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

(說歷史的女人——第839期)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不少,但有一些是有特殊稱謂的,比如後主。後主一詞始出自《三國志》,其作者陳壽曾在蜀漢為官,他在編寫《三國志·蜀書》的時候,就稱劉備為先主,劉禪為後主。後來人們把與劉禪有相似經歷的,被俘的割據政權(即中國歷史上的非主幹王朝)的末代君主均稱為後主,比如還有著名詞人唐後主李煜等。整個古代史上被史家定義為後主的亡國之君共有13位,除了劉禪和李煜外,他們分別是誰呢?他們都是昏君嗎?其中有無明君?今天咱們就按歷史順序分別來看看這13位後主都是什麼人物。

"

(說歷史的女人——第839期)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不少,但有一些是有特殊稱謂的,比如後主。後主一詞始出自《三國志》,其作者陳壽曾在蜀漢為官,他在編寫《三國志·蜀書》的時候,就稱劉備為先主,劉禪為後主。後來人們把與劉禪有相似經歷的,被俘的割據政權(即中國歷史上的非主幹王朝)的末代君主均稱為後主,比如還有著名詞人唐後主李煜等。整個古代史上被史家定義為後主的亡國之君共有13位,除了劉禪和李煜外,他們分別是誰呢?他們都是昏君嗎?其中有無明君?今天咱們就按歷史順序分別來看看這13位後主都是什麼人物。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第一位:樂不思蜀的劉禪。劉禪(207年—271年),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說起劉禪,大家都很熟悉了,僅一個成語樂不思蜀就讓其留名於世;不過也是這個成語讓後世對他頗多誤解。一般認為此人就是個扶不起來的阿斗,成了不思進取、胸無大志的代名詞。不過事實上,劉禪並不是那麼窩囊的一個人。比如諸葛亮就這樣評價他:“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其實在古代,一個皇帝能“任敏、愛德”已經不錯了,至少不是個昏君或者暴君。

劉禪也確實不是一個紈絝子弟,他也是歷經過苦難,見過大風大浪的人。比如208年九月,曹操在長阪坡大敗劉備,還在襁褓之中的劉禪在趙雲的保護之下才得以逃生,也是“見識”過千軍萬馬的;後來在212年,劉禪5歲時,又差點被繼母孫尚香“拐跑”,幸虧被趙雲、張飛及時救下。所以劉禪也是有過九死一生的閱歷的。劉備稱帝后,把劉禪立為太子,對他悉心培養,劉禪並非酒囊飯袋,也是飽讀史書,自小就熟讀過像《韓非子》《管子》《六韜》《左傳》這些名著的。

劉禪於223年繼位,當時才16歲,他拜諸葛亮為相父,並支持其北伐,後又支持姜維北伐。後期他寵信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263年,魏將鄧艾率軍攻滅蜀漢。劉禪投降後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在洛陽享了8年福後去世,享年64歲,還算高壽。

"

(說歷史的女人——第839期)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不少,但有一些是有特殊稱謂的,比如後主。後主一詞始出自《三國志》,其作者陳壽曾在蜀漢為官,他在編寫《三國志·蜀書》的時候,就稱劉備為先主,劉禪為後主。後來人們把與劉禪有相似經歷的,被俘的割據政權(即中國歷史上的非主幹王朝)的末代君主均稱為後主,比如還有著名詞人唐後主李煜等。整個古代史上被史家定義為後主的亡國之君共有13位,除了劉禪和李煜外,他們分別是誰呢?他們都是昏君嗎?其中有無明君?今天咱們就按歷史順序分別來看看這13位後主都是什麼人物。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第一位:樂不思蜀的劉禪。劉禪(207年—271年),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說起劉禪,大家都很熟悉了,僅一個成語樂不思蜀就讓其留名於世;不過也是這個成語讓後世對他頗多誤解。一般認為此人就是個扶不起來的阿斗,成了不思進取、胸無大志的代名詞。不過事實上,劉禪並不是那麼窩囊的一個人。比如諸葛亮就這樣評價他:“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其實在古代,一個皇帝能“任敏、愛德”已經不錯了,至少不是個昏君或者暴君。

劉禪也確實不是一個紈絝子弟,他也是歷經過苦難,見過大風大浪的人。比如208年九月,曹操在長阪坡大敗劉備,還在襁褓之中的劉禪在趙雲的保護之下才得以逃生,也是“見識”過千軍萬馬的;後來在212年,劉禪5歲時,又差點被繼母孫尚香“拐跑”,幸虧被趙雲、張飛及時救下。所以劉禪也是有過九死一生的閱歷的。劉備稱帝后,把劉禪立為太子,對他悉心培養,劉禪並非酒囊飯袋,也是飽讀史書,自小就熟讀過像《韓非子》《管子》《六韜》《左傳》這些名著的。

劉禪於223年繼位,當時才16歲,他拜諸葛亮為相父,並支持其北伐,後又支持姜維北伐。後期他寵信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263年,魏將鄧艾率軍攻滅蜀漢。劉禪投降後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在洛陽享了8年福後去世,享年64歲,還算高壽。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第二位:五胡十六國時期,成漢後主李勢(343年―347年在位)

這裡先簡介一下五胡十六國。西晉時期由於出現了一場大動亂即“八王之亂”,導致國力衰敗,北方眾多遊牧民族趁機叛亂,威脅中原王朝,史稱五胡亂華。他們當時在北方陸續建立了20多個小國家,而以其中的成漢、前趙、後趙、西涼、前秦等16個國家勢力比較強勁,北魏史學家崔鴻取其中的16個國家來代表這段時期,稱為“十六國”。當西晉滅亡後,中國的版圖上除了偏安江南的東晉外,其他地區都屬十六國的範圍。這個時期從304年到439年,歷時135年,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亂時期。

李勢就是十六國時期的第一個小國成漢的亡國之君。成漢是李雄於306年在四川成都所建,故史稱“成漢”。共立國43年,傳了五代即亡。這43年間,王位更迭頻繁,王室之間互相殺戮爭奪帝位。李勢,字子仁,史載此人身高七尺九寸,腰粗十四圍(史書語焉不詳,十四圍不知是14寸還是14扎),儼然一巨人,但他卻善於做仰臥起坐和俯臥撐,世人奇之,可見此君身體很棒。但李勢在位時,跟他父親一樣驕奢淫逸,貪財好色,不理國事,又殘害大臣,濫用刑法,乃暴君一枚,人人痛恨之。

公元347年,東晉大司馬桓溫率軍討伐李勢,李勢兵敗投降,成漢滅亡。桓溫將李勢及其親族十多人遷往晉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封李勢為歸義侯。跟劉禪一樣,李勢投降後,享了十幾年清福於公元361年去世。

第三位:五胡十六國時代,後涼後主呂隆(401年至403年在位)

後涼是十六國時期氐族人呂光於386年建立的政權。因地處涼州而為國號。統治範圍包括甘肅西部和寧夏、青海、新疆一部分。後涼共享國18年,卻歷經四代,也是父子兄弟之間互相殘殺,爭奪王位。

呂隆其人相貌俊美,善於騎射。公元401年,呂隆的弟弟呂超殺死皇帝呂纂(呂隆的堂兄),讓位給呂隆。呂隆還比較謙虛,他當時面有難色,想謙讓一番,說,“要不這皇帝你當?”他弟弟呂超很大方地說,“你就像駕著龍上了天的人,這皇帝是你的!”於是呂隆就不客氣了,直接稱帝,不,他還升了一級,稱天王。

不過此君也不是個明主,他即位後,為了樹立自己的威望,不是勵精圖治,而是大動干戈,誅殺豪族,導致國內人人不能自保。呂隆不事生產,導致國力大減,僅都城就餓死十幾萬人,出現人吃人現象。仇敵南涼和北涼趁機攻打之,呂隆內外交困,不能相抵,無奈率一萬多戶,於403年東遷長安投降後秦。呂隆共當了2年皇帝。可他不會像劉禪一樣享清福,於公元416年同兒子一塊謀反,失敗被誅。

第四位:五胡十六國時期,西涼後主李歆(417年至420年在位)

西涼是漢朝名將李廣的後代李暠(hao)於公元400年所建,其都城在敦煌,後遷酒泉。河西走廊一帶曾先後產生過五個“涼”政權,此國因其中心位於涼州(今甘肅武威)之西,故稱西涼。

417年,李暠去世,其子李歆嗣位。李歆,字士業,小字桐椎,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人。李歆在位時期,用刑過於嚴厲,喜歡打獵遊玩、對外征戰,又好大喜功。他剛愎自用,儘管其父留下有良臣,但他不聽勸諫,招致亡國。公元420年,西涼同北涼開戰,李歆兵敗被北涼國主沮渠蒙遜所殺。

第五位:五胡十六國時代,西秦後主乞伏慕末(428年至431年在位)

西秦(385年—431年)是隴西鮮卑族首領乞伏國仁所建,都城苑川(今甘肅蘭州西),其統治範圍包括甘肅西南部,青海部分地區,歷經四世而亡。

乞伏慕末,字安石跋,於428年繼位。此帝能征善戰,曾與繼位的第二年率軍擊敗吐谷渾與北涼聯軍。但他也是位暴君,因實行酷政濫刑而導致國勢衰退。做了三年皇帝,於431年被夏國攻破,並投降,他與宗族500餘人被殺,國滅。

"

