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住家不是自己家

我在高二時前往美國交換留學,由於尚未成年無法獨自居住,便通過第三方機構的 安排,住進了當地的一個家庭之中。

更準確地說,我和我的住家組成了一個家庭。因為住家是一位獨居的老太太。

總體上,我們相處十分愉快,但是中間也有一些不那麼愉快的小插曲,由此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

我一直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不怎麼注重一些生活的細節。在住家中,我把自己家的一些習慣也帶了過來。比如,我的房間很亂,而我的住家覺得我應該把保持家中的整齊乾淨。

她希望我能用完東西之後歸位,不要把衛生間裡搞得都是水,經常整理床鋪 ,記得關燈等等。

然而,對我而言,十幾年來已經養成的習慣,一時之間改變起來非常困難。不是忘了她的要求,就是沒有達到她的標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住家不是自己家

我在高二時前往美國交換留學,由於尚未成年無法獨自居住,便通過第三方機構的 安排,住進了當地的一個家庭之中。

更準確地說,我和我的住家組成了一個家庭。因為住家是一位獨居的老太太。

總體上,我們相處十分愉快,但是中間也有一些不那麼愉快的小插曲,由此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

我一直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不怎麼注重一些生活的細節。在住家中,我把自己家的一些習慣也帶了過來。比如,我的房間很亂,而我的住家覺得我應該把保持家中的整齊乾淨。

她希望我能用完東西之後歸位,不要把衛生間裡搞得都是水,經常整理床鋪 ,記得關燈等等。

然而,對我而言,十幾年來已經養成的習慣,一時之間改變起來非常困難。不是忘了她的要求,就是沒有達到她的標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到家中,住家表示想和我談一談。

”清源,今天我又替你收拾了房間。“當時,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我的問題。


“真的嗎,謝謝你!“我採取了一貫的策略,道歉。


“你真的需要自己學會保持家中的整潔了。我沒有義務幫你做這些事的。“直至今天,我猶記得她嚴肅的表情和嚴厲的語氣。


”真的很對不起,我一定會有所改正。“我再次道歉。


”這麼久了,你一直說你得學,可是你並沒有什麼改變。


那一次的談話並不愉快,最終我的住家拂袖而去。而那時的我還有些不忿,覺得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住家不是自己家

我在高二時前往美國交換留學,由於尚未成年無法獨自居住,便通過第三方機構的 安排,住進了當地的一個家庭之中。

更準確地說,我和我的住家組成了一個家庭。因為住家是一位獨居的老太太。

總體上,我們相處十分愉快,但是中間也有一些不那麼愉快的小插曲,由此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

我一直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不怎麼注重一些生活的細節。在住家中,我把自己家的一些習慣也帶了過來。比如,我的房間很亂,而我的住家覺得我應該把保持家中的整齊乾淨。

她希望我能用完東西之後歸位,不要把衛生間裡搞得都是水,經常整理床鋪 ,記得關燈等等。

然而,對我而言,十幾年來已經養成的習慣,一時之間改變起來非常困難。不是忘了她的要求,就是沒有達到她的標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到家中,住家表示想和我談一談。

”清源,今天我又替你收拾了房間。“當時,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我的問題。


“真的嗎,謝謝你!“我採取了一貫的策略,道歉。


“你真的需要自己學會保持家中的整潔了。我沒有義務幫你做這些事的。“直至今天,我猶記得她嚴肅的表情和嚴厲的語氣。


”真的很對不起,我一定會有所改正。“我再次道歉。


”這麼久了,你一直說你得學,可是你並沒有什麼改變。


那一次的談話並不愉快,最終我的住家拂袖而去。而那時的我還有些不忿,覺得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到後期,我們已經不怎麼談整理房間,做家務這些問題了。房間亂了,她也就隨我去了,偶爾會幫我收拾一下。雖然我們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的共識,但我知道這肯定不是她心中的理想狀態。

回國後,我才知道,因為不願再在生活習慣上和一個外國學生去磨合,在我離開之後,她決定不再接待國際學生了。由此可見,我不做家務這件事,給她帶來的衝擊。

時至今天,儘管我們在社交媒體上保持聯繫,我也曾向她鄭重道歉,但是依然感到遺憾,後悔自己沒能早點養成比較好的生活習慣。

現在回想起來,住家太太還算是一個比較寬容、善解人意的人,能夠包容我的生活習慣。

如果碰上一個沒有耐心、脾氣不是很好的住家,這段住家生活可能“不堪設想”。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住家不是自己家

我在高二時前往美國交換留學,由於尚未成年無法獨自居住,便通過第三方機構的 安排,住進了當地的一個家庭之中。

更準確地說,我和我的住家組成了一個家庭。因為住家是一位獨居的老太太。

總體上,我們相處十分愉快,但是中間也有一些不那麼愉快的小插曲,由此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

我一直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不怎麼注重一些生活的細節。在住家中,我把自己家的一些習慣也帶了過來。比如,我的房間很亂,而我的住家覺得我應該把保持家中的整齊乾淨。

她希望我能用完東西之後歸位,不要把衛生間裡搞得都是水,經常整理床鋪 ,記得關燈等等。

然而,對我而言,十幾年來已經養成的習慣,一時之間改變起來非常困難。不是忘了她的要求,就是沒有達到她的標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到家中,住家表示想和我談一談。

”清源,今天我又替你收拾了房間。“當時,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我的問題。


“真的嗎,謝謝你!“我採取了一貫的策略,道歉。


“你真的需要自己學會保持家中的整潔了。我沒有義務幫你做這些事的。“直至今天,我猶記得她嚴肅的表情和嚴厲的語氣。


”真的很對不起,我一定會有所改正。“我再次道歉。


”這麼久了,你一直說你得學,可是你並沒有什麼改變。


那一次的談話並不愉快,最終我的住家拂袖而去。而那時的我還有些不忿,覺得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到後期,我們已經不怎麼談整理房間,做家務這些問題了。房間亂了,她也就隨我去了,偶爾會幫我收拾一下。雖然我們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的共識,但我知道這肯定不是她心中的理想狀態。

回國後,我才知道,因為不願再在生活習慣上和一個外國學生去磨合,在我離開之後,她決定不再接待國際學生了。由此可見,我不做家務這件事,給她帶來的衝擊。

時至今天,儘管我們在社交媒體上保持聯繫,我也曾向她鄭重道歉,但是依然感到遺憾,後悔自己沒能早點養成比較好的生活習慣。

現在回想起來,住家太太還算是一個比較寬容、善解人意的人,能夠包容我的生活習慣。

如果碰上一個沒有耐心、脾氣不是很好的住家,這段住家生活可能“不堪設想”。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回顧這件事,我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教訓可以分享。

1. 自理能力是優質生活的保障

從小在家,我沒有操心過許多生活細節。即便我的房間再亂,我也一樣能夠精準地找到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從未覺得這會影響生活。有了這樣的經歷,我才意識到,以前的舒心來自於父母的用心。

其實不僅是我,我的很多中國同學,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一直以來,孩子們的自理能力,並沒有被重視和培養。

現在的我,開始有意識地提高自理能力。表面上看,這些家務瑣事並不難,但是,如果沒有妥善計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它一樣會耗費很多精力。考慮以後在大學要和舍友共用一個房間,顯然我需要管理好自己。

而且我發現,那些自理能力強的人,也會擁有很多良好的品質,比如:做事認真、不怕麻煩等等。他們往往既能高效謹慎地做好事情,也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住家不是自己家

我在高二時前往美國交換留學,由於尚未成年無法獨自居住,便通過第三方機構的 安排,住進了當地的一個家庭之中。

更準確地說,我和我的住家組成了一個家庭。因為住家是一位獨居的老太太。

總體上,我們相處十分愉快,但是中間也有一些不那麼愉快的小插曲,由此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

我一直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不怎麼注重一些生活的細節。在住家中,我把自己家的一些習慣也帶了過來。比如,我的房間很亂,而我的住家覺得我應該把保持家中的整齊乾淨。

她希望我能用完東西之後歸位,不要把衛生間裡搞得都是水,經常整理床鋪 ,記得關燈等等。

然而,對我而言,十幾年來已經養成的習慣,一時之間改變起來非常困難。不是忘了她的要求,就是沒有達到她的標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到家中,住家表示想和我談一談。

”清源,今天我又替你收拾了房間。“當時,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我的問題。


“真的嗎,謝謝你!“我採取了一貫的策略,道歉。


“你真的需要自己學會保持家中的整潔了。我沒有義務幫你做這些事的。“直至今天,我猶記得她嚴肅的表情和嚴厲的語氣。


”真的很對不起,我一定會有所改正。“我再次道歉。


”這麼久了,你一直說你得學,可是你並沒有什麼改變。


那一次的談話並不愉快,最終我的住家拂袖而去。而那時的我還有些不忿,覺得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到後期,我們已經不怎麼談整理房間,做家務這些問題了。房間亂了,她也就隨我去了,偶爾會幫我收拾一下。雖然我們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的共識,但我知道這肯定不是她心中的理想狀態。

回國後,我才知道,因為不願再在生活習慣上和一個外國學生去磨合,在我離開之後,她決定不再接待國際學生了。由此可見,我不做家務這件事,給她帶來的衝擊。

時至今天,儘管我們在社交媒體上保持聯繫,我也曾向她鄭重道歉,但是依然感到遺憾,後悔自己沒能早點養成比較好的生活習慣。

現在回想起來,住家太太還算是一個比較寬容、善解人意的人,能夠包容我的生活習慣。

如果碰上一個沒有耐心、脾氣不是很好的住家,這段住家生活可能“不堪設想”。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回顧這件事,我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教訓可以分享。

1. 自理能力是優質生活的保障

從小在家,我沒有操心過許多生活細節。即便我的房間再亂,我也一樣能夠精準地找到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從未覺得這會影響生活。有了這樣的經歷,我才意識到,以前的舒心來自於父母的用心。

其實不僅是我,我的很多中國同學,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一直以來,孩子們的自理能力,並沒有被重視和培養。

現在的我,開始有意識地提高自理能力。表面上看,這些家務瑣事並不難,但是,如果沒有妥善計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它一樣會耗費很多精力。考慮以後在大學要和舍友共用一個房間,顯然我需要管理好自己。

而且我發現,那些自理能力強的人,也會擁有很多良好的品質,比如:做事認真、不怕麻煩等等。他們往往既能高效謹慎地做好事情,也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換位思考才能收穫快樂

一開始,我對住家提出的各種要求真的有點煩。

然而,在經歷了為期一年的磨合後,我慢慢意識到:自己除了生活能力不強以外,換位思考的能力也不夠。

我的住家老太太獨居多年,上了年紀,已然形成了個人的生活風格。因此,她不習慣於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情理之中。如果我能試著從她的角度去考慮,相處也會順暢地多。

中國人常說,入鄉隨俗,既然住在別人家,當然要尊重這個家的生活習慣。

何況,作為這個臨時組建的新家庭的一員,實際上我也應該幫忙維護這個家的日常運轉,而不僅僅是把自己作為一個被照顧的對象。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住家不是自己家

我在高二時前往美國交換留學,由於尚未成年無法獨自居住,便通過第三方機構的 安排,住進了當地的一個家庭之中。

更準確地說,我和我的住家組成了一個家庭。因為住家是一位獨居的老太太。

總體上,我們相處十分愉快,但是中間也有一些不那麼愉快的小插曲,由此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

我一直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不怎麼注重一些生活的細節。在住家中,我把自己家的一些習慣也帶了過來。比如,我的房間很亂,而我的住家覺得我應該把保持家中的整齊乾淨。

她希望我能用完東西之後歸位,不要把衛生間裡搞得都是水,經常整理床鋪 ,記得關燈等等。

然而,對我而言,十幾年來已經養成的習慣,一時之間改變起來非常困難。不是忘了她的要求,就是沒有達到她的標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到家中,住家表示想和我談一談。

”清源,今天我又替你收拾了房間。“當時,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我的問題。


“真的嗎,謝謝你!“我採取了一貫的策略,道歉。


“你真的需要自己學會保持家中的整潔了。我沒有義務幫你做這些事的。“直至今天,我猶記得她嚴肅的表情和嚴厲的語氣。


”真的很對不起,我一定會有所改正。“我再次道歉。


”這麼久了,你一直說你得學,可是你並沒有什麼改變。


那一次的談話並不愉快,最終我的住家拂袖而去。而那時的我還有些不忿,覺得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到後期,我們已經不怎麼談整理房間,做家務這些問題了。房間亂了,她也就隨我去了,偶爾會幫我收拾一下。雖然我們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的共識,但我知道這肯定不是她心中的理想狀態。

回國後,我才知道,因為不願再在生活習慣上和一個外國學生去磨合,在我離開之後,她決定不再接待國際學生了。由此可見,我不做家務這件事,給她帶來的衝擊。

時至今天,儘管我們在社交媒體上保持聯繫,我也曾向她鄭重道歉,但是依然感到遺憾,後悔自己沒能早點養成比較好的生活習慣。

現在回想起來,住家太太還算是一個比較寬容、善解人意的人,能夠包容我的生活習慣。

如果碰上一個沒有耐心、脾氣不是很好的住家,這段住家生活可能“不堪設想”。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回顧這件事,我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教訓可以分享。

1. 自理能力是優質生活的保障

從小在家,我沒有操心過許多生活細節。即便我的房間再亂,我也一樣能夠精準地找到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從未覺得這會影響生活。有了這樣的經歷,我才意識到,以前的舒心來自於父母的用心。

其實不僅是我,我的很多中國同學,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一直以來,孩子們的自理能力,並沒有被重視和培養。

現在的我,開始有意識地提高自理能力。表面上看,這些家務瑣事並不難,但是,如果沒有妥善計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它一樣會耗費很多精力。考慮以後在大學要和舍友共用一個房間,顯然我需要管理好自己。

而且我發現,那些自理能力強的人,也會擁有很多良好的品質,比如:做事認真、不怕麻煩等等。他們往往既能高效謹慎地做好事情,也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換位思考才能收穫快樂

一開始,我對住家提出的各種要求真的有點煩。

然而,在經歷了為期一年的磨合後,我慢慢意識到:自己除了生活能力不強以外,換位思考的能力也不夠。

我的住家老太太獨居多年,上了年紀,已然形成了個人的生活風格。因此,她不習慣於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情理之中。如果我能試著從她的角度去考慮,相處也會順暢地多。

中國人常說,入鄉隨俗,既然住在別人家,當然要尊重這個家的生活習慣。

何況,作為這個臨時組建的新家庭的一員,實際上我也應該幫忙維護這個家的日常運轉,而不僅僅是把自己作為一個被照顧的對象。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住家不是自己家

我在高二時前往美國交換留學,由於尚未成年無法獨自居住,便通過第三方機構的 安排,住進了當地的一個家庭之中。

更準確地說,我和我的住家組成了一個家庭。因為住家是一位獨居的老太太。

總體上,我們相處十分愉快,但是中間也有一些不那麼愉快的小插曲,由此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

我一直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不怎麼注重一些生活的細節。在住家中,我把自己家的一些習慣也帶了過來。比如,我的房間很亂,而我的住家覺得我應該把保持家中的整齊乾淨。

她希望我能用完東西之後歸位,不要把衛生間裡搞得都是水,經常整理床鋪 ,記得關燈等等。

然而,對我而言,十幾年來已經養成的習慣,一時之間改變起來非常困難。不是忘了她的要求,就是沒有達到她的標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到家中,住家表示想和我談一談。

”清源,今天我又替你收拾了房間。“當時,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我的問題。


“真的嗎,謝謝你!“我採取了一貫的策略,道歉。


“你真的需要自己學會保持家中的整潔了。我沒有義務幫你做這些事的。“直至今天,我猶記得她嚴肅的表情和嚴厲的語氣。


”真的很對不起,我一定會有所改正。“我再次道歉。


”這麼久了,你一直說你得學,可是你並沒有什麼改變。


那一次的談話並不愉快,最終我的住家拂袖而去。而那時的我還有些不忿,覺得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到後期,我們已經不怎麼談整理房間,做家務這些問題了。房間亂了,她也就隨我去了,偶爾會幫我收拾一下。雖然我們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的共識,但我知道這肯定不是她心中的理想狀態。

