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今天,韓國被日本正式踢出“白名單”,東京與首爾這兩鄰居還能好好相處嗎?'

""深度|今天,韓國被日本正式踢出“白名單”,東京與首爾這兩鄰居還能好好相處嗎?

8月28日,日韓爭端又來到一個危險節點。當天,日本如期正式將韓國踢出貿易“白色清單”。

就在上週,韓國宣佈將不再續簽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以迴應日本的出口管制措施。

不過,韓方日前也表示,協定將在3個月後正式到期,如果日方撤銷不當經貿措施,雙方可以重商協定。

自7月初至今的兩個月時間內,在你來我往的激烈過招中,日韓矛盾正在螺旋式升級。這場危機將愈演愈烈,還是猶存轉機?

不依不饒

日本把韓國踢出貿易“白色清單”意味著什麼?

所謂“白色清單”是指,日本把清單上所列國家視為安全保障層面的“友好國家”。日本企業在向“白名單”國家出口可轉為軍用的產品和技術時,可享受相對簡便的審查手續。而對於不在“白名單”上的國家,日方企業在出口前需要接受“全面管制”(Catch-all),獲得經濟產業省的批准。

日本開列的“白名單”上包含27個國家。韓國在2004年加入。現在,韓國將成為第一個被日本除名的國家,15年的優待將到此結束。

按照韓國媒體的說法,這意味著從28日開始,日本企業向韓國出口產品或技術時,除了食品和木材之外的幾乎全部品類,日本經濟產業省都有權要求實施個別審查。韓國政府估計可能有超過1000種進口商品受到影響,包括電子零部件、精密零部件、機床,將波及汽車、手機、石化等多個關鍵行業。對於韓國企業來說,在日本採購原材料的過程中,程序會拉長,不確定性也會增大。

把韓國移出“白名單”是日本針對韓國“強徵勞工索賠案”發起的第二波“制裁”。7月初,日本已對3種半導體材料實施出口管制。3種材料是製造存儲芯片和顯示器的關鍵原材料,韓國嚴重依賴日本進口,導致三星等韓國企業受到劇烈衝擊。

外界認為,安倍政府的兩輪“制裁”,都是衝著韓國經濟產業命脈下手,可謂快準狠,招招致命。而移出“白名單”標誌著日韓貿易“大戰”進一步升級。

與此同時,相比之前向WTO“告狀”、拉美國評理、爭取輿論同情等等,近一個月來,韓國的反制動作更見真章。應了日劇《半澤直樹》中男主的那句經典臺詞:“以牙還牙,加倍奉還”。

8月12日,韓方對等報復,也決定把日本移出韓國的貿易“白色清單”,預計下月生效。

10天之後的8月22日,韓國再出重手,宣佈不再續簽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

緊接著,韓方又叫停原定8月底舉行的日韓陸軍“後備幹部交流”項目,繼續在安全保障領域“刺激”日本。

8月25日起,韓國又在與日本存在領土爭議的獨島(日本稱“竹島”)附近海域舉行為期兩天的超大規模軍演。

分析人士認為,日本對韓國不依不饒,與韓國這段時間以來不斷升級反制措施有關,尤其是韓國上週宣佈不續簽《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更是激怒了日本。

在韓國宣佈“退約”決定的那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一臉陰沉,拒絕做出任何表態,被媒體稱為“無聲的抗議”。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朝鮮半島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教授指出,從7月初至今,近兩個月時間,日本之所以沒有讓步,是因為在日本看來,韓國始終在攻擊日方的出口管制,而對勞工問題避而不談,甚至還宣佈退出“軍事協定”,這進一步堅定安倍政府打擊韓國的決心。

“日本對這份協定的依賴度要超過韓國。對韓國來說,日本提供的情報價值有限,韓國完全可以從美國處獲得更先進的情報。但是日本需要韓國的人力情報,所以韓國如果毀約對日本衝擊很大。”詹德斌說。

上海社科院國家高端智庫資深專家、上海交大日本研究中心顧問王少普表示,韓國宣佈不續約讓日本感到很大壓力。在朝鮮半島形勢複雜多變、日朝關係發展又無寸進的情況下,密切關注朝鮮動向(是否棄核、發展導彈等)的日本,極其需要韓國方面的情報支持。韓國一旦退出“軍情協定”,將使日本在半島事務中所處的局面變得更不利。

未來走向

日本用貿易“制裁”報復歷史糾葛(韓國判決日方賠償二戰強徵的韓方勞工),韓國又用安全武器反制貿易“制裁”,再加上日韓之間的新仇舊恨被“點燃”,兩國關係被推入建交54年來的最低點。從日本7月初管制出口關鍵原材料,到雙方互踢“白名單”,再到韓國準備撕毀“軍情協定”,韓日關係沒有最壞,只有更壞。用一名美國官員的話說,每一次都以為觸底了,但是每一次都讓人吃驚。

東京與首爾,這兩個鄰居還能好好相處嗎?

