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起林州,外省人也許不熟悉,河南人卻會條件反射一般想起紅旗渠。

這一條“人工天河”,引來了漳河水,灌溉了農田,也澆灌了林州人的心田。時至今日,紅旗渠早已不只是那個“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它成為林州的“胎記”,林州人的冠冕,就連林州市的政府網站都叫紅旗渠網。還有紅旗渠的香菸,紅旗渠的白酒,甚至紅旗渠學院,不一而足。

紅旗渠,就像“靈珠”附體一般,徹底“昇華”了林州人的精神。

"

提起林州,外省人也許不熟悉,河南人卻會條件反射一般想起紅旗渠。

這一條“人工天河”,引來了漳河水,灌溉了農田,也澆灌了林州人的心田。時至今日,紅旗渠早已不只是那個“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它成為林州的“胎記”,林州人的冠冕,就連林州市的政府網站都叫紅旗渠網。還有紅旗渠的香菸,紅旗渠的白酒,甚至紅旗渠學院,不一而足。

紅旗渠,就像“靈珠”附體一般,徹底“昇華”了林州人的精神。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劉京廣|文


"

提起林州,外省人也許不熟悉,河南人卻會條件反射一般想起紅旗渠。

這一條“人工天河”,引來了漳河水,灌溉了農田,也澆灌了林州人的心田。時至今日,紅旗渠早已不只是那個“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它成為林州的“胎記”,林州人的冠冕,就連林州市的政府網站都叫紅旗渠網。還有紅旗渠的香菸,紅旗渠的白酒,甚至紅旗渠學院,不一而足。

紅旗渠,就像“靈珠”附體一般,徹底“昇華”了林州人的精神。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劉京廣|文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之前,還有很多水利工程

大概紅旗渠比林州更為全國人民所知,而這一切,還要從六十多年前那個叫楊貴的年輕人說起。

1954年,26歲的楊貴被任命為林縣縣委書記,這是一名曾經戰鬥在太行山上的游擊隊員,戰爭歲月裡,他就聽說過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由於打不出水井,或井水少,許多林縣人只好常年挑水吃,山路崎嶇何其艱難。水如此金貴,除了飲水澆地,又能有多少富餘?

缺水,老百姓常年累月不洗衣服不洗臉,只有婚喪嫁娶逢年節時,才捨得舀上一瓢水,全家洗個臉好見人,洗完的水還要澄清,再用一次,最後才拿去喂牲口喝。

林縣的姑娘嫁人,不圖你家有錢有地,就圖你家有水洗臉。

缺水,衛生條件就差,致使各種地方病、傳染病時有發生,人民苦不堪言。直到今天,林州仍然是中國食管癌的高發地區,這跟當地的飲水飲食習慣大有關係。

楊貴上任以後,深感林縣人民用水之難,心想當年兵荒馬亂也就罷了,如今全國都在大搞社會主義建設,難道黨人還要看著林縣人民受這缺水之苦嗎?還要看著老百姓家家戶戶去向龍王廟磕頭祈雨嗎?

楊貴想到哪幹到哪,從上任開始,就著手修建各種小水利工程。


"

提起林州,外省人也許不熟悉,河南人卻會條件反射一般想起紅旗渠。

這一條“人工天河”,引來了漳河水,灌溉了農田,也澆灌了林州人的心田。時至今日,紅旗渠早已不只是那個“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它成為林州的“胎記”,林州人的冠冕,就連林州市的政府網站都叫紅旗渠網。還有紅旗渠的香菸,紅旗渠的白酒,甚至紅旗渠學院,不一而足。

紅旗渠,就像“靈珠”附體一般,徹底“昇華”了林州人的精神。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劉京廣|文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之前,還有很多水利工程

大概紅旗渠比林州更為全國人民所知,而這一切,還要從六十多年前那個叫楊貴的年輕人說起。

1954年,26歲的楊貴被任命為林縣縣委書記,這是一名曾經戰鬥在太行山上的游擊隊員,戰爭歲月裡,他就聽說過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由於打不出水井,或井水少,許多林縣人只好常年挑水吃,山路崎嶇何其艱難。水如此金貴,除了飲水澆地,又能有多少富餘?

缺水,老百姓常年累月不洗衣服不洗臉,只有婚喪嫁娶逢年節時,才捨得舀上一瓢水,全家洗個臉好見人,洗完的水還要澄清,再用一次,最後才拿去喂牲口喝。

林縣的姑娘嫁人,不圖你家有錢有地,就圖你家有水洗臉。

缺水,衛生條件就差,致使各種地方病、傳染病時有發生,人民苦不堪言。直到今天,林州仍然是中國食管癌的高發地區,這跟當地的飲水飲食習慣大有關係。

楊貴上任以後,深感林縣人民用水之難,心想當年兵荒馬亂也就罷了,如今全國都在大搞社會主義建設,難道黨人還要看著林縣人民受這缺水之苦嗎?還要看著老百姓家家戶戶去向龍王廟磕頭祈雨嗎?

楊貴想到哪幹到哪,從上任開始,就著手修建各種小水利工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其實在1949年之後,林縣就已經開始修建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在1955年,全縣更是修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這些蓄水池可以在雨季裡儲存雨水,到枯水期用以灌溉,與之配套的還有一定里程的凹槽和暗渠,使雨水可以儘量多地流進蓄水池中。

1955年冬到1956年9月,楊貴為首的林縣縣委又領導組織修建了淇河河畔的淇河渠,使之成為林縣南部最重要的引水工程。

在這些工作中,楊貴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他心中也已盤算起了更大更多的水利計劃,並向上級作了彙報,也得到了肯定。

根據全國山區工作座談會議精神,1957年12月,楊貴主持召開了中共林縣第二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會上作了《全黨動手,全民動員,苦戰五年,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報告。

這次會議,讓全縣的黨員幹部動員起來,帶動全縣人民開啟了大興水利、“愚公移山”的偉大事業。

到1959年底,全縣已建成中小型渠道1634條,水庫36座,其中縣辦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34座,池塘蓄水池2397個,打井三萬多口,有效灌溉面積達20.1萬畝。

通過這些中小型水利建設,林縣人嚐到了甜頭,也練出了膽量,摩拳擦掌,準備更大的建設。

楊貴領導下的林縣黨委,也沒有因為些許成績而沾沾自喜,雖然蓄水工程有了起色,但是要改變靠天吃飯的根本狀況,還要再接再厲,徹底解決水源問題。

1959年5月,楊貴等黨委領導已經開始了為尋找新水源的調查研究。經過細緻的實地勘測,最後縣委調查組決定“引漳入林”,即將山西省平順縣的濁漳水,通過擴建天橋渠,使北水自高處而下,南調引入林縣。


"

提起林州,外省人也許不熟悉,河南人卻會條件反射一般想起紅旗渠。

這一條“人工天河”,引來了漳河水,灌溉了農田,也澆灌了林州人的心田。時至今日,紅旗渠早已不只是那個“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它成為林州的“胎記”,林州人的冠冕,就連林州市的政府網站都叫紅旗渠網。還有紅旗渠的香菸,紅旗渠的白酒,甚至紅旗渠學院,不一而足。

紅旗渠,就像“靈珠”附體一般,徹底“昇華”了林州人的精神。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劉京廣|文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之前,還有很多水利工程

大概紅旗渠比林州更為全國人民所知,而這一切,還要從六十多年前那個叫楊貴的年輕人說起。

1954年,26歲的楊貴被任命為林縣縣委書記,這是一名曾經戰鬥在太行山上的游擊隊員,戰爭歲月裡,他就聽說過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由於打不出水井,或井水少,許多林縣人只好常年挑水吃,山路崎嶇何其艱難。水如此金貴,除了飲水澆地,又能有多少富餘?

缺水,老百姓常年累月不洗衣服不洗臉,只有婚喪嫁娶逢年節時,才捨得舀上一瓢水,全家洗個臉好見人,洗完的水還要澄清,再用一次,最後才拿去喂牲口喝。

林縣的姑娘嫁人,不圖你家有錢有地,就圖你家有水洗臉。

缺水,衛生條件就差,致使各種地方病、傳染病時有發生,人民苦不堪言。直到今天,林州仍然是中國食管癌的高發地區,這跟當地的飲水飲食習慣大有關係。

楊貴上任以後,深感林縣人民用水之難,心想當年兵荒馬亂也就罷了,如今全國都在大搞社會主義建設,難道黨人還要看著林縣人民受這缺水之苦嗎?還要看著老百姓家家戶戶去向龍王廟磕頭祈雨嗎?

楊貴想到哪幹到哪,從上任開始,就著手修建各種小水利工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其實在1949年之後,林縣就已經開始修建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在1955年,全縣更是修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這些蓄水池可以在雨季裡儲存雨水,到枯水期用以灌溉,與之配套的還有一定里程的凹槽和暗渠,使雨水可以儘量多地流進蓄水池中。

1955年冬到1956年9月,楊貴為首的林縣縣委又領導組織修建了淇河河畔的淇河渠,使之成為林縣南部最重要的引水工程。

在這些工作中,楊貴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他心中也已盤算起了更大更多的水利計劃,並向上級作了彙報,也得到了肯定。

根據全國山區工作座談會議精神,1957年12月,楊貴主持召開了中共林縣第二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會上作了《全黨動手,全民動員,苦戰五年,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報告。

這次會議,讓全縣的黨員幹部動員起來,帶動全縣人民開啟了大興水利、“愚公移山”的偉大事業。

到1959年底,全縣已建成中小型渠道1634條,水庫36座,其中縣辦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34座,池塘蓄水池2397個,打井三萬多口,有效灌溉面積達20.1萬畝。

通過這些中小型水利建設,林縣人嚐到了甜頭,也練出了膽量,摩拳擦掌,準備更大的建設。

楊貴領導下的林縣黨委,也沒有因為些許成績而沾沾自喜,雖然蓄水工程有了起色,但是要改變靠天吃飯的根本狀況,還要再接再厲,徹底解決水源問題。

1959年5月,楊貴等黨委領導已經開始了為尋找新水源的調查研究。經過細緻的實地勘測,最後縣委調查組決定“引漳入林”,即將山西省平順縣的濁漳水,通過擴建天橋渠,使北水自高處而下,南調引入林縣。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中立者為楊貴

初步計劃已經成形,1959年8月,楊貴在鄭州開會,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主席,受到了更大的鼓舞。

會議期間,也向省委主管水利的領導彙報了“引漳入林”的設想,並著手開始安排縣裡的具體工作。

又經過半年左右的具體研究、規劃、上報,與山西省協調,到1960年初,“引漳入林”工程準備開工。


"

提起林州,外省人也許不熟悉,河南人卻會條件反射一般想起紅旗渠。

這一條“人工天河”,引來了漳河水,灌溉了農田,也澆灌了林州人的心田。時至今日,紅旗渠早已不只是那個“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它成為林州的“胎記”,林州人的冠冕,就連林州市的政府網站都叫紅旗渠網。還有紅旗渠的香菸,紅旗渠的白酒,甚至紅旗渠學院,不一而足。

紅旗渠,就像“靈珠”附體一般,徹底“昇華”了林州人的精神。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劉京廣|文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之前,還有很多水利工程

大概紅旗渠比林州更為全國人民所知,而這一切,還要從六十多年前那個叫楊貴的年輕人說起。

1954年,26歲的楊貴被任命為林縣縣委書記,這是一名曾經戰鬥在太行山上的游擊隊員,戰爭歲月裡,他就聽說過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由於打不出水井,或井水少,許多林縣人只好常年挑水吃,山路崎嶇何其艱難。水如此金貴,除了飲水澆地,又能有多少富餘?

缺水,老百姓常年累月不洗衣服不洗臉,只有婚喪嫁娶逢年節時,才捨得舀上一瓢水,全家洗個臉好見人,洗完的水還要澄清,再用一次,最後才拿去喂牲口喝。

林縣的姑娘嫁人,不圖你家有錢有地,就圖你家有水洗臉。

缺水,衛生條件就差,致使各種地方病、傳染病時有發生,人民苦不堪言。直到今天,林州仍然是中國食管癌的高發地區,這跟當地的飲水飲食習慣大有關係。

楊貴上任以後,深感林縣人民用水之難,心想當年兵荒馬亂也就罷了,如今全國都在大搞社會主義建設,難道黨人還要看著林縣人民受這缺水之苦嗎?還要看著老百姓家家戶戶去向龍王廟磕頭祈雨嗎?

楊貴想到哪幹到哪,從上任開始,就著手修建各種小水利工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其實在1949年之後,林縣就已經開始修建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在1955年,全縣更是修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這些蓄水池可以在雨季裡儲存雨水,到枯水期用以灌溉,與之配套的還有一定里程的凹槽和暗渠,使雨水可以儘量多地流進蓄水池中。

1955年冬到1956年9月,楊貴為首的林縣縣委又領導組織修建了淇河河畔的淇河渠,使之成為林縣南部最重要的引水工程。

在這些工作中,楊貴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他心中也已盤算起了更大更多的水利計劃,並向上級作了彙報,也得到了肯定。

根據全國山區工作座談會議精神,1957年12月,楊貴主持召開了中共林縣第二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會上作了《全黨動手,全民動員,苦戰五年,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報告。

這次會議,讓全縣的黨員幹部動員起來,帶動全縣人民開啟了大興水利、“愚公移山”的偉大事業。

到1959年底,全縣已建成中小型渠道1634條,水庫36座,其中縣辦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34座,池塘蓄水池2397個,打井三萬多口,有效灌溉面積達20.1萬畝。

通過這些中小型水利建設,林縣人嚐到了甜頭,也練出了膽量,摩拳擦掌,準備更大的建設。

楊貴領導下的林縣黨委,也沒有因為些許成績而沾沾自喜,雖然蓄水工程有了起色,但是要改變靠天吃飯的根本狀況,還要再接再厲,徹底解決水源問題。

1959年5月,楊貴等黨委領導已經開始了為尋找新水源的調查研究。經過細緻的實地勘測,最後縣委調查組決定“引漳入林”,即將山西省平順縣的濁漳水,通過擴建天橋渠,使北水自高處而下,南調引入林縣。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中立者為楊貴

初步計劃已經成形,1959年8月,楊貴在鄭州開會,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主席,受到了更大的鼓舞。

會議期間,也向省委主管水利的領導彙報了“引漳入林”的設想,並著手開始安排縣裡的具體工作。

又經過半年左右的具體研究、規劃、上報,與山西省協調,到1960年初,“引漳入林”工程準備開工。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59年11月,毛澤東在新鄉火車站接見中共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

1960年2月10日,中共林縣縣委、“引漳入林”總指揮部召開了廣播誓師大會,工程正式啟動。引漳入林修建的就是紅旗渠。

工程開工,楊貴長舒一口氣,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從此,他進入了更為緊張的施工管理工作,就這樣一直工作下去。

楊貴就是這麼實在,直到晚年,他仍是簡簡單單地說,“就是要實事求是的為群眾辦實事。”


"

提起林州,外省人也許不熟悉,河南人卻會條件反射一般想起紅旗渠。

這一條“人工天河”,引來了漳河水,灌溉了農田,也澆灌了林州人的心田。時至今日,紅旗渠早已不只是那個“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它成為林州的“胎記”,林州人的冠冕,就連林州市的政府網站都叫紅旗渠網。還有紅旗渠的香菸,紅旗渠的白酒,甚至紅旗渠學院,不一而足。

紅旗渠,就像“靈珠”附體一般,徹底“昇華”了林州人的精神。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劉京廣|文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之前,還有很多水利工程

大概紅旗渠比林州更為全國人民所知,而這一切,還要從六十多年前那個叫楊貴的年輕人說起。

1954年,26歲的楊貴被任命為林縣縣委書記,這是一名曾經戰鬥在太行山上的游擊隊員,戰爭歲月裡,他就聽說過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由於打不出水井,或井水少,許多林縣人只好常年挑水吃,山路崎嶇何其艱難。水如此金貴,除了飲水澆地,又能有多少富餘?

缺水,老百姓常年累月不洗衣服不洗臉,只有婚喪嫁娶逢年節時,才捨得舀上一瓢水,全家洗個臉好見人,洗完的水還要澄清,再用一次,最後才拿去喂牲口喝。

林縣的姑娘嫁人,不圖你家有錢有地,就圖你家有水洗臉。

缺水,衛生條件就差,致使各種地方病、傳染病時有發生,人民苦不堪言。直到今天,林州仍然是中國食管癌的高發地區,這跟當地的飲水飲食習慣大有關係。

楊貴上任以後,深感林縣人民用水之難,心想當年兵荒馬亂也就罷了,如今全國都在大搞社會主義建設,難道黨人還要看著林縣人民受這缺水之苦嗎?還要看著老百姓家家戶戶去向龍王廟磕頭祈雨嗎?

楊貴想到哪幹到哪,從上任開始,就著手修建各種小水利工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其實在1949年之後,林縣就已經開始修建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在1955年,全縣更是修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這些蓄水池可以在雨季裡儲存雨水,到枯水期用以灌溉,與之配套的還有一定里程的凹槽和暗渠,使雨水可以儘量多地流進蓄水池中。

1955年冬到1956年9月,楊貴為首的林縣縣委又領導組織修建了淇河河畔的淇河渠,使之成為林縣南部最重要的引水工程。

在這些工作中,楊貴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他心中也已盤算起了更大更多的水利計劃,並向上級作了彙報,也得到了肯定。

根據全國山區工作座談會議精神,1957年12月,楊貴主持召開了中共林縣第二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會上作了《全黨動手,全民動員,苦戰五年,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報告。

這次會議,讓全縣的黨員幹部動員起來,帶動全縣人民開啟了大興水利、“愚公移山”的偉大事業。

到1959年底,全縣已建成中小型渠道1634條,水庫36座,其中縣辦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34座,池塘蓄水池2397個,打井三萬多口,有效灌溉面積達20.1萬畝。

通過這些中小型水利建設,林縣人嚐到了甜頭,也練出了膽量,摩拳擦掌,準備更大的建設。

楊貴領導下的林縣黨委,也沒有因為些許成績而沾沾自喜,雖然蓄水工程有了起色,但是要改變靠天吃飯的根本狀況,還要再接再厲,徹底解決水源問題。

1959年5月,楊貴等黨委領導已經開始了為尋找新水源的調查研究。經過細緻的實地勘測,最後縣委調查組決定“引漳入林”,即將山西省平順縣的濁漳水,通過擴建天橋渠,使北水自高處而下,南調引入林縣。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中立者為楊貴

初步計劃已經成形,1959年8月,楊貴在鄭州開會,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主席,受到了更大的鼓舞。

會議期間,也向省委主管水利的領導彙報了“引漳入林”的設想,並著手開始安排縣裡的具體工作。

又經過半年左右的具體研究、規劃、上報,與山西省協調,到1960年初,“引漳入林”工程準備開工。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59年11月,毛澤東在新鄉火車站接見中共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

1960年2月10日,中共林縣縣委、“引漳入林”總指揮部召開了廣播誓師大會,工程正式啟動。引漳入林修建的就是紅旗渠。

工程開工,楊貴長舒一口氣,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從此,他進入了更為緊張的施工管理工作,就這樣一直工作下去。

楊貴就是這麼實在,直到晚年,他仍是簡簡單單地說,“就是要實事求是的為群眾辦實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如今已成為赫赫有名的水利工程和精神符號,但從楊貴和林縣人民的工作歷程看來,它的修建絕不是拍腦門的決定,與同時期“大躍進”中的浮誇工程更有霄壤之別,它是林縣人民,在幾年水利工程的實踐中摸爬滾打,逐漸趟出來金光大道。

紅旗渠精神,也絕不僅僅是一往無前,安排河山的蠻勁,它更涉及許多細緻入微的施工和管理工作,後勤保障、用水分配等等經濟問題。


"

提起林州,外省人也許不熟悉,河南人卻會條件反射一般想起紅旗渠。

這一條“人工天河”,引來了漳河水,灌溉了農田,也澆灌了林州人的心田。時至今日,紅旗渠早已不只是那個“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它成為林州的“胎記”,林州人的冠冕,就連林州市的政府網站都叫紅旗渠網。還有紅旗渠的香菸,紅旗渠的白酒,甚至紅旗渠學院,不一而足。

紅旗渠,就像“靈珠”附體一般,徹底“昇華”了林州人的精神。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劉京廣|文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之前,還有很多水利工程

大概紅旗渠比林州更為全國人民所知,而這一切,還要從六十多年前那個叫楊貴的年輕人說起。

1954年,26歲的楊貴被任命為林縣縣委書記,這是一名曾經戰鬥在太行山上的游擊隊員,戰爭歲月裡,他就聽說過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由於打不出水井,或井水少,許多林縣人只好常年挑水吃,山路崎嶇何其艱難。水如此金貴,除了飲水澆地,又能有多少富餘?