回國後,我才知道,因為不願再在生活習慣上和一個外國學生去磨合,在我離開之後,她決定不再接待國際學生了。由此可見,我不做家務這件事,給她帶來的衝擊。

時至今天,儘管我們在社交媒體上保持聯繫,我也曾向她鄭重道歉,但是依然感到遺憾,後悔自己沒能早點養成比較好的生活習慣。

現在回想起來,住家太太還算是一個比較寬容、善解人意的人,能夠包容我的生活習慣。

如果碰上一個沒有耐心、脾氣不是很好的住家,這段住家生活可能“不堪設想”。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回顧這件事,我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教訓可以分享。

1. 自理能力是優質生活的保障

從小在家,我沒有操心過許多生活細節。即便我的房間再亂,我也一樣能夠精準地找到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從未覺得這會影響生活。有了這樣的經歷,我才意識到,以前的舒心來自於父母的用心。

其實不僅是我,我的很多中國同學,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一直以來,孩子們的自理能力,並沒有被重視和培養。

現在的我,開始有意識地提高自理能力。表面上看,這些家務瑣事並不難,但是,如果沒有妥善計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它一樣會耗費很多精力。考慮以後在大學要和舍友共用一個房間,顯然我需要管理好自己。

而且我發現,那些自理能力強的人,也會擁有很多良好的品質,比如:做事認真、不怕麻煩等等。他們往往既能高效謹慎地做好事情,也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換位思考才能收穫快樂

一開始,我對住家提出的各種要求真的有點煩。

然而,在經歷了為期一年的磨合後,我慢慢意識到:自己除了生活能力不強以外,換位思考的能力也不夠。

我的住家老太太獨居多年,上了年紀,已然形成了個人的生活風格。因此,她不習慣於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情理之中。如果我能試著從她的角度去考慮,相處也會順暢地多。

中國人常說,入鄉隨俗,既然住在別人家,當然要尊重這個家的生活習慣。

何況,作為這個臨時組建的新家庭的一員,實際上我也應該幫忙維護這個家的日常運轉,而不僅僅是把自己作為一個被照顧的對象。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學業之外的收穫來自於社交

儘管和我的住家有一些不愉快,但大體上來說,我們和睦相處。

在美國,很多老年人有自己的愛好,和年輕人的生活差別不是很大。所以,有的時候可以把他們看做是年長的朋友。

我與住家有著很多相同愛好,比如相近的音樂品味,相似的電影選擇等。因此,我們經常一起出去玩,甚至參加她的各種老年人聚會。

現在回想起來,除了學業上的進步,對我來說影響最大的,就是這些社交活動了。一年下來,我不僅英語口語大有進步,對美國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瞭解,社交能力大有長進。

不過,中國學生最容易被人詬病的也是社交。觀察身邊同齡人的經歷,我總結出了三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住家不是自己家

我在高二時前往美國交換留學,由於尚未成年無法獨自居住,便通過第三方機構的 安排,住進了當地的一個家庭之中。

更準確地說,我和我的住家組成了一個家庭。因為住家是一位獨居的老太太。

總體上,我們相處十分愉快,但是中間也有一些不那麼愉快的小插曲,由此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

我一直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不怎麼注重一些生活的細節。在住家中,我把自己家的一些習慣也帶了過來。比如,我的房間很亂,而我的住家覺得我應該把保持家中的整齊乾淨。

她希望我能用完東西之後歸位,不要把衛生間裡搞得都是水,經常整理床鋪 ,記得關燈等等。

然而,對我而言,十幾年來已經養成的習慣,一時之間改變起來非常困難。不是忘了她的要求,就是沒有達到她的標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到家中,住家表示想和我談一談。

”清源,今天我又替你收拾了房間。“當時,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我的問題。


“真的嗎,謝謝你!“我採取了一貫的策略,道歉。


“你真的需要自己學會保持家中的整潔了。我沒有義務幫你做這些事的。“直至今天,我猶記得她嚴肅的表情和嚴厲的語氣。


”真的很對不起,我一定會有所改正。“我再次道歉。


”這麼久了,你一直說你得學,可是你並沒有什麼改變。


那一次的談話並不愉快,最終我的住家拂袖而去。而那時的我還有些不忿,覺得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到後期,我們已經不怎麼談整理房間,做家務這些問題了。房間亂了,她也就隨我去了,偶爾會幫我收拾一下。雖然我們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的共識,但我知道這肯定不是她心中的理想狀態。

回國後,我才知道,因為不願再在生活習慣上和一個外國學生去磨合,在我離開之後,她決定不再接待國際學生了。由此可見,我不做家務這件事,給她帶來的衝擊。

時至今天,儘管我們在社交媒體上保持聯繫,我也曾向她鄭重道歉,但是依然感到遺憾,後悔自己沒能早點養成比較好的生活習慣。

現在回想起來,住家太太還算是一個比較寬容、善解人意的人,能夠包容我的生活習慣。

如果碰上一個沒有耐心、脾氣不是很好的住家,這段住家生活可能“不堪設想”。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回顧這件事,我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教訓可以分享。

1. 自理能力是優質生活的保障

從小在家,我沒有操心過許多生活細節。即便我的房間再亂,我也一樣能夠精準地找到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從未覺得這會影響生活。有了這樣的經歷,我才意識到,以前的舒心來自於父母的用心。

其實不僅是我,我的很多中國同學,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一直以來,孩子們的自理能力,並沒有被重視和培養。

現在的我,開始有意識地提高自理能力。表面上看,這些家務瑣事並不難,但是,如果沒有妥善計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它一樣會耗費很多精力。考慮以後在大學要和舍友共用一個房間,顯然我需要管理好自己。

而且我發現,那些自理能力強的人,也會擁有很多良好的品質,比如:做事認真、不怕麻煩等等。他們往往既能高效謹慎地做好事情,也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換位思考才能收穫快樂

一開始,我對住家提出的各種要求真的有點煩。

然而,在經歷了為期一年的磨合後,我慢慢意識到:自己除了生活能力不強以外,換位思考的能力也不夠。

我的住家老太太獨居多年,上了年紀,已然形成了個人的生活風格。因此,她不習慣於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情理之中。如果我能試著從她的角度去考慮,相處也會順暢地多。

中國人常說,入鄉隨俗,既然住在別人家,當然要尊重這個家的生活習慣。

何況,作為這個臨時組建的新家庭的一員,實際上我也應該幫忙維護這個家的日常運轉,而不僅僅是把自己作為一個被照顧的對象。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學業之外的收穫來自於社交

儘管和我的住家有一些不愉快,但大體上來說,我們和睦相處。

在美國,很多老年人有自己的愛好,和年輕人的生活差別不是很大。所以,有的時候可以把他們看做是年長的朋友。

我與住家有著很多相同愛好,比如相近的音樂品味,相似的電影選擇等。因此,我們經常一起出去玩,甚至參加她的各種老年人聚會。

現在回想起來,除了學業上的進步,對我來說影響最大的,就是這些社交活動了。一年下來,我不僅英語口語大有進步,對美國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瞭解,社交能力大有長進。

不過,中國學生最容易被人詬病的也是社交。觀察身邊同齡人的經歷,我總結出了三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1. 社交意願

我發現有些中國學生不太願意參加住家邀請的社交活動,從心理上來說我可以理解。

一方面,社交活動中的那些笑話和“梗”,我們可能摸不著頭腦;另一方面,學業負擔往往很重。很多學生有時候寫作業都要到半夜,的確沒有太大心力再去應付社交活動了。

但是,我覺得還是要儘量安排時間參加這樣的活動。於情於理,週末多和住家相處都是一件好事。

就我和我的同學的經驗來說,住家其實不指望通過接待國際學生賺多少錢,本意還是通過接收國際學生,讓家裡熱鬧一點,順便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

而且從自身的角度看,通過這樣的社交活動,去融入美國社會,也是一件好事。由住家所延伸出的交流活動,能令留學生體驗到書本上未曾闡述的、更鮮活的文化。

我有位朋友就曾被住家邀請,去一位教授的家裡做客。宴席間,她和教授探討了很多關於宗教、社會方面的問題,令她受益良多。這樣的機會,如果沒有社交的意願,顯然是得不到的。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住家不是自己家

我在高二時前往美國交換留學,由於尚未成年無法獨自居住,便通過第三方機構的 安排,住進了當地的一個家庭之中。

更準確地說,我和我的住家組成了一個家庭。因為住家是一位獨居的老太太。

總體上,我們相處十分愉快,但是中間也有一些不那麼愉快的小插曲,由此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

我一直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不怎麼注重一些生活的細節。在住家中,我把自己家的一些習慣也帶了過來。比如,我的房間很亂,而我的住家覺得我應該把保持家中的整齊乾淨。

她希望我能用完東西之後歸位,不要把衛生間裡搞得都是水,經常整理床鋪 ,記得關燈等等。

然而,對我而言,十幾年來已經養成的習慣,一時之間改變起來非常困難。不是忘了她的要求,就是沒有達到她的標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到家中,住家表示想和我談一談。

”清源,今天我又替你收拾了房間。“當時,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我的問題。


“真的嗎,謝謝你!“我採取了一貫的策略,道歉。


“你真的需要自己學會保持家中的整潔了。我沒有義務幫你做這些事的。“直至今天,我猶記得她嚴肅的表情和嚴厲的語氣。


”真的很對不起,我一定會有所改正。“我再次道歉。


”這麼久了,你一直說你得學,可是你並沒有什麼改變。


那一次的談話並不愉快,最終我的住家拂袖而去。而那時的我還有些不忿,覺得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到後期,我們已經不怎麼談整理房間,做家務這些問題了。房間亂了,她也就隨我去了,偶爾會幫我收拾一下。雖然我們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的共識,但我知道這肯定不是她心中的理想狀態。

回國後,我才知道,因為不願再在生活習慣上和一個外國學生去磨合,在我離開之後,她決定不再接待國際學生了。由此可見,我不做家務這件事,給她帶來的衝擊。

時至今天,儘管我們在社交媒體上保持聯繫,我也曾向她鄭重道歉,但是依然感到遺憾,後悔自己沒能早點養成比較好的生活習慣。

現在回想起來,住家太太還算是一個比較寬容、善解人意的人,能夠包容我的生活習慣。

如果碰上一個沒有耐心、脾氣不是很好的住家,這段住家生活可能“不堪設想”。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回顧這件事,我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教訓可以分享。

1. 自理能力是優質生活的保障

從小在家,我沒有操心過許多生活細節。即便我的房間再亂,我也一樣能夠精準地找到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從未覺得這會影響生活。有了這樣的經歷,我才意識到,以前的舒心來自於父母的用心。

其實不僅是我,我的很多中國同學,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一直以來,孩子們的自理能力,並沒有被重視和培養。

現在的我,開始有意識地提高自理能力。表面上看,這些家務瑣事並不難,但是,如果沒有妥善計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它一樣會耗費很多精力。考慮以後在大學要和舍友共用一個房間,顯然我需要管理好自己。

而且我發現,那些自理能力強的人,也會擁有很多良好的品質,比如:做事認真、不怕麻煩等等。他們往往既能高效謹慎地做好事情,也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換位思考才能收穫快樂

一開始,我對住家提出的各種要求真的有點煩。

然而,在經歷了為期一年的磨合後,我慢慢意識到:自己除了生活能力不強以外,換位思考的能力也不夠。

我的住家老太太獨居多年,上了年紀,已然形成了個人的生活風格。因此,她不習慣於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情理之中。如果我能試著從她的角度去考慮,相處也會順暢地多。

中國人常說,入鄉隨俗,既然住在別人家,當然要尊重這個家的生活習慣。

何況,作為這個臨時組建的新家庭的一員,實際上我也應該幫忙維護這個家的日常運轉,而不僅僅是把自己作為一個被照顧的對象。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學業之外的收穫來自於社交

儘管和我的住家有一些不愉快,但大體上來說,我們和睦相處。

在美國,很多老年人有自己的愛好,和年輕人的生活差別不是很大。所以,有的時候可以把他們看做是年長的朋友。

我與住家有著很多相同愛好,比如相近的音樂品味,相似的電影選擇等。因此,我們經常一起出去玩,甚至參加她的各種老年人聚會。

現在回想起來,除了學業上的進步,對我來說影響最大的,就是這些社交活動了。一年下來,我不僅英語口語大有進步,對美國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瞭解,社交能力大有長進。

不過,中國學生最容易被人詬病的也是社交。觀察身邊同齡人的經歷,我總結出了三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1. 社交意願

我發現有些中國學生不太願意參加住家邀請的社交活動,從心理上來說我可以理解。

一方面,社交活動中的那些笑話和“梗”,我們可能摸不著頭腦;另一方面,學業負擔往往很重。很多學生有時候寫作業都要到半夜,的確沒有太大心力再去應付社交活動了。

但是,我覺得還是要儘量安排時間參加這樣的活動。於情於理,週末多和住家相處都是一件好事。

就我和我的同學的經驗來說,住家其實不指望通過接待國際學生賺多少錢,本意還是通過接收國際學生,讓家裡熱鬧一點,順便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

而且從自身的角度看,通過這樣的社交活動,去融入美國社會,也是一件好事。由住家所延伸出的交流活動,能令留學生體驗到書本上未曾闡述的、更鮮活的文化。

我有位朋友就曾被住家邀請,去一位教授的家裡做客。宴席間,她和教授探討了很多關於宗教、社會方面的問題,令她受益良多。這樣的機會,如果沒有社交的意願,顯然是得不到的。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社交禮儀

有了社交的意願,還得注意社交的禮儀。

很多人都有一種誤解,認為自由開放的國家裡,禮節不怎麼重要。其實,美國人和中國人一樣很重視教養。

初次跟住家見面時,留學生可以帶一件具有中國特色的禮物,表達自己的心意。禮物不必太貴重,一兩百塊人民幣的就足夠了。我和住家初次見面的時候,我就送了她一條絲巾。

還有,稱呼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稱呼住家中的家庭成員時,一定要把握好度,過於隨便的稱呼會令人沒有沒有禮貌,太正式又令人感覺留學生難以親近。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住家不是自己家

我在高二時前往美國交換留學,由於尚未成年無法獨自居住,便通過第三方機構的 安排,住進了當地的一個家庭之中。

更準確地說,我和我的住家組成了一個家庭。因為住家是一位獨居的老太太。

總體上,我們相處十分愉快,但是中間也有一些不那麼愉快的小插曲,由此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

我一直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不怎麼注重一些生活的細節。在住家中,我把自己家的一些習慣也帶了過來。比如,我的房間很亂,而我的住家覺得我應該把保持家中的整齊乾淨。

她希望我能用完東西之後歸位,不要把衛生間裡搞得都是水,經常整理床鋪 ,記得關燈等等。

然而,對我而言,十幾年來已經養成的習慣,一時之間改變起來非常困難。不是忘了她的要求,就是沒有達到她的標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到家中,住家表示想和我談一談。

”清源,今天我又替你收拾了房間。“當時,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我的問題。


“真的嗎,謝謝你!“我採取了一貫的策略,道歉。


“你真的需要自己學會保持家中的整潔了。我沒有義務幫你做這些事的。“直至今天,我猶記得她嚴肅的表情和嚴厲的語氣。


”真的很對不起,我一定會有所改正。“我再次道歉。


”這麼久了,你一直說你得學,可是你並沒有什麼改變。


那一次的談話並不愉快,最終我的住家拂袖而去。而那時的我還有些不忿,覺得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到後期,我們已經不怎麼談整理房間,做家務這些問題了。房間亂了,她也就隨我去了,偶爾會幫我收拾一下。雖然我們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的共識,但我知道這肯定不是她心中的理想狀態。

