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10日報道外媒稱,受中美貿易戰影響,中國學生轉而尋求到別的國家留學,這可能會斷了美國高校的一個重要財源。

據法新社7月8日報道,中國學生佔美國各高校留學生總數的將近三分之一,給美國經濟注入了上百億美元,但今年3月,其人數出現十年來的首次下降。

據報道,簽證延誤、被科研項目拒之門外的危險和安全方面的擔憂讓中國學生打消赴美留學的念頭。

中國一家知名民營教育機構的調查顯示,因此而受益最大的是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其他教育強國。調查發現,日本和韓國以及歐洲部分地區、特別是工科專業實力雄厚的德國和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留學申請數量也有所增加。

報道稱,這種寒蟬效應始於去年年中,當時特朗普政府縮減了科技領域留學生的5年簽證有效期,有的減至1年。美國國務院聲稱,加強審查是出於安全原因。

留學諮詢公司ZoomIn的創始人顧卉妮表示:“現在很多學生連自己能不能(在美國)完成學業都不確定。”美國入境和海關執法局的數據也顯示,3月份赴美中國留學生的人數同比下降2%,是2009年以來首次下降。

北京的一名張姓高三學生表示,她放棄了赴美留學計劃,現在正學習德語,希望可以入讀德累斯頓的一個機器人專業。

這個學生說:“我已經浪費了一年時間準備SAT考試,但如果因為是中國人而有可能被擋在實驗室門外,那我去美國有什麼意義呢?”她所說的SAT考試是指申請美國大學要參加的標準化考試。

她的母親表示,對許多中國學生來說,“美國夢漸漸失去了光芒”,“如果美國讓他們感到不受歡迎,他們就會去別的地方……在這一代人的眼裡,整個世界都向他們敞開大門。”

據美國國際教育工作者協會稱,中國學生去年為美國經濟貢獻了130億美元,這個數字包括學費和生活費。

印第安納州珀杜大學的25歲博士生埃裡克·王表示,每年都要續簽簽證讓他緊張不安。他說:“這樣我很難規劃長期的研究項目,甚至沒法跟女朋友建立穩定關係。”

組織外國大學校園遊的李少文(音)說:“今年暑假,我們辦理了250多個家庭參觀歐洲和英國的大學,前往美國的家庭只有75個。去年的數字正相反。”而北京的一名獨立升學顧問則表示:“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會在好幾年裡時間裡越來越少。”

此外,耶魯和斯坦福等美國頂尖大學也抱怨說,貿易戰影響了學校招生。麻省理工學院校長拉斐爾·裡夫在6月25日發表的公開信中寫道,有學生和教職員工感覺到“單純因為自己是華裔而受到不公正的審查、誣衊和排擠”。

報道表示,上週在二十國集團峰會上,特朗普試圖緩解中國學生的擔憂,稱他們將受到“跟其他人一樣”的對待。他還提議實行“聰明人豁免”,讓優秀人才比較容易拿到綠卡得以永久居留。(編譯/何金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