(說歷史的女人——第839期)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不少,但有一些是有特殊稱謂的,比如後主。後主一詞始出自《三國志》,其作者陳壽曾在蜀漢為官,他在編寫《三國志·蜀書》的時候,就稱劉備為先主,劉禪為後主。後來人們把與劉禪有相似經歷的,被俘的割據政權(即中國歷史上的非主幹王朝)的末代君主均稱為後主,比如還有著名詞人唐後主李煜等。整個古代史上被史家定義為後主的亡國之君共有13位,除了劉禪和李煜外,他們分別是誰呢?他們都是昏君嗎?其中有無明君?今天咱們就按歷史順序分別來看看這13位後主都是什麼人物。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第一位:樂不思蜀的劉禪。劉禪(207年—271年),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說起劉禪,大家都很熟悉了,僅一個成語樂不思蜀就讓其留名於世;不過也是這個成語讓後世對他頗多誤解。一般認為此人就是個扶不起來的阿斗,成了不思進取、胸無大志的代名詞。不過事實上,劉禪並不是那麼窩囊的一個人。比如諸葛亮就這樣評價他:“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其實在古代,一個皇帝能“任敏、愛德”已經不錯了,至少不是個昏君或者暴君。

劉禪也確實不是一個紈絝子弟,他也是歷經過苦難,見過大風大浪的人。比如208年九月,曹操在長阪坡大敗劉備,還在襁褓之中的劉禪在趙雲的保護之下才得以逃生,也是“見識”過千軍萬馬的;後來在212年,劉禪5歲時,又差點被繼母孫尚香“拐跑”,幸虧被趙雲、張飛及時救下。所以劉禪也是有過九死一生的閱歷的。劉備稱帝后,把劉禪立為太子,對他悉心培養,劉禪並非酒囊飯袋,也是飽讀史書,自小就熟讀過像《韓非子》《管子》《六韜》《左傳》這些名著的。

劉禪於223年繼位,當時才16歲,他拜諸葛亮為相父,並支持其北伐,後又支持姜維北伐。後期他寵信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263年,魏將鄧艾率軍攻滅蜀漢。劉禪投降後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在洛陽享了8年福後去世,享年64歲,還算高壽。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第二位:五胡十六國時期,成漢後主李勢(343年―347年在位)

這裡先簡介一下五胡十六國。西晉時期由於出現了一場大動亂即“八王之亂”,導致國力衰敗,北方眾多遊牧民族趁機叛亂,威脅中原王朝,史稱五胡亂華。他們當時在北方陸續建立了20多個小國家,而以其中的成漢、前趙、後趙、西涼、前秦等16個國家勢力比較強勁,北魏史學家崔鴻取其中的16個國家來代表這段時期,稱為“十六國”。當西晉滅亡後,中國的版圖上除了偏安江南的東晉外,其他地區都屬十六國的範圍。這個時期從304年到439年,歷時135年,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亂時期。

李勢就是十六國時期的第一個小國成漢的亡國之君。成漢是李雄於306年在四川成都所建,故史稱“成漢”。共立國43年,傳了五代即亡。這43年間,王位更迭頻繁,王室之間互相殺戮爭奪帝位。李勢,字子仁,史載此人身高七尺九寸,腰粗十四圍(史書語焉不詳,十四圍不知是14寸還是14扎),儼然一巨人,但他卻善於做仰臥起坐和俯臥撐,世人奇之,可見此君身體很棒。但李勢在位時,跟他父親一樣驕奢淫逸,貪財好色,不理國事,又殘害大臣,濫用刑法,乃暴君一枚,人人痛恨之。

公元347年,東晉大司馬桓溫率軍討伐李勢,李勢兵敗投降,成漢滅亡。桓溫將李勢及其親族十多人遷往晉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封李勢為歸義侯。跟劉禪一樣,李勢投降後,享了十幾年清福於公元361年去世。

第三位:五胡十六國時代,後涼後主呂隆(401年至403年在位)

後涼是十六國時期氐族人呂光於386年建立的政權。因地處涼州而為國號。統治範圍包括甘肅西部和寧夏、青海、新疆一部分。後涼共享國18年,卻歷經四代,也是父子兄弟之間互相殘殺,爭奪王位。

呂隆其人相貌俊美,善於騎射。公元401年,呂隆的弟弟呂超殺死皇帝呂纂(呂隆的堂兄),讓位給呂隆。呂隆還比較謙虛,他當時面有難色,想謙讓一番,說,“要不這皇帝你當?”他弟弟呂超很大方地說,“你就像駕著龍上了天的人,這皇帝是你的!”於是呂隆就不客氣了,直接稱帝,不,他還升了一級,稱天王。

不過此君也不是個明主,他即位後,為了樹立自己的威望,不是勵精圖治,而是大動干戈,誅殺豪族,導致國內人人不能自保。呂隆不事生產,導致國力大減,僅都城就餓死十幾萬人,出現人吃人現象。仇敵南涼和北涼趁機攻打之,呂隆內外交困,不能相抵,無奈率一萬多戶,於403年東遷長安投降後秦。呂隆共當了2年皇帝。可他不會像劉禪一樣享清福,於公元416年同兒子一塊謀反,失敗被誅。

第四位:五胡十六國時期,西涼後主李歆(417年至420年在位)

西涼是漢朝名將李廣的後代李暠(hao)於公元400年所建,其都城在敦煌,後遷酒泉。河西走廊一帶曾先後產生過五個“涼”政權,此國因其中心位於涼州(今甘肅武威)之西,故稱西涼。

417年,李暠去世,其子李歆嗣位。李歆,字士業,小字桐椎,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人。李歆在位時期,用刑過於嚴厲,喜歡打獵遊玩、對外征戰,又好大喜功。他剛愎自用,儘管其父留下有良臣,但他不聽勸諫,招致亡國。公元420年,西涼同北涼開戰,李歆兵敗被北涼國主沮渠蒙遜所殺。

第五位:五胡十六國時代,西秦後主乞伏慕末(428年至431年在位)

西秦(385年—431年)是隴西鮮卑族首領乞伏國仁所建,都城苑川(今甘肅蘭州西),其統治範圍包括甘肅西南部,青海部分地區,歷經四世而亡。

乞伏慕末,字安石跋,於428年繼位。此帝能征善戰,曾與繼位的第二年率軍擊敗吐谷渾與北涼聯軍。但他也是位暴君,因實行酷政濫刑而導致國勢衰退。做了三年皇帝,於431年被夏國攻破,並投降,他與宗族500餘人被殺,國滅。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第六位:南北朝時代,南朝陳後主陳叔寶(582年至589年在位)

陳朝(557年—589年)是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最後一個朝代,是陳霸先取代南樑所建,都城建康,控制江陵以東、長江以南、越南以北的地區,共歷經五代。

陳後主陳叔寶(553—-604),字元秀,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人。他是陳朝也是南朝最後一位皇帝。陳叔寶自幼生長於深宮之中,不知稼穡之艱難,是一個標準的紈絝子弟。但他自小也是飽讀詩書,文才出眾,天賦異稟,一個標準的文藝青年。他在16歲時被立為皇太子,入主東宮之後就時常舉辦文藝“沙龍”,自然在其周圍聚集了一個不小的文人群體,其成員有江總、褚玠、陸瑜等,頗有名流。

陳叔寶於582年即位,他在位期間,荒廢朝政,耽於酒色,只醉心詩文和音樂。他生活奢侈腐化,大造園林宮殿,整天同一幫文友飲酒賦詩,不理朝政。他周圍更是美女成群,有袁昭儀、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尤其是張麗華,更是史上少有的美人,堪比仙女。史載她“髮長七尺,進止閒花,容色端麗”,而且還特別聰慧,能言善辯,記憶力超強。陳叔寶對之極寵,後來竟讓其干涉朝政,到了國家大事也“置張貴妃於膝上共決之”的地步。

"

(說歷史的女人——第839期)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不少,但有一些是有特殊稱謂的,比如後主。後主一詞始出自《三國志》,其作者陳壽曾在蜀漢為官,他在編寫《三國志·蜀書》的時候,就稱劉備為先主,劉禪為後主。後來人們把與劉禪有相似經歷的,被俘的割據政權(即中國歷史上的非主幹王朝)的末代君主均稱為後主,比如還有著名詞人唐後主李煜等。整個古代史上被史家定義為後主的亡國之君共有13位,除了劉禪和李煜外,他們分別是誰呢?他們都是昏君嗎?其中有無明君?今天咱們就按歷史順序分別來看看這13位後主都是什麼人物。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第一位:樂不思蜀的劉禪。劉禪(207年—271年),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說起劉禪,大家都很熟悉了,僅一個成語樂不思蜀就讓其留名於世;不過也是這個成語讓後世對他頗多誤解。一般認為此人就是個扶不起來的阿斗,成了不思進取、胸無大志的代名詞。不過事實上,劉禪並不是那麼窩囊的一個人。比如諸葛亮就這樣評價他:“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其實在古代,一個皇帝能“任敏、愛德”已經不錯了,至少不是個昏君或者暴君。

劉禪也確實不是一個紈絝子弟,他也是歷經過苦難,見過大風大浪的人。比如208年九月,曹操在長阪坡大敗劉備,還在襁褓之中的劉禪在趙雲的保護之下才得以逃生,也是“見識”過千軍萬馬的;後來在212年,劉禪5歲時,又差點被繼母孫尚香“拐跑”,幸虧被趙雲、張飛及時救下。所以劉禪也是有過九死一生的閱歷的。劉備稱帝后,把劉禪立為太子,對他悉心培養,劉禪並非酒囊飯袋,也是飽讀史書,自小就熟讀過像《韓非子》《管子》《六韜》《左傳》這些名著的。

