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為民愛民的聲音,勝過激昂的樂章。不久前,在甘肅考察時看到李應川一家喬遷新居後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強調,“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揭示著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價值指向和力量源泉。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國家的根本性質。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關於新生國家的命名,曾有不少方案,但經過反覆醞釀,最終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70年風雨兼程,人民的底色經久不衰,為民的情懷歷久彌新,“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在國家進步的每一個足跡裡。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為民愛民的聲音,勝過激昂的樂章。不久前,在甘肅考察時看到李應川一家喬遷新居後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強調,“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揭示著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價值指向和力量源泉。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國家的根本性質。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關於新生國家的命名,曾有不少方案,但經過反覆醞釀,最終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70年風雨兼程,人民的底色經久不衰,為民的情懷歷久彌新,“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在國家進步的每一個足跡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如果要問新中國70年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答案一定會指向“人”。從1949年到2019年,時光猶如巨筆,繪就出億萬人民日日常新的生活畫卷。告別票證經濟、物質匱乏,今天的人們追求“吃好”“穿美”;告別“十個人中八個都是文盲”的昔日場景,今天學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求學問道。“三轉一響”、萬元戶、下海、“互聯網+”、人工智能……70年,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人民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為“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寫下生動而溫暖的註腳,也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愈加閃耀。

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辦。新中國70年發展前行,“人民”始終被置於價值序列的首位,成為制定政策的依據、衡量得失的標準,成為發展的價值導向和目標指向。惦念人民安危冷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順應人民更高期待,我們推動改革開放,將財富創造的權利交給人民。進入新時代,我們作出社會矛盾轉變的重大判斷,不斷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來,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70年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在人民的實踐創造中凝聚發展的合力。當年建設人民大會堂,“一萬人開會,五千人用餐,十個月建成”的目標,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大會堂破土動工後,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匯聚北京,首都學校師生、市民群眾等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義務勞動,有些在北京火車站乘車的旅客甚至利用候車的時間趕到工地上挖幾鍬土、搬幾塊磚。先後30多萬人次參與大會堂工地的義務勞動,最終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樣的人民力量,體現在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體現在小崗村的紅手印,體現在創新創業的時代潮流……正是“眾人拾柴”、拼搏創造的力量,讓我們克服一次又一次挑戰,實現一次又一次跨越,書寫了新中國70年發展的壯麗史詩。


人民是新中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把為人民服務莊嚴地寫進黨章,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回答“為誰發展”和“發展動力”這兩個基本問題。為了人民,回答了發展的價值指向問題,使得治國理政的目標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始終保持一致;依靠人民,解決了發展的力量源泉問題,使得群眾的首創精神為國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也是70年發展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

現在,我們正以一場叩問初心使命的主題教育迎接新中國70華誕,這是對自己的鞭策,更是對“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宣示與堅守。不忘初心再出發,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國號”巨輪就能在億萬人民的齊心協力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獨立自主: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為民愛民的聲音,勝過激昂的樂章。不久前,在甘肅考察時看到李應川一家喬遷新居後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強調,“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揭示著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價值指向和力量源泉。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國家的根本性質。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關於新生國家的命名,曾有不少方案,但經過反覆醞釀,最終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70年風雨兼程,人民的底色經久不衰,為民的情懷歷久彌新,“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在國家進步的每一個足跡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如果要問新中國70年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答案一定會指向“人”。從1949年到2019年,時光猶如巨筆,繪就出億萬人民日日常新的生活畫卷。告別票證經濟、物質匱乏,今天的人們追求“吃好”“穿美”;告別“十個人中八個都是文盲”的昔日場景,今天學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求學問道。“三轉一響”、萬元戶、下海、“互聯網+”、人工智能……70年,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人民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為“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寫下生動而溫暖的註腳,也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愈加閃耀。

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辦。新中國70年發展前行,“人民”始終被置於價值序列的首位,成為制定政策的依據、衡量得失的標準,成為發展的價值導向和目標指向。惦念人民安危冷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順應人民更高期待,我們推動改革開放,將財富創造的權利交給人民。進入新時代,我們作出社會矛盾轉變的重大判斷,不斷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來,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70年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在人民的實踐創造中凝聚發展的合力。當年建設人民大會堂,“一萬人開會,五千人用餐,十個月建成”的目標,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大會堂破土動工後,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匯聚北京,首都學校師生、市民群眾等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義務勞動,有些在北京火車站乘車的旅客甚至利用候車的時間趕到工地上挖幾鍬土、搬幾塊磚。先後30多萬人次參與大會堂工地的義務勞動,最終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樣的人民力量,體現在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體現在小崗村的紅手印,體現在創新創業的時代潮流……正是“眾人拾柴”、拼搏創造的力量,讓我們克服一次又一次挑戰,實現一次又一次跨越,書寫了新中國70年發展的壯麗史詩。


人民是新中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把為人民服務莊嚴地寫進黨章,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回答“為誰發展”和“發展動力”這兩個基本問題。為了人民,回答了發展的價值指向問題,使得治國理政的目標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始終保持一致;依靠人民,解決了發展的力量源泉問題,使得群眾的首創精神為國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也是70年發展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

現在,我們正以一場叩問初心使命的主題教育迎接新中國70華誕,這是對自己的鞭策,更是對“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宣示與堅守。不忘初心再出發,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國號”巨輪就能在億萬人民的齊心協力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獨立自主: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為民愛民的聲音,勝過激昂的樂章。不久前,在甘肅考察時看到李應川一家喬遷新居後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強調,“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揭示著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價值指向和力量源泉。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國家的根本性質。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關於新生國家的命名,曾有不少方案,但經過反覆醞釀,最終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70年風雨兼程,人民的底色經久不衰,為民的情懷歷久彌新,“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在國家進步的每一個足跡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如果要問新中國70年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答案一定會指向“人”。從1949年到2019年,時光猶如巨筆,繪就出億萬人民日日常新的生活畫卷。告別票證經濟、物質匱乏,今天的人們追求“吃好”“穿美”;告別“十個人中八個都是文盲”的昔日場景,今天學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求學問道。“三轉一響”、萬元戶、下海、“互聯網+”、人工智能……70年,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人民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為“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寫下生動而溫暖的註腳,也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愈加閃耀。

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辦。新中國70年發展前行,“人民”始終被置於價值序列的首位,成為制定政策的依據、衡量得失的標準,成為發展的價值導向和目標指向。惦念人民安危冷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順應人民更高期待,我們推動改革開放,將財富創造的權利交給人民。進入新時代,我們作出社會矛盾轉變的重大判斷,不斷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來,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70年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在人民的實踐創造中凝聚發展的合力。當年建設人民大會堂,“一萬人開會,五千人用餐,十個月建成”的目標,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大會堂破土動工後,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匯聚北京,首都學校師生、市民群眾等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義務勞動,有些在北京火車站乘車的旅客甚至利用候車的時間趕到工地上挖幾鍬土、搬幾塊磚。先後30多萬人次參與大會堂工地的義務勞動,最終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樣的人民力量,體現在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體現在小崗村的紅手印,體現在創新創業的時代潮流……正是“眾人拾柴”、拼搏創造的力量,讓我們克服一次又一次挑戰,實現一次又一次跨越,書寫了新中國70年發展的壯麗史詩。


人民是新中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把為人民服務莊嚴地寫進黨章,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回答“為誰發展”和“發展動力”這兩個基本問題。為了人民,回答了發展的價值指向問題,使得治國理政的目標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始終保持一致;依靠人民,解決了發展的力量源泉問題,使得群眾的首創精神為國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也是70年發展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

現在,我們正以一場叩問初心使命的主題教育迎接新中國70華誕,這是對自己的鞭策,更是對“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宣示與堅守。不忘初心再出發,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國號”巨輪就能在億萬人民的齊心協力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獨立自主: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用腳步丈量大地,才能聽到最響亮的回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將開闢自主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努力把深圳建設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未來可期。近期,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貫穿著相同的主線: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樣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豪邁氣概,這樣一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自己道路的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沉澱為具有啟發意義的發展經驗。

建設時期,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取得“兩彈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為後續發展夯實了根基。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量借鑑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引入市場經濟體制,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分工,但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守但不僵化,借鑑但不照搬,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終於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好路。

放在世界範圍來看,為什麼一些後發國家把西方模式奉為圭臬,卻並未取得理想效果?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失去了發展的自主性和主動權,或是因簡單套用西方制度而遭遇“水土不服”,或是因沒能處理好開放與自主的關係而淪為“依附型國家”。中國的經驗恰恰在於,沒有把改革簡化為複製粘貼,沒有把開放等同於機械照搬,而是充分考量人民的實際需要和國家的要素稟賦條件,自主選擇政策和方向,進而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社會“快速發展”與“安定有序”的兼容。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為民愛民的聲音,勝過激昂的樂章。不久前,在甘肅考察時看到李應川一家喬遷新居後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強調,“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揭示著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價值指向和力量源泉。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國家的根本性質。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關於新生國家的命名,曾有不少方案,但經過反覆醞釀,最終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70年風雨兼程,人民的底色經久不衰,為民的情懷歷久彌新,“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在國家進步的每一個足跡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如果要問新中國70年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答案一定會指向“人”。從1949年到2019年,時光猶如巨筆,繪就出億萬人民日日常新的生活畫卷。告別票證經濟、物質匱乏,今天的人們追求“吃好”“穿美”;告別“十個人中八個都是文盲”的昔日場景,今天學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求學問道。“三轉一響”、萬元戶、下海、“互聯網+”、人工智能……70年,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人民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為“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寫下生動而溫暖的註腳,也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愈加閃耀。

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辦。新中國70年發展前行,“人民”始終被置於價值序列的首位,成為制定政策的依據、衡量得失的標準,成為發展的價值導向和目標指向。惦念人民安危冷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順應人民更高期待,我們推動改革開放,將財富創造的權利交給人民。進入新時代,我們作出社會矛盾轉變的重大判斷,不斷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來,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70年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在人民的實踐創造中凝聚發展的合力。當年建設人民大會堂,“一萬人開會,五千人用餐,十個月建成”的目標,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大會堂破土動工後,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匯聚北京,首都學校師生、市民群眾等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義務勞動,有些在北京火車站乘車的旅客甚至利用候車的時間趕到工地上挖幾鍬土、搬幾塊磚。先後30多萬人次參與大會堂工地的義務勞動,最終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樣的人民力量,體現在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體現在小崗村的紅手印,體現在創新創業的時代潮流……正是“眾人拾柴”、拼搏創造的力量,讓我們克服一次又一次挑戰,實現一次又一次跨越,書寫了新中國70年發展的壯麗史詩。


人民是新中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把為人民服務莊嚴地寫進黨章,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回答“為誰發展”和“發展動力”這兩個基本問題。為了人民,回答了發展的價值指向問題,使得治國理政的目標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始終保持一致;依靠人民,解決了發展的力量源泉問題,使得群眾的首創精神為國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也是70年發展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

現在,我們正以一場叩問初心使命的主題教育迎接新中國70華誕,這是對自己的鞭策,更是對“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宣示與堅守。不忘初心再出發,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國號”巨輪就能在億萬人民的齊心協力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獨立自主: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用腳步丈量大地,才能聽到最響亮的回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將開闢自主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努力把深圳建設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未來可期。近期,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貫穿著相同的主線: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樣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豪邁氣概,這樣一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自己道路的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沉澱為具有啟發意義的發展經驗。

建設時期,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取得“兩彈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為後續發展夯實了根基。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量借鑑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引入市場經濟體制,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分工,但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守但不僵化,借鑑但不照搬,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終於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好路。

放在世界範圍來看,為什麼一些後發國家把西方模式奉為圭臬,卻並未取得理想效果?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失去了發展的自主性和主動權,或是因簡單套用西方制度而遭遇“水土不服”,或是因沒能處理好開放與自主的關係而淪為“依附型國家”。中國的經驗恰恰在於,沒有把改革簡化為複製粘貼,沒有把開放等同於機械照搬,而是充分考量人民的實際需要和國家的要素稟賦條件,自主選擇政策和方向,進而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社會“快速發展”與“安定有序”的兼容。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堅持獨立自主,就是要針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把解決問題作為最終的目的。這正體現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精髓,其要義就在於以問題為導向、以國情為基準、以效果為檢驗,走一條遵循“實踐理性”的發展路子。面對社會治理問題,我們不是簡單照搬外國司法、執法體制,而是創造出“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在引入市場機制時,我們不是簡單“推倒重來”,而是運用漸進方式實現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也不是一上來就像發達國家那樣搞資本密集型企業,而是根據國情率先在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產業中找到突破口,然後不斷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躍升……事實證明,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為民愛民的聲音,勝過激昂的樂章。不久前,在甘肅考察時看到李應川一家喬遷新居後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強調,“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揭示著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價值指向和力量源泉。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國家的根本性質。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關於新生國家的命名,曾有不少方案,但經過反覆醞釀,最終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70年風雨兼程,人民的底色經久不衰,為民的情懷歷久彌新,“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在國家進步的每一個足跡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如果要問新中國70年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答案一定會指向“人”。從1949年到2019年,時光猶如巨筆,繪就出億萬人民日日常新的生活畫卷。告別票證經濟、物質匱乏,今天的人們追求“吃好”“穿美”;告別“十個人中八個都是文盲”的昔日場景,今天學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求學問道。“三轉一響”、萬元戶、下海、“互聯網+”、人工智能……70年,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人民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為“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寫下生動而溫暖的註腳,也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愈加閃耀。

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辦。新中國70年發展前行,“人民”始終被置於價值序列的首位,成為制定政策的依據、衡量得失的標準,成為發展的價值導向和目標指向。惦念人民安危冷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順應人民更高期待,我們推動改革開放,將財富創造的權利交給人民。進入新時代,我們作出社會矛盾轉變的重大判斷,不斷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來,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70年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在人民的實踐創造中凝聚發展的合力。當年建設人民大會堂,“一萬人開會,五千人用餐,十個月建成”的目標,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大會堂破土動工後,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匯聚北京,首都學校師生、市民群眾等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義務勞動,有些在北京火車站乘車的旅客甚至利用候車的時間趕到工地上挖幾鍬土、搬幾塊磚。先後30多萬人次參與大會堂工地的義務勞動,最終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樣的人民力量,體現在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體現在小崗村的紅手印,體現在創新創業的時代潮流……正是“眾人拾柴”、拼搏創造的力量,讓我們克服一次又一次挑戰,實現一次又一次跨越,書寫了新中國70年發展的壯麗史詩。


人民是新中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把為人民服務莊嚴地寫進黨章,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回答“為誰發展”和“發展動力”這兩個基本問題。為了人民,回答了發展的價值指向問題,使得治國理政的目標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始終保持一致;依靠人民,解決了發展的力量源泉問題,使得群眾的首創精神為國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也是70年發展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

現在,我們正以一場叩問初心使命的主題教育迎接新中國70華誕,這是對自己的鞭策,更是對“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宣示與堅守。不忘初心再出發,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國號”巨輪就能在億萬人民的齊心協力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獨立自主: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用腳步丈量大地,才能聽到最響亮的回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將開闢自主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努力把深圳建設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未來可期。近期,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貫穿著相同的主線: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樣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豪邁氣概,這樣一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自己道路的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沉澱為具有啟發意義的發展經驗。

建設時期,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取得“兩彈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為後續發展夯實了根基。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量借鑑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引入市場經濟體制,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分工,但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守但不僵化,借鑑但不照搬,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終於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好路。

放在世界範圍來看,為什麼一些後發國家把西方模式奉為圭臬,卻並未取得理想效果?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失去了發展的自主性和主動權,或是因簡單套用西方制度而遭遇“水土不服”,或是因沒能處理好開放與自主的關係而淪為“依附型國家”。中國的經驗恰恰在於,沒有把改革簡化為複製粘貼,沒有把開放等同於機械照搬,而是充分考量人民的實際需要和國家的要素稟賦條件,自主選擇政策和方向,進而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社會“快速發展”與“安定有序”的兼容。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堅持獨立自主,就是要針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把解決問題作為最終的目的。這正體現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精髓,其要義就在於以問題為導向、以國情為基準、以效果為檢驗,走一條遵循“實踐理性”的發展路子。面對社會治理問題,我們不是簡單照搬外國司法、執法體制,而是創造出“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在引入市場機制時,我們不是簡單“推倒重來”,而是運用漸進方式實現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也不是一上來就像發達國家那樣搞資本密集型企業,而是根據國情率先在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產業中找到突破口,然後不斷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躍升……事實證明,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新中國用70年走出的“中國道路”,恰恰說明在國家治理與社會發展過程中,並不存在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適性道路和標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這樣的理念和智慧,對世界各國的發展都有啟示意義。

在江蘇南京,滾滾長江之上橫臥著氣勢恢宏的南京長江大橋。這座由中國人首次在長江上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早已成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地標,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勇前行。循著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發展之路,再遙遠的目的地也終能到達,這正是:“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發展能力:展現制度優勢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為民愛民的聲音,勝過激昂的樂章。不久前,在甘肅考察時看到李應川一家喬遷新居後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強調,“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揭示著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價值指向和力量源泉。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國家的根本性質。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關於新生國家的命名,曾有不少方案,但經過反覆醞釀,最終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70年風雨兼程,人民的底色經久不衰,為民的情懷歷久彌新,“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在國家進步的每一個足跡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如果要問新中國70年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答案一定會指向“人”。從1949年到2019年,時光猶如巨筆,繪就出億萬人民日日常新的生活畫卷。告別票證經濟、物質匱乏,今天的人們追求“吃好”“穿美”;告別“十個人中八個都是文盲”的昔日場景,今天學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求學問道。“三轉一響”、萬元戶、下海、“互聯網+”、人工智能……70年,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人民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為“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寫下生動而溫暖的註腳,也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愈加閃耀。

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辦。新中國70年發展前行,“人民”始終被置於價值序列的首位,成為制定政策的依據、衡量得失的標準,成為發展的價值導向和目標指向。惦念人民安危冷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順應人民更高期待,我們推動改革開放,將財富創造的權利交給人民。進入新時代,我們作出社會矛盾轉變的重大判斷,不斷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來,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70年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在人民的實踐創造中凝聚發展的合力。當年建設人民大會堂,“一萬人開會,五千人用餐,十個月建成”的目標,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大會堂破土動工後,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匯聚北京,首都學校師生、市民群眾等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義務勞動,有些在北京火車站乘車的旅客甚至利用候車的時間趕到工地上挖幾鍬土、搬幾塊磚。先後30多萬人次參與大會堂工地的義務勞動,最終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樣的人民力量,體現在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體現在小崗村的紅手印,體現在創新創業的時代潮流……正是“眾人拾柴”、拼搏創造的力量,讓我們克服一次又一次挑戰,實現一次又一次跨越,書寫了新中國70年發展的壯麗史詩。


人民是新中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把為人民服務莊嚴地寫進黨章,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回答“為誰發展”和“發展動力”這兩個基本問題。為了人民,回答了發展的價值指向問題,使得治國理政的目標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始終保持一致;依靠人民,解決了發展的力量源泉問題,使得群眾的首創精神為國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也是70年發展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

現在,我們正以一場叩問初心使命的主題教育迎接新中國70華誕,這是對自己的鞭策,更是對“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宣示與堅守。不忘初心再出發,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國號”巨輪就能在億萬人民的齊心協力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獨立自主: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用腳步丈量大地,才能聽到最響亮的回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將開闢自主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努力把深圳建設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未來可期。近期,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貫穿著相同的主線: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樣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豪邁氣概,這樣一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自己道路的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沉澱為具有啟發意義的發展經驗。

建設時期,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取得“兩彈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為後續發展夯實了根基。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量借鑑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引入市場經濟體制,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分工,但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守但不僵化,借鑑但不照搬,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終於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好路。

放在世界範圍來看,為什麼一些後發國家把西方模式奉為圭臬,卻並未取得理想效果?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失去了發展的自主性和主動權,或是因簡單套用西方制度而遭遇“水土不服”,或是因沒能處理好開放與自主的關係而淪為“依附型國家”。中國的經驗恰恰在於,沒有把改革簡化為複製粘貼,沒有把開放等同於機械照搬,而是充分考量人民的實際需要和國家的要素稟賦條件,自主選擇政策和方向,進而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社會“快速發展”與“安定有序”的兼容。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堅持獨立自主,就是要針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把解決問題作為最終的目的。這正體現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精髓,其要義就在於以問題為導向、以國情為基準、以效果為檢驗,走一條遵循“實踐理性”的發展路子。面對社會治理問題,我們不是簡單照搬外國司法、執法體制,而是創造出“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在引入市場機制時,我們不是簡單“推倒重來”,而是運用漸進方式實現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也不是一上來就像發達國家那樣搞資本密集型企業,而是根據國情率先在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產業中找到突破口,然後不斷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躍升……事實證明,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新中國用70年走出的“中國道路”,恰恰說明在國家治理與社會發展過程中,並不存在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適性道路和標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這樣的理念和智慧,對世界各國的發展都有啟示意義。

