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君側,本是維護王權的正義之舉,卻在五千年的歷史中,始終成為反叛者反抗中央朝廷的口號、旗幟和理由。幾乎沒有一個是真正為了保護中央君父發動,多是為了自身利益,以公謀私。清君側的原始意義是:清除君主身邊的奸佞小人。最早文獻是 《公羊傳·定公十三年》:“此逐君側之惡人。”《新唐書·仇士良傳》一書又有“如奸臣難制,誓以死清君側”。

中國歷史有四次大規模的清君側行動,三次成功逼迫皇帝退位,失敗的一次太可惜。這自然也是地方對抗中央的軍事行動,四次成功三次,機率達到百分之七十五,可以說很高了。

歷史上的四次清君側,三次成功逼迫皇帝退位,失敗的一次太可惜


七國之亂

歷史上第一次的清君側,西漢初年漢景帝年間爆發,時任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晁錯上書皇帝劉啟《削藩策》,力主削藩,削弱地方鞏固中央,被皇帝採納實施。皇帝的削藩刀揮向宗族子侄兄弟時,朝野內外都有著反對聲,認為此事不可行,會使得國家不穩、皇族不和,成為孝治天下的反面教材,影響民間風氣。

吳王劉濞糾集包括自己吳國在內的七個國家,算是西漢初年最大的七個諸侯國,軍士近五十萬,聯合北方匈奴和南方百越共同舉兵,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為名。大臣們和後宮太后等共同施壓,漢景帝無奈,只得將晁錯誅殺,但叛亂並未因此停止。不過西漢名將周亞夫,用三個月時間就平定了這場聲勢浩大的叛亂,有點讓人猝不及防,萬萬沒想到。

歷史上的四次清君側,三次成功逼迫皇帝退位,失敗的一次太可惜


安史之亂

唐朝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與史思明,詐稱奉玄宗密詔,誅殺討伐李林甫、楊國忠兩個把持朝政的奸臣。安史叛軍是大雜燴,唐人、同羅人、奚人、契丹人、室韋人等共計15萬大軍,戰力彪悍,騎兵眾多。

時任皇帝李隆基始終不相信安祿山等人敢造反,因為他們毫無勝算可言。判斷失誤的李隆基惱羞成怒,進行一頓胡亂操作,導致長安洛陽關中等地陷落,太平繁華的盛世一去不返。安祿山稱帝,被其子謀殺。太子李亨為朔方諸將推舉為新帝,李隆基被自願成為太上皇。

歷史上的四次清君側,三次成功逼迫皇帝退位,失敗的一次太可惜


兵逼元大都

元朝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元朝宗室,襲爵魏王的孛兒只斤·孛羅帖木兒,得知奇後(元順帝第二皇后)與太子(親兒子)兩度逼迫順帝內禪,想陰謀奪取皇位,舉兵攻破元大都,皇太子流亡在外。這一事件導致元朝內部有生力量大大損耗,南方朱元璋坐大,沒多久就打的元順帝國滅得病身死,皇位只得長子愛猷識理答臘繼承。

歷史上的四次清君側,三次成功逼迫皇帝退位,失敗的一次太可惜


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和七國之亂何其相似,都是削藩導致叛亂,兩者之間的實力和結果卻十分懸殊。靖難之役中,燕王朱棣要什麼沒什麼,只有幾萬精銳和幾府之地,大義這東西一點沒有,最後卻打贏了,實在是逆天之舉。不過也有建文帝朱允炆的功勞,聽從齊泰、黃子澄等大臣的激烈削藩建議。朱棣置之死地而後生,攻入南京城,自立為帝,而朱允炆身陷火海,蹤跡全無,自然是“主動”退位了。

歷史上的四次清君側,三次成功逼迫皇帝退位,失敗的一次太可惜


“清君側”的本意是好的,但多的是人藉機生事,想要在混亂的秩序中取得更大更多的利益。

參考文獻:《公羊傳》《漢書》《新唐書》《元史》《明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