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恆基兆業在香港舉辦股東大會,李兆基最後一次以恆基兆業主席身份出席,在股東會後他將正式退休。

至此,香港地產界的四大天王(郭得勝、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已經全部謝幕。

公司管理層稱,李兆基退任後仍會留任董事,他是一定會參與公司業務的,並在一些重要事情上給予指導。李兆基傳給兩兄弟很多錦囊,比如做生意要四兩撥千斤,無論做生意還是做慈善都是一樣的,要用以小搏大的方式去做。

李兆基本人則表示,香港地產需求很大,很多內地企業很喜歡來香港發展,因此香港寫字樓呈現供不應求狀態。至於住宅方面,他表示:市場需求很大,房價看不到會有很大的調價空間,是穩定的。

撰文/ 蔡真 繆凌雲

編輯/ 繆凌雲 黃柯傑

“四叔”李兆基曾是香港人心中的“驕傲”。

1996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李兆基位居第四,是香港首富也是亞洲首富。此後李嘉誠、許家印、王健林們也再未登上如此高的排名。

“這只是根據全球上市公司的資料統計得出的結果,私人財富隱藏者眾,誰也沒法子知道誰有多少身家,個人資產是很難預計的。而且在香港,若以家族財富而論,首位應是郭得勝的第二代郭氏兄弟家族,若以控股額而論,第一應屬李嘉誠。” 面對媒體,李兆基顯得清醒和謙遜。

李兆基正式退休,給兩兒子留下錦囊

(香港地產四大天王:郭得勝、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

01

郭得勝、李嘉誠都是李兆基的舊友。

1953年的聖誕夜,深水埗石硤尾發生沖天大火災,七萬人無家可歸。香港人追求現代化安全住宅的心理愈發迫切。正所謂”有樓萬事足“,節衣縮食也要供樓的思想深深刻在港人心中。

李兆基認定住宅是人民的剛需,決心進軍房地產。

那時他通過黃金生意已經賺了些錢,但手中資本要想買樓置地未免捉襟見肘。

在中環夏蕙餐廳研究時事的習慣,使他認識了同道中人郭得勝,連同一早認識的馮景禧,1958年三人聯合一眾好友創立了永業企業公司。每日中午在夏蕙餐廳召開公司業務討論會的習慣,也持續了多年。

1963年,李兆基、郭得勝和馮景禧三人另起爐灶,成立“新鴻基企業有限公司”。“新”字取於馮景禧的“新禧公司”,“鴻”字代表郭得勝的“鴻昌行”,“基”字自然是李兆基之名,業內人稱“三劍俠“。郭得勝任集團主席,李兆基出任副主席兼總經理。

李兆基的才華進一步顯現,圖紙設計、買地、銷售他全部負責。新鴻基慢慢做大做強,在1972年成功上市。上市時,李兆基和新鴻基和平分手,拿著公司派發的五千萬港元資產,他成立了恆基兆業有限公司,由此開啟了屬於李兆基的輝煌時代

1990年10月,郭得勝因心臟病復發去世。葬禮上李嘉誠、包玉剛 、邵逸夫 、霍英東、鄭裕彤 、李兆基等人一同出席。當時報刊評論:“這幾位扶靈者就已掌握了半個香港的經濟命脈。”新鴻基此後的家產大戰,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02

在美國福布斯2019香港富豪榜中,李兆基以300億美元身家排第二。

第一是李嘉誠。

在“李家城”的“陰影”之下,李兆基雖貴為“亞洲股神”、“香港第二大富豪”,但名頭遠不及首富響亮。坊間關於二人恩怨的演繹頗多,李兆基次子取名“李家誠”亦是談資

1993年,李嘉誠欲聯同外人收購美麗華集團,楊志雲家族不想讓公司改組,便將集團賣給了楊志雲生前好友李兆基。

早前李嘉誠與李兆基攜手合作的半山豪宅嘉兆臺,是在兩位地產大王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可見他們友誼深厚。但經此一役,兩人似乎再無如此親密的合作,給了外界“兩人結下樑子”的說法。