“韓日目前都在火頭上,短期內雙方都不會輕易讓步。兩國矛盾會繼續加劇,並向更大範圍拓展。”詹德斌說,韓國宣佈退出“軍情協定”、叫停軍校生交流,意味著矛盾從貿易領域向軍事安全領域延伸,接下來還有可能擴大至民間交流。但是,韓日關係不至於崩盤,因為美日韓三邊關係是維持韓日關係基本穩定的平臺,美國基於自身戰略利益考慮,不會坐視日韓關係無限制惡化下去。

王少普指出,日本堅持將韓國開除出“白名單”,美國尚未見積極干預,兩國的對峙預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所以,專家認為,日韓關係的未來走向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美國。

從某種意義上說,日韓關係之所以一路下挫至今,特朗普政府的“袖手旁觀”要負一定責任。之前,美國各路高官扎堆到訪東亞,包括總統國家安全事務顧問博爾頓、新防長埃斯珀、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大衛·史迪威等,看著陣勢很大,但大都是“出工不出力”,根本沒有用心調解。

在王少普看來,如果說之前日韓摩擦停留在經貿領域尚難引起美國興趣,那麼,如今韓國宣佈放棄韓日“軍情協定”,則表明爭端已從經濟領域擴大至更敏感的安全領域,將觸及美國的切身利益,對美國在亞洲的地位、構建美日韓同盟關係,乃至未來推動印太戰略都有重要影響,美國很難再置之不理。

“韓日簽訂《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為構築美日韓同盟體系、緊密三邊安全合作消除了情報合作機制上的障礙,讓三邊同盟中的韓日‘短腿’變長。動搖協定將從宏觀層面影響美國的戰略構想。”詹德斌說,從美國立場上看,不可能放任不管。

而從以往韓日關係的發展歷史看,也只有美國出手才能擺平事態。詹德斌說,朴槿惠執政時期,由於前任李明博登上獨島(日本稱“竹島”)視察、安倍此前參拜靖國神社,韓日關係也是糟糕透頂。朴槿惠和安倍各自在2013年、2012年上臺後,久久未舉行首腦會。最後,還是由美國居中牽線,才促成兩國首腦在2014年的海牙核安全峰會上舉行執政以來的首次正式會面。

在詹德斌看來,韓國之所以宣佈“退約”也是想通過打安全牌,逼美國出面協調。而美日過於自信,認為韓國不會宣佈退出,結果打臉了。

美國方面可能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急著發話表示不會“坐視不理”。

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務院一名高級官員週二表示,美國希望自己兩大盟友——韓國和日本之間的“對抗”已經觸底,並鼓勵雙方從“谷底”重建關係。這名官員說,爭端使日韓關係降至數十年來的最低點,損害了美國的安全利益,美國不能“坐視不理”。

對話契機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方面雖然叫停“軍情協定”,但是並未封死所有出路。

韓國國務總理李洛淵27日呼籲韓日就雙方摩擦開展對話。

李洛淵表示,距離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失效還有將近3個月時間。如果日本在此期間撤銷對韓國採取的不當措施,韓國可以重新考慮《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一事,希望韓日兩國真誠開展對話。

韓日《軍事情報保護協定》於2016年11月簽署,正常情況下應該到今年11月才正式到期。韓國總理的一番話意味著韓國尚未給協定“判死刑”,而是留下了3個月的“緩刑期”。

“以李洛淵總理的發言為契機,可以成為再次進行外交溝通的契機。”韓國《東亞日報》說。

儘管日韓大打出手,但是外交溝通並未中斷。此前,在東盟地區系列會議和中日韓外長會上,日韓外長都舉行了會晤。據美國國務院另一名高級官員的說法,雙方繼續舉行工作級別的會談令華盛頓感到鼓舞。

詹德斌還補充道,未來數月中,日韓之間也不乏接觸的機會。比如9月的聯合國大會,儘管安倍政府此前放風說或避見文在寅,但是韓日高官不排除見面可能。如10月日本天皇舉行登基儀式,韓國應該也會派高級別官員參加。另外,APEC會議、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等國際和地區多邊會議也將為韓日找到突破口提供機會。

不過王少普認為,一旦美國出手干預,日韓關係或許會出現相對緩和的趨勢,但是日韓矛盾很難得到根本解決。不僅僅是歷史問題、領土爭議這些結構性矛盾難以解開,更重要的是,兩國的民意、社會情緒深深對立。韓國對日本過去長期殖民統治留下難以抹去的痛苦記憶,始終要求清算曆史問題;而日本對韓國也帶有輕視心理,已變成日本的某種民族情緒。

這次安倍政府把韓國趕出“白名單”受到國內民眾的高度支持。《讀賣新聞》本月23日至25日以1067人為對象進行電話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65%的人對政府將韓國從“白色清單”除名的應對方式表示“支持”。

與此同時,韓國民間的反日情緒也一路高漲,幾乎陷入“全民抵日”。“不去日本、不買日貨、不輸給日本”成為國民上街抗議一致打出的口號。輿論調查公司“Realmeter”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82%的受訪者不考慮在2019年去日本旅遊。

詹德斌還判斷,即使美國深度介入,但同為美國盟國的日韓地位卻不對等,美方很可能會“拉偏架。這並非沒有先例。朴槿惠時期,與日本簽訂的“慰安婦協議”、《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之所以遭到國內痛批,正是美國當時利用朝鮮半島不斷惡化的形勢施壓首爾作出妥協的結果。

另外,在韓日這場“戰局”中,對比安倍政府與文在寅政府的處境,安倍更佔優勢,也自認“勝算”更大。2012年執政至今,安倍可謂內外皆順,內部經濟不錯,外部環境給力——中日關係正在向好,美日關係也算親密。“最近的G7峰會上,日美就貿易協議談出進展,進一步減少美日矛盾,在說服美國施壓韓國上又多了一張牌。所以,安倍沒有孤立感。”詹德斌說,相比之下,文在寅卻有孤立感,對日關係惡化、朝核問題無實質進展、韓朝關係遇挫、美國對自己又不信任。在這種情況下,安倍更加自信,認為該讓步的是韓國。

究竟是日本壓韓國讓步,還是韓國“不輸給日本”,韓日“軍情協定”所剩3個月的有效期或將是一個關鍵的觀察窗口。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笪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