在江蘇南京,滾滾長江之上橫臥著氣勢恢宏的南京長江大橋。這座由中國人首次在長江上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早已成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地標,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勇前行。循著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發展之路,再遙遠的目的地也終能到達,這正是:“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發展能力:展現制度優勢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為民愛民的聲音,勝過激昂的樂章。不久前,在甘肅考察時看到李應川一家喬遷新居後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強調,“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揭示著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價值指向和力量源泉。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國家的根本性質。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關於新生國家的命名,曾有不少方案,但經過反覆醞釀,最終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70年風雨兼程,人民的底色經久不衰,為民的情懷歷久彌新,“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在國家進步的每一個足跡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如果要問新中國70年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答案一定會指向“人”。從1949年到2019年,時光猶如巨筆,繪就出億萬人民日日常新的生活畫卷。告別票證經濟、物質匱乏,今天的人們追求“吃好”“穿美”;告別“十個人中八個都是文盲”的昔日場景,今天學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求學問道。“三轉一響”、萬元戶、下海、“互聯網+”、人工智能……70年,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人民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為“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寫下生動而溫暖的註腳,也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愈加閃耀。

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辦。新中國70年發展前行,“人民”始終被置於價值序列的首位,成為制定政策的依據、衡量得失的標準,成為發展的價值導向和目標指向。惦念人民安危冷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順應人民更高期待,我們推動改革開放,將財富創造的權利交給人民。進入新時代,我們作出社會矛盾轉變的重大判斷,不斷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來,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70年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在人民的實踐創造中凝聚發展的合力。當年建設人民大會堂,“一萬人開會,五千人用餐,十個月建成”的目標,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大會堂破土動工後,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匯聚北京,首都學校師生、市民群眾等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義務勞動,有些在北京火車站乘車的旅客甚至利用候車的時間趕到工地上挖幾鍬土、搬幾塊磚。先後30多萬人次參與大會堂工地的義務勞動,最終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樣的人民力量,體現在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體現在小崗村的紅手印,體現在創新創業的時代潮流……正是“眾人拾柴”、拼搏創造的力量,讓我們克服一次又一次挑戰,實現一次又一次跨越,書寫了新中國70年發展的壯麗史詩。


人民是新中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把為人民服務莊嚴地寫進黨章,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回答“為誰發展”和“發展動力”這兩個基本問題。為了人民,回答了發展的價值指向問題,使得治國理政的目標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始終保持一致;依靠人民,解決了發展的力量源泉問題,使得群眾的首創精神為國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也是70年發展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

現在,我們正以一場叩問初心使命的主題教育迎接新中國70華誕,這是對自己的鞭策,更是對“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宣示與堅守。不忘初心再出發,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國號”巨輪就能在億萬人民的齊心協力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獨立自主: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用腳步丈量大地,才能聽到最響亮的回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將開闢自主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努力把深圳建設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未來可期。近期,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貫穿著相同的主線: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樣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豪邁氣概,這樣一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自己道路的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沉澱為具有啟發意義的發展經驗。

建設時期,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取得“兩彈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為後續發展夯實了根基。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量借鑑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引入市場經濟體制,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分工,但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守但不僵化,借鑑但不照搬,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終於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好路。

放在世界範圍來看,為什麼一些後發國家把西方模式奉為圭臬,卻並未取得理想效果?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失去了發展的自主性和主動權,或是因簡單套用西方制度而遭遇“水土不服”,或是因沒能處理好開放與自主的關係而淪為“依附型國家”。中國的經驗恰恰在於,沒有把改革簡化為複製粘貼,沒有把開放等同於機械照搬,而是充分考量人民的實際需要和國家的要素稟賦條件,自主選擇政策和方向,進而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社會“快速發展”與“安定有序”的兼容。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堅持獨立自主,就是要針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把解決問題作為最終的目的。這正體現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精髓,其要義就在於以問題為導向、以國情為基準、以效果為檢驗,走一條遵循“實踐理性”的發展路子。面對社會治理問題,我們不是簡單照搬外國司法、執法體制,而是創造出“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在引入市場機制時,我們不是簡單“推倒重來”,而是運用漸進方式實現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也不是一上來就像發達國家那樣搞資本密集型企業,而是根據國情率先在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產業中找到突破口,然後不斷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躍升……事實證明,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新中國用70年走出的“中國道路”,恰恰說明在國家治理與社會發展過程中,並不存在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適性道路和標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這樣的理念和智慧,對世界各國的發展都有啟示意義。

在江蘇南京,滾滾長江之上橫臥著氣勢恢宏的南京長江大橋。這座由中國人首次在長江上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早已成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地標,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勇前行。循著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發展之路,再遙遠的目的地也終能到達,這正是:“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發展能力:展現制度優勢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是能檢驗一個國家的發展能力。今年上半年,外部環境複雜、風險挑戰嚴峻,中國不僅宏觀經濟穩中有進、逆勢上揚,而且創新活力不斷湧現,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躋身世界首位。在難中進、向高處行,中國展現出遇強更強的發展韌勁。發展,正是貫穿新中國70年的一個關鍵詞。


縱覽新中國70年,人們使用最多的詞語,就是“鉅變”。從缺衣少食到書寫“最成功的脫貧故事”,從一窮二白到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經濟瀕於崩潰到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新中國70年的滄桑鉅變,靠的正是在發展中推進現代化進程的不懈努力。70年來,卓越的發展能力讓一個古老大國在現代化之路上華麗轉身,讓一個走過近百年曆史的大黨風華正茂,勇立時代潮頭。


近代以來,落後捱打、受人欺辱的歷史教訓刻骨銘心,讓中國人民更加懂得“一個民族只有自強,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自立”,讓新中國從成立之時起就把實現工業化、現代化作為國家意志。早在1957年,毛澤東同志就講過,“只有經過十年至十五年的社會生產力的比較充分的發展,我們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獲得了自己的比較充分的物質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展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發展才是硬道理”凝聚起全社會的廣泛共識。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70年風雨兼程的過程中,我們也形成了一種用發展的、變化的、運動的視角看待經濟社會運行的思維方法。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這讓我們的制度具有應對形勢變化的適應能力,能夠根據時與勢的不同而靈活調整政策,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比如說,進入新時代,我們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順應中國改革發展的形勢變化,推動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系。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為民愛民的聲音,勝過激昂的樂章。不久前,在甘肅考察時看到李應川一家喬遷新居後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強調,“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揭示著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價值指向和力量源泉。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國家的根本性質。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關於新生國家的命名,曾有不少方案,但經過反覆醞釀,最終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70年風雨兼程,人民的底色經久不衰,為民的情懷歷久彌新,“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在國家進步的每一個足跡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如果要問新中國70年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答案一定會指向“人”。從1949年到2019年,時光猶如巨筆,繪就出億萬人民日日常新的生活畫卷。告別票證經濟、物質匱乏,今天的人們追求“吃好”“穿美”;告別“十個人中八個都是文盲”的昔日場景,今天學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求學問道。“三轉一響”、萬元戶、下海、“互聯網+”、人工智能……70年,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人民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為“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寫下生動而溫暖的註腳,也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愈加閃耀。

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辦。新中國70年發展前行,“人民”始終被置於價值序列的首位,成為制定政策的依據、衡量得失的標準,成為發展的價值導向和目標指向。惦念人民安危冷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順應人民更高期待,我們推動改革開放,將財富創造的權利交給人民。進入新時代,我們作出社會矛盾轉變的重大判斷,不斷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來,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70年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在人民的實踐創造中凝聚發展的合力。當年建設人民大會堂,“一萬人開會,五千人用餐,十個月建成”的目標,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大會堂破土動工後,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匯聚北京,首都學校師生、市民群眾等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義務勞動,有些在北京火車站乘車的旅客甚至利用候車的時間趕到工地上挖幾鍬土、搬幾塊磚。先後30多萬人次參與大會堂工地的義務勞動,最終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樣的人民力量,體現在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體現在小崗村的紅手印,體現在創新創業的時代潮流……正是“眾人拾柴”、拼搏創造的力量,讓我們克服一次又一次挑戰,實現一次又一次跨越,書寫了新中國70年發展的壯麗史詩。


人民是新中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把為人民服務莊嚴地寫進黨章,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回答“為誰發展”和“發展動力”這兩個基本問題。為了人民,回答了發展的價值指向問題,使得治國理政的目標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始終保持一致;依靠人民,解決了發展的力量源泉問題,使得群眾的首創精神為國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也是70年發展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

現在,我們正以一場叩問初心使命的主題教育迎接新中國70華誕,這是對自己的鞭策,更是對“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宣示與堅守。不忘初心再出發,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國號”巨輪就能在億萬人民的齊心協力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獨立自主: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用腳步丈量大地,才能聽到最響亮的回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將開闢自主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努力把深圳建設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未來可期。近期,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貫穿著相同的主線: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樣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豪邁氣概,這樣一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自己道路的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沉澱為具有啟發意義的發展經驗。

建設時期,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取得“兩彈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為後續發展夯實了根基。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量借鑑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引入市場經濟體制,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分工,但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守但不僵化,借鑑但不照搬,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終於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好路。

放在世界範圍來看,為什麼一些後發國家把西方模式奉為圭臬,卻並未取得理想效果?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失去了發展的自主性和主動權,或是因簡單套用西方制度而遭遇“水土不服”,或是因沒能處理好開放與自主的關係而淪為“依附型國家”。中國的經驗恰恰在於,沒有把改革簡化為複製粘貼,沒有把開放等同於機械照搬,而是充分考量人民的實際需要和國家的要素稟賦條件,自主選擇政策和方向,進而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社會“快速發展”與“安定有序”的兼容。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堅持獨立自主,就是要針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把解決問題作為最終的目的。這正體現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精髓,其要義就在於以問題為導向、以國情為基準、以效果為檢驗,走一條遵循“實踐理性”的發展路子。面對社會治理問題,我們不是簡單照搬外國司法、執法體制,而是創造出“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在引入市場機制時,我們不是簡單“推倒重來”,而是運用漸進方式實現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也不是一上來就像發達國家那樣搞資本密集型企業,而是根據國情率先在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產業中找到突破口,然後不斷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躍升……事實證明,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新中國用70年走出的“中國道路”,恰恰說明在國家治理與社會發展過程中,並不存在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適性道路和標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這樣的理念和智慧,對世界各國的發展都有啟示意義。

在江蘇南京,滾滾長江之上橫臥著氣勢恢宏的南京長江大橋。這座由中國人首次在長江上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早已成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地標,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勇前行。循著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發展之路,再遙遠的目的地也終能到達,這正是:“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發展能力:展現制度優勢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是能檢驗一個國家的發展能力。今年上半年,外部環境複雜、風險挑戰嚴峻,中國不僅宏觀經濟穩中有進、逆勢上揚,而且創新活力不斷湧現,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躋身世界首位。在難中進、向高處行,中國展現出遇強更強的發展韌勁。發展,正是貫穿新中國70年的一個關鍵詞。


縱覽新中國70年,人們使用最多的詞語,就是“鉅變”。從缺衣少食到書寫“最成功的脫貧故事”,從一窮二白到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經濟瀕於崩潰到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新中國70年的滄桑鉅變,靠的正是在發展中推進現代化進程的不懈努力。70年來,卓越的發展能力讓一個古老大國在現代化之路上華麗轉身,讓一個走過近百年曆史的大黨風華正茂,勇立時代潮頭。


近代以來,落後捱打、受人欺辱的歷史教訓刻骨銘心,讓中國人民更加懂得“一個民族只有自強,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自立”,讓新中國從成立之時起就把實現工業化、現代化作為國家意志。早在1957年,毛澤東同志就講過,“只有經過十年至十五年的社會生產力的比較充分的發展,我們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獲得了自己的比較充分的物質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展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發展才是硬道理”凝聚起全社會的廣泛共識。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70年風雨兼程的過程中,我們也形成了一種用發展的、變化的、運動的視角看待經濟社會運行的思維方法。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這讓我們的制度具有應對形勢變化的適應能力,能夠根據時與勢的不同而靈活調整政策,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比如說,進入新時代,我們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順應中國改革發展的形勢變化,推動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系。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中國注重用發展來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用發展來實現經濟社會的動態平衡,更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實踐方法。中國能夠實現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不僅把發展當做目標,更把發展當做解決問題的手段。正是持續發展中,中國展現出強大的發展能力,彰顯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性,更不斷提升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水平,形成了獨特的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學說。


從世界範圍來看,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公約數。如何解決擺在人類面前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關鍵還是在於用好“發展”這把金鑰匙。橫向比較來看,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照搬西方模式之後反而進入發展停滯,甚至陷入社會動盪?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經歷高速發展之後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說到底是發展能力不夠。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今天,中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是要與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在互利共贏中達到更高的發展境界。


1978年10月,鄧小平同志訪問日本時乘坐了一回新幹線,他深有感觸地說,“就像推著我們跑一樣,我們現在很需要跑。”今天,在發展中形成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增強發展能力、發揮制度優勢,中國必將在未來創造新的更大奇蹟。


民主集中:調動一切積極性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為民愛民的聲音,勝過激昂的樂章。不久前,在甘肅考察時看到李應川一家喬遷新居後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強調,“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揭示著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價值指向和力量源泉。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國家的根本性質。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關於新生國家的命名,曾有不少方案,但經過反覆醞釀,最終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70年風雨兼程,人民的底色經久不衰,為民的情懷歷久彌新,“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在國家進步的每一個足跡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如果要問新中國70年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答案一定會指向“人”。從1949年到2019年,時光猶如巨筆,繪就出億萬人民日日常新的生活畫卷。告別票證經濟、物質匱乏,今天的人們追求“吃好”“穿美”;告別“十個人中八個都是文盲”的昔日場景,今天學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求學問道。“三轉一響”、萬元戶、下海、“互聯網+”、人工智能……70年,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人民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為“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寫下生動而溫暖的註腳,也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愈加閃耀。

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辦。新中國70年發展前行,“人民”始終被置於價值序列的首位,成為制定政策的依據、衡量得失的標準,成為發展的價值導向和目標指向。惦念人民安危冷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順應人民更高期待,我們推動改革開放,將財富創造的權利交給人民。進入新時代,我們作出社會矛盾轉變的重大判斷,不斷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來,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70年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在人民的實踐創造中凝聚發展的合力。當年建設人民大會堂,“一萬人開會,五千人用餐,十個月建成”的目標,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大會堂破土動工後,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匯聚北京,首都學校師生、市民群眾等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義務勞動,有些在北京火車站乘車的旅客甚至利用候車的時間趕到工地上挖幾鍬土、搬幾塊磚。先後30多萬人次參與大會堂工地的義務勞動,最終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樣的人民力量,體現在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體現在小崗村的紅手印,體現在創新創業的時代潮流……正是“眾人拾柴”、拼搏創造的力量,讓我們克服一次又一次挑戰,實現一次又一次跨越,書寫了新中國70年發展的壯麗史詩。


人民是新中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把為人民服務莊嚴地寫進黨章,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回答“為誰發展”和“發展動力”這兩個基本問題。為了人民,回答了發展的價值指向問題,使得治國理政的目標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始終保持一致;依靠人民,解決了發展的力量源泉問題,使得群眾的首創精神為國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也是70年發展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

現在,我們正以一場叩問初心使命的主題教育迎接新中國70華誕,這是對自己的鞭策,更是對“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宣示與堅守。不忘初心再出發,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國號”巨輪就能在億萬人民的齊心協力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獨立自主: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用腳步丈量大地,才能聽到最響亮的回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將開闢自主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努力把深圳建設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未來可期。近期,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貫穿著相同的主線: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樣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豪邁氣概,這樣一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自己道路的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沉澱為具有啟發意義的發展經驗。

建設時期,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取得“兩彈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為後續發展夯實了根基。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量借鑑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引入市場經濟體制,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分工,但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守但不僵化,借鑑但不照搬,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終於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好路。

放在世界範圍來看,為什麼一些後發國家把西方模式奉為圭臬,卻並未取得理想效果?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失去了發展的自主性和主動權,或是因簡單套用西方制度而遭遇“水土不服”,或是因沒能處理好開放與自主的關係而淪為“依附型國家”。中國的經驗恰恰在於,沒有把改革簡化為複製粘貼,沒有把開放等同於機械照搬,而是充分考量人民的實際需要和國家的要素稟賦條件,自主選擇政策和方向,進而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社會“快速發展”與“安定有序”的兼容。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堅持獨立自主,就是要針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把解決問題作為最終的目的。這正體現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精髓,其要義就在於以問題為導向、以國情為基準、以效果為檢驗,走一條遵循“實踐理性”的發展路子。面對社會治理問題,我們不是簡單照搬外國司法、執法體制,而是創造出“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在引入市場機制時,我們不是簡單“推倒重來”,而是運用漸進方式實現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也不是一上來就像發達國家那樣搞資本密集型企業,而是根據國情率先在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產業中找到突破口,然後不斷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躍升……事實證明,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新中國用70年走出的“中國道路”,恰恰說明在國家治理與社會發展過程中,並不存在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適性道路和標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這樣的理念和智慧,對世界各國的發展都有啟示意義。

在江蘇南京,滾滾長江之上橫臥著氣勢恢宏的南京長江大橋。這座由中國人首次在長江上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早已成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地標,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勇前行。循著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發展之路,再遙遠的目的地也終能到達,這正是:“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發展能力:展現制度優勢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是能檢驗一個國家的發展能力。今年上半年,外部環境複雜、風險挑戰嚴峻,中國不僅宏觀經濟穩中有進、逆勢上揚,而且創新活力不斷湧現,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躋身世界首位。在難中進、向高處行,中國展現出遇強更強的發展韌勁。發展,正是貫穿新中國70年的一個關鍵詞。


縱覽新中國70年,人們使用最多的詞語,就是“鉅變”。從缺衣少食到書寫“最成功的脫貧故事”,從一窮二白到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經濟瀕於崩潰到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新中國70年的滄桑鉅變,靠的正是在發展中推進現代化進程的不懈努力。70年來,卓越的發展能力讓一個古老大國在現代化之路上華麗轉身,讓一個走過近百年曆史的大黨風華正茂,勇立時代潮頭。


近代以來,落後捱打、受人欺辱的歷史教訓刻骨銘心,讓中國人民更加懂得“一個民族只有自強,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自立”,讓新中國從成立之時起就把實現工業化、現代化作為國家意志。早在1957年,毛澤東同志就講過,“只有經過十年至十五年的社會生產力的比較充分的發展,我們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獲得了自己的比較充分的物質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展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發展才是硬道理”凝聚起全社會的廣泛共識。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70年風雨兼程的過程中,我們也形成了一種用發展的、變化的、運動的視角看待經濟社會運行的思維方法。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這讓我們的制度具有應對形勢變化的適應能力,能夠根據時與勢的不同而靈活調整政策,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比如說,進入新時代,我們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順應中國改革發展的形勢變化,推動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系。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中國注重用發展來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用發展來實現經濟社會的動態平衡,更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實踐方法。中國能夠實現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不僅把發展當做目標,更把發展當做解決問題的手段。正是持續發展中,中國展現出強大的發展能力,彰顯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性,更不斷提升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水平,形成了獨特的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學說。


從世界範圍來看,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公約數。如何解決擺在人類面前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關鍵還是在於用好“發展”這把金鑰匙。橫向比較來看,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照搬西方模式之後反而進入發展停滯,甚至陷入社會動盪?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經歷高速發展之後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說到底是發展能力不夠。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今天,中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是要與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在互利共贏中達到更高的發展境界。


1978年10月,鄧小平同志訪問日本時乘坐了一回新幹線,他深有感觸地說,“就像推著我們跑一樣,我們現在很需要跑。”今天,在發展中形成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增強發展能力、發揮制度優勢,中國必將在未來創造新的更大奇蹟。


民主集中:調動一切積極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

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為民愛民的聲音,勝過激昂的樂章。不久前,在甘肅考察時看到李應川一家喬遷新居後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強調,“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揭示著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價值指向和力量源泉。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國家的根本性質。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關於新生國家的命名,曾有不少方案,但經過反覆醞釀,最終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70年風雨兼程,人民的底色經久不衰,為民的情懷歷久彌新,“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在國家進步的每一個足跡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如果要問新中國70年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答案一定會指向“人”。從1949年到2019年,時光猶如巨筆,繪就出億萬人民日日常新的生活畫卷。告別票證經濟、物質匱乏,今天的人們追求“吃好”“穿美”;告別“十個人中八個都是文盲”的昔日場景,今天學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求學問道。“三轉一響”、萬元戶、下海、“互聯網+”、人工智能……70年,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人民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為“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寫下生動而溫暖的註腳,也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愈加閃耀。

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辦。新中國70年發展前行,“人民”始終被置於價值序列的首位,成為制定政策的依據、衡量得失的標準,成為發展的價值導向和目標指向。惦念人民安危冷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順應人民更高期待,我們推動改革開放,將財富創造的權利交給人民。進入新時代,我們作出社會矛盾轉變的重大判斷,不斷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來,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70年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在人民的實踐創造中凝聚發展的合力。當年建設人民大會堂,“一萬人開會,五千人用餐,十個月建成”的目標,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大會堂破土動工後,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匯聚北京,首都學校師生、市民群眾等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義務勞動,有些在北京火車站乘車的旅客甚至利用候車的時間趕到工地上挖幾鍬土、搬幾塊磚。先後30多萬人次參與大會堂工地的義務勞動,最終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樣的人民力量,體現在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體現在小崗村的紅手印,體現在創新創業的時代潮流……正是“眾人拾柴”、拼搏創造的力量,讓我們克服一次又一次挑戰,實現一次又一次跨越,書寫了新中國70年發展的壯麗史詩。