缺水,老百姓常年累月不洗衣服不洗臉,只有婚喪嫁娶逢年節時,才捨得舀上一瓢水,全家洗個臉好見人,洗完的水還要澄清,再用一次,最後才拿去喂牲口喝。

林縣的姑娘嫁人,不圖你家有錢有地,就圖你家有水洗臉。

缺水,衛生條件就差,致使各種地方病、傳染病時有發生,人民苦不堪言。直到今天,林州仍然是中國食管癌的高發地區,這跟當地的飲水飲食習慣大有關係。

楊貴上任以後,深感林縣人民用水之難,心想當年兵荒馬亂也就罷了,如今全國都在大搞社會主義建設,難道黨人還要看著林縣人民受這缺水之苦嗎?還要看著老百姓家家戶戶去向龍王廟磕頭祈雨嗎?

楊貴想到哪幹到哪,從上任開始,就著手修建各種小水利工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其實在1949年之後,林縣就已經開始修建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在1955年,全縣更是修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這些蓄水池可以在雨季裡儲存雨水,到枯水期用以灌溉,與之配套的還有一定里程的凹槽和暗渠,使雨水可以儘量多地流進蓄水池中。

1955年冬到1956年9月,楊貴為首的林縣縣委又領導組織修建了淇河河畔的淇河渠,使之成為林縣南部最重要的引水工程。

在這些工作中,楊貴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他心中也已盤算起了更大更多的水利計劃,並向上級作了彙報,也得到了肯定。

根據全國山區工作座談會議精神,1957年12月,楊貴主持召開了中共林縣第二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會上作了《全黨動手,全民動員,苦戰五年,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報告。

這次會議,讓全縣的黨員幹部動員起來,帶動全縣人民開啟了大興水利、“愚公移山”的偉大事業。

到1959年底,全縣已建成中小型渠道1634條,水庫36座,其中縣辦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34座,池塘蓄水池2397個,打井三萬多口,有效灌溉面積達20.1萬畝。

通過這些中小型水利建設,林縣人嚐到了甜頭,也練出了膽量,摩拳擦掌,準備更大的建設。

楊貴領導下的林縣黨委,也沒有因為些許成績而沾沾自喜,雖然蓄水工程有了起色,但是要改變靠天吃飯的根本狀況,還要再接再厲,徹底解決水源問題。

1959年5月,楊貴等黨委領導已經開始了為尋找新水源的調查研究。經過細緻的實地勘測,最後縣委調查組決定“引漳入林”,即將山西省平順縣的濁漳水,通過擴建天橋渠,使北水自高處而下,南調引入林縣。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中立者為楊貴

初步計劃已經成形,1959年8月,楊貴在鄭州開會,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主席,受到了更大的鼓舞。

會議期間,也向省委主管水利的領導彙報了“引漳入林”的設想,並著手開始安排縣裡的具體工作。

又經過半年左右的具體研究、規劃、上報,與山西省協調,到1960年初,“引漳入林”工程準備開工。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59年11月,毛澤東在新鄉火車站接見中共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

1960年2月10日,中共林縣縣委、“引漳入林”總指揮部召開了廣播誓師大會,工程正式啟動。引漳入林修建的就是紅旗渠。

工程開工,楊貴長舒一口氣,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從此,他進入了更為緊張的施工管理工作,就這樣一直工作下去。

楊貴就是這麼實在,直到晚年,他仍是簡簡單單地說,“就是要實事求是的為群眾辦實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如今已成為赫赫有名的水利工程和精神符號,但從楊貴和林縣人民的工作歷程看來,它的修建絕不是拍腦門的決定,與同時期“大躍進”中的浮誇工程更有霄壤之別,它是林縣人民,在幾年水利工程的實踐中摸爬滾打,逐漸趟出來金光大道。

紅旗渠精神,也絕不僅僅是一往無前,安排河山的蠻勁,它更涉及許多細緻入微的施工和管理工作,後勤保障、用水分配等等經濟問題。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給紅旗渠算一筆經濟賬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勢把山河重安排。”豪言壯語誰都會喊,現場施工可就要一釺一錘敲,一磚一石砌,絲毫馬虎不得。

在紅旗渠的修建中,湧現了太多的英雄事蹟,工程師吳祖太、醫生李茂德,在檢查施工險情時犧牲。

女勞動模範李改雲,“土工程師”路銀,青年洞管理所所長、特等勞模任羊成等等,是這樣一群優秀而認真的人成就了紅旗渠的偉業。


"

提起林州,外省人也許不熟悉,河南人卻會條件反射一般想起紅旗渠。

這一條“人工天河”,引來了漳河水,灌溉了農田,也澆灌了林州人的心田。時至今日,紅旗渠早已不只是那個“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它成為林州的“胎記”,林州人的冠冕,就連林州市的政府網站都叫紅旗渠網。還有紅旗渠的香菸,紅旗渠的白酒,甚至紅旗渠學院,不一而足。

紅旗渠,就像“靈珠”附體一般,徹底“昇華”了林州人的精神。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劉京廣|文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之前,還有很多水利工程

大概紅旗渠比林州更為全國人民所知,而這一切,還要從六十多年前那個叫楊貴的年輕人說起。

1954年,26歲的楊貴被任命為林縣縣委書記,這是一名曾經戰鬥在太行山上的游擊隊員,戰爭歲月裡,他就聽說過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由於打不出水井,或井水少,許多林縣人只好常年挑水吃,山路崎嶇何其艱難。水如此金貴,除了飲水澆地,又能有多少富餘?

缺水,老百姓常年累月不洗衣服不洗臉,只有婚喪嫁娶逢年節時,才捨得舀上一瓢水,全家洗個臉好見人,洗完的水還要澄清,再用一次,最後才拿去喂牲口喝。

林縣的姑娘嫁人,不圖你家有錢有地,就圖你家有水洗臉。

缺水,衛生條件就差,致使各種地方病、傳染病時有發生,人民苦不堪言。直到今天,林州仍然是中國食管癌的高發地區,這跟當地的飲水飲食習慣大有關係。

楊貴上任以後,深感林縣人民用水之難,心想當年兵荒馬亂也就罷了,如今全國都在大搞社會主義建設,難道黨人還要看著林縣人民受這缺水之苦嗎?還要看著老百姓家家戶戶去向龍王廟磕頭祈雨嗎?

楊貴想到哪幹到哪,從上任開始,就著手修建各種小水利工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其實在1949年之後,林縣就已經開始修建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在1955年,全縣更是修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這些蓄水池可以在雨季裡儲存雨水,到枯水期用以灌溉,與之配套的還有一定里程的凹槽和暗渠,使雨水可以儘量多地流進蓄水池中。

1955年冬到1956年9月,楊貴為首的林縣縣委又領導組織修建了淇河河畔的淇河渠,使之成為林縣南部最重要的引水工程。

在這些工作中,楊貴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他心中也已盤算起了更大更多的水利計劃,並向上級作了彙報,也得到了肯定。

根據全國山區工作座談會議精神,1957年12月,楊貴主持召開了中共林縣第二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會上作了《全黨動手,全民動員,苦戰五年,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報告。

這次會議,讓全縣的黨員幹部動員起來,帶動全縣人民開啟了大興水利、“愚公移山”的偉大事業。

到1959年底,全縣已建成中小型渠道1634條,水庫36座,其中縣辦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34座,池塘蓄水池2397個,打井三萬多口,有效灌溉面積達20.1萬畝。

通過這些中小型水利建設,林縣人嚐到了甜頭,也練出了膽量,摩拳擦掌,準備更大的建設。

楊貴領導下的林縣黨委,也沒有因為些許成績而沾沾自喜,雖然蓄水工程有了起色,但是要改變靠天吃飯的根本狀況,還要再接再厲,徹底解決水源問題。

1959年5月,楊貴等黨委領導已經開始了為尋找新水源的調查研究。經過細緻的實地勘測,最後縣委調查組決定“引漳入林”,即將山西省平順縣的濁漳水,通過擴建天橋渠,使北水自高處而下,南調引入林縣。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中立者為楊貴

初步計劃已經成形,1959年8月,楊貴在鄭州開會,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主席,受到了更大的鼓舞。

會議期間,也向省委主管水利的領導彙報了“引漳入林”的設想,並著手開始安排縣裡的具體工作。

又經過半年左右的具體研究、規劃、上報,與山西省協調,到1960年初,“引漳入林”工程準備開工。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59年11月,毛澤東在新鄉火車站接見中共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

1960年2月10日,中共林縣縣委、“引漳入林”總指揮部召開了廣播誓師大會,工程正式啟動。引漳入林修建的就是紅旗渠。

工程開工,楊貴長舒一口氣,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從此,他進入了更為緊張的施工管理工作,就這樣一直工作下去。

楊貴就是這麼實在,直到晚年,他仍是簡簡單單地說,“就是要實事求是的為群眾辦實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如今已成為赫赫有名的水利工程和精神符號,但從楊貴和林縣人民的工作歷程看來,它的修建絕不是拍腦門的決定,與同時期“大躍進”中的浮誇工程更有霄壤之別,它是林縣人民,在幾年水利工程的實踐中摸爬滾打,逐漸趟出來金光大道。

紅旗渠精神,也絕不僅僅是一往無前,安排河山的蠻勁,它更涉及許多細緻入微的施工和管理工作,後勤保障、用水分配等等經濟問題。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給紅旗渠算一筆經濟賬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勢把山河重安排。”豪言壯語誰都會喊,現場施工可就要一釺一錘敲,一磚一石砌,絲毫馬虎不得。

在紅旗渠的修建中,湧現了太多的英雄事蹟,工程師吳祖太、醫生李茂德,在檢查施工險情時犧牲。

女勞動模範李改雲,“土工程師”路銀,青年洞管理所所長、特等勞模任羊成等等,是這樣一群優秀而認真的人成就了紅旗渠的偉業。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

提起林州,外省人也許不熟悉,河南人卻會條件反射一般想起紅旗渠。

這一條“人工天河”,引來了漳河水,灌溉了農田,也澆灌了林州人的心田。時至今日,紅旗渠早已不只是那個“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它成為林州的“胎記”,林州人的冠冕,就連林州市的政府網站都叫紅旗渠網。還有紅旗渠的香菸,紅旗渠的白酒,甚至紅旗渠學院,不一而足。

紅旗渠,就像“靈珠”附體一般,徹底“昇華”了林州人的精神。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劉京廣|文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之前,還有很多水利工程

大概紅旗渠比林州更為全國人民所知,而這一切,還要從六十多年前那個叫楊貴的年輕人說起。

1954年,26歲的楊貴被任命為林縣縣委書記,這是一名曾經戰鬥在太行山上的游擊隊員,戰爭歲月裡,他就聽說過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由於打不出水井,或井水少,許多林縣人只好常年挑水吃,山路崎嶇何其艱難。水如此金貴,除了飲水澆地,又能有多少富餘?

缺水,老百姓常年累月不洗衣服不洗臉,只有婚喪嫁娶逢年節時,才捨得舀上一瓢水,全家洗個臉好見人,洗完的水還要澄清,再用一次,最後才拿去喂牲口喝。

林縣的姑娘嫁人,不圖你家有錢有地,就圖你家有水洗臉。

缺水,衛生條件就差,致使各種地方病、傳染病時有發生,人民苦不堪言。直到今天,林州仍然是中國食管癌的高發地區,這跟當地的飲水飲食習慣大有關係。

楊貴上任以後,深感林縣人民用水之難,心想當年兵荒馬亂也就罷了,如今全國都在大搞社會主義建設,難道黨人還要看著林縣人民受這缺水之苦嗎?還要看著老百姓家家戶戶去向龍王廟磕頭祈雨嗎?

楊貴想到哪幹到哪,從上任開始,就著手修建各種小水利工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其實在1949年之後,林縣就已經開始修建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在1955年,全縣更是修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這些蓄水池可以在雨季裡儲存雨水,到枯水期用以灌溉,與之配套的還有一定里程的凹槽和暗渠,使雨水可以儘量多地流進蓄水池中。

1955年冬到1956年9月,楊貴為首的林縣縣委又領導組織修建了淇河河畔的淇河渠,使之成為林縣南部最重要的引水工程。

在這些工作中,楊貴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他心中也已盤算起了更大更多的水利計劃,並向上級作了彙報,也得到了肯定。

根據全國山區工作座談會議精神,1957年12月,楊貴主持召開了中共林縣第二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會上作了《全黨動手,全民動員,苦戰五年,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報告。

這次會議,讓全縣的黨員幹部動員起來,帶動全縣人民開啟了大興水利、“愚公移山”的偉大事業。

到1959年底,全縣已建成中小型渠道1634條,水庫36座,其中縣辦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34座,池塘蓄水池2397個,打井三萬多口,有效灌溉面積達20.1萬畝。

通過這些中小型水利建設,林縣人嚐到了甜頭,也練出了膽量,摩拳擦掌,準備更大的建設。

楊貴領導下的林縣黨委,也沒有因為些許成績而沾沾自喜,雖然蓄水工程有了起色,但是要改變靠天吃飯的根本狀況,還要再接再厲,徹底解決水源問題。

1959年5月,楊貴等黨委領導已經開始了為尋找新水源的調查研究。經過細緻的實地勘測,最後縣委調查組決定“引漳入林”,即將山西省平順縣的濁漳水,通過擴建天橋渠,使北水自高處而下,南調引入林縣。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中立者為楊貴

初步計劃已經成形,1959年8月,楊貴在鄭州開會,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主席,受到了更大的鼓舞。

會議期間,也向省委主管水利的領導彙報了“引漳入林”的設想,並著手開始安排縣裡的具體工作。

又經過半年左右的具體研究、規劃、上報,與山西省協調,到1960年初,“引漳入林”工程準備開工。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59年11月,毛澤東在新鄉火車站接見中共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

1960年2月10日,中共林縣縣委、“引漳入林”總指揮部召開了廣播誓師大會,工程正式啟動。引漳入林修建的就是紅旗渠。

工程開工,楊貴長舒一口氣,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從此,他進入了更為緊張的施工管理工作,就這樣一直工作下去。

楊貴就是這麼實在,直到晚年,他仍是簡簡單單地說,“就是要實事求是的為群眾辦實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如今已成為赫赫有名的水利工程和精神符號,但從楊貴和林縣人民的工作歷程看來,它的修建絕不是拍腦門的決定,與同時期“大躍進”中的浮誇工程更有霄壤之別,它是林縣人民,在幾年水利工程的實踐中摸爬滾打,逐漸趟出來金光大道。

紅旗渠精神,也絕不僅僅是一往無前,安排河山的蠻勁,它更涉及許多細緻入微的施工和管理工作,後勤保障、用水分配等等經濟問題。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給紅旗渠算一筆經濟賬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勢把山河重安排。”豪言壯語誰都會喊,現場施工可就要一釺一錘敲,一磚一石砌,絲毫馬虎不得。

在紅旗渠的修建中,湧現了太多的英雄事蹟,工程師吳祖太、醫生李茂德,在檢查施工險情時犧牲。

女勞動模範李改雲,“土工程師”路銀,青年洞管理所所長、特等勞模任羊成等等,是這樣一群優秀而認真的人成就了紅旗渠的偉業。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小人書中的修渠英雄

已經有許多文章介紹這些滿腔熱血的修渠英雄,但在英雄人物的背後,也有容易被忽視的,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發揮著“運籌帷幄”、穩定軍心的作用。

在總體規劃上,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按照縣委部署,總指揮部將渠首到分水嶺70多公里的乾渠任務打樁分界,分配到全縣15個公社(相當於鄉),3.7萬名民工分段進行,這其中學生6010人,婦女8687人。

隨著工程的展開,到三條幹渠施工時,一般出勞力3萬人,佔受益社隊勞力的17.2%。支渠以下田間配套施工時,出勤勞力達4萬人,佔受益社隊勞力總數的23%。為了保證勞動效率,民工一般一個月或兩三個月輪換一次,交替輪換使施工隊伍保持相對穩定。

所以,紅旗渠,絕非印象中的那一條孤渠,實際上它是一個普及到各個公社各個鄉村,從“大動脈”到“毛細血管”的水利工程,而施工中的普遍輪換工作制,使全縣大多數的勞力都參與到紅旗渠的建設之中,幾乎每個勞力都可以得到施工鍛鍊和學習技術的機會。分段施工,各自為戰,也加速了工期進度。

"

提起林州,外省人也許不熟悉,河南人卻會條件反射一般想起紅旗渠。

這一條“人工天河”,引來了漳河水,灌溉了農田,也澆灌了林州人的心田。時至今日,紅旗渠早已不只是那個“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它成為林州的“胎記”,林州人的冠冕,就連林州市的政府網站都叫紅旗渠網。還有紅旗渠的香菸,紅旗渠的白酒,甚至紅旗渠學院,不一而足。

紅旗渠,就像“靈珠”附體一般,徹底“昇華”了林州人的精神。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劉京廣|文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之前,還有很多水利工程

大概紅旗渠比林州更為全國人民所知,而這一切,還要從六十多年前那個叫楊貴的年輕人說起。

1954年,26歲的楊貴被任命為林縣縣委書記,這是一名曾經戰鬥在太行山上的游擊隊員,戰爭歲月裡,他就聽說過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由於打不出水井,或井水少,許多林縣人只好常年挑水吃,山路崎嶇何其艱難。水如此金貴,除了飲水澆地,又能有多少富餘?

缺水,老百姓常年累月不洗衣服不洗臉,只有婚喪嫁娶逢年節時,才捨得舀上一瓢水,全家洗個臉好見人,洗完的水還要澄清,再用一次,最後才拿去喂牲口喝。

林縣的姑娘嫁人,不圖你家有錢有地,就圖你家有水洗臉。

缺水,衛生條件就差,致使各種地方病、傳染病時有發生,人民苦不堪言。直到今天,林州仍然是中國食管癌的高發地區,這跟當地的飲水飲食習慣大有關係。

楊貴上任以後,深感林縣人民用水之難,心想當年兵荒馬亂也就罷了,如今全國都在大搞社會主義建設,難道黨人還要看著林縣人民受這缺水之苦嗎?還要看著老百姓家家戶戶去向龍王廟磕頭祈雨嗎?