回國後,我才知道,因為不願再在生活習慣上和一個外國學生去磨合,在我離開之後,她決定不再接待國際學生了。由此可見,我不做家務這件事,給她帶來的衝擊。

時至今天,儘管我們在社交媒體上保持聯繫,我也曾向她鄭重道歉,但是依然感到遺憾,後悔自己沒能早點養成比較好的生活習慣。

現在回想起來,住家太太還算是一個比較寬容、善解人意的人,能夠包容我的生活習慣。

如果碰上一個沒有耐心、脾氣不是很好的住家,這段住家生活可能“不堪設想”。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回顧這件事,我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教訓可以分享。

1. 自理能力是優質生活的保障

從小在家,我沒有操心過許多生活細節。即便我的房間再亂,我也一樣能夠精準地找到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從未覺得這會影響生活。有了這樣的經歷,我才意識到,以前的舒心來自於父母的用心。

其實不僅是我,我的很多中國同學,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一直以來,孩子們的自理能力,並沒有被重視和培養。

現在的我,開始有意識地提高自理能力。表面上看,這些家務瑣事並不難,但是,如果沒有妥善計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它一樣會耗費很多精力。考慮以後在大學要和舍友共用一個房間,顯然我需要管理好自己。

而且我發現,那些自理能力強的人,也會擁有很多良好的品質,比如:做事認真、不怕麻煩等等。他們往往既能高效謹慎地做好事情,也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換位思考才能收穫快樂

一開始,我對住家提出的各種要求真的有點煩。

然而,在經歷了為期一年的磨合後,我慢慢意識到:自己除了生活能力不強以外,換位思考的能力也不夠。

我的住家老太太獨居多年,上了年紀,已然形成了個人的生活風格。因此,她不習慣於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情理之中。如果我能試著從她的角度去考慮,相處也會順暢地多。

中國人常說,入鄉隨俗,既然住在別人家,當然要尊重這個家的生活習慣。

何況,作為這個臨時組建的新家庭的一員,實際上我也應該幫忙維護這個家的日常運轉,而不僅僅是把自己作為一個被照顧的對象。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學業之外的收穫來自於社交

儘管和我的住家有一些不愉快,但大體上來說,我們和睦相處。

在美國,很多老年人有自己的愛好,和年輕人的生活差別不是很大。所以,有的時候可以把他們看做是年長的朋友。

我與住家有著很多相同愛好,比如相近的音樂品味,相似的電影選擇等。因此,我們經常一起出去玩,甚至參加她的各種老年人聚會。

現在回想起來,除了學業上的進步,對我來說影響最大的,就是這些社交活動了。一年下來,我不僅英語口語大有進步,對美國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瞭解,社交能力大有長進。

不過,中國學生最容易被人詬病的也是社交。觀察身邊同齡人的經歷,我總結出了三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1. 社交意願

我發現有些中國學生不太願意參加住家邀請的社交活動,從心理上來說我可以理解。

一方面,社交活動中的那些笑話和“梗”,我們可能摸不著頭腦;另一方面,學業負擔往往很重。很多學生有時候寫作業都要到半夜,的確沒有太大心力再去應付社交活動了。

但是,我覺得還是要儘量安排時間參加這樣的活動。於情於理,週末多和住家相處都是一件好事。

就我和我的同學的經驗來說,住家其實不指望通過接待國際學生賺多少錢,本意還是通過接收國際學生,讓家裡熱鬧一點,順便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

而且從自身的角度看,通過這樣的社交活動,去融入美國社會,也是一件好事。由住家所延伸出的交流活動,能令留學生體驗到書本上未曾闡述的、更鮮活的文化。

我有位朋友就曾被住家邀請,去一位教授的家裡做客。宴席間,她和教授探討了很多關於宗教、社會方面的問題,令她受益良多。這樣的機會,如果沒有社交的意願,顯然是得不到的。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社交禮儀

有了社交的意願,還得注意社交的禮儀。

很多人都有一種誤解,認為自由開放的國家裡,禮節不怎麼重要。其實,美國人和中國人一樣很重視教養。

初次跟住家見面時,留學生可以帶一件具有中國特色的禮物,表達自己的心意。禮物不必太貴重,一兩百塊人民幣的就足夠了。我和住家初次見面的時候,我就送了她一條絲巾。

還有,稱呼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稱呼住家中的家庭成員時,一定要把握好度,過於隨便的稱呼會令人沒有沒有禮貌,太正式又令人感覺留學生難以親近。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的建議是一開始應稱呼姓,再加上Mr.(先生) 或者Ms. (小姐)的前綴。交流密切之後,可以詢問是否能直接稱呼名字,以朋友的方式相處以拉近距離。

當然,如果想要一種家庭式的氛圍,而且住家確實是一對和自己父母年齡相仿的夫妻,可以直接叫他們“Daddy or Mommy”。

此外,許多中國學生沒有意識到晚餐的重要性。在美國家庭中,一家人再忙,也要保證晚餐時間團聚在一起,在飯桌上交流一天的所見所聞。

在他們看來,晚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如果你不一塊兒交流,不加入到對話之中,甚至不和他們一起吃,極易會產生摩擦。留學生無心的舉動,可能會被住家理解為是對他們厭惡的表現。

我的住家就不允許我一個人在臥室裡吃晚飯,應該坐在客廳的桌子邊一起用餐。晚餐時分的社交也並不難。不妨簡單地分享一下一天的所見所聞,聆聽一下別的家庭成員的傾訴,提一些簡單的建議。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住家不是自己家

我在高二時前往美國交換留學,由於尚未成年無法獨自居住,便通過第三方機構的 安排,住進了當地的一個家庭之中。

更準確地說,我和我的住家組成了一個家庭。因為住家是一位獨居的老太太。

總體上,我們相處十分愉快,但是中間也有一些不那麼愉快的小插曲,由此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

我一直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不怎麼注重一些生活的細節。在住家中,我把自己家的一些習慣也帶了過來。比如,我的房間很亂,而我的住家覺得我應該把保持家中的整齊乾淨。

她希望我能用完東西之後歸位,不要把衛生間裡搞得都是水,經常整理床鋪 ,記得關燈等等。

然而,對我而言,十幾年來已經養成的習慣,一時之間改變起來非常困難。不是忘了她的要求,就是沒有達到她的標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到家中,住家表示想和我談一談。

”清源,今天我又替你收拾了房間。“當時,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我的問題。


“真的嗎,謝謝你!“我採取了一貫的策略,道歉。


“你真的需要自己學會保持家中的整潔了。我沒有義務幫你做這些事的。“直至今天,我猶記得她嚴肅的表情和嚴厲的語氣。


”真的很對不起,我一定會有所改正。“我再次道歉。


”這麼久了,你一直說你得學,可是你並沒有什麼改變。


那一次的談話並不愉快,最終我的住家拂袖而去。而那時的我還有些不忿,覺得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到後期,我們已經不怎麼談整理房間,做家務這些問題了。房間亂了,她也就隨我去了,偶爾會幫我收拾一下。雖然我們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的共識,但我知道這肯定不是她心中的理想狀態。

回國後,我才知道,因為不願再在生活習慣上和一個外國學生去磨合,在我離開之後,她決定不再接待國際學生了。由此可見,我不做家務這件事,給她帶來的衝擊。

時至今天,儘管我們在社交媒體上保持聯繫,我也曾向她鄭重道歉,但是依然感到遺憾,後悔自己沒能早點養成比較好的生活習慣。

現在回想起來,住家太太還算是一個比較寬容、善解人意的人,能夠包容我的生活習慣。

如果碰上一個沒有耐心、脾氣不是很好的住家,這段住家生活可能“不堪設想”。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回顧這件事,我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教訓可以分享。

1. 自理能力是優質生活的保障

從小在家,我沒有操心過許多生活細節。即便我的房間再亂,我也一樣能夠精準地找到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從未覺得這會影響生活。有了這樣的經歷,我才意識到,以前的舒心來自於父母的用心。

其實不僅是我,我的很多中國同學,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一直以來,孩子們的自理能力,並沒有被重視和培養。

現在的我,開始有意識地提高自理能力。表面上看,這些家務瑣事並不難,但是,如果沒有妥善計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它一樣會耗費很多精力。考慮以後在大學要和舍友共用一個房間,顯然我需要管理好自己。

而且我發現,那些自理能力強的人,也會擁有很多良好的品質,比如:做事認真、不怕麻煩等等。他們往往既能高效謹慎地做好事情,也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換位思考才能收穫快樂

一開始,我對住家提出的各種要求真的有點煩。

然而,在經歷了為期一年的磨合後,我慢慢意識到:自己除了生活能力不強以外,換位思考的能力也不夠。

我的住家老太太獨居多年,上了年紀,已然形成了個人的生活風格。因此,她不習慣於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情理之中。如果我能試著從她的角度去考慮,相處也會順暢地多。

中國人常說,入鄉隨俗,既然住在別人家,當然要尊重這個家的生活習慣。

何況,作為這個臨時組建的新家庭的一員,實際上我也應該幫忙維護這個家的日常運轉,而不僅僅是把自己作為一個被照顧的對象。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學業之外的收穫來自於社交

儘管和我的住家有一些不愉快,但大體上來說,我們和睦相處。

在美國,很多老年人有自己的愛好,和年輕人的生活差別不是很大。所以,有的時候可以把他們看做是年長的朋友。

我與住家有著很多相同愛好,比如相近的音樂品味,相似的電影選擇等。因此,我們經常一起出去玩,甚至參加她的各種老年人聚會。

現在回想起來,除了學業上的進步,對我來說影響最大的,就是這些社交活動了。一年下來,我不僅英語口語大有進步,對美國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瞭解,社交能力大有長進。

不過,中國學生最容易被人詬病的也是社交。觀察身邊同齡人的經歷,我總結出了三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1. 社交意願

我發現有些中國學生不太願意參加住家邀請的社交活動,從心理上來說我可以理解。

一方面,社交活動中的那些笑話和“梗”,我們可能摸不著頭腦;另一方面,學業負擔往往很重。很多學生有時候寫作業都要到半夜,的確沒有太大心力再去應付社交活動了。

但是,我覺得還是要儘量安排時間參加這樣的活動。於情於理,週末多和住家相處都是一件好事。

就我和我的同學的經驗來說,住家其實不指望通過接待國際學生賺多少錢,本意還是通過接收國際學生,讓家裡熱鬧一點,順便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

而且從自身的角度看,通過這樣的社交活動,去融入美國社會,也是一件好事。由住家所延伸出的交流活動,能令留學生體驗到書本上未曾闡述的、更鮮活的文化。

我有位朋友就曾被住家邀請,去一位教授的家裡做客。宴席間,她和教授探討了很多關於宗教、社會方面的問題,令她受益良多。這樣的機會,如果沒有社交的意願,顯然是得不到的。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社交禮儀

有了社交的意願,還得注意社交的禮儀。

很多人都有一種誤解,認為自由開放的國家裡,禮節不怎麼重要。其實,美國人和中國人一樣很重視教養。

初次跟住家見面時,留學生可以帶一件具有中國特色的禮物,表達自己的心意。禮物不必太貴重,一兩百塊人民幣的就足夠了。我和住家初次見面的時候,我就送了她一條絲巾。

還有,稱呼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稱呼住家中的家庭成員時,一定要把握好度,過於隨便的稱呼會令人沒有沒有禮貌,太正式又令人感覺留學生難以親近。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的建議是一開始應稱呼姓,再加上Mr.(先生) 或者Ms. (小姐)的前綴。交流密切之後,可以詢問是否能直接稱呼名字,以朋友的方式相處以拉近距離。

當然,如果想要一種家庭式的氛圍,而且住家確實是一對和自己父母年齡相仿的夫妻,可以直接叫他們“Daddy or Mommy”。

此外,許多中國學生沒有意識到晚餐的重要性。在美國家庭中,一家人再忙,也要保證晚餐時間團聚在一起,在飯桌上交流一天的所見所聞。

在他們看來,晚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如果你不一塊兒交流,不加入到對話之中,甚至不和他們一起吃,極易會產生摩擦。留學生無心的舉動,可能會被住家理解為是對他們厭惡的表現。

我的住家就不允許我一個人在臥室裡吃晚飯,應該坐在客廳的桌子邊一起用餐。晚餐時分的社交也並不難。不妨簡單地分享一下一天的所見所聞,聆聽一下別的家庭成員的傾訴,提一些簡單的建議。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3. 溝通技巧

很多時候,社交不順利的緣故,還在於溝通技巧的缺乏。

不同的住家,會有不同的情況,有些人傳統,有些人開放,為了避免“踩雷”,溝通工作要提前做好,瞭解對方的喜好和背景。

主動去提出一些問題是個好方法。在日常交流中,可以多瞭解對方的家庭、歷史、價值觀等,表現出你對文化的好奇心和興趣。

如果實在不知道聊什麼,就讓住家為你介紹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是一種很穩妥的溝通話題。

當然,興趣愛好也是社交中重要的一部分。留學生可以與住家分享自己的愛好,如果有相同的愛好,那就更好了,你們會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和感興趣的活動。

最後要提醒的一點是,無論你的口語水平如何,都不要羞於開口。比起口語是否標準,你的緘默不語,才會令住家抓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住家不是自己家

我在高二時前往美國交換留學,由於尚未成年無法獨自居住,便通過第三方機構的 安排,住進了當地的一個家庭之中。

更準確地說,我和我的住家組成了一個家庭。因為住家是一位獨居的老太太。

總體上,我們相處十分愉快,但是中間也有一些不那麼愉快的小插曲,由此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

我一直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不怎麼注重一些生活的細節。在住家中,我把自己家的一些習慣也帶了過來。比如,我的房間很亂,而我的住家覺得我應該把保持家中的整齊乾淨。

她希望我能用完東西之後歸位,不要把衛生間裡搞得都是水,經常整理床鋪 ,記得關燈等等。

然而,對我而言,十幾年來已經養成的習慣,一時之間改變起來非常困難。不是忘了她的要求,就是沒有達到她的標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到家中,住家表示想和我談一談。

”清源,今天我又替你收拾了房間。“當時,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我的問題。


“真的嗎,謝謝你!“我採取了一貫的策略,道歉。


“你真的需要自己學會保持家中的整潔了。我沒有義務幫你做這些事的。“直至今天,我猶記得她嚴肅的表情和嚴厲的語氣。


”真的很對不起,我一定會有所改正。“我再次道歉。


”這麼久了,你一直說你得學,可是你並沒有什麼改變。


那一次的談話並不愉快,最終我的住家拂袖而去。而那時的我還有些不忿,覺得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到後期,我們已經不怎麼談整理房間,做家務這些問題了。房間亂了,她也就隨我去了,偶爾會幫我收拾一下。雖然我們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的共識,但我知道這肯定不是她心中的理想狀態。

回國後,我才知道,因為不願再在生活習慣上和一個外國學生去磨合,在我離開之後,她決定不再接待國際學生了。由此可見,我不做家務這件事,給她帶來的衝擊。

時至今天,儘管我們在社交媒體上保持聯繫,我也曾向她鄭重道歉,但是依然感到遺憾,後悔自己沒能早點養成比較好的生活習慣。

現在回想起來,住家太太還算是一個比較寬容、善解人意的人,能夠包容我的生活習慣。

如果碰上一個沒有耐心、脾氣不是很好的住家,這段住家生活可能“不堪設想”。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回顧這件事,我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教訓可以分享。

1. 自理能力是優質生活的保障

從小在家,我沒有操心過許多生活細節。即便我的房間再亂,我也一樣能夠精準地找到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從未覺得這會影響生活。有了這樣的經歷,我才意識到,以前的舒心來自於父母的用心。

其實不僅是我,我的很多中國同學,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一直以來,孩子們的自理能力,並沒有被重視和培養。

現在的我,開始有意識地提高自理能力。表面上看,這些家務瑣事並不難,但是,如果沒有妥善計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它一樣會耗費很多精力。考慮以後在大學要和舍友共用一個房間,顯然我需要管理好自己。

而且我發現,那些自理能力強的人,也會擁有很多良好的品質,比如:做事認真、不怕麻煩等等。他們往往既能高效謹慎地做好事情,也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換位思考才能收穫快樂