人民是新中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把為人民服務莊嚴地寫進黨章,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回答“為誰發展”和“發展動力”這兩個基本問題。為了人民,回答了發展的價值指向問題,使得治國理政的目標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始終保持一致;依靠人民,解決了發展的力量源泉問題,使得群眾的首創精神為國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也是70年發展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

現在,我們正以一場叩問初心使命的主題教育迎接新中國70華誕,這是對自己的鞭策,更是對“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宣示與堅守。不忘初心再出發,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國號”巨輪就能在億萬人民的齊心協力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獨立自主: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用腳步丈量大地,才能聽到最響亮的回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將開闢自主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努力把深圳建設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未來可期。近期,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貫穿著相同的主線: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樣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豪邁氣概,這樣一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自己道路的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沉澱為具有啟發意義的發展經驗。

建設時期,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取得“兩彈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為後續發展夯實了根基。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量借鑑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引入市場經濟體制,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分工,但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守但不僵化,借鑑但不照搬,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終於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好路。

放在世界範圍來看,為什麼一些後發國家把西方模式奉為圭臬,卻並未取得理想效果?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失去了發展的自主性和主動權,或是因簡單套用西方制度而遭遇“水土不服”,或是因沒能處理好開放與自主的關係而淪為“依附型國家”。中國的經驗恰恰在於,沒有把改革簡化為複製粘貼,沒有把開放等同於機械照搬,而是充分考量人民的實際需要和國家的要素稟賦條件,自主選擇政策和方向,進而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社會“快速發展”與“安定有序”的兼容。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堅持獨立自主,就是要針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把解決問題作為最終的目的。這正體現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精髓,其要義就在於以問題為導向、以國情為基準、以效果為檢驗,走一條遵循“實踐理性”的發展路子。面對社會治理問題,我們不是簡單照搬外國司法、執法體制,而是創造出“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在引入市場機制時,我們不是簡單“推倒重來”,而是運用漸進方式實現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也不是一上來就像發達國家那樣搞資本密集型企業,而是根據國情率先在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產業中找到突破口,然後不斷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躍升……事實證明,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新中國用70年走出的“中國道路”,恰恰說明在國家治理與社會發展過程中,並不存在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適性道路和標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這樣的理念和智慧,對世界各國的發展都有啟示意義。

在江蘇南京,滾滾長江之上橫臥著氣勢恢宏的南京長江大橋。這座由中國人首次在長江上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早已成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地標,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勇前行。循著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發展之路,再遙遠的目的地也終能到達,這正是:“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發展能力:展現制度優勢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是能檢驗一個國家的發展能力。今年上半年,外部環境複雜、風險挑戰嚴峻,中國不僅宏觀經濟穩中有進、逆勢上揚,而且創新活力不斷湧現,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躋身世界首位。在難中進、向高處行,中國展現出遇強更強的發展韌勁。發展,正是貫穿新中國70年的一個關鍵詞。


縱覽新中國70年,人們使用最多的詞語,就是“鉅變”。從缺衣少食到書寫“最成功的脫貧故事”,從一窮二白到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經濟瀕於崩潰到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新中國70年的滄桑鉅變,靠的正是在發展中推進現代化進程的不懈努力。70年來,卓越的發展能力讓一個古老大國在現代化之路上華麗轉身,讓一個走過近百年曆史的大黨風華正茂,勇立時代潮頭。


近代以來,落後捱打、受人欺辱的歷史教訓刻骨銘心,讓中國人民更加懂得“一個民族只有自強,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自立”,讓新中國從成立之時起就把實現工業化、現代化作為國家意志。早在1957年,毛澤東同志就講過,“只有經過十年至十五年的社會生產力的比較充分的發展,我們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獲得了自己的比較充分的物質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展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發展才是硬道理”凝聚起全社會的廣泛共識。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70年風雨兼程的過程中,我們也形成了一種用發展的、變化的、運動的視角看待經濟社會運行的思維方法。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這讓我們的制度具有應對形勢變化的適應能力,能夠根據時與勢的不同而靈活調整政策,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比如說,進入新時代,我們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順應中國改革發展的形勢變化,推動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系。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中國注重用發展來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用發展來實現經濟社會的動態平衡,更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實踐方法。中國能夠實現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不僅把發展當做目標,更把發展當做解決問題的手段。正是持續發展中,中國展現出強大的發展能力,彰顯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性,更不斷提升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水平,形成了獨特的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學說。


從世界範圍來看,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公約數。如何解決擺在人類面前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關鍵還是在於用好“發展”這把金鑰匙。橫向比較來看,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照搬西方模式之後反而進入發展停滯,甚至陷入社會動盪?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經歷高速發展之後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說到底是發展能力不夠。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今天,中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是要與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在互利共贏中達到更高的發展境界。


1978年10月,鄧小平同志訪問日本時乘坐了一回新幹線,他深有感觸地說,“就像推著我們跑一樣,我們現在很需要跑。”今天,在發展中形成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增強發展能力、發揮制度優勢,中國必將在未來創造新的更大奇蹟。


民主集中:調動一切積極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

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深刻的思考,越能沉澱思想的精華。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發展成就備受矚目。人們在探尋,是什麼令中國這樣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保持平穩健康繁榮發展,是什麼令中國這樣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社會始終保持和諧穩定?答案有很多,而治理大黨大國的“法寶”之一,就是民主集中制。

毛澤東同志曾提出,要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既能保證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又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既能充分反映廣大人民的意願,又能形成全體人民的統一意志。新中國70年曆程中,民主集中制展現出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工作優勢,是一種科學合理而又有效率的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重要標誌。憲法規定,我國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黨和國家的各項制度安排,因此而有效地組織起來。《之江新語》一書把民主集中制比作交響樂:領導班子的“一把手”,就應該成為這樣的指揮,善於把“多種聲音”協調為“一首樂曲”,從而使領導集體的決策儘可能反映客觀實際,符合人民利益。可以說,從國家機構的有序運行到保證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制定與執行效率,從各個領域的制度安排到各個條線的領導方式……民主集中制貫穿於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只有更好掌握民主與集中的辯證關係,才能最大限度發揮這一制度的優勢。

沒有充分的民主就沒有正確的集中。從日常決策來看,重大項目該不該上馬,深化改革推出何種舉措,發展與環保怎樣統籌……攻堅發展難題,領導幹部要善於運用民主的辦法彙集意見,提高決策質量。從重大政策制定來看,發揚黨內民主才能凝聚集體智慧。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例,起草過程几上幾下、反覆討論修改,覆蓋114個單位,8個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最終獲得全會通過,這正是充分民主與正確集中相結合的生動體現。可以說,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為民愛民的聲音,勝過激昂的樂章。不久前,在甘肅考察時看到李應川一家喬遷新居後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強調,“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揭示著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價值指向和力量源泉。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國家的根本性質。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關於新生國家的命名,曾有不少方案,但經過反覆醞釀,最終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70年風雨兼程,人民的底色經久不衰,為民的情懷歷久彌新,“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在國家進步的每一個足跡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如果要問新中國70年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答案一定會指向“人”。從1949年到2019年,時光猶如巨筆,繪就出億萬人民日日常新的生活畫卷。告別票證經濟、物質匱乏,今天的人們追求“吃好”“穿美”;告別“十個人中八個都是文盲”的昔日場景,今天學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求學問道。“三轉一響”、萬元戶、下海、“互聯網+”、人工智能……70年,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人民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為“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寫下生動而溫暖的註腳,也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愈加閃耀。

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辦。新中國70年發展前行,“人民”始終被置於價值序列的首位,成為制定政策的依據、衡量得失的標準,成為發展的價值導向和目標指向。惦念人民安危冷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順應人民更高期待,我們推動改革開放,將財富創造的權利交給人民。進入新時代,我們作出社會矛盾轉變的重大判斷,不斷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來,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70年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在人民的實踐創造中凝聚發展的合力。當年建設人民大會堂,“一萬人開會,五千人用餐,十個月建成”的目標,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大會堂破土動工後,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匯聚北京,首都學校師生、市民群眾等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義務勞動,有些在北京火車站乘車的旅客甚至利用候車的時間趕到工地上挖幾鍬土、搬幾塊磚。先後30多萬人次參與大會堂工地的義務勞動,最終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樣的人民力量,體現在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體現在小崗村的紅手印,體現在創新創業的時代潮流……正是“眾人拾柴”、拼搏創造的力量,讓我們克服一次又一次挑戰,實現一次又一次跨越,書寫了新中國70年發展的壯麗史詩。


人民是新中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把為人民服務莊嚴地寫進黨章,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回答“為誰發展”和“發展動力”這兩個基本問題。為了人民,回答了發展的價值指向問題,使得治國理政的目標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始終保持一致;依靠人民,解決了發展的力量源泉問題,使得群眾的首創精神為國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也是70年發展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

現在,我們正以一場叩問初心使命的主題教育迎接新中國70華誕,這是對自己的鞭策,更是對“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宣示與堅守。不忘初心再出發,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國號”巨輪就能在億萬人民的齊心協力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獨立自主: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用腳步丈量大地,才能聽到最響亮的回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將開闢自主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努力把深圳建設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未來可期。近期,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貫穿著相同的主線: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樣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豪邁氣概,這樣一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自己道路的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沉澱為具有啟發意義的發展經驗。

建設時期,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取得“兩彈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為後續發展夯實了根基。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量借鑑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引入市場經濟體制,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分工,但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守但不僵化,借鑑但不照搬,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終於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好路。

放在世界範圍來看,為什麼一些後發國家把西方模式奉為圭臬,卻並未取得理想效果?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失去了發展的自主性和主動權,或是因簡單套用西方制度而遭遇“水土不服”,或是因沒能處理好開放與自主的關係而淪為“依附型國家”。中國的經驗恰恰在於,沒有把改革簡化為複製粘貼,沒有把開放等同於機械照搬,而是充分考量人民的實際需要和國家的要素稟賦條件,自主選擇政策和方向,進而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社會“快速發展”與“安定有序”的兼容。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堅持獨立自主,就是要針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把解決問題作為最終的目的。這正體現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精髓,其要義就在於以問題為導向、以國情為基準、以效果為檢驗,走一條遵循“實踐理性”的發展路子。面對社會治理問題,我們不是簡單照搬外國司法、執法體制,而是創造出“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在引入市場機制時,我們不是簡單“推倒重來”,而是運用漸進方式實現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也不是一上來就像發達國家那樣搞資本密集型企業,而是根據國情率先在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產業中找到突破口,然後不斷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躍升……事實證明,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新中國用70年走出的“中國道路”,恰恰說明在國家治理與社會發展過程中,並不存在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適性道路和標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這樣的理念和智慧,對世界各國的發展都有啟示意義。

在江蘇南京,滾滾長江之上橫臥著氣勢恢宏的南京長江大橋。這座由中國人首次在長江上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早已成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地標,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勇前行。循著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發展之路,再遙遠的目的地也終能到達,這正是:“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發展能力:展現制度優勢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是能檢驗一個國家的發展能力。今年上半年,外部環境複雜、風險挑戰嚴峻,中國不僅宏觀經濟穩中有進、逆勢上揚,而且創新活力不斷湧現,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躋身世界首位。在難中進、向高處行,中國展現出遇強更強的發展韌勁。發展,正是貫穿新中國70年的一個關鍵詞。


縱覽新中國70年,人們使用最多的詞語,就是“鉅變”。從缺衣少食到書寫“最成功的脫貧故事”,從一窮二白到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經濟瀕於崩潰到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新中國70年的滄桑鉅變,靠的正是在發展中推進現代化進程的不懈努力。70年來,卓越的發展能力讓一個古老大國在現代化之路上華麗轉身,讓一個走過近百年曆史的大黨風華正茂,勇立時代潮頭。


近代以來,落後捱打、受人欺辱的歷史教訓刻骨銘心,讓中國人民更加懂得“一個民族只有自強,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自立”,讓新中國從成立之時起就把實現工業化、現代化作為國家意志。早在1957年,毛澤東同志就講過,“只有經過十年至十五年的社會生產力的比較充分的發展,我們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獲得了自己的比較充分的物質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展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發展才是硬道理”凝聚起全社會的廣泛共識。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70年風雨兼程的過程中,我們也形成了一種用發展的、變化的、運動的視角看待經濟社會運行的思維方法。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這讓我們的制度具有應對形勢變化的適應能力,能夠根據時與勢的不同而靈活調整政策,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比如說,進入新時代,我們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順應中國改革發展的形勢變化,推動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系。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中國注重用發展來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用發展來實現經濟社會的動態平衡,更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實踐方法。中國能夠實現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不僅把發展當做目標,更把發展當做解決問題的手段。正是持續發展中,中國展現出強大的發展能力,彰顯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性,更不斷提升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水平,形成了獨特的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學說。


從世界範圍來看,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公約數。如何解決擺在人類面前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關鍵還是在於用好“發展”這把金鑰匙。橫向比較來看,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照搬西方模式之後反而進入發展停滯,甚至陷入社會動盪?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經歷高速發展之後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說到底是發展能力不夠。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今天,中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是要與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在互利共贏中達到更高的發展境界。


1978年10月,鄧小平同志訪問日本時乘坐了一回新幹線,他深有感觸地說,“就像推著我們跑一樣,我們現在很需要跑。”今天,在發展中形成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增強發展能力、發揮制度優勢,中國必將在未來創造新的更大奇蹟。


民主集中:調動一切積極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

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深刻的思考,越能沉澱思想的精華。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發展成就備受矚目。人們在探尋,是什麼令中國這樣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保持平穩健康繁榮發展,是什麼令中國這樣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社會始終保持和諧穩定?答案有很多,而治理大黨大國的“法寶”之一,就是民主集中制。

毛澤東同志曾提出,要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既能保證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又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既能充分反映廣大人民的意願,又能形成全體人民的統一意志。新中國70年曆程中,民主集中制展現出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工作優勢,是一種科學合理而又有效率的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重要標誌。憲法規定,我國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黨和國家的各項制度安排,因此而有效地組織起來。《之江新語》一書把民主集中制比作交響樂:領導班子的“一把手”,就應該成為這樣的指揮,善於把“多種聲音”協調為“一首樂曲”,從而使領導集體的決策儘可能反映客觀實際,符合人民利益。可以說,從國家機構的有序運行到保證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制定與執行效率,從各個領域的制度安排到各個條線的領導方式……民主集中制貫穿於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只有更好掌握民主與集中的辯證關係,才能最大限度發揮這一制度的優勢。

沒有充分的民主就沒有正確的集中。從日常決策來看,重大項目該不該上馬,深化改革推出何種舉措,發展與環保怎樣統籌……攻堅發展難題,領導幹部要善於運用民主的辦法彙集意見,提高決策質量。從重大政策制定來看,發揚黨內民主才能凝聚集體智慧。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例,起草過程几上幾下、反覆討論修改,覆蓋114個單位,8個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最終獲得全會通過,這正是充分民主與正確集中相結合的生動體現。可以說,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同時,正確集中是充分民主的必然要求和歸宿。沒有集中,就會陷入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分散主義。在冷戰結束時提出“歷史終結論”的福山,經過這些年對世界各國發展情況的觀察,提出“沒有優質國家,就沒有優質民主”,正因為他看到西式民主由於缺少有效集中,容易引發“否決政治”,導致“政治衰敗”。而中國民主集中制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五年規劃的謀近慮遠,“全國一盤棋”的統籌兼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應急處置,“一把手工程”的重大責任承擔……新中國70年發展的實踐證明,正是由於黨中央的堅強領導,讓中國的民主集中制日益完善,既能調動各個方面的主動性、積極性,又能讓各方力量形成協調配合,確保國家發展既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既多元嘗試又形成合力,既差異化探索又整合為一體。


制度好不好,終究還是要看它在治國理政、安邦定國中的有效程度。現在,民主集中制作為一種原則,已經貫穿於我們國家制度設計的各個方面,使得中國的各項制度安排展現出良好的治理效果。事實上,進行制度設計最重要的命題之一,就是如何處理好民主和集中的關係。沒有充分的民主,就難以激發活力與創造力;沒有正確的集中,就不可能形成強大的合力。唯有實現民主和集中辯證統一的民主集中制,才能同時發揮二者的優勢,這對世界各國的治理與發展具有普遍啟發意義。


在前進路上,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近14億人迸發的活力,通過民主集中把我們這個社會的活力激發出來而又集中起來,就能形成無往不勝的磅礴合力。


辯證思維:賦能良政善治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為民愛民的聲音,勝過激昂的樂章。不久前,在甘肅考察時看到李應川一家喬遷新居後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強調,“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揭示著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價值指向和力量源泉。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國家的根本性質。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關於新生國家的命名,曾有不少方案,但經過反覆醞釀,最終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70年風雨兼程,人民的底色經久不衰,為民的情懷歷久彌新,“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在國家進步的每一個足跡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如果要問新中國70年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答案一定會指向“人”。從1949年到2019年,時光猶如巨筆,繪就出億萬人民日日常新的生活畫卷。告別票證經濟、物質匱乏,今天的人們追求“吃好”“穿美”;告別“十個人中八個都是文盲”的昔日場景,今天學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求學問道。“三轉一響”、萬元戶、下海、“互聯網+”、人工智能……70年,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人民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為“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寫下生動而溫暖的註腳,也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愈加閃耀。

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辦。新中國70年發展前行,“人民”始終被置於價值序列的首位,成為制定政策的依據、衡量得失的標準,成為發展的價值導向和目標指向。惦念人民安危冷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順應人民更高期待,我們推動改革開放,將財富創造的權利交給人民。進入新時代,我們作出社會矛盾轉變的重大判斷,不斷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來,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70年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在人民的實踐創造中凝聚發展的合力。當年建設人民大會堂,“一萬人開會,五千人用餐,十個月建成”的目標,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大會堂破土動工後,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匯聚北京,首都學校師生、市民群眾等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義務勞動,有些在北京火車站乘車的旅客甚至利用候車的時間趕到工地上挖幾鍬土、搬幾塊磚。先後30多萬人次參與大會堂工地的義務勞動,最終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樣的人民力量,體現在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體現在小崗村的紅手印,體現在創新創業的時代潮流……正是“眾人拾柴”、拼搏創造的力量,讓我們克服一次又一次挑戰,實現一次又一次跨越,書寫了新中國70年發展的壯麗史詩。


人民是新中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把為人民服務莊嚴地寫進黨章,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回答“為誰發展”和“發展動力”這兩個基本問題。為了人民,回答了發展的價值指向問題,使得治國理政的目標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始終保持一致;依靠人民,解決了發展的力量源泉問題,使得群眾的首創精神為國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也是70年發展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

現在,我們正以一場叩問初心使命的主題教育迎接新中國70華誕,這是對自己的鞭策,更是對“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宣示與堅守。不忘初心再出發,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國號”巨輪就能在億萬人民的齊心協力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獨立自主: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用腳步丈量大地,才能聽到最響亮的回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將開闢自主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努力把深圳建設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未來可期。近期,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貫穿著相同的主線: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樣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豪邁氣概,這樣一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自己道路的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沉澱為具有啟發意義的發展經驗。

建設時期,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取得“兩彈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為後續發展夯實了根基。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量借鑑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引入市場經濟體制,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分工,但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守但不僵化,借鑑但不照搬,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終於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好路。

放在世界範圍來看,為什麼一些後發國家把西方模式奉為圭臬,卻並未取得理想效果?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失去了發展的自主性和主動權,或是因簡單套用西方制度而遭遇“水土不服”,或是因沒能處理好開放與自主的關係而淪為“依附型國家”。中國的經驗恰恰在於,沒有把改革簡化為複製粘貼,沒有把開放等同於機械照搬,而是充分考量人民的實際需要和國家的要素稟賦條件,自主選擇政策和方向,進而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社會“快速發展”與“安定有序”的兼容。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堅持獨立自主,就是要針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把解決問題作為最終的目的。這正體現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精髓,其要義就在於以問題為導向、以國情為基準、以效果為檢驗,走一條遵循“實踐理性”的發展路子。面對社會治理問題,我們不是簡單照搬外國司法、執法體制,而是創造出“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在引入市場機制時,我們不是簡單“推倒重來”,而是運用漸進方式實現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也不是一上來就像發達國家那樣搞資本密集型企業,而是根據國情率先在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產業中找到突破口,然後不斷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躍升……事實證明,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新中國用70年走出的“中國道路”,恰恰說明在國家治理與社會發展過程中,並不存在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適性道路和標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這樣的理念和智慧,對世界各國的發展都有啟示意義。