楊貴想到哪幹到哪,從上任開始,就著手修建各種小水利工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其實在1949年之後,林縣就已經開始修建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在1955年,全縣更是修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這些蓄水池可以在雨季裡儲存雨水,到枯水期用以灌溉,與之配套的還有一定里程的凹槽和暗渠,使雨水可以儘量多地流進蓄水池中。

1955年冬到1956年9月,楊貴為首的林縣縣委又領導組織修建了淇河河畔的淇河渠,使之成為林縣南部最重要的引水工程。

在這些工作中,楊貴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他心中也已盤算起了更大更多的水利計劃,並向上級作了彙報,也得到了肯定。

根據全國山區工作座談會議精神,1957年12月,楊貴主持召開了中共林縣第二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會上作了《全黨動手,全民動員,苦戰五年,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報告。

這次會議,讓全縣的黨員幹部動員起來,帶動全縣人民開啟了大興水利、“愚公移山”的偉大事業。

到1959年底,全縣已建成中小型渠道1634條,水庫36座,其中縣辦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34座,池塘蓄水池2397個,打井三萬多口,有效灌溉面積達20.1萬畝。

通過這些中小型水利建設,林縣人嚐到了甜頭,也練出了膽量,摩拳擦掌,準備更大的建設。

楊貴領導下的林縣黨委,也沒有因為些許成績而沾沾自喜,雖然蓄水工程有了起色,但是要改變靠天吃飯的根本狀況,還要再接再厲,徹底解決水源問題。

1959年5月,楊貴等黨委領導已經開始了為尋找新水源的調查研究。經過細緻的實地勘測,最後縣委調查組決定“引漳入林”,即將山西省平順縣的濁漳水,通過擴建天橋渠,使北水自高處而下,南調引入林縣。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中立者為楊貴

初步計劃已經成形,1959年8月,楊貴在鄭州開會,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主席,受到了更大的鼓舞。

會議期間,也向省委主管水利的領導彙報了“引漳入林”的設想,並著手開始安排縣裡的具體工作。

又經過半年左右的具體研究、規劃、上報,與山西省協調,到1960年初,“引漳入林”工程準備開工。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59年11月,毛澤東在新鄉火車站接見中共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

1960年2月10日,中共林縣縣委、“引漳入林”總指揮部召開了廣播誓師大會,工程正式啟動。引漳入林修建的就是紅旗渠。

工程開工,楊貴長舒一口氣,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從此,他進入了更為緊張的施工管理工作,就這樣一直工作下去。

楊貴就是這麼實在,直到晚年,他仍是簡簡單單地說,“就是要實事求是的為群眾辦實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如今已成為赫赫有名的水利工程和精神符號,但從楊貴和林縣人民的工作歷程看來,它的修建絕不是拍腦門的決定,與同時期“大躍進”中的浮誇工程更有霄壤之別,它是林縣人民,在幾年水利工程的實踐中摸爬滾打,逐漸趟出來金光大道。

紅旗渠精神,也絕不僅僅是一往無前,安排河山的蠻勁,它更涉及許多細緻入微的施工和管理工作,後勤保障、用水分配等等經濟問題。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給紅旗渠算一筆經濟賬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勢把山河重安排。”豪言壯語誰都會喊,現場施工可就要一釺一錘敲,一磚一石砌,絲毫馬虎不得。

在紅旗渠的修建中,湧現了太多的英雄事蹟,工程師吳祖太、醫生李茂德,在檢查施工險情時犧牲。

女勞動模範李改雲,“土工程師”路銀,青年洞管理所所長、特等勞模任羊成等等,是這樣一群優秀而認真的人成就了紅旗渠的偉業。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小人書中的修渠英雄

已經有許多文章介紹這些滿腔熱血的修渠英雄,但在英雄人物的背後,也有容易被忽視的,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發揮著“運籌帷幄”、穩定軍心的作用。

在總體規劃上,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按照縣委部署,總指揮部將渠首到分水嶺70多公里的乾渠任務打樁分界,分配到全縣15個公社(相當於鄉),3.7萬名民工分段進行,這其中學生6010人,婦女8687人。

隨著工程的展開,到三條幹渠施工時,一般出勞力3萬人,佔受益社隊勞力的17.2%。支渠以下田間配套施工時,出勤勞力達4萬人,佔受益社隊勞力總數的23%。為了保證勞動效率,民工一般一個月或兩三個月輪換一次,交替輪換使施工隊伍保持相對穩定。

所以,紅旗渠,絕非印象中的那一條孤渠,實際上它是一個普及到各個公社各個鄉村,從“大動脈”到“毛細血管”的水利工程,而施工中的普遍輪換工作制,使全縣大多數的勞力都參與到紅旗渠的建設之中,幾乎每個勞力都可以得到施工鍛鍊和學習技術的機會。分段施工,各自為戰,也加速了工期進度。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大躍進”及公社化時期,林州“發行”的覺悟票,全國罕見。公社對勞動好、踏實、幹勁大的,發紅票;對勞動差、沒幹勁、不能按時上工、下工的發綠票

建設紅旗渠是全縣的頭等大事,百年大計,乾渠修建時,無論受益或不受益的社隊都參加了修建。

從1960年10月總乾渠二期工程期,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在修渠勞力安排上,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按工程任務量和公社受益面積的大小,將任務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公社,再落實到各大隊。各公社、隊妥善平衡勞力,平時固定專人堅持,到了農閒大搞競賽突擊,既保證了農時,又不耽誤工時。

總指揮部還根據工作難易制定了統一勞動定額,並和民工切身利益掛鉤,以定額工作量補助生活費和糧食。

同時,實行個人“勞動定額”包工制,每天的任務當天包,當天收,按件計工,超額了可以多記工分。民工修建紅旗渠,勞動一天本來就計算工分,加上超額的獎勵,到了月底核實工數,多勞多得,這樣就大大激勵了民工的勞動熱情。

要知道1960年,正是國家三年困難時期。1959年開始,河南省各地出現大旱,安陽地區也是重災區,許多地方已經普遍缺糧。

而前兩年,楊貴頂住壓力,不虛報產量,不隨大流不搞浮誇,雖然當時受到批判,可在1960年,為縣裡多留了3000萬斤儲備糧。即使如此在1960年冬,紅旗渠除了留下少數精幹繼續施工外,其餘全部返回生產隊進入百日休整。

施工需要保證質量,疲勞工作會造成更多的事故,也影響工程質量,所以在當時特殊環境下,適時的休整非常必要。

為了保障施工進行,1961年,林縣的農業稅實徵從2466萬斤下降為997.4萬斤,其後幾年,也都在一千多萬斤,這樣就給各公社和農民留下了更多的口糧

紅旗渠作為民辦公助的水利工程,在前期的乾渠修建中,沒有國家專項撥款,所以保證本地糧食存留當地,是紅旗渠能夠順利修建的重要制度因素。

在20世紀70年代,當紅旗渠成為全國聞名的“紅色工程”後,已經有新聞記者和電影工作者開始“跟拍”這了不起的大工程。

周恩來總理也曾自豪地告訴外賓:“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

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來中國拍《中國》,也要不辭勞苦,到林縣拍一下這人造天河和苦幹加巧幹的林縣人。

這種備受矚目的“明星效應”,可能也是紅旗渠能夠繼續順利完工的“制度”保證。

但是,在紅旗渠修建的前期全靠自力更生,一直比較缺錢。

為了開源,1963年,縣人民委員會成立勞力管理組,組織建築隊外出承攬工程掙錢,縣和公社收取建築隊收入的2%,作為管理費,補充修建紅旗渠的資金不足。

今日觀之,這些能工巧匠,好像已經完成了“未來的預演”。

1964年12月1日,紅旗渠總乾渠全線開通,12月31日,總乾渠全線首次放水成功。

配套工程和水資源管理工作隨之展開,1965年,林縣成立紅旗渠管理所,對所有農田水利設備統籌管理,其後還按照農業用水多少向各公社收取水費,以此作為紅旗渠管理經費的主要來源。

這種有償服務,提高效率,促進節水的舉措在當時也算是比較先進。到20世紀90年代,紅旗渠的水還供給到工業上,促進了林縣工業的發展。

之前為了修建紅旗渠,配套修建的水泥廠、機械廠等小工業,也成為林縣鄉鎮企業的發端。可以說,紅旗渠保證了農業,也帶動了工業。

"

提起林州,外省人也許不熟悉,河南人卻會條件反射一般想起紅旗渠。

這一條“人工天河”,引來了漳河水,灌溉了農田,也澆灌了林州人的心田。時至今日,紅旗渠早已不只是那個“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它成為林州的“胎記”,林州人的冠冕,就連林州市的政府網站都叫紅旗渠網。還有紅旗渠的香菸,紅旗渠的白酒,甚至紅旗渠學院,不一而足。

紅旗渠,就像“靈珠”附體一般,徹底“昇華”了林州人的精神。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劉京廣|文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之前,還有很多水利工程

大概紅旗渠比林州更為全國人民所知,而這一切,還要從六十多年前那個叫楊貴的年輕人說起。

1954年,26歲的楊貴被任命為林縣縣委書記,這是一名曾經戰鬥在太行山上的游擊隊員,戰爭歲月裡,他就聽說過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由於打不出水井,或井水少,許多林縣人只好常年挑水吃,山路崎嶇何其艱難。水如此金貴,除了飲水澆地,又能有多少富餘?

缺水,老百姓常年累月不洗衣服不洗臉,只有婚喪嫁娶逢年節時,才捨得舀上一瓢水,全家洗個臉好見人,洗完的水還要澄清,再用一次,最後才拿去喂牲口喝。

林縣的姑娘嫁人,不圖你家有錢有地,就圖你家有水洗臉。

缺水,衛生條件就差,致使各種地方病、傳染病時有發生,人民苦不堪言。直到今天,林州仍然是中國食管癌的高發地區,這跟當地的飲水飲食習慣大有關係。

楊貴上任以後,深感林縣人民用水之難,心想當年兵荒馬亂也就罷了,如今全國都在大搞社會主義建設,難道黨人還要看著林縣人民受這缺水之苦嗎?還要看著老百姓家家戶戶去向龍王廟磕頭祈雨嗎?

楊貴想到哪幹到哪,從上任開始,就著手修建各種小水利工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其實在1949年之後,林縣就已經開始修建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在1955年,全縣更是修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這些蓄水池可以在雨季裡儲存雨水,到枯水期用以灌溉,與之配套的還有一定里程的凹槽和暗渠,使雨水可以儘量多地流進蓄水池中。

1955年冬到1956年9月,楊貴為首的林縣縣委又領導組織修建了淇河河畔的淇河渠,使之成為林縣南部最重要的引水工程。

在這些工作中,楊貴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他心中也已盤算起了更大更多的水利計劃,並向上級作了彙報,也得到了肯定。

根據全國山區工作座談會議精神,1957年12月,楊貴主持召開了中共林縣第二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會上作了《全黨動手,全民動員,苦戰五年,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報告。

這次會議,讓全縣的黨員幹部動員起來,帶動全縣人民開啟了大興水利、“愚公移山”的偉大事業。

到1959年底,全縣已建成中小型渠道1634條,水庫36座,其中縣辦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34座,池塘蓄水池2397個,打井三萬多口,有效灌溉面積達20.1萬畝。

通過這些中小型水利建設,林縣人嚐到了甜頭,也練出了膽量,摩拳擦掌,準備更大的建設。

楊貴領導下的林縣黨委,也沒有因為些許成績而沾沾自喜,雖然蓄水工程有了起色,但是要改變靠天吃飯的根本狀況,還要再接再厲,徹底解決水源問題。

1959年5月,楊貴等黨委領導已經開始了為尋找新水源的調查研究。經過細緻的實地勘測,最後縣委調查組決定“引漳入林”,即將山西省平順縣的濁漳水,通過擴建天橋渠,使北水自高處而下,南調引入林縣。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中立者為楊貴

初步計劃已經成形,1959年8月,楊貴在鄭州開會,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主席,受到了更大的鼓舞。

會議期間,也向省委主管水利的領導彙報了“引漳入林”的設想,並著手開始安排縣裡的具體工作。

又經過半年左右的具體研究、規劃、上報,與山西省協調,到1960年初,“引漳入林”工程準備開工。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59年11月,毛澤東在新鄉火車站接見中共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

1960年2月10日,中共林縣縣委、“引漳入林”總指揮部召開了廣播誓師大會,工程正式啟動。引漳入林修建的就是紅旗渠。

工程開工,楊貴長舒一口氣,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從此,他進入了更為緊張的施工管理工作,就這樣一直工作下去。

楊貴就是這麼實在,直到晚年,他仍是簡簡單單地說,“就是要實事求是的為群眾辦實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如今已成為赫赫有名的水利工程和精神符號,但從楊貴和林縣人民的工作歷程看來,它的修建絕不是拍腦門的決定,與同時期“大躍進”中的浮誇工程更有霄壤之別,它是林縣人民,在幾年水利工程的實踐中摸爬滾打,逐漸趟出來金光大道。

紅旗渠精神,也絕不僅僅是一往無前,安排河山的蠻勁,它更涉及許多細緻入微的施工和管理工作,後勤保障、用水分配等等經濟問題。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給紅旗渠算一筆經濟賬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勢把山河重安排。”豪言壯語誰都會喊,現場施工可就要一釺一錘敲,一磚一石砌,絲毫馬虎不得。

在紅旗渠的修建中,湧現了太多的英雄事蹟,工程師吳祖太、醫生李茂德,在檢查施工險情時犧牲。

女勞動模範李改雲,“土工程師”路銀,青年洞管理所所長、特等勞模任羊成等等,是這樣一群優秀而認真的人成就了紅旗渠的偉業。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小人書中的修渠英雄

已經有許多文章介紹這些滿腔熱血的修渠英雄,但在英雄人物的背後,也有容易被忽視的,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發揮著“運籌帷幄”、穩定軍心的作用。

在總體規劃上,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按照縣委部署,總指揮部將渠首到分水嶺70多公里的乾渠任務打樁分界,分配到全縣15個公社(相當於鄉),3.7萬名民工分段進行,這其中學生6010人,婦女8687人。

隨著工程的展開,到三條幹渠施工時,一般出勞力3萬人,佔受益社隊勞力的17.2%。支渠以下田間配套施工時,出勤勞力達4萬人,佔受益社隊勞力總數的23%。為了保證勞動效率,民工一般一個月或兩三個月輪換一次,交替輪換使施工隊伍保持相對穩定。

所以,紅旗渠,絕非印象中的那一條孤渠,實際上它是一個普及到各個公社各個鄉村,從“大動脈”到“毛細血管”的水利工程,而施工中的普遍輪換工作制,使全縣大多數的勞力都參與到紅旗渠的建設之中,幾乎每個勞力都可以得到施工鍛鍊和學習技術的機會。分段施工,各自為戰,也加速了工期進度。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大躍進”及公社化時期,林州“發行”的覺悟票,全國罕見。公社對勞動好、踏實、幹勁大的,發紅票;對勞動差、沒幹勁、不能按時上工、下工的發綠票

建設紅旗渠是全縣的頭等大事,百年大計,乾渠修建時,無論受益或不受益的社隊都參加了修建。

從1960年10月總乾渠二期工程期,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在修渠勞力安排上,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按工程任務量和公社受益面積的大小,將任務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公社,再落實到各大隊。各公社、隊妥善平衡勞力,平時固定專人堅持,到了農閒大搞競賽突擊,既保證了農時,又不耽誤工時。

總指揮部還根據工作難易制定了統一勞動定額,並和民工切身利益掛鉤,以定額工作量補助生活費和糧食。

同時,實行個人“勞動定額”包工制,每天的任務當天包,當天收,按件計工,超額了可以多記工分。民工修建紅旗渠,勞動一天本來就計算工分,加上超額的獎勵,到了月底核實工數,多勞多得,這樣就大大激勵了民工的勞動熱情。

要知道1960年,正是國家三年困難時期。1959年開始,河南省各地出現大旱,安陽地區也是重災區,許多地方已經普遍缺糧。

而前兩年,楊貴頂住壓力,不虛報產量,不隨大流不搞浮誇,雖然當時受到批判,可在1960年,為縣裡多留了3000萬斤儲備糧。即使如此在1960年冬,紅旗渠除了留下少數精幹繼續施工外,其餘全部返回生產隊進入百日休整。

施工需要保證質量,疲勞工作會造成更多的事故,也影響工程質量,所以在當時特殊環境下,適時的休整非常必要。

為了保障施工進行,1961年,林縣的農業稅實徵從2466萬斤下降為997.4萬斤,其後幾年,也都在一千多萬斤,這樣就給各公社和農民留下了更多的口糧

紅旗渠作為民辦公助的水利工程,在前期的乾渠修建中,沒有國家專項撥款,所以保證本地糧食存留當地,是紅旗渠能夠順利修建的重要制度因素。

在20世紀70年代,當紅旗渠成為全國聞名的“紅色工程”後,已經有新聞記者和電影工作者開始“跟拍”這了不起的大工程。

周恩來總理也曾自豪地告訴外賓:“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

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來中國拍《中國》,也要不辭勞苦,到林縣拍一下這人造天河和苦幹加巧幹的林縣人。

這種備受矚目的“明星效應”,可能也是紅旗渠能夠繼續順利完工的“制度”保證。

但是,在紅旗渠修建的前期全靠自力更生,一直比較缺錢。

為了開源,1963年,縣人民委員會成立勞力管理組,組織建築隊外出承攬工程掙錢,縣和公社收取建築隊收入的2%,作為管理費,補充修建紅旗渠的資金不足。

今日觀之,這些能工巧匠,好像已經完成了“未來的預演”。

1964年12月1日,紅旗渠總乾渠全線開通,12月31日,總乾渠全線首次放水成功。

配套工程和水資源管理工作隨之展開,1965年,林縣成立紅旗渠管理所,對所有農田水利設備統籌管理,其後還按照農業用水多少向各公社收取水費,以此作為紅旗渠管理經費的主要來源。

這種有償服務,提高效率,促進節水的舉措在當時也算是比較先進。到20世紀90年代,紅旗渠的水還供給到工業上,促進了林縣工業的發展。

之前為了修建紅旗渠,配套修建的水泥廠、機械廠等小工業,也成為林縣鄉鎮企業的發端。可以說,紅旗渠保證了農業,也帶動了工業。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66年,紅旗渠三大幹渠全面竣工,1969年,配套工程基本完成。經過十年建設,紅旗渠乾渠、分乾渠、支渠、斗渠合計長1525.6公里,沿渠還有大小水電站和提水站,灌溉面積50萬畝,成為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

從此,林縣的旱地都成了水澆地,林縣人吃水再也不用愁。紅旗渠水量豐富,多年灌溉,還造成當地地下水水位上升,現在打井也不愁沒水了。

十年奮鬥,林縣人修建了紅旗渠,紅旗渠成就了林縣人。


"

提起林州,外省人也許不熟悉,河南人卻會條件反射一般想起紅旗渠。

這一條“人工天河”,引來了漳河水,灌溉了農田,也澆灌了林州人的心田。時至今日,紅旗渠早已不只是那個“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它成為林州的“胎記”,林州人的冠冕,就連林州市的政府網站都叫紅旗渠網。還有紅旗渠的香菸,紅旗渠的白酒,甚至紅旗渠學院,不一而足。

紅旗渠,就像“靈珠”附體一般,徹底“昇華”了林州人的精神。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劉京廣|文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之前,還有很多水利工程

大概紅旗渠比林州更為全國人民所知,而這一切,還要從六十多年前那個叫楊貴的年輕人說起。

1954年,26歲的楊貴被任命為林縣縣委書記,這是一名曾經戰鬥在太行山上的游擊隊員,戰爭歲月裡,他就聽說過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由於打不出水井,或井水少,許多林縣人只好常年挑水吃,山路崎嶇何其艱難。水如此金貴,除了飲水澆地,又能有多少富餘?

缺水,老百姓常年累月不洗衣服不洗臉,只有婚喪嫁娶逢年節時,才捨得舀上一瓢水,全家洗個臉好見人,洗完的水還要澄清,再用一次,最後才拿去喂牲口喝。

林縣的姑娘嫁人,不圖你家有錢有地,就圖你家有水洗臉。

缺水,衛生條件就差,致使各種地方病、傳染病時有發生,人民苦不堪言。直到今天,林州仍然是中國食管癌的高發地區,這跟當地的飲水飲食習慣大有關係。

楊貴上任以後,深感林縣人民用水之難,心想當年兵荒馬亂也就罷了,如今全國都在大搞社會主義建設,難道黨人還要看著林縣人民受這缺水之苦嗎?還要看著老百姓家家戶戶去向龍王廟磕頭祈雨嗎?

楊貴想到哪幹到哪,從上任開始,就著手修建各種小水利工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其實在1949年之後,林縣就已經開始修建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在1955年,全縣更是修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這些蓄水池可以在雨季裡儲存雨水,到枯水期用以灌溉,與之配套的還有一定里程的凹槽和暗渠,使雨水可以儘量多地流進蓄水池中。

1955年冬到1956年9月,楊貴為首的林縣縣委又領導組織修建了淇河河畔的淇河渠,使之成為林縣南部最重要的引水工程。

在這些工作中,楊貴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他心中也已盤算起了更大更多的水利計劃,並向上級作了彙報,也得到了肯定。

根據全國山區工作座談會議精神,1957年12月,楊貴主持召開了中共林縣第二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會上作了《全黨動手,全民動員,苦戰五年,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報告。

這次會議,讓全縣的黨員幹部動員起來,帶動全縣人民開啟了大興水利、“愚公移山”的偉大事業。

到1959年底,全縣已建成中小型渠道1634條,水庫36座,其中縣辦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34座,池塘蓄水池2397個,打井三萬多口,有效灌溉面積達20.1萬畝。

通過這些中小型水利建設,林縣人嚐到了甜頭,也練出了膽量,摩拳擦掌,準備更大的建設。

楊貴領導下的林縣黨委,也沒有因為些許成績而沾沾自喜,雖然蓄水工程有了起色,但是要改變靠天吃飯的根本狀況,還要再接再厲,徹底解決水源問題。

1959年5月,楊貴等黨委領導已經開始了為尋找新水源的調查研究。經過細緻的實地勘測,最後縣委調查組決定“引漳入林”,即將山西省平順縣的濁漳水,通過擴建天橋渠,使北水自高處而下,南調引入林縣。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中立者為楊貴

初步計劃已經成形,1959年8月,楊貴在鄭州開會,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主席,受到了更大的鼓舞。

會議期間,也向省委主管水利的領導彙報了“引漳入林”的設想,並著手開始安排縣裡的具體工作。

又經過半年左右的具體研究、規劃、上報,與山西省協調,到1960年初,“引漳入林”工程準備開工。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59年11月,毛澤東在新鄉火車站接見中共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

1960年2月10日,中共林縣縣委、“引漳入林”總指揮部召開了廣播誓師大會,工程正式啟動。引漳入林修建的就是紅旗渠。

工程開工,楊貴長舒一口氣,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從此,他進入了更為緊張的施工管理工作,就這樣一直工作下去。

楊貴就是這麼實在,直到晚年,他仍是簡簡單單地說,“就是要實事求是的為群眾辦實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如今已成為赫赫有名的水利工程和精神符號,但從楊貴和林縣人民的工作歷程看來,它的修建絕不是拍腦門的決定,與同時期“大躍進”中的浮誇工程更有霄壤之別,它是林縣人民,在幾年水利工程的實踐中摸爬滾打,逐漸趟出來金光大道。

紅旗渠精神,也絕不僅僅是一往無前,安排河山的蠻勁,它更涉及許多細緻入微的施工和管理工作,後勤保障、用水分配等等經濟問題。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給紅旗渠算一筆經濟賬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勢把山河重安排。”豪言壯語誰都會喊,現場施工可就要一釺一錘敲,一磚一石砌,絲毫馬虎不得。