一開始,我對住家提出的各種要求真的有點煩。

然而,在經歷了為期一年的磨合後,我慢慢意識到:自己除了生活能力不強以外,換位思考的能力也不夠。

我的住家老太太獨居多年,上了年紀,已然形成了個人的生活風格。因此,她不習慣於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情理之中。如果我能試著從她的角度去考慮,相處也會順暢地多。

中國人常說,入鄉隨俗,既然住在別人家,當然要尊重這個家的生活習慣。

何況,作為這個臨時組建的新家庭的一員,實際上我也應該幫忙維護這個家的日常運轉,而不僅僅是把自己作為一個被照顧的對象。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學業之外的收穫來自於社交

儘管和我的住家有一些不愉快,但大體上來說,我們和睦相處。

在美國,很多老年人有自己的愛好,和年輕人的生活差別不是很大。所以,有的時候可以把他們看做是年長的朋友。

我與住家有著很多相同愛好,比如相近的音樂品味,相似的電影選擇等。因此,我們經常一起出去玩,甚至參加她的各種老年人聚會。

現在回想起來,除了學業上的進步,對我來說影響最大的,就是這些社交活動了。一年下來,我不僅英語口語大有進步,對美國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瞭解,社交能力大有長進。

不過,中國學生最容易被人詬病的也是社交。觀察身邊同齡人的經歷,我總結出了三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1. 社交意願

我發現有些中國學生不太願意參加住家邀請的社交活動,從心理上來說我可以理解。

一方面,社交活動中的那些笑話和“梗”,我們可能摸不著頭腦;另一方面,學業負擔往往很重。很多學生有時候寫作業都要到半夜,的確沒有太大心力再去應付社交活動了。

但是,我覺得還是要儘量安排時間參加這樣的活動。於情於理,週末多和住家相處都是一件好事。

就我和我的同學的經驗來說,住家其實不指望通過接待國際學生賺多少錢,本意還是通過接收國際學生,讓家裡熱鬧一點,順便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

而且從自身的角度看,通過這樣的社交活動,去融入美國社會,也是一件好事。由住家所延伸出的交流活動,能令留學生體驗到書本上未曾闡述的、更鮮活的文化。

我有位朋友就曾被住家邀請,去一位教授的家裡做客。宴席間,她和教授探討了很多關於宗教、社會方面的問題,令她受益良多。這樣的機會,如果沒有社交的意願,顯然是得不到的。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社交禮儀

有了社交的意願,還得注意社交的禮儀。

很多人都有一種誤解,認為自由開放的國家裡,禮節不怎麼重要。其實,美國人和中國人一樣很重視教養。

初次跟住家見面時,留學生可以帶一件具有中國特色的禮物,表達自己的心意。禮物不必太貴重,一兩百塊人民幣的就足夠了。我和住家初次見面的時候,我就送了她一條絲巾。

還有,稱呼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稱呼住家中的家庭成員時,一定要把握好度,過於隨便的稱呼會令人沒有沒有禮貌,太正式又令人感覺留學生難以親近。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的建議是一開始應稱呼姓,再加上Mr.(先生) 或者Ms. (小姐)的前綴。交流密切之後,可以詢問是否能直接稱呼名字,以朋友的方式相處以拉近距離。

當然,如果想要一種家庭式的氛圍,而且住家確實是一對和自己父母年齡相仿的夫妻,可以直接叫他們“Daddy or Mommy”。

此外,許多中國學生沒有意識到晚餐的重要性。在美國家庭中,一家人再忙,也要保證晚餐時間團聚在一起,在飯桌上交流一天的所見所聞。

在他們看來,晚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如果你不一塊兒交流,不加入到對話之中,甚至不和他們一起吃,極易會產生摩擦。留學生無心的舉動,可能會被住家理解為是對他們厭惡的表現。

我的住家就不允許我一個人在臥室裡吃晚飯,應該坐在客廳的桌子邊一起用餐。晚餐時分的社交也並不難。不妨簡單地分享一下一天的所見所聞,聆聽一下別的家庭成員的傾訴,提一些簡單的建議。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3. 溝通技巧

很多時候,社交不順利的緣故,還在於溝通技巧的缺乏。

不同的住家,會有不同的情況,有些人傳統,有些人開放,為了避免“踩雷”,溝通工作要提前做好,瞭解對方的喜好和背景。

主動去提出一些問題是個好方法。在日常交流中,可以多瞭解對方的家庭、歷史、價值觀等,表現出你對文化的好奇心和興趣。

如果實在不知道聊什麼,就讓住家為你介紹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是一種很穩妥的溝通話題。

當然,興趣愛好也是社交中重要的一部分。留學生可以與住家分享自己的愛好,如果有相同的愛好,那就更好了,你們會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和感興趣的活動。

最後要提醒的一點是,無論你的口語水平如何,都不要羞於開口。比起口語是否標準,你的緘默不語,才會令住家抓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4、適時提出自己的需求

平等溝通與社交的前提,是在照顧對方需求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自己的權益。

在適當的時候,我們可以向住家提出自己的需求和建議。但是,怎麼提,能在不傷害對方的基礎上,讓對方心悅誠服地接受,就需要花點心思。

有幾次,因為住家的飯菜很不合我的口味,我很想建議她嘗試一些我想吃的菜和理想的烹飪方式。於是,我先稱讚了住家做的菜,並斟酌措辭,很委婉地提出,是否可以多一些創新,比如嘗試新的烹飪方式。沒想到,住家老太太很開心地接受了,還讓我教她做一些中國菜。

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住家也可能拒絕留學生的請求,但大家不必因此而動怒。不要為了生活習慣等無傷大雅的事情,破壞了和住家的關係。

退一步,多一些體諒和大度,會讓你的留學生活“海闊天空”。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住家不是自己家

我在高二時前往美國交換留學,由於尚未成年無法獨自居住,便通過第三方機構的 安排,住進了當地的一個家庭之中。

更準確地說,我和我的住家組成了一個家庭。因為住家是一位獨居的老太太。

總體上,我們相處十分愉快,但是中間也有一些不那麼愉快的小插曲,由此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

我一直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不怎麼注重一些生活的細節。在住家中,我把自己家的一些習慣也帶了過來。比如,我的房間很亂,而我的住家覺得我應該把保持家中的整齊乾淨。

她希望我能用完東西之後歸位,不要把衛生間裡搞得都是水,經常整理床鋪 ,記得關燈等等。

然而,對我而言,十幾年來已經養成的習慣,一時之間改變起來非常困難。不是忘了她的要求,就是沒有達到她的標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到家中,住家表示想和我談一談。

”清源,今天我又替你收拾了房間。“當時,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我的問題。


“真的嗎,謝謝你!“我採取了一貫的策略,道歉。


“你真的需要自己學會保持家中的整潔了。我沒有義務幫你做這些事的。“直至今天,我猶記得她嚴肅的表情和嚴厲的語氣。


”真的很對不起,我一定會有所改正。“我再次道歉。


”這麼久了,你一直說你得學,可是你並沒有什麼改變。


那一次的談話並不愉快,最終我的住家拂袖而去。而那時的我還有些不忿,覺得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到後期,我們已經不怎麼談整理房間,做家務這些問題了。房間亂了,她也就隨我去了,偶爾會幫我收拾一下。雖然我們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的共識,但我知道這肯定不是她心中的理想狀態。

回國後,我才知道,因為不願再在生活習慣上和一個外國學生去磨合,在我離開之後,她決定不再接待國際學生了。由此可見,我不做家務這件事,給她帶來的衝擊。

時至今天,儘管我們在社交媒體上保持聯繫,我也曾向她鄭重道歉,但是依然感到遺憾,後悔自己沒能早點養成比較好的生活習慣。

現在回想起來,住家太太還算是一個比較寬容、善解人意的人,能夠包容我的生活習慣。

如果碰上一個沒有耐心、脾氣不是很好的住家,這段住家生活可能“不堪設想”。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回顧這件事,我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教訓可以分享。

1. 自理能力是優質生活的保障

從小在家,我沒有操心過許多生活細節。即便我的房間再亂,我也一樣能夠精準地找到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從未覺得這會影響生活。有了這樣的經歷,我才意識到,以前的舒心來自於父母的用心。

其實不僅是我,我的很多中國同學,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一直以來,孩子們的自理能力,並沒有被重視和培養。

現在的我,開始有意識地提高自理能力。表面上看,這些家務瑣事並不難,但是,如果沒有妥善計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它一樣會耗費很多精力。考慮以後在大學要和舍友共用一個房間,顯然我需要管理好自己。

而且我發現,那些自理能力強的人,也會擁有很多良好的品質,比如:做事認真、不怕麻煩等等。他們往往既能高效謹慎地做好事情,也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換位思考才能收穫快樂

一開始,我對住家提出的各種要求真的有點煩。

然而,在經歷了為期一年的磨合後,我慢慢意識到:自己除了生活能力不強以外,換位思考的能力也不夠。

我的住家老太太獨居多年,上了年紀,已然形成了個人的生活風格。因此,她不習慣於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情理之中。如果我能試著從她的角度去考慮,相處也會順暢地多。

中國人常說,入鄉隨俗,既然住在別人家,當然要尊重這個家的生活習慣。

何況,作為這個臨時組建的新家庭的一員,實際上我也應該幫忙維護這個家的日常運轉,而不僅僅是把自己作為一個被照顧的對象。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學業之外的收穫來自於社交

儘管和我的住家有一些不愉快,但大體上來說,我們和睦相處。

在美國,很多老年人有自己的愛好,和年輕人的生活差別不是很大。所以,有的時候可以把他們看做是年長的朋友。

我與住家有著很多相同愛好,比如相近的音樂品味,相似的電影選擇等。因此,我們經常一起出去玩,甚至參加她的各種老年人聚會。

現在回想起來,除了學業上的進步,對我來說影響最大的,就是這些社交活動了。一年下來,我不僅英語口語大有進步,對美國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瞭解,社交能力大有長進。

不過,中國學生最容易被人詬病的也是社交。觀察身邊同齡人的經歷,我總結出了三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1. 社交意願

我發現有些中國學生不太願意參加住家邀請的社交活動,從心理上來說我可以理解。

一方面,社交活動中的那些笑話和“梗”,我們可能摸不著頭腦;另一方面,學業負擔往往很重。很多學生有時候寫作業都要到半夜,的確沒有太大心力再去應付社交活動了。

但是,我覺得還是要儘量安排時間參加這樣的活動。於情於理,週末多和住家相處都是一件好事。

就我和我的同學的經驗來說,住家其實不指望通過接待國際學生賺多少錢,本意還是通過接收國際學生,讓家裡熱鬧一點,順便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

而且從自身的角度看,通過這樣的社交活動,去融入美國社會,也是一件好事。由住家所延伸出的交流活動,能令留學生體驗到書本上未曾闡述的、更鮮活的文化。

我有位朋友就曾被住家邀請,去一位教授的家裡做客。宴席間,她和教授探討了很多關於宗教、社會方面的問題,令她受益良多。這樣的機會,如果沒有社交的意願,顯然是得不到的。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社交禮儀

有了社交的意願,還得注意社交的禮儀。

很多人都有一種誤解,認為自由開放的國家裡,禮節不怎麼重要。其實,美國人和中國人一樣很重視教養。

初次跟住家見面時,留學生可以帶一件具有中國特色的禮物,表達自己的心意。禮物不必太貴重,一兩百塊人民幣的就足夠了。我和住家初次見面的時候,我就送了她一條絲巾。

還有,稱呼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稱呼住家中的家庭成員時,一定要把握好度,過於隨便的稱呼會令人沒有沒有禮貌,太正式又令人感覺留學生難以親近。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的建議是一開始應稱呼姓,再加上Mr.(先生) 或者Ms. (小姐)的前綴。交流密切之後,可以詢問是否能直接稱呼名字,以朋友的方式相處以拉近距離。

當然,如果想要一種家庭式的氛圍,而且住家確實是一對和自己父母年齡相仿的夫妻,可以直接叫他們“Daddy or Mommy”。

此外,許多中國學生沒有意識到晚餐的重要性。在美國家庭中,一家人再忙,也要保證晚餐時間團聚在一起,在飯桌上交流一天的所見所聞。

在他們看來,晚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如果你不一塊兒交流,不加入到對話之中,甚至不和他們一起吃,極易會產生摩擦。留學生無心的舉動,可能會被住家理解為是對他們厭惡的表現。

我的住家就不允許我一個人在臥室裡吃晚飯,應該坐在客廳的桌子邊一起用餐。晚餐時分的社交也並不難。不妨簡單地分享一下一天的所見所聞,聆聽一下別的家庭成員的傾訴,提一些簡單的建議。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3. 溝通技巧

很多時候,社交不順利的緣故,還在於溝通技巧的缺乏。

不同的住家,會有不同的情況,有些人傳統,有些人開放,為了避免“踩雷”,溝通工作要提前做好,瞭解對方的喜好和背景。

主動去提出一些問題是個好方法。在日常交流中,可以多瞭解對方的家庭、歷史、價值觀等,表現出你對文化的好奇心和興趣。

如果實在不知道聊什麼,就讓住家為你介紹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是一種很穩妥的溝通話題。

當然,興趣愛好也是社交中重要的一部分。留學生可以與住家分享自己的愛好,如果有相同的愛好,那就更好了,你們會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和感興趣的活動。

最後要提醒的一點是,無論你的口語水平如何,都不要羞於開口。比起口語是否標準,你的緘默不語,才會令住家抓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4、適時提出自己的需求

平等溝通與社交的前提,是在照顧對方需求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自己的權益。

在適當的時候,我們可以向住家提出自己的需求和建議。但是,怎麼提,能在不傷害對方的基礎上,讓對方心悅誠服地接受,就需要花點心思。

有幾次,因為住家的飯菜很不合我的口味,我很想建議她嘗試一些我想吃的菜和理想的烹飪方式。於是,我先稱讚了住家做的菜,並斟酌措辭,很委婉地提出,是否可以多一些創新,比如嘗試新的烹飪方式。沒想到,住家老太太很開心地接受了,還讓我教她做一些中國菜。

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住家也可能拒絕留學生的請求,但大家不必因此而動怒。不要為了生活習慣等無傷大雅的事情,破壞了和住家的關係。

退一步,多一些體諒和大度,會讓你的留學生活“海闊天空”。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住家不是自己家

我在高二時前往美國交換留學,由於尚未成年無法獨自居住,便通過第三方機構的 安排,住進了當地的一個家庭之中。

更準確地說,我和我的住家組成了一個家庭。因為住家是一位獨居的老太太。

總體上,我們相處十分愉快,但是中間也有一些不那麼愉快的小插曲,由此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

我一直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不怎麼注重一些生活的細節。在住家中,我把自己家的一些習慣也帶了過來。比如,我的房間很亂,而我的住家覺得我應該把保持家中的整齊乾淨。

她希望我能用完東西之後歸位,不要把衛生間裡搞得都是水,經常整理床鋪 ,記得關燈等等。

然而,對我而言,十幾年來已經養成的習慣,一時之間改變起來非常困難。不是忘了她的要求,就是沒有達到她的標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到家中,住家表示想和我談一談。

”清源,今天我又替你收拾了房間。“當時,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我的問題。


“真的嗎,謝謝你!“我採取了一貫的策略,道歉。


“你真的需要自己學會保持家中的整潔了。我沒有義務幫你做這些事的。“直至今天,我猶記得她嚴肅的表情和嚴厲的語氣。


”真的很對不起,我一定會有所改正。“我再次道歉。


”這麼久了,你一直說你得學,可是你並沒有什麼改變。


那一次的談話並不愉快,最終我的住家拂袖而去。而那時的我還有些不忿,覺得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到後期,我們已經不怎麼談整理房間,做家務這些問題了。房間亂了,她也就隨我去了,偶爾會幫我收拾一下。雖然我們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的共識,但我知道這肯定不是她心中的理想狀態。

