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為員工建房縮水,董明珠白送房是理想,張近東現在就兌現了

劉強東為員工建房縮水,董明珠白送房是理想,張近東現在就兌現了

(▲圖為央視點贊這家企業解決員工住房問題的畫面)

文/華祥名

最近,一則新聞在朋友圈炸開了,有一家互聯網零售公司豪擲7億建的員工公寓正式入住了。網友評論:讓人羨慕哭了……

員工公寓提供30㎡-55㎡精緻戶型,為年輕人解決住房問題,讓其住得安心、舒心。公寓採用的“互聯網+”智能家居技術,一切家電、社區公共服務都可通過手機APP智能操作,各種服務一鍵解決。

一則數據表明,到了今天,中國30%的上市公司一年利潤不夠在北京買一套學區房的時候,給員工分房幾乎成為了天方夜譚,人們不禁要問,這是一傢什麼『牛』公司,竟然這麼『牛』氣沖天。

眾所周知,互聯網行業是近十年中國發展最快的行業,行業的人才之爭也最為殘酷,如何吸引人才,各大互聯網巨頭都在紛紛出招。

前不久,網上瘋傳格力的董小姐為員工建房,在一次格力的發佈會上,她直接就說:“我要讓我格力的員工,每一個人都有兩房一廳的房子,你做到退休我就給你!房價再高跟你沒關係!

但事實上呢,有網友吐槽稱,格力在哪建,什麼時候建,為何不見下文?由此可見,格力建房仍是未知數。

無獨有偶,除了董小姐喜歡"放炮",還有一個炮放得更大的,叫劉強東。他曾多次說為員工建寬敞明亮的房子,結果呢,他去參觀自己老家宿遷的員工宿舍,看到一間住6個人,於是在央視的鏡頭之下,表現出『怒氣沖天』的樣子,並對全國的電視觀眾宣佈:還要砸4.5億做“安居計劃”,給員工蓋房子。

設想一下,在劉強東自已的老家,還是在全國差不多最低房價的宿遷,當時也沒有實現京東員工的『安家夢』,更別說在房價高的『北上廣深』為員工建房了。

猶記得劉強東還說過一句話,大意是“京東員工,工資要比縣委書記高”,這句話釋放出的一個信號就是,現在我們給員工提供免費租房,越到後面工資越高,員工比縣委書記工資都高了,積累幾年就可以買房了,哪怕北京買不起,回老家肯定沒問題的。

為此有網友繼續吐槽:這些人都是在搞電視表演,不光是給員工畫餅,更重要的是在包裝自己的『高大上』,如今做什麼都得會打廣告,不僅明星們做了什麼慈善啊,開了什麼餐廳了,都會利用名氣來增加商業效應。

我曾說過,在互聯網的江湖裡,我們現在身處一個“膚淺注意力”的時代。這也使得一大批互聯網創業者拼了命去玩噱頭。好像有了流量,就有了用戶,但社會真正還是需要腳踏實地,長途跋涉,孜孜不倦,鍥而不捨。真正做企業,就像古人磨豆腐一樣,比“慢”、比“笨”、比紮實,追求手藝進步,不因金錢和時間的制約,扭曲自己的意志或做出妥協。不打嘴炮,不炒作,不忽悠,只堅持做自己認可的產品。

其實,在中國還是有一些務實的互聯網企業實實在在為員工解決居房困難。

早在2011年6月,騰訊就投資10億啟動安居計劃,現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的員工,購買首套房最高可以申請50萬元的無息貸款,一些二線城市的員工也可以申請最高25萬元的無息貸款。

阿里和騰訊一樣,工作滿3年的員工可以獲得20萬到30萬的免息貸款用於買房。同樣,後來很多企業學習阿里和騰訊做法,比如搜狗在2014年也宣佈投入1億元,啟動針對內部員工的“安居計劃”。

但這些互聯網巨頭雖然為員工解決購房難的問題,但真正去為員工建房鮮有所聞。

事實上,『房事』從古到今,都是企業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明清時期,山西晉商縱橫中國數百年,能成為全球第一商幫,究其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一般好的企業,不管哪一個老闆,都會解決員工住房難,讓員工安心工作。夥計進入這種票號,第一年工資2兩銀子,食宿全包。此後每年遞增,一般員工幹個八年十年的,隨便都能積累幾十兩到幾百兩銀子,幾十兩銀子明清時代可以在北京二環買個大房子。

時易世變,滄海桑田。時代變了,現在與明清時代卻卻相反,一些『高大上』的企業大都不會解決員工的住房,倒是一些低端的製造業的工廠才會解決農民工的住房。

劉強東為員工建房縮水,董明珠白送房是理想,張近東現在就兌現了

(▲圖為員工住房的實景照片)


再回過頭來說說開頭到底是一傢什麼樣的『牛』企業——這家企業叫蘇寧。

聽說,投入了7個億的蘇寧『蘇寧公寓』原本是用來出售的,但是張近東明確要求“不準賣,留給『1200』。(“1200工程”於2002年啟動,由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親自發起並推動,是蘇寧自主培養人才梯隊的標誌性工程,意在培養蘇寧事業發展的接班人。)

目前,在“一房難求”的社會現狀下,蘇寧還在北上廣深、南京、杭州等全國42個城市,約為員工提供9000餘套條件優越的宿舍和公寓,可滿足近4.5萬名員工的居住需求。蘇寧還自2017年起推出了“員工購房借款項目”。面向核心骨幹員工,提供最高額度50萬的購房借款,目前已批覆的累計申請金額近2億元。

築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在各大互聯網公司都減員增效的背後,作為中國商業零售領軍企業,蘇寧計劃2019年將再招8萬人。其大手筆招人留人的背後,凸顯的是企業對人才充分重視和極致的人文關懷,我想這也是29歲的蘇寧永遠保持『正青春,極速跑』的活力來源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