在紅旗渠的修建中,湧現了太多的英雄事蹟,工程師吳祖太、醫生李茂德,在檢查施工險情時犧牲。

女勞動模範李改雲,“土工程師”路銀,青年洞管理所所長、特等勞模任羊成等等,是這樣一群優秀而認真的人成就了紅旗渠的偉業。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小人書中的修渠英雄

已經有許多文章介紹這些滿腔熱血的修渠英雄,但在英雄人物的背後,也有容易被忽視的,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發揮著“運籌帷幄”、穩定軍心的作用。

在總體規劃上,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按照縣委部署,總指揮部將渠首到分水嶺70多公里的乾渠任務打樁分界,分配到全縣15個公社(相當於鄉),3.7萬名民工分段進行,這其中學生6010人,婦女8687人。

隨著工程的展開,到三條幹渠施工時,一般出勞力3萬人,佔受益社隊勞力的17.2%。支渠以下田間配套施工時,出勤勞力達4萬人,佔受益社隊勞力總數的23%。為了保證勞動效率,民工一般一個月或兩三個月輪換一次,交替輪換使施工隊伍保持相對穩定。

所以,紅旗渠,絕非印象中的那一條孤渠,實際上它是一個普及到各個公社各個鄉村,從“大動脈”到“毛細血管”的水利工程,而施工中的普遍輪換工作制,使全縣大多數的勞力都參與到紅旗渠的建設之中,幾乎每個勞力都可以得到施工鍛鍊和學習技術的機會。分段施工,各自為戰,也加速了工期進度。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大躍進”及公社化時期,林州“發行”的覺悟票,全國罕見。公社對勞動好、踏實、幹勁大的,發紅票;對勞動差、沒幹勁、不能按時上工、下工的發綠票

建設紅旗渠是全縣的頭等大事,百年大計,乾渠修建時,無論受益或不受益的社隊都參加了修建。

從1960年10月總乾渠二期工程期,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在修渠勞力安排上,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按工程任務量和公社受益面積的大小,將任務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公社,再落實到各大隊。各公社、隊妥善平衡勞力,平時固定專人堅持,到了農閒大搞競賽突擊,既保證了農時,又不耽誤工時。

總指揮部還根據工作難易制定了統一勞動定額,並和民工切身利益掛鉤,以定額工作量補助生活費和糧食。

同時,實行個人“勞動定額”包工制,每天的任務當天包,當天收,按件計工,超額了可以多記工分。民工修建紅旗渠,勞動一天本來就計算工分,加上超額的獎勵,到了月底核實工數,多勞多得,這樣就大大激勵了民工的勞動熱情。

要知道1960年,正是國家三年困難時期。1959年開始,河南省各地出現大旱,安陽地區也是重災區,許多地方已經普遍缺糧。

而前兩年,楊貴頂住壓力,不虛報產量,不隨大流不搞浮誇,雖然當時受到批判,可在1960年,為縣裡多留了3000萬斤儲備糧。即使如此在1960年冬,紅旗渠除了留下少數精幹繼續施工外,其餘全部返回生產隊進入百日休整。

施工需要保證質量,疲勞工作會造成更多的事故,也影響工程質量,所以在當時特殊環境下,適時的休整非常必要。

為了保障施工進行,1961年,林縣的農業稅實徵從2466萬斤下降為997.4萬斤,其後幾年,也都在一千多萬斤,這樣就給各公社和農民留下了更多的口糧

紅旗渠作為民辦公助的水利工程,在前期的乾渠修建中,沒有國家專項撥款,所以保證本地糧食存留當地,是紅旗渠能夠順利修建的重要制度因素。

在20世紀70年代,當紅旗渠成為全國聞名的“紅色工程”後,已經有新聞記者和電影工作者開始“跟拍”這了不起的大工程。

周恩來總理也曾自豪地告訴外賓:“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

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來中國拍《中國》,也要不辭勞苦,到林縣拍一下這人造天河和苦幹加巧幹的林縣人。

這種備受矚目的“明星效應”,可能也是紅旗渠能夠繼續順利完工的“制度”保證。

但是,在紅旗渠修建的前期全靠自力更生,一直比較缺錢。

為了開源,1963年,縣人民委員會成立勞力管理組,組織建築隊外出承攬工程掙錢,縣和公社收取建築隊收入的2%,作為管理費,補充修建紅旗渠的資金不足。

今日觀之,這些能工巧匠,好像已經完成了“未來的預演”。

1964年12月1日,紅旗渠總乾渠全線開通,12月31日,總乾渠全線首次放水成功。

配套工程和水資源管理工作隨之展開,1965年,林縣成立紅旗渠管理所,對所有農田水利設備統籌管理,其後還按照農業用水多少向各公社收取水費,以此作為紅旗渠管理經費的主要來源。

這種有償服務,提高效率,促進節水的舉措在當時也算是比較先進。到20世紀90年代,紅旗渠的水還供給到工業上,促進了林縣工業的發展。

之前為了修建紅旗渠,配套修建的水泥廠、機械廠等小工業,也成為林縣鄉鎮企業的發端。可以說,紅旗渠保證了農業,也帶動了工業。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66年,紅旗渠三大幹渠全面竣工,1969年,配套工程基本完成。經過十年建設,紅旗渠乾渠、分乾渠、支渠、斗渠合計長1525.6公里,沿渠還有大小水電站和提水站,灌溉面積50萬畝,成為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

從此,林縣的旱地都成了水澆地,林縣人吃水再也不用愁。紅旗渠水量豐富,多年灌溉,還造成當地地下水水位上升,現在打井也不愁沒水了。

十年奮鬥,林縣人修建了紅旗渠,紅旗渠成就了林縣人。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河南林州人,說的卻是山西話

紅旗渠建成了,林州人再也不用靠天吃飯。林州人創下如此驚動天地的偉業,他們到底是怎樣“一群人”?

這又是一個說來話長的故事,現在林州的年輕人恐怕也不熟悉了。長話短說,傳說明朝的開國大將胡大海,這個紅毛猩猩的兒子,為了報復在林縣的慘遭歧視,在太行山下大開殺戒,血洗林縣,造成十室九空的局面。

故事有些無稽,但卻體現了史實。元末明初的戰爭,造成了華北地區普遍而巨大的人口損失,此後,山西人開始向河南、河北等華北地區大量移民,也就牽引出了“若問我故鄉,山西大槐樹”那傳之久遠的身份認同。

直到現在,林州,雖然地處河南,它的主要方言卻是山西話,官方說法是“晉語邯新片磁漳小片”,這當然是因為現在的林州人,大都是元末明初及其後歲月中,從山西大量移民的後代。

由於林州地處山區,與外溝通比較困難,他們也就一直說山西話了。

例如“圪”[kəɁ³]這個字,在林州方言中,可以前綴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甚至也可以和量詞和擬聲詞結合,變化多端,同樣一個字不但發音與河南話很不一樣,在用法上也比北方方言複雜得多。

在平原地區的移民,由於長期與當地人混居,語言也就慢慢融合了。河南話的主體方言屬於北方官話,與現在的普通話接近。

操北方官話的同學,與林州人打過交道,一定對他們的方言印象深刻,那真是“豫雞晉鴨雞同鴨講”。

為什麼中國的山區,條件如此惡劣,還有許多人世代居住?我想大抵是因為,此間無“苛政猛於虎”,遠兵匪避戰火,雖然日子清苦,卻可以苟且偷生於亂世。

“桃花源”聽上去挺美,其實日子真是苦哈哈,林州大概就是這樣的去處了。

遠離塵囂的林州,古名隆慮,以山取名,《水經注》記得清楚。

東漢時避殤帝劉隆諱,改為林慮,到了金代,簡稱一字“林”州,明代又改為林縣,一直到民國。

1952年劃歸河南省安陽專區,1994年撤縣設立林州市,隸屬於安陽市。

地理位置上,它位於河南省最西北方的一角,太行山東麓,晉、冀、豫三省交界處,西依太行與山西省平順、壺關兩縣毗鄰,北臨潭河與河北省涉縣隔河相望,東與安陽縣、鶴壁市、淇縣接壤,南與輝縣、衛輝搭界,是一個“山嶽之地幾近全境二分之一”的山區縣級市。

"

提起林州,外省人也許不熟悉,河南人卻會條件反射一般想起紅旗渠。

這一條“人工天河”,引來了漳河水,灌溉了農田,也澆灌了林州人的心田。時至今日,紅旗渠早已不只是那個“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它成為林州的“胎記”,林州人的冠冕,就連林州市的政府網站都叫紅旗渠網。還有紅旗渠的香菸,紅旗渠的白酒,甚至紅旗渠學院,不一而足。

紅旗渠,就像“靈珠”附體一般,徹底“昇華”了林州人的精神。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劉京廣|文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之前,還有很多水利工程

大概紅旗渠比林州更為全國人民所知,而這一切,還要從六十多年前那個叫楊貴的年輕人說起。

1954年,26歲的楊貴被任命為林縣縣委書記,這是一名曾經戰鬥在太行山上的游擊隊員,戰爭歲月裡,他就聽說過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由於打不出水井,或井水少,許多林縣人只好常年挑水吃,山路崎嶇何其艱難。水如此金貴,除了飲水澆地,又能有多少富餘?

缺水,老百姓常年累月不洗衣服不洗臉,只有婚喪嫁娶逢年節時,才捨得舀上一瓢水,全家洗個臉好見人,洗完的水還要澄清,再用一次,最後才拿去喂牲口喝。

林縣的姑娘嫁人,不圖你家有錢有地,就圖你家有水洗臉。

缺水,衛生條件就差,致使各種地方病、傳染病時有發生,人民苦不堪言。直到今天,林州仍然是中國食管癌的高發地區,這跟當地的飲水飲食習慣大有關係。

楊貴上任以後,深感林縣人民用水之難,心想當年兵荒馬亂也就罷了,如今全國都在大搞社會主義建設,難道黨人還要看著林縣人民受這缺水之苦嗎?還要看著老百姓家家戶戶去向龍王廟磕頭祈雨嗎?

楊貴想到哪幹到哪,從上任開始,就著手修建各種小水利工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其實在1949年之後,林縣就已經開始修建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在1955年,全縣更是修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這些蓄水池可以在雨季裡儲存雨水,到枯水期用以灌溉,與之配套的還有一定里程的凹槽和暗渠,使雨水可以儘量多地流進蓄水池中。

1955年冬到1956年9月,楊貴為首的林縣縣委又領導組織修建了淇河河畔的淇河渠,使之成為林縣南部最重要的引水工程。

在這些工作中,楊貴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他心中也已盤算起了更大更多的水利計劃,並向上級作了彙報,也得到了肯定。

根據全國山區工作座談會議精神,1957年12月,楊貴主持召開了中共林縣第二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會上作了《全黨動手,全民動員,苦戰五年,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報告。

這次會議,讓全縣的黨員幹部動員起來,帶動全縣人民開啟了大興水利、“愚公移山”的偉大事業。

到1959年底,全縣已建成中小型渠道1634條,水庫36座,其中縣辦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34座,池塘蓄水池2397個,打井三萬多口,有效灌溉面積達20.1萬畝。

通過這些中小型水利建設,林縣人嚐到了甜頭,也練出了膽量,摩拳擦掌,準備更大的建設。

楊貴領導下的林縣黨委,也沒有因為些許成績而沾沾自喜,雖然蓄水工程有了起色,但是要改變靠天吃飯的根本狀況,還要再接再厲,徹底解決水源問題。

1959年5月,楊貴等黨委領導已經開始了為尋找新水源的調查研究。經過細緻的實地勘測,最後縣委調查組決定“引漳入林”,即將山西省平順縣的濁漳水,通過擴建天橋渠,使北水自高處而下,南調引入林縣。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中立者為楊貴

初步計劃已經成形,1959年8月,楊貴在鄭州開會,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主席,受到了更大的鼓舞。

會議期間,也向省委主管水利的領導彙報了“引漳入林”的設想,並著手開始安排縣裡的具體工作。

又經過半年左右的具體研究、規劃、上報,與山西省協調,到1960年初,“引漳入林”工程準備開工。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59年11月,毛澤東在新鄉火車站接見中共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

1960年2月10日,中共林縣縣委、“引漳入林”總指揮部召開了廣播誓師大會,工程正式啟動。引漳入林修建的就是紅旗渠。

工程開工,楊貴長舒一口氣,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從此,他進入了更為緊張的施工管理工作,就這樣一直工作下去。

楊貴就是這麼實在,直到晚年,他仍是簡簡單單地說,“就是要實事求是的為群眾辦實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如今已成為赫赫有名的水利工程和精神符號,但從楊貴和林縣人民的工作歷程看來,它的修建絕不是拍腦門的決定,與同時期“大躍進”中的浮誇工程更有霄壤之別,它是林縣人民,在幾年水利工程的實踐中摸爬滾打,逐漸趟出來金光大道。

紅旗渠精神,也絕不僅僅是一往無前,安排河山的蠻勁,它更涉及許多細緻入微的施工和管理工作,後勤保障、用水分配等等經濟問題。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給紅旗渠算一筆經濟賬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勢把山河重安排。”豪言壯語誰都會喊,現場施工可就要一釺一錘敲,一磚一石砌,絲毫馬虎不得。

在紅旗渠的修建中,湧現了太多的英雄事蹟,工程師吳祖太、醫生李茂德,在檢查施工險情時犧牲。

女勞動模範李改雲,“土工程師”路銀,青年洞管理所所長、特等勞模任羊成等等,是這樣一群優秀而認真的人成就了紅旗渠的偉業。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小人書中的修渠英雄

已經有許多文章介紹這些滿腔熱血的修渠英雄,但在英雄人物的背後,也有容易被忽視的,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發揮著“運籌帷幄”、穩定軍心的作用。

在總體規劃上,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按照縣委部署,總指揮部將渠首到分水嶺70多公里的乾渠任務打樁分界,分配到全縣15個公社(相當於鄉),3.7萬名民工分段進行,這其中學生6010人,婦女8687人。

隨著工程的展開,到三條幹渠施工時,一般出勞力3萬人,佔受益社隊勞力的17.2%。支渠以下田間配套施工時,出勤勞力達4萬人,佔受益社隊勞力總數的23%。為了保證勞動效率,民工一般一個月或兩三個月輪換一次,交替輪換使施工隊伍保持相對穩定。

所以,紅旗渠,絕非印象中的那一條孤渠,實際上它是一個普及到各個公社各個鄉村,從“大動脈”到“毛細血管”的水利工程,而施工中的普遍輪換工作制,使全縣大多數的勞力都參與到紅旗渠的建設之中,幾乎每個勞力都可以得到施工鍛鍊和學習技術的機會。分段施工,各自為戰,也加速了工期進度。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大躍進”及公社化時期,林州“發行”的覺悟票,全國罕見。公社對勞動好、踏實、幹勁大的,發紅票;對勞動差、沒幹勁、不能按時上工、下工的發綠票

建設紅旗渠是全縣的頭等大事,百年大計,乾渠修建時,無論受益或不受益的社隊都參加了修建。

從1960年10月總乾渠二期工程期,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在修渠勞力安排上,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按工程任務量和公社受益面積的大小,將任務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公社,再落實到各大隊。各公社、隊妥善平衡勞力,平時固定專人堅持,到了農閒大搞競賽突擊,既保證了農時,又不耽誤工時。

總指揮部還根據工作難易制定了統一勞動定額,並和民工切身利益掛鉤,以定額工作量補助生活費和糧食。

同時,實行個人“勞動定額”包工制,每天的任務當天包,當天收,按件計工,超額了可以多記工分。民工修建紅旗渠,勞動一天本來就計算工分,加上超額的獎勵,到了月底核實工數,多勞多得,這樣就大大激勵了民工的勞動熱情。

要知道1960年,正是國家三年困難時期。1959年開始,河南省各地出現大旱,安陽地區也是重災區,許多地方已經普遍缺糧。

而前兩年,楊貴頂住壓力,不虛報產量,不隨大流不搞浮誇,雖然當時受到批判,可在1960年,為縣裡多留了3000萬斤儲備糧。即使如此在1960年冬,紅旗渠除了留下少數精幹繼續施工外,其餘全部返回生產隊進入百日休整。

施工需要保證質量,疲勞工作會造成更多的事故,也影響工程質量,所以在當時特殊環境下,適時的休整非常必要。

為了保障施工進行,1961年,林縣的農業稅實徵從2466萬斤下降為997.4萬斤,其後幾年,也都在一千多萬斤,這樣就給各公社和農民留下了更多的口糧

紅旗渠作為民辦公助的水利工程,在前期的乾渠修建中,沒有國家專項撥款,所以保證本地糧食存留當地,是紅旗渠能夠順利修建的重要制度因素。

在20世紀70年代,當紅旗渠成為全國聞名的“紅色工程”後,已經有新聞記者和電影工作者開始“跟拍”這了不起的大工程。

周恩來總理也曾自豪地告訴外賓:“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

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來中國拍《中國》,也要不辭勞苦,到林縣拍一下這人造天河和苦幹加巧幹的林縣人。

這種備受矚目的“明星效應”,可能也是紅旗渠能夠繼續順利完工的“制度”保證。

但是,在紅旗渠修建的前期全靠自力更生,一直比較缺錢。

為了開源,1963年,縣人民委員會成立勞力管理組,組織建築隊外出承攬工程掙錢,縣和公社收取建築隊收入的2%,作為管理費,補充修建紅旗渠的資金不足。

今日觀之,這些能工巧匠,好像已經完成了“未來的預演”。

1964年12月1日,紅旗渠總乾渠全線開通,12月31日,總乾渠全線首次放水成功。

配套工程和水資源管理工作隨之展開,1965年,林縣成立紅旗渠管理所,對所有農田水利設備統籌管理,其後還按照農業用水多少向各公社收取水費,以此作為紅旗渠管理經費的主要來源。

這種有償服務,提高效率,促進節水的舉措在當時也算是比較先進。到20世紀90年代,紅旗渠的水還供給到工業上,促進了林縣工業的發展。

之前為了修建紅旗渠,配套修建的水泥廠、機械廠等小工業,也成為林縣鄉鎮企業的發端。可以說,紅旗渠保證了農業,也帶動了工業。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66年,紅旗渠三大幹渠全面竣工,1969年,配套工程基本完成。經過十年建設,紅旗渠乾渠、分乾渠、支渠、斗渠合計長1525.6公里,沿渠還有大小水電站和提水站,灌溉面積50萬畝,成為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

從此,林縣的旱地都成了水澆地,林縣人吃水再也不用愁。紅旗渠水量豐富,多年灌溉,還造成當地地下水水位上升,現在打井也不愁沒水了。

十年奮鬥,林縣人修建了紅旗渠,紅旗渠成就了林縣人。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河南林州人,說的卻是山西話

紅旗渠建成了,林州人再也不用靠天吃飯。林州人創下如此驚動天地的偉業,他們到底是怎樣“一群人”?

這又是一個說來話長的故事,現在林州的年輕人恐怕也不熟悉了。長話短說,傳說明朝的開國大將胡大海,這個紅毛猩猩的兒子,為了報復在林縣的慘遭歧視,在太行山下大開殺戒,血洗林縣,造成十室九空的局面。

故事有些無稽,但卻體現了史實。元末明初的戰爭,造成了華北地區普遍而巨大的人口損失,此後,山西人開始向河南、河北等華北地區大量移民,也就牽引出了“若問我故鄉,山西大槐樹”那傳之久遠的身份認同。

直到現在,林州,雖然地處河南,它的主要方言卻是山西話,官方說法是“晉語邯新片磁漳小片”,這當然是因為現在的林州人,大都是元末明初及其後歲月中,從山西大量移民的後代。

由於林州地處山區,與外溝通比較困難,他們也就一直說山西話了。

例如“圪”[kəɁ³]這個字,在林州方言中,可以前綴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甚至也可以和量詞和擬聲詞結合,變化多端,同樣一個字不但發音與河南話很不一樣,在用法上也比北方方言複雜得多。

在平原地區的移民,由於長期與當地人混居,語言也就慢慢融合了。河南話的主體方言屬於北方官話,與現在的普通話接近。

操北方官話的同學,與林州人打過交道,一定對他們的方言印象深刻,那真是“豫雞晉鴨雞同鴨講”。

為什麼中國的山區,條件如此惡劣,還有許多人世代居住?我想大抵是因為,此間無“苛政猛於虎”,遠兵匪避戰火,雖然日子清苦,卻可以苟且偷生於亂世。

“桃花源”聽上去挺美,其實日子真是苦哈哈,林州大概就是這樣的去處了。

遠離塵囂的林州,古名隆慮,以山取名,《水經注》記得清楚。

東漢時避殤帝劉隆諱,改為林慮,到了金代,簡稱一字“林”州,明代又改為林縣,一直到民國。

1952年劃歸河南省安陽專區,1994年撤縣設立林州市,隸屬於安陽市。

地理位置上,它位於河南省最西北方的一角,太行山東麓,晉、冀、豫三省交界處,西依太行與山西省平順、壺關兩縣毗鄰,北臨潭河與河北省涉縣隔河相望,東與安陽縣、鶴壁市、淇縣接壤,南與輝縣、衛輝搭界,是一個“山嶽之地幾近全境二分之一”的山區縣級市。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縣誌載就在那林慮山上,還有金元末建造的寨子,“官民避兵於此,遺蹟猶在”。

雖然,避居山林能免於兵燹,但畢竟林州人多地少。

所以,大概自明清以來,林州人就有外出務工,“補貼家用”的傳統,而吃苦耐勞、艱苦奮鬥,應該都已經銘刻在DNA裡了,這恐怕也是紅旗渠能夠成功的一個“遠因”。

雖說是山區,苦了百年千年,可如今的林州人,那日子,美滋滋。

以一個山區縣級市,在全省的經濟卻是名列前茅,一百零幾個縣排名,近幾年都在十名上下。

最前幾名基本上是省城周邊的“鄭家軍”,下邊就是禹州、永城、偃師、長葛、林州等組成的第二梯隊了。在2010年還達到過第六名的高度。

以一個山區縣城,也並沒什麼重要的礦產資源,經濟形勢如此之好,憑什麼?避亂山區的山民後代哪裡來的這般能耐?