劉禪於223年繼位,當時才16歲,他拜諸葛亮為相父,並支持其北伐,後又支持姜維北伐。後期他寵信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263年,魏將鄧艾率軍攻滅蜀漢。劉禪投降後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在洛陽享了8年福後去世,享年64歲,還算高壽。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第二位:五胡十六國時期,成漢後主李勢(343年―347年在位)

這裡先簡介一下五胡十六國。西晉時期由於出現了一場大動亂即“八王之亂”,導致國力衰敗,北方眾多遊牧民族趁機叛亂,威脅中原王朝,史稱五胡亂華。他們當時在北方陸續建立了20多個小國家,而以其中的成漢、前趙、後趙、西涼、前秦等16個國家勢力比較強勁,北魏史學家崔鴻取其中的16個國家來代表這段時期,稱為“十六國”。當西晉滅亡後,中國的版圖上除了偏安江南的東晉外,其他地區都屬十六國的範圍。這個時期從304年到439年,歷時135年,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亂時期。

李勢就是十六國時期的第一個小國成漢的亡國之君。成漢是李雄於306年在四川成都所建,故史稱“成漢”。共立國43年,傳了五代即亡。這43年間,王位更迭頻繁,王室之間互相殺戮爭奪帝位。李勢,字子仁,史載此人身高七尺九寸,腰粗十四圍(史書語焉不詳,十四圍不知是14寸還是14扎),儼然一巨人,但他卻善於做仰臥起坐和俯臥撐,世人奇之,可見此君身體很棒。但李勢在位時,跟他父親一樣驕奢淫逸,貪財好色,不理國事,又殘害大臣,濫用刑法,乃暴君一枚,人人痛恨之。

公元347年,東晉大司馬桓溫率軍討伐李勢,李勢兵敗投降,成漢滅亡。桓溫將李勢及其親族十多人遷往晉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封李勢為歸義侯。跟劉禪一樣,李勢投降後,享了十幾年清福於公元361年去世。

第三位:五胡十六國時代,後涼後主呂隆(401年至403年在位)

後涼是十六國時期氐族人呂光於386年建立的政權。因地處涼州而為國號。統治範圍包括甘肅西部和寧夏、青海、新疆一部分。後涼共享國18年,卻歷經四代,也是父子兄弟之間互相殘殺,爭奪王位。

呂隆其人相貌俊美,善於騎射。公元401年,呂隆的弟弟呂超殺死皇帝呂纂(呂隆的堂兄),讓位給呂隆。呂隆還比較謙虛,他當時面有難色,想謙讓一番,說,“要不這皇帝你當?”他弟弟呂超很大方地說,“你就像駕著龍上了天的人,這皇帝是你的!”於是呂隆就不客氣了,直接稱帝,不,他還升了一級,稱天王。

不過此君也不是個明主,他即位後,為了樹立自己的威望,不是勵精圖治,而是大動干戈,誅殺豪族,導致國內人人不能自保。呂隆不事生產,導致國力大減,僅都城就餓死十幾萬人,出現人吃人現象。仇敵南涼和北涼趁機攻打之,呂隆內外交困,不能相抵,無奈率一萬多戶,於403年東遷長安投降後秦。呂隆共當了2年皇帝。可他不會像劉禪一樣享清福,於公元416年同兒子一塊謀反,失敗被誅。

第四位:五胡十六國時期,西涼後主李歆(417年至420年在位)

西涼是漢朝名將李廣的後代李暠(hao)於公元400年所建,其都城在敦煌,後遷酒泉。河西走廊一帶曾先後產生過五個“涼”政權,此國因其中心位於涼州(今甘肅武威)之西,故稱西涼。

417年,李暠去世,其子李歆嗣位。李歆,字士業,小字桐椎,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人。李歆在位時期,用刑過於嚴厲,喜歡打獵遊玩、對外征戰,又好大喜功。他剛愎自用,儘管其父留下有良臣,但他不聽勸諫,招致亡國。公元420年,西涼同北涼開戰,李歆兵敗被北涼國主沮渠蒙遜所殺。

第五位:五胡十六國時代,西秦後主乞伏慕末(428年至431年在位)

西秦(385年—431年)是隴西鮮卑族首領乞伏國仁所建,都城苑川(今甘肅蘭州西),其統治範圍包括甘肅西南部,青海部分地區,歷經四世而亡。

乞伏慕末,字安石跋,於428年繼位。此帝能征善戰,曾與繼位的第二年率軍擊敗吐谷渾與北涼聯軍。但他也是位暴君,因實行酷政濫刑而導致國勢衰退。做了三年皇帝,於431年被夏國攻破,並投降,他與宗族500餘人被殺,國滅。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第六位:南北朝時代,南朝陳後主陳叔寶(582年至589年在位)

陳朝(557年—589年)是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最後一個朝代,是陳霸先取代南樑所建,都城建康,控制江陵以東、長江以南、越南以北的地區,共歷經五代。

陳後主陳叔寶(553—-604),字元秀,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人。他是陳朝也是南朝最後一位皇帝。陳叔寶自幼生長於深宮之中,不知稼穡之艱難,是一個標準的紈絝子弟。但他自小也是飽讀詩書,文才出眾,天賦異稟,一個標準的文藝青年。他在16歲時被立為皇太子,入主東宮之後就時常舉辦文藝“沙龍”,自然在其周圍聚集了一個不小的文人群體,其成員有江總、褚玠、陸瑜等,頗有名流。

陳叔寶於582年即位,他在位期間,荒廢朝政,耽於酒色,只醉心詩文和音樂。他生活奢侈腐化,大造園林宮殿,整天同一幫文友飲酒賦詩,不理朝政。他周圍更是美女成群,有袁昭儀、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尤其是張麗華,更是史上少有的美人,堪比仙女。史載她“髮長七尺,進止閒花,容色端麗”,而且還特別聰慧,能言善辯,記憶力超強。陳叔寶對之極寵,後來竟讓其干涉朝政,到了國家大事也“置張貴妃於膝上共決之”的地步。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陳叔寶可以說生不逢時,他繼位的前一年,一代梟雄楊堅建立了隋朝,統一天下已成必然之勢。588年底,隋文帝命晉王楊廣、清河公楊素為行軍元帥,總管韓擒虎、賀若弼等率51萬大軍直取江南。但陳叔寶自以為有長江天險,毫不在意,仍深居高閣,整日花天酒地。

589年初,隋軍以不可阻擋之勢攻破廣陵和都城建康,陳朝遂滅。陳叔寶自然投降,不過這位老陳,連投降的勇氣都沒有(大概是面子上掛不住),據說當時他和寵妃張麗華、孔貴嬪等躲在一口枯井裡,害得那口井自此也有了“胭脂井”的諢名。陳叔寶被擄至長安後,被隋文帝封為長城縣公,楊堅賜其美宅,禮遇甚厚,他則仍舊沉湎酒色,醉生夢死,悠哉樂哉。16年後病逝於洛陽。

陳叔寶應該說是一位人才,只是生錯了地方,本不該生於帝王家的,他跟後來的宋徽宗趙佶一樣,如果不當皇帝,而是專業搞藝術的話,則前途無量。他詩文俱佳,他和圈子裡的江總都是史上的豔情詩高手。陳後主詩歌留存有99篇(首),頗有名篇流傳於民間,比如《三婦豔詞十一首》、《採桑》等。

陳叔寶在音樂上也造詣頗高,其創作代表曲目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春江花月夜》等,這些都是他親自作詞作曲。歌詞寫得極好,比如《玉樹後庭花》:“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豔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簡直是神作。還有就是《春江花月夜》了。史上有不少以此命名的詩作和樂曲,比如後來的隋煬帝楊堅,唐朝的張若虛等,都有《春江花月夜》詩作問世,但陳叔寶是首創。

第七位:南北朝時期北齊後主高緯(565年至576年在位)

北齊(550年—577年)是南北朝時期的北朝割據政權,由東魏權臣高歡次子高洋所建,建都鄴城。共享國28年,歷經六朝。從文宣帝高洋開始,各個皇帝基本都是暴君。

高緯(556—577),字仁綱,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他9歲就當了皇帝,當時小屁孩一個,啥也不懂,光知道玩。他從小就知道吃喝玩樂,當了皇帝后,更是變本加厲地玩,自稱“無愁天子”,經常帶一批太監和宮女唱歌跳舞,搞個宮廷歌舞晚會之類的,還自己在晚會上自彈自唱。這樣自然荒廢了朝政,朝中大權被一幫奸臣把持了。此人還荒淫殘暴,曾把一個宮女脫光扔進一個大盆子裡,讓蠍子咬著取樂。

高緯還聽信讒言,誅殺名將斛律光。高緯最著名的軼事就是寵美人馮小憐了,他經常帶著馮小憐看打仗,可以為她開始或者終止一場戰爭。公元577年正月,北周來攻北齊的鄴城,本來鄴城還有10萬大軍,可高緯毫不抵抗,把皇位直接傳給8歲的兒子然後就跑了。為此後來的詩人李商隱還寫了一首詩以諷喻之:“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不過高緯沒能逃跑成功,又被抓到長安。一年後,高緯父子被北周皇帝宇文邕以謀反罪處決,不是殺頭,而是用辣椒塞嘴,被辣死了。

第八位:南北朝時代,後梁後主蕭琮(585年至587年在位)