在江蘇南京,滾滾長江之上橫臥著氣勢恢宏的南京長江大橋。這座由中國人首次在長江上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早已成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地標,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勇前行。循著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發展之路,再遙遠的目的地也終能到達,這正是:“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發展能力:展現制度優勢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是能檢驗一個國家的發展能力。今年上半年,外部環境複雜、風險挑戰嚴峻,中國不僅宏觀經濟穩中有進、逆勢上揚,而且創新活力不斷湧現,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躋身世界首位。在難中進、向高處行,中國展現出遇強更強的發展韌勁。發展,正是貫穿新中國70年的一個關鍵詞。


縱覽新中國70年,人們使用最多的詞語,就是“鉅變”。從缺衣少食到書寫“最成功的脫貧故事”,從一窮二白到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經濟瀕於崩潰到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新中國70年的滄桑鉅變,靠的正是在發展中推進現代化進程的不懈努力。70年來,卓越的發展能力讓一個古老大國在現代化之路上華麗轉身,讓一個走過近百年曆史的大黨風華正茂,勇立時代潮頭。


近代以來,落後捱打、受人欺辱的歷史教訓刻骨銘心,讓中國人民更加懂得“一個民族只有自強,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自立”,讓新中國從成立之時起就把實現工業化、現代化作為國家意志。早在1957年,毛澤東同志就講過,“只有經過十年至十五年的社會生產力的比較充分的發展,我們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獲得了自己的比較充分的物質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展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發展才是硬道理”凝聚起全社會的廣泛共識。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70年風雨兼程的過程中,我們也形成了一種用發展的、變化的、運動的視角看待經濟社會運行的思維方法。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這讓我們的制度具有應對形勢變化的適應能力,能夠根據時與勢的不同而靈活調整政策,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比如說,進入新時代,我們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順應中國改革發展的形勢變化,推動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系。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中國注重用發展來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用發展來實現經濟社會的動態平衡,更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實踐方法。中國能夠實現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不僅把發展當做目標,更把發展當做解決問題的手段。正是持續發展中,中國展現出強大的發展能力,彰顯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性,更不斷提升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水平,形成了獨特的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學說。


從世界範圍來看,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公約數。如何解決擺在人類面前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關鍵還是在於用好“發展”這把金鑰匙。橫向比較來看,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照搬西方模式之後反而進入發展停滯,甚至陷入社會動盪?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經歷高速發展之後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說到底是發展能力不夠。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今天,中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是要與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在互利共贏中達到更高的發展境界。


1978年10月,鄧小平同志訪問日本時乘坐了一回新幹線,他深有感觸地說,“就像推著我們跑一樣,我們現在很需要跑。”今天,在發展中形成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增強發展能力、發揮制度優勢,中國必將在未來創造新的更大奇蹟。


民主集中:調動一切積極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

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深刻的思考,越能沉澱思想的精華。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發展成就備受矚目。人們在探尋,是什麼令中國這樣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保持平穩健康繁榮發展,是什麼令中國這樣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社會始終保持和諧穩定?答案有很多,而治理大黨大國的“法寶”之一,就是民主集中制。

毛澤東同志曾提出,要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既能保證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又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既能充分反映廣大人民的意願,又能形成全體人民的統一意志。新中國70年曆程中,民主集中制展現出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工作優勢,是一種科學合理而又有效率的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重要標誌。憲法規定,我國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黨和國家的各項制度安排,因此而有效地組織起來。《之江新語》一書把民主集中制比作交響樂:領導班子的“一把手”,就應該成為這樣的指揮,善於把“多種聲音”協調為“一首樂曲”,從而使領導集體的決策儘可能反映客觀實際,符合人民利益。可以說,從國家機構的有序運行到保證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制定與執行效率,從各個領域的制度安排到各個條線的領導方式……民主集中制貫穿於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只有更好掌握民主與集中的辯證關係,才能最大限度發揮這一制度的優勢。

沒有充分的民主就沒有正確的集中。從日常決策來看,重大項目該不該上馬,深化改革推出何種舉措,發展與環保怎樣統籌……攻堅發展難題,領導幹部要善於運用民主的辦法彙集意見,提高決策質量。從重大政策制定來看,發揚黨內民主才能凝聚集體智慧。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例,起草過程几上幾下、反覆討論修改,覆蓋114個單位,8個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最終獲得全會通過,這正是充分民主與正確集中相結合的生動體現。可以說,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同時,正確集中是充分民主的必然要求和歸宿。沒有集中,就會陷入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分散主義。在冷戰結束時提出“歷史終結論”的福山,經過這些年對世界各國發展情況的觀察,提出“沒有優質國家,就沒有優質民主”,正因為他看到西式民主由於缺少有效集中,容易引發“否決政治”,導致“政治衰敗”。而中國民主集中制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五年規劃的謀近慮遠,“全國一盤棋”的統籌兼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應急處置,“一把手工程”的重大責任承擔……新中國70年發展的實踐證明,正是由於黨中央的堅強領導,讓中國的民主集中制日益完善,既能調動各個方面的主動性、積極性,又能讓各方力量形成協調配合,確保國家發展既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既多元嘗試又形成合力,既差異化探索又整合為一體。


制度好不好,終究還是要看它在治國理政、安邦定國中的有效程度。現在,民主集中制作為一種原則,已經貫穿於我們國家制度設計的各個方面,使得中國的各項制度安排展現出良好的治理效果。事實上,進行制度設計最重要的命題之一,就是如何處理好民主和集中的關係。沒有充分的民主,就難以激發活力與創造力;沒有正確的集中,就不可能形成強大的合力。唯有實現民主和集中辯證統一的民主集中制,才能同時發揮二者的優勢,這對世界各國的治理與發展具有普遍啟發意義。


在前進路上,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近14億人迸發的活力,通過民主集中把我們這個社會的活力激發出來而又集中起來,就能形成無往不勝的磅礴合力。


辯證思維:賦能良政善治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既用對立統一來觀察和處理問題,堅持一分為二,也善於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注重牽住“牛鼻子”

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讓我們找到了一條風險可控、行之有效的改革路徑,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的動態平衡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為民愛民的聲音,勝過激昂的樂章。不久前,在甘肅考察時看到李應川一家喬遷新居後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強調,“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揭示著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價值指向和力量源泉。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國家的根本性質。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關於新生國家的命名,曾有不少方案,但經過反覆醞釀,最終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70年風雨兼程,人民的底色經久不衰,為民的情懷歷久彌新,“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在國家進步的每一個足跡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如果要問新中國70年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答案一定會指向“人”。從1949年到2019年,時光猶如巨筆,繪就出億萬人民日日常新的生活畫卷。告別票證經濟、物質匱乏,今天的人們追求“吃好”“穿美”;告別“十個人中八個都是文盲”的昔日場景,今天學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求學問道。“三轉一響”、萬元戶、下海、“互聯網+”、人工智能……70年,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人民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為“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寫下生動而溫暖的註腳,也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愈加閃耀。

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辦。新中國70年發展前行,“人民”始終被置於價值序列的首位,成為制定政策的依據、衡量得失的標準,成為發展的價值導向和目標指向。惦念人民安危冷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順應人民更高期待,我們推動改革開放,將財富創造的權利交給人民。進入新時代,我們作出社會矛盾轉變的重大判斷,不斷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來,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70年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在人民的實踐創造中凝聚發展的合力。當年建設人民大會堂,“一萬人開會,五千人用餐,十個月建成”的目標,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大會堂破土動工後,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匯聚北京,首都學校師生、市民群眾等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義務勞動,有些在北京火車站乘車的旅客甚至利用候車的時間趕到工地上挖幾鍬土、搬幾塊磚。先後30多萬人次參與大會堂工地的義務勞動,最終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樣的人民力量,體現在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體現在小崗村的紅手印,體現在創新創業的時代潮流……正是“眾人拾柴”、拼搏創造的力量,讓我們克服一次又一次挑戰,實現一次又一次跨越,書寫了新中國70年發展的壯麗史詩。


人民是新中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把為人民服務莊嚴地寫進黨章,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回答“為誰發展”和“發展動力”這兩個基本問題。為了人民,回答了發展的價值指向問題,使得治國理政的目標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始終保持一致;依靠人民,解決了發展的力量源泉問題,使得群眾的首創精神為國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也是70年發展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

現在,我們正以一場叩問初心使命的主題教育迎接新中國70華誕,這是對自己的鞭策,更是對“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宣示與堅守。不忘初心再出發,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國號”巨輪就能在億萬人民的齊心協力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獨立自主: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用腳步丈量大地,才能聽到最響亮的回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將開闢自主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努力把深圳建設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未來可期。近期,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貫穿著相同的主線: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樣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豪邁氣概,這樣一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自己道路的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沉澱為具有啟發意義的發展經驗。

建設時期,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取得“兩彈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為後續發展夯實了根基。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量借鑑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引入市場經濟體制,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分工,但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守但不僵化,借鑑但不照搬,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終於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好路。

放在世界範圍來看,為什麼一些後發國家把西方模式奉為圭臬,卻並未取得理想效果?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失去了發展的自主性和主動權,或是因簡單套用西方制度而遭遇“水土不服”,或是因沒能處理好開放與自主的關係而淪為“依附型國家”。中國的經驗恰恰在於,沒有把改革簡化為複製粘貼,沒有把開放等同於機械照搬,而是充分考量人民的實際需要和國家的要素稟賦條件,自主選擇政策和方向,進而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社會“快速發展”與“安定有序”的兼容。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堅持獨立自主,就是要針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把解決問題作為最終的目的。這正體現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精髓,其要義就在於以問題為導向、以國情為基準、以效果為檢驗,走一條遵循“實踐理性”的發展路子。面對社會治理問題,我們不是簡單照搬外國司法、執法體制,而是創造出“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在引入市場機制時,我們不是簡單“推倒重來”,而是運用漸進方式實現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也不是一上來就像發達國家那樣搞資本密集型企業,而是根據國情率先在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產業中找到突破口,然後不斷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躍升……事實證明,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新中國用70年走出的“中國道路”,恰恰說明在國家治理與社會發展過程中,並不存在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適性道路和標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這樣的理念和智慧,對世界各國的發展都有啟示意義。

在江蘇南京,滾滾長江之上橫臥著氣勢恢宏的南京長江大橋。這座由中國人首次在長江上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早已成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地標,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勇前行。循著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發展之路,再遙遠的目的地也終能到達,這正是:“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發展能力:展現制度優勢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是能檢驗一個國家的發展能力。今年上半年,外部環境複雜、風險挑戰嚴峻,中國不僅宏觀經濟穩中有進、逆勢上揚,而且創新活力不斷湧現,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躋身世界首位。在難中進、向高處行,中國展現出遇強更強的發展韌勁。發展,正是貫穿新中國70年的一個關鍵詞。


縱覽新中國70年,人們使用最多的詞語,就是“鉅變”。從缺衣少食到書寫“最成功的脫貧故事”,從一窮二白到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經濟瀕於崩潰到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新中國70年的滄桑鉅變,靠的正是在發展中推進現代化進程的不懈努力。70年來,卓越的發展能力讓一個古老大國在現代化之路上華麗轉身,讓一個走過近百年曆史的大黨風華正茂,勇立時代潮頭。


近代以來,落後捱打、受人欺辱的歷史教訓刻骨銘心,讓中國人民更加懂得“一個民族只有自強,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自立”,讓新中國從成立之時起就把實現工業化、現代化作為國家意志。早在1957年,毛澤東同志就講過,“只有經過十年至十五年的社會生產力的比較充分的發展,我們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獲得了自己的比較充分的物質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展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發展才是硬道理”凝聚起全社會的廣泛共識。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70年風雨兼程的過程中,我們也形成了一種用發展的、變化的、運動的視角看待經濟社會運行的思維方法。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這讓我們的制度具有應對形勢變化的適應能力,能夠根據時與勢的不同而靈活調整政策,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比如說,進入新時代,我們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順應中國改革發展的形勢變化,推動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系。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中國注重用發展來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用發展來實現經濟社會的動態平衡,更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實踐方法。中國能夠實現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不僅把發展當做目標,更把發展當做解決問題的手段。正是持續發展中,中國展現出強大的發展能力,彰顯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性,更不斷提升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水平,形成了獨特的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學說。


從世界範圍來看,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公約數。如何解決擺在人類面前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關鍵還是在於用好“發展”這把金鑰匙。橫向比較來看,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照搬西方模式之後反而進入發展停滯,甚至陷入社會動盪?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經歷高速發展之後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說到底是發展能力不夠。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今天,中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是要與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在互利共贏中達到更高的發展境界。


1978年10月,鄧小平同志訪問日本時乘坐了一回新幹線,他深有感觸地說,“就像推著我們跑一樣,我們現在很需要跑。”今天,在發展中形成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增強發展能力、發揮制度優勢,中國必將在未來創造新的更大奇蹟。


民主集中:調動一切積極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

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深刻的思考,越能沉澱思想的精華。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發展成就備受矚目。人們在探尋,是什麼令中國這樣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保持平穩健康繁榮發展,是什麼令中國這樣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社會始終保持和諧穩定?答案有很多,而治理大黨大國的“法寶”之一,就是民主集中制。

毛澤東同志曾提出,要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既能保證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又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既能充分反映廣大人民的意願,又能形成全體人民的統一意志。新中國70年曆程中,民主集中制展現出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工作優勢,是一種科學合理而又有效率的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重要標誌。憲法規定,我國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黨和國家的各項制度安排,因此而有效地組織起來。《之江新語》一書把民主集中制比作交響樂:領導班子的“一把手”,就應該成為這樣的指揮,善於把“多種聲音”協調為“一首樂曲”,從而使領導集體的決策儘可能反映客觀實際,符合人民利益。可以說,從國家機構的有序運行到保證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制定與執行效率,從各個領域的制度安排到各個條線的領導方式……民主集中制貫穿於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只有更好掌握民主與集中的辯證關係,才能最大限度發揮這一制度的優勢。

沒有充分的民主就沒有正確的集中。從日常決策來看,重大項目該不該上馬,深化改革推出何種舉措,發展與環保怎樣統籌……攻堅發展難題,領導幹部要善於運用民主的辦法彙集意見,提高決策質量。從重大政策制定來看,發揚黨內民主才能凝聚集體智慧。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例,起草過程几上幾下、反覆討論修改,覆蓋114個單位,8個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最終獲得全會通過,這正是充分民主與正確集中相結合的生動體現。可以說,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同時,正確集中是充分民主的必然要求和歸宿。沒有集中,就會陷入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分散主義。在冷戰結束時提出“歷史終結論”的福山,經過這些年對世界各國發展情況的觀察,提出“沒有優質國家,就沒有優質民主”,正因為他看到西式民主由於缺少有效集中,容易引發“否決政治”,導致“政治衰敗”。而中國民主集中制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五年規劃的謀近慮遠,“全國一盤棋”的統籌兼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應急處置,“一把手工程”的重大責任承擔……新中國70年發展的實踐證明,正是由於黨中央的堅強領導,讓中國的民主集中制日益完善,既能調動各個方面的主動性、積極性,又能讓各方力量形成協調配合,確保國家發展既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既多元嘗試又形成合力,既差異化探索又整合為一體。


制度好不好,終究還是要看它在治國理政、安邦定國中的有效程度。現在,民主集中制作為一種原則,已經貫穿於我們國家制度設計的各個方面,使得中國的各項制度安排展現出良好的治理效果。事實上,進行制度設計最重要的命題之一,就是如何處理好民主和集中的關係。沒有充分的民主,就難以激發活力與創造力;沒有正確的集中,就不可能形成強大的合力。唯有實現民主和集中辯證統一的民主集中制,才能同時發揮二者的優勢,這對世界各國的治理與發展具有普遍啟發意義。


在前進路上,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近14億人迸發的活力,通過民主集中把我們這個社會的活力激發出來而又集中起來,就能形成無往不勝的磅礴合力。


辯證思維:賦能良政善治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既用對立統一來觀察和處理問題,堅持一分為二,也善於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注重牽住“牛鼻子”

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讓我們找到了一條風險可控、行之有效的改革路徑,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的動態平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觀察中國發展,講求統籌協調、有機統一是一個重要視角。既強調擴大開放,又堅持獨立自主“辦好自己的事”;既強調加強頂層設計,又鼓勵基層探索更多原創性改革;既講如何做大“蛋糕”,又講如何分好“蛋糕”……“照辯證法辦事”,這樣的治理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的發展歷程。

辯證法既是我們共產黨人認識問題的一把“金鑰匙”,也是推進工作的重要方法。毛澤東同志就提出了統籌兼顧、“彈鋼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明確強調:“我們的方針是統籌兼顧、適當安排。”改革開放之後,針對各種新情況新問題,鄧小平同志旗幟鮮明地提出,“現代化建設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各個方面需要綜合平衡,不能單打一。”新中國70年來,我們之所以能在如此薄弱的基礎上、在如此複雜的國情下、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取得如此大的發展成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共產黨人懂得“照辯證法辦事”,用辯證思維賦能良政善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事業越是向縱深發展,就越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中國是個大國,“大”既意味著我們有規模的優勢、有宏偉目標的指引,也意味著我們有協調發展的難度、會在前進道路上遇到各種艱難險阻。一方面,中國從東部到西部、從城市到鄉村,各地方方面面的差異大,必須統籌考慮。另一方面,改革越深入,涉及的利益關係就越複雜。要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就非增強辯證思維能力不可。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為民愛民的聲音,勝過激昂的樂章。不久前,在甘肅考察時看到李應川一家喬遷新居後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強調,“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揭示著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價值指向和力量源泉。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國家的根本性質。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關於新生國家的命名,曾有不少方案,但經過反覆醞釀,最終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70年風雨兼程,人民的底色經久不衰,為民的情懷歷久彌新,“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在國家進步的每一個足跡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如果要問新中國70年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答案一定會指向“人”。從1949年到2019年,時光猶如巨筆,繪就出億萬人民日日常新的生活畫卷。告別票證經濟、物質匱乏,今天的人們追求“吃好”“穿美”;告別“十個人中八個都是文盲”的昔日場景,今天學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求學問道。“三轉一響”、萬元戶、下海、“互聯網+”、人工智能……70年,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人民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為“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寫下生動而溫暖的註腳,也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愈加閃耀。

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辦。新中國70年發展前行,“人民”始終被置於價值序列的首位,成為制定政策的依據、衡量得失的標準,成為發展的價值導向和目標指向。惦念人民安危冷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順應人民更高期待,我們推動改革開放,將財富創造的權利交給人民。進入新時代,我們作出社會矛盾轉變的重大判斷,不斷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來,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70年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在人民的實踐創造中凝聚發展的合力。當年建設人民大會堂,“一萬人開會,五千人用餐,十個月建成”的目標,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大會堂破土動工後,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匯聚北京,首都學校師生、市民群眾等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義務勞動,有些在北京火車站乘車的旅客甚至利用候車的時間趕到工地上挖幾鍬土、搬幾塊磚。先後30多萬人次參與大會堂工地的義務勞動,最終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樣的人民力量,體現在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體現在小崗村的紅手印,體現在創新創業的時代潮流……正是“眾人拾柴”、拼搏創造的力量,讓我們克服一次又一次挑戰,實現一次又一次跨越,書寫了新中國70年發展的壯麗史詩。


人民是新中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把為人民服務莊嚴地寫進黨章,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回答“為誰發展”和“發展動力”這兩個基本問題。為了人民,回答了發展的價值指向問題,使得治國理政的目標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始終保持一致;依靠人民,解決了發展的力量源泉問題,使得群眾的首創精神為國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也是70年發展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

現在,我們正以一場叩問初心使命的主題教育迎接新中國70華誕,這是對自己的鞭策,更是對“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宣示與堅守。不忘初心再出發,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國號”巨輪就能在億萬人民的齊心協力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獨立自主: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用腳步丈量大地,才能聽到最響亮的回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將開闢自主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努力把深圳建設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未來可期。近期,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貫穿著相同的主線: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樣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豪邁氣概,這樣一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自己道路的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沉澱為具有啟發意義的發展經驗。

建設時期,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取得“兩彈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為後續發展夯實了根基。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量借鑑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引入市場經濟體制,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分工,但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守但不僵化,借鑑但不照搬,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終於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好路。

放在世界範圍來看,為什麼一些後發國家把西方模式奉為圭臬,卻並未取得理想效果?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失去了發展的自主性和主動權,或是因簡單套用西方制度而遭遇“水土不服”,或是因沒能處理好開放與自主的關係而淪為“依附型國家”。中國的經驗恰恰在於,沒有把改革簡化為複製粘貼,沒有把開放等同於機械照搬,而是充分考量人民的實際需要和國家的要素稟賦條件,自主選擇政策和方向,進而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社會“快速發展”與“安定有序”的兼容。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堅持獨立自主,就是要針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把解決問題作為最終的目的。這正體現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精髓,其要義就在於以問題為導向、以國情為基準、以效果為檢驗,走一條遵循“實踐理性”的發展路子。面對社會治理問題,我們不是簡單照搬外國司法、執法體制,而是創造出“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在引入市場機制時,我們不是簡單“推倒重來”,而是運用漸進方式實現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也不是一上來就像發達國家那樣搞資本密集型企業,而是根據國情率先在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產業中找到突破口,然後不斷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躍升……事實證明,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新中國用70年走出的“中國道路”,恰恰說明在國家治理與社會發展過程中,並不存在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適性道路和標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這樣的理念和智慧,對世界各國的發展都有啟示意義。