當然憑的是林州人一身本事和一身傲骨。

如果說太行山的苦日子塑造了林州人堅毅的品格和一雙巧手,那麼是紅旗渠賦予了林州人改天換地勇往直前的精神氣魄。


"

提起林州,外省人也許不熟悉,河南人卻會條件反射一般想起紅旗渠。

這一條“人工天河”,引來了漳河水,灌溉了農田,也澆灌了林州人的心田。時至今日,紅旗渠早已不只是那個“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它成為林州的“胎記”,林州人的冠冕,就連林州市的政府網站都叫紅旗渠網。還有紅旗渠的香菸,紅旗渠的白酒,甚至紅旗渠學院,不一而足。

紅旗渠,就像“靈珠”附體一般,徹底“昇華”了林州人的精神。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劉京廣|文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之前,還有很多水利工程

大概紅旗渠比林州更為全國人民所知,而這一切,還要從六十多年前那個叫楊貴的年輕人說起。

1954年,26歲的楊貴被任命為林縣縣委書記,這是一名曾經戰鬥在太行山上的游擊隊員,戰爭歲月裡,他就聽說過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由於打不出水井,或井水少,許多林縣人只好常年挑水吃,山路崎嶇何其艱難。水如此金貴,除了飲水澆地,又能有多少富餘?

缺水,老百姓常年累月不洗衣服不洗臉,只有婚喪嫁娶逢年節時,才捨得舀上一瓢水,全家洗個臉好見人,洗完的水還要澄清,再用一次,最後才拿去喂牲口喝。

林縣的姑娘嫁人,不圖你家有錢有地,就圖你家有水洗臉。

缺水,衛生條件就差,致使各種地方病、傳染病時有發生,人民苦不堪言。直到今天,林州仍然是中國食管癌的高發地區,這跟當地的飲水飲食習慣大有關係。

楊貴上任以後,深感林縣人民用水之難,心想當年兵荒馬亂也就罷了,如今全國都在大搞社會主義建設,難道黨人還要看著林縣人民受這缺水之苦嗎?還要看著老百姓家家戶戶去向龍王廟磕頭祈雨嗎?

楊貴想到哪幹到哪,從上任開始,就著手修建各種小水利工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其實在1949年之後,林縣就已經開始修建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在1955年,全縣更是修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這些蓄水池可以在雨季裡儲存雨水,到枯水期用以灌溉,與之配套的還有一定里程的凹槽和暗渠,使雨水可以儘量多地流進蓄水池中。

1955年冬到1956年9月,楊貴為首的林縣縣委又領導組織修建了淇河河畔的淇河渠,使之成為林縣南部最重要的引水工程。

在這些工作中,楊貴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他心中也已盤算起了更大更多的水利計劃,並向上級作了彙報,也得到了肯定。

根據全國山區工作座談會議精神,1957年12月,楊貴主持召開了中共林縣第二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會上作了《全黨動手,全民動員,苦戰五年,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報告。

這次會議,讓全縣的黨員幹部動員起來,帶動全縣人民開啟了大興水利、“愚公移山”的偉大事業。

到1959年底,全縣已建成中小型渠道1634條,水庫36座,其中縣辦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34座,池塘蓄水池2397個,打井三萬多口,有效灌溉面積達20.1萬畝。

通過這些中小型水利建設,林縣人嚐到了甜頭,也練出了膽量,摩拳擦掌,準備更大的建設。

楊貴領導下的林縣黨委,也沒有因為些許成績而沾沾自喜,雖然蓄水工程有了起色,但是要改變靠天吃飯的根本狀況,還要再接再厲,徹底解決水源問題。

1959年5月,楊貴等黨委領導已經開始了為尋找新水源的調查研究。經過細緻的實地勘測,最後縣委調查組決定“引漳入林”,即將山西省平順縣的濁漳水,通過擴建天橋渠,使北水自高處而下,南調引入林縣。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中立者為楊貴

初步計劃已經成形,1959年8月,楊貴在鄭州開會,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主席,受到了更大的鼓舞。

會議期間,也向省委主管水利的領導彙報了“引漳入林”的設想,並著手開始安排縣裡的具體工作。

又經過半年左右的具體研究、規劃、上報,與山西省協調,到1960年初,“引漳入林”工程準備開工。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59年11月,毛澤東在新鄉火車站接見中共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

1960年2月10日,中共林縣縣委、“引漳入林”總指揮部召開了廣播誓師大會,工程正式啟動。引漳入林修建的就是紅旗渠。

工程開工,楊貴長舒一口氣,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從此,他進入了更為緊張的施工管理工作,就這樣一直工作下去。

楊貴就是這麼實在,直到晚年,他仍是簡簡單單地說,“就是要實事求是的為群眾辦實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如今已成為赫赫有名的水利工程和精神符號,但從楊貴和林縣人民的工作歷程看來,它的修建絕不是拍腦門的決定,與同時期“大躍進”中的浮誇工程更有霄壤之別,它是林縣人民,在幾年水利工程的實踐中摸爬滾打,逐漸趟出來金光大道。

紅旗渠精神,也絕不僅僅是一往無前,安排河山的蠻勁,它更涉及許多細緻入微的施工和管理工作,後勤保障、用水分配等等經濟問題。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給紅旗渠算一筆經濟賬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勢把山河重安排。”豪言壯語誰都會喊,現場施工可就要一釺一錘敲,一磚一石砌,絲毫馬虎不得。

在紅旗渠的修建中,湧現了太多的英雄事蹟,工程師吳祖太、醫生李茂德,在檢查施工險情時犧牲。

女勞動模範李改雲,“土工程師”路銀,青年洞管理所所長、特等勞模任羊成等等,是這樣一群優秀而認真的人成就了紅旗渠的偉業。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小人書中的修渠英雄

已經有許多文章介紹這些滿腔熱血的修渠英雄,但在英雄人物的背後,也有容易被忽視的,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發揮著“運籌帷幄”、穩定軍心的作用。

在總體規劃上,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按照縣委部署,總指揮部將渠首到分水嶺70多公里的乾渠任務打樁分界,分配到全縣15個公社(相當於鄉),3.7萬名民工分段進行,這其中學生6010人,婦女8687人。

隨著工程的展開,到三條幹渠施工時,一般出勞力3萬人,佔受益社隊勞力的17.2%。支渠以下田間配套施工時,出勤勞力達4萬人,佔受益社隊勞力總數的23%。為了保證勞動效率,民工一般一個月或兩三個月輪換一次,交替輪換使施工隊伍保持相對穩定。

所以,紅旗渠,絕非印象中的那一條孤渠,實際上它是一個普及到各個公社各個鄉村,從“大動脈”到“毛細血管”的水利工程,而施工中的普遍輪換工作制,使全縣大多數的勞力都參與到紅旗渠的建設之中,幾乎每個勞力都可以得到施工鍛鍊和學習技術的機會。分段施工,各自為戰,也加速了工期進度。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大躍進”及公社化時期,林州“發行”的覺悟票,全國罕見。公社對勞動好、踏實、幹勁大的,發紅票;對勞動差、沒幹勁、不能按時上工、下工的發綠票

建設紅旗渠是全縣的頭等大事,百年大計,乾渠修建時,無論受益或不受益的社隊都參加了修建。

從1960年10月總乾渠二期工程期,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在修渠勞力安排上,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按工程任務量和公社受益面積的大小,將任務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公社,再落實到各大隊。各公社、隊妥善平衡勞力,平時固定專人堅持,到了農閒大搞競賽突擊,既保證了農時,又不耽誤工時。

總指揮部還根據工作難易制定了統一勞動定額,並和民工切身利益掛鉤,以定額工作量補助生活費和糧食。

同時,實行個人“勞動定額”包工制,每天的任務當天包,當天收,按件計工,超額了可以多記工分。民工修建紅旗渠,勞動一天本來就計算工分,加上超額的獎勵,到了月底核實工數,多勞多得,這樣就大大激勵了民工的勞動熱情。

要知道1960年,正是國家三年困難時期。1959年開始,河南省各地出現大旱,安陽地區也是重災區,許多地方已經普遍缺糧。

而前兩年,楊貴頂住壓力,不虛報產量,不隨大流不搞浮誇,雖然當時受到批判,可在1960年,為縣裡多留了3000萬斤儲備糧。即使如此在1960年冬,紅旗渠除了留下少數精幹繼續施工外,其餘全部返回生產隊進入百日休整。

施工需要保證質量,疲勞工作會造成更多的事故,也影響工程質量,所以在當時特殊環境下,適時的休整非常必要。

為了保障施工進行,1961年,林縣的農業稅實徵從2466萬斤下降為997.4萬斤,其後幾年,也都在一千多萬斤,這樣就給各公社和農民留下了更多的口糧

紅旗渠作為民辦公助的水利工程,在前期的乾渠修建中,沒有國家專項撥款,所以保證本地糧食存留當地,是紅旗渠能夠順利修建的重要制度因素。

在20世紀70年代,當紅旗渠成為全國聞名的“紅色工程”後,已經有新聞記者和電影工作者開始“跟拍”這了不起的大工程。

周恩來總理也曾自豪地告訴外賓:“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

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來中國拍《中國》,也要不辭勞苦,到林縣拍一下這人造天河和苦幹加巧幹的林縣人。

這種備受矚目的“明星效應”,可能也是紅旗渠能夠繼續順利完工的“制度”保證。

但是,在紅旗渠修建的前期全靠自力更生,一直比較缺錢。

為了開源,1963年,縣人民委員會成立勞力管理組,組織建築隊外出承攬工程掙錢,縣和公社收取建築隊收入的2%,作為管理費,補充修建紅旗渠的資金不足。

今日觀之,這些能工巧匠,好像已經完成了“未來的預演”。

1964年12月1日,紅旗渠總乾渠全線開通,12月31日,總乾渠全線首次放水成功。

配套工程和水資源管理工作隨之展開,1965年,林縣成立紅旗渠管理所,對所有農田水利設備統籌管理,其後還按照農業用水多少向各公社收取水費,以此作為紅旗渠管理經費的主要來源。

這種有償服務,提高效率,促進節水的舉措在當時也算是比較先進。到20世紀90年代,紅旗渠的水還供給到工業上,促進了林縣工業的發展。

之前為了修建紅旗渠,配套修建的水泥廠、機械廠等小工業,也成為林縣鄉鎮企業的發端。可以說,紅旗渠保證了農業,也帶動了工業。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66年,紅旗渠三大幹渠全面竣工,1969年,配套工程基本完成。經過十年建設,紅旗渠乾渠、分乾渠、支渠、斗渠合計長1525.6公里,沿渠還有大小水電站和提水站,灌溉面積50萬畝,成為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

從此,林縣的旱地都成了水澆地,林縣人吃水再也不用愁。紅旗渠水量豐富,多年灌溉,還造成當地地下水水位上升,現在打井也不愁沒水了。

十年奮鬥,林縣人修建了紅旗渠,紅旗渠成就了林縣人。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河南林州人,說的卻是山西話

紅旗渠建成了,林州人再也不用靠天吃飯。林州人創下如此驚動天地的偉業,他們到底是怎樣“一群人”?

這又是一個說來話長的故事,現在林州的年輕人恐怕也不熟悉了。長話短說,傳說明朝的開國大將胡大海,這個紅毛猩猩的兒子,為了報復在林縣的慘遭歧視,在太行山下大開殺戒,血洗林縣,造成十室九空的局面。

故事有些無稽,但卻體現了史實。元末明初的戰爭,造成了華北地區普遍而巨大的人口損失,此後,山西人開始向河南、河北等華北地區大量移民,也就牽引出了“若問我故鄉,山西大槐樹”那傳之久遠的身份認同。

直到現在,林州,雖然地處河南,它的主要方言卻是山西話,官方說法是“晉語邯新片磁漳小片”,這當然是因為現在的林州人,大都是元末明初及其後歲月中,從山西大量移民的後代。

由於林州地處山區,與外溝通比較困難,他們也就一直說山西話了。

例如“圪”[kəɁ³]這個字,在林州方言中,可以前綴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甚至也可以和量詞和擬聲詞結合,變化多端,同樣一個字不但發音與河南話很不一樣,在用法上也比北方方言複雜得多。

在平原地區的移民,由於長期與當地人混居,語言也就慢慢融合了。河南話的主體方言屬於北方官話,與現在的普通話接近。

操北方官話的同學,與林州人打過交道,一定對他們的方言印象深刻,那真是“豫雞晉鴨雞同鴨講”。

為什麼中國的山區,條件如此惡劣,還有許多人世代居住?我想大抵是因為,此間無“苛政猛於虎”,遠兵匪避戰火,雖然日子清苦,卻可以苟且偷生於亂世。

“桃花源”聽上去挺美,其實日子真是苦哈哈,林州大概就是這樣的去處了。

遠離塵囂的林州,古名隆慮,以山取名,《水經注》記得清楚。

東漢時避殤帝劉隆諱,改為林慮,到了金代,簡稱一字“林”州,明代又改為林縣,一直到民國。

1952年劃歸河南省安陽專區,1994年撤縣設立林州市,隸屬於安陽市。

地理位置上,它位於河南省最西北方的一角,太行山東麓,晉、冀、豫三省交界處,西依太行與山西省平順、壺關兩縣毗鄰,北臨潭河與河北省涉縣隔河相望,東與安陽縣、鶴壁市、淇縣接壤,南與輝縣、衛輝搭界,是一個“山嶽之地幾近全境二分之一”的山區縣級市。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縣誌載就在那林慮山上,還有金元末建造的寨子,“官民避兵於此,遺蹟猶在”。

雖然,避居山林能免於兵燹,但畢竟林州人多地少。

所以,大概自明清以來,林州人就有外出務工,“補貼家用”的傳統,而吃苦耐勞、艱苦奮鬥,應該都已經銘刻在DNA裡了,這恐怕也是紅旗渠能夠成功的一個“遠因”。

雖說是山區,苦了百年千年,可如今的林州人,那日子,美滋滋。

以一個山區縣級市,在全省的經濟卻是名列前茅,一百零幾個縣排名,近幾年都在十名上下。

最前幾名基本上是省城周邊的“鄭家軍”,下邊就是禹州、永城、偃師、長葛、林州等組成的第二梯隊了。在2010年還達到過第六名的高度。

以一個山區縣城,也並沒什麼重要的礦產資源,經濟形勢如此之好,憑什麼?避亂山區的山民後代哪裡來的這般能耐?

當然憑的是林州人一身本事和一身傲骨。

如果說太行山的苦日子塑造了林州人堅毅的品格和一雙巧手,那麼是紅旗渠賦予了林州人改天換地勇往直前的精神氣魄。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林州建築工程隊是林州的特產

時間進入改革開放,當年修渠“十萬大軍戰太行”,現在林州人要“十萬大軍出太行”了。

當年修建紅旗渠,不僅解決了灌溉問題、吃水問題,也大大提升了林州人的勞動技能、人力資本。

在紅旗渠工地練就了一身本事的林州漢子,走出太行山,天南海北,開始在各地的建築工地施展本領,創造財富。


"

提起林州,外省人也許不熟悉,河南人卻會條件反射一般想起紅旗渠。

這一條“人工天河”,引來了漳河水,灌溉了農田,也澆灌了林州人的心田。時至今日,紅旗渠早已不只是那個“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它成為林州的“胎記”,林州人的冠冕,就連林州市的政府網站都叫紅旗渠網。還有紅旗渠的香菸,紅旗渠的白酒,甚至紅旗渠學院,不一而足。

紅旗渠,就像“靈珠”附體一般,徹底“昇華”了林州人的精神。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劉京廣|文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之前,還有很多水利工程

大概紅旗渠比林州更為全國人民所知,而這一切,還要從六十多年前那個叫楊貴的年輕人說起。

1954年,26歲的楊貴被任命為林縣縣委書記,這是一名曾經戰鬥在太行山上的游擊隊員,戰爭歲月裡,他就聽說過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由於打不出水井,或井水少,許多林縣人只好常年挑水吃,山路崎嶇何其艱難。水如此金貴,除了飲水澆地,又能有多少富餘?

缺水,老百姓常年累月不洗衣服不洗臉,只有婚喪嫁娶逢年節時,才捨得舀上一瓢水,全家洗個臉好見人,洗完的水還要澄清,再用一次,最後才拿去喂牲口喝。

林縣的姑娘嫁人,不圖你家有錢有地,就圖你家有水洗臉。

缺水,衛生條件就差,致使各種地方病、傳染病時有發生,人民苦不堪言。直到今天,林州仍然是中國食管癌的高發地區,這跟當地的飲水飲食習慣大有關係。

楊貴上任以後,深感林縣人民用水之難,心想當年兵荒馬亂也就罷了,如今全國都在大搞社會主義建設,難道黨人還要看著林縣人民受這缺水之苦嗎?還要看著老百姓家家戶戶去向龍王廟磕頭祈雨嗎?