後梁(555—587年),又稱為西樑。554年,西魏宇文泰攻陷樑朝(屬南朝)都城江陵,殺梁元帝,立蕭詧為帝,建樑朝,因與前面的樑朝區別,史稱西樑或後梁。

西樑享國32年,共傳三世。蕭琮(558―607年),字溫文,南蘭陵(今江蘇武進縣)人,他是西樑宣帝蕭詧之孫,是後來隋煬帝的蕭皇后之兄弟。

史載蕭琮寬仁大度,風流倜儻,放蕩不羈,學識淵博,而且擅長騎射。他曾令人伏在地上舉起貼子,他自己騎馬箭射,能十發十中。他於585年正式即位。當時隋文帝楊堅即將完成統一大業,除了陳叔寶的陳朝外,也就剩下比陳朝勢力小得多的西樑了。

585年,隋文帝徵召蕭琮叔父蕭岑入朝,封懷義郡公,並將蕭岑扣留在長安,設置江陵總管以便監視蕭琮。587年,蕭琮審時度勢,以為不可能同強大的隋朝抗衡,遂接受隋文帝徵召入朝。但其叔父蕭巖等不服隋朝,投降了陳朝。於是,隋文帝廢黜西樑,並拜蕭琮為上柱國,封莒國公。

隋煬帝即位後,蕭琮仍深受器重,被封為樑國公。大業三年,民間童謠說“西樑將要興盛”,為隋煬帝所忌,蕭琮被貶為庶民,不久去世,被追贈左光祿大夫。

第九位: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的後主王衍(919年至925年在位)

前蜀(907年—925年)由王建所建,定都於成都,其疆域約為今四川、甘肅、陝西南部、湖北西部,歷二主,共十八年。

王衍繼位後奢侈荒淫,大建宮殿,巡遊諸郡,耗費大量財力,民怨沸騰;而且太后、太妃還賣官鬻爵,臣僚也賄賂成風,政治十分腐敗。王衍也是個標準的亡國之君。此人特愛到處巡遊。925年,他聽說秦州美女甚多,於是以巡邊名義遠遊。可走到半路時,受到南唐攻擊,嚇得趕緊逃回成都。他最後與眾臣一同抬著棺材,並且身綁荊棘,以這種恥辱的方式投降於後唐。後唐莊宗李存勖把王衍及降族押解出西蜀後,感覺沒用,就在半路上把他們處決了。

第十位:五代十國時期,後蜀的後主孟昶(934年至965年在位)

後蜀(934——966)又稱孟蜀,是孟知祥所建,定都成都。其疆域較前蜀要小。孟知祥稱帝不久即去世,其子孟昶繼位。

孟昶(chǎng)(919―965),字保元,祖籍邢州龍崗(今河北省邢臺市),生於太原。他幼年即位,不能親政,大臣多為其父的故人,他們驕橫不法,奪人田宅,窮奢極欲,視孟昶如無物。孟昶經過激烈鬥爭,誅殺了恃功驕橫的大將李仁罕,令滿朝懾服,開始親政。他又攻取秦、鳳、階、成四州,盡佔前蜀之地。他在位32年,頗能勵精圖治,境內少有戰事,故後蜀經濟得到發展。

964年,宋太祖趙匡胤派王全斌等伐蜀。次年,孟昶降宋,被俘至京師,拜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秦國公。當年去世,追贈尚書令、楚王,諡號“恭孝”。

孟昶好學能文,《全唐詩》存其詩一首。

"

(說歷史的女人——第839期)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不少,但有一些是有特殊稱謂的,比如後主。後主一詞始出自《三國志》,其作者陳壽曾在蜀漢為官,他在編寫《三國志·蜀書》的時候,就稱劉備為先主,劉禪為後主。後來人們把與劉禪有相似經歷的,被俘的割據政權(即中國歷史上的非主幹王朝)的末代君主均稱為後主,比如還有著名詞人唐後主李煜等。整個古代史上被史家定義為後主的亡國之君共有13位,除了劉禪和李煜外,他們分別是誰呢?他們都是昏君嗎?其中有無明君?今天咱們就按歷史順序分別來看看這13位後主都是什麼人物。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第一位:樂不思蜀的劉禪。劉禪(207年—271年),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說起劉禪,大家都很熟悉了,僅一個成語樂不思蜀就讓其留名於世;不過也是這個成語讓後世對他頗多誤解。一般認為此人就是個扶不起來的阿斗,成了不思進取、胸無大志的代名詞。不過事實上,劉禪並不是那麼窩囊的一個人。比如諸葛亮就這樣評價他:“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其實在古代,一個皇帝能“任敏、愛德”已經不錯了,至少不是個昏君或者暴君。

劉禪也確實不是一個紈絝子弟,他也是歷經過苦難,見過大風大浪的人。比如208年九月,曹操在長阪坡大敗劉備,還在襁褓之中的劉禪在趙雲的保護之下才得以逃生,也是“見識”過千軍萬馬的;後來在212年,劉禪5歲時,又差點被繼母孫尚香“拐跑”,幸虧被趙雲、張飛及時救下。所以劉禪也是有過九死一生的閱歷的。劉備稱帝后,把劉禪立為太子,對他悉心培養,劉禪並非酒囊飯袋,也是飽讀史書,自小就熟讀過像《韓非子》《管子》《六韜》《左傳》這些名著的。

劉禪於223年繼位,當時才16歲,他拜諸葛亮為相父,並支持其北伐,後又支持姜維北伐。後期他寵信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263年,魏將鄧艾率軍攻滅蜀漢。劉禪投降後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在洛陽享了8年福後去世,享年64歲,還算高壽。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第二位:五胡十六國時期,成漢後主李勢(343年―347年在位)

這裡先簡介一下五胡十六國。西晉時期由於出現了一場大動亂即“八王之亂”,導致國力衰敗,北方眾多遊牧民族趁機叛亂,威脅中原王朝,史稱五胡亂華。他們當時在北方陸續建立了20多個小國家,而以其中的成漢、前趙、後趙、西涼、前秦等16個國家勢力比較強勁,北魏史學家崔鴻取其中的16個國家來代表這段時期,稱為“十六國”。當西晉滅亡後,中國的版圖上除了偏安江南的東晉外,其他地區都屬十六國的範圍。這個時期從304年到439年,歷時135年,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亂時期。

李勢就是十六國時期的第一個小國成漢的亡國之君。成漢是李雄於306年在四川成都所建,故史稱“成漢”。共立國43年,傳了五代即亡。這43年間,王位更迭頻繁,王室之間互相殺戮爭奪帝位。李勢,字子仁,史載此人身高七尺九寸,腰粗十四圍(史書語焉不詳,十四圍不知是14寸還是14扎),儼然一巨人,但他卻善於做仰臥起坐和俯臥撐,世人奇之,可見此君身體很棒。但李勢在位時,跟他父親一樣驕奢淫逸,貪財好色,不理國事,又殘害大臣,濫用刑法,乃暴君一枚,人人痛恨之。

公元347年,東晉大司馬桓溫率軍討伐李勢,李勢兵敗投降,成漢滅亡。桓溫將李勢及其親族十多人遷往晉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封李勢為歸義侯。跟劉禪一樣,李勢投降後,享了十幾年清福於公元361年去世。

第三位:五胡十六國時代,後涼後主呂隆(401年至403年在位)

後涼是十六國時期氐族人呂光於386年建立的政權。因地處涼州而為國號。統治範圍包括甘肅西部和寧夏、青海、新疆一部分。後涼共享國18年,卻歷經四代,也是父子兄弟之間互相殘殺,爭奪王位。

呂隆其人相貌俊美,善於騎射。公元401年,呂隆的弟弟呂超殺死皇帝呂纂(呂隆的堂兄),讓位給呂隆。呂隆還比較謙虛,他當時面有難色,想謙讓一番,說,“要不這皇帝你當?”他弟弟呂超很大方地說,“你就像駕著龍上了天的人,這皇帝是你的!”於是呂隆就不客氣了,直接稱帝,不,他還升了一級,稱天王。

不過此君也不是個明主,他即位後,為了樹立自己的威望,不是勵精圖治,而是大動干戈,誅殺豪族,導致國內人人不能自保。呂隆不事生產,導致國力大減,僅都城就餓死十幾萬人,出現人吃人現象。仇敵南涼和北涼趁機攻打之,呂隆內外交困,不能相抵,無奈率一萬多戶,於403年東遷長安投降後秦。呂隆共當了2年皇帝。可他不會像劉禪一樣享清福,於公元416年同兒子一塊謀反,失敗被誅。

第四位:五胡十六國時期,西涼後主李歆(417年至420年在位)

西涼是漢朝名將李廣的後代李暠(hao)於公元400年所建,其都城在敦煌,後遷酒泉。河西走廊一帶曾先後產生過五個“涼”政權,此國因其中心位於涼州(今甘肅武威)之西,故稱西涼。

417年,李暠去世,其子李歆嗣位。李歆,字士業,小字桐椎,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人。李歆在位時期,用刑過於嚴厲,喜歡打獵遊玩、對外征戰,又好大喜功。他剛愎自用,儘管其父留下有良臣,但他不聽勸諫,招致亡國。公元420年,西涼同北涼開戰,李歆兵敗被北涼國主沮渠蒙遜所殺。

第五位:五胡十六國時代,西秦後主乞伏慕末(428年至431年在位)

西秦(385年—431年)是隴西鮮卑族首領乞伏國仁所建,都城苑川(今甘肅蘭州西),其統治範圍包括甘肅西南部,青海部分地區,歷經四世而亡。

乞伏慕末,字安石跋,於428年繼位。此帝能征善戰,曾與繼位的第二年率軍擊敗吐谷渾與北涼聯軍。但他也是位暴君,因實行酷政濫刑而導致國勢衰退。做了三年皇帝,於431年被夏國攻破,並投降,他與宗族500餘人被殺,國滅。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第六位:南北朝時代,南朝陳後主陳叔寶(582年至589年在位)