回國後,我才知道,因為不願再在生活習慣上和一個外國學生去磨合,在我離開之後,她決定不再接待國際學生了。由此可見,我不做家務這件事,給她帶來的衝擊。

時至今天,儘管我們在社交媒體上保持聯繫,我也曾向她鄭重道歉,但是依然感到遺憾,後悔自己沒能早點養成比較好的生活習慣。

現在回想起來,住家太太還算是一個比較寬容、善解人意的人,能夠包容我的生活習慣。

如果碰上一個沒有耐心、脾氣不是很好的住家,這段住家生活可能“不堪設想”。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回顧這件事,我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教訓可以分享。

1. 自理能力是優質生活的保障

從小在家,我沒有操心過許多生活細節。即便我的房間再亂,我也一樣能夠精準地找到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從未覺得這會影響生活。有了這樣的經歷,我才意識到,以前的舒心來自於父母的用心。

其實不僅是我,我的很多中國同學,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一直以來,孩子們的自理能力,並沒有被重視和培養。

現在的我,開始有意識地提高自理能力。表面上看,這些家務瑣事並不難,但是,如果沒有妥善計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它一樣會耗費很多精力。考慮以後在大學要和舍友共用一個房間,顯然我需要管理好自己。

而且我發現,那些自理能力強的人,也會擁有很多良好的品質,比如:做事認真、不怕麻煩等等。他們往往既能高效謹慎地做好事情,也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換位思考才能收穫快樂

一開始,我對住家提出的各種要求真的有點煩。

然而,在經歷了為期一年的磨合後,我慢慢意識到:自己除了生活能力不強以外,換位思考的能力也不夠。

我的住家老太太獨居多年,上了年紀,已然形成了個人的生活風格。因此,她不習慣於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情理之中。如果我能試著從她的角度去考慮,相處也會順暢地多。

中國人常說,入鄉隨俗,既然住在別人家,當然要尊重這個家的生活習慣。

何況,作為這個臨時組建的新家庭的一員,實際上我也應該幫忙維護這個家的日常運轉,而不僅僅是把自己作為一個被照顧的對象。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學業之外的收穫來自於社交

儘管和我的住家有一些不愉快,但大體上來說,我們和睦相處。

在美國,很多老年人有自己的愛好,和年輕人的生活差別不是很大。所以,有的時候可以把他們看做是年長的朋友。

我與住家有著很多相同愛好,比如相近的音樂品味,相似的電影選擇等。因此,我們經常一起出去玩,甚至參加她的各種老年人聚會。

現在回想起來,除了學業上的進步,對我來說影響最大的,就是這些社交活動了。一年下來,我不僅英語口語大有進步,對美國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瞭解,社交能力大有長進。

不過,中國學生最容易被人詬病的也是社交。觀察身邊同齡人的經歷,我總結出了三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1. 社交意願

我發現有些中國學生不太願意參加住家邀請的社交活動,從心理上來說我可以理解。

一方面,社交活動中的那些笑話和“梗”,我們可能摸不著頭腦;另一方面,學業負擔往往很重。很多學生有時候寫作業都要到半夜,的確沒有太大心力再去應付社交活動了。

但是,我覺得還是要儘量安排時間參加這樣的活動。於情於理,週末多和住家相處都是一件好事。

就我和我的同學的經驗來說,住家其實不指望通過接待國際學生賺多少錢,本意還是通過接收國際學生,讓家裡熱鬧一點,順便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

而且從自身的角度看,通過這樣的社交活動,去融入美國社會,也是一件好事。由住家所延伸出的交流活動,能令留學生體驗到書本上未曾闡述的、更鮮活的文化。

我有位朋友就曾被住家邀請,去一位教授的家裡做客。宴席間,她和教授探討了很多關於宗教、社會方面的問題,令她受益良多。這樣的機會,如果沒有社交的意願,顯然是得不到的。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社交禮儀

有了社交的意願,還得注意社交的禮儀。

很多人都有一種誤解,認為自由開放的國家裡,禮節不怎麼重要。其實,美國人和中國人一樣很重視教養。

初次跟住家見面時,留學生可以帶一件具有中國特色的禮物,表達自己的心意。禮物不必太貴重,一兩百塊人民幣的就足夠了。我和住家初次見面的時候,我就送了她一條絲巾。

還有,稱呼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稱呼住家中的家庭成員時,一定要把握好度,過於隨便的稱呼會令人沒有沒有禮貌,太正式又令人感覺留學生難以親近。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的建議是一開始應稱呼姓,再加上Mr.(先生) 或者Ms. (小姐)的前綴。交流密切之後,可以詢問是否能直接稱呼名字,以朋友的方式相處以拉近距離。

當然,如果想要一種家庭式的氛圍,而且住家確實是一對和自己父母年齡相仿的夫妻,可以直接叫他們“Daddy or Mommy”。

此外,許多中國學生沒有意識到晚餐的重要性。在美國家庭中,一家人再忙,也要保證晚餐時間團聚在一起,在飯桌上交流一天的所見所聞。

在他們看來,晚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如果你不一塊兒交流,不加入到對話之中,甚至不和他們一起吃,極易會產生摩擦。留學生無心的舉動,可能會被住家理解為是對他們厭惡的表現。

我的住家就不允許我一個人在臥室裡吃晚飯,應該坐在客廳的桌子邊一起用餐。晚餐時分的社交也並不難。不妨簡單地分享一下一天的所見所聞,聆聽一下別的家庭成員的傾訴,提一些簡單的建議。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3. 溝通技巧

很多時候,社交不順利的緣故,還在於溝通技巧的缺乏。

不同的住家,會有不同的情況,有些人傳統,有些人開放,為了避免“踩雷”,溝通工作要提前做好,瞭解對方的喜好和背景。

主動去提出一些問題是個好方法。在日常交流中,可以多瞭解對方的家庭、歷史、價值觀等,表現出你對文化的好奇心和興趣。

如果實在不知道聊什麼,就讓住家為你介紹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是一種很穩妥的溝通話題。

當然,興趣愛好也是社交中重要的一部分。留學生可以與住家分享自己的愛好,如果有相同的愛好,那就更好了,你們會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和感興趣的活動。

最後要提醒的一點是,無論你的口語水平如何,都不要羞於開口。比起口語是否標準,你的緘默不語,才會令住家抓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4、適時提出自己的需求

平等溝通與社交的前提,是在照顧對方需求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自己的權益。

在適當的時候,我們可以向住家提出自己的需求和建議。但是,怎麼提,能在不傷害對方的基礎上,讓對方心悅誠服地接受,就需要花點心思。

有幾次,因為住家的飯菜很不合我的口味,我很想建議她嘗試一些我想吃的菜和理想的烹飪方式。於是,我先稱讚了住家做的菜,並斟酌措辭,很委婉地提出,是否可以多一些創新,比如嘗試新的烹飪方式。沒想到,住家老太太很開心地接受了,還讓我教她做一些中國菜。

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住家也可能拒絕留學生的請求,但大家不必因此而動怒。不要為了生活習慣等無傷大雅的事情,破壞了和住家的關係。

退一步,多一些體諒和大度,會讓你的留學生活“海闊天空”。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選擇住家有講究

前文所談經驗,最終,還建立在對住家的理性挑選上。儘管很多時候,住家是隨機分配的,但也有不少雙向選擇的機會,我們對住家的選擇不可不慎。

曾經有個朋友,他的住家是猶太教家庭。在入住之前,他完全不知道。等到真生活在一起了,他卻被要求不能從外面帶食物回家,以避免違反他們的教義。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住家不是自己家

我在高二時前往美國交換留學,由於尚未成年無法獨自居住,便通過第三方機構的 安排,住進了當地的一個家庭之中。

更準確地說,我和我的住家組成了一個家庭。因為住家是一位獨居的老太太。

總體上,我們相處十分愉快,但是中間也有一些不那麼愉快的小插曲,由此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

我一直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不怎麼注重一些生活的細節。在住家中,我把自己家的一些習慣也帶了過來。比如,我的房間很亂,而我的住家覺得我應該把保持家中的整齊乾淨。

她希望我能用完東西之後歸位,不要把衛生間裡搞得都是水,經常整理床鋪 ,記得關燈等等。

然而,對我而言,十幾年來已經養成的習慣,一時之間改變起來非常困難。不是忘了她的要求,就是沒有達到她的標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到家中,住家表示想和我談一談。

”清源,今天我又替你收拾了房間。“當時,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我的問題。


“真的嗎,謝謝你!“我採取了一貫的策略,道歉。


“你真的需要自己學會保持家中的整潔了。我沒有義務幫你做這些事的。“直至今天,我猶記得她嚴肅的表情和嚴厲的語氣。


”真的很對不起,我一定會有所改正。“我再次道歉。


”這麼久了,你一直說你得學,可是你並沒有什麼改變。


那一次的談話並不愉快,最終我的住家拂袖而去。而那時的我還有些不忿,覺得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到後期,我們已經不怎麼談整理房間,做家務這些問題了。房間亂了,她也就隨我去了,偶爾會幫我收拾一下。雖然我們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的共識,但我知道這肯定不是她心中的理想狀態。

回國後,我才知道,因為不願再在生活習慣上和一個外國學生去磨合,在我離開之後,她決定不再接待國際學生了。由此可見,我不做家務這件事,給她帶來的衝擊。

時至今天,儘管我們在社交媒體上保持聯繫,我也曾向她鄭重道歉,但是依然感到遺憾,後悔自己沒能早點養成比較好的生活習慣。

現在回想起來,住家太太還算是一個比較寬容、善解人意的人,能夠包容我的生活習慣。

如果碰上一個沒有耐心、脾氣不是很好的住家,這段住家生活可能“不堪設想”。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回顧這件事,我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教訓可以分享。

1. 自理能力是優質生活的保障

從小在家,我沒有操心過許多生活細節。即便我的房間再亂,我也一樣能夠精準地找到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從未覺得這會影響生活。有了這樣的經歷,我才意識到,以前的舒心來自於父母的用心。

其實不僅是我,我的很多中國同學,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一直以來,孩子們的自理能力,並沒有被重視和培養。

現在的我,開始有意識地提高自理能力。表面上看,這些家務瑣事並不難,但是,如果沒有妥善計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它一樣會耗費很多精力。考慮以後在大學要和舍友共用一個房間,顯然我需要管理好自己。

而且我發現,那些自理能力強的人,也會擁有很多良好的品質,比如:做事認真、不怕麻煩等等。他們往往既能高效謹慎地做好事情,也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換位思考才能收穫快樂

一開始,我對住家提出的各種要求真的有點煩。

然而,在經歷了為期一年的磨合後,我慢慢意識到:自己除了生活能力不強以外,換位思考的能力也不夠。

我的住家老太太獨居多年,上了年紀,已然形成了個人的生活風格。因此,她不習慣於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情理之中。如果我能試著從她的角度去考慮,相處也會順暢地多。

中國人常說,入鄉隨俗,既然住在別人家,當然要尊重這個家的生活習慣。

何況,作為這個臨時組建的新家庭的一員,實際上我也應該幫忙維護這個家的日常運轉,而不僅僅是把自己作為一個被照顧的對象。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學業之外的收穫來自於社交

儘管和我的住家有一些不愉快,但大體上來說,我們和睦相處。

在美國,很多老年人有自己的愛好,和年輕人的生活差別不是很大。所以,有的時候可以把他們看做是年長的朋友。

我與住家有著很多相同愛好,比如相近的音樂品味,相似的電影選擇等。因此,我們經常一起出去玩,甚至參加她的各種老年人聚會。

現在回想起來,除了學業上的進步,對我來說影響最大的,就是這些社交活動了。一年下來,我不僅英語口語大有進步,對美國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瞭解,社交能力大有長進。

不過,中國學生最容易被人詬病的也是社交。觀察身邊同齡人的經歷,我總結出了三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1. 社交意願

我發現有些中國學生不太願意參加住家邀請的社交活動,從心理上來說我可以理解。

一方面,社交活動中的那些笑話和“梗”,我們可能摸不著頭腦;另一方面,學業負擔往往很重。很多學生有時候寫作業都要到半夜,的確沒有太大心力再去應付社交活動了。

但是,我覺得還是要儘量安排時間參加這樣的活動。於情於理,週末多和住家相處都是一件好事。

就我和我的同學的經驗來說,住家其實不指望通過接待國際學生賺多少錢,本意還是通過接收國際學生,讓家裡熱鬧一點,順便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

而且從自身的角度看,通過這樣的社交活動,去融入美國社會,也是一件好事。由住家所延伸出的交流活動,能令留學生體驗到書本上未曾闡述的、更鮮活的文化。

我有位朋友就曾被住家邀請,去一位教授的家裡做客。宴席間,她和教授探討了很多關於宗教、社會方面的問題,令她受益良多。這樣的機會,如果沒有社交的意願,顯然是得不到的。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社交禮儀

有了社交的意願,還得注意社交的禮儀。

很多人都有一種誤解,認為自由開放的國家裡,禮節不怎麼重要。其實,美國人和中國人一樣很重視教養。

初次跟住家見面時,留學生可以帶一件具有中國特色的禮物,表達自己的心意。禮物不必太貴重,一兩百塊人民幣的就足夠了。我和住家初次見面的時候,我就送了她一條絲巾。

還有,稱呼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稱呼住家中的家庭成員時,一定要把握好度,過於隨便的稱呼會令人沒有沒有禮貌,太正式又令人感覺留學生難以親近。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的建議是一開始應稱呼姓,再加上Mr.(先生) 或者Ms. (小姐)的前綴。交流密切之後,可以詢問是否能直接稱呼名字,以朋友的方式相處以拉近距離。

當然,如果想要一種家庭式的氛圍,而且住家確實是一對和自己父母年齡相仿的夫妻,可以直接叫他們“Daddy or Mommy”。

此外,許多中國學生沒有意識到晚餐的重要性。在美國家庭中,一家人再忙,也要保證晚餐時間團聚在一起,在飯桌上交流一天的所見所聞。

在他們看來,晚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如果你不一塊兒交流,不加入到對話之中,甚至不和他們一起吃,極易會產生摩擦。留學生無心的舉動,可能會被住家理解為是對他們厭惡的表現。

我的住家就不允許我一個人在臥室裡吃晚飯,應該坐在客廳的桌子邊一起用餐。晚餐時分的社交也並不難。不妨簡單地分享一下一天的所見所聞,聆聽一下別的家庭成員的傾訴,提一些簡單的建議。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3. 溝通技巧

很多時候,社交不順利的緣故,還在於溝通技巧的缺乏。

不同的住家,會有不同的情況,有些人傳統,有些人開放,為了避免“踩雷”,溝通工作要提前做好,瞭解對方的喜好和背景。

主動去提出一些問題是個好方法。在日常交流中,可以多瞭解對方的家庭、歷史、價值觀等,表現出你對文化的好奇心和興趣。

如果實在不知道聊什麼,就讓住家為你介紹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是一種很穩妥的溝通話題。

當然,興趣愛好也是社交中重要的一部分。留學生可以與住家分享自己的愛好,如果有相同的愛好,那就更好了,你們會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和感興趣的活動。

最後要提醒的一點是,無論你的口語水平如何,都不要羞於開口。比起口語是否標準,你的緘默不語,才會令住家抓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4、適時提出自己的需求

平等溝通與社交的前提,是在照顧對方需求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自己的權益。

在適當的時候,我們可以向住家提出自己的需求和建議。但是,怎麼提,能在不傷害對方的基礎上,讓對方心悅誠服地接受,就需要花點心思。

有幾次,因為住家的飯菜很不合我的口味,我很想建議她嘗試一些我想吃的菜和理想的烹飪方式。於是,我先稱讚了住家做的菜,並斟酌措辭,很委婉地提出,是否可以多一些創新,比如嘗試新的烹飪方式。沒想到,住家老太太很開心地接受了,還讓我教她做一些中國菜。

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住家也可能拒絕留學生的請求,但大家不必因此而動怒。不要為了生活習慣等無傷大雅的事情,破壞了和住家的關係。

退一步,多一些體諒和大度,會讓你的留學生活“海闊天空”。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選擇住家有講究

前文所談經驗,最終,還建立在對住家的理性挑選上。儘管很多時候,住家是隨機分配的,但也有不少雙向選擇的機會,我們對住家的選擇不可不慎。

曾經有個朋友,他的住家是猶太教家庭。在入住之前,他完全不知道。等到真生活在一起了,他卻被要求不能從外面帶食物回家,以避免違反他們的教義。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同學朋友的反饋,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如何選擇住家的小tips :

