手》成功“去油”,基本洗去了《武動乾坤》中給觀眾留下的負面印象。目前,楊洋在骨朵藝人霸屏榜的月榜、周榜、日榜中均位列第三,長期霸榜,熱度居高不下。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4

從以上眾多案例來看,流量的轉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要靠一部部作品的累積,而這些累積期間的作品,同樣有規律可循。

在筆者看來,流量轉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非常貼合自己的角色。這些角色的作用是夯實演技,做到自己可控範圍內自然純熟的塑造角色。比如《重返二十歲》《我是證人》中的鹿晗。

第二階段是以自身形象和演技為基礎,在人設上略有突破的角色。這一階段對轉型的作用尤為重要,所需時間最長,是培養演技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基礎一旦打好,就相當於有了挑戰高難度角色的砝碼,而一旦錯過這次積累,直接跳到第三階段,就會直接導致表演上的華而不實。

李易峰的《心理罪》和《動物世界》屬於這一階段,《麻雀》則屬於第三階段可以挑戰的作品。楊洋同理,為他“挽尊”的《全職高手》,就他的水平而言屬於第二階段的作品,而之前讓他遭受反噬的《武動乾坤》,則可以歸屬到他的第三階段。

他們此前的“失敗”都在於,以第二階段的水平嘗試了第三階段的角色。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而這第三階段,就是跟自己各方面條件反差較大,對演技有高度考驗的角色。拋開作品本身質量不說,江洋之於鹿晗就屬於這一階段的角色。鹿晗現在最大的問題正是在於,缺少位於第二階段的進階作品,而《穿越火線》和《在劫難逃》到底屬於哪個階段,還要看作品呈現之後的效果。

李易峰的《隱祕而偉大》,以及楊洋正在拍攝的《特戰榮耀》,或許可以看做他們在第二階段取得不錯成果後,向第三階段發起衝擊的“武器”。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這三個階段的轉變節點也不在年齡,年齡多是外界強行劃定的轉型標準,能否完成每個階段的目標才是是否進行下一時期的首要因素。不受年齡制約,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按部就班地進行選擇,是流量轉型期最務實的方法。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轉型也不是每位流量的必經之路。如果能在一條或兩條人設路線上有極佳表現,未嘗不可嘗試“術業專攻”。

比如黃景瑜,電影《紅海行動》《決勝時刻》、電視劇《破冰行動》幾乎可以坐實他的“主旋律小生”地位,這一類型的作品在國內的影視市場中非常吃香,繼續保持的話,他的未來一定會持續上揚。

同時,黃景瑜在《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青春創世紀》《三生有幸遇上你》中又可以飾演不同類型的“霸道總裁”,人設重複率不高。在這些“特型作品”中打磨演技,對黃景瑜這類非科班出身的演員來說,意義遠大於所謂轉型。

"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文|77

繼鹿晗在前陣子成為《上海堡壘》的焦點後,李易峰最近再次被媒體問及有關轉型的問題。

無論是外界加在鹿晗身上的非議和“原罪”,還是以不斷被刺探在如何努力轉型的李易峰,他們身上的標籤高度重合,因為不同的事件,觸發出完全不同的境遇。

問題都是老生常談,但難免令人唏噓。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在大眾經常討論的“流量轉型”話題中,“四大流量”因為“開山鼻祖”地位的緣故,首當其衝成為“靶子”。他們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個角色都成為大眾緊盯的對象。

李易峰因為《動物世界》的良好口碑,被不少人蓋章雖然演技尚且稚嫩,但是轉型初步成功;楊洋因為《全職高手》中的驚豔表演,也被看作穩住了“四大”地位;而剛剛遭遇《上海堡壘》滑鐵盧的鹿晗,成為“四大”中新一個被評判的對象,被推上風口浪尖。

吳亦凡在影視方面,自《歐洲攻略》失利後,再無新作品出現。他目前專注於音樂領域,日後的影視路線尚不明朗。

大眾總是在以“四大”為代表的流量們走到一定地位或年齡之後,迫切地希望他們有所突破。在大眾營造的輿論環境中,轉型對流量而言更像是一個任務,而不是時機到來之後順其自然的選擇。

有的流量也因此陷入轉型“怪圈”,企圖通過顛覆性作品或角色對自己和外界有一個交代。

可問題是,流量的轉型,難道真有大眾預估的那樣迫切嗎?