在江蘇南京,滾滾長江之上橫臥著氣勢恢宏的南京長江大橋。這座由中國人首次在長江上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早已成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地標,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勇前行。循著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發展之路,再遙遠的目的地也終能到達,這正是:“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發展能力:展現制度優勢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是能檢驗一個國家的發展能力。今年上半年,外部環境複雜、風險挑戰嚴峻,中國不僅宏觀經濟穩中有進、逆勢上揚,而且創新活力不斷湧現,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躋身世界首位。在難中進、向高處行,中國展現出遇強更強的發展韌勁。發展,正是貫穿新中國70年的一個關鍵詞。


縱覽新中國70年,人們使用最多的詞語,就是“鉅變”。從缺衣少食到書寫“最成功的脫貧故事”,從一窮二白到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經濟瀕於崩潰到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新中國70年的滄桑鉅變,靠的正是在發展中推進現代化進程的不懈努力。70年來,卓越的發展能力讓一個古老大國在現代化之路上華麗轉身,讓一個走過近百年曆史的大黨風華正茂,勇立時代潮頭。


近代以來,落後捱打、受人欺辱的歷史教訓刻骨銘心,讓中國人民更加懂得“一個民族只有自強,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自立”,讓新中國從成立之時起就把實現工業化、現代化作為國家意志。早在1957年,毛澤東同志就講過,“只有經過十年至十五年的社會生產力的比較充分的發展,我們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獲得了自己的比較充分的物質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展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發展才是硬道理”凝聚起全社會的廣泛共識。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70年風雨兼程的過程中,我們也形成了一種用發展的、變化的、運動的視角看待經濟社會運行的思維方法。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這讓我們的制度具有應對形勢變化的適應能力,能夠根據時與勢的不同而靈活調整政策,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比如說,進入新時代,我們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順應中國改革發展的形勢變化,推動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系。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中國注重用發展來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用發展來實現經濟社會的動態平衡,更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實踐方法。中國能夠實現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不僅把發展當做目標,更把發展當做解決問題的手段。正是持續發展中,中國展現出強大的發展能力,彰顯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性,更不斷提升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水平,形成了獨特的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學說。


從世界範圍來看,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公約數。如何解決擺在人類面前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關鍵還是在於用好“發展”這把金鑰匙。橫向比較來看,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照搬西方模式之後反而進入發展停滯,甚至陷入社會動盪?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經歷高速發展之後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說到底是發展能力不夠。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今天,中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是要與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在互利共贏中達到更高的發展境界。


1978年10月,鄧小平同志訪問日本時乘坐了一回新幹線,他深有感觸地說,“就像推著我們跑一樣,我們現在很需要跑。”今天,在發展中形成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增強發展能力、發揮制度優勢,中國必將在未來創造新的更大奇蹟。


民主集中:調動一切積極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

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深刻的思考,越能沉澱思想的精華。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發展成就備受矚目。人們在探尋,是什麼令中國這樣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保持平穩健康繁榮發展,是什麼令中國這樣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社會始終保持和諧穩定?答案有很多,而治理大黨大國的“法寶”之一,就是民主集中制。

毛澤東同志曾提出,要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既能保證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又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既能充分反映廣大人民的意願,又能形成全體人民的統一意志。新中國70年曆程中,民主集中制展現出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工作優勢,是一種科學合理而又有效率的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重要標誌。憲法規定,我國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黨和國家的各項制度安排,因此而有效地組織起來。《之江新語》一書把民主集中制比作交響樂:領導班子的“一把手”,就應該成為這樣的指揮,善於把“多種聲音”協調為“一首樂曲”,從而使領導集體的決策儘可能反映客觀實際,符合人民利益。可以說,從國家機構的有序運行到保證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制定與執行效率,從各個領域的制度安排到各個條線的領導方式……民主集中制貫穿於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只有更好掌握民主與集中的辯證關係,才能最大限度發揮這一制度的優勢。

沒有充分的民主就沒有正確的集中。從日常決策來看,重大項目該不該上馬,深化改革推出何種舉措,發展與環保怎樣統籌……攻堅發展難題,領導幹部要善於運用民主的辦法彙集意見,提高決策質量。從重大政策制定來看,發揚黨內民主才能凝聚集體智慧。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例,起草過程几上幾下、反覆討論修改,覆蓋114個單位,8個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最終獲得全會通過,這正是充分民主與正確集中相結合的生動體現。可以說,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同時,正確集中是充分民主的必然要求和歸宿。沒有集中,就會陷入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分散主義。在冷戰結束時提出“歷史終結論”的福山,經過這些年對世界各國發展情況的觀察,提出“沒有優質國家,就沒有優質民主”,正因為他看到西式民主由於缺少有效集中,容易引發“否決政治”,導致“政治衰敗”。而中國民主集中制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五年規劃的謀近慮遠,“全國一盤棋”的統籌兼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應急處置,“一把手工程”的重大責任承擔……新中國70年發展的實踐證明,正是由於黨中央的堅強領導,讓中國的民主集中制日益完善,既能調動各個方面的主動性、積極性,又能讓各方力量形成協調配合,確保國家發展既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既多元嘗試又形成合力,既差異化探索又整合為一體。


制度好不好,終究還是要看它在治國理政、安邦定國中的有效程度。現在,民主集中制作為一種原則,已經貫穿於我們國家制度設計的各個方面,使得中國的各項制度安排展現出良好的治理效果。事實上,進行制度設計最重要的命題之一,就是如何處理好民主和集中的關係。沒有充分的民主,就難以激發活力與創造力;沒有正確的集中,就不可能形成強大的合力。唯有實現民主和集中辯證統一的民主集中制,才能同時發揮二者的優勢,這對世界各國的治理與發展具有普遍啟發意義。


在前進路上,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近14億人迸發的活力,通過民主集中把我們這個社會的活力激發出來而又集中起來,就能形成無往不勝的磅礴合力。


辯證思維:賦能良政善治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既用對立統一來觀察和處理問題,堅持一分為二,也善於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注重牽住“牛鼻子”

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讓我們找到了一條風險可控、行之有效的改革路徑,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的動態平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觀察中國發展,講求統籌協調、有機統一是一個重要視角。既強調擴大開放,又堅持獨立自主“辦好自己的事”;既強調加強頂層設計,又鼓勵基層探索更多原創性改革;既講如何做大“蛋糕”,又講如何分好“蛋糕”……“照辯證法辦事”,這樣的治理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的發展歷程。

辯證法既是我們共產黨人認識問題的一把“金鑰匙”,也是推進工作的重要方法。毛澤東同志就提出了統籌兼顧、“彈鋼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明確強調:“我們的方針是統籌兼顧、適當安排。”改革開放之後,針對各種新情況新問題,鄧小平同志旗幟鮮明地提出,“現代化建設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各個方面需要綜合平衡,不能單打一。”新中國70年來,我們之所以能在如此薄弱的基礎上、在如此複雜的國情下、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取得如此大的發展成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共產黨人懂得“照辯證法辦事”,用辯證思維賦能良政善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事業越是向縱深發展,就越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中國是個大國,“大”既意味著我們有規模的優勢、有宏偉目標的指引,也意味著我們有協調發展的難度、會在前進道路上遇到各種艱難險阻。一方面,中國從東部到西部、從城市到鄉村,各地方方面面的差異大,必須統籌考慮。另一方面,改革越深入,涉及的利益關係就越複雜。要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就非增強辯證思維能力不可。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這種辯證思維,首先就體現為“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正所謂,“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面對複雜形勢和繁重任務,首先要有全局觀,對各種矛盾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又要優先解決主要矛盾,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改革開放之初,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以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來帶動和促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面發展。既堅持整體推進,也善於重點突破;既用對立統一來觀察和處理問題,堅持一分為二,也善於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注重牽住“牛鼻子”,這讓我們的事業發展蹄疾步穩,讓中國能從容、沉著與自信地走向未來。


這種辯證思維,也體現為“客觀地而不是主觀地、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繫地而不是孤立地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全面、聯繫和發展地分析、解決問題,克服片面性。比如,我們在推動沿海地區率先發展起來後,又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區域協調、協同、共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還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形成多中心、網絡化、開放式的區域發展格局。同時,我們注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方面的聯動,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也正體現著辯證思維。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為民愛民的聲音,勝過激昂的樂章。不久前,在甘肅考察時看到李應川一家喬遷新居後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強調,“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揭示著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價值指向和力量源泉。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國家的根本性質。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關於新生國家的命名,曾有不少方案,但經過反覆醞釀,最終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70年風雨兼程,人民的底色經久不衰,為民的情懷歷久彌新,“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在國家進步的每一個足跡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如果要問新中國70年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答案一定會指向“人”。從1949年到2019年,時光猶如巨筆,繪就出億萬人民日日常新的生活畫卷。告別票證經濟、物質匱乏,今天的人們追求“吃好”“穿美”;告別“十個人中八個都是文盲”的昔日場景,今天學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求學問道。“三轉一響”、萬元戶、下海、“互聯網+”、人工智能……70年,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人民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為“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寫下生動而溫暖的註腳,也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愈加閃耀。

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辦。新中國70年發展前行,“人民”始終被置於價值序列的首位,成為制定政策的依據、衡量得失的標準,成為發展的價值導向和目標指向。惦念人民安危冷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順應人民更高期待,我們推動改革開放,將財富創造的權利交給人民。進入新時代,我們作出社會矛盾轉變的重大判斷,不斷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來,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70年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在人民的實踐創造中凝聚發展的合力。當年建設人民大會堂,“一萬人開會,五千人用餐,十個月建成”的目標,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大會堂破土動工後,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匯聚北京,首都學校師生、市民群眾等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義務勞動,有些在北京火車站乘車的旅客甚至利用候車的時間趕到工地上挖幾鍬土、搬幾塊磚。先後30多萬人次參與大會堂工地的義務勞動,最終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樣的人民力量,體現在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體現在小崗村的紅手印,體現在創新創業的時代潮流……正是“眾人拾柴”、拼搏創造的力量,讓我們克服一次又一次挑戰,實現一次又一次跨越,書寫了新中國70年發展的壯麗史詩。


人民是新中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把為人民服務莊嚴地寫進黨章,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回答“為誰發展”和“發展動力”這兩個基本問題。為了人民,回答了發展的價值指向問題,使得治國理政的目標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始終保持一致;依靠人民,解決了發展的力量源泉問題,使得群眾的首創精神為國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也是70年發展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

現在,我們正以一場叩問初心使命的主題教育迎接新中國70華誕,這是對自己的鞭策,更是對“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宣示與堅守。不忘初心再出發,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國號”巨輪就能在億萬人民的齊心協力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獨立自主: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用腳步丈量大地,才能聽到最響亮的回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將開闢自主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努力把深圳建設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未來可期。近期,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貫穿著相同的主線: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樣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豪邁氣概,這樣一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自己道路的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沉澱為具有啟發意義的發展經驗。

建設時期,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取得“兩彈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為後續發展夯實了根基。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量借鑑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引入市場經濟體制,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分工,但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守但不僵化,借鑑但不照搬,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終於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好路。

放在世界範圍來看,為什麼一些後發國家把西方模式奉為圭臬,卻並未取得理想效果?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失去了發展的自主性和主動權,或是因簡單套用西方制度而遭遇“水土不服”,或是因沒能處理好開放與自主的關係而淪為“依附型國家”。中國的經驗恰恰在於,沒有把改革簡化為複製粘貼,沒有把開放等同於機械照搬,而是充分考量人民的實際需要和國家的要素稟賦條件,自主選擇政策和方向,進而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社會“快速發展”與“安定有序”的兼容。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堅持獨立自主,就是要針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把解決問題作為最終的目的。這正體現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精髓,其要義就在於以問題為導向、以國情為基準、以效果為檢驗,走一條遵循“實踐理性”的發展路子。面對社會治理問題,我們不是簡單照搬外國司法、執法體制,而是創造出“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在引入市場機制時,我們不是簡單“推倒重來”,而是運用漸進方式實現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也不是一上來就像發達國家那樣搞資本密集型企業,而是根據國情率先在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產業中找到突破口,然後不斷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躍升……事實證明,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新中國用70年走出的“中國道路”,恰恰說明在國家治理與社會發展過程中,並不存在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適性道路和標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這樣的理念和智慧,對世界各國的發展都有啟示意義。

在江蘇南京,滾滾長江之上橫臥著氣勢恢宏的南京長江大橋。這座由中國人首次在長江上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早已成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地標,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勇前行。循著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發展之路,再遙遠的目的地也終能到達,這正是:“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發展能力:展現制度優勢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是能檢驗一個國家的發展能力。今年上半年,外部環境複雜、風險挑戰嚴峻,中國不僅宏觀經濟穩中有進、逆勢上揚,而且創新活力不斷湧現,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躋身世界首位。在難中進、向高處行,中國展現出遇強更強的發展韌勁。發展,正是貫穿新中國70年的一個關鍵詞。


縱覽新中國70年,人們使用最多的詞語,就是“鉅變”。從缺衣少食到書寫“最成功的脫貧故事”,從一窮二白到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經濟瀕於崩潰到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新中國70年的滄桑鉅變,靠的正是在發展中推進現代化進程的不懈努力。70年來,卓越的發展能力讓一個古老大國在現代化之路上華麗轉身,讓一個走過近百年曆史的大黨風華正茂,勇立時代潮頭。


近代以來,落後捱打、受人欺辱的歷史教訓刻骨銘心,讓中國人民更加懂得“一個民族只有自強,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自立”,讓新中國從成立之時起就把實現工業化、現代化作為國家意志。早在1957年,毛澤東同志就講過,“只有經過十年至十五年的社會生產力的比較充分的發展,我們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獲得了自己的比較充分的物質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展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發展才是硬道理”凝聚起全社會的廣泛共識。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70年風雨兼程的過程中,我們也形成了一種用發展的、變化的、運動的視角看待經濟社會運行的思維方法。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這讓我們的制度具有應對形勢變化的適應能力,能夠根據時與勢的不同而靈活調整政策,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比如說,進入新時代,我們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順應中國改革發展的形勢變化,推動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系。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中國注重用發展來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用發展來實現經濟社會的動態平衡,更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實踐方法。中國能夠實現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不僅把發展當做目標,更把發展當做解決問題的手段。正是持續發展中,中國展現出強大的發展能力,彰顯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性,更不斷提升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水平,形成了獨特的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學說。


從世界範圍來看,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公約數。如何解決擺在人類面前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關鍵還是在於用好“發展”這把金鑰匙。橫向比較來看,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照搬西方模式之後反而進入發展停滯,甚至陷入社會動盪?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經歷高速發展之後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說到底是發展能力不夠。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今天,中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是要與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在互利共贏中達到更高的發展境界。


1978年10月,鄧小平同志訪問日本時乘坐了一回新幹線,他深有感觸地說,“就像推著我們跑一樣,我們現在很需要跑。”今天,在發展中形成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增強發展能力、發揮制度優勢,中國必將在未來創造新的更大奇蹟。


民主集中:調動一切積極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

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深刻的思考,越能沉澱思想的精華。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發展成就備受矚目。人們在探尋,是什麼令中國這樣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保持平穩健康繁榮發展,是什麼令中國這樣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社會始終保持和諧穩定?答案有很多,而治理大黨大國的“法寶”之一,就是民主集中制。

毛澤東同志曾提出,要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既能保證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又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既能充分反映廣大人民的意願,又能形成全體人民的統一意志。新中國70年曆程中,民主集中制展現出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工作優勢,是一種科學合理而又有效率的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重要標誌。憲法規定,我國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黨和國家的各項制度安排,因此而有效地組織起來。《之江新語》一書把民主集中制比作交響樂:領導班子的“一把手”,就應該成為這樣的指揮,善於把“多種聲音”協調為“一首樂曲”,從而使領導集體的決策儘可能反映客觀實際,符合人民利益。可以說,從國家機構的有序運行到保證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制定與執行效率,從各個領域的制度安排到各個條線的領導方式……民主集中制貫穿於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只有更好掌握民主與集中的辯證關係,才能最大限度發揮這一制度的優勢。

沒有充分的民主就沒有正確的集中。從日常決策來看,重大項目該不該上馬,深化改革推出何種舉措,發展與環保怎樣統籌……攻堅發展難題,領導幹部要善於運用民主的辦法彙集意見,提高決策質量。從重大政策制定來看,發揚黨內民主才能凝聚集體智慧。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例,起草過程几上幾下、反覆討論修改,覆蓋114個單位,8個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最終獲得全會通過,這正是充分民主與正確集中相結合的生動體現。可以說,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同時,正確集中是充分民主的必然要求和歸宿。沒有集中,就會陷入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分散主義。在冷戰結束時提出“歷史終結論”的福山,經過這些年對世界各國發展情況的觀察,提出“沒有優質國家,就沒有優質民主”,正因為他看到西式民主由於缺少有效集中,容易引發“否決政治”,導致“政治衰敗”。而中國民主集中制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五年規劃的謀近慮遠,“全國一盤棋”的統籌兼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應急處置,“一把手工程”的重大責任承擔……新中國70年發展的實踐證明,正是由於黨中央的堅強領導,讓中國的民主集中制日益完善,既能調動各個方面的主動性、積極性,又能讓各方力量形成協調配合,確保國家發展既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既多元嘗試又形成合力,既差異化探索又整合為一體。


制度好不好,終究還是要看它在治國理政、安邦定國中的有效程度。現在,民主集中制作為一種原則,已經貫穿於我們國家制度設計的各個方面,使得中國的各項制度安排展現出良好的治理效果。事實上,進行制度設計最重要的命題之一,就是如何處理好民主和集中的關係。沒有充分的民主,就難以激發活力與創造力;沒有正確的集中,就不可能形成強大的合力。唯有實現民主和集中辯證統一的民主集中制,才能同時發揮二者的優勢,這對世界各國的治理與發展具有普遍啟發意義。


在前進路上,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近14億人迸發的活力,通過民主集中把我們這個社會的活力激發出來而又集中起來,就能形成無往不勝的磅礴合力。


辯證思維:賦能良政善治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既用對立統一來觀察和處理問題,堅持一分為二,也善於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注重牽住“牛鼻子”

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讓我們找到了一條風險可控、行之有效的改革路徑,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的動態平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觀察中國發展,講求統籌協調、有機統一是一個重要視角。既強調擴大開放,又堅持獨立自主“辦好自己的事”;既強調加強頂層設計,又鼓勵基層探索更多原創性改革;既講如何做大“蛋糕”,又講如何分好“蛋糕”……“照辯證法辦事”,這樣的治理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的發展歷程。

辯證法既是我們共產黨人認識問題的一把“金鑰匙”,也是推進工作的重要方法。毛澤東同志就提出了統籌兼顧、“彈鋼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明確強調:“我們的方針是統籌兼顧、適當安排。”改革開放之後,針對各種新情況新問題,鄧小平同志旗幟鮮明地提出,“現代化建設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各個方面需要綜合平衡,不能單打一。”新中國70年來,我們之所以能在如此薄弱的基礎上、在如此複雜的國情下、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取得如此大的發展成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共產黨人懂得“照辯證法辦事”,用辯證思維賦能良政善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事業越是向縱深發展,就越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中國是個大國,“大”既意味著我們有規模的優勢、有宏偉目標的指引,也意味著我們有協調發展的難度、會在前進道路上遇到各種艱難險阻。一方面,中國從東部到西部、從城市到鄉村,各地方方面面的差異大,必須統籌考慮。另一方面,改革越深入,涉及的利益關係就越複雜。要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就非增強辯證思維能力不可。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這種辯證思維,首先就體現為“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正所謂,“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面對複雜形勢和繁重任務,首先要有全局觀,對各種矛盾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又要優先解決主要矛盾,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改革開放之初,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以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來帶動和促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面發展。既堅持整體推進,也善於重點突破;既用對立統一來觀察和處理問題,堅持一分為二,也善於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注重牽住“牛鼻子”,這讓我們的事業發展蹄疾步穩,讓中國能從容、沉著與自信地走向未來。


這種辯證思維,也體現為“客觀地而不是主觀地、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繫地而不是孤立地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全面、聯繫和發展地分析、解決問題,克服片面性。比如,我們在推動沿海地區率先發展起來後,又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區域協調、協同、共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還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形成多中心、網絡化、開放式的區域發展格局。同時,我們注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方面的聯動,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也正體現著辯證思維。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這種辯證思維,還體現為“膽子要大、步子要穩”的方法論。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始終注重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改革開放以來,一方面,我們始終強調要葆有“闖”的精神和“冒”的勇氣,大膽探索、勇於開拓,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另一方面,推進之時,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先試點再推廣、先局部後全局,穩紮穩打、穩步推進。運用辯證思維,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讓我們找到了一條風險可控、行之有效的改革路徑,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的動態平衡。

“事必有法,然後可成。”形勢越是複雜,任務越是艱鉅,就越需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發揚“照辯證法辦事”的優良傳統,我們就能不斷提高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的本領,在新長征路上書寫新輝煌。