陳朝(557年—589年)是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最後一個朝代,是陳霸先取代南樑所建,都城建康,控制江陵以東、長江以南、越南以北的地區,共歷經五代。

陳後主陳叔寶(553—-604),字元秀,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人。他是陳朝也是南朝最後一位皇帝。陳叔寶自幼生長於深宮之中,不知稼穡之艱難,是一個標準的紈絝子弟。但他自小也是飽讀詩書,文才出眾,天賦異稟,一個標準的文藝青年。他在16歲時被立為皇太子,入主東宮之後就時常舉辦文藝“沙龍”,自然在其周圍聚集了一個不小的文人群體,其成員有江總、褚玠、陸瑜等,頗有名流。

陳叔寶於582年即位,他在位期間,荒廢朝政,耽於酒色,只醉心詩文和音樂。他生活奢侈腐化,大造園林宮殿,整天同一幫文友飲酒賦詩,不理朝政。他周圍更是美女成群,有袁昭儀、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尤其是張麗華,更是史上少有的美人,堪比仙女。史載她“髮長七尺,進止閒花,容色端麗”,而且還特別聰慧,能言善辯,記憶力超強。陳叔寶對之極寵,後來竟讓其干涉朝政,到了國家大事也“置張貴妃於膝上共決之”的地步。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陳叔寶可以說生不逢時,他繼位的前一年,一代梟雄楊堅建立了隋朝,統一天下已成必然之勢。588年底,隋文帝命晉王楊廣、清河公楊素為行軍元帥,總管韓擒虎、賀若弼等率51萬大軍直取江南。但陳叔寶自以為有長江天險,毫不在意,仍深居高閣,整日花天酒地。

589年初,隋軍以不可阻擋之勢攻破廣陵和都城建康,陳朝遂滅。陳叔寶自然投降,不過這位老陳,連投降的勇氣都沒有(大概是面子上掛不住),據說當時他和寵妃張麗華、孔貴嬪等躲在一口枯井裡,害得那口井自此也有了“胭脂井”的諢名。陳叔寶被擄至長安後,被隋文帝封為長城縣公,楊堅賜其美宅,禮遇甚厚,他則仍舊沉湎酒色,醉生夢死,悠哉樂哉。16年後病逝於洛陽。

陳叔寶應該說是一位人才,只是生錯了地方,本不該生於帝王家的,他跟後來的宋徽宗趙佶一樣,如果不當皇帝,而是專業搞藝術的話,則前途無量。他詩文俱佳,他和圈子裡的江總都是史上的豔情詩高手。陳後主詩歌留存有99篇(首),頗有名篇流傳於民間,比如《三婦豔詞十一首》、《採桑》等。

陳叔寶在音樂上也造詣頗高,其創作代表曲目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春江花月夜》等,這些都是他親自作詞作曲。歌詞寫得極好,比如《玉樹後庭花》:“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豔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簡直是神作。還有就是《春江花月夜》了。史上有不少以此命名的詩作和樂曲,比如後來的隋煬帝楊堅,唐朝的張若虛等,都有《春江花月夜》詩作問世,但陳叔寶是首創。

第七位:南北朝時期北齊後主高緯(565年至576年在位)

北齊(550年—577年)是南北朝時期的北朝割據政權,由東魏權臣高歡次子高洋所建,建都鄴城。共享國28年,歷經六朝。從文宣帝高洋開始,各個皇帝基本都是暴君。

高緯(556—577),字仁綱,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他9歲就當了皇帝,當時小屁孩一個,啥也不懂,光知道玩。他從小就知道吃喝玩樂,當了皇帝后,更是變本加厲地玩,自稱“無愁天子”,經常帶一批太監和宮女唱歌跳舞,搞個宮廷歌舞晚會之類的,還自己在晚會上自彈自唱。這樣自然荒廢了朝政,朝中大權被一幫奸臣把持了。此人還荒淫殘暴,曾把一個宮女脫光扔進一個大盆子裡,讓蠍子咬著取樂。

高緯還聽信讒言,誅殺名將斛律光。高緯最著名的軼事就是寵美人馮小憐了,他經常帶著馮小憐看打仗,可以為她開始或者終止一場戰爭。公元577年正月,北周來攻北齊的鄴城,本來鄴城還有10萬大軍,可高緯毫不抵抗,把皇位直接傳給8歲的兒子然後就跑了。為此後來的詩人李商隱還寫了一首詩以諷喻之:“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不過高緯沒能逃跑成功,又被抓到長安。一年後,高緯父子被北周皇帝宇文邕以謀反罪處決,不是殺頭,而是用辣椒塞嘴,被辣死了。

第八位:南北朝時代,後梁後主蕭琮(585年至587年在位)

後梁(555—587年),又稱為西樑。554年,西魏宇文泰攻陷樑朝(屬南朝)都城江陵,殺梁元帝,立蕭詧為帝,建樑朝,因與前面的樑朝區別,史稱西樑或後梁。

西樑享國32年,共傳三世。蕭琮(558―607年),字溫文,南蘭陵(今江蘇武進縣)人,他是西樑宣帝蕭詧之孫,是後來隋煬帝的蕭皇后之兄弟。

史載蕭琮寬仁大度,風流倜儻,放蕩不羈,學識淵博,而且擅長騎射。他曾令人伏在地上舉起貼子,他自己騎馬箭射,能十發十中。他於585年正式即位。當時隋文帝楊堅即將完成統一大業,除了陳叔寶的陳朝外,也就剩下比陳朝勢力小得多的西樑了。

585年,隋文帝徵召蕭琮叔父蕭岑入朝,封懷義郡公,並將蕭岑扣留在長安,設置江陵總管以便監視蕭琮。587年,蕭琮審時度勢,以為不可能同強大的隋朝抗衡,遂接受隋文帝徵召入朝。但其叔父蕭巖等不服隋朝,投降了陳朝。於是,隋文帝廢黜西樑,並拜蕭琮為上柱國,封莒國公。

隋煬帝即位後,蕭琮仍深受器重,被封為樑國公。大業三年,民間童謠說“西樑將要興盛”,為隋煬帝所忌,蕭琮被貶為庶民,不久去世,被追贈左光祿大夫。

第九位: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的後主王衍(919年至925年在位)

前蜀(907年—925年)由王建所建,定都於成都,其疆域約為今四川、甘肅、陝西南部、湖北西部,歷二主,共十八年。

王衍繼位後奢侈荒淫,大建宮殿,巡遊諸郡,耗費大量財力,民怨沸騰;而且太后、太妃還賣官鬻爵,臣僚也賄賂成風,政治十分腐敗。王衍也是個標準的亡國之君。此人特愛到處巡遊。925年,他聽說秦州美女甚多,於是以巡邊名義遠遊。可走到半路時,受到南唐攻擊,嚇得趕緊逃回成都。他最後與眾臣一同抬著棺材,並且身綁荊棘,以這種恥辱的方式投降於後唐。後唐莊宗李存勖把王衍及降族押解出西蜀後,感覺沒用,就在半路上把他們處決了。

第十位:五代十國時期,後蜀的後主孟昶(934年至965年在位)

後蜀(934——966)又稱孟蜀,是孟知祥所建,定都成都。其疆域較前蜀要小。孟知祥稱帝不久即去世,其子孟昶繼位。

孟昶(chǎng)(919―965),字保元,祖籍邢州龍崗(今河北省邢臺市),生於太原。他幼年即位,不能親政,大臣多為其父的故人,他們驕橫不法,奪人田宅,窮奢極欲,視孟昶如無物。孟昶經過激烈鬥爭,誅殺了恃功驕橫的大將李仁罕,令滿朝懾服,開始親政。他又攻取秦、鳳、階、成四州,盡佔前蜀之地。他在位32年,頗能勵精圖治,境內少有戰事,故後蜀經濟得到發展。

964年,宋太祖趙匡胤派王全斌等伐蜀。次年,孟昶降宋,被俘至京師,拜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秦國公。當年去世,追贈尚書令、楚王,諡號“恭孝”。

孟昶好學能文,《全唐詩》存其詩一首。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第十一位: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後主劉鋹(958年至971年在位)

南漢(917—971)位於現今天兩廣、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是劉巖於917年所建,都城在番禺(今廣州)。共歷時54年,四世而亡。

劉鋹(942年-980年),原名劉繼興,他在位期間,重用宦官,荒淫無度,朝政糜爛不堪,國力大衰。970年,宋朝派潭州防禦使潘美攻南漢。南漢舊將先前多因讒言而被殺,掌兵權的只有無能的宦官,所以難以抵抗。971年,劉鋹縱火焚燬宮殿、府庫,準備向海上逃亡;還沒出發,船舶就被宦官與衛兵盜走了。劉鋹只得投降。他的命好,被宋太祖趙匡胤赦免,並任命其為金紫光祿大夫,封恩赦侯。

第十二位: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961年至975年在位)

南唐(937—976)是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權,定都江寧(今江蘇南京),後遷都南昌。傳三世一帝二主,享國39年,是五代十國當中版圖較大,而且比較富庶的國家。其經濟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對外開放程度最高,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蘇、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

