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最近在上海,張艾嘉和劉若英合唱了《愛的代價》。

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臺上,優雅的女人們淺笑著,讓自己的聲音通過話筒落了幕;

臺下,年輕的人們歡呼,而那些不再年輕的觀眾,只是垂下眼皮,回憶一些人和一些曾經。

如今的張艾嘉,已64歲。

很少有人提起她,這個黃金時代的繆斯女神,羅大佑、李宗盛......男人們爭先恐後地將她寫進歌裡,女人們看著她,終於學會揮灑起不一樣的人生。

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她愛過有婦之夫,愛過年輕氣盛,她被詆譭,被讚美。可最終也沒獲得想要的愛情和自由,淪落在了柴米油鹽裡。

張艾嘉“死了”,有人這樣說。

可初音看到臺上那個放肆大笑的女人,知道張艾嘉從未放棄自由,不過是歲月讓她懂得了人生。

1

張艾嘉第一次為了愛奮不顧身,是她在嘉禾的時候。

1972年,她從嘉禾老闆鄒文懷辦公室裡摔門而出,迎面撞上李小龍,正拿著《死亡遊戲》劇本。

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嘉禾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旗下藝人不準戀愛。

剛進入嘉禾一年的張艾嘉,之前被嘉禾老闆鄒文懷一眼相中,進了嘉禾。李小龍是她們這代女生的偶像,張艾嘉看到李小龍時,心裡樂開了花。

就這樣留在偶像身邊真好。

峰迴路轉,一年後,她戀愛了。對方是大她16歲的劉幼林。那時的張艾嘉,事業正起步,風華正茂,青春正好。如何與大自己16歲的人在一起。她的媽媽說,出了這個門,你就別再認我了。

張艾嘉走了,還順道去了嘉禾,找到鄒文懷,一臉決絕,奪門而去。

那一刻,偶像與未來,都算個屁。

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次年,李小龍逝世,整個香港、臺灣一片哭嚎,陷入無邊的痛苦。葬禮當天,所有人在街上二字排開,看著李小龍遺體慢慢遠去。

除了張艾嘉。

張艾嘉正和劉幼林恩愛有加,小日子風生水起。

天大的事我也不關心,我只要他愛著我,這個世界就你我兩人夠了。

笑傲江湖中,東方不敗對任我行說:“天下事與我何干,我心裡只蓮弟一人。管他誰是天下第一,誰做武林盟主。我就想在這黑木崖,高興著蓮弟的高興,殺死蓮弟的悲傷。”

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可是已不下黑木崖十年,照樣逃不過江湖恩怨。她還是死了,死在了楊蓮亭身上,死得很溫柔。

當時,年僅25歲的張艾嘉,把心一橫,和劉幼林結了婚。

這段不被所有人看好的戀情,歷盡冷嘲熱諷,終究還是畫上了句點。

2

四年前,他寫了首《童年》,他想找一個人,足夠完美,足夠無與倫比,來演唱這首瀝盡心血的曲子。

後來,他碰上了張艾嘉。

那天,羅大佑坐在張艾嘉對面,拿著把吉他,哼唱著:

諸葛四郎和魔鬼黨

到底誰搶到那隻寶劍

沒有人能告訴我

山裡有沒有住著神仙

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深秋的臺灣不再那麼擁擠,下午一聲汽笛,悠長又遙遠。羅大佑撫琴輕唱,宛如歌中的少年。

張艾嘉心動了。

1999年,在她和羅大佑分開十多年後,張艾嘉拍了部電影叫《心動》。主題曲唱到:

如果不能夠永遠走在一起

也至少給我們

懷念的勇氣

擁抱的權利

好讓你明白我心動的痕跡

有個女生看完《心動》,去找回她的初戀,然後嫁給了他。

可張艾嘉不想回到過去了。過去的就過去吧,愛過了不要回頭。只留最初的心動在心底,輕輕點點,從不離去。

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心動》劇照

她和羅大佑相愛時,還住在劉幼林的婚姻裡。

那天晚上,張艾嘉調了杯紅酒,望著窗外如水的霓虹。

世界上有太多的束縛綁在她身邊,住在她心裡,住在所有人心裡。

“我想自由,我想愛,我還年輕,我不想生子,了此一生。可是我能夠忍受唾罵和非議麼?我能承受那些痛苦的折磨麼?我真的能為了自由的愛奮不顧身麼?”