偉大精神:凝聚磅礴力量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為民愛民的聲音,勝過激昂的樂章。不久前,在甘肅考察時看到李應川一家喬遷新居後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強調,“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揭示著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價值指向和力量源泉。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國家的根本性質。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關於新生國家的命名,曾有不少方案,但經過反覆醞釀,最終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70年風雨兼程,人民的底色經久不衰,為民的情懷歷久彌新,“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在國家進步的每一個足跡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如果要問新中國70年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答案一定會指向“人”。從1949年到2019年,時光猶如巨筆,繪就出億萬人民日日常新的生活畫卷。告別票證經濟、物質匱乏,今天的人們追求“吃好”“穿美”;告別“十個人中八個都是文盲”的昔日場景,今天學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求學問道。“三轉一響”、萬元戶、下海、“互聯網+”、人工智能……70年,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人民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為“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寫下生動而溫暖的註腳,也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愈加閃耀。

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辦。新中國70年發展前行,“人民”始終被置於價值序列的首位,成為制定政策的依據、衡量得失的標準,成為發展的價值導向和目標指向。惦念人民安危冷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順應人民更高期待,我們推動改革開放,將財富創造的權利交給人民。進入新時代,我們作出社會矛盾轉變的重大判斷,不斷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來,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70年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在人民的實踐創造中凝聚發展的合力。當年建設人民大會堂,“一萬人開會,五千人用餐,十個月建成”的目標,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大會堂破土動工後,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匯聚北京,首都學校師生、市民群眾等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義務勞動,有些在北京火車站乘車的旅客甚至利用候車的時間趕到工地上挖幾鍬土、搬幾塊磚。先後30多萬人次參與大會堂工地的義務勞動,最終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樣的人民力量,體現在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體現在小崗村的紅手印,體現在創新創業的時代潮流……正是“眾人拾柴”、拼搏創造的力量,讓我們克服一次又一次挑戰,實現一次又一次跨越,書寫了新中國70年發展的壯麗史詩。


人民是新中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把為人民服務莊嚴地寫進黨章,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回答“為誰發展”和“發展動力”這兩個基本問題。為了人民,回答了發展的價值指向問題,使得治國理政的目標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始終保持一致;依靠人民,解決了發展的力量源泉問題,使得群眾的首創精神為國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也是70年發展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

現在,我們正以一場叩問初心使命的主題教育迎接新中國70華誕,這是對自己的鞭策,更是對“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宣示與堅守。不忘初心再出發,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國號”巨輪就能在億萬人民的齊心協力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獨立自主: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用腳步丈量大地,才能聽到最響亮的回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將開闢自主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努力把深圳建設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未來可期。近期,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貫穿著相同的主線: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樣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豪邁氣概,這樣一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自己道路的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沉澱為具有啟發意義的發展經驗。

建設時期,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取得“兩彈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為後續發展夯實了根基。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量借鑑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引入市場經濟體制,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分工,但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守但不僵化,借鑑但不照搬,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終於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好路。

放在世界範圍來看,為什麼一些後發國家把西方模式奉為圭臬,卻並未取得理想效果?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失去了發展的自主性和主動權,或是因簡單套用西方制度而遭遇“水土不服”,或是因沒能處理好開放與自主的關係而淪為“依附型國家”。中國的經驗恰恰在於,沒有把改革簡化為複製粘貼,沒有把開放等同於機械照搬,而是充分考量人民的實際需要和國家的要素稟賦條件,自主選擇政策和方向,進而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社會“快速發展”與“安定有序”的兼容。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堅持獨立自主,就是要針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把解決問題作為最終的目的。這正體現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精髓,其要義就在於以問題為導向、以國情為基準、以效果為檢驗,走一條遵循“實踐理性”的發展路子。面對社會治理問題,我們不是簡單照搬外國司法、執法體制,而是創造出“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在引入市場機制時,我們不是簡單“推倒重來”,而是運用漸進方式實現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也不是一上來就像發達國家那樣搞資本密集型企業,而是根據國情率先在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產業中找到突破口,然後不斷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躍升……事實證明,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新中國用70年走出的“中國道路”,恰恰說明在國家治理與社會發展過程中,並不存在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適性道路和標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這樣的理念和智慧,對世界各國的發展都有啟示意義。

在江蘇南京,滾滾長江之上橫臥著氣勢恢宏的南京長江大橋。這座由中國人首次在長江上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早已成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地標,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勇前行。循著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發展之路,再遙遠的目的地也終能到達,這正是:“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發展能力:展現制度優勢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是能檢驗一個國家的發展能力。今年上半年,外部環境複雜、風險挑戰嚴峻,中國不僅宏觀經濟穩中有進、逆勢上揚,而且創新活力不斷湧現,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躋身世界首位。在難中進、向高處行,中國展現出遇強更強的發展韌勁。發展,正是貫穿新中國70年的一個關鍵詞。


縱覽新中國70年,人們使用最多的詞語,就是“鉅變”。從缺衣少食到書寫“最成功的脫貧故事”,從一窮二白到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經濟瀕於崩潰到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新中國70年的滄桑鉅變,靠的正是在發展中推進現代化進程的不懈努力。70年來,卓越的發展能力讓一個古老大國在現代化之路上華麗轉身,讓一個走過近百年曆史的大黨風華正茂,勇立時代潮頭。


近代以來,落後捱打、受人欺辱的歷史教訓刻骨銘心,讓中國人民更加懂得“一個民族只有自強,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自立”,讓新中國從成立之時起就把實現工業化、現代化作為國家意志。早在1957年,毛澤東同志就講過,“只有經過十年至十五年的社會生產力的比較充分的發展,我們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獲得了自己的比較充分的物質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展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發展才是硬道理”凝聚起全社會的廣泛共識。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70年風雨兼程的過程中,我們也形成了一種用發展的、變化的、運動的視角看待經濟社會運行的思維方法。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這讓我們的制度具有應對形勢變化的適應能力,能夠根據時與勢的不同而靈活調整政策,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比如說,進入新時代,我們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順應中國改革發展的形勢變化,推動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系。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中國注重用發展來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用發展來實現經濟社會的動態平衡,更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實踐方法。中國能夠實現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不僅把發展當做目標,更把發展當做解決問題的手段。正是持續發展中,中國展現出強大的發展能力,彰顯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性,更不斷提升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水平,形成了獨特的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學說。


從世界範圍來看,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公約數。如何解決擺在人類面前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關鍵還是在於用好“發展”這把金鑰匙。橫向比較來看,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照搬西方模式之後反而進入發展停滯,甚至陷入社會動盪?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經歷高速發展之後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說到底是發展能力不夠。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今天,中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是要與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在互利共贏中達到更高的發展境界。


1978年10月,鄧小平同志訪問日本時乘坐了一回新幹線,他深有感觸地說,“就像推著我們跑一樣,我們現在很需要跑。”今天,在發展中形成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增強發展能力、發揮制度優勢,中國必將在未來創造新的更大奇蹟。


民主集中:調動一切積極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

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深刻的思考,越能沉澱思想的精華。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發展成就備受矚目。人們在探尋,是什麼令中國這樣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保持平穩健康繁榮發展,是什麼令中國這樣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社會始終保持和諧穩定?答案有很多,而治理大黨大國的“法寶”之一,就是民主集中制。

毛澤東同志曾提出,要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既能保證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又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既能充分反映廣大人民的意願,又能形成全體人民的統一意志。新中國70年曆程中,民主集中制展現出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工作優勢,是一種科學合理而又有效率的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重要標誌。憲法規定,我國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黨和國家的各項制度安排,因此而有效地組織起來。《之江新語》一書把民主集中制比作交響樂:領導班子的“一把手”,就應該成為這樣的指揮,善於把“多種聲音”協調為“一首樂曲”,從而使領導集體的決策儘可能反映客觀實際,符合人民利益。可以說,從國家機構的有序運行到保證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制定與執行效率,從各個領域的制度安排到各個條線的領導方式……民主集中制貫穿於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只有更好掌握民主與集中的辯證關係,才能最大限度發揮這一制度的優勢。

沒有充分的民主就沒有正確的集中。從日常決策來看,重大項目該不該上馬,深化改革推出何種舉措,發展與環保怎樣統籌……攻堅發展難題,領導幹部要善於運用民主的辦法彙集意見,提高決策質量。從重大政策制定來看,發揚黨內民主才能凝聚集體智慧。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例,起草過程几上幾下、反覆討論修改,覆蓋114個單位,8個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最終獲得全會通過,這正是充分民主與正確集中相結合的生動體現。可以說,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同時,正確集中是充分民主的必然要求和歸宿。沒有集中,就會陷入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分散主義。在冷戰結束時提出“歷史終結論”的福山,經過這些年對世界各國發展情況的觀察,提出“沒有優質國家,就沒有優質民主”,正因為他看到西式民主由於缺少有效集中,容易引發“否決政治”,導致“政治衰敗”。而中國民主集中制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五年規劃的謀近慮遠,“全國一盤棋”的統籌兼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應急處置,“一把手工程”的重大責任承擔……新中國70年發展的實踐證明,正是由於黨中央的堅強領導,讓中國的民主集中制日益完善,既能調動各個方面的主動性、積極性,又能讓各方力量形成協調配合,確保國家發展既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既多元嘗試又形成合力,既差異化探索又整合為一體。


制度好不好,終究還是要看它在治國理政、安邦定國中的有效程度。現在,民主集中制作為一種原則,已經貫穿於我們國家制度設計的各個方面,使得中國的各項制度安排展現出良好的治理效果。事實上,進行制度設計最重要的命題之一,就是如何處理好民主和集中的關係。沒有充分的民主,就難以激發活力與創造力;沒有正確的集中,就不可能形成強大的合力。唯有實現民主和集中辯證統一的民主集中制,才能同時發揮二者的優勢,這對世界各國的治理與發展具有普遍啟發意義。


在前進路上,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近14億人迸發的活力,通過民主集中把我們這個社會的活力激發出來而又集中起來,就能形成無往不勝的磅礴合力。


辯證思維:賦能良政善治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既用對立統一來觀察和處理問題,堅持一分為二,也善於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注重牽住“牛鼻子”

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讓我們找到了一條風險可控、行之有效的改革路徑,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的動態平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觀察中國發展,講求統籌協調、有機統一是一個重要視角。既強調擴大開放,又堅持獨立自主“辦好自己的事”;既強調加強頂層設計,又鼓勵基層探索更多原創性改革;既講如何做大“蛋糕”,又講如何分好“蛋糕”……“照辯證法辦事”,這樣的治理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的發展歷程。

辯證法既是我們共產黨人認識問題的一把“金鑰匙”,也是推進工作的重要方法。毛澤東同志就提出了統籌兼顧、“彈鋼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明確強調:“我們的方針是統籌兼顧、適當安排。”改革開放之後,針對各種新情況新問題,鄧小平同志旗幟鮮明地提出,“現代化建設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各個方面需要綜合平衡,不能單打一。”新中國70年來,我們之所以能在如此薄弱的基礎上、在如此複雜的國情下、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取得如此大的發展成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共產黨人懂得“照辯證法辦事”,用辯證思維賦能良政善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事業越是向縱深發展,就越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中國是個大國,“大”既意味著我們有規模的優勢、有宏偉目標的指引,也意味著我們有協調發展的難度、會在前進道路上遇到各種艱難險阻。一方面,中國從東部到西部、從城市到鄉村,各地方方面面的差異大,必須統籌考慮。另一方面,改革越深入,涉及的利益關係就越複雜。要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就非增強辯證思維能力不可。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這種辯證思維,首先就體現為“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正所謂,“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面對複雜形勢和繁重任務,首先要有全局觀,對各種矛盾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又要優先解決主要矛盾,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改革開放之初,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以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來帶動和促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面發展。既堅持整體推進,也善於重點突破;既用對立統一來觀察和處理問題,堅持一分為二,也善於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注重牽住“牛鼻子”,這讓我們的事業發展蹄疾步穩,讓中國能從容、沉著與自信地走向未來。


這種辯證思維,也體現為“客觀地而不是主觀地、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繫地而不是孤立地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全面、聯繫和發展地分析、解決問題,克服片面性。比如,我們在推動沿海地區率先發展起來後,又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區域協調、協同、共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還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形成多中心、網絡化、開放式的區域發展格局。同時,我們注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方面的聯動,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也正體現著辯證思維。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這種辯證思維,還體現為“膽子要大、步子要穩”的方法論。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始終注重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改革開放以來,一方面,我們始終強調要葆有“闖”的精神和“冒”的勇氣,大膽探索、勇於開拓,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另一方面,推進之時,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先試點再推廣、先局部後全局,穩紮穩打、穩步推進。運用辯證思維,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讓我們找到了一條風險可控、行之有效的改革路徑,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的動態平衡。

“事必有法,然後可成。”形勢越是複雜,任務越是艱鉅,就越需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發揚“照辯證法辦事”的優良傳統,我們就能不斷提高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的本領,在新長征路上書寫新輝煌。

偉大精神:凝聚磅礴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讓中國人民歷磨難而不屈,讓中華民族經考驗而不衰

事實證明,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我們就能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書寫同心共築中國夢的嶄新篇章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為民愛民的聲音,勝過激昂的樂章。不久前,在甘肅考察時看到李應川一家喬遷新居後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強調,“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揭示著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價值指向和力量源泉。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國家的根本性質。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關於新生國家的命名,曾有不少方案,但經過反覆醞釀,最終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70年風雨兼程,人民的底色經久不衰,為民的情懷歷久彌新,“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在國家進步的每一個足跡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如果要問新中國70年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答案一定會指向“人”。從1949年到2019年,時光猶如巨筆,繪就出億萬人民日日常新的生活畫卷。告別票證經濟、物質匱乏,今天的人們追求“吃好”“穿美”;告別“十個人中八個都是文盲”的昔日場景,今天學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求學問道。“三轉一響”、萬元戶、下海、“互聯網+”、人工智能……70年,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人民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為“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寫下生動而溫暖的註腳,也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愈加閃耀。

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辦。新中國70年發展前行,“人民”始終被置於價值序列的首位,成為制定政策的依據、衡量得失的標準,成為發展的價值導向和目標指向。惦念人民安危冷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順應人民更高期待,我們推動改革開放,將財富創造的權利交給人民。進入新時代,我們作出社會矛盾轉變的重大判斷,不斷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來,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70年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在人民的實踐創造中凝聚發展的合力。當年建設人民大會堂,“一萬人開會,五千人用餐,十個月建成”的目標,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大會堂破土動工後,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匯聚北京,首都學校師生、市民群眾等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義務勞動,有些在北京火車站乘車的旅客甚至利用候車的時間趕到工地上挖幾鍬土、搬幾塊磚。先後30多萬人次參與大會堂工地的義務勞動,最終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樣的人民力量,體現在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體現在小崗村的紅手印,體現在創新創業的時代潮流……正是“眾人拾柴”、拼搏創造的力量,讓我們克服一次又一次挑戰,實現一次又一次跨越,書寫了新中國70年發展的壯麗史詩。


人民是新中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把為人民服務莊嚴地寫進黨章,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回答“為誰發展”和“發展動力”這兩個基本問題。為了人民,回答了發展的價值指向問題,使得治國理政的目標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始終保持一致;依靠人民,解決了發展的力量源泉問題,使得群眾的首創精神為國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也是70年發展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

現在,我們正以一場叩問初心使命的主題教育迎接新中國70華誕,這是對自己的鞭策,更是對“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宣示與堅守。不忘初心再出發,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國號”巨輪就能在億萬人民的齊心協力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獨立自主: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用腳步丈量大地,才能聽到最響亮的回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將開闢自主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努力把深圳建設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未來可期。近期,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貫穿著相同的主線: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樣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豪邁氣概,這樣一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自己道路的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沉澱為具有啟發意義的發展經驗。

建設時期,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取得“兩彈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為後續發展夯實了根基。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量借鑑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引入市場經濟體制,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分工,但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守但不僵化,借鑑但不照搬,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終於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好路。

放在世界範圍來看,為什麼一些後發國家把西方模式奉為圭臬,卻並未取得理想效果?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失去了發展的自主性和主動權,或是因簡單套用西方制度而遭遇“水土不服”,或是因沒能處理好開放與自主的關係而淪為“依附型國家”。中國的經驗恰恰在於,沒有把改革簡化為複製粘貼,沒有把開放等同於機械照搬,而是充分考量人民的實際需要和國家的要素稟賦條件,自主選擇政策和方向,進而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社會“快速發展”與“安定有序”的兼容。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堅持獨立自主,就是要針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把解決問題作為最終的目的。這正體現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精髓,其要義就在於以問題為導向、以國情為基準、以效果為檢驗,走一條遵循“實踐理性”的發展路子。面對社會治理問題,我們不是簡單照搬外國司法、執法體制,而是創造出“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在引入市場機制時,我們不是簡單“推倒重來”,而是運用漸進方式實現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也不是一上來就像發達國家那樣搞資本密集型企業,而是根據國情率先在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產業中找到突破口,然後不斷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躍升……事實證明,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新中國用70年走出的“中國道路”,恰恰說明在國家治理與社會發展過程中,並不存在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適性道路和標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這樣的理念和智慧,對世界各國的發展都有啟示意義。

在江蘇南京,滾滾長江之上橫臥著氣勢恢宏的南京長江大橋。這座由中國人首次在長江上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早已成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地標,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勇前行。循著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發展之路,再遙遠的目的地也終能到達,這正是:“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發展能力:展現制度優勢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是能檢驗一個國家的發展能力。今年上半年,外部環境複雜、風險挑戰嚴峻,中國不僅宏觀經濟穩中有進、逆勢上揚,而且創新活力不斷湧現,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躋身世界首位。在難中進、向高處行,中國展現出遇強更強的發展韌勁。發展,正是貫穿新中國70年的一個關鍵詞。


縱覽新中國70年,人們使用最多的詞語,就是“鉅變”。從缺衣少食到書寫“最成功的脫貧故事”,從一窮二白到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經濟瀕於崩潰到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新中國70年的滄桑鉅變,靠的正是在發展中推進現代化進程的不懈努力。70年來,卓越的發展能力讓一個古老大國在現代化之路上華麗轉身,讓一個走過近百年曆史的大黨風華正茂,勇立時代潮頭。


近代以來,落後捱打、受人欺辱的歷史教訓刻骨銘心,讓中國人民更加懂得“一個民族只有自強,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自立”,讓新中國從成立之時起就把實現工業化、現代化作為國家意志。早在1957年,毛澤東同志就講過,“只有經過十年至十五年的社會生產力的比較充分的發展,我們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獲得了自己的比較充分的物質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展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發展才是硬道理”凝聚起全社會的廣泛共識。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70年風雨兼程的過程中,我們也形成了一種用發展的、變化的、運動的視角看待經濟社會運行的思維方法。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這讓我們的制度具有應對形勢變化的適應能力,能夠根據時與勢的不同而靈活調整政策,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比如說,進入新時代,我們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順應中國改革發展的形勢變化,推動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系。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中國注重用發展來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用發展來實現經濟社會的動態平衡,更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實踐方法。中國能夠實現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不僅把發展當做目標,更把發展當做解決問題的手段。正是持續發展中,中國展現出強大的發展能力,彰顯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性,更不斷提升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水平,形成了獨特的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學說。


從世界範圍來看,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公約數。如何解決擺在人類面前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關鍵還是在於用好“發展”這把金鑰匙。橫向比較來看,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照搬西方模式之後反而進入發展停滯,甚至陷入社會動盪?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經歷高速發展之後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說到底是發展能力不夠。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今天,中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是要與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在互利共贏中達到更高的發展境界。


1978年10月,鄧小平同志訪問日本時乘坐了一回新幹線,他深有感觸地說,“就像推著我們跑一樣,我們現在很需要跑。”今天,在發展中形成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增強發展能力、發揮制度優勢,中國必將在未來創造新的更大奇蹟。


民主集中:調動一切積極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

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深刻的思考,越能沉澱思想的精華。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發展成就備受矚目。人們在探尋,是什麼令中國這樣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保持平穩健康繁榮發展,是什麼令中國這樣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社會始終保持和諧穩定?答案有很多,而治理大黨大國的“法寶”之一,就是民主集中制。

毛澤東同志曾提出,要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既能保證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又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既能充分反映廣大人民的意願,又能形成全體人民的統一意志。新中國70年曆程中,民主集中制展現出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工作優勢,是一種科學合理而又有效率的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重要標誌。憲法規定,我國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黨和國家的各項制度安排,因此而有效地組織起來。《之江新語》一書把民主集中制比作交響樂:領導班子的“一把手”,就應該成為這樣的指揮,善於把“多種聲音”協調為“一首樂曲”,從而使領導集體的決策儘可能反映客觀實際,符合人民利益。可以說,從國家機構的有序運行到保證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制定與執行效率,從各個領域的制度安排到各個條線的領導方式……民主集中制貫穿於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只有更好掌握民主與集中的辯證關係,才能最大限度發揮這一制度的優勢。

