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海昏侯為何只做了27天皇帝?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南昌海昏侯墓,東西已經全部挖起來了,這海昏侯墓之所以能存到二千多年後的今天,是因為地殼變動,鄱陽湖的水位上升,把整個海昏候國埋入了湖底,然後,又通過二千多年的演變,近幾百年間又露出了水面,否則,早給東漢末年曹操帶的地幫摸金校尉給掏了。

西漢海昏侯為何只做了27天皇帝?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中的真車馬陪葬坑主墓航拍圖

當時所謂的海昏候國,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一個縣的行政區域那麼點大,而海昏候的不同之處在於他一生之中的跌宕起伏,其命運富有戲劇性的變化造成的。

這海昏候原名劉賀,生父是漢武大帝最寵愛的李夫人的兒子,被封為昌邑王劉髆,父親死了之後,這劉賀襲了個昌邑王,本來在封地可謂是逍遙自在,當個王爺呼風喚雨,倒也其樂無窮。然而,命運就有這麼怪,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他的小叔叔劉弗陵皇上掌權才幾年功夫就駕崩,自己又又沒有兒子。當朝大臣們就緊急商量,國不可一日無主呀,當時,定位為輔政大臣的霍光,堅決反對在漢武帝的兒子裡面再找皇上,他的算盤是,這些人一個個年紀跟自己相當,當了皇上後我這輔政大臣肯定沒有啥事幹。就只好在漢武帝孫子輩裡面找好些。

27天的短命皇帝:被擁上帝位又被趕下臺

於是在霍光的主持下,朝臣迎立劉賀,繼承大漢王朝的帝位。但僅僅即位二十七天之後,就以“行淫亂”的罪名,廢除其帝位,賜歸故國。至宣帝元康三年四月,宣帝下詔,降封為海昏侯,移居豫章郡。四年後的神爵三年,又“坐故行淫闢,不得置後”。逮元帝即位之後,始在初元三年,復封賀子代宗為海昏侯,傳子至孫,直至東漢時期。

西漢海昏侯為何只做了27天皇帝?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南昌海昏侯墓葬中出土的“昌邑九年造”漆器

劉賀被霍光統領群臣擁立,登上帝位,本來是出於霍光操縱朝政的需要。漢武帝去世之後,霍光通過種種陰謀手段,逐個清除了本來一同顧命朝政的桑弘羊、上官桀等人,達到了獨攬權柄的目的。但傀儡皇帝漢昭帝年僅二十二歲就離世而去,卻給他出了一個很大的難題。

西漢海昏侯為何只做了27天皇帝?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昭帝沒有子嗣繼承皇位,新皇帝就應該從他的兄弟當中甄選。當時“武帝六男獨有廣陵王胥在,群臣議所立,鹹持廣陵王”,但廣陵王劉胥早已長大成人,霍光對他頗為忌憚,於是,他改而選擇了昌邑王劉賀。根據相關情況推測,霍光改用昌邑王劉賀,大概是基於如下幾點考慮:第一,劉賀是武帝的孫子,輩份比劉胥低,更便於利用外孫女上官太后的名義來加以彈壓。第二,劉賀當年還不到二十歲,政治經驗很淺,比較容易控制。第三,從《漢書》記述的一系列行為舉止來看,劉賀的神智肯定不夠十分健全,至少不是很有韜略,霍光當然會覺得像這樣的人會更好掌控一些。

然而問題也就出在劉賀的神智不夠十分健全上。劉賀從進京的路上開始,直到進入未央宮領受皇帝璽綬之後,做出了一系列奇奇怪怪的舉動,但都只是生活瑣事,完全符合他“清狂童騃”的神智狀態和“動作無節”的行為特徵。

按理說,這些都是霍光意料之中的事情,也應該是他暗中得意的事情。可是,在劉賀登上皇帝御座僅僅二十七天之後,霍光卻舉述他一系列失於檢點的生活瑣事,冠以“行昏亂、危社稷”的罪狀,動用上官皇太后的名義,將其廢歸故國。假如昌邑王的行為,確實已經危及社稷,理應舉朝上下,盡人皆知,霍光宣佈這一決定時,人們自宜平靜接受。然而,當時的實際情況,卻是“群臣皆驚愕失色”,顯示出並沒有相應的徵兆,其間必有隱情。清人方濬頤曾就此質疑說:“昌邑受璽才二十七日,而連名奏書所陳罪狀累累,信乎否乎?”

西漢海昏侯為何只做了27天皇帝?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霍光像

劉賀為何被廢:假皇帝想當真皇帝

其實這一事件的真相,並不難揭示,從昌邑王劉賀和霍光這兩方面都能夠找到清楚的線索。在獨攬朝政多年之後,霍光遣人迎立昌邑王的意圖,當時冷眼旁觀者都一清二楚。在昌邑王入京時,其王府中尉王吉即特地上書,愷切陳情,非常明確地告誡昌邑王,他的身份,只是霍光選擇的傀儡,故即位後只能像昭帝一樣“垂拱南面”而“慎毋有所發”,絕不能觸動霍光的權柄。

孰知昌邑王劉賀並未能依言行事,竟然頭腦發熱,真的做起皇帝來了。在廢黜皇位時,霍光數算其罪過,雲昌邑王“受璽以來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節詔諸官署徵發,凡千一百二十七事”,特別是劉賀已經著手調整宮廷禁衛兵馬,詔命“王相安樂遷長樂衛尉”,亦即掌管太后寢宮長樂宮的戍衛,這是控制上官太后言行舉止乃至生命安危的緊要職位,霍光對此當然已經忍無可忍,廢黜其位不過是時間早晚的事情。