楊貴想到哪幹到哪,從上任開始,就著手修建各種小水利工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其實在1949年之後,林縣就已經開始修建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在1955年,全縣更是修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這些蓄水池可以在雨季裡儲存雨水,到枯水期用以灌溉,與之配套的還有一定里程的凹槽和暗渠,使雨水可以儘量多地流進蓄水池中。

1955年冬到1956年9月,楊貴為首的林縣縣委又領導組織修建了淇河河畔的淇河渠,使之成為林縣南部最重要的引水工程。

在這些工作中,楊貴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他心中也已盤算起了更大更多的水利計劃,並向上級作了彙報,也得到了肯定。

根據全國山區工作座談會議精神,1957年12月,楊貴主持召開了中共林縣第二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會上作了《全黨動手,全民動員,苦戰五年,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報告。

這次會議,讓全縣的黨員幹部動員起來,帶動全縣人民開啟了大興水利、“愚公移山”的偉大事業。

到1959年底,全縣已建成中小型渠道1634條,水庫36座,其中縣辦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34座,池塘蓄水池2397個,打井三萬多口,有效灌溉面積達20.1萬畝。

通過這些中小型水利建設,林縣人嚐到了甜頭,也練出了膽量,摩拳擦掌,準備更大的建設。

楊貴領導下的林縣黨委,也沒有因為些許成績而沾沾自喜,雖然蓄水工程有了起色,但是要改變靠天吃飯的根本狀況,還要再接再厲,徹底解決水源問題。

1959年5月,楊貴等黨委領導已經開始了為尋找新水源的調查研究。經過細緻的實地勘測,最後縣委調查組決定“引漳入林”,即將山西省平順縣的濁漳水,通過擴建天橋渠,使北水自高處而下,南調引入林縣。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中立者為楊貴

初步計劃已經成形,1959年8月,楊貴在鄭州開會,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主席,受到了更大的鼓舞。

會議期間,也向省委主管水利的領導彙報了“引漳入林”的設想,並著手開始安排縣裡的具體工作。

又經過半年左右的具體研究、規劃、上報,與山西省協調,到1960年初,“引漳入林”工程準備開工。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59年11月,毛澤東在新鄉火車站接見中共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

1960年2月10日,中共林縣縣委、“引漳入林”總指揮部召開了廣播誓師大會,工程正式啟動。引漳入林修建的就是紅旗渠。

工程開工,楊貴長舒一口氣,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從此,他進入了更為緊張的施工管理工作,就這樣一直工作下去。

楊貴就是這麼實在,直到晚年,他仍是簡簡單單地說,“就是要實事求是的為群眾辦實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如今已成為赫赫有名的水利工程和精神符號,但從楊貴和林縣人民的工作歷程看來,它的修建絕不是拍腦門的決定,與同時期“大躍進”中的浮誇工程更有霄壤之別,它是林縣人民,在幾年水利工程的實踐中摸爬滾打,逐漸趟出來金光大道。

紅旗渠精神,也絕不僅僅是一往無前,安排河山的蠻勁,它更涉及許多細緻入微的施工和管理工作,後勤保障、用水分配等等經濟問題。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給紅旗渠算一筆經濟賬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勢把山河重安排。”豪言壯語誰都會喊,現場施工可就要一釺一錘敲,一磚一石砌,絲毫馬虎不得。

在紅旗渠的修建中,湧現了太多的英雄事蹟,工程師吳祖太、醫生李茂德,在檢查施工險情時犧牲。

女勞動模範李改雲,“土工程師”路銀,青年洞管理所所長、特等勞模任羊成等等,是這樣一群優秀而認真的人成就了紅旗渠的偉業。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小人書中的修渠英雄

已經有許多文章介紹這些滿腔熱血的修渠英雄,但在英雄人物的背後,也有容易被忽視的,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發揮著“運籌帷幄”、穩定軍心的作用。

在總體規劃上,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按照縣委部署,總指揮部將渠首到分水嶺70多公里的乾渠任務打樁分界,分配到全縣15個公社(相當於鄉),3.7萬名民工分段進行,這其中學生6010人,婦女8687人。

隨著工程的展開,到三條幹渠施工時,一般出勞力3萬人,佔受益社隊勞力的17.2%。支渠以下田間配套施工時,出勤勞力達4萬人,佔受益社隊勞力總數的23%。為了保證勞動效率,民工一般一個月或兩三個月輪換一次,交替輪換使施工隊伍保持相對穩定。

所以,紅旗渠,絕非印象中的那一條孤渠,實際上它是一個普及到各個公社各個鄉村,從“大動脈”到“毛細血管”的水利工程,而施工中的普遍輪換工作制,使全縣大多數的勞力都參與到紅旗渠的建設之中,幾乎每個勞力都可以得到施工鍛鍊和學習技術的機會。分段施工,各自為戰,也加速了工期進度。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大躍進”及公社化時期,林州“發行”的覺悟票,全國罕見。公社對勞動好、踏實、幹勁大的,發紅票;對勞動差、沒幹勁、不能按時上工、下工的發綠票

建設紅旗渠是全縣的頭等大事,百年大計,乾渠修建時,無論受益或不受益的社隊都參加了修建。

從1960年10月總乾渠二期工程期,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在修渠勞力安排上,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按工程任務量和公社受益面積的大小,將任務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公社,再落實到各大隊。各公社、隊妥善平衡勞力,平時固定專人堅持,到了農閒大搞競賽突擊,既保證了農時,又不耽誤工時。

總指揮部還根據工作難易制定了統一勞動定額,並和民工切身利益掛鉤,以定額工作量補助生活費和糧食。

同時,實行個人“勞動定額”包工制,每天的任務當天包,當天收,按件計工,超額了可以多記工分。民工修建紅旗渠,勞動一天本來就計算工分,加上超額的獎勵,到了月底核實工數,多勞多得,這樣就大大激勵了民工的勞動熱情。

要知道1960年,正是國家三年困難時期。1959年開始,河南省各地出現大旱,安陽地區也是重災區,許多地方已經普遍缺糧。

而前兩年,楊貴頂住壓力,不虛報產量,不隨大流不搞浮誇,雖然當時受到批判,可在1960年,為縣裡多留了3000萬斤儲備糧。即使如此在1960年冬,紅旗渠除了留下少數精幹繼續施工外,其餘全部返回生產隊進入百日休整。

施工需要保證質量,疲勞工作會造成更多的事故,也影響工程質量,所以在當時特殊環境下,適時的休整非常必要。

為了保障施工進行,1961年,林縣的農業稅實徵從2466萬斤下降為997.4萬斤,其後幾年,也都在一千多萬斤,這樣就給各公社和農民留下了更多的口糧

紅旗渠作為民辦公助的水利工程,在前期的乾渠修建中,沒有國家專項撥款,所以保證本地糧食存留當地,是紅旗渠能夠順利修建的重要制度因素。

在20世紀70年代,當紅旗渠成為全國聞名的“紅色工程”後,已經有新聞記者和電影工作者開始“跟拍”這了不起的大工程。

周恩來總理也曾自豪地告訴外賓:“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

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來中國拍《中國》,也要不辭勞苦,到林縣拍一下這人造天河和苦幹加巧幹的林縣人。

這種備受矚目的“明星效應”,可能也是紅旗渠能夠繼續順利完工的“制度”保證。

但是,在紅旗渠修建的前期全靠自力更生,一直比較缺錢。

為了開源,1963年,縣人民委員會成立勞力管理組,組織建築隊外出承攬工程掙錢,縣和公社收取建築隊收入的2%,作為管理費,補充修建紅旗渠的資金不足。

今日觀之,這些能工巧匠,好像已經完成了“未來的預演”。

1964年12月1日,紅旗渠總乾渠全線開通,12月31日,總乾渠全線首次放水成功。

配套工程和水資源管理工作隨之展開,1965年,林縣成立紅旗渠管理所,對所有農田水利設備統籌管理,其後還按照農業用水多少向各公社收取水費,以此作為紅旗渠管理經費的主要來源。

這種有償服務,提高效率,促進節水的舉措在當時也算是比較先進。到20世紀90年代,紅旗渠的水還供給到工業上,促進了林縣工業的發展。

之前為了修建紅旗渠,配套修建的水泥廠、機械廠等小工業,也成為林縣鄉鎮企業的發端。可以說,紅旗渠保證了農業,也帶動了工業。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66年,紅旗渠三大幹渠全面竣工,1969年,配套工程基本完成。經過十年建設,紅旗渠乾渠、分乾渠、支渠、斗渠合計長1525.6公里,沿渠還有大小水電站和提水站,灌溉面積50萬畝,成為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

從此,林縣的旱地都成了水澆地,林縣人吃水再也不用愁。紅旗渠水量豐富,多年灌溉,還造成當地地下水水位上升,現在打井也不愁沒水了。

十年奮鬥,林縣人修建了紅旗渠,紅旗渠成就了林縣人。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河南林州人,說的卻是山西話

紅旗渠建成了,林州人再也不用靠天吃飯。林州人創下如此驚動天地的偉業,他們到底是怎樣“一群人”?

這又是一個說來話長的故事,現在林州的年輕人恐怕也不熟悉了。長話短說,傳說明朝的開國大將胡大海,這個紅毛猩猩的兒子,為了報復在林縣的慘遭歧視,在太行山下大開殺戒,血洗林縣,造成十室九空的局面。

故事有些無稽,但卻體現了史實。元末明初的戰爭,造成了華北地區普遍而巨大的人口損失,此後,山西人開始向河南、河北等華北地區大量移民,也就牽引出了“若問我故鄉,山西大槐樹”那傳之久遠的身份認同。

直到現在,林州,雖然地處河南,它的主要方言卻是山西話,官方說法是“晉語邯新片磁漳小片”,這當然是因為現在的林州人,大都是元末明初及其後歲月中,從山西大量移民的後代。

由於林州地處山區,與外溝通比較困難,他們也就一直說山西話了。

例如“圪”[kəɁ³]這個字,在林州方言中,可以前綴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甚至也可以和量詞和擬聲詞結合,變化多端,同樣一個字不但發音與河南話很不一樣,在用法上也比北方方言複雜得多。

在平原地區的移民,由於長期與當地人混居,語言也就慢慢融合了。河南話的主體方言屬於北方官話,與現在的普通話接近。

操北方官話的同學,與林州人打過交道,一定對他們的方言印象深刻,那真是“豫雞晉鴨雞同鴨講”。

為什麼中國的山區,條件如此惡劣,還有許多人世代居住?我想大抵是因為,此間無“苛政猛於虎”,遠兵匪避戰火,雖然日子清苦,卻可以苟且偷生於亂世。

“桃花源”聽上去挺美,其實日子真是苦哈哈,林州大概就是這樣的去處了。

遠離塵囂的林州,古名隆慮,以山取名,《水經注》記得清楚。

東漢時避殤帝劉隆諱,改為林慮,到了金代,簡稱一字“林”州,明代又改為林縣,一直到民國。

1952年劃歸河南省安陽專區,1994年撤縣設立林州市,隸屬於安陽市。

地理位置上,它位於河南省最西北方的一角,太行山東麓,晉、冀、豫三省交界處,西依太行與山西省平順、壺關兩縣毗鄰,北臨潭河與河北省涉縣隔河相望,東與安陽縣、鶴壁市、淇縣接壤,南與輝縣、衛輝搭界,是一個“山嶽之地幾近全境二分之一”的山區縣級市。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縣誌載就在那林慮山上,還有金元末建造的寨子,“官民避兵於此,遺蹟猶在”。

雖然,避居山林能免於兵燹,但畢竟林州人多地少。

所以,大概自明清以來,林州人就有外出務工,“補貼家用”的傳統,而吃苦耐勞、艱苦奮鬥,應該都已經銘刻在DNA裡了,這恐怕也是紅旗渠能夠成功的一個“遠因”。

雖說是山區,苦了百年千年,可如今的林州人,那日子,美滋滋。

以一個山區縣級市,在全省的經濟卻是名列前茅,一百零幾個縣排名,近幾年都在十名上下。

最前幾名基本上是省城周邊的“鄭家軍”,下邊就是禹州、永城、偃師、長葛、林州等組成的第二梯隊了。在2010年還達到過第六名的高度。

以一個山區縣城,也並沒什麼重要的礦產資源,經濟形勢如此之好,憑什麼?避亂山區的山民後代哪裡來的這般能耐?

當然憑的是林州人一身本事和一身傲骨。

如果說太行山的苦日子塑造了林州人堅毅的品格和一雙巧手,那麼是紅旗渠賦予了林州人改天換地勇往直前的精神氣魄。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林州建築工程隊是林州的特產

時間進入改革開放,當年修渠“十萬大軍戰太行”,現在林州人要“十萬大軍出太行”了。

當年修建紅旗渠,不僅解決了灌溉問題、吃水問題,也大大提升了林州人的勞動技能、人力資本。

在紅旗渠工地練就了一身本事的林州漢子,走出太行山,天南海北,開始在各地的建築工地施展本領,創造財富。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據不完全統計,全國26 個省、市、自治區和近30個大中城市中,活躍著2200多個林州市的建築工程隊。

也門、科威特、卡塔爾、俄羅斯等國家也不乏林州人的身影。曾任天津市市長的李瑞環說過:“在天津驅車行駛幾分鐘, 就可以看到一座林縣人建築的工程。”

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張百發曾稱讚林州建築公司是他手下的八支“王牌軍”之一。2018年,北京市還舉辦了林州人的專場老鄉相親會,可見其人數不少。

直到今天,還有許多林州人的建築隊活躍在海內外。

能吃苦、技術硬、管理嚴,是林州建築工程隊的金招牌,這是艱苦奮鬥改天換地的紅旗渠精神,在市場經濟下的“改頭換面”,從前掄鐵錘,舞泥子換來的只是工分,如今這招招式式可以“點鐵成金”,換來花花綠綠的鈔票啦。

建築業成為林州的支柱產業,解決了林州人的溫飽和就業,為工業發展積累了資金,也使林州人接觸了大城市,開了眼界,受了現代生活的薰陶。

建築工人回到家鄉,也帶動了林州的城市發展。

進入21世紀,林州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越來越好。2015年,林州市工業總產值1153億元,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機械鑄造、建材、輕紡、醫藥化工、農副產品加工六大產業為主的工業體系,還走出了“林州重工”這樣的上市公司。

林州還大力發展產業園區,建設了“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現入駐企業420家,屬於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並連續三年入選河南省十強產業聚集區。


"

提起林州,外省人也許不熟悉,河南人卻會條件反射一般想起紅旗渠。

這一條“人工天河”,引來了漳河水,灌溉了農田,也澆灌了林州人的心田。時至今日,紅旗渠早已不只是那個“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它成為林州的“胎記”,林州人的冠冕,就連林州市的政府網站都叫紅旗渠網。還有紅旗渠的香菸,紅旗渠的白酒,甚至紅旗渠學院,不一而足。

紅旗渠,就像“靈珠”附體一般,徹底“昇華”了林州人的精神。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劉京廣|文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之前,還有很多水利工程

大概紅旗渠比林州更為全國人民所知,而這一切,還要從六十多年前那個叫楊貴的年輕人說起。

1954年,26歲的楊貴被任命為林縣縣委書記,這是一名曾經戰鬥在太行山上的游擊隊員,戰爭歲月裡,他就聽說過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由於打不出水井,或井水少,許多林縣人只好常年挑水吃,山路崎嶇何其艱難。水如此金貴,除了飲水澆地,又能有多少富餘?

缺水,老百姓常年累月不洗衣服不洗臉,只有婚喪嫁娶逢年節時,才捨得舀上一瓢水,全家洗個臉好見人,洗完的水還要澄清,再用一次,最後才拿去喂牲口喝。

林縣的姑娘嫁人,不圖你家有錢有地,就圖你家有水洗臉。

缺水,衛生條件就差,致使各種地方病、傳染病時有發生,人民苦不堪言。直到今天,林州仍然是中國食管癌的高發地區,這跟當地的飲水飲食習慣大有關係。

楊貴上任以後,深感林縣人民用水之難,心想當年兵荒馬亂也就罷了,如今全國都在大搞社會主義建設,難道黨人還要看著林縣人民受這缺水之苦嗎?還要看著老百姓家家戶戶去向龍王廟磕頭祈雨嗎?

楊貴想到哪幹到哪,從上任開始,就著手修建各種小水利工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其實在1949年之後,林縣就已經開始修建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在1955年,全縣更是修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這些蓄水池可以在雨季裡儲存雨水,到枯水期用以灌溉,與之配套的還有一定里程的凹槽和暗渠,使雨水可以儘量多地流進蓄水池中。

1955年冬到1956年9月,楊貴為首的林縣縣委又領導組織修建了淇河河畔的淇河渠,使之成為林縣南部最重要的引水工程。

在這些工作中,楊貴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他心中也已盤算起了更大更多的水利計劃,並向上級作了彙報,也得到了肯定。

根據全國山區工作座談會議精神,1957年12月,楊貴主持召開了中共林縣第二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會上作了《全黨動手,全民動員,苦戰五年,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報告。

這次會議,讓全縣的黨員幹部動員起來,帶動全縣人民開啟了大興水利、“愚公移山”的偉大事業。

到1959年底,全縣已建成中小型渠道1634條,水庫36座,其中縣辦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34座,池塘蓄水池2397個,打井三萬多口,有效灌溉面積達20.1萬畝。

通過這些中小型水利建設,林縣人嚐到了甜頭,也練出了膽量,摩拳擦掌,準備更大的建設。

楊貴領導下的林縣黨委,也沒有因為些許成績而沾沾自喜,雖然蓄水工程有了起色,但是要改變靠天吃飯的根本狀況,還要再接再厲,徹底解決水源問題。

1959年5月,楊貴等黨委領導已經開始了為尋找新水源的調查研究。經過細緻的實地勘測,最後縣委調查組決定“引漳入林”,即將山西省平順縣的濁漳水,通過擴建天橋渠,使北水自高處而下,南調引入林縣。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中立者為楊貴

初步計劃已經成形,1959年8月,楊貴在鄭州開會,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主席,受到了更大的鼓舞。

會議期間,也向省委主管水利的領導彙報了“引漳入林”的設想,並著手開始安排縣裡的具體工作。

又經過半年左右的具體研究、規劃、上報,與山西省協調,到1960年初,“引漳入林”工程準備開工。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59年11月,毛澤東在新鄉火車站接見中共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

1960年2月10日,中共林縣縣委、“引漳入林”總指揮部召開了廣播誓師大會,工程正式啟動。引漳入林修建的就是紅旗渠。

工程開工,楊貴長舒一口氣,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從此,他進入了更為緊張的施工管理工作,就這樣一直工作下去。

楊貴就是這麼實在,直到晚年,他仍是簡簡單單地說,“就是要實事求是的為群眾辦實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如今已成為赫赫有名的水利工程和精神符號,但從楊貴和林縣人民的工作歷程看來,它的修建絕不是拍腦門的決定,與同時期“大躍進”中的浮誇工程更有霄壤之別,它是林縣人民,在幾年水利工程的實踐中摸爬滾打,逐漸趟出來金光大道。

紅旗渠精神,也絕不僅僅是一往無前,安排河山的蠻勁,它更涉及許多細緻入微的施工和管理工作,後勤保障、用水分配等等經濟問題。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給紅旗渠算一筆經濟賬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勢把山河重安排。”豪言壯語誰都會喊,現場施工可就要一釺一錘敲,一磚一石砌,絲毫馬虎不得。

在紅旗渠的修建中,湧現了太多的英雄事蹟,工程師吳祖太、醫生李茂德,在檢查施工險情時犧牲。

女勞動模範李改雲,“土工程師”路銀,青年洞管理所所長、特等勞模任羊成等等,是這樣一群優秀而認真的人成就了紅旗渠的偉業。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小人書中的修渠英雄

已經有許多文章介紹這些滿腔熱血的修渠英雄,但在英雄人物的背後,也有容易被忽視的,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發揮著“運籌帷幄”、穩定軍心的作用。

在總體規劃上,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按照縣委部署,總指揮部將渠首到分水嶺70多公里的乾渠任務打樁分界,分配到全縣15個公社(相當於鄉),3.7萬名民工分段進行,這其中學生6010人,婦女8687人。

隨著工程的展開,到三條幹渠施工時,一般出勞力3萬人,佔受益社隊勞力的17.2%。支渠以下田間配套施工時,出勤勞力達4萬人,佔受益社隊勞力總數的23%。為了保證勞動效率,民工一般一個月或兩三個月輪換一次,交替輪換使施工隊伍保持相對穩定。

所以,紅旗渠,絕非印象中的那一條孤渠,實際上它是一個普及到各個公社各個鄉村,從“大動脈”到“毛細血管”的水利工程,而施工中的普遍輪換工作制,使全縣大多數的勞力都參與到紅旗渠的建設之中,幾乎每個勞力都可以得到施工鍛鍊和學習技術的機會。分段施工,各自為戰,也加速了工期進度。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大躍進”及公社化時期,林州“發行”的覺悟票,全國罕見。公社對勞動好、踏實、幹勁大的,發紅票;對勞動差、沒幹勁、不能按時上工、下工的發綠票

建設紅旗渠是全縣的頭等大事,百年大計,乾渠修建時,無論受益或不受益的社隊都參加了修建。

從1960年10月總乾渠二期工程期,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在修渠勞力安排上,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按工程任務量和公社受益面積的大小,將任務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公社,再落實到各大隊。各公社、隊妥善平衡勞力,平時固定專人堅持,到了農閒大搞競賽突擊,既保證了農時,又不耽誤工時。

總指揮部還根據工作難易制定了統一勞動定額,並和民工切身利益掛鉤,以定額工作量補助生活費和糧食。

同時,實行個人“勞動定額”包工制,每天的任務當天包,當天收,按件計工,超額了可以多記工分。民工修建紅旗渠,勞動一天本來就計算工分,加上超額的獎勵,到了月底核實工數,多勞多得,這樣就大大激勵了民工的勞動熱情。

要知道1960年,正是國家三年困難時期。1959年開始,河南省各地出現大旱,安陽地區也是重災區,許多地方已經普遍缺糧。

而前兩年,楊貴頂住壓力,不虛報產量,不隨大流不搞浮誇,雖然當時受到批判,可在1960年,為縣裡多留了3000萬斤儲備糧。即使如此在1960年冬,紅旗渠除了留下少數精幹繼續施工外,其餘全部返回生產隊進入百日休整。

施工需要保證質量,疲勞工作會造成更多的事故,也影響工程質量,所以在當時特殊環境下,適時的休整非常必要。

為了保障施工進行,1961年,林縣的農業稅實徵從2466萬斤下降為997.4萬斤,其後幾年,也都在一千多萬斤,這樣就給各公社和農民留下了更多的口糧

紅旗渠作為民辦公助的水利工程,在前期的乾渠修建中,沒有國家專項撥款,所以保證本地糧食存留當地,是紅旗渠能夠順利修建的重要制度因素。

在20世紀70年代,當紅旗渠成為全國聞名的“紅色工程”後,已經有新聞記者和電影工作者開始“跟拍”這了不起的大工程。

周恩來總理也曾自豪地告訴外賓:“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

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來中國拍《中國》,也要不辭勞苦,到林縣拍一下這人造天河和苦幹加巧幹的林縣人。

這種備受矚目的“明星效應”,可能也是紅旗渠能夠繼續順利完工的“制度”保證。

但是,在紅旗渠修建的前期全靠自力更生,一直比較缺錢。

為了開源,1963年,縣人民委員會成立勞力管理組,組織建築隊外出承攬工程掙錢,縣和公社收取建築隊收入的2%,作為管理費,補充修建紅旗渠的資金不足。

今日觀之,這些能工巧匠,好像已經完成了“未來的預演”。

1964年12月1日,紅旗渠總乾渠全線開通,12月31日,總乾渠全線首次放水成功。

配套工程和水資源管理工作隨之展開,1965年,林縣成立紅旗渠管理所,對所有農田水利設備統籌管理,其後還按照農業用水多少向各公社收取水費,以此作為紅旗渠管理經費的主要來源。

這種有償服務,提高效率,促進節水的舉措在當時也算是比較先進。到20世紀90年代,紅旗渠的水還供給到工業上,促進了林縣工業的發展。

之前為了修建紅旗渠,配套修建的水泥廠、機械廠等小工業,也成為林縣鄉鎮企業的發端。可以說,紅旗渠保證了農業,也帶動了工業。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66年,紅旗渠三大幹渠全面竣工,1969年,配套工程基本完成。經過十年建設,紅旗渠乾渠、分乾渠、支渠、斗渠合計長1525.6公里,沿渠還有大小水電站和提水站,灌溉面積50萬畝,成為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

從此,林縣的旱地都成了水澆地,林縣人吃水再也不用愁。紅旗渠水量豐富,多年灌溉,還造成當地地下水水位上升,現在打井也不愁沒水了。

十年奮鬥,林縣人修建了紅旗渠,紅旗渠成就了林縣人。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河南林州人,說的卻是山西話

紅旗渠建成了,林州人再也不用靠天吃飯。林州人創下如此驚動天地的偉業,他們到底是怎樣“一群人”?