她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醉與夢之間,她看到了他向她招手。

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第二天大早,她找到劉幼林,說:“我們離婚吧!”

言辭決絕,容不得改變,就如當年從嘉禾出走一樣。

張艾嘉和羅大佑在一起時,正是羅大佑開始嶄露頭角的時候,他發佈了自己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開始小有名氣。而那個時候,張艾嘉幾乎推掉了所有工作,整天陪著羅大佑。

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她望著羅大佑,似乎就看到了全世界,看到了浩瀚星空。

羅大佑努力的工作,他嘔心瀝血,又寫出一首歌,叫《明天會更好》。事業逐步起色的羅大佑,雄心壯志,想在歌壇一展雄才。

他說,想為《明天會更好》錄個MV。張艾嘉張羅著,把香港、臺灣幾乎整個娛樂圈請了過來。

這個時候的張艾嘉已是娛樂圈天后,是林青霞的林妹妹,是趙雅芝的好閨蜜。她揮一揮手,就能掀起一陣巨浪。

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張艾嘉靜靜看著羅大佑,她對他說,別那麼忙了,錄完這個MV我們走吧。

羅大佑問去哪。

她心說,去一個就你我二人的地方,無關旁人,不受非議。你譜曲,我歌唱,任他紅塵滾滾,歲月流轉。

可張艾嘉還是沒說出口,只簡單說了句:就是想去遠方。

年輕的羅大佑愣住了。他想的生活,並不是這樣的。羅大佑是個愛自由的人,自由的愛,自由的活。

就像張艾嘉一樣。

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張艾嘉是自由的,她願意為了愛放棄所有,卻不能放下自由。

兩個自由的人,就自由的散了吧。

《明天會更好》出來後,羅大佑一炮而紅,再不是那個剛出來時的青澀小生。

張艾嘉走了,她走的那天,心裡下起了大雪。

她或許明白:過去,現在,未來,每個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遲早是要分開的。

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分手後的羅大佑,還是拿著那把當初那把吉他,唱著:

愛情這東西我明白

但永遠是什麼

羅大佑還是孤獨的。

可羅大佑已不是那個羅大佑,張艾嘉亦不是當年的張艾嘉。

3

從那以後,張艾嘉似乎更自由了,但她好像也不願意認真去愛了,只是像箇中年婦女,插科打諢,挑逗著李宗盛。

李宗盛成了她的小迷弟,張姐長張姐短,而她則稱李宗盛為小李子。

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多年後她在李宗盛演唱會現場,她調侃李宗盛“你有沒有愛過我?”

李宗盛頓時口吃,一臉尷尬。一是因為他心裡深知自己愛沒愛過,更因為當時觀眾席裡還坐著林憶蓮。

張艾嘉不想再愛,李宗盛莫不是動了真情。

張艾嘉還是自由的,如果說她之前為自由的愛付出的代價只是滄海一粟的話,那麼後來這次,她可能沒想過活。

1990年,她與有婦之夫王靖雄相愛,成為眾矢之的。

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這不是張艾嘉第一次面臨這種選擇,張艾嘉知道自己要付出什麼代價。她知道這會傷害別人,給自己帶來唾罵,甚至痛不欲生。