沒有充分的民主就沒有正確的集中。從日常決策來看,重大項目該不該上馬,深化改革推出何種舉措,發展與環保怎樣統籌……攻堅發展難題,領導幹部要善於運用民主的辦法彙集意見,提高決策質量。從重大政策制定來看,發揚黨內民主才能凝聚集體智慧。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例,起草過程几上幾下、反覆討論修改,覆蓋114個單位,8個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最終獲得全會通過,這正是充分民主與正確集中相結合的生動體現。可以說,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同時,正確集中是充分民主的必然要求和歸宿。沒有集中,就會陷入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分散主義。在冷戰結束時提出“歷史終結論”的福山,經過這些年對世界各國發展情況的觀察,提出“沒有優質國家,就沒有優質民主”,正因為他看到西式民主由於缺少有效集中,容易引發“否決政治”,導致“政治衰敗”。而中國民主集中制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五年規劃的謀近慮遠,“全國一盤棋”的統籌兼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應急處置,“一把手工程”的重大責任承擔……新中國70年發展的實踐證明,正是由於黨中央的堅強領導,讓中國的民主集中制日益完善,既能調動各個方面的主動性、積極性,又能讓各方力量形成協調配合,確保國家發展既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既多元嘗試又形成合力,既差異化探索又整合為一體。


制度好不好,終究還是要看它在治國理政、安邦定國中的有效程度。現在,民主集中制作為一種原則,已經貫穿於我們國家制度設計的各個方面,使得中國的各項制度安排展現出良好的治理效果。事實上,進行制度設計最重要的命題之一,就是如何處理好民主和集中的關係。沒有充分的民主,就難以激發活力與創造力;沒有正確的集中,就不可能形成強大的合力。唯有實現民主和集中辯證統一的民主集中制,才能同時發揮二者的優勢,這對世界各國的治理與發展具有普遍啟發意義。


在前進路上,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近14億人迸發的活力,通過民主集中把我們這個社會的活力激發出來而又集中起來,就能形成無往不勝的磅礴合力。


辯證思維:賦能良政善治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既用對立統一來觀察和處理問題,堅持一分為二,也善於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注重牽住“牛鼻子”

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讓我們找到了一條風險可控、行之有效的改革路徑,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的動態平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觀察中國發展,講求統籌協調、有機統一是一個重要視角。既強調擴大開放,又堅持獨立自主“辦好自己的事”;既強調加強頂層設計,又鼓勵基層探索更多原創性改革;既講如何做大“蛋糕”,又講如何分好“蛋糕”……“照辯證法辦事”,這樣的治理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的發展歷程。

辯證法既是我們共產黨人認識問題的一把“金鑰匙”,也是推進工作的重要方法。毛澤東同志就提出了統籌兼顧、“彈鋼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明確強調:“我們的方針是統籌兼顧、適當安排。”改革開放之後,針對各種新情況新問題,鄧小平同志旗幟鮮明地提出,“現代化建設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各個方面需要綜合平衡,不能單打一。”新中國70年來,我們之所以能在如此薄弱的基礎上、在如此複雜的國情下、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取得如此大的發展成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共產黨人懂得“照辯證法辦事”,用辯證思維賦能良政善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事業越是向縱深發展,就越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中國是個大國,“大”既意味著我們有規模的優勢、有宏偉目標的指引,也意味著我們有協調發展的難度、會在前進道路上遇到各種艱難險阻。一方面,中國從東部到西部、從城市到鄉村,各地方方面面的差異大,必須統籌考慮。另一方面,改革越深入,涉及的利益關係就越複雜。要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就非增強辯證思維能力不可。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這種辯證思維,首先就體現為“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正所謂,“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面對複雜形勢和繁重任務,首先要有全局觀,對各種矛盾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又要優先解決主要矛盾,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改革開放之初,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以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來帶動和促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面發展。既堅持整體推進,也善於重點突破;既用對立統一來觀察和處理問題,堅持一分為二,也善於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注重牽住“牛鼻子”,這讓我們的事業發展蹄疾步穩,讓中國能從容、沉著與自信地走向未來。


這種辯證思維,也體現為“客觀地而不是主觀地、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繫地而不是孤立地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全面、聯繫和發展地分析、解決問題,克服片面性。比如,我們在推動沿海地區率先發展起來後,又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區域協調、協同、共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還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形成多中心、網絡化、開放式的區域發展格局。同時,我們注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方面的聯動,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也正體現著辯證思維。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這種辯證思維,還體現為“膽子要大、步子要穩”的方法論。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始終注重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改革開放以來,一方面,我們始終強調要葆有“闖”的精神和“冒”的勇氣,大膽探索、勇於開拓,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另一方面,推進之時,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先試點再推廣、先局部後全局,穩紮穩打、穩步推進。運用辯證思維,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讓我們找到了一條風險可控、行之有效的改革路徑,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的動態平衡。

“事必有法,然後可成。”形勢越是複雜,任務越是艱鉅,就越需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發揚“照辯證法辦事”的優良傳統,我們就能不斷提高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的本領,在新長征路上書寫新輝煌。

偉大精神:凝聚磅礴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讓中國人民歷磨難而不屈,讓中華民族經考驗而不衰

事實證明,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我們就能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書寫同心共築中國夢的嶄新篇章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既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鬥史詩,也是一首豪情壯志的精神讚歌。不久前,8名“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28名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進行公示,從戰鬥英雄到時代楷模,從科研尖兵到改革先鋒,他們展現的精神力量感動了無數人。新中國70年,精神脊樑支撐民族復興。

“古往今來,任何一個有作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獨特精神著稱於世。”拉近歷史的鏡頭,中國近代以來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中國人民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史。從革命時期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到新中國成立後的大慶精神、紅旗渠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再到改革開放以來的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正是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讓中國人民歷磨難而不屈,讓中華民族經考驗而不衰,匯聚起億萬人民的磅礴力量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為民愛民的聲音,勝過激昂的樂章。不久前,在甘肅考察時看到李應川一家喬遷新居後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強調,“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揭示著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價值指向和力量源泉。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國家的根本性質。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關於新生國家的命名,曾有不少方案,但經過反覆醞釀,最終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70年風雨兼程,人民的底色經久不衰,為民的情懷歷久彌新,“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在國家進步的每一個足跡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如果要問新中國70年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答案一定會指向“人”。從1949年到2019年,時光猶如巨筆,繪就出億萬人民日日常新的生活畫卷。告別票證經濟、物質匱乏,今天的人們追求“吃好”“穿美”;告別“十個人中八個都是文盲”的昔日場景,今天學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求學問道。“三轉一響”、萬元戶、下海、“互聯網+”、人工智能……70年,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人民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為“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寫下生動而溫暖的註腳,也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愈加閃耀。

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辦。新中國70年發展前行,“人民”始終被置於價值序列的首位,成為制定政策的依據、衡量得失的標準,成為發展的價值導向和目標指向。惦念人民安危冷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順應人民更高期待,我們推動改革開放,將財富創造的權利交給人民。進入新時代,我們作出社會矛盾轉變的重大判斷,不斷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來,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70年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在人民的實踐創造中凝聚發展的合力。當年建設人民大會堂,“一萬人開會,五千人用餐,十個月建成”的目標,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大會堂破土動工後,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匯聚北京,首都學校師生、市民群眾等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義務勞動,有些在北京火車站乘車的旅客甚至利用候車的時間趕到工地上挖幾鍬土、搬幾塊磚。先後30多萬人次參與大會堂工地的義務勞動,最終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樣的人民力量,體現在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體現在小崗村的紅手印,體現在創新創業的時代潮流……正是“眾人拾柴”、拼搏創造的力量,讓我們克服一次又一次挑戰,實現一次又一次跨越,書寫了新中國70年發展的壯麗史詩。


人民是新中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把為人民服務莊嚴地寫進黨章,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回答“為誰發展”和“發展動力”這兩個基本問題。為了人民,回答了發展的價值指向問題,使得治國理政的目標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始終保持一致;依靠人民,解決了發展的力量源泉問題,使得群眾的首創精神為國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也是70年發展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

現在,我們正以一場叩問初心使命的主題教育迎接新中國70華誕,這是對自己的鞭策,更是對“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宣示與堅守。不忘初心再出發,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國號”巨輪就能在億萬人民的齊心協力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獨立自主: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用腳步丈量大地,才能聽到最響亮的回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將開闢自主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努力把深圳建設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未來可期。近期,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貫穿著相同的主線: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樣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豪邁氣概,這樣一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自己道路的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沉澱為具有啟發意義的發展經驗。

建設時期,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取得“兩彈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為後續發展夯實了根基。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量借鑑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引入市場經濟體制,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分工,但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守但不僵化,借鑑但不照搬,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終於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好路。

放在世界範圍來看,為什麼一些後發國家把西方模式奉為圭臬,卻並未取得理想效果?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失去了發展的自主性和主動權,或是因簡單套用西方制度而遭遇“水土不服”,或是因沒能處理好開放與自主的關係而淪為“依附型國家”。中國的經驗恰恰在於,沒有把改革簡化為複製粘貼,沒有把開放等同於機械照搬,而是充分考量人民的實際需要和國家的要素稟賦條件,自主選擇政策和方向,進而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社會“快速發展”與“安定有序”的兼容。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堅持獨立自主,就是要針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把解決問題作為最終的目的。這正體現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精髓,其要義就在於以問題為導向、以國情為基準、以效果為檢驗,走一條遵循“實踐理性”的發展路子。面對社會治理問題,我們不是簡單照搬外國司法、執法體制,而是創造出“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在引入市場機制時,我們不是簡單“推倒重來”,而是運用漸進方式實現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也不是一上來就像發達國家那樣搞資本密集型企業,而是根據國情率先在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產業中找到突破口,然後不斷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躍升……事實證明,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新中國用70年走出的“中國道路”,恰恰說明在國家治理與社會發展過程中,並不存在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適性道路和標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這樣的理念和智慧,對世界各國的發展都有啟示意義。

在江蘇南京,滾滾長江之上橫臥著氣勢恢宏的南京長江大橋。這座由中國人首次在長江上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早已成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地標,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勇前行。循著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發展之路,再遙遠的目的地也終能到達,這正是:“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發展能力:展現制度優勢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是能檢驗一個國家的發展能力。今年上半年,外部環境複雜、風險挑戰嚴峻,中國不僅宏觀經濟穩中有進、逆勢上揚,而且創新活力不斷湧現,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躋身世界首位。在難中進、向高處行,中國展現出遇強更強的發展韌勁。發展,正是貫穿新中國70年的一個關鍵詞。


縱覽新中國70年,人們使用最多的詞語,就是“鉅變”。從缺衣少食到書寫“最成功的脫貧故事”,從一窮二白到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經濟瀕於崩潰到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新中國70年的滄桑鉅變,靠的正是在發展中推進現代化進程的不懈努力。70年來,卓越的發展能力讓一個古老大國在現代化之路上華麗轉身,讓一個走過近百年曆史的大黨風華正茂,勇立時代潮頭。


近代以來,落後捱打、受人欺辱的歷史教訓刻骨銘心,讓中國人民更加懂得“一個民族只有自強,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自立”,讓新中國從成立之時起就把實現工業化、現代化作為國家意志。早在1957年,毛澤東同志就講過,“只有經過十年至十五年的社會生產力的比較充分的發展,我們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獲得了自己的比較充分的物質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展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發展才是硬道理”凝聚起全社會的廣泛共識。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70年風雨兼程的過程中,我們也形成了一種用發展的、變化的、運動的視角看待經濟社會運行的思維方法。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這讓我們的制度具有應對形勢變化的適應能力,能夠根據時與勢的不同而靈活調整政策,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比如說,進入新時代,我們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順應中國改革發展的形勢變化,推動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系。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中國注重用發展來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用發展來實現經濟社會的動態平衡,更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實踐方法。中國能夠實現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不僅把發展當做目標,更把發展當做解決問題的手段。正是持續發展中,中國展現出強大的發展能力,彰顯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性,更不斷提升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水平,形成了獨特的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學說。


從世界範圍來看,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公約數。如何解決擺在人類面前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關鍵還是在於用好“發展”這把金鑰匙。橫向比較來看,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照搬西方模式之後反而進入發展停滯,甚至陷入社會動盪?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經歷高速發展之後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說到底是發展能力不夠。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今天,中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是要與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在互利共贏中達到更高的發展境界。


1978年10月,鄧小平同志訪問日本時乘坐了一回新幹線,他深有感觸地說,“就像推著我們跑一樣,我們現在很需要跑。”今天,在發展中形成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增強發展能力、發揮制度優勢,中國必將在未來創造新的更大奇蹟。


民主集中:調動一切積極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

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深刻的思考,越能沉澱思想的精華。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發展成就備受矚目。人們在探尋,是什麼令中國這樣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保持平穩健康繁榮發展,是什麼令中國這樣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社會始終保持和諧穩定?答案有很多,而治理大黨大國的“法寶”之一,就是民主集中制。

毛澤東同志曾提出,要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既能保證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又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既能充分反映廣大人民的意願,又能形成全體人民的統一意志。新中國70年曆程中,民主集中制展現出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工作優勢,是一種科學合理而又有效率的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重要標誌。憲法規定,我國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黨和國家的各項制度安排,因此而有效地組織起來。《之江新語》一書把民主集中制比作交響樂:領導班子的“一把手”,就應該成為這樣的指揮,善於把“多種聲音”協調為“一首樂曲”,從而使領導集體的決策儘可能反映客觀實際,符合人民利益。可以說,從國家機構的有序運行到保證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制定與執行效率,從各個領域的制度安排到各個條線的領導方式……民主集中制貫穿於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只有更好掌握民主與集中的辯證關係,才能最大限度發揮這一制度的優勢。

沒有充分的民主就沒有正確的集中。從日常決策來看,重大項目該不該上馬,深化改革推出何種舉措,發展與環保怎樣統籌……攻堅發展難題,領導幹部要善於運用民主的辦法彙集意見,提高決策質量。從重大政策制定來看,發揚黨內民主才能凝聚集體智慧。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例,起草過程几上幾下、反覆討論修改,覆蓋114個單位,8個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最終獲得全會通過,這正是充分民主與正確集中相結合的生動體現。可以說,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同時,正確集中是充分民主的必然要求和歸宿。沒有集中,就會陷入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分散主義。在冷戰結束時提出“歷史終結論”的福山,經過這些年對世界各國發展情況的觀察,提出“沒有優質國家,就沒有優質民主”,正因為他看到西式民主由於缺少有效集中,容易引發“否決政治”,導致“政治衰敗”。而中國民主集中制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五年規劃的謀近慮遠,“全國一盤棋”的統籌兼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應急處置,“一把手工程”的重大責任承擔……新中國70年發展的實踐證明,正是由於黨中央的堅強領導,讓中國的民主集中制日益完善,既能調動各個方面的主動性、積極性,又能讓各方力量形成協調配合,確保國家發展既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既多元嘗試又形成合力,既差異化探索又整合為一體。


制度好不好,終究還是要看它在治國理政、安邦定國中的有效程度。現在,民主集中制作為一種原則,已經貫穿於我們國家制度設計的各個方面,使得中國的各項制度安排展現出良好的治理效果。事實上,進行制度設計最重要的命題之一,就是如何處理好民主和集中的關係。沒有充分的民主,就難以激發活力與創造力;沒有正確的集中,就不可能形成強大的合力。唯有實現民主和集中辯證統一的民主集中制,才能同時發揮二者的優勢,這對世界各國的治理與發展具有普遍啟發意義。


在前進路上,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近14億人迸發的活力,通過民主集中把我們這個社會的活力激發出來而又集中起來,就能形成無往不勝的磅礴合力。


辯證思維:賦能良政善治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既用對立統一來觀察和處理問題,堅持一分為二,也善於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注重牽住“牛鼻子”

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讓我們找到了一條風險可控、行之有效的改革路徑,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的動態平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觀察中國發展,講求統籌協調、有機統一是一個重要視角。既強調擴大開放,又堅持獨立自主“辦好自己的事”;既強調加強頂層設計,又鼓勵基層探索更多原創性改革;既講如何做大“蛋糕”,又講如何分好“蛋糕”……“照辯證法辦事”,這樣的治理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的發展歷程。

辯證法既是我們共產黨人認識問題的一把“金鑰匙”,也是推進工作的重要方法。毛澤東同志就提出了統籌兼顧、“彈鋼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明確強調:“我們的方針是統籌兼顧、適當安排。”改革開放之後,針對各種新情況新問題,鄧小平同志旗幟鮮明地提出,“現代化建設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各個方面需要綜合平衡,不能單打一。”新中國70年來,我們之所以能在如此薄弱的基礎上、在如此複雜的國情下、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取得如此大的發展成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共產黨人懂得“照辯證法辦事”,用辯證思維賦能良政善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事業越是向縱深發展,就越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中國是個大國,“大”既意味著我們有規模的優勢、有宏偉目標的指引,也意味著我們有協調發展的難度、會在前進道路上遇到各種艱難險阻。一方面,中國從東部到西部、從城市到鄉村,各地方方面面的差異大,必須統籌考慮。另一方面,改革越深入,涉及的利益關係就越複雜。要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就非增強辯證思維能力不可。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這種辯證思維,首先就體現為“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正所謂,“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面對複雜形勢和繁重任務,首先要有全局觀,對各種矛盾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又要優先解決主要矛盾,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改革開放之初,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以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來帶動和促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面發展。既堅持整體推進,也善於重點突破;既用對立統一來觀察和處理問題,堅持一分為二,也善於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注重牽住“牛鼻子”,這讓我們的事業發展蹄疾步穩,讓中國能從容、沉著與自信地走向未來。


這種辯證思維,也體現為“客觀地而不是主觀地、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繫地而不是孤立地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全面、聯繫和發展地分析、解決問題,克服片面性。比如,我們在推動沿海地區率先發展起來後,又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區域協調、協同、共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還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形成多中心、網絡化、開放式的區域發展格局。同時,我們注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方面的聯動,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也正體現著辯證思維。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這種辯證思維,還體現為“膽子要大、步子要穩”的方法論。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始終注重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改革開放以來,一方面,我們始終強調要葆有“闖”的精神和“冒”的勇氣,大膽探索、勇於開拓,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另一方面,推進之時,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先試點再推廣、先局部後全局,穩紮穩打、穩步推進。運用辯證思維,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讓我們找到了一條風險可控、行之有效的改革路徑,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的動態平衡。

“事必有法,然後可成。”形勢越是複雜,任務越是艱鉅,就越需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發揚“照辯證法辦事”的優良傳統,我們就能不斷提高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的本領,在新長征路上書寫新輝煌。

偉大精神:凝聚磅礴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讓中國人民歷磨難而不屈,讓中華民族經考驗而不衰

事實證明,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我們就能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書寫同心共築中國夢的嶄新篇章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既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鬥史詩,也是一首豪情壯志的精神讚歌。不久前,8名“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28名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進行公示,從戰鬥英雄到時代楷模,從科研尖兵到改革先鋒,他們展現的精神力量感動了無數人。新中國70年,精神脊樑支撐民族復興。

“古往今來,任何一個有作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獨特精神著稱於世。”拉近歷史的鏡頭,中國近代以來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中國人民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史。從革命時期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到新中國成立後的大慶精神、紅旗渠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再到改革開放以來的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正是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讓中國人民歷磨難而不屈,讓中華民族經考驗而不衰,匯聚起億萬人民的磅礴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我們除了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壺茶碗,連一輛汽車、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的家底,中國人民的創造精神前所未有地迸發出來。70年來,從第一輛汽車、第一顆衛星、第一顆原子彈,到第一次載人航天、第一架國產大飛機、第一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我們在很多領域實現了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轉變。進入新時代,2018年日均新設企業超過1.8萬戶,平均3.8天就誕生一家獨角獸企業,人們的創新活力、創造精神充分湧流。始終發揚創造精神,我們就能把更多不可能變成可能。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難忘鐵人王進喜為堵住井噴跳入泥漿的身姿,感懷袁隆平耄耋之年仍撲在田間地頭的執著,銘記黃旭華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堅韌……今天,中國人民擁有的一切,凝聚著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浸透著中國人的辛勤汗水,蘊含著中國人的巨大犧牲。這些奮鬥者,是科學家、工程師、“大國工匠”,是奮戰在脫貧一線的駐村幹部、第一書記,是快遞小哥、環衛工人、出租車司機,是千千萬萬的勞動者、追夢人。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更是追夢人的舞臺。繼續發揚奮鬥精神,每個人都能演繹人生的精彩。

70年風雨兼程,56個民族攜手同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新中國70年的發展成績,把中國的體量和規模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用團結奮進釋放出發展的整體效應。事實證明,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我們就能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書寫同心共築中國夢的嶄新篇章。


