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登蕓:弘揚五四精神 擔當時代使命

唐登蕓:弘揚五四精神 擔當時代使命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是一個世紀以來影響中國社會主線和獨特風格的決定性事件,這條謀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線一直貫穿到一百年後的今天,指引著我們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和實現中國夢的新的歷史起點上,認真思考這場偉大運動具有的歷史邏輯與時代價值。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高度評價了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明確提出了新時代發揚五四精神的要求,更對新時代中國青年提出了深切的期望和要求,這為我們加強對五四運動和五四精神的研究指明瞭方向,為激勵廣大青年為民族復興不懈奮鬥提供了科學指南。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繼續發揚五四精神,深刻思考擔當時代使命這一鮮明主題,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不辜負黨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託,不辜負我們這個偉大時代。

一、青年擔當是“五四精神”的重要思想內核

100年前的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當時的先進青年為什麼能夠成為這次偉大運動的先鋒力量,是源於那一代青年的愛國進步、救亡圖存使命擔當意識的覺醒。五四運動是在中華民族內憂外患、社會危機空前深重的背景下展開的。1919年5月4日,北京十幾所學校數千學生湧上街頭,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等口號,“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斷送!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而不可以低頭!國亡了,同胞們起來呀!”幾十萬愛國青年在整個運動中展現出的巨大能量和勇氣,喚醒和發動了中國無產階級的革命覺悟。這些飽含著愛國主義的話語和行動穿透歷史的塵埃,在今天看來更加讓人感到振奮和激動。當時的中國青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列強環伺的情景下,如何通過愛國革命運動和思想解放運動,來實現民族復興的艱鉅使命?作為那個世紀的青年知識分子代表,毛澤東、蔡和森、鄧中夏、瞿秋白、周恩來、惲代英、趙世炎、李達、李漢俊等人,肩負起了歷史使命,尋找救國救民之路,展現了彪炳史冊的奮鬥風采。

毛澤東曾經鮮明而深刻地指出:“‘五四’以來,中國青年們起了什麼作用呢?起了某種先鋒隊的作用”,“就是帶頭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隊伍的前頭”。他們通過轟轟烈烈的思想啟蒙和全民教育,改白話文,創報刊,使國家觀念得以普及,國民意識得以喚醒,直接推動了中國無產階級迅速地發展轉變為有政治覺悟的獨立力量,更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作了思想啟蒙、文化傳播、理論武器、階級基礎等方面的準備。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五四運動,孕育了以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為主要內容的偉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正是愛國主義的精神指引、激勵著五四運動時期的青年們以“進步”為追求,以“民主”與“科學”為根本途徑,實現追求新思想、新文化向先進思想、先進文化的轉變,擔當起挽救中華民族於危難的時代重任。正是這種勇於擔當歷史使命的責任感貫穿了五四運動之後的百年曆程,千萬青年志士衝鋒在前,前仆後繼,為人民幸福、民族復興接續奮鬥,通過中國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續奮鬥、矢志奮鬥,不斷為五四精神充盈著新的意義。

二、新時代中國青年擔當時代使命需要努力做到理論自覺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中國青年要深刻地認識自身的時代責任,必須對國情和時代有清醒的認識,才能實現理論自覺。一百年前的五四時期,是思想解放大潮洶湧澎湃、各種學說蜂擁而至的時期,各種“主義”在社會中競相宣傳。當時的中國先進青年如果不能看清時代發展態勢與走向,認清各式“主義”背後的實質,就不可能讓中華民族的命運誕生新希望、呈現出新面貌。正是在令人眩目耀眼的各種理論光譜中,有志青年和先進知識分子們選擇了以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為目標的馬克思主義,實現了從愛國激情到理性自覺的轉變。五四運動次年發生的一場“關於社會主義”的論戰意義深遠,是當時先進青年追求真理、肅清思想迷霧的一個光輝縮影。此後,關於無產階級革命理論研究的持續深化,不斷推動著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真正實現了先進的精神武器與先進的物質力量的結合,從此,中國革命有了正確的前進方向。