1

鹿晗是“轉型失敗”這個評價最常“光顧”的客戶。

《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在採訪中表示:“我用錯了鹿晗,在一個不適合他的類型裡。”他想用鹿晗和舒淇來打造暗戀的反差感,卻忽略了鹿晗身為偶像,與科幻類型的匹配度。

這個觀點可以被導演用來邏輯自洽,解釋他為什麼會把“正確”的電影拍出“錯誤”的市場效應。但如果用於評價演員,恰恰本末倒置。

如果非要把《上海堡壘》看做是鹿晗轉型失敗的標誌,那麼失敗的關鍵也不在於導演用錯了鹿晗,而是鹿晗選錯了角色。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上海堡壘》中的江洋,怯懦、羞澀,暗戀林瀾卻不敢向她表白,這一性格特點與鹿晗的形象貼合。所以觀眾可以看到,電影中比較打動人的部分,反而是江洋和林瀾之間若有似無的感情線。

單箭頭變雙向暗戀一直是觀眾比較喜聞樂見的故事。

但鹿晗的形象有一個先於他演技的限制,就是他無法將江洋“歷劫”前後的心路歷程通過形象表現出來。保衛上海一戰過去,江洋從預備役成員升級為指揮官,但鹿晗怎麼看怎麼像“偷穿了大人衣服的小孩”。

他的形象清秀,外形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小一些,從灰鷹小隊成員升級為指揮官,單從形象來說對觀眾就沒有強說服力。再加上他沒有足夠的演技支撐江洋的心理變化,人物立不住,給觀眾帶來的“落地感”自然也不會很強。

這個結果直接反映在了鹿晗的數據上。據骨朵熱度指數排行榜顯示,自《上海堡壘》上映周起,鹿晗在藝人熱力榜中的排名從第八8名逐周掉落至第15名,電影沒有給他帶來助推作用,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目前的鹿晗,外形和演技可以保證他完成角色“歷盡千帆”之前的部分,所以《上海堡壘》如果按照原著,將重點放在導演擅長的劇本、故事、人物關係上,拍成一部帶有科幻色彩的愛情片,那麼鹿晗完全可以選擇江洋這個角色,他的發揮也一定是好過現在的。

但《上海堡壘》找到鹿晗的時候,他正處於“想求新求變,但又沒完成蛻變的節點”。《上海堡壘》看上去非常“唬人”,科幻題材,人設有突破,導演有經驗,鹿晗選擇它的原因,可以想象。

但江洋的人設和他本質上並不貼合,他在選擇轉型角色的時候,錯誤地將寶壓在了《上海堡壘》身上。

2

什麼樣的角色可以真正被鹿晗用來轉型?

縱觀鹿晗的履歷不難看出,其實他是有被觀眾稱道的角色的。

比如電影處女作《重返二十歲》,他在其中飾演樂隊主唱項前進。戲份雖然不多,但他把青年的肆意張揚把握得很好,這部電影在豆瓣拿下7.1的分數。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同年上映的電影《我是證人》是他第一部擔綱男一的作品,同樣是一名熱血男兒,正義,有擔當,敢於豁出命去和殺手搏鬥。

這是青春熱血的鹿晗。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他在電影《長城》中的戲份更少,一個全程盔甲護身的士兵,膽怯懦弱中透著純真,犧牲前的回眸一瞥塑造了這個角色的高光時刻。包括他的第一部電視劇《擇天記》,雖然這部作品在豆瓣僅有4.1分,但陳長生這個角色和鹿晗的適配度極高,外表柔弱清俊,內裡有爪有牙,成長雖苦但絕不輕言放棄。

這是清秀靈氣的鹿晗。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由此不難得出結論,鹿晗的角色選擇可以基於他的形象無限延伸,可一旦超出他自身的形象限制或內心狀態,他在塑造角色上就非常具有被動性。