李煜(937―978),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生於金陵。

據《新五代史》記載,李煜“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駢齒指牙齒重疊,其實就是一種比較整齊的齙牙,自古以來被認為是聖人之像,古書上載帝嚳、周武王、孔子都生有駢齒;重瞳就是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但實際上經過現代醫學解釋,這種情況屬於瞳孔發生了粘連畸變,又叫對子眼,在古書裡記載有重瞳的人也都不是一般人,比如倉頡、舜、晉文公重耳、項羽等。李煜因長相奇異遭長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為避禍,醉心於詩書詞文,不問政事,無意爭位。

但959年,太子弘冀病逝,李煜不得不接班,被老爹立為太子。李煜運氣好,不用爭,皇帝就是自己的了。然造化弄人,他這皇帝還不如不當。因為他於961年繼位時,北宋已經建立,宋太祖趙匡胤一統天下幾成定居,所以李煜註定也是位亡國之君。

李煜的經歷跟陳後主陳叔寶很類似,不過相對於陳叔寶,李煜更加“明白事理”,他上位後,面對強大的宋朝,乾脆俯首稱臣,尊宋為正統,年年向北宋納貢以保平安。971年十月,趙匡胤滅南漢,李煜直接去除帝號,不稱皇帝了,改稱“江南國主”,可見這位也是個軟骨頭。

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趙匡胤於974年開始大舉攻伐南唐。這時李煜倒是硬了起來,開始備戰,並停止沿用北宋年號。可為時已晚,南唐的緊鄰吳越也聯合北宋攻打南唐。於是第二年12月,金陵失守,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宋太祖封其為違命侯。

李煜於978年去世。關於他的死頗有爭議,民間多傳說他是被宋太宗毒死的。978年七夕節,李煜在其42歲生日時作《虞美人》一詞追思往事,懷念故國,並命南唐故妓詠唱,宋太宗聽到後非常憤怒,諸罪並罰,遂賜牽機藥鴆殺李煜。不過此事在正史裡並沒有記載。按當時宋朝對待文人的寬鬆政策,似乎一個皇帝沒必要對一個徹底喪失政治志向,完全成了一個落魄文人的李煜下手吧。

李煜就像陳後主陳叔寶一樣,都是大才子,但都是不適合做皇帝的人。李煜出生南唐深宮,自幼受寵,在生活腐化、縱情聲色方面比陳叔寶有過之而無不及。李煜曾用玳瑁為釘,用綠寶石鑲嵌窗格,以紅羅朱紗糊在窗上等。

李煜的文采更是比陳叔寶還要優秀得多,他詩詞歌賦是樣樣精通,而且還精工書法、繪畫、音樂等,簡直全才。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語言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亡國後他的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為晚唐五代詞中翹楚,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被後世學者極為推崇,甚至被認為是古今第一詞人(比如著名學者堡子就是這樣認為的),李煜也是婉約派詞的鼻祖之一。

第十三位:金朝金後主完顏承麟(1234年在位)

金朝(1115-1234),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120年。金朝不用多講了,它是宋王朝的惡夢,也是古代漢人心中永遠的痛。金朝是完顏阿骨打所建。

金末帝完顏承麟是金朝末代皇帝,女真名呼敦。他是金世祖完顏劾裡缽的後代,驍勇善戰、才略兼備,深受金哀宗完顏守緒為器重。1232年,蒙古大軍南下伐金,金哀宗棄都城汴梁南下,逃至蔡州(河南汝南縣)。南宋聯合蒙古圍攻蔡州,金帝到了窮途末路,部下紛紛逃走或投降,唯完顏承麟對金哀宗不離不棄。

1234年,宋蒙聯軍兵臨城下,金哀宗不願做亡國之君,於2月8日傳位於完顏承麟。次日,完顏承麟繼位大典還未完成,蔡州城破,金哀宗自殺;金末帝完顏承麟拼命抵抗,死於亂軍之中。完顏承麟在位時間不足一個時辰,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13位後主,無一例外都是亡國之君。那麼其中有沒有明君呢?按理說,既然是亡國之君,何來明君?不過也不是絕對的,歷史上許多國家亡國很大程度上也是大勢所趨,也就是氣數盡了,不得不亡,縱是明君又能如何?其實在以上13位後主之中,也並非都是昏君。至少有三位也算稱得上是明君的。

第一個就是劉禪。劉禪雖然最後做了亡國之君,但那是歷史大勢所趨,任誰都改變不了的。劉禪223年繼位,到263年投降魏國,共在位41年之久,這在歷史上也不多見。而且在這近半個世紀之中,劉禪能保證蜀國不出現大的動亂,能讓老百姓基本安定的生活,已是難能可貴。但你會說,這還不是諸葛亮的功勞?錯,諸葛亮在劉備去世11年之後就離世了,也就是說,劉禪在諸葛亮死後又掌國30年,30年執政談何容易!

當然諸葛亮去世之後,他留下了諸如姜維、蔣琬等治國安邦之才來輔佐劉禪,但是如果劉禪不會用人的話,再好的人才也沒用。至少劉禪還是比較能禮賢下士,有用人之智慧的。最後他可以說是敗在司馬氏手下的。然司馬氏在歷史上絕對是頂尖的家族。至於說劉禪最後投降而不是自殺殉國,這似乎也可以理解,他的投降至少也保護了蜀漢人民的安全,如果他誓死抵抗,蜀國會不會變成人間地獄?因為蜀國同魏國實力懸殊還是很大的,按司馬懿、司馬昭之狠心,這完全是有可能的。所以說,總體來看,劉禪這個皇帝當的還是不錯的,至少對於老百姓來說是如此。

"

(說歷史的女人——第839期)歷史上的亡國之君不少,但有一些是有特殊稱謂的,比如後主。後主一詞始出自《三國志》,其作者陳壽曾在蜀漢為官,他在編寫《三國志·蜀書》的時候,就稱劉備為先主,劉禪為後主。後來人們把與劉禪有相似經歷的,被俘的割據政權(即中國歷史上的非主幹王朝)的末代君主均稱為後主,比如還有著名詞人唐後主李煜等。整個古代史上被史家定義為後主的亡國之君共有13位,除了劉禪和李煜外,他們分別是誰呢?他們都是昏君嗎?其中有無明君?今天咱們就按歷史順序分別來看看這13位後主都是什麼人物。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第一位:樂不思蜀的劉禪。劉禪(207年—271年),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漢昭烈帝劉備之子。說起劉禪,大家都很熟悉了,僅一個成語樂不思蜀就讓其留名於世;不過也是這個成語讓後世對他頗多誤解。一般認為此人就是個扶不起來的阿斗,成了不思進取、胸無大志的代名詞。不過事實上,劉禪並不是那麼窩囊的一個人。比如諸葛亮就這樣評價他:“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其實在古代,一個皇帝能“任敏、愛德”已經不錯了,至少不是個昏君或者暴君。

劉禪也確實不是一個紈絝子弟,他也是歷經過苦難,見過大風大浪的人。比如208年九月,曹操在長阪坡大敗劉備,還在襁褓之中的劉禪在趙雲的保護之下才得以逃生,也是“見識”過千軍萬馬的;後來在212年,劉禪5歲時,又差點被繼母孫尚香“拐跑”,幸虧被趙雲、張飛及時救下。所以劉禪也是有過九死一生的閱歷的。劉備稱帝后,把劉禪立為太子,對他悉心培養,劉禪並非酒囊飯袋,也是飽讀史書,自小就熟讀過像《韓非子》《管子》《六韜》《左傳》這些名著的。

劉禪於223年繼位,當時才16歲,他拜諸葛亮為相父,並支持其北伐,後又支持姜維北伐。後期他寵信黃皓,致使蜀漢逐漸走向衰弱。263年,魏將鄧艾率軍攻滅蜀漢。劉禪投降後被遷往洛陽居住,受封為安樂公,在洛陽享了8年福後去世,享年64歲,還算高壽。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第二位:五胡十六國時期,成漢後主李勢(343年―347年在位)

這裡先簡介一下五胡十六國。西晉時期由於出現了一場大動亂即“八王之亂”,導致國力衰敗,北方眾多遊牧民族趁機叛亂,威脅中原王朝,史稱五胡亂華。他們當時在北方陸續建立了20多個小國家,而以其中的成漢、前趙、後趙、西涼、前秦等16個國家勢力比較強勁,北魏史學家崔鴻取其中的16個國家來代表這段時期,稱為“十六國”。當西晉滅亡後,中國的版圖上除了偏安江南的東晉外,其他地區都屬十六國的範圍。這個時期從304年到439年,歷時135年,是中國歷史上的大動亂時期。

李勢就是十六國時期的第一個小國成漢的亡國之君。成漢是李雄於306年在四川成都所建,故史稱“成漢”。共立國43年,傳了五代即亡。這43年間,王位更迭頻繁,王室之間互相殺戮爭奪帝位。李勢,字子仁,史載此人身高七尺九寸,腰粗十四圍(史書語焉不詳,十四圍不知是14寸還是14扎),儼然一巨人,但他卻善於做仰臥起坐和俯臥撐,世人奇之,可見此君身體很棒。但李勢在位時,跟他父親一樣驕奢淫逸,貪財好色,不理國事,又殘害大臣,濫用刑法,乃暴君一枚,人人痛恨之。

公元347年,東晉大司馬桓溫率軍討伐李勢,李勢兵敗投降,成漢滅亡。桓溫將李勢及其親族十多人遷往晉都建康(今江蘇南京),封李勢為歸義侯。跟劉禪一樣,李勢投降後,享了十幾年清福於公元361年去世。

第三位:五胡十六國時代,後涼後主呂隆(401年至403年在位)

後涼是十六國時期氐族人呂光於386年建立的政權。因地處涼州而為國號。統治範圍包括甘肅西部和寧夏、青海、新疆一部分。後涼共享國18年,卻歷經四代,也是父子兄弟之間互相殘殺,爭奪王位。