可她還是去愛了。那段時間,張艾嘉就像消失在了世界上一樣,沒有人知道她經歷了什麼。

張艾嘉是自由的,又沒那麼自由了。

她為王靖雄誕下一子,後者離了婚。這次以後,她再不自由了。

那個時候的張艾嘉,已37歲。

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事情過去兩年,張艾嘉從唾罵、折磨、痛苦中走了出來。

她想年輕時選擇自由的愛,就是要付出代價的。誰的選擇不是承受著代價呢?選擇生就有生的代價,選擇愛就有愛的代價,什麼選擇都有代價,除了死。

而她承受的,自是她一生心中自由的愛付出的代價,她不想受天地受塵世一切的束縛。

張一曼對裴魁山說:“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沒人管我的地方,你就別管我了成麼?”

張一曼也是想自由的,她說我自己的身體,自己管,用不著在乎別人。

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可哪有這麼簡單的事,自由的代價是沉重的,沉重到讓她窒息。她拿起那把槍的時候,她想再也沒人能干涉自己的自由了。

砰!一聲槍響,床上疊好的四件喜服越是顯得悲涼。

都怪這月色

撩人的瘋狂

都怪這吉他

彈得太淒涼

多年後,似乎終於從那慘重代價中走出來的張艾嘉,唱了李宗盛為她寫的《愛的代價》:

那些為愛所付出的代價

是永遠都難忘的啊

也許我偶爾還是會想他

偶爾難免會惦記著他

就當他是個老朋友啊

也讓我心疼也讓我牽掛

只是我心中不再有火花

讓往事都隨風去吧

劉若英是張艾嘉的乖徒兒。

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那時,張艾嘉力排眾議,把奶茶劉若英帶到了《少女小漁》裡,劉若英也因此一炮而紅。

深受張艾嘉影響的奶茶,也渴望自由,自由的愛,自由的活。

她在演唱會現場,對自己心愛的人大膽示愛。奶茶走到陳昇面前,在所有人的尖叫聲中問道:“你能給我一個擁抱嗎?”人群起鬨、歡呼、等待。

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可陳昇遲疑了很久,最終只是抬起了手,像長輩一樣,拍了拍她的頭。

2011年,41歲的奶茶和鍾小江閃婚。一直到結婚,奶茶還是處子之身。

我欲自由愛,可世人何曾自由過。

4

我是歌手現場,從未上過內地節目的新加坡歌后陳潔儀,演唱了《心動》。

有多遠的距離

以為聞不到你氣息

誰知道你背影這麼長

回頭就看到你

現場所有人泣不成聲,導演洪濤流著淚,一把抱住了陳潔儀。

是的,他們想著是不是也回頭,就能看到,那個住在心裡自由的張艾嘉。

可是他們回頭,看到了如今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

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張艾嘉和兒子奧斯卡

那個自由的張艾嘉已死,就讓她死去吧。年輕的自由已死,就讓她死去吧。人都要老去,又有誰能永遠自由。

年輕時隨性不羈,喝酒喝得開心了,可以醉臥街頭;

該戀愛的年紀就愛到瘋狂,情史赫赫 ;

等到受了半生的辛苦,終於學會收斂心性,相夫教子。

但那對於愛情、自由的態度,從此有了一個專屬名字:張艾嘉。

她是最優雅的第三者,也是李宗盛的夢中情人

只不過歲月無情。

二十歲的人可以橫衝直撞,不在意社會規則只追求自由;四十歲的人早已頭破血流過,傷口結了痂,成為平淡生活裡偶爾懷念片刻的勳章。

二十歲的人以為仗劍天涯,擁有了愛情就可以肆意人生;四十歲的人看著他們闖蕩,知道他們有一天會接受,最愛的人,並不一定能陪著自己走到盡頭。

張艾嘉說:

生命是沉重的,但到某個時刻終於明白,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輕描淡寫的。

誰不想永遠有著二十歲張艾嘉的勇氣和堅韌?可若終究敵不過歲月蹉跎,也別責備自己妥協,願你可以學會五十歲張艾嘉的平凡和溫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