且不說《上海堡壘》質量如何,江洋之於鹿晗屬於“跨越式”突破,現階段的他並不能拿捏好內心轉變深重的角色。雖然江洋的完成度稱得上合格,但作為轉型角色,鹿晗可以有更優選擇。

走向三十歲大關的流量們都會在輿論環境中面臨轉型的節點,可轉型的關鍵不在年齡,而是在一種戲路或狀態中無法取得進展時,再尋求新的突破。

沒有任何一條規定說明,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就是必須轉型的時刻。連符合自己年齡的角色都沒玩轉自如,就硬要想著轉換方向,結果只可能適得其反。

就拿鹿晗來說,接近三十歲的年紀長著一張二十出頭的臉,相比同齡人而言,而立之年的成熟氣質也沒有那麼明顯,這是他的優勢,也是他的劣勢。既然連外形都還沒有修煉出歲月打磨的沉穩,就沒必要為了“迎合”大眾所謂的轉型,硬去接演一些不適合自己的角色。

當然,求新求變的心態值得稱讚,但不只是跟自己反差極大的角色才意味著“新”和“變”。轉型從來都是作品說話,作品是轉型的立身之本,而非奪人眼球的人設。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能接著演同齡人就演好同齡人,演學生、職場新人、白領如果演得出彩,同樣可以看做轉型。

以一己之力拯救世界之類的角色聽著光鮮,可一旦人設和本人的適配性不高,希望和結果就很可能背道而馳,演員也得落一個出力不討好的下場。

轉型的基本法是循序漸進,不能指望一步登天。

3

那麼,有流量成功轉型的案例嗎?

有。

雖然李易峰在轉型這個問題上謹慎謙虛,但其實,他已經是目前流量中轉型最為成功的一位。

李易峰在2014年通過《古劍奇譚》走紅,但在《古劍》之前,他已經有過古裝和多部現代作品的拍攝經驗。《幸福最晴天》《幸福一定強》《真愛謊言》《千金歸來》《賞金獵人》等等,以偶像劇為多。

而他在《古劍》之後播出的作品,無論是《活色生香》《盜墓筆記》《青雲志》,還是電影《怦然心動》《梔子花開》,都屬於流量高於口碑的作品,加上偶像劇他也已經做過嘗試,兩相作用之下,李易峰顯然到了需要突破的節點。

2015年底,他接演了一部諜戰劇《麻雀》,在其中飾演潛伏在汪偽特工總部的共產黨人陳深,人設較他之前的所有作品顯有突破。

可李易峰真正憑藉這部作品轉型了嗎?也沒有,他在其中的表演存在硬傷。問題與鹿晗在《上海堡壘》中異曲同工:形象和演技刻畫不出人物的心路全貌。尤其在張魯一、王勁鬆這樣的戲骨襯托之下,薄弱的地方就更顯薄弱。

《麻雀》從類型上說是一部適合轉型的作品,但李易峰此前沒有接觸過類似作品,中間缺乏角色過渡,直接從古偶變為諜戰,同樣帶有“跨越式”轉型的色彩。因此他在《麻雀》中的表現並不亮眼。但李易峰在劇情進行過程中有過明顯進步,這說明他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是可以進入表演狀態的。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電影《心理罪》和《動物世界》為他帶來了轉機。

《心理罪》中的方木和《動物世界》中的鄭開司都是基於他本人進行的突破,方木年輕氣盛,熱血陽光;鄭開司性格堅毅,機警過人。兩部同是現代題材作品,不需要適應年代變化所帶來的調整,兩個角色又都與他年齡相仿,形象貼合,屬於轉型期的良好過渡作品。

《心理罪》之後,李易峰的口碑已經較之前有所好轉,直到《動物世界》上映,他終於獲得較大範圍、較為中立的演技好評,起碼多數觀眾認可了他為所謂轉型付出的努力。要知道,流量型演員因為某個角色獲得葆贊,尤其在大熒屏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至於他能否成為真正用作品說話的演員,實現轉型的完全形態,後期上映的《隱祕而偉大》或許可以給出答案。實現初步轉型成功的李易峰,不斷被追問“轉型”情況的李易峰,依然無法鬆懈。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同樣,身為“四大”的楊洋也憑藉《全職高手》成功“去油”,基本洗去了《武動乾坤》中給觀眾留下的負面印象。目前,楊洋在骨朵藝人霸屏榜的月榜、周榜、日榜中均位列第三,長期霸榜,熱度居高不下。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4