一百年後的今天,新時代中國青年需要認真思考“中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時代話題,通過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悟原理,弄清楚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為什麼行的根本問題,並結合中華民族存續發展的悠久歷史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動實踐,弄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和中國夢依靠什麼成的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理論邏輯。與此同時,當代中國青年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以新思想為指導正確認識當今中國發展大勢和世界局勢,正確認識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進一步深刻認識理解為什麼要把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起來,為什麼要讓個人的理想追求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從而真正實現理論自覺,從理論的高度劃清與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的界限。每個時代都應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尤其是在重要的歷史節點上,當代青年必須認識到中國的強國之路不能也無法從西方理論體系中吸取力量,我們的精神支撐來自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堅定自信,只能從五四精神這樣從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文化基因序列中去找尋,並且還要在這個偉大的時代不斷推動理論創新。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大會上的講話為我們指明的:“一切視探索嘗試為畏途、一切把負重前行當吃虧、一切‘躲進小樓成一統’逃避責任的思想和行為,都是要不得的,都是成不了事的,也是難以真正獲得人生快樂的。”新時代中國青年需要以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作為自身的思想武器,回擊錯誤思潮,敢於、勇於、善於在社會生活中、網絡空間裡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發言發聲,迴應現實問題,批判錯誤價值觀,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展現當代新青年的思想理論魅力和時代擔當。

三、新時代中國青年擔當時代使命需要勇於投身偉大實踐

新時代是幹出來的。今天我們紀念五四運動,就是要看到當時中國先進分子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點,他們不是關在書齋裡單純地探究,而是積極投身到實際鬥爭中,用理論去洞察和分析現實問題。他們深入工廠進行社會調查,瞭解民眾疾苦,並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工人宣傳馬克思主義,推動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作為“強國一代”的當代青年,應當投身人民的偉大奮鬥,不辜負前輩一代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接力跑中為我們贏得的大好局勢。新時代青年擔當時代責任,需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以增強投身偉大實踐的能力:一是要立足實際,練就過硬的本領。新時代青年苦練本領、增強才幹,既是青春韶華自我實現的內在要求,也是時代快速發展提出的迫切任務,只有不斷提升自我,才能更好為黨、為國家、為人民盡心盡力。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世界秩序調整塑造的時代,青年一代的創新能力、實幹面貌、奮鬥精神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面對攻堅克難的改革深水區、面對衝破前沿技術封鎖的關鍵期,新時代青年要有經得起考驗的“金剛鑽”,更要發揮自力更生的青年志氣。二是要追求崇高品格,錘鍊品德修為。新時代青年要走大道、行正途,必須要不斷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否則一身本領就可能錯付,從而迷失生命的價值和事業的方向。一段時期以來,社會上存在著當代大學生成為了“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討論,為我們堅持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敲響了警鐘,為自覺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總之,新時代青年不能做口頭的巨人、行動的侏儒,應當勤於學習,儲備科學文化知識,集聚奮鬥的力量;應當腳踏實地,從身邊的每件小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積累成功的經驗;應當勇於創新,保持敢為人先的幹勁,用充沛的活力和改革的精神去開拓進取,展示青春的能量。與五四運動時期的青年一樣,當代青年是中國發展史上又一個不尋常的重要一代,時代不同,任務不同,但同處國家發展的關鍵時期,同樣肩負歷史重任。作為“強國一代”,當代青年生命的黃金時期與真正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歷史進程正相吻合,這是當代青年千載難逢的歷史榮光,更是當代青年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當代中國青年的視野更開闊,知識更豐富,思維更活躍,心態更自信,應當通過勤奮學習不斷增長知識和本領,勇於跳出舒適區,去拼搏奮鬥,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回顧歷史,五四精神既體現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也蘊含著近代以來中國青年的初心,這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強國夢、復興夢貫穿著黨的奮鬥史,新時代青年需要堅定地將初心永續傳承,擁抱新時代、奮進新時代。今天,我們對五四運動的最好紀念,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以執著的信念、優良的品德、豐富的知識、過硬的本領,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擔負起歷史重任,讓五四精神放射出更加奪目的時代光芒。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唐登蕓

(作者單位: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