首先,要對住家的背景做個小調查。

在美國,根據梅根法案,曾經涉及兒童色情和性犯罪的人,是沒有多少隱私權的。

無論這些人遷往何處,都必須在當地社區報備自己的行蹤、住址、駕照號碼和體貌特徵等,而警方會在互聯網上公開這些信息,提醒人們警覺。

這些信息都可以在美國司法部網站上查到,十分方便。此外,更是能通過地圖直觀地查看居住社區中性犯罪者的住址。考慮到留學生的年齡越來越小,且人生地不熟,這些事先的背景調查不可缺。

一般來說,住家必須提供無犯罪記錄認證,還得經過第三方機構的面談,不必過於擔心遇到不良之輩。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住家不是自己家

我在高二時前往美國交換留學,由於尚未成年無法獨自居住,便通過第三方機構的 安排,住進了當地的一個家庭之中。

更準確地說,我和我的住家組成了一個家庭。因為住家是一位獨居的老太太。

總體上,我們相處十分愉快,但是中間也有一些不那麼愉快的小插曲,由此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

我一直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不怎麼注重一些生活的細節。在住家中,我把自己家的一些習慣也帶了過來。比如,我的房間很亂,而我的住家覺得我應該把保持家中的整齊乾淨。

她希望我能用完東西之後歸位,不要把衛生間裡搞得都是水,經常整理床鋪 ,記得關燈等等。

然而,對我而言,十幾年來已經養成的習慣,一時之間改變起來非常困難。不是忘了她的要求,就是沒有達到她的標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到家中,住家表示想和我談一談。

”清源,今天我又替你收拾了房間。“當時,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我的問題。


“真的嗎,謝謝你!“我採取了一貫的策略,道歉。


“你真的需要自己學會保持家中的整潔了。我沒有義務幫你做這些事的。“直至今天,我猶記得她嚴肅的表情和嚴厲的語氣。


”真的很對不起,我一定會有所改正。“我再次道歉。


”這麼久了,你一直說你得學,可是你並沒有什麼改變。


那一次的談話並不愉快,最終我的住家拂袖而去。而那時的我還有些不忿,覺得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到後期,我們已經不怎麼談整理房間,做家務這些問題了。房間亂了,她也就隨我去了,偶爾會幫我收拾一下。雖然我們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的共識,但我知道這肯定不是她心中的理想狀態。

回國後,我才知道,因為不願再在生活習慣上和一個外國學生去磨合,在我離開之後,她決定不再接待國際學生了。由此可見,我不做家務這件事,給她帶來的衝擊。

時至今天,儘管我們在社交媒體上保持聯繫,我也曾向她鄭重道歉,但是依然感到遺憾,後悔自己沒能早點養成比較好的生活習慣。

現在回想起來,住家太太還算是一個比較寬容、善解人意的人,能夠包容我的生活習慣。

如果碰上一個沒有耐心、脾氣不是很好的住家,這段住家生活可能“不堪設想”。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回顧這件事,我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教訓可以分享。

1. 自理能力是優質生活的保障

從小在家,我沒有操心過許多生活細節。即便我的房間再亂,我也一樣能夠精準地找到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從未覺得這會影響生活。有了這樣的經歷,我才意識到,以前的舒心來自於父母的用心。

其實不僅是我,我的很多中國同學,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一直以來,孩子們的自理能力,並沒有被重視和培養。

現在的我,開始有意識地提高自理能力。表面上看,這些家務瑣事並不難,但是,如果沒有妥善計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它一樣會耗費很多精力。考慮以後在大學要和舍友共用一個房間,顯然我需要管理好自己。

而且我發現,那些自理能力強的人,也會擁有很多良好的品質,比如:做事認真、不怕麻煩等等。他們往往既能高效謹慎地做好事情,也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換位思考才能收穫快樂

一開始,我對住家提出的各種要求真的有點煩。

然而,在經歷了為期一年的磨合後,我慢慢意識到:自己除了生活能力不強以外,換位思考的能力也不夠。

我的住家老太太獨居多年,上了年紀,已然形成了個人的生活風格。因此,她不習慣於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情理之中。如果我能試著從她的角度去考慮,相處也會順暢地多。

中國人常說,入鄉隨俗,既然住在別人家,當然要尊重這個家的生活習慣。

何況,作為這個臨時組建的新家庭的一員,實際上我也應該幫忙維護這個家的日常運轉,而不僅僅是把自己作為一個被照顧的對象。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學業之外的收穫來自於社交

儘管和我的住家有一些不愉快,但大體上來說,我們和睦相處。

在美國,很多老年人有自己的愛好,和年輕人的生活差別不是很大。所以,有的時候可以把他們看做是年長的朋友。

我與住家有著很多相同愛好,比如相近的音樂品味,相似的電影選擇等。因此,我們經常一起出去玩,甚至參加她的各種老年人聚會。

現在回想起來,除了學業上的進步,對我來說影響最大的,就是這些社交活動了。一年下來,我不僅英語口語大有進步,對美國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瞭解,社交能力大有長進。

不過,中國學生最容易被人詬病的也是社交。觀察身邊同齡人的經歷,我總結出了三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1. 社交意願

我發現有些中國學生不太願意參加住家邀請的社交活動,從心理上來說我可以理解。

一方面,社交活動中的那些笑話和“梗”,我們可能摸不著頭腦;另一方面,學業負擔往往很重。很多學生有時候寫作業都要到半夜,的確沒有太大心力再去應付社交活動了。

但是,我覺得還是要儘量安排時間參加這樣的活動。於情於理,週末多和住家相處都是一件好事。

就我和我的同學的經驗來說,住家其實不指望通過接待國際學生賺多少錢,本意還是通過接收國際學生,讓家裡熱鬧一點,順便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

而且從自身的角度看,通過這樣的社交活動,去融入美國社會,也是一件好事。由住家所延伸出的交流活動,能令留學生體驗到書本上未曾闡述的、更鮮活的文化。

我有位朋友就曾被住家邀請,去一位教授的家裡做客。宴席間,她和教授探討了很多關於宗教、社會方面的問題,令她受益良多。這樣的機會,如果沒有社交的意願,顯然是得不到的。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社交禮儀

有了社交的意願,還得注意社交的禮儀。

很多人都有一種誤解,認為自由開放的國家裡,禮節不怎麼重要。其實,美國人和中國人一樣很重視教養。

初次跟住家見面時,留學生可以帶一件具有中國特色的禮物,表達自己的心意。禮物不必太貴重,一兩百塊人民幣的就足夠了。我和住家初次見面的時候,我就送了她一條絲巾。

還有,稱呼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稱呼住家中的家庭成員時,一定要把握好度,過於隨便的稱呼會令人沒有沒有禮貌,太正式又令人感覺留學生難以親近。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的建議是一開始應稱呼姓,再加上Mr.(先生) 或者Ms. (小姐)的前綴。交流密切之後,可以詢問是否能直接稱呼名字,以朋友的方式相處以拉近距離。

當然,如果想要一種家庭式的氛圍,而且住家確實是一對和自己父母年齡相仿的夫妻,可以直接叫他們“Daddy or Mommy”。

此外,許多中國學生沒有意識到晚餐的重要性。在美國家庭中,一家人再忙,也要保證晚餐時間團聚在一起,在飯桌上交流一天的所見所聞。

在他們看來,晚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如果你不一塊兒交流,不加入到對話之中,甚至不和他們一起吃,極易會產生摩擦。留學生無心的舉動,可能會被住家理解為是對他們厭惡的表現。

我的住家就不允許我一個人在臥室裡吃晚飯,應該坐在客廳的桌子邊一起用餐。晚餐時分的社交也並不難。不妨簡單地分享一下一天的所見所聞,聆聽一下別的家庭成員的傾訴,提一些簡單的建議。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3. 溝通技巧

很多時候,社交不順利的緣故,還在於溝通技巧的缺乏。

不同的住家,會有不同的情況,有些人傳統,有些人開放,為了避免“踩雷”,溝通工作要提前做好,瞭解對方的喜好和背景。

主動去提出一些問題是個好方法。在日常交流中,可以多瞭解對方的家庭、歷史、價值觀等,表現出你對文化的好奇心和興趣。

如果實在不知道聊什麼,就讓住家為你介紹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是一種很穩妥的溝通話題。

當然,興趣愛好也是社交中重要的一部分。留學生可以與住家分享自己的愛好,如果有相同的愛好,那就更好了,你們會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和感興趣的活動。

最後要提醒的一點是,無論你的口語水平如何,都不要羞於開口。比起口語是否標準,你的緘默不語,才會令住家抓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4、適時提出自己的需求

平等溝通與社交的前提,是在照顧對方需求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自己的權益。

在適當的時候,我們可以向住家提出自己的需求和建議。但是,怎麼提,能在不傷害對方的基礎上,讓對方心悅誠服地接受,就需要花點心思。

有幾次,因為住家的飯菜很不合我的口味,我很想建議她嘗試一些我想吃的菜和理想的烹飪方式。於是,我先稱讚了住家做的菜,並斟酌措辭,很委婉地提出,是否可以多一些創新,比如嘗試新的烹飪方式。沒想到,住家老太太很開心地接受了,還讓我教她做一些中國菜。

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住家也可能拒絕留學生的請求,但大家不必因此而動怒。不要為了生活習慣等無傷大雅的事情,破壞了和住家的關係。

退一步,多一些體諒和大度,會讓你的留學生活“海闊天空”。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選擇住家有講究

前文所談經驗,最終,還建立在對住家的理性挑選上。儘管很多時候,住家是隨機分配的,但也有不少雙向選擇的機會,我們對住家的選擇不可不慎。

曾經有個朋友,他的住家是猶太教家庭。在入住之前,他完全不知道。等到真生活在一起了,他卻被要求不能從外面帶食物回家,以避免違反他們的教義。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同學朋友的反饋,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如何選擇住家的小tips :

首先,要對住家的背景做個小調查。

在美國,根據梅根法案,曾經涉及兒童色情和性犯罪的人,是沒有多少隱私權的。

無論這些人遷往何處,都必須在當地社區報備自己的行蹤、住址、駕照號碼和體貌特徵等,而警方會在互聯網上公開這些信息,提醒人們警覺。

這些信息都可以在美國司法部網站上查到,十分方便。此外,更是能通過地圖直觀地查看居住社區中性犯罪者的住址。考慮到留學生的年齡越來越小,且人生地不熟,這些事先的背景調查不可缺。

一般來說,住家必須提供無犯罪記錄認證,還得經過第三方機構的面談,不必過於擔心遇到不良之輩。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美國司法部官網截圖

不過,除了這些,還需要考慮家庭成員結構、性別、宗教等背景情況。

曾經聽一位律師老師提起,她的朋友曾想選擇一對華人母女作為自己兒子的住家,覺得文化相近,交流方便。

不過這位律師老師則建議另選他人,因為適齡的異性相處,在密切生活的過程中,萬一產生不必要的誤會,換住家事小,產生法律糾紛事大。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住家不是自己家

我在高二時前往美國交換留學,由於尚未成年無法獨自居住,便通過第三方機構的 安排,住進了當地的一個家庭之中。

更準確地說,我和我的住家組成了一個家庭。因為住家是一位獨居的老太太。

總體上,我們相處十分愉快,但是中間也有一些不那麼愉快的小插曲,由此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

我一直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不怎麼注重一些生活的細節。在住家中,我把自己家的一些習慣也帶了過來。比如,我的房間很亂,而我的住家覺得我應該把保持家中的整齊乾淨。

她希望我能用完東西之後歸位,不要把衛生間裡搞得都是水,經常整理床鋪 ,記得關燈等等。

然而,對我而言,十幾年來已經養成的習慣,一時之間改變起來非常困難。不是忘了她的要求,就是沒有達到她的標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到家中,住家表示想和我談一談。

”清源,今天我又替你收拾了房間。“當時,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我的問題。


“真的嗎,謝謝你!“我採取了一貫的策略,道歉。


“你真的需要自己學會保持家中的整潔了。我沒有義務幫你做這些事的。“直至今天,我猶記得她嚴肅的表情和嚴厲的語氣。


”真的很對不起,我一定會有所改正。“我再次道歉。


”這麼久了,你一直說你得學,可是你並沒有什麼改變。


那一次的談話並不愉快,最終我的住家拂袖而去。而那時的我還有些不忿,覺得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到後期,我們已經不怎麼談整理房間,做家務這些問題了。房間亂了,她也就隨我去了,偶爾會幫我收拾一下。雖然我們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的共識,但我知道這肯定不是她心中的理想狀態。

回國後,我才知道,因為不願再在生活習慣上和一個外國學生去磨合,在我離開之後,她決定不再接待國際學生了。由此可見,我不做家務這件事,給她帶來的衝擊。

時至今天,儘管我們在社交媒體上保持聯繫,我也曾向她鄭重道歉,但是依然感到遺憾,後悔自己沒能早點養成比較好的生活習慣。

現在回想起來,住家太太還算是一個比較寬容、善解人意的人,能夠包容我的生活習慣。

如果碰上一個沒有耐心、脾氣不是很好的住家,這段住家生活可能“不堪設想”。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回顧這件事,我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教訓可以分享。

1. 自理能力是優質生活的保障

從小在家,我沒有操心過許多生活細節。即便我的房間再亂,我也一樣能夠精準地找到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從未覺得這會影響生活。有了這樣的經歷,我才意識到,以前的舒心來自於父母的用心。

其實不僅是我,我的很多中國同學,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一直以來,孩子們的自理能力,並沒有被重視和培養。

現在的我,開始有意識地提高自理能力。表面上看,這些家務瑣事並不難,但是,如果沒有妥善計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它一樣會耗費很多精力。考慮以後在大學要和舍友共用一個房間,顯然我需要管理好自己。

而且我發現,那些自理能力強的人,也會擁有很多良好的品質,比如:做事認真、不怕麻煩等等。他們往往既能高效謹慎地做好事情,也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換位思考才能收穫快樂

一開始,我對住家提出的各種要求真的有點煩。

然而,在經歷了為期一年的磨合後,我慢慢意識到:自己除了生活能力不強以外,換位思考的能力也不夠。

我的住家老太太獨居多年,上了年紀,已然形成了個人的生活風格。因此,她不習慣於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情理之中。如果我能試著從她的角度去考慮,相處也會順暢地多。

中國人常說,入鄉隨俗,既然住在別人家,當然要尊重這個家的生活習慣。

何況,作為這個臨時組建的新家庭的一員,實際上我也應該幫忙維護這個家的日常運轉,而不僅僅是把自己作為一個被照顧的對象。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學業之外的收穫來自於社交

儘管和我的住家有一些不愉快,但大體上來說,我們和睦相處。

在美國,很多老年人有自己的愛好,和年輕人的生活差別不是很大。所以,有的時候可以把他們看做是年長的朋友。

我與住家有著很多相同愛好,比如相近的音樂品味,相似的電影選擇等。因此,我們經常一起出去玩,甚至參加她的各種老年人聚會。

現在回想起來,除了學業上的進步,對我來說影響最大的,就是這些社交活動了。一年下來,我不僅英語口語大有進步,對美國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瞭解,社交能力大有長進。

不過,中國學生最容易被人詬病的也是社交。觀察身邊同齡人的經歷,我總結出了三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1. 社交意願

我發現有些中國學生不太願意參加住家邀請的社交活動,從心理上來說我可以理解。

一方面,社交活動中的那些笑話和“梗”,我們可能摸不著頭腦;另一方面,學業負擔往往很重。很多學生有時候寫作業都要到半夜,的確沒有太大心力再去應付社交活動了。

但是,我覺得還是要儘量安排時間參加這樣的活動。於情於理,週末多和住家相處都是一件好事。

就我和我的同學的經驗來說,住家其實不指望通過接待國際學生賺多少錢,本意還是通過接收國際學生,讓家裡熱鬧一點,順便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