從以上眾多案例來看,流量的轉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要靠一部部作品的累積,而這些累積期間的作品,同樣有規律可循。

在筆者看來,流量轉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非常貼合自己的角色。這些角色的作用是夯實演技,做到自己可控範圍內自然純熟的塑造角色。比如《重返二十歲》《我是證人》中的鹿晗。

第二階段是以自身形象和演技為基礎,在人設上略有突破的角色。這一階段對轉型的作用尤為重要,所需時間最長,是培養演技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基礎一旦打好,就相當於有了挑戰高難度角色的砝碼,而一旦錯過這次積累,直接跳到第三階段,就會直接導致表演上的華而不實。

李易峰的《心理罪》和《動物世界》屬於這一階段,《麻雀》則屬於第三階段可以挑戰的作品。楊洋同理,為他“挽尊”的《全職高手》,就他的水平而言屬於第二階段的作品,而之前讓他遭受反噬的《武動乾坤》,則可以歸屬到他的第三階段。

他們此前的“失敗”都在於,以第二階段的水平嘗試了第三階段的角色。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而這第三階段,就是跟自己各方面條件反差較大,對演技有高度考驗的角色。拋開作品本身質量不說,江洋之於鹿晗就屬於這一階段的角色。鹿晗現在最大的問題正是在於,缺少位於第二階段的進階作品,而《穿越火線》和《在劫難逃》到底屬於哪個階段,還要看作品呈現之後的效果。

李易峰的《隱祕而偉大》,以及楊洋正在拍攝的《特戰榮耀》,或許可以看做他們在第二階段取得不錯成果後,向第三階段發起衝擊的“武器”。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這三個階段的轉變節點也不在年齡,年齡多是外界強行劃定的轉型標準,能否完成每個階段的目標才是是否進行下一時期的首要因素。不受年齡制約,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按部就班地進行選擇,是流量轉型期最務實的方法。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轉型也不是每位流量的必經之路。如果能在一條或兩條人設路線上有極佳表現,未嘗不可嘗試“術業專攻”。

比如黃景瑜,電影《紅海行動》《決勝時刻》、電視劇《破冰行動》幾乎可以坐實他的“主旋律小生”地位,這一類型的作品在國內的影視市場中非常吃香,繼續保持的話,他的未來一定會持續上揚。

同時,黃景瑜在《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青春創世紀》《三生有幸遇上你》中又可以飾演不同類型的“霸道總裁”,人設重複率不高。在這些“特型作品”中打磨演技,對黃景瑜這類非科班出身的演員來說,意義遠大於所謂轉型。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在近兩年的採訪中,李易峰無可避免地被頻繁問到“轉型”問題,作為轉型屆的小有所得的“前輩”,他在多個採訪中表達的觀點都是:轉型,要基於觀眾對角色的認可。在某個階段遇到某個角色,這個角色被觀眾認可,就可以視為轉型成功;如果只是空有轉型的行為,而角色沒有獲得認可,那麼即使輸出再多的作品,轉型都是不成功的。

"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文|77

繼鹿晗在前陣子成為《上海堡壘》的焦點後,李易峰最近再次被媒體問及有關轉型的問題。

無論是外界加在鹿晗身上的非議和“原罪”,還是以不斷被刺探在如何努力轉型的李易峰,他們身上的標籤高度重合,因為不同的事件,觸發出完全不同的境遇。

問題都是老生常談,但難免令人唏噓。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在大眾經常討論的“流量轉型”話題中,“四大流量”因為“開山鼻祖”地位的緣故,首當其衝成為“靶子”。他們的每一部作品、每一個角色都成為大眾緊盯的對象。