這又是一個說來話長的故事,現在林州的年輕人恐怕也不熟悉了。長話短說,傳說明朝的開國大將胡大海,這個紅毛猩猩的兒子,為了報復在林縣的慘遭歧視,在太行山下大開殺戒,血洗林縣,造成十室九空的局面。

故事有些無稽,但卻體現了史實。元末明初的戰爭,造成了華北地區普遍而巨大的人口損失,此後,山西人開始向河南、河北等華北地區大量移民,也就牽引出了“若問我故鄉,山西大槐樹”那傳之久遠的身份認同。

直到現在,林州,雖然地處河南,它的主要方言卻是山西話,官方說法是“晉語邯新片磁漳小片”,這當然是因為現在的林州人,大都是元末明初及其後歲月中,從山西大量移民的後代。

由於林州地處山區,與外溝通比較困難,他們也就一直說山西話了。

例如“圪”[kəɁ³]這個字,在林州方言中,可以前綴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甚至也可以和量詞和擬聲詞結合,變化多端,同樣一個字不但發音與河南話很不一樣,在用法上也比北方方言複雜得多。

在平原地區的移民,由於長期與當地人混居,語言也就慢慢融合了。河南話的主體方言屬於北方官話,與現在的普通話接近。

操北方官話的同學,與林州人打過交道,一定對他們的方言印象深刻,那真是“豫雞晉鴨雞同鴨講”。

為什麼中國的山區,條件如此惡劣,還有許多人世代居住?我想大抵是因為,此間無“苛政猛於虎”,遠兵匪避戰火,雖然日子清苦,卻可以苟且偷生於亂世。

“桃花源”聽上去挺美,其實日子真是苦哈哈,林州大概就是這樣的去處了。

遠離塵囂的林州,古名隆慮,以山取名,《水經注》記得清楚。

東漢時避殤帝劉隆諱,改為林慮,到了金代,簡稱一字“林”州,明代又改為林縣,一直到民國。

1952年劃歸河南省安陽專區,1994年撤縣設立林州市,隸屬於安陽市。

地理位置上,它位於河南省最西北方的一角,太行山東麓,晉、冀、豫三省交界處,西依太行與山西省平順、壺關兩縣毗鄰,北臨潭河與河北省涉縣隔河相望,東與安陽縣、鶴壁市、淇縣接壤,南與輝縣、衛輝搭界,是一個“山嶽之地幾近全境二分之一”的山區縣級市。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縣誌載就在那林慮山上,還有金元末建造的寨子,“官民避兵於此,遺蹟猶在”。

雖然,避居山林能免於兵燹,但畢竟林州人多地少。

所以,大概自明清以來,林州人就有外出務工,“補貼家用”的傳統,而吃苦耐勞、艱苦奮鬥,應該都已經銘刻在DNA裡了,這恐怕也是紅旗渠能夠成功的一個“遠因”。

雖說是山區,苦了百年千年,可如今的林州人,那日子,美滋滋。

以一個山區縣級市,在全省的經濟卻是名列前茅,一百零幾個縣排名,近幾年都在十名上下。

最前幾名基本上是省城周邊的“鄭家軍”,下邊就是禹州、永城、偃師、長葛、林州等組成的第二梯隊了。在2010年還達到過第六名的高度。

以一個山區縣城,也並沒什麼重要的礦產資源,經濟形勢如此之好,憑什麼?避亂山區的山民後代哪裡來的這般能耐?

當然憑的是林州人一身本事和一身傲骨。

如果說太行山的苦日子塑造了林州人堅毅的品格和一雙巧手,那麼是紅旗渠賦予了林州人改天換地勇往直前的精神氣魄。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林州建築工程隊是林州的特產

時間進入改革開放,當年修渠“十萬大軍戰太行”,現在林州人要“十萬大軍出太行”了。

當年修建紅旗渠,不僅解決了灌溉問題、吃水問題,也大大提升了林州人的勞動技能、人力資本。

在紅旗渠工地練就了一身本事的林州漢子,走出太行山,天南海北,開始在各地的建築工地施展本領,創造財富。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據不完全統計,全國26 個省、市、自治區和近30個大中城市中,活躍著2200多個林州市的建築工程隊。

也門、科威特、卡塔爾、俄羅斯等國家也不乏林州人的身影。曾任天津市市長的李瑞環說過:“在天津驅車行駛幾分鐘, 就可以看到一座林縣人建築的工程。”

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張百發曾稱讚林州建築公司是他手下的八支“王牌軍”之一。2018年,北京市還舉辦了林州人的專場老鄉相親會,可見其人數不少。

直到今天,還有許多林州人的建築隊活躍在海內外。

能吃苦、技術硬、管理嚴,是林州建築工程隊的金招牌,這是艱苦奮鬥改天換地的紅旗渠精神,在市場經濟下的“改頭換面”,從前掄鐵錘,舞泥子換來的只是工分,如今這招招式式可以“點鐵成金”,換來花花綠綠的鈔票啦。

建築業成為林州的支柱產業,解決了林州人的溫飽和就業,為工業發展積累了資金,也使林州人接觸了大城市,開了眼界,受了現代生活的薰陶。

建築工人回到家鄉,也帶動了林州的城市發展。

進入21世紀,林州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越來越好。2015年,林州市工業總產值1153億元,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機械鑄造、建材、輕紡、醫藥化工、農副產品加工六大產業為主的工業體系,還走出了“林州重工”這樣的上市公司。

林州還大力發展產業園區,建設了“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現入駐企業420家,屬於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並連續三年入選河南省十強產業聚集區。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現在的林州(攝影:郭永明)

鄉鎮企業也仍然實力雄厚,靠著多年的積累和穩定的發展,2015年,河南省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正式發佈《2015河南省百強鄉鎮評價報告》,林州市的姚村、陵陽、城郊、橫水和河順5個鄉鎮進入百強行列。

林州市獲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考核評價先進縣(市),被確定為全國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

不僅工業在發展,城市也在擴大,現在林州市有100萬人口,城區人口30多萬。市區高樓林立、街道整潔,全世界搞建設的林州人現在是“十萬大軍美太行”,把家鄉“整”得美不勝收。


"

提起林州,外省人也許不熟悉,河南人卻會條件反射一般想起紅旗渠。

這一條“人工天河”,引來了漳河水,灌溉了農田,也澆灌了林州人的心田。時至今日,紅旗渠早已不只是那個“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它成為林州的“胎記”,林州人的冠冕,就連林州市的政府網站都叫紅旗渠網。還有紅旗渠的香菸,紅旗渠的白酒,甚至紅旗渠學院,不一而足。

紅旗渠,就像“靈珠”附體一般,徹底“昇華”了林州人的精神。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劉京廣|文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之前,還有很多水利工程

大概紅旗渠比林州更為全國人民所知,而這一切,還要從六十多年前那個叫楊貴的年輕人說起。

1954年,26歲的楊貴被任命為林縣縣委書記,這是一名曾經戰鬥在太行山上的游擊隊員,戰爭歲月裡,他就聽說過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由於打不出水井,或井水少,許多林縣人只好常年挑水吃,山路崎嶇何其艱難。水如此金貴,除了飲水澆地,又能有多少富餘?

缺水,老百姓常年累月不洗衣服不洗臉,只有婚喪嫁娶逢年節時,才捨得舀上一瓢水,全家洗個臉好見人,洗完的水還要澄清,再用一次,最後才拿去喂牲口喝。

林縣的姑娘嫁人,不圖你家有錢有地,就圖你家有水洗臉。

缺水,衛生條件就差,致使各種地方病、傳染病時有發生,人民苦不堪言。直到今天,林州仍然是中國食管癌的高發地區,這跟當地的飲水飲食習慣大有關係。

楊貴上任以後,深感林縣人民用水之難,心想當年兵荒馬亂也就罷了,如今全國都在大搞社會主義建設,難道黨人還要看著林縣人民受這缺水之苦嗎?還要看著老百姓家家戶戶去向龍王廟磕頭祈雨嗎?

楊貴想到哪幹到哪,從上任開始,就著手修建各種小水利工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其實在1949年之後,林縣就已經開始修建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在1955年,全縣更是修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這些蓄水池可以在雨季裡儲存雨水,到枯水期用以灌溉,與之配套的還有一定里程的凹槽和暗渠,使雨水可以儘量多地流進蓄水池中。

1955年冬到1956年9月,楊貴為首的林縣縣委又領導組織修建了淇河河畔的淇河渠,使之成為林縣南部最重要的引水工程。

在這些工作中,楊貴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他心中也已盤算起了更大更多的水利計劃,並向上級作了彙報,也得到了肯定。

根據全國山區工作座談會議精神,1957年12月,楊貴主持召開了中共林縣第二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會上作了《全黨動手,全民動員,苦戰五年,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報告。

這次會議,讓全縣的黨員幹部動員起來,帶動全縣人民開啟了大興水利、“愚公移山”的偉大事業。

到1959年底,全縣已建成中小型渠道1634條,水庫36座,其中縣辦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34座,池塘蓄水池2397個,打井三萬多口,有效灌溉面積達20.1萬畝。

通過這些中小型水利建設,林縣人嚐到了甜頭,也練出了膽量,摩拳擦掌,準備更大的建設。

楊貴領導下的林縣黨委,也沒有因為些許成績而沾沾自喜,雖然蓄水工程有了起色,但是要改變靠天吃飯的根本狀況,還要再接再厲,徹底解決水源問題。

1959年5月,楊貴等黨委領導已經開始了為尋找新水源的調查研究。經過細緻的實地勘測,最後縣委調查組決定“引漳入林”,即將山西省平順縣的濁漳水,通過擴建天橋渠,使北水自高處而下,南調引入林縣。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中立者為楊貴

初步計劃已經成形,1959年8月,楊貴在鄭州開會,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主席,受到了更大的鼓舞。

會議期間,也向省委主管水利的領導彙報了“引漳入林”的設想,並著手開始安排縣裡的具體工作。

又經過半年左右的具體研究、規劃、上報,與山西省協調,到1960年初,“引漳入林”工程準備開工。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59年11月,毛澤東在新鄉火車站接見中共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

1960年2月10日,中共林縣縣委、“引漳入林”總指揮部召開了廣播誓師大會,工程正式啟動。引漳入林修建的就是紅旗渠。

工程開工,楊貴長舒一口氣,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從此,他進入了更為緊張的施工管理工作,就這樣一直工作下去。

楊貴就是這麼實在,直到晚年,他仍是簡簡單單地說,“就是要實事求是的為群眾辦實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如今已成為赫赫有名的水利工程和精神符號,但從楊貴和林縣人民的工作歷程看來,它的修建絕不是拍腦門的決定,與同時期“大躍進”中的浮誇工程更有霄壤之別,它是林縣人民,在幾年水利工程的實踐中摸爬滾打,逐漸趟出來金光大道。

紅旗渠精神,也絕不僅僅是一往無前,安排河山的蠻勁,它更涉及許多細緻入微的施工和管理工作,後勤保障、用水分配等等經濟問題。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給紅旗渠算一筆經濟賬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勢把山河重安排。”豪言壯語誰都會喊,現場施工可就要一釺一錘敲,一磚一石砌,絲毫馬虎不得。

在紅旗渠的修建中,湧現了太多的英雄事蹟,工程師吳祖太、醫生李茂德,在檢查施工險情時犧牲。

女勞動模範李改雲,“土工程師”路銀,青年洞管理所所長、特等勞模任羊成等等,是這樣一群優秀而認真的人成就了紅旗渠的偉業。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小人書中的修渠英雄

已經有許多文章介紹這些滿腔熱血的修渠英雄,但在英雄人物的背後,也有容易被忽視的,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發揮著“運籌帷幄”、穩定軍心的作用。

在總體規劃上,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按照縣委部署,總指揮部將渠首到分水嶺70多公里的乾渠任務打樁分界,分配到全縣15個公社(相當於鄉),3.7萬名民工分段進行,這其中學生6010人,婦女8687人。

隨著工程的展開,到三條幹渠施工時,一般出勞力3萬人,佔受益社隊勞力的17.2%。支渠以下田間配套施工時,出勤勞力達4萬人,佔受益社隊勞力總數的23%。為了保證勞動效率,民工一般一個月或兩三個月輪換一次,交替輪換使施工隊伍保持相對穩定。

所以,紅旗渠,絕非印象中的那一條孤渠,實際上它是一個普及到各個公社各個鄉村,從“大動脈”到“毛細血管”的水利工程,而施工中的普遍輪換工作制,使全縣大多數的勞力都參與到紅旗渠的建設之中,幾乎每個勞力都可以得到施工鍛鍊和學習技術的機會。分段施工,各自為戰,也加速了工期進度。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大躍進”及公社化時期,林州“發行”的覺悟票,全國罕見。公社對勞動好、踏實、幹勁大的,發紅票;對勞動差、沒幹勁、不能按時上工、下工的發綠票

建設紅旗渠是全縣的頭等大事,百年大計,乾渠修建時,無論受益或不受益的社隊都參加了修建。

從1960年10月總乾渠二期工程期,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在修渠勞力安排上,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按工程任務量和公社受益面積的大小,將任務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公社,再落實到各大隊。各公社、隊妥善平衡勞力,平時固定專人堅持,到了農閒大搞競賽突擊,既保證了農時,又不耽誤工時。

總指揮部還根據工作難易制定了統一勞動定額,並和民工切身利益掛鉤,以定額工作量補助生活費和糧食。

同時,實行個人“勞動定額”包工制,每天的任務當天包,當天收,按件計工,超額了可以多記工分。民工修建紅旗渠,勞動一天本來就計算工分,加上超額的獎勵,到了月底核實工數,多勞多得,這樣就大大激勵了民工的勞動熱情。

要知道1960年,正是國家三年困難時期。1959年開始,河南省各地出現大旱,安陽地區也是重災區,許多地方已經普遍缺糧。

而前兩年,楊貴頂住壓力,不虛報產量,不隨大流不搞浮誇,雖然當時受到批判,可在1960年,為縣裡多留了3000萬斤儲備糧。即使如此在1960年冬,紅旗渠除了留下少數精幹繼續施工外,其餘全部返回生產隊進入百日休整。

施工需要保證質量,疲勞工作會造成更多的事故,也影響工程質量,所以在當時特殊環境下,適時的休整非常必要。

為了保障施工進行,1961年,林縣的農業稅實徵從2466萬斤下降為997.4萬斤,其後幾年,也都在一千多萬斤,這樣就給各公社和農民留下了更多的口糧

紅旗渠作為民辦公助的水利工程,在前期的乾渠修建中,沒有國家專項撥款,所以保證本地糧食存留當地,是紅旗渠能夠順利修建的重要制度因素。

在20世紀70年代,當紅旗渠成為全國聞名的“紅色工程”後,已經有新聞記者和電影工作者開始“跟拍”這了不起的大工程。

周恩來總理也曾自豪地告訴外賓:“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

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來中國拍《中國》,也要不辭勞苦,到林縣拍一下這人造天河和苦幹加巧幹的林縣人。

這種備受矚目的“明星效應”,可能也是紅旗渠能夠繼續順利完工的“制度”保證。

但是,在紅旗渠修建的前期全靠自力更生,一直比較缺錢。

為了開源,1963年,縣人民委員會成立勞力管理組,組織建築隊外出承攬工程掙錢,縣和公社收取建築隊收入的2%,作為管理費,補充修建紅旗渠的資金不足。

今日觀之,這些能工巧匠,好像已經完成了“未來的預演”。

1964年12月1日,紅旗渠總乾渠全線開通,12月31日,總乾渠全線首次放水成功。

配套工程和水資源管理工作隨之展開,1965年,林縣成立紅旗渠管理所,對所有農田水利設備統籌管理,其後還按照農業用水多少向各公社收取水費,以此作為紅旗渠管理經費的主要來源。

這種有償服務,提高效率,促進節水的舉措在當時也算是比較先進。到20世紀90年代,紅旗渠的水還供給到工業上,促進了林縣工業的發展。

之前為了修建紅旗渠,配套修建的水泥廠、機械廠等小工業,也成為林縣鄉鎮企業的發端。可以說,紅旗渠保證了農業,也帶動了工業。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66年,紅旗渠三大幹渠全面竣工,1969年,配套工程基本完成。經過十年建設,紅旗渠乾渠、分乾渠、支渠、斗渠合計長1525.6公里,沿渠還有大小水電站和提水站,灌溉面積50萬畝,成為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

從此,林縣的旱地都成了水澆地,林縣人吃水再也不用愁。紅旗渠水量豐富,多年灌溉,還造成當地地下水水位上升,現在打井也不愁沒水了。

十年奮鬥,林縣人修建了紅旗渠,紅旗渠成就了林縣人。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河南林州人,說的卻是山西話

紅旗渠建成了,林州人再也不用靠天吃飯。林州人創下如此驚動天地的偉業,他們到底是怎樣“一群人”?

這又是一個說來話長的故事,現在林州的年輕人恐怕也不熟悉了。長話短說,傳說明朝的開國大將胡大海,這個紅毛猩猩的兒子,為了報復在林縣的慘遭歧視,在太行山下大開殺戒,血洗林縣,造成十室九空的局面。

故事有些無稽,但卻體現了史實。元末明初的戰爭,造成了華北地區普遍而巨大的人口損失,此後,山西人開始向河南、河北等華北地區大量移民,也就牽引出了“若問我故鄉,山西大槐樹”那傳之久遠的身份認同。

直到現在,林州,雖然地處河南,它的主要方言卻是山西話,官方說法是“晉語邯新片磁漳小片”,這當然是因為現在的林州人,大都是元末明初及其後歲月中,從山西大量移民的後代。

由於林州地處山區,與外溝通比較困難,他們也就一直說山西話了。

例如“圪”[kəɁ³]這個字,在林州方言中,可以前綴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甚至也可以和量詞和擬聲詞結合,變化多端,同樣一個字不但發音與河南話很不一樣,在用法上也比北方方言複雜得多。

在平原地區的移民,由於長期與當地人混居,語言也就慢慢融合了。河南話的主體方言屬於北方官話,與現在的普通話接近。

操北方官話的同學,與林州人打過交道,一定對他們的方言印象深刻,那真是“豫雞晉鴨雞同鴨講”。

為什麼中國的山區,條件如此惡劣,還有許多人世代居住?我想大抵是因為,此間無“苛政猛於虎”,遠兵匪避戰火,雖然日子清苦,卻可以苟且偷生於亂世。

“桃花源”聽上去挺美,其實日子真是苦哈哈,林州大概就是這樣的去處了。

遠離塵囂的林州,古名隆慮,以山取名,《水經注》記得清楚。

東漢時避殤帝劉隆諱,改為林慮,到了金代,簡稱一字“林”州,明代又改為林縣,一直到民國。

1952年劃歸河南省安陽專區,1994年撤縣設立林州市,隸屬於安陽市。

地理位置上,它位於河南省最西北方的一角,太行山東麓,晉、冀、豫三省交界處,西依太行與山西省平順、壺關兩縣毗鄰,北臨潭河與河北省涉縣隔河相望,東與安陽縣、鶴壁市、淇縣接壤,南與輝縣、衛輝搭界,是一個“山嶽之地幾近全境二分之一”的山區縣級市。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縣誌載就在那林慮山上,還有金元末建造的寨子,“官民避兵於此,遺蹟猶在”。

雖然,避居山林能免於兵燹,但畢竟林州人多地少。

所以,大概自明清以來,林州人就有外出務工,“補貼家用”的傳統,而吃苦耐勞、艱苦奮鬥,應該都已經銘刻在DNA裡了,這恐怕也是紅旗渠能夠成功的一個“遠因”。

雖說是山區,苦了百年千年,可如今的林州人,那日子,美滋滋。

以一個山區縣級市,在全省的經濟卻是名列前茅,一百零幾個縣排名,近幾年都在十名上下。

最前幾名基本上是省城周邊的“鄭家軍”,下邊就是禹州、永城、偃師、長葛、林州等組成的第二梯隊了。在2010年還達到過第六名的高度。

以一個山區縣城,也並沒什麼重要的礦產資源,經濟形勢如此之好,憑什麼?避亂山區的山民後代哪裡來的這般能耐?

