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比劉邦處處略勝一疇卻最終慘敗,只因身邊有這樣一個小人

項羽比劉邦處處略勝一疇卻最終慘敗,只因身邊有這樣一個小人

西楚霸王出身於將門之後,力能舉鼎,在與劉邦的較量當中,處處佔據上風,卻最終兵敗烏江,成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在死後仍被對手所敬畏的歷史英雄人物。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項羽之所以失敗,就是在他的每一個關鍵時刻,總有一個小人會準時地出現在他的身邊左右他的決策,而當他身陷困境之時,卻難覓其蹤影,這個小人就是項羽的親叔叔項伯。

就是這麼一個被項羽信任卻吃裡扒外的親叔叔項伯,導致了項羽的失敗。

如果歷史可以假設,假如歷史上沒有項伯這個人,而且項梁沒有死的話,那麼,歷史恐怕就要改寫了。

自從項羽於“鉅鹿之戰”大敗章邯,秦朝政權名存實亡。義帝楚懷王熊心與劉邦、項羽約定,誰先入關中,誰就稱王。結果劉邦先入關中,接受了秦王子嬰的投降,佔據函谷關。項羽聽到消息後強烈不滿,於是暗殺義帝,進兵攻打函谷關。

項羽比劉邦處處略勝一疇卻最終慘敗,只因身邊有這樣一個小人

此時劉邦與項羽的實力相差懸殊,如果兩軍開戰,劉邦必定全軍覆滅。

然而在這關鍵時刻,一個改變歷史走向的人物出現了,他就是項羽的親叔叔項伯。

項伯在參加完項羽的軍事會議之後,馬上連夜趕到霸上,將軍事機密透露給了張良。

人們不禁要問,這項伯是不是瘋了啊?他可是項羽的親叔叔,為什麼在關鍵的時候卻把軍事機密直接洩露出去給敵方的軍師?那還了得?

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件舊事,原來項伯在跟隨項羽起事之前,就曾經殺了人,四處逃亡無家可歸,最終被張良所收留,救了他一命。因此當這次項羽召開攻打霸上的祕密軍事會議之後,項伯認為此役必將危及到張良的性命,為了報答張良曾經的救命之恩,便連夜前往霸上告訴張良,勸他趕緊逃跑。

項羽比劉邦處處略勝一疇卻最終慘敗,只因身邊有這樣一個小人

然而張良哪裡是貪生怕死之人,堅決不想逃跑,一心一意要留下來幫助劉邦脫險,並且趕緊把這個祕密報告給了劉邦。

劉邦一聽這消息也是嚇得面如土色,不知如何是好。

張良是何許人也?祕密被他知道了的事肯定是成不了啦。經過張良的一番謀劃,勸說劉邦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項伯。

於是,兩國的高層在大戰前夜居然結起親家來了,這事也是荒唐到了極點。

結果可想而知,項伯非但沒有把張良勸得逃跑,反而被劉邦和張良說服了,自告奮勇地成為劉邦與項羽之間的矛盾調解人,決定第二天大設宴席,兩人一起吃頓飯,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啦。

項羽比劉邦處處略勝一疇卻最終慘敗,只因身邊有這樣一個小人

項伯作為項羽極為信任的親叔叔,項伯將劉邦和張良跟他說的那番話在項羽面前說了一遍,結果把項羽的心也說動了,於是就有了後來的“鴻門宴”。

這消息傳到了項羽的謀臣範亞父的耳朵裡,就差點沒有直接被項羽這荒唐的舉動所氣死,但是事已至此,也只能想辦法補救了。於是範亞父便與項羽約定在宴席上以摔玉為號,適時擊殺劉邦。

結果到了第二天,範亞父見時機已到,摔玉之後,項羽卻置若罔聞。範亞父急了,令項莊以舞劍為名刺殺劉邦。

然而正在範莊拿劍起舞,準備刺殺劉邦的最為關鍵的時候,項伯又準時出現了,他與項莊持劍對舞,處處護著劉邦,使得項莊無法下手,最終讓劉邦以上廁所之名而逃跑了,使得改變歷史軌跡的機會再一次從項羽的眼皮底下溜走。

項羽比劉邦處處略勝一疇卻最終慘敗,只因身邊有這樣一個小人

劉邦從“鴻門宴”上逃走之後,嚇得屁滾尿流,只想保命,回到霸上之後,趕緊將十萬大軍的兵權交給項羽接管,被項羽封為漢王,流放至巴蜀之地,燒燬棧道,以示永不復出與項羽爭霸天下。

後來劉邦在蕭何的引薦之下,拜韓信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在巴蜀之地僅僅呆了四個月,便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偷偷地殺出巴蜀,還定“三秦”。

劉邦在韓信的幫助之下,再也沒有人能阻擋劉邦統一天下的步伐了。

縱觀項伯在劉邦與項羽的爭霸過程中,一直幹著長他人志氣滅自家威風的事情,明裡暗裡幫助劉邦。

比如項羽將劉邦流放到巴蜀之地之後,項伯卻勸說項羽將漢中之地也封給劉邦,使得劉邦有了重出蜀中的機會。比如在英布正猶豫要不要反叛項羽之時,項伯直接擊殺了英布的妻兒家人,使得英布徹底死心而反楚降漢。比如項羽以烹殺劉邦父親妻子以要挾其投降時,而項伯從中勸說項羽釋放掉劉邦的家眷,從而讓項羽丟掉了手中的籌碼。

項羽比劉邦處處略勝一疇卻最終慘敗,只因身邊有這樣一個小人

他對敵人是這樣的講“義氣”,對自己的親人項羽卻從來沒有講過親情。當項羽領著八千江東子弟兵在烏江邊浴血奮戰的時候,項伯卻不知跑到哪裡去了。

項羽死後,項伯更是厚顏無恥地投奔劉邦改為劉姓,被劉邦封為射陽侯。

項伯看起來是因“義”而救張良,實際上是一個見利忘義的小人。而這樣一個小人以親人的身份潛伏在項羽身邊,其危險性可想而知了。如果歷史可以假設,假如輔佐項羽的不是項伯而是項梁的話,恐怕歷史就會是另外一種可能了。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史料來源:《史記》、《漢書》、《資治通鑑》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敬請聯繫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