李易峰因為《動物世界》的良好口碑,被不少人蓋章雖然演技尚且稚嫩,但是轉型初步成功;楊洋因為《全職高手》中的驚豔表演,也被看作穩住了“四大”地位;而剛剛遭遇《上海堡壘》滑鐵盧的鹿晗,成為“四大”中新一個被評判的對象,被推上風口浪尖。

吳亦凡在影視方面,自《歐洲攻略》失利後,再無新作品出現。他目前專注於音樂領域,日後的影視路線尚不明朗。

大眾總是在以“四大”為代表的流量們走到一定地位或年齡之後,迫切地希望他們有所突破。在大眾營造的輿論環境中,轉型對流量而言更像是一個任務,而不是時機到來之後順其自然的選擇。

有的流量也因此陷入轉型“怪圈”,企圖通過顛覆性作品或角色對自己和外界有一個交代。

可問題是,流量的轉型,難道真有大眾預估的那樣迫切嗎?

1

鹿晗是“轉型失敗”這個評價最常“光顧”的客戶。

《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在採訪中表示:“我用錯了鹿晗,在一個不適合他的類型裡。”他想用鹿晗和舒淇來打造暗戀的反差感,卻忽略了鹿晗身為偶像,與科幻類型的匹配度。

這個觀點可以被導演用來邏輯自洽,解釋他為什麼會把“正確”的電影拍出“錯誤”的市場效應。但如果用於評價演員,恰恰本末倒置。

如果非要把《上海堡壘》看做是鹿晗轉型失敗的標誌,那麼失敗的關鍵也不在於導演用錯了鹿晗,而是鹿晗選錯了角色。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上海堡壘》中的江洋,怯懦、羞澀,暗戀林瀾卻不敢向她表白,這一性格特點與鹿晗的形象貼合。所以觀眾可以看到,電影中比較打動人的部分,反而是江洋和林瀾之間若有似無的感情線。

單箭頭變雙向暗戀一直是觀眾比較喜聞樂見的故事。

但鹿晗的形象有一個先於他演技的限制,就是他無法將江洋“歷劫”前後的心路歷程通過形象表現出來。保衛上海一戰過去,江洋從預備役成員升級為指揮官,但鹿晗怎麼看怎麼像“偷穿了大人衣服的小孩”。

他的形象清秀,外形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小一些,從灰鷹小隊成員升級為指揮官,單從形象來說對觀眾就沒有強說服力。再加上他沒有足夠的演技支撐江洋的心理變化,人物立不住,給觀眾帶來的“落地感”自然也不會很強。

這個結果直接反映在了鹿晗的數據上。據骨朵熱度指數排行榜顯示,自《上海堡壘》上映周起,鹿晗在藝人熱力榜中的排名從第八8名逐周掉落至第15名,電影沒有給他帶來助推作用,反而起到了反效果。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目前的鹿晗,外形和演技可以保證他完成角色“歷盡千帆”之前的部分,所以《上海堡壘》如果按照原著,將重點放在導演擅長的劇本、故事、人物關係上,拍成一部帶有科幻色彩的愛情片,那麼鹿晗完全可以選擇江洋這個角色,他的發揮也一定是好過現在的。

但《上海堡壘》找到鹿晗的時候,他正處於“想求新求變,但又沒完成蛻變的節點”。《上海堡壘》看上去非常“唬人”,科幻題材,人設有突破,導演有經驗,鹿晗選擇它的原因,可以想象。

但江洋的人設和他本質上並不貼合,他在選擇轉型角色的時候,錯誤地將寶壓在了《上海堡壘》身上。

2

什麼樣的角色可以真正被鹿晗用來轉型?