在其本人授權的《李兆基博士傳記》中對此事有過表述:“今次收購美麗華,過程中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由是之故,是不會影響雙方友誼與關係。時代的真正英雄、商界的成功大亨,得得失失都不會認真計較,但求做事合情合理,無愧於心就心安理得了。”

二人的另一次對立,是因為港珠澳大橋。早在1983年,港商胡應湘就提出建設港珠澳大橋的設想。2002年他再次提出。

此設想遭到李嘉誠的堅決反對,對於幾乎壟斷了香港港口業務的和記黃埔來說,大橋的建成會帶來巨大沖擊。

為了打敗李嘉誠,胡應湘與恆基地產的李兆基,新世界的鄭裕彤,新鴻基的郭炳湘,信德集團的何鴻燊,以及亞洲金融集團結成聯盟。

如今港珠澳大橋已經順利通車,當年的爭執早已分了勝負。

03

“二李”在對待內地房地產市場態度上亦有差異。

2015年下半年,華人置業、中渝置地、新世界地等香港房地產企業紛紛出售在內地的房地產項目,李嘉誠以200億元的價格出售上海陸家嘴世紀匯廣場,更是引來“別讓李嘉誠跑了”的議論。

李兆基卻在當年7月,斥資38億元在上海徐彙區拿下新的地塊。

此後數年,李兆基在大陸一直保持著“一退一進”的策略。

一方面,接連出售手中所持地塊。

2016年9月,旭輝集團以10億元的價格,取得了恆基地產位於長沙、蘇州等地區5個項目部分權益;不久後,李兆基又以52.07億港元的總價,將兩宗地塊先後轉讓給了自己老鄉——楊國強;2017年,恆基地產再度將廣州越秀區、珠海區的幾處項目出售給了富力。

截至2018年底,恆基地產在內地的土地儲備較2015年大幅下降72.44%至356萬平方米。

另一方面,不斷與內地房企開展合作。

早在2013年,李兆基就以4億港元購入旭輝控股4%股份,並與後者合作開發了杭州恆基旭輝府、上海恆基旭輝中心。

龍湖、凱德、綠地、奧園、招商蛇口也在此後的數年,相繼與恆基展開項目上的合作。

從單兵作戰轉向攜手內地房企,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兩地房地產市場風格的差異。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地產公司傾向於長週期開發獲得土地溢價、開發精品豪宅,或者收租,這與內地“高槓杆、高週轉、搶規模”的玩法完全不同

雖然策略有所改變,但李兆基對內地市場一直十分重視,他曾表示要逐漸加大內地業務比重,和香港業務“不分大小”。

04

李兆基退休後,長子李家傑將負責恆基內地地產業務,香港的地產業務則由次子李家誠負責。

事實上,李兆基的退休部署早在多年前便開始。

2011年9月至10月,李兆基一口氣辭掉旗下33家香港附屬公司的董事職位,其中大部分附屬公司交由次子李家誠續任董事。

2014年6月,李兆基又宣佈因事務繁忙退任美麗華酒店主席一職,他的小兒子李家誠調任為主席兼行政總裁。次年6月1日,恆基發展公告宣佈,李兆基將於一個月後退任公司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提名委員會主席及薪酬文員會成員之職務,並由李家誠接任。

一系列的動作讓外界認為李兆基更中意二兒子。兩位二代同時掌舵的例子不多,老大哥新鴻基的豪門內訌是為前車之鑑,恆基地產能否順利交接尚屬問號

兜兜轉轉55年,一代鉅富就此退出舞臺,李兆基的傳奇一生也是許多港人心中“香港夢”的傑出代表。

“馮侖風馬牛”曾有文章寫到,有人請李兆基傳授發達心得,“四叔”不假思索道:想發達容易,只要每天起床那一刻開始,腦子裡不停想著怎樣可以發達,你早晚一定能行

來人又問:那豈不是很快瘋了?

“四叔”壓低腔調回答:會呀,你看我便知道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