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男舉小級別:長江後浪推前浪

福建男舉小級別:長江後浪推前浪福建男舉小級別:長江後浪推前浪

□特派記者 楊李超

朝後看,全運會在奧運年之後;朝前看,全運會距離下屆奧運會,卻還有整整三年。今天,新一代在全運會上嶄露頭角,三年後,他們就有可能晉升為奧運冠軍。

福建體育的優勢項目男子舉重2日拉開戰幕。新興力量的榜單上,金牌李發彬、銀牌黃閩豪的名字簇新閃亮。而老將吳景彪的笑容、丁建軍的拼搏,同樣是銘刻著他們汗水的硬質勳章。

後浪,你快跟上

儘管摘得男子舉重56公斤級冠軍,李發彬賽後卻直言“對成績不滿意”。畢竟,287公斤的總成績,放到最近幾年的世界大賽中,也只有在意外頻出的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可以摘金。該級別傳奇人物龍清泉在里約奪冠並打破世界紀錄的總成績,比這個數字足足高出20公斤。

為金牌而來的李發彬,賽前在訓練中“受了點傷,意志力就下降了,思想波動很大”。他說,教練臨場的把控很關鍵,特別是不斷開導他把勝負看淡,“只要堅持比完賽就是成功”,讓他儘量放鬆下來去比賽。

既代表解放軍,又代表福建,李發彬得到了兩方團隊的全力保障。今年4月份的全國錦標賽,他戰勝恢復訓練不久的龍清泉成為全國冠軍。

“受傷前備戰還不錯,訓練中我抓舉成功過兩次140公斤,挺舉挺到165公斤,翻過170公斤。”不過,這次受傷的經歷也讓他明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所幸,他比大部分對手多成功了兩把,咬牙扛到底,才有了最終的回報。

“今天能贏,就靠堅持。”李發彬透露,決賽大家都沒發揮好,和備戰的水平差很多,實際上國內好幾名選手訓練中都能打破307公斤的世界紀錄。可惜,在全運會的巨大壓力下,誰的成功率都不好看。“水平相當,就看誰有那口氣,誰更能頂。”他說。

晚場的62公斤級比賽,今年全錦賽總成績亞軍、來自廈門集美的黃閩豪以抓舉150公斤、挺舉163公斤,總成績313公斤獲得銀牌。金牌歸屬湖南名將諶利軍,成績是321公斤。里約奧運會上,諶利軍因降體重過大發揮失常,此次無愧王者歸來,而黃閩豪也將總成績又提升了2公斤,顯示了近期快速的成長。

“這次全運會後,我準備升級打69公斤級。”對於自己的未來,黃閩豪目光很堅定。冷靜的李發彬更早已瞄準2020年。“我需要更努力才有可能(參加奧運會),要給自己一個很強大的目標。”未來三年,我們將有可能看到他們疾追的腳步。

前浪,你慢些走

其實,2日舉重賽場最大的新聞並非金牌歸屬,而是兩屆奧運冠軍、兩屆全運冠軍龍清泉放棄了比賽。原因是老運動員最大的敵人——傷病。

“大概是虎口這個位置挫傷,問題說大也不大,但對槓鈴支撐動作有影響,無法比賽。”龍清泉說,為了他今後的訓練比賽,也為了他個人的健康著想,湖南代表團建議他放棄比賽。

北京奧運會後曾與龍清泉一時瑜亮的吳景彪,當天結束了自己第三次全運會的征程。“賽前訓練、降體重這些環節,還是需要多總結。但可能,沒幾次總結機會了。”

說到這時,南平小夥自嘲地笑了,頗有些英雄謝幕的意味。眾記者多次追問下,他又表示:“今天這場比賽,也許就是自己的謝幕戰。也許,回去總結完再看吧!”

從2009年山東全運會上為大眾認識,吳景彪就以不俗的戰績、陽光的外形頗受關注。儘管他因為身高比較高,曾被認為不可能在小級別項目上出成績,但不服輸的“阿彪”最終卻遍嚐了一名舉重運動員可能經歷過的所有酸甜苦辣。

“我贏過世錦賽、亞運會冠軍,也輸過包括奧運會在內的所有大賽;我破過世界紀錄,舉過302公斤的個人最好成績,也在奧運選拔賽上砸鍋(沒有成績)。”他慨嘆,起起伏伏的狀態,運動生涯是這樣,人生也是這樣。

與吳景彪流露去意不同,龍清泉並不服老。“領導希望我在東京繼續為國爭光,讓我放棄這屆全運會,也是擔心比賽中會二度受傷。”下一步,他考慮先把傷養好,只要身體允許,他會努力捍衛自己的王者榮耀。

“無緣倫敦那個坎,我都挺過來了。全運會(棄賽)難不倒我的。”他說,希望能像張國政、呂小軍他們那樣,30多歲還能拿奧運冠軍。(本報天津9月2日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