縱觀鹿晗的履歷不難看出,其實他是有被觀眾稱道的角色的。

比如電影處女作《重返二十歲》,他在其中飾演樂隊主唱項前進。戲份雖然不多,但他把青年的肆意張揚把握得很好,這部電影在豆瓣拿下7.1的分數。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同年上映的電影《我是證人》是他第一部擔綱男一的作品,同樣是一名熱血男兒,正義,有擔當,敢於豁出命去和殺手搏鬥。

這是青春熱血的鹿晗。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他在電影《長城》中的戲份更少,一個全程盔甲護身的士兵,膽怯懦弱中透著純真,犧牲前的回眸一瞥塑造了這個角色的高光時刻。包括他的第一部電視劇《擇天記》,雖然這部作品在豆瓣僅有4.1分,但陳長生這個角色和鹿晗的適配度極高,外表柔弱清俊,內裡有爪有牙,成長雖苦但絕不輕言放棄。

這是清秀靈氣的鹿晗。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由此不難得出結論,鹿晗的角色選擇可以基於他的形象無限延伸,可一旦超出他自身的形象限制或內心狀態,他在塑造角色上就非常具有被動性。

且不說《上海堡壘》質量如何,江洋之於鹿晗屬於“跨越式”突破,現階段的他並不能拿捏好內心轉變深重的角色。雖然江洋的完成度稱得上合格,但作為轉型角色,鹿晗可以有更優選擇。

走向三十歲大關的流量們都會在輿論環境中面臨轉型的節點,可轉型的關鍵不在年齡,而是在一種戲路或狀態中無法取得進展時,再尋求新的突破。

沒有任何一條規定說明,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就是必須轉型的時刻。連符合自己年齡的角色都沒玩轉自如,就硬要想著轉換方向,結果只可能適得其反。

就拿鹿晗來說,接近三十歲的年紀長著一張二十出頭的臉,相比同齡人而言,而立之年的成熟氣質也沒有那麼明顯,這是他的優勢,也是他的劣勢。既然連外形都還沒有修煉出歲月打磨的沉穩,就沒必要為了“迎合”大眾所謂的轉型,硬去接演一些不適合自己的角色。

當然,求新求變的心態值得稱讚,但不只是跟自己反差極大的角色才意味著“新”和“變”。轉型從來都是作品說話,作品是轉型的立身之本,而非奪人眼球的人設。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能接著演同齡人就演好同齡人,演學生、職場新人、白領如果演得出彩,同樣可以看做轉型。

以一己之力拯救世界之類的角色聽著光鮮,可一旦人設和本人的適配性不高,希望和結果就很可能背道而馳,演員也得落一個出力不討好的下場。

轉型的基本法是循序漸進,不能指望一步登天。

3

那麼,有流量成功轉型的案例嗎?

有。

雖然李易峰在轉型這個問題上謹慎謙虛,但其實,他已經是目前流量中轉型最為成功的一位。

李易峰在2014年通過《古劍奇譚》走紅,但在《古劍》之前,他已經有過古裝和多部現代作品的拍攝經驗。《幸福最晴天》《幸福一定強》《真愛謊言》《千金歸來》《賞金獵人》等等,以偶像劇為多。

而他在《古劍》之後播出的作品,無論是《活色生香》《盜墓筆記》《青雲志》,還是電影《怦然心動》《梔子花開》,都屬於流量高於口碑的作品,加上偶像劇他也已經做過嘗試,兩相作用之下,李易峰顯然到了需要突破的節點。

2015年底,他接演了一部諜戰劇《麻雀》,在其中飾演潛伏在汪偽特工總部的共產黨人陳深,人設較他之前的所有作品顯有突破。

可李易峰真正憑藉這部作品轉型了嗎?也沒有,他在其中的表演存在硬傷。問題與鹿晗在《上海堡壘》中異曲同工:形象和演技刻畫不出人物的心路全貌。尤其在張魯一、王勁鬆這樣的戲骨襯托之下,薄弱的地方就更顯薄弱。

《麻雀》從類型上說是一部適合轉型的作品,但李易峰此前沒有接觸過類似作品,中間缺乏角色過渡,直接從古偶變為諜戰,同樣帶有“跨越式”轉型的色彩。因此他在《麻雀》中的表現並不亮眼。但李易峰在劇情進行過程中有過明顯進步,這說明他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是可以進入表演狀態的。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電影《心理罪》和《動物世界》為他帶來了轉機。

《心理罪》中的方木和《動物世界》中的鄭開司都是基於他本人進行的突破,方木年輕氣盛,熱血陽光;鄭開司性格堅毅,機警過人。兩部同是現代題材作品,不需要適應年代變化所帶來的調整,兩個角色又都與他年齡相仿,形象貼合,屬於轉型期的良好過渡作品。