"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我們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路,鑄就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浩大、氣勢雄偉的現代化事業。70年輝煌歷程,我們在國家治理、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等方面,進行了艱辛探索、收穫了寶貴經驗,既有中國特色,也有世界意義。今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共同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編 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領導:引領復興征程的強大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歷史與現實的相遇,總能碰撞出動人的火花。“在思想和靈魂深處爆發革命”“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改革發展結合起來”“扶貧村莊見初心,鬥爭一線看使命”……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跨越百年的回望中,在觸及靈魂的洗禮中,讓世界最大的執政黨匯聚起更為強大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以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為旨歸,具有強烈的歷史責任感與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正因為秉持這樣的初心與使命而一往無前、不懈奮鬥,中國共產黨凝聚起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始終成為偉大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對於中國發展奇蹟,理論界從不同角度給出了很多解釋,人口紅利、改革紅利、規模優勢、市場經濟……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很多國家也有很大的人口規模和國土幅員,有的也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卻沒有發展起來。對於新中國而言,政治領導的決定性作用才是“中國奇蹟”的根本原因。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在中國的治理體系中,黨中央是坐鎮中軍帳的“帥”,車馬炮各展其長、一盤棋大局分明,體現為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效率,體現為高度的組織、動員能力,體現為長遠的規劃、決策和執行能力。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展現出強大的國家能力。1953年“一五”計劃開啟了新中國的工業化征程,第一汽車製造廠也在長春奠基。當時第一機械工業部報告說,“按我部現有力量,四年完成猶有困難,三年完成更無把握”,但中央向全黨發文,以舉國之力興建汽車廠,只用了3年時間,被毛澤東命名為“解放”牌的第一輛汽車就試製成功。新中國汽車工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一個生動體現。從新中國成立以後我們集中力量推進工業化,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到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集中力量攻關,在高鐵、超級計算、太空探索、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各方面取得突破,中國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心無旁騖地實現既定目標,不斷構築發展進步的里程碑。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發揮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整合作用,展現出強大的動員能力。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黨有9000多萬名黨員、460多萬個基層組織,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個戰鬥堡壘。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發揮好黨員、基層組織的作用,我們就能更好地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形成萬眾一心、無堅不摧的磅礴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央發出“培養一大批‘農村也養得起’的醫生”的號召,普及農村醫療衛生的工作在全國迅速展開,全國赤腳醫生數量一度達到150多萬名,在落後條件下解決了中國人看病的問題。今天,從280多萬駐村幹部、第一書記奮戰在脫貧一線,到以“閩寧協作”為代表的東西部扶貧協作,我們黨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億萬人民努力奔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黨的堅強領導,能夠引領國家戰勝風險挑戰而持續發展,展現出強大的抵禦風險能力。70年來,正因為始終有黨的堅強領導,確保了中國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在應對風險的過程中不斷髮展壯大。從洪水、地震、非典疫情的考驗,到金融危機、貿易摩擦的挑戰,每當遇到問題,全國上下都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同心協力執行、全力以赴完成,形成共同抵禦風險的強大合力。可以說,黨的堅強領導,為中國在關鍵時刻頂住壓力、化危為機提供了根本保證,引領中國號航船雖歷經風浪而始終能行穩致遠。

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充分證明,“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展望未來,作為一個須臾不忘初心和使命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

人民至上:匯聚強大合力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為民愛民的聲音,勝過激昂的樂章。不久前,在甘肅考察時看到李應川一家喬遷新居後過上好日子,習近平總書記深情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的,讓老百姓生活更幸福就是共產黨的事業”,他強調,“永遠不要失去民心,永遠要想著給老百姓辦事,共產黨要做的就是這個事”。念茲在茲的為民情懷,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也揭示著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的價值指向和力量源泉。


一個國家的名字,往往最能體現這個國家的根本性質。在新中國成立之時,關於新生國家的命名,曾有不少方案,但經過反覆醞釀,最終確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成為最鮮明的政治底色,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70年風雨兼程,人民的底色經久不衰,為民的情懷歷久彌新,“人民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在國家進步的每一個足跡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如果要問新中國70年最大的改變是什麼?答案一定會指向“人”。從1949年到2019年,時光猶如巨筆,繪就出億萬人民日日常新的生活畫卷。告別票證經濟、物質匱乏,今天的人們追求“吃好”“穿美”;告別“十個人中八個都是文盲”的昔日場景,今天學子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裡求學問道。“三轉一響”、萬元戶、下海、“互聯網+”、人工智能……70年,從生存到發展,從物質到精神,人民生活發生著翻天覆地的改變,為“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寫下生動而溫暖的註腳,也讓“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愈加閃耀。

凡是為民造福的事就一定要千方百計辦好,凡是損害廣大群眾利益的事就堅決不辦。新中國70年發展前行,“人民”始終被置於價值序列的首位,成為制定政策的依據、衡量得失的標準,成為發展的價值導向和目標指向。惦念人民安危冷暖,新中國成立後我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恢復國民經濟;順應人民更高期待,我們推動改革開放,將財富創造的權利交給人民。進入新時代,我們作出社會矛盾轉變的重大判斷,不斷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70年來,正是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價值尺度,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國家的發展進步才能最大範圍地凝聚共識、最大程度地激發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70年來,我們始終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在人民的實踐創造中凝聚發展的合力。當年建設人民大會堂,“一萬人開會,五千人用餐,十個月建成”的目標,看似不可能完成。但大會堂破土動工後,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匯聚北京,首都學校師生、市民群眾等利用業餘時間參加義務勞動,有些在北京火車站乘車的旅客甚至利用候車的時間趕到工地上挖幾鍬土、搬幾塊磚。先後30多萬人次參與大會堂工地的義務勞動,最終將不可能變成了可能。這樣的人民力量,體現在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體現在小崗村的紅手印,體現在創新創業的時代潮流……正是“眾人拾柴”、拼搏創造的力量,讓我們克服一次又一次挑戰,實現一次又一次跨越,書寫了新中國70年發展的壯麗史詩。


人民是新中國的堅實根基,人民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世界上很少有哪個政黨,能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把為人民服務莊嚴地寫進黨章,並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穿於治國理政的各個環節。實際上,每個國家的發展,都需要回答“為誰發展”和“發展動力”這兩個基本問題。為了人民,回答了發展的價值指向問題,使得治國理政的目標和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始終保持一致;依靠人民,解決了發展的力量源泉問題,使得群眾的首創精神為國家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知向何處則不惑於方向,明所從來則充足於動力,既有“為了人民”的明確指向,又有“依靠人民”的深厚動力,這正是人民共和國的成功密碼,也是70年發展具有普遍意義的啟示。

現在,我們正以一場叩問初心使命的主題教育迎接新中國70華誕,這是對自己的鞭策,更是對“人民至上”價值理念的宣示與堅守。不忘初心再出發,始終為了人民、依靠人民,“中國號”巨輪就能在億萬人民的齊心協力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獨立自主: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用腳步丈量大地,才能聽到最響亮的回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將開闢自主制度創新的試驗田;努力把深圳建設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未來可期。近期,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貫穿著相同的主線: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樣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豪邁氣概,這樣一種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自己道路的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沉澱為具有啟發意義的發展經驗。

建設時期,我們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建立起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取得“兩彈一星”等重大科技成果,為後續發展夯實了根基。改革開放以後,我們大量借鑑發達國家先進經驗,引入市場經濟體制,積極融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分工,但始終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守但不僵化,借鑑但不照搬,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終於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新路、好路。

放在世界範圍來看,為什麼一些後發國家把西方模式奉為圭臬,卻並未取得理想效果?很大一個原因就在於失去了發展的自主性和主動權,或是因簡單套用西方制度而遭遇“水土不服”,或是因沒能處理好開放與自主的關係而淪為“依附型國家”。中國的經驗恰恰在於,沒有把改革簡化為複製粘貼,沒有把開放等同於機械照搬,而是充分考量人民的實際需要和國家的要素稟賦條件,自主選擇政策和方向,進而將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實現社會“快速發展”與“安定有序”的兼容。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堅持獨立自主,就是要針對現實中出現的問題,把解決問題作為最終的目的。這正體現著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精髓,其要義就在於以問題為導向、以國情為基準、以效果為檢驗,走一條遵循“實踐理性”的發展路子。面對社會治理問題,我們不是簡單照搬外國司法、執法體制,而是創造出“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楓橋經驗”;在引入市場機制時,我們不是簡單“推倒重來”,而是運用漸進方式實現了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也不是一上來就像發達國家那樣搞資本密集型企業,而是根據國情率先在縣域經濟、勞動密集型產業中找到突破口,然後不斷從產業鏈低端向高端躍升……事實證明,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概念出發,從問題出發而不是從結論出發,才能紮根中國的土壤和實際,找到解決中國問題的有效方法。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解決中國的問題只能在中國大地上探尋適合自己的道路和辦法。”新中國用70年走出的“中國道路”,恰恰說明在國家治理與社會發展過程中,並不存在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適性道路和標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國道路的世界性意義正在於,它傳遞出一種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理念,形成了一套堅持從國情出發、以解決現實問題為導向的方法論智慧。這樣的理念和智慧,對世界各國的發展都有啟示意義。

在江蘇南京,滾滾長江之上橫臥著氣勢恢宏的南京長江大橋。這座由中國人首次在長江上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樑,早已成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地標,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勇前行。循著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發展之路,再遙遠的目的地也終能到達,這正是:“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鬥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發展能力:展現制度優勢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是能檢驗一個國家的發展能力。今年上半年,外部環境複雜、風險挑戰嚴峻,中國不僅宏觀經濟穩中有進、逆勢上揚,而且創新活力不斷湧現,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躋身世界首位。在難中進、向高處行,中國展現出遇強更強的發展韌勁。發展,正是貫穿新中國70年的一個關鍵詞。


縱覽新中國70年,人們使用最多的詞語,就是“鉅變”。從缺衣少食到書寫“最成功的脫貧故事”,從一窮二白到穩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經濟瀕於崩潰到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新中國70年的滄桑鉅變,靠的正是在發展中推進現代化進程的不懈努力。70年來,卓越的發展能力讓一個古老大國在現代化之路上華麗轉身,讓一個走過近百年曆史的大黨風華正茂,勇立時代潮頭。


近代以來,落後捱打、受人欺辱的歷史教訓刻骨銘心,讓中國人民更加懂得“一個民族只有自強,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自立”,讓新中國從成立之時起就把實現工業化、現代化作為國家意志。早在1957年,毛澤東同志就講過,“只有經過十年至十五年的社會生產力的比較充分的發展,我們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獲得了自己的比較充分的物質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展現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發展才是硬道理”凝聚起全社會的廣泛共識。正是因為始終把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斷提升發展能力,新中國才能歷經風雨不斷成長、咬定目標凱歌前行。


70年風雨兼程的過程中,我們也形成了一種用發展的、變化的、運動的視角看待經濟社會運行的思維方法。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數千年大歷史觀之,變革和開放總體上是中國的歷史常態”。這讓我們的制度具有應對形勢變化的適應能力,能夠根據時與勢的不同而靈活調整政策,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比如說,進入新時代,我們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就是順應中國改革發展的形勢變化,推動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體系。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中國注重用發展來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用發展來實現經濟社會的動態平衡,更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實踐方法。中國能夠實現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不僅把發展當做目標,更把發展當做解決問題的手段。正是持續發展中,中國展現出強大的發展能力,彰顯了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性,更不斷提升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水平,形成了獨特的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進一步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學說。


從世界範圍來看,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公約數。如何解決擺在人類面前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發展赤字?關鍵還是在於用好“發展”這把金鑰匙。橫向比較來看,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照搬西方模式之後反而進入發展停滯,甚至陷入社會動盪?為什麼有的國家在經歷高速發展之後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說到底是發展能力不夠。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新中國70年奮鬥歷程所展現的卓越發展能力,正是最好的證明。今天,中國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是要與世界各國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在互利共贏中達到更高的發展境界。


1978年10月,鄧小平同志訪問日本時乘坐了一回新幹線,他深有感觸地說,“就像推著我們跑一樣,我們現在很需要跑。”今天,在發展中形成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增強發展能力、發揮制度優勢,中國必將在未來創造新的更大奇蹟。


民主集中:調動一切積極性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

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越是深刻的思考,越能沉澱思想的精華。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發展成就備受矚目。人們在探尋,是什麼令中國這樣一個超大規模經濟體保持平穩健康繁榮發展,是什麼令中國這樣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社會始終保持和諧穩定?答案有很多,而治理大黨大國的“法寶”之一,就是民主集中制。

毛澤東同志曾提出,要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由“民主基礎上的集中,集中指導下的民主”所構成的民主集中制,既能最大限度激發全黨創造活力,又能統一全黨思想和行動;既能保證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又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既能充分反映廣大人民的意願,又能形成全體人民的統一意志。新中國70年曆程中,民主集中制展現出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工作優勢,是一種科學合理而又有效率的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重要標誌。憲法規定,我國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黨和國家的各項制度安排,因此而有效地組織起來。《之江新語》一書把民主集中制比作交響樂:領導班子的“一把手”,就應該成為這樣的指揮,善於把“多種聲音”協調為“一首樂曲”,從而使領導集體的決策儘可能反映客觀實際,符合人民利益。可以說,從國家機構的有序運行到保證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制定與執行效率,從各個領域的制度安排到各個條線的領導方式……民主集中制貫穿於治國理政的方方面面,只有更好掌握民主與集中的辯證關係,才能最大限度發揮這一制度的優勢。

沒有充分的民主就沒有正確的集中。從日常決策來看,重大項目該不該上馬,深化改革推出何種舉措,發展與環保怎樣統籌……攻堅發展難題,領導幹部要善於運用民主的辦法彙集意見,提高決策質量。從重大政策制定來看,發揚黨內民主才能凝聚集體智慧。以《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例,起草過程几上幾下、反覆討論修改,覆蓋114個單位,8個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最終獲得全會通過,這正是充分民主與正確集中相結合的生動體現。可以說,民主與集中的有機結合,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同時,正確集中是充分民主的必然要求和歸宿。沒有集中,就會陷入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分散主義。在冷戰結束時提出“歷史終結論”的福山,經過這些年對世界各國發展情況的觀察,提出“沒有優質國家,就沒有優質民主”,正因為他看到西式民主由於缺少有效集中,容易引發“否決政治”,導致“政治衰敗”。而中國民主集中制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五年規劃的謀近慮遠,“全國一盤棋”的統籌兼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應急處置,“一把手工程”的重大責任承擔……新中國70年發展的實踐證明,正是由於黨中央的堅強領導,讓中國的民主集中制日益完善,既能調動各個方面的主動性、積極性,又能讓各方力量形成協調配合,確保國家發展既充滿活力又安定有序,既多元嘗試又形成合力,既差異化探索又整合為一體。


制度好不好,終究還是要看它在治國理政、安邦定國中的有效程度。現在,民主集中制作為一種原則,已經貫穿於我們國家制度設計的各個方面,使得中國的各項制度安排展現出良好的治理效果。事實上,進行制度設計最重要的命題之一,就是如何處理好民主和集中的關係。沒有充分的民主,就難以激發活力與創造力;沒有正確的集中,就不可能形成強大的合力。唯有實現民主和集中辯證統一的民主集中制,才能同時發揮二者的優勢,這對世界各國的治理與發展具有普遍啟發意義。


在前進路上,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有近14億人迸發的活力,通過民主集中把我們這個社會的活力激發出來而又集中起來,就能形成無往不勝的磅礴合力。


辯證思維:賦能良政善治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既用對立統一來觀察和處理問題,堅持一分為二,也善於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注重牽住“牛鼻子”

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讓我們找到了一條風險可控、行之有效的改革路徑,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的動態平衡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觀察中國發展,講求統籌協調、有機統一是一個重要視角。既強調擴大開放,又堅持獨立自主“辦好自己的事”;既強調加強頂層設計,又鼓勵基層探索更多原創性改革;既講如何做大“蛋糕”,又講如何分好“蛋糕”……“照辯證法辦事”,這樣的治理智慧,貫穿於新中國70年的發展歷程。

辯證法既是我們共產黨人認識問題的一把“金鑰匙”,也是推進工作的重要方法。毛澤東同志就提出了統籌兼顧、“彈鋼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明確強調:“我們的方針是統籌兼顧、適當安排。”改革開放之後,針對各種新情況新問題,鄧小平同志旗幟鮮明地提出,“現代化建設的任務是多方面的,各個方面需要綜合平衡,不能單打一。”新中國70年來,我們之所以能在如此薄弱的基礎上、在如此複雜的國情下、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裡,取得如此大的發展成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共產黨人懂得“照辯證法辦事”,用辯證思維賦能良政善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事業越是向縱深發展,就越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中國是個大國,“大”既意味著我們有規模的優勢、有宏偉目標的指引,也意味著我們有協調發展的難度、會在前進道路上遇到各種艱難險阻。一方面,中國從東部到西部、從城市到鄉村,各地方方面面的差異大,必須統籌考慮。另一方面,改革越深入,涉及的利益關係就越複雜。要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就非增強辯證思維能力不可。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這種辯證思維,首先就體現為“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正所謂,“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面對複雜形勢和繁重任務,首先要有全局觀,對各種矛盾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又要優先解決主要矛盾,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改革開放之初,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以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來帶動和促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面發展。既堅持整體推進,也善於重點突破;既用對立統一來觀察和處理問題,堅持一分為二,也善於抓住關鍵、找準重點、注重牽住“牛鼻子”,這讓我們的事業發展蹄疾步穩,讓中國能從容、沉著與自信地走向未來。


這種辯證思維,也體現為“客觀地而不是主觀地、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繫地而不是孤立地觀察事物、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全面、聯繫和發展地分析、解決問題,克服片面性。比如,我們在推動沿海地區率先發展起來後,又實施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促進區域協調、協同、共同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還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形成多中心、網絡化、開放式的區域發展格局。同時,我們注重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方面的聯動,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也正體現著辯證思維。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這種辯證思維,還體現為“膽子要大、步子要穩”的方法論。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始終注重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改革開放以來,一方面,我們始終強調要葆有“闖”的精神和“冒”的勇氣,大膽探索、勇於開拓,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另一方面,推進之時,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先試點再推廣、先局部後全局,穩紮穩打、穩步推進。運用辯證思維,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讓我們找到了一條風險可控、行之有效的改革路徑,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同時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的動態平衡。

“事必有法,然後可成。”形勢越是複雜,任務越是艱鉅,就越需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發揚“照辯證法辦事”的優良傳統,我們就能不斷提高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的本領,在新長征路上書寫新輝煌。

偉大精神:凝聚磅礴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正是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讓中國人民歷磨難而不屈,讓中華民族經考驗而不衰

事實證明,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我們就能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書寫同心共築中國夢的嶄新篇章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既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鬥史詩,也是一首豪情壯志的精神讚歌。不久前,8名“共和國勳章”建議人選、28名國家榮譽稱號建議人選進行公示,從戰鬥英雄到時代楷模,從科研尖兵到改革先鋒,他們展現的精神力量感動了無數人。新中國70年,精神脊樑支撐民族復興。

“古往今來,任何一個有作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獨特精神著稱於世。”拉近歷史的鏡頭,中國近代以來的發展史,也是一部中國人民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精神史。從革命時期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到新中國成立後的大慶精神、紅旗渠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再到改革開放以來的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正是中國人民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偉大民族精神,讓中國人民歷磨難而不屈,讓中華民族經考驗而不衰,匯聚起億萬人民的磅礴力量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我們除了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壺茶碗,連一輛汽車、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的家底,中國人民的創造精神前所未有地迸發出來。70年來,從第一輛汽車、第一顆衛星、第一顆原子彈,到第一次載人航天、第一架國產大飛機、第一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我們在很多領域實現了從跟跑、並跑到領跑的轉變。進入新時代,2018年日均新設企業超過1.8萬戶,平均3.8天就誕生一家獨角獸企業,人們的創新活力、創造精神充分湧流。始終發揚創造精神,我們就能把更多不可能變成可能。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難忘鐵人王進喜為堵住井噴跳入泥漿的身姿,感懷袁隆平耄耋之年仍撲在田間地頭的執著,銘記黃旭華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堅韌……今天,中國人民擁有的一切,凝聚著中國人的聰明才智,浸透著中國人的辛勤汗水,蘊含著中國人的巨大犧牲。這些奮鬥者,是科學家、工程師、“大國工匠”,是奮戰在脫貧一線的駐村幹部、第一書記,是快遞小哥、環衛工人、出租車司機,是千千萬萬的勞動者、追夢人。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更是追夢人的舞臺。繼續發揚奮鬥精神,每個人都能演繹人生的精彩。

70年風雨兼程,56個民族攜手同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鑄牢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新中國70年的發展成績,把中國的體量和規模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用團結奮進釋放出發展的整體效應。事實證明,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我們就能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書寫同心共築中國夢的嶄新篇章。


7個關鍵詞,解析新中國70年發展密碼


我們發揚創造精神、奮鬥精神、團結精神,歸根結底是為了實現中國夢。有觀察家表示,中國人很善於高瞻遠矚,他們瞄準的是未來。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中國人民都始終葆有敢於追求和實現夢想的精神。我們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做出了“兩彈一星”的科技成果,在70年曆程中從“一五”計劃接續做到“十三五”規劃,並按照現代化事業“三步走”的戰略安排穩步實現自己的目標……可以說,中國人民的夢想精神不是止於空想,而是既有設計目標的藍圖,也有實現目標的努力,更有“說到就要做到”的信心和幹勁。正所謂: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


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近14億人的艱苦奮鬥,終將匯聚成不可抵擋的時代洪流。有夢想、有機會、有奮鬥,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


(本系列評論到此結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