而且從自身的角度看,通過這樣的社交活動,去融入美國社會,也是一件好事。由住家所延伸出的交流活動,能令留學生體驗到書本上未曾闡述的、更鮮活的文化。

我有位朋友就曾被住家邀請,去一位教授的家裡做客。宴席間,她和教授探討了很多關於宗教、社會方面的問題,令她受益良多。這樣的機會,如果沒有社交的意願,顯然是得不到的。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社交禮儀

有了社交的意願,還得注意社交的禮儀。

很多人都有一種誤解,認為自由開放的國家裡,禮節不怎麼重要。其實,美國人和中國人一樣很重視教養。

初次跟住家見面時,留學生可以帶一件具有中國特色的禮物,表達自己的心意。禮物不必太貴重,一兩百塊人民幣的就足夠了。我和住家初次見面的時候,我就送了她一條絲巾。

還有,稱呼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稱呼住家中的家庭成員時,一定要把握好度,過於隨便的稱呼會令人沒有沒有禮貌,太正式又令人感覺留學生難以親近。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的建議是一開始應稱呼姓,再加上Mr.(先生) 或者Ms. (小姐)的前綴。交流密切之後,可以詢問是否能直接稱呼名字,以朋友的方式相處以拉近距離。

當然,如果想要一種家庭式的氛圍,而且住家確實是一對和自己父母年齡相仿的夫妻,可以直接叫他們“Daddy or Mommy”。

此外,許多中國學生沒有意識到晚餐的重要性。在美國家庭中,一家人再忙,也要保證晚餐時間團聚在一起,在飯桌上交流一天的所見所聞。

在他們看來,晚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如果你不一塊兒交流,不加入到對話之中,甚至不和他們一起吃,極易會產生摩擦。留學生無心的舉動,可能會被住家理解為是對他們厭惡的表現。

我的住家就不允許我一個人在臥室裡吃晚飯,應該坐在客廳的桌子邊一起用餐。晚餐時分的社交也並不難。不妨簡單地分享一下一天的所見所聞,聆聽一下別的家庭成員的傾訴,提一些簡單的建議。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3. 溝通技巧

很多時候,社交不順利的緣故,還在於溝通技巧的缺乏。

不同的住家,會有不同的情況,有些人傳統,有些人開放,為了避免“踩雷”,溝通工作要提前做好,瞭解對方的喜好和背景。

主動去提出一些問題是個好方法。在日常交流中,可以多瞭解對方的家庭、歷史、價值觀等,表現出你對文化的好奇心和興趣。

如果實在不知道聊什麼,就讓住家為你介紹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是一種很穩妥的溝通話題。

當然,興趣愛好也是社交中重要的一部分。留學生可以與住家分享自己的愛好,如果有相同的愛好,那就更好了,你們會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和感興趣的活動。

最後要提醒的一點是,無論你的口語水平如何,都不要羞於開口。比起口語是否標準,你的緘默不語,才會令住家抓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4、適時提出自己的需求

平等溝通與社交的前提,是在照顧對方需求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自己的權益。

在適當的時候,我們可以向住家提出自己的需求和建議。但是,怎麼提,能在不傷害對方的基礎上,讓對方心悅誠服地接受,就需要花點心思。

有幾次,因為住家的飯菜很不合我的口味,我很想建議她嘗試一些我想吃的菜和理想的烹飪方式。於是,我先稱讚了住家做的菜,並斟酌措辭,很委婉地提出,是否可以多一些創新,比如嘗試新的烹飪方式。沒想到,住家老太太很開心地接受了,還讓我教她做一些中國菜。

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住家也可能拒絕留學生的請求,但大家不必因此而動怒。不要為了生活習慣等無傷大雅的事情,破壞了和住家的關係。

退一步,多一些體諒和大度,會讓你的留學生活“海闊天空”。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選擇住家有講究

前文所談經驗,最終,還建立在對住家的理性挑選上。儘管很多時候,住家是隨機分配的,但也有不少雙向選擇的機會,我們對住家的選擇不可不慎。

曾經有個朋友,他的住家是猶太教家庭。在入住之前,他完全不知道。等到真生活在一起了,他卻被要求不能從外面帶食物回家,以避免違反他們的教義。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同學朋友的反饋,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如何選擇住家的小tips :

首先,要對住家的背景做個小調查。

在美國,根據梅根法案,曾經涉及兒童色情和性犯罪的人,是沒有多少隱私權的。

無論這些人遷往何處,都必須在當地社區報備自己的行蹤、住址、駕照號碼和體貌特徵等,而警方會在互聯網上公開這些信息,提醒人們警覺。

這些信息都可以在美國司法部網站上查到,十分方便。此外,更是能通過地圖直觀地查看居住社區中性犯罪者的住址。考慮到留學生的年齡越來越小,且人生地不熟,這些事先的背景調查不可缺。

一般來說,住家必須提供無犯罪記錄認證,還得經過第三方機構的面談,不必過於擔心遇到不良之輩。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美國司法部官網截圖

不過,除了這些,還需要考慮家庭成員結構、性別、宗教等背景情況。

曾經聽一位律師老師提起,她的朋友曾想選擇一對華人母女作為自己兒子的住家,覺得文化相近,交流方便。

不過這位律師老師則建議另選他人,因為適齡的異性相處,在密切生活的過程中,萬一產生不必要的誤會,換住家事小,產生法律糾紛事大。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其次,選擇住家的時候要多考慮一些因素,以滿足孩子的基本需要。我列出了以下三個因素,供大家參考。

1. 住家的地理位置

住家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因為這涉及到了真正的安全問題。

在中國,市中心人最多,資源集中,也非常安全;美國則相反,市中心聚集的流動人口較多,反而是郊區的居民比較固定。

在選擇住家的時候,重點關注學校周邊社區。可以使用Niche等網站搜索社區名稱,得到有關犯罪率的信息。

如果居住的社區不那麼安全,出行時要多留意,儘量讓住家開車接送也是個解決辦法。

此外,關於住家地理位置的信息最好不要單純依賴文字介紹,在房地產網站上搜索房屋名稱,便能找到相應的照片,可以和文字介紹進行驗證。還可以將房屋地址輸入地圖,考察周圍交通狀況等。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住家不是自己家

我在高二時前往美國交換留學,由於尚未成年無法獨自居住,便通過第三方機構的 安排,住進了當地的一個家庭之中。

更準確地說,我和我的住家組成了一個家庭。因為住家是一位獨居的老太太。

總體上,我們相處十分愉快,但是中間也有一些不那麼愉快的小插曲,由此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

我一直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不怎麼注重一些生活的細節。在住家中,我把自己家的一些習慣也帶了過來。比如,我的房間很亂,而我的住家覺得我應該把保持家中的整齊乾淨。

她希望我能用完東西之後歸位,不要把衛生間裡搞得都是水,經常整理床鋪 ,記得關燈等等。

然而,對我而言,十幾年來已經養成的習慣,一時之間改變起來非常困難。不是忘了她的要求,就是沒有達到她的標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到家中,住家表示想和我談一談。

”清源,今天我又替你收拾了房間。“當時,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我的問題。


“真的嗎,謝謝你!“我採取了一貫的策略,道歉。


“你真的需要自己學會保持家中的整潔了。我沒有義務幫你做這些事的。“直至今天,我猶記得她嚴肅的表情和嚴厲的語氣。


”真的很對不起,我一定會有所改正。“我再次道歉。


”這麼久了,你一直說你得學,可是你並沒有什麼改變。


那一次的談話並不愉快,最終我的住家拂袖而去。而那時的我還有些不忿,覺得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到後期,我們已經不怎麼談整理房間,做家務這些問題了。房間亂了,她也就隨我去了,偶爾會幫我收拾一下。雖然我們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的共識,但我知道這肯定不是她心中的理想狀態。

回國後,我才知道,因為不願再在生活習慣上和一個外國學生去磨合,在我離開之後,她決定不再接待國際學生了。由此可見,我不做家務這件事,給她帶來的衝擊。

時至今天,儘管我們在社交媒體上保持聯繫,我也曾向她鄭重道歉,但是依然感到遺憾,後悔自己沒能早點養成比較好的生活習慣。

現在回想起來,住家太太還算是一個比較寬容、善解人意的人,能夠包容我的生活習慣。

如果碰上一個沒有耐心、脾氣不是很好的住家,這段住家生活可能“不堪設想”。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回顧這件事,我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教訓可以分享。

1. 自理能力是優質生活的保障

從小在家,我沒有操心過許多生活細節。即便我的房間再亂,我也一樣能夠精準地找到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從未覺得這會影響生活。有了這樣的經歷,我才意識到,以前的舒心來自於父母的用心。

其實不僅是我,我的很多中國同學,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一直以來,孩子們的自理能力,並沒有被重視和培養。

現在的我,開始有意識地提高自理能力。表面上看,這些家務瑣事並不難,但是,如果沒有妥善計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它一樣會耗費很多精力。考慮以後在大學要和舍友共用一個房間,顯然我需要管理好自己。

而且我發現,那些自理能力強的人,也會擁有很多良好的品質,比如:做事認真、不怕麻煩等等。他們往往既能高效謹慎地做好事情,也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換位思考才能收穫快樂

一開始,我對住家提出的各種要求真的有點煩。

然而,在經歷了為期一年的磨合後,我慢慢意識到:自己除了生活能力不強以外,換位思考的能力也不夠。

我的住家老太太獨居多年,上了年紀,已然形成了個人的生活風格。因此,她不習慣於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情理之中。如果我能試著從她的角度去考慮,相處也會順暢地多。

中國人常說,入鄉隨俗,既然住在別人家,當然要尊重這個家的生活習慣。

何況,作為這個臨時組建的新家庭的一員,實際上我也應該幫忙維護這個家的日常運轉,而不僅僅是把自己作為一個被照顧的對象。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學業之外的收穫來自於社交

儘管和我的住家有一些不愉快,但大體上來說,我們和睦相處。

在美國,很多老年人有自己的愛好,和年輕人的生活差別不是很大。所以,有的時候可以把他們看做是年長的朋友。

我與住家有著很多相同愛好,比如相近的音樂品味,相似的電影選擇等。因此,我們經常一起出去玩,甚至參加她的各種老年人聚會。

現在回想起來,除了學業上的進步,對我來說影響最大的,就是這些社交活動了。一年下來,我不僅英語口語大有進步,對美國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瞭解,社交能力大有長進。

不過,中國學生最容易被人詬病的也是社交。觀察身邊同齡人的經歷,我總結出了三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1. 社交意願

我發現有些中國學生不太願意參加住家邀請的社交活動,從心理上來說我可以理解。

一方面,社交活動中的那些笑話和“梗”,我們可能摸不著頭腦;另一方面,學業負擔往往很重。很多學生有時候寫作業都要到半夜,的確沒有太大心力再去應付社交活動了。

但是,我覺得還是要儘量安排時間參加這樣的活動。於情於理,週末多和住家相處都是一件好事。

就我和我的同學的經驗來說,住家其實不指望通過接待國際學生賺多少錢,本意還是通過接收國際學生,讓家裡熱鬧一點,順便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

而且從自身的角度看,通過這樣的社交活動,去融入美國社會,也是一件好事。由住家所延伸出的交流活動,能令留學生體驗到書本上未曾闡述的、更鮮活的文化。

我有位朋友就曾被住家邀請,去一位教授的家裡做客。宴席間,她和教授探討了很多關於宗教、社會方面的問題,令她受益良多。這樣的機會,如果沒有社交的意願,顯然是得不到的。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社交禮儀

有了社交的意願,還得注意社交的禮儀。

很多人都有一種誤解,認為自由開放的國家裡,禮節不怎麼重要。其實,美國人和中國人一樣很重視教養。

初次跟住家見面時,留學生可以帶一件具有中國特色的禮物,表達自己的心意。禮物不必太貴重,一兩百塊人民幣的就足夠了。我和住家初次見面的時候,我就送了她一條絲巾。

還有,稱呼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稱呼住家中的家庭成員時,一定要把握好度,過於隨便的稱呼會令人沒有沒有禮貌,太正式又令人感覺留學生難以親近。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的建議是一開始應稱呼姓,再加上Mr.(先生) 或者Ms. (小姐)的前綴。交流密切之後,可以詢問是否能直接稱呼名字,以朋友的方式相處以拉近距離。

當然,如果想要一種家庭式的氛圍,而且住家確實是一對和自己父母年齡相仿的夫妻,可以直接叫他們“Daddy or Mommy”。

此外,許多中國學生沒有意識到晚餐的重要性。在美國家庭中,一家人再忙,也要保證晚餐時間團聚在一起,在飯桌上交流一天的所見所聞。

在他們看來,晚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如果你不一塊兒交流,不加入到對話之中,甚至不和他們一起吃,極易會產生摩擦。留學生無心的舉動,可能會被住家理解為是對他們厭惡的表現。

我的住家就不允許我一個人在臥室裡吃晚飯,應該坐在客廳的桌子邊一起用餐。晚餐時分的社交也並不難。不妨簡單地分享一下一天的所見所聞,聆聽一下別的家庭成員的傾訴,提一些簡單的建議。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3. 溝通技巧

很多時候,社交不順利的緣故,還在於溝通技巧的缺乏。

不同的住家,會有不同的情況,有些人傳統,有些人開放,為了避免“踩雷”,溝通工作要提前做好,瞭解對方的喜好和背景。

主動去提出一些問題是個好方法。在日常交流中,可以多瞭解對方的家庭、歷史、價值觀等,表現出你對文化的好奇心和興趣。

如果實在不知道聊什麼,就讓住家為你介紹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是一種很穩妥的溝通話題。

當然,興趣愛好也是社交中重要的一部分。留學生可以與住家分享自己的愛好,如果有相同的愛好,那就更好了,你們會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和感興趣的活動。

最後要提醒的一點是,無論你的口語水平如何,都不要羞於開口。比起口語是否標準,你的緘默不語,才會令住家抓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4、適時提出自己的需求

平等溝通與社交的前提,是在照顧對方需求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自己的權益。

在適當的時候,我們可以向住家提出自己的需求和建議。但是,怎麼提,能在不傷害對方的基礎上,讓對方心悅誠服地接受,就需要花點心思。

有幾次,因為住家的飯菜很不合我的口味,我很想建議她嘗試一些我想吃的菜和理想的烹飪方式。於是,我先稱讚了住家做的菜,並斟酌措辭,很委婉地提出,是否可以多一些創新,比如嘗試新的烹飪方式。沒想到,住家老太太很開心地接受了,還讓我教她做一些中國菜。

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住家也可能拒絕留學生的請求,但大家不必因此而動怒。不要為了生活習慣等無傷大雅的事情,破壞了和住家的關係。

退一步,多一些體諒和大度,會讓你的留學生活“海闊天空”。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選擇住家有講究

前文所談經驗,最終,還建立在對住家的理性挑選上。儘管很多時候,住家是隨機分配的,但也有不少雙向選擇的機會,我們對住家的選擇不可不慎。

曾經有個朋友,他的住家是猶太教家庭。在入住之前,他完全不知道。等到真生活在一起了,他卻被要求不能從外面帶食物回家,以避免違反他們的教義。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同學朋友的反饋,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如何選擇住家的小tips :

首先,要對住家的背景做個小調查。

在美國,根據梅根法案,曾經涉及兒童色情和性犯罪的人,是沒有多少隱私權的。

無論這些人遷往何處,都必須在當地社區報備自己的行蹤、住址、駕照號碼和體貌特徵等,而警方會在互聯網上公開這些信息,提醒人們警覺。

這些信息都可以在美國司法部網站上查到,十分方便。此外,更是能通過地圖直觀地查看居住社區中性犯罪者的住址。考慮到留學生的年齡越來越小,且人生地不熟,這些事先的背景調查不可缺。

一般來說,住家必須提供無犯罪記錄認證,還得經過第三方機構的面談,不必過於擔心遇到不良之輩。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美國司法部官網截圖