呂隆其人相貌俊美,善於騎射。公元401年,呂隆的弟弟呂超殺死皇帝呂纂(呂隆的堂兄),讓位給呂隆。呂隆還比較謙虛,他當時面有難色,想謙讓一番,說,“要不這皇帝你當?”他弟弟呂超很大方地說,“你就像駕著龍上了天的人,這皇帝是你的!”於是呂隆就不客氣了,直接稱帝,不,他還升了一級,稱天王。

不過此君也不是個明主,他即位後,為了樹立自己的威望,不是勵精圖治,而是大動干戈,誅殺豪族,導致國內人人不能自保。呂隆不事生產,導致國力大減,僅都城就餓死十幾萬人,出現人吃人現象。仇敵南涼和北涼趁機攻打之,呂隆內外交困,不能相抵,無奈率一萬多戶,於403年東遷長安投降後秦。呂隆共當了2年皇帝。可他不會像劉禪一樣享清福,於公元416年同兒子一塊謀反,失敗被誅。

第四位:五胡十六國時期,西涼後主李歆(417年至420年在位)

西涼是漢朝名將李廣的後代李暠(hao)於公元400年所建,其都城在敦煌,後遷酒泉。河西走廊一帶曾先後產生過五個“涼”政權,此國因其中心位於涼州(今甘肅武威)之西,故稱西涼。

417年,李暠去世,其子李歆嗣位。李歆,字士業,小字桐椎,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人。李歆在位時期,用刑過於嚴厲,喜歡打獵遊玩、對外征戰,又好大喜功。他剛愎自用,儘管其父留下有良臣,但他不聽勸諫,招致亡國。公元420年,西涼同北涼開戰,李歆兵敗被北涼國主沮渠蒙遜所殺。

第五位:五胡十六國時代,西秦後主乞伏慕末(428年至431年在位)

西秦(385年—431年)是隴西鮮卑族首領乞伏國仁所建,都城苑川(今甘肅蘭州西),其統治範圍包括甘肅西南部,青海部分地區,歷經四世而亡。

乞伏慕末,字安石跋,於428年繼位。此帝能征善戰,曾與繼位的第二年率軍擊敗吐谷渾與北涼聯軍。但他也是位暴君,因實行酷政濫刑而導致國勢衰退。做了三年皇帝,於431年被夏國攻破,並投降,他與宗族500餘人被殺,國滅。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第六位:南北朝時代,南朝陳後主陳叔寶(582年至589年在位)

陳朝(557年—589年)是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最後一個朝代,是陳霸先取代南樑所建,都城建康,控制江陵以東、長江以南、越南以北的地區,共歷經五代。

陳後主陳叔寶(553—-604),字元秀,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人。他是陳朝也是南朝最後一位皇帝。陳叔寶自幼生長於深宮之中,不知稼穡之艱難,是一個標準的紈絝子弟。但他自小也是飽讀詩書,文才出眾,天賦異稟,一個標準的文藝青年。他在16歲時被立為皇太子,入主東宮之後就時常舉辦文藝“沙龍”,自然在其周圍聚集了一個不小的文人群體,其成員有江總、褚玠、陸瑜等,頗有名流。

陳叔寶於582年即位,他在位期間,荒廢朝政,耽於酒色,只醉心詩文和音樂。他生活奢侈腐化,大造園林宮殿,整天同一幫文友飲酒賦詩,不理朝政。他周圍更是美女成群,有袁昭儀、何婕妤、江修容等七人,尤其是張麗華,更是史上少有的美人,堪比仙女。史載她“髮長七尺,進止閒花,容色端麗”,而且還特別聰慧,能言善辯,記憶力超強。陳叔寶對之極寵,後來竟讓其干涉朝政,到了國家大事也“置張貴妃於膝上共決之”的地步。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陳叔寶可以說生不逢時,他繼位的前一年,一代梟雄楊堅建立了隋朝,統一天下已成必然之勢。588年底,隋文帝命晉王楊廣、清河公楊素為行軍元帥,總管韓擒虎、賀若弼等率51萬大軍直取江南。但陳叔寶自以為有長江天險,毫不在意,仍深居高閣,整日花天酒地。

589年初,隋軍以不可阻擋之勢攻破廣陵和都城建康,陳朝遂滅。陳叔寶自然投降,不過這位老陳,連投降的勇氣都沒有(大概是面子上掛不住),據說當時他和寵妃張麗華、孔貴嬪等躲在一口枯井裡,害得那口井自此也有了“胭脂井”的諢名。陳叔寶被擄至長安後,被隋文帝封為長城縣公,楊堅賜其美宅,禮遇甚厚,他則仍舊沉湎酒色,醉生夢死,悠哉樂哉。16年後病逝於洛陽。

陳叔寶應該說是一位人才,只是生錯了地方,本不該生於帝王家的,他跟後來的宋徽宗趙佶一樣,如果不當皇帝,而是專業搞藝術的話,則前途無量。他詩文俱佳,他和圈子裡的江總都是史上的豔情詩高手。陳後主詩歌留存有99篇(首),頗有名篇流傳於民間,比如《三婦豔詞十一首》、《採桑》等。

陳叔寶在音樂上也造詣頗高,其創作代表曲目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春江花月夜》等,這些都是他親自作詞作曲。歌詞寫得極好,比如《玉樹後庭花》:“麗宇芳林對高閣,新妝豔質本傾城。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簡直是神作。還有就是《春江花月夜》了。史上有不少以此命名的詩作和樂曲,比如後來的隋煬帝楊堅,唐朝的張若虛等,都有《春江花月夜》詩作問世,但陳叔寶是首創。

第七位:南北朝時期北齊後主高緯(565年至576年在位)

北齊(550年—577年)是南北朝時期的北朝割據政權,由東魏權臣高歡次子高洋所建,建都鄴城。共享國28年,歷經六朝。從文宣帝高洋開始,各個皇帝基本都是暴君。

高緯(556—577),字仁綱,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他9歲就當了皇帝,當時小屁孩一個,啥也不懂,光知道玩。他從小就知道吃喝玩樂,當了皇帝后,更是變本加厲地玩,自稱“無愁天子”,經常帶一批太監和宮女唱歌跳舞,搞個宮廷歌舞晚會之類的,還自己在晚會上自彈自唱。這樣自然荒廢了朝政,朝中大權被一幫奸臣把持了。此人還荒淫殘暴,曾把一個宮女脫光扔進一個大盆子裡,讓蠍子咬著取樂。

高緯還聽信讒言,誅殺名將斛律光。高緯最著名的軼事就是寵美人馮小憐了,他經常帶著馮小憐看打仗,可以為她開始或者終止一場戰爭。公元577年正月,北周來攻北齊的鄴城,本來鄴城還有10萬大軍,可高緯毫不抵抗,把皇位直接傳給8歲的兒子然後就跑了。為此後來的詩人李商隱還寫了一首詩以諷喻之:“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不過高緯沒能逃跑成功,又被抓到長安。一年後,高緯父子被北周皇帝宇文邕以謀反罪處決,不是殺頭,而是用辣椒塞嘴,被辣死了。

第八位:南北朝時代,後梁後主蕭琮(585年至587年在位)

後梁(555—587年),又稱為西樑。554年,西魏宇文泰攻陷樑朝(屬南朝)都城江陵,殺梁元帝,立蕭詧為帝,建樑朝,因與前面的樑朝區別,史稱西樑或後梁。

西樑享國32年,共傳三世。蕭琮(558―607年),字溫文,南蘭陵(今江蘇武進縣)人,他是西樑宣帝蕭詧之孫,是後來隋煬帝的蕭皇后之兄弟。

史載蕭琮寬仁大度,風流倜儻,放蕩不羈,學識淵博,而且擅長騎射。他曾令人伏在地上舉起貼子,他自己騎馬箭射,能十發十中。他於585年正式即位。當時隋文帝楊堅即將完成統一大業,除了陳叔寶的陳朝外,也就剩下比陳朝勢力小得多的西樑了。

585年,隋文帝徵召蕭琮叔父蕭岑入朝,封懷義郡公,並將蕭岑扣留在長安,設置江陵總管以便監視蕭琮。587年,蕭琮審時度勢,以為不可能同強大的隋朝抗衡,遂接受隋文帝徵召入朝。但其叔父蕭巖等不服隋朝,投降了陳朝。於是,隋文帝廢黜西樑,並拜蕭琮為上柱國,封莒國公。

隋煬帝即位後,蕭琮仍深受器重,被封為樑國公。大業三年,民間童謠說“西樑將要興盛”,為隋煬帝所忌,蕭琮被貶為庶民,不久去世,被追贈左光祿大夫。

第九位:五代十國時期,前蜀的後主王衍(919年至925年在位)

前蜀(907年—925年)由王建所建,定都於成都,其疆域約為今四川、甘肅、陝西南部、湖北西部,歷二主,共十八年。

王衍繼位後奢侈荒淫,大建宮殿,巡遊諸郡,耗費大量財力,民怨沸騰;而且太后、太妃還賣官鬻爵,臣僚也賄賂成風,政治十分腐敗。王衍也是個標準的亡國之君。此人特愛到處巡遊。925年,他聽說秦州美女甚多,於是以巡邊名義遠遊。可走到半路時,受到南唐攻擊,嚇得趕緊逃回成都。他最後與眾臣一同抬著棺材,並且身綁荊棘,以這種恥辱的方式投降於後唐。後唐莊宗李存勖把王衍及降族押解出西蜀後,感覺沒用,就在半路上把他們處決了。