《心理罪》之後,李易峰的口碑已經較之前有所好轉,直到《動物世界》上映,他終於獲得較大範圍、較為中立的演技好評,起碼多數觀眾認可了他為所謂轉型付出的努力。要知道,流量型演員因為某個角色獲得葆贊,尤其在大熒屏上,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至於他能否成為真正用作品說話的演員,實現轉型的完全形態,後期上映的《隱祕而偉大》或許可以給出答案。實現初步轉型成功的李易峰,不斷被追問“轉型”情況的李易峰,依然無法鬆懈。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同樣,身為“四大”的楊洋也憑藉《全職高手》成功“去油”,基本洗去了《武動乾坤》中給觀眾留下的負面印象。目前,楊洋在骨朵藝人霸屏榜的月榜、周榜、日榜中均位列第三,長期霸榜,熱度居高不下。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4

從以上眾多案例來看,流量的轉型並非一蹴而就,而是要靠一部部作品的累積,而這些累積期間的作品,同樣有規律可循。

在筆者看來,流量轉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非常貼合自己的角色。這些角色的作用是夯實演技,做到自己可控範圍內自然純熟的塑造角色。比如《重返二十歲》《我是證人》中的鹿晗。

第二階段是以自身形象和演技為基礎,在人設上略有突破的角色。這一階段對轉型的作用尤為重要,所需時間最長,是培養演技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的基礎一旦打好,就相當於有了挑戰高難度角色的砝碼,而一旦錯過這次積累,直接跳到第三階段,就會直接導致表演上的華而不實。

李易峰的《心理罪》和《動物世界》屬於這一階段,《麻雀》則屬於第三階段可以挑戰的作品。楊洋同理,為他“挽尊”的《全職高手》,就他的水平而言屬於第二階段的作品,而之前讓他遭受反噬的《武動乾坤》,則可以歸屬到他的第三階段。

他們此前的“失敗”都在於,以第二階段的水平嘗試了第三階段的角色。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而這第三階段,就是跟自己各方面條件反差較大,對演技有高度考驗的角色。拋開作品本身質量不說,江洋之於鹿晗就屬於這一階段的角色。鹿晗現在最大的問題正是在於,缺少位於第二階段的進階作品,而《穿越火線》和《在劫難逃》到底屬於哪個階段,還要看作品呈現之後的效果。

李易峰的《隱祕而偉大》,以及楊洋正在拍攝的《特戰榮耀》,或許可以看做他們在第二階段取得不錯成果後,向第三階段發起衝擊的“武器”。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這三個階段的轉變節點也不在年齡,年齡多是外界強行劃定的轉型標準,能否完成每個階段的目標才是是否進行下一時期的首要因素。不受年齡制約,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按部就班地進行選擇,是流量轉型期最務實的方法。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轉型也不是每位流量的必經之路。如果能在一條或兩條人設路線上有極佳表現,未嘗不可嘗試“術業專攻”。

比如黃景瑜,電影《紅海行動》《決勝時刻》、電視劇《破冰行動》幾乎可以坐實他的“主旋律小生”地位,這一類型的作品在國內的影視市場中非常吃香,繼續保持的話,他的未來一定會持續上揚。

同時,黃景瑜在《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青春創世紀》《三生有幸遇上你》中又可以飾演不同類型的“霸道總裁”,人設重複率不高。在這些“特型作品”中打磨演技,對黃景瑜這類非科班出身的演員來說,意義遠大於所謂轉型。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在近兩年的採訪中,李易峰無可避免地被頻繁問到“轉型”問題,作為轉型屆的小有所得的“前輩”,他在多個採訪中表達的觀點都是:轉型,要基於觀眾對角色的認可。在某個階段遇到某個角色,這個角色被觀眾認可,就可以視為轉型成功;如果只是空有轉型的行為,而角色沒有獲得認可,那麼即使輸出再多的作品,轉型都是不成功的。

不是所有的流量都適合“跨越式”轉型

角色對轉型的意義大於一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優解決辦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