不過,除了這些,還需要考慮家庭成員結構、性別、宗教等背景情況。

曾經聽一位律師老師提起,她的朋友曾想選擇一對華人母女作為自己兒子的住家,覺得文化相近,交流方便。

不過這位律師老師則建議另選他人,因為適齡的異性相處,在密切生活的過程中,萬一產生不必要的誤會,換住家事小,產生法律糾紛事大。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其次,選擇住家的時候要多考慮一些因素,以滿足孩子的基本需要。我列出了以下三個因素,供大家參考。

1. 住家的地理位置

住家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因為這涉及到了真正的安全問題。

在中國,市中心人最多,資源集中,也非常安全;美國則相反,市中心聚集的流動人口較多,反而是郊區的居民比較固定。

在選擇住家的時候,重點關注學校周邊社區。可以使用Niche等網站搜索社區名稱,得到有關犯罪率的信息。

如果居住的社區不那麼安全,出行時要多留意,儘量讓住家開車接送也是個解決辦法。

此外,關於住家地理位置的信息最好不要單純依賴文字介紹,在房地產網站上搜索房屋名稱,便能找到相應的照片,可以和文字介紹進行驗證。還可以將房屋地址輸入地圖,考察周圍交通狀況等。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使用Niche搜索社區相關信息

2. 住家的職業背景

提供住家的人群,素質高低不盡然相同。

一般而言,住家往往是隨機分配的,但也有雙向選擇的機會。此間若沒有仔細斟酌,不但會影響今後生活,也會徒生諸多事端,因為住家更換並不容易。

如果可以雙向選擇,住家的職業背景可以作為參考因素好好考慮。

比如,如果住家是教育工作者,或其他專業人士等,一般來說素質水平較高,容易相處,甚至還可能為留學生提供學業上的幫助。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看點 海外求學時,許多留學生會選擇在當地住家居住,以獲得更有保障地生活。然而,留學生的住家生活面臨文化差異、年齡代溝與溝通障礙等諸多挑戰。外灘教育曾報道過的,被哥倫比亞大學錄取的“文理殺手”鄧清源,在美國學習期間也曾因自身的意識不足遇到了煩擾。在總結了自己的經驗與教訓後,他認為,留學,不僅僅意味著學業的深造,更是生活的歷練。

文丨鄧清源 編丨Travis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低齡中國學生,前往美國早早地開啟了留學生活。

由於美國法律不允許未成年人在外租房,必須和法定監護人住在一起,因此,許多中國小留學生在選擇了寄宿家庭,也被稱為住家,即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

誠然,住家有種種好處:飲食有保證,出行有保障,起居有照顧等優勢在此不再贅述。

然而,兩種文化背景、年齡差距較大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輕則啼笑皆非,重則勞心損力,更甚至有學生多次更換寄宿家庭,導致最後無人接收,不得不終止學業。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事實上,作為一位體驗過住家制度的“過來人”,在我離開故土去異國求學之前,從不知道,也從未想過,自己未來生活中可能發生的種種細節。

回顧這段經歷,我忍不住想:如果能早點知道住家選擇前應做的種種準備,也許自己的留學生活會過的更加順暢。

不僅僅是我,我身邊很多有過住家經歷的同學、朋友,都會對這段生活有所反思。從這些反思中,我們意識到自身的不足,但也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因此,我將我知道的故事分享出來,希望更多的學生、父母能夠明白:出國深造,不僅侷限在學業,還應該包含為人處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住家不是自己家

我在高二時前往美國交換留學,由於尚未成年無法獨自居住,便通過第三方機構的 安排,住進了當地的一個家庭之中。

更準確地說,我和我的住家組成了一個家庭。因為住家是一位獨居的老太太。

總體上,我們相處十分愉快,但是中間也有一些不那麼愉快的小插曲,由此我有了一些切身的體會。

我一直是個不拘小節的人,不怎麼注重一些生活的細節。在住家中,我把自己家的一些習慣也帶了過來。比如,我的房間很亂,而我的住家覺得我應該把保持家中的整齊乾淨。

她希望我能用完東西之後歸位,不要把衛生間裡搞得都是水,經常整理床鋪 ,記得關燈等等。

然而,對我而言,十幾年來已經養成的習慣,一時之間改變起來非常困難。不是忘了她的要求,就是沒有達到她的標準。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到家中,住家表示想和我談一談。

”清源,今天我又替你收拾了房間。“當時,她直截了當地指出了我的問題。


“真的嗎,謝謝你!“我採取了一貫的策略,道歉。


“你真的需要自己學會保持家中的整潔了。我沒有義務幫你做這些事的。“直至今天,我猶記得她嚴肅的表情和嚴厲的語氣。


”真的很對不起,我一定會有所改正。“我再次道歉。


”這麼久了,你一直說你得學,可是你並沒有什麼改變。


那一次的談話並不愉快,最終我的住家拂袖而去。而那時的我還有些不忿,覺得沒有必要小題大做。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到後期,我們已經不怎麼談整理房間,做家務這些問題了。房間亂了,她也就隨我去了,偶爾會幫我收拾一下。雖然我們似乎達成了一種默契的共識,但我知道這肯定不是她心中的理想狀態。

回國後,我才知道,因為不願再在生活習慣上和一個外國學生去磨合,在我離開之後,她決定不再接待國際學生了。由此可見,我不做家務這件事,給她帶來的衝擊。

時至今天,儘管我們在社交媒體上保持聯繫,我也曾向她鄭重道歉,但是依然感到遺憾,後悔自己沒能早點養成比較好的生活習慣。

現在回想起來,住家太太還算是一個比較寬容、善解人意的人,能夠包容我的生活習慣。

如果碰上一個沒有耐心、脾氣不是很好的住家,這段住家生活可能“不堪設想”。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回顧這件事,我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教訓可以分享。

1. 自理能力是優質生活的保障

從小在家,我沒有操心過許多生活細節。即便我的房間再亂,我也一樣能夠精準地找到我需要的東西,所以我從未覺得這會影響生活。有了這樣的經歷,我才意識到,以前的舒心來自於父母的用心。

其實不僅是我,我的很多中國同學,都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一直以來,孩子們的自理能力,並沒有被重視和培養。

現在的我,開始有意識地提高自理能力。表面上看,這些家務瑣事並不難,但是,如果沒有妥善計劃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它一樣會耗費很多精力。考慮以後在大學要和舍友共用一個房間,顯然我需要管理好自己。

而且我發現,那些自理能力強的人,也會擁有很多良好的品質,比如:做事認真、不怕麻煩等等。他們往往既能高效謹慎地做好事情,也能妥善地處理好人際關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換位思考才能收穫快樂

一開始,我對住家提出的各種要求真的有點煩。

然而,在經歷了為期一年的磨合後,我慢慢意識到:自己除了生活能力不強以外,換位思考的能力也不夠。

我的住家老太太獨居多年,上了年紀,已然形成了個人的生活風格。因此,她不習慣於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情理之中。如果我能試著從她的角度去考慮,相處也會順暢地多。

中國人常說,入鄉隨俗,既然住在別人家,當然要尊重這個家的生活習慣。

何況,作為這個臨時組建的新家庭的一員,實際上我也應該幫忙維護這個家的日常運轉,而不僅僅是把自己作為一個被照顧的對象。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學業之外的收穫來自於社交

儘管和我的住家有一些不愉快,但大體上來說,我們和睦相處。

在美國,很多老年人有自己的愛好,和年輕人的生活差別不是很大。所以,有的時候可以把他們看做是年長的朋友。

我與住家有著很多相同愛好,比如相近的音樂品味,相似的電影選擇等。因此,我們經常一起出去玩,甚至參加她的各種老年人聚會。

現在回想起來,除了學業上的進步,對我來說影響最大的,就是這些社交活動了。一年下來,我不僅英語口語大有進步,對美國文化也有了更深的瞭解,社交能力大有長進。

不過,中國學生最容易被人詬病的也是社交。觀察身邊同齡人的經歷,我總結出了三點需要注意的地方。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1. 社交意願

我發現有些中國學生不太願意參加住家邀請的社交活動,從心理上來說我可以理解。

一方面,社交活動中的那些笑話和“梗”,我們可能摸不著頭腦;另一方面,學業負擔往往很重。很多學生有時候寫作業都要到半夜,的確沒有太大心力再去應付社交活動了。

但是,我覺得還是要儘量安排時間參加這樣的活動。於情於理,週末多和住家相處都是一件好事。

就我和我的同學的經驗來說,住家其實不指望通過接待國際學生賺多少錢,本意還是通過接收國際學生,讓家裡熱鬧一點,順便了解其他國家的文化。

而且從自身的角度看,通過這樣的社交活動,去融入美國社會,也是一件好事。由住家所延伸出的交流活動,能令留學生體驗到書本上未曾闡述的、更鮮活的文化。

我有位朋友就曾被住家邀請,去一位教授的家裡做客。宴席間,她和教授探討了很多關於宗教、社會方面的問題,令她受益良多。這樣的機會,如果沒有社交的意願,顯然是得不到的。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2. 社交禮儀

有了社交的意願,還得注意社交的禮儀。

很多人都有一種誤解,認為自由開放的國家裡,禮節不怎麼重要。其實,美國人和中國人一樣很重視教養。

初次跟住家見面時,留學生可以帶一件具有中國特色的禮物,表達自己的心意。禮物不必太貴重,一兩百塊人民幣的就足夠了。我和住家初次見面的時候,我就送了她一條絲巾。

還有,稱呼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稱呼住家中的家庭成員時,一定要把握好度,過於隨便的稱呼會令人沒有沒有禮貌,太正式又令人感覺留學生難以親近。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我的建議是一開始應稱呼姓,再加上Mr.(先生) 或者Ms. (小姐)的前綴。交流密切之後,可以詢問是否能直接稱呼名字,以朋友的方式相處以拉近距離。

當然,如果想要一種家庭式的氛圍,而且住家確實是一對和自己父母年齡相仿的夫妻,可以直接叫他們“Daddy or Mommy”。

此外,許多中國學生沒有意識到晚餐的重要性。在美國家庭中,一家人再忙,也要保證晚餐時間團聚在一起,在飯桌上交流一天的所見所聞。

在他們看來,晚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如果你不一塊兒交流,不加入到對話之中,甚至不和他們一起吃,極易會產生摩擦。留學生無心的舉動,可能會被住家理解為是對他們厭惡的表現。

我的住家就不允許我一個人在臥室裡吃晚飯,應該坐在客廳的桌子邊一起用餐。晚餐時分的社交也並不難。不妨簡單地分享一下一天的所見所聞,聆聽一下別的家庭成員的傾訴,提一些簡單的建議。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3. 溝通技巧

很多時候,社交不順利的緣故,還在於溝通技巧的缺乏。

不同的住家,會有不同的情況,有些人傳統,有些人開放,為了避免“踩雷”,溝通工作要提前做好,瞭解對方的喜好和背景。

主動去提出一些問題是個好方法。在日常交流中,可以多瞭解對方的家庭、歷史、價值觀等,表現出你對文化的好奇心和興趣。

如果實在不知道聊什麼,就讓住家為你介紹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是一種很穩妥的溝通話題。

當然,興趣愛好也是社交中重要的一部分。留學生可以與住家分享自己的愛好,如果有相同的愛好,那就更好了,你們會有很多共同的話題和感興趣的活動。

最後要提醒的一點是,無論你的口語水平如何,都不要羞於開口。比起口語是否標準,你的緘默不語,才會令住家抓狂。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4、適時提出自己的需求

平等溝通與社交的前提,是在照顧對方需求的同時,也不能忽視自己的權益。

在適當的時候,我們可以向住家提出自己的需求和建議。但是,怎麼提,能在不傷害對方的基礎上,讓對方心悅誠服地接受,就需要花點心思。

有幾次,因為住家的飯菜很不合我的口味,我很想建議她嘗試一些我想吃的菜和理想的烹飪方式。於是,我先稱讚了住家做的菜,並斟酌措辭,很委婉地提出,是否可以多一些創新,比如嘗試新的烹飪方式。沒想到,住家老太太很開心地接受了,還讓我教她做一些中國菜。

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住家也可能拒絕留學生的請求,但大家不必因此而動怒。不要為了生活習慣等無傷大雅的事情,破壞了和住家的關係。

退一步,多一些體諒和大度,會讓你的留學生活“海闊天空”。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選擇住家有講究

前文所談經驗,最終,還建立在對住家的理性挑選上。儘管很多時候,住家是隨機分配的,但也有不少雙向選擇的機會,我們對住家的選擇不可不慎。

曾經有個朋友,他的住家是猶太教家庭。在入住之前,他完全不知道。等到真生活在一起了,他卻被要求不能從外面帶食物回家,以避免違反他們的教義。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根據自己的觀察和同學朋友的反饋,我總結了以下幾點如何選擇住家的小tips :

首先,要對住家的背景做個小調查。

在美國,根據梅根法案,曾經涉及兒童色情和性犯罪的人,是沒有多少隱私權的。

無論這些人遷往何處,都必須在當地社區報備自己的行蹤、住址、駕照號碼和體貌特徵等,而警方會在互聯網上公開這些信息,提醒人們警覺。

這些信息都可以在美國司法部網站上查到,十分方便。此外,更是能通過地圖直觀地查看居住社區中性犯罪者的住址。考慮到留學生的年齡越來越小,且人生地不熟,這些事先的背景調查不可缺。

一般來說,住家必須提供無犯罪記錄認證,還得經過第三方機構的面談,不必過於擔心遇到不良之輩。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美國司法部官網截圖

不過,除了這些,還需要考慮家庭成員結構、性別、宗教等背景情況。

曾經聽一位律師老師提起,她的朋友曾想選擇一對華人母女作為自己兒子的住家,覺得文化相近,交流方便。

不過這位律師老師則建議另選他人,因為適齡的異性相處,在密切生活的過程中,萬一產生不必要的誤會,換住家事小,產生法律糾紛事大。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其次,選擇住家的時候要多考慮一些因素,以滿足孩子的基本需要。我列出了以下三個因素,供大家參考。

1. 住家的地理位置

住家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因為這涉及到了真正的安全問題。

在中國,市中心人最多,資源集中,也非常安全;美國則相反,市中心聚集的流動人口較多,反而是郊區的居民比較固定。

在選擇住家的時候,重點關注學校周邊社區。可以使用Niche等網站搜索社區名稱,得到有關犯罪率的信息。

如果居住的社區不那麼安全,出行時要多留意,儘量讓住家開車接送也是個解決辦法。

此外,關於住家地理位置的信息最好不要單純依賴文字介紹,在房地產網站上搜索房屋名稱,便能找到相應的照片,可以和文字介紹進行驗證。還可以將房屋地址輸入地圖,考察周圍交通狀況等。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使用Niche搜索社區相關信息

2. 住家的職業背景

提供住家的人群,素質高低不盡然相同。

一般而言,住家往往是隨機分配的,但也有雙向選擇的機會。此間若沒有仔細斟酌,不但會影響今後生活,也會徒生諸多事端,因為住家更換並不容易。

如果可以雙向選擇,住家的職業背景可以作為參考因素好好考慮。

比如,如果住家是教育工作者,或其他專業人士等,一般來說素質水平較高,容易相處,甚至還可能為留學生提供學業上的幫助。

留學過來人的分享:出國深造特別難的不是學習,而是這些事兒

3. 住家的生活習慣

考慮到中美文化差異,生活習慣的不同也是選擇住家的重要參考指標。

一位同學,他的住家不能提供夏天每日洗澡的便利,這讓他感覺很痛苦。還有的學生遇到過無法提供一日三餐的情況。我的好友,她的住家有時候週末就不做早餐,或者一天的食物都是冷餐等。

當然,總體而言,相比於學校住宿來說,採用住家的方式更能接觸到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以及美國文化的方方面面。

在各種經歷中,有很多都是其樂融融的美好回憶。只是,如果能做到提早準備,提高心理建設,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家長可以更安心,學生也可以更舒心。

回到此文的初心,我總覺得,留學不僅僅是學校中的學習,更是生活的歷練。淬過火,浸過水,個人的責任心,同理心,社交力,對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相信都會有所提高。

實習生Tony對此文亦有貢獻。

關注外灘教育

閱讀 3000+篇優質文章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