劉賀從封國帶到京城有舊臣二百餘人,他們大多都被霍光判以“亡輔導之誼,陷王於惡”的罪名,悉數誅殺。這批人臨刑前號呼市中,連連大叫“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這兩句痛惜不已的哀嘆,清楚反映出昌邑王登基之後,面對霍光統攬朝政的局面,這些人已經謀劃採取行動,清除霍光。無奈霍光已經嚴密控制朝廷多年,宮禁內外,多有耳目,對此必定有所風聞,從而迫使霍光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搶先下手,廢除昌邑王剛剛得到的皇位。

在霍光這一方面,《漢書》記載其謀劃廢立皇帝事經過雲:

光憂懣,獨以問所親故吏大司農田延年。延年曰:“將軍為國柱石,審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選賢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於古嘗有此否?”延年曰:“伊尹相殷,廢太甲以安宗廟,後世稱其忠。將軍若能行此,亦漢之伊尹也。”光乃引延年給事中,陰與車騎將軍張安世圖計。(《漢書》卷六八《霍光傳》)

密室陰謀擘劃停當之後,這場政變大戲,也就粉墨登場了:

(霍光)遂召丞相、御史、將軍、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博士會議未央宮。光曰:“昌邑王行昏亂,恐危社稷,如何?”群臣皆驚鄂失色,莫敢發言,但唯唯而已。田延年前,離席按劍,曰:“先帝屬將軍以幼孤,寄將軍以天下,以將軍忠賢能安劉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將傾,且漢之傳諡常為孝者,以長有天下,令宗廟血食也。如令漢家絕祀,將軍雖死,何面目見先帝於地下乎?今日之議,不得旋踵。群臣後應者,臣請劍斬之。”光謝曰:“九卿責光是也。天下匈匈不安,光當受難。”於是議者皆叩頭,曰:“萬姓之命在於將軍,唯大將軍令。”光即與群臣俱見白太后,具陳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廟狀。(《漢書》卷六八《霍光傳》)

此情此景,今日讀來,依然寒氣逼人;而且就連霍光本人,在數年之後,憶及當時“震動朝廷”的情景,尚且“舉手自撫心曰:‘使我至今病悸。’”

劉賀如何從廢帝成了海昏侯?

霍光發動政變趕走昌邑王之後,依然需要扶持一位劉姓皇帝,因“廣陵王已前不用,及燕刺王反誅,其子不在議中。近親唯有衛太子孫號皇曾孫在民間,鹹稱述焉”,於是選定了皇曾孫病已,這也就是後來的漢宣帝。與昌邑王相比,新皇帝的輩份又降低一輩,年齡則仍大致相當,對於霍光來說,這顯然更有利於施展上官太后的權威,來幫助他控制朝政,而宣帝長養民間,岳父許廣漢亦不過是一受刑宦者,沒有政治勢力作根基,同樣也更容易擺佈,此即清人惲敬在分析宣帝得以入主大統的原因時所說:“光懲於此(德勇案,指上節所述‘昌邑群臣謀光’事),故立宣帝,以起側微,無從官及強婣親為黨也。”近人呂思勉在研究昭宣之際史事時,也得出了同樣結論,以為“昌邑以親藩邸舊臣敗,(霍)光未嘗不懲其事,宣帝起匹夫,則無輔之者矣”。從表面上看,似乎很容易再重新造就一個合乎霍家理想的傀儡皇帝。

西漢海昏侯為何只做了27天皇帝?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漢宣帝杜陵

然而,霍光及其家人黨羽,都大大低估了宣帝的能力。漢宣帝自幼飽經磨難,與生長於皇宮王室而不知世事的昭帝、昌邑王完全不同,能夠更為理智地審時度勢,從大處著眼,妥善處理好和霍光及其黨羽的關係。宣帝“自在民間聞知霍氏尊盛日久”,早有思想準備,十分清楚面對這種局面,輕舉妄動,只能重蹈昌邑王覆轍。他需要做的事情,只是耐心等待時機,故史稱“時大將軍霍光輔政,上共(恭)己正南面,非宗廟之祀不出”。

在痛苦的忍耐中又度過六年之後,直到所謂地節二年(實際上當時行用的年號是本始六年)三月,漢宣帝終於熬到了出頭的日子:這時霍光死掉了。從這一年五月起,宣帝開始“親政”亦即直接處理朝廷日常政務了。接下來,漢宣帝用很老辣的手腕,在以隆重的禮節厚葬霍光的同時,尋找時機,一舉徹底清除了霍家的勢力。

被廢除帝位之後返歸故國的劉賀,位置頗有些微妙。《漢書》本傳記載霍光以上官皇后的名義,“賜湯沐邑二千戶(《漢書?諸侯王表》說是‘三千戶’,未詳孰是),故王家財物皆與賀。……國初,為山陽郡”。漢宣帝登基後,派遣山陽太守張敞去察看昌邑王的動向,張敞彙報情況時也稱劉賀為“故昌邑王”,而且是“居故宮”,後來賜封為海昏侯時也稱“其封故昌邑王”云云。區區兩千戶湯沐邑尚不及後來所封海昏侯之“食邑四千戶”,加之“故昌邑王”等說法,都表明劉賀在被廢除帝位之後,一直沒有其他爵位,只是故王和廢帝而已。

明確這一點可以知道,漢宣帝在元康三年將劉賀賜封為海昏侯,實際上是要給這段歷史一個了結,而劉賀到豫章後之所以還會有這麼厚重的陪葬,顯然與劉賀初被廢黜帝位時仍能繼續保留有“故王家財物”具有直接關係,海昏侯墓中出土的那件“昌邑九年造”漆器,就是其中之一。

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