第十位:五代十國時期,後蜀的後主孟昶(934年至965年在位)

後蜀(934——966)又稱孟蜀,是孟知祥所建,定都成都。其疆域較前蜀要小。孟知祥稱帝不久即去世,其子孟昶繼位。

孟昶(chǎng)(919―965),字保元,祖籍邢州龍崗(今河北省邢臺市),生於太原。他幼年即位,不能親政,大臣多為其父的故人,他們驕橫不法,奪人田宅,窮奢極欲,視孟昶如無物。孟昶經過激烈鬥爭,誅殺了恃功驕橫的大將李仁罕,令滿朝懾服,開始親政。他又攻取秦、鳳、階、成四州,盡佔前蜀之地。他在位32年,頗能勵精圖治,境內少有戰事,故後蜀經濟得到發展。

964年,宋太祖趙匡胤派王全斌等伐蜀。次年,孟昶降宋,被俘至京師,拜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秦國公。當年去世,追贈尚書令、楚王,諡號“恭孝”。

孟昶好學能文,《全唐詩》存其詩一首。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第十一位: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後主劉鋹(958年至971年在位)

南漢(917—971)位於現今天兩廣、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是劉巖於917年所建,都城在番禺(今廣州)。共歷時54年,四世而亡。

劉鋹(942年-980年),原名劉繼興,他在位期間,重用宦官,荒淫無度,朝政糜爛不堪,國力大衰。970年,宋朝派潭州防禦使潘美攻南漢。南漢舊將先前多因讒言而被殺,掌兵權的只有無能的宦官,所以難以抵抗。971年,劉鋹縱火焚燬宮殿、府庫,準備向海上逃亡;還沒出發,船舶就被宦官與衛兵盜走了。劉鋹只得投降。他的命好,被宋太祖趙匡胤赦免,並任命其為金紫光祿大夫,封恩赦侯。

第十二位: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961年至975年在位)

南唐(937—976)是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權,定都江寧(今江蘇南京),後遷都南昌。傳三世一帝二主,享國39年,是五代十國當中版圖較大,而且比較富庶的國家。其經濟文化繁榮、科技進步、對外開放程度最高,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蘇、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

李煜(937―978),字重光,號鍾隱、蓮峰居士,生於金陵。

據《新五代史》記載,李煜“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駢齒指牙齒重疊,其實就是一種比較整齊的齙牙,自古以來被認為是聖人之像,古書上載帝嚳、周武王、孔子都生有駢齒;重瞳就是一個眼睛裡有兩個瞳孔,但實際上經過現代醫學解釋,這種情況屬於瞳孔發生了粘連畸變,又叫對子眼,在古書裡記載有重瞳的人也都不是一般人,比如倉頡、舜、晉文公重耳、項羽等。李煜因長相奇異遭長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為避禍,醉心於詩書詞文,不問政事,無意爭位。

但959年,太子弘冀病逝,李煜不得不接班,被老爹立為太子。李煜運氣好,不用爭,皇帝就是自己的了。然造化弄人,他這皇帝還不如不當。因為他於961年繼位時,北宋已經建立,宋太祖趙匡胤一統天下幾成定居,所以李煜註定也是位亡國之君。

李煜的經歷跟陳後主陳叔寶很類似,不過相對於陳叔寶,李煜更加“明白事理”,他上位後,面對強大的宋朝,乾脆俯首稱臣,尊宋為正統,年年向北宋納貢以保平安。971年十月,趙匡胤滅南漢,李煜直接去除帝號,不稱皇帝了,改稱“江南國主”,可見這位也是個軟骨頭。

然“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趙匡胤於974年開始大舉攻伐南唐。這時李煜倒是硬了起來,開始備戰,並停止沿用北宋年號。可為時已晚,南唐的緊鄰吳越也聯合北宋攻打南唐。於是第二年12月,金陵失守,李煜兵敗降宋,被俘至汴京。宋太祖封其為違命侯。

李煜於978年去世。關於他的死頗有爭議,民間多傳說他是被宋太宗毒死的。978年七夕節,李煜在其42歲生日時作《虞美人》一詞追思往事,懷念故國,並命南唐故妓詠唱,宋太宗聽到後非常憤怒,諸罪並罰,遂賜牽機藥鴆殺李煜。不過此事在正史裡並沒有記載。按當時宋朝對待文人的寬鬆政策,似乎一個皇帝沒必要對一個徹底喪失政治志向,完全成了一個落魄文人的李煜下手吧。

李煜就像陳後主陳叔寶一樣,都是大才子,但都是不適合做皇帝的人。李煜出生南唐深宮,自幼受寵,在生活腐化、縱情聲色方面比陳叔寶有過之而無不及。李煜曾用玳瑁為釘,用綠寶石鑲嵌窗格,以紅羅朱紗糊在窗上等。

李煜的文采更是比陳叔寶還要優秀得多,他詩詞歌賦是樣樣精通,而且還精工書法、繪畫、音樂等,簡直全才。尤以詞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語言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亡國後他的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為晚唐五代詞中翹楚,對後世詞壇影響深遠,被後世學者極為推崇,甚至被認為是古今第一詞人(比如著名學者堡子就是這樣認為的),李煜也是婉約派詞的鼻祖之一。

第十三位:金朝金後主完顏承麟(1234年在位)

金朝(1115-1234),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120年。金朝不用多講了,它是宋王朝的惡夢,也是古代漢人心中永遠的痛。金朝是完顏阿骨打所建。

金末帝完顏承麟是金朝末代皇帝,女真名呼敦。他是金世祖完顏劾裡缽的後代,驍勇善戰、才略兼備,深受金哀宗完顏守緒為器重。1232年,蒙古大軍南下伐金,金哀宗棄都城汴梁南下,逃至蔡州(河南汝南縣)。南宋聯合蒙古圍攻蔡州,金帝到了窮途末路,部下紛紛逃走或投降,唯完顏承麟對金哀宗不離不棄。

1234年,宋蒙聯軍兵臨城下,金哀宗不願做亡國之君,於2月8日傳位於完顏承麟。次日,完顏承麟繼位大典還未完成,蔡州城破,金哀宗自殺;金末帝完顏承麟拼命抵抗,死於亂軍之中。完顏承麟在位時間不足一個時辰,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13位後主,無一例外都是亡國之君。那麼其中有沒有明君呢?按理說,既然是亡國之君,何來明君?不過也不是絕對的,歷史上許多國家亡國很大程度上也是大勢所趨,也就是氣數盡了,不得不亡,縱是明君又能如何?其實在以上13位後主之中,也並非都是昏君。至少有三位也算稱得上是明君的。

第一個就是劉禪。劉禪雖然最後做了亡國之君,但那是歷史大勢所趨,任誰都改變不了的。劉禪223年繼位,到263年投降魏國,共在位41年之久,這在歷史上也不多見。而且在這近半個世紀之中,劉禪能保證蜀國不出現大的動亂,能讓老百姓基本安定的生活,已是難能可貴。但你會說,這還不是諸葛亮的功勞?錯,諸葛亮在劉備去世11年之後就離世了,也就是說,劉禪在諸葛亮死後又掌國30年,30年執政談何容易!

當然諸葛亮去世之後,他留下了諸如姜維、蔣琬等治國安邦之才來輔佐劉禪,但是如果劉禪不會用人的話,再好的人才也沒用。至少劉禪還是比較能禮賢下士,有用人之智慧的。最後他可以說是敗在司馬氏手下的。然司馬氏在歷史上絕對是頂尖的家族。至於說劉禪最後投降而不是自殺殉國,這似乎也可以理解,他的投降至少也保護了蜀漢人民的安全,如果他誓死抵抗,蜀國會不會變成人間地獄?因為蜀國同魏國實力懸殊還是很大的,按司馬懿、司馬昭之狠心,這完全是有可能的。所以說,總體來看,劉禪這個皇帝當的還是不錯的,至少對於老百姓來說是如此。

史家給古代13位亡國之君定義為後主 他們都是誰 其中有無明君?

第二個能稱得上明君的應是,南北朝時代後梁的後主蕭琮。首先蕭琮這人也是寬仁大度,很有學識,武文全才。雖然他當了兩年皇帝就亡國了,但他面對的可是歷史上罕有的具有雄才大略的隋文帝楊堅,他小小的西樑同大隋相比無疑於螞蟻比大象,而且與其他亡國之君不一樣的是,他是主動歸附隋朝的,避免了再一次的天下大亂。他歸附隋朝之後,也是得到了楊堅的重用的,被拜為上柱國,封莒國公等。

從另一方面說,蕭琮也是生不逢時,只當了兩年皇帝,根本還沒有發揮出自己的才幹。如果能多幹幾年,能弄出個盛世也說不定。

第三個可稱得上明君的當是,五代十國時期後蜀的後主孟昶。跟蕭琮一樣,孟昶遇到的對手也是歷史上罕見的雄主趙匡胤。孟昶15歲繼位,能通過努力解決掉一幫囂張跋扈的權臣,確實不容易,簡直有康熙帝一樣的魄力。而且他在位32年,頗能勵精圖治,能保證境內少有戰事,能很好地發展蜀地經濟,也確屬不易。並且他降宋之後,也得到趙匡胤重視,被拜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秦國公。去世後還被追贈尚書令、楚王,諡號“恭孝”,這都可間接證明了孟昶的明君風範。(文/說歷史的女人·一米暖陽)

參考資料:《唐書》《宋史》《新五代史》《晉史》《南唐史》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