當然憑的是林州人一身本事和一身傲骨。

如果說太行山的苦日子塑造了林州人堅毅的品格和一雙巧手,那麼是紅旗渠賦予了林州人改天換地勇往直前的精神氣魄。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林州建築工程隊是林州的特產

時間進入改革開放,當年修渠“十萬大軍戰太行”,現在林州人要“十萬大軍出太行”了。

當年修建紅旗渠,不僅解決了灌溉問題、吃水問題,也大大提升了林州人的勞動技能、人力資本。

在紅旗渠工地練就了一身本事的林州漢子,走出太行山,天南海北,開始在各地的建築工地施展本領,創造財富。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據不完全統計,全國26 個省、市、自治區和近30個大中城市中,活躍著2200多個林州市的建築工程隊。

也門、科威特、卡塔爾、俄羅斯等國家也不乏林州人的身影。曾任天津市市長的李瑞環說過:“在天津驅車行駛幾分鐘, 就可以看到一座林縣人建築的工程。”

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張百發曾稱讚林州建築公司是他手下的八支“王牌軍”之一。2018年,北京市還舉辦了林州人的專場老鄉相親會,可見其人數不少。

直到今天,還有許多林州人的建築隊活躍在海內外。

能吃苦、技術硬、管理嚴,是林州建築工程隊的金招牌,這是艱苦奮鬥改天換地的紅旗渠精神,在市場經濟下的“改頭換面”,從前掄鐵錘,舞泥子換來的只是工分,如今這招招式式可以“點鐵成金”,換來花花綠綠的鈔票啦。

建築業成為林州的支柱產業,解決了林州人的溫飽和就業,為工業發展積累了資金,也使林州人接觸了大城市,開了眼界,受了現代生活的薰陶。

建築工人回到家鄉,也帶動了林州的城市發展。

進入21世紀,林州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越來越好。2015年,林州市工業總產值1153億元,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機械鑄造、建材、輕紡、醫藥化工、農副產品加工六大產業為主的工業體系,還走出了“林州重工”這樣的上市公司。

林州還大力發展產業園區,建設了“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現入駐企業420家,屬於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並連續三年入選河南省十強產業聚集區。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現在的林州(攝影:郭永明)

鄉鎮企業也仍然實力雄厚,靠著多年的積累和穩定的發展,2015年,河南省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正式發佈《2015河南省百強鄉鎮評價報告》,林州市的姚村、陵陽、城郊、橫水和河順5個鄉鎮進入百強行列。

林州市獲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考核評價先進縣(市),被確定為全國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

不僅工業在發展,城市也在擴大,現在林州市有100萬人口,城區人口30多萬。市區高樓林立、街道整潔,全世界搞建設的林州人現在是“十萬大軍美太行”,把家鄉“整”得美不勝收。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如今林州人的日子好過了,村村鎮鎮交通方便,安陽到林州的“安林城際鐵路”也已經提上日程。未來,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林州將迎來新的商機。

現在,要是來到林州旅遊,各處景點那可有的逛。如今紅旗渠已成了林州旅遊的招牌,也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那是一定要去看一看。

若是要看自然風光,最好去那太行大峽谷,有山有水,群峰崢嶸,水勢湍急,玩個漂流很是合適。在林慮山還有國際滑翔基地,膽子大的不妨去飛上一圈。林州興國寺、惠明寺也很值得一看。

撫今追昔,當年躲進太行的山民,修了一個渠,富了一座城,從此長了本事,再後來走出太行又長了見識。

說來說去,林州的美好來自林州人不懈地奮鬥。

林州沒有什麼特產,林州的特產就是林州人。

主要參考資料:

林州市紅旗渠志編纂委員會:《紅旗渠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

民國張鳳台修李見荃等纂,民國二十一年石印本影印《林縣誌》,成文出版社印行,1968年。

林州市財政局、林州市史志辦編:《林州財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張震、高志強:《紅旗渠:民族精神的脊樑——專訪紅旗渠工程總指揮楊貴》,《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5年第7期。

河南省食管癌病因學預防研究協作組:《我國林縣食管癌高發區病因學預防研究成效顯著》,《中華腫瘤雜誌》2006年8月第28卷第8期。

林州市政府網站http://www.linzhou.gov.cn/

(圖片來源於網絡)


//////////


劉京廣

鄭州人,住在京廣路,愛吃燴麵,愛電影

豫記·河南新地標系列文章

"

提起林州,外省人也許不熟悉,河南人卻會條件反射一般想起紅旗渠。

這一條“人工天河”,引來了漳河水,灌溉了農田,也澆灌了林州人的心田。時至今日,紅旗渠早已不只是那個“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它成為林州的“胎記”,林州人的冠冕,就連林州市的政府網站都叫紅旗渠網。還有紅旗渠的香菸,紅旗渠的白酒,甚至紅旗渠學院,不一而足。

紅旗渠,就像“靈珠”附體一般,徹底“昇華”了林州人的精神。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劉京廣|文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之前,還有很多水利工程

大概紅旗渠比林州更為全國人民所知,而這一切,還要從六十多年前那個叫楊貴的年輕人說起。

1954年,26歲的楊貴被任命為林縣縣委書記,這是一名曾經戰鬥在太行山上的游擊隊員,戰爭歲月裡,他就聽說過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由於打不出水井,或井水少,許多林縣人只好常年挑水吃,山路崎嶇何其艱難。水如此金貴,除了飲水澆地,又能有多少富餘?

缺水,老百姓常年累月不洗衣服不洗臉,只有婚喪嫁娶逢年節時,才捨得舀上一瓢水,全家洗個臉好見人,洗完的水還要澄清,再用一次,最後才拿去喂牲口喝。

林縣的姑娘嫁人,不圖你家有錢有地,就圖你家有水洗臉。

缺水,衛生條件就差,致使各種地方病、傳染病時有發生,人民苦不堪言。直到今天,林州仍然是中國食管癌的高發地區,這跟當地的飲水飲食習慣大有關係。

楊貴上任以後,深感林縣人民用水之難,心想當年兵荒馬亂也就罷了,如今全國都在大搞社會主義建設,難道黨人還要看著林縣人民受這缺水之苦嗎?還要看著老百姓家家戶戶去向龍王廟磕頭祈雨嗎?

楊貴想到哪幹到哪,從上任開始,就著手修建各種小水利工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其實在1949年之後,林縣就已經開始修建一些小型水利工程。在1955年,全縣更是修建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蓄水池,這些蓄水池可以在雨季裡儲存雨水,到枯水期用以灌溉,與之配套的還有一定里程的凹槽和暗渠,使雨水可以儘量多地流進蓄水池中。

1955年冬到1956年9月,楊貴為首的林縣縣委又領導組織修建了淇河河畔的淇河渠,使之成為林縣南部最重要的引水工程。

在這些工作中,楊貴積累了經驗,增強了信心,他心中也已盤算起了更大更多的水利計劃,並向上級作了彙報,也得到了肯定。

根據全國山區工作座談會議精神,1957年12月,楊貴主持召開了中共林縣第二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會上作了《全黨動手,全民動員,苦戰五年,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報告。

這次會議,讓全縣的黨員幹部動員起來,帶動全縣人民開啟了大興水利、“愚公移山”的偉大事業。

到1959年底,全縣已建成中小型渠道1634條,水庫36座,其中縣辦中型水庫2座,小型水庫34座,池塘蓄水池2397個,打井三萬多口,有效灌溉面積達20.1萬畝。

通過這些中小型水利建設,林縣人嚐到了甜頭,也練出了膽量,摩拳擦掌,準備更大的建設。

楊貴領導下的林縣黨委,也沒有因為些許成績而沾沾自喜,雖然蓄水工程有了起色,但是要改變靠天吃飯的根本狀況,還要再接再厲,徹底解決水源問題。

1959年5月,楊貴等黨委領導已經開始了為尋找新水源的調查研究。經過細緻的實地勘測,最後縣委調查組決定“引漳入林”,即將山西省平順縣的濁漳水,通過擴建天橋渠,使北水自高處而下,南調引入林縣。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中立者為楊貴

初步計劃已經成形,1959年8月,楊貴在鄭州開會,第一次見到了毛澤東主席,受到了更大的鼓舞。

會議期間,也向省委主管水利的領導彙報了“引漳入林”的設想,並著手開始安排縣裡的具體工作。

又經過半年左右的具體研究、規劃、上報,與山西省協調,到1960年初,“引漳入林”工程準備開工。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59年11月,毛澤東在新鄉火車站接見中共林縣縣委第一書記楊貴

1960年2月10日,中共林縣縣委、“引漳入林”總指揮部召開了廣播誓師大會,工程正式啟動。引漳入林修建的就是紅旗渠。

工程開工,楊貴長舒一口氣,但這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從此,他進入了更為緊張的施工管理工作,就這樣一直工作下去。

楊貴就是這麼實在,直到晚年,他仍是簡簡單單地說,“就是要實事求是的為群眾辦實事。”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紅旗渠如今已成為赫赫有名的水利工程和精神符號,但從楊貴和林縣人民的工作歷程看來,它的修建絕不是拍腦門的決定,與同時期“大躍進”中的浮誇工程更有霄壤之別,它是林縣人民,在幾年水利工程的實踐中摸爬滾打,逐漸趟出來金光大道。

紅旗渠精神,也絕不僅僅是一往無前,安排河山的蠻勁,它更涉及許多細緻入微的施工和管理工作,後勤保障、用水分配等等經濟問題。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給紅旗渠算一筆經濟賬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壯志,勢把山河重安排。”豪言壯語誰都會喊,現場施工可就要一釺一錘敲,一磚一石砌,絲毫馬虎不得。

在紅旗渠的修建中,湧現了太多的英雄事蹟,工程師吳祖太、醫生李茂德,在檢查施工險情時犧牲。

女勞動模範李改雲,“土工程師”路銀,青年洞管理所所長、特等勞模任羊成等等,是這樣一群優秀而認真的人成就了紅旗渠的偉業。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小人書中的修渠英雄

已經有許多文章介紹這些滿腔熱血的修渠英雄,但在英雄人物的背後,也有容易被忽視的,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發揮著“運籌帷幄”、穩定軍心的作用。

在總體規劃上,為了加快施工進度,按照縣委部署,總指揮部將渠首到分水嶺70多公里的乾渠任務打樁分界,分配到全縣15個公社(相當於鄉),3.7萬名民工分段進行,這其中學生6010人,婦女8687人。

隨著工程的展開,到三條幹渠施工時,一般出勞力3萬人,佔受益社隊勞力的17.2%。支渠以下田間配套施工時,出勤勞力達4萬人,佔受益社隊勞力總數的23%。為了保證勞動效率,民工一般一個月或兩三個月輪換一次,交替輪換使施工隊伍保持相對穩定。

所以,紅旗渠,絕非印象中的那一條孤渠,實際上它是一個普及到各個公社各個鄉村,從“大動脈”到“毛細血管”的水利工程,而施工中的普遍輪換工作制,使全縣大多數的勞力都參與到紅旗渠的建設之中,幾乎每個勞力都可以得到施工鍛鍊和學習技術的機會。分段施工,各自為戰,也加速了工期進度。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大躍進”及公社化時期,林州“發行”的覺悟票,全國罕見。公社對勞動好、踏實、幹勁大的,發紅票;對勞動差、沒幹勁、不能按時上工、下工的發綠票

建設紅旗渠是全縣的頭等大事,百年大計,乾渠修建時,無論受益或不受益的社隊都參加了修建。

從1960年10月總乾渠二期工程期,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在修渠勞力安排上,按照“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按工程任務量和公社受益面積的大小,將任務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公社,再落實到各大隊。各公社、隊妥善平衡勞力,平時固定專人堅持,到了農閒大搞競賽突擊,既保證了農時,又不耽誤工時。

總指揮部還根據工作難易制定了統一勞動定額,並和民工切身利益掛鉤,以定額工作量補助生活費和糧食。

同時,實行個人“勞動定額”包工制,每天的任務當天包,當天收,按件計工,超額了可以多記工分。民工修建紅旗渠,勞動一天本來就計算工分,加上超額的獎勵,到了月底核實工數,多勞多得,這樣就大大激勵了民工的勞動熱情。

要知道1960年,正是國家三年困難時期。1959年開始,河南省各地出現大旱,安陽地區也是重災區,許多地方已經普遍缺糧。

而前兩年,楊貴頂住壓力,不虛報產量,不隨大流不搞浮誇,雖然當時受到批判,可在1960年,為縣裡多留了3000萬斤儲備糧。即使如此在1960年冬,紅旗渠除了留下少數精幹繼續施工外,其餘全部返回生產隊進入百日休整。

施工需要保證質量,疲勞工作會造成更多的事故,也影響工程質量,所以在當時特殊環境下,適時的休整非常必要。

為了保障施工進行,1961年,林縣的農業稅實徵從2466萬斤下降為997.4萬斤,其後幾年,也都在一千多萬斤,這樣就給各公社和農民留下了更多的口糧

紅旗渠作為民辦公助的水利工程,在前期的乾渠修建中,沒有國家專項撥款,所以保證本地糧食存留當地,是紅旗渠能夠順利修建的重要制度因素。

在20世紀70年代,當紅旗渠成為全國聞名的“紅色工程”後,已經有新聞記者和電影工作者開始“跟拍”這了不起的大工程。

周恩來總理也曾自豪地告訴外賓:“新中國有兩大奇蹟,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

意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來中國拍《中國》,也要不辭勞苦,到林縣拍一下這人造天河和苦幹加巧幹的林縣人。

這種備受矚目的“明星效應”,可能也是紅旗渠能夠繼續順利完工的“制度”保證。

但是,在紅旗渠修建的前期全靠自力更生,一直比較缺錢。

為了開源,1963年,縣人民委員會成立勞力管理組,組織建築隊外出承攬工程掙錢,縣和公社收取建築隊收入的2%,作為管理費,補充修建紅旗渠的資金不足。

今日觀之,這些能工巧匠,好像已經完成了“未來的預演”。

1964年12月1日,紅旗渠總乾渠全線開通,12月31日,總乾渠全線首次放水成功。

配套工程和水資源管理工作隨之展開,1965年,林縣成立紅旗渠管理所,對所有農田水利設備統籌管理,其後還按照農業用水多少向各公社收取水費,以此作為紅旗渠管理經費的主要來源。

這種有償服務,提高效率,促進節水的舉措在當時也算是比較先進。到20世紀90年代,紅旗渠的水還供給到工業上,促進了林縣工業的發展。

之前為了修建紅旗渠,配套修建的水泥廠、機械廠等小工業,也成為林縣鄉鎮企業的發端。可以說,紅旗渠保證了農業,也帶動了工業。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1966年,紅旗渠三大幹渠全面竣工,1969年,配套工程基本完成。經過十年建設,紅旗渠乾渠、分乾渠、支渠、斗渠合計長1525.6公里,沿渠還有大小水電站和提水站,灌溉面積50萬畝,成為造福千秋的水利工程。

從此,林縣的旱地都成了水澆地,林縣人吃水再也不用愁。紅旗渠水量豐富,多年灌溉,還造成當地地下水水位上升,現在打井也不愁沒水了。

十年奮鬥,林縣人修建了紅旗渠,紅旗渠成就了林縣人。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河南林州人,說的卻是山西話

紅旗渠建成了,林州人再也不用靠天吃飯。林州人創下如此驚動天地的偉業,他們到底是怎樣“一群人”?

這又是一個說來話長的故事,現在林州的年輕人恐怕也不熟悉了。長話短說,傳說明朝的開國大將胡大海,這個紅毛猩猩的兒子,為了報復在林縣的慘遭歧視,在太行山下大開殺戒,血洗林縣,造成十室九空的局面。

故事有些無稽,但卻體現了史實。元末明初的戰爭,造成了華北地區普遍而巨大的人口損失,此後,山西人開始向河南、河北等華北地區大量移民,也就牽引出了“若問我故鄉,山西大槐樹”那傳之久遠的身份認同。

直到現在,林州,雖然地處河南,它的主要方言卻是山西話,官方說法是“晉語邯新片磁漳小片”,這當然是因為現在的林州人,大都是元末明初及其後歲月中,從山西大量移民的後代。

由於林州地處山區,與外溝通比較困難,他們也就一直說山西話了。

例如“圪”[kəɁ³]這個字,在林州方言中,可以前綴名詞、動詞和形容詞,甚至也可以和量詞和擬聲詞結合,變化多端,同樣一個字不但發音與河南話很不一樣,在用法上也比北方方言複雜得多。

在平原地區的移民,由於長期與當地人混居,語言也就慢慢融合了。河南話的主體方言屬於北方官話,與現在的普通話接近。

操北方官話的同學,與林州人打過交道,一定對他們的方言印象深刻,那真是“豫雞晉鴨雞同鴨講”。

為什麼中國的山區,條件如此惡劣,還有許多人世代居住?我想大抵是因為,此間無“苛政猛於虎”,遠兵匪避戰火,雖然日子清苦,卻可以苟且偷生於亂世。

“桃花源”聽上去挺美,其實日子真是苦哈哈,林州大概就是這樣的去處了。

遠離塵囂的林州,古名隆慮,以山取名,《水經注》記得清楚。

東漢時避殤帝劉隆諱,改為林慮,到了金代,簡稱一字“林”州,明代又改為林縣,一直到民國。

1952年劃歸河南省安陽專區,1994年撤縣設立林州市,隸屬於安陽市。

地理位置上,它位於河南省最西北方的一角,太行山東麓,晉、冀、豫三省交界處,西依太行與山西省平順、壺關兩縣毗鄰,北臨潭河與河北省涉縣隔河相望,東與安陽縣、鶴壁市、淇縣接壤,南與輝縣、衛輝搭界,是一個“山嶽之地幾近全境二分之一”的山區縣級市。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縣誌載就在那林慮山上,還有金元末建造的寨子,“官民避兵於此,遺蹟猶在”。

雖然,避居山林能免於兵燹,但畢竟林州人多地少。

所以,大概自明清以來,林州人就有外出務工,“補貼家用”的傳統,而吃苦耐勞、艱苦奮鬥,應該都已經銘刻在DNA裡了,這恐怕也是紅旗渠能夠成功的一個“遠因”。

雖說是山區,苦了百年千年,可如今的林州人,那日子,美滋滋。

以一個山區縣級市,在全省的經濟卻是名列前茅,一百零幾個縣排名,近幾年都在十名上下。

最前幾名基本上是省城周邊的“鄭家軍”,下邊就是禹州、永城、偃師、長葛、林州等組成的第二梯隊了。在2010年還達到過第六名的高度。

以一個山區縣城,也並沒什麼重要的礦產資源,經濟形勢如此之好,憑什麼?避亂山區的山民後代哪裡來的這般能耐?

當然憑的是林州人一身本事和一身傲骨。

如果說太行山的苦日子塑造了林州人堅毅的品格和一雙巧手,那麼是紅旗渠賦予了林州人改天換地勇往直前的精神氣魄。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林州建築工程隊是林州的特產

時間進入改革開放,當年修渠“十萬大軍戰太行”,現在林州人要“十萬大軍出太行”了。

當年修建紅旗渠,不僅解決了灌溉問題、吃水問題,也大大提升了林州人的勞動技能、人力資本。

在紅旗渠工地練就了一身本事的林州漢子,走出太行山,天南海北,開始在各地的建築工地施展本領,創造財富。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據不完全統計,全國26 個省、市、自治區和近30個大中城市中,活躍著2200多個林州市的建築工程隊。

也門、科威特、卡塔爾、俄羅斯等國家也不乏林州人的身影。曾任天津市市長的李瑞環說過:“在天津驅車行駛幾分鐘, 就可以看到一座林縣人建築的工程。”

北京市常務副市長張百發曾稱讚林州建築公司是他手下的八支“王牌軍”之一。2018年,北京市還舉辦了林州人的專場老鄉相親會,可見其人數不少。

直到今天,還有許多林州人的建築隊活躍在海內外。

能吃苦、技術硬、管理嚴,是林州建築工程隊的金招牌,這是艱苦奮鬥改天換地的紅旗渠精神,在市場經濟下的“改頭換面”,從前掄鐵錘,舞泥子換來的只是工分,如今這招招式式可以“點鐵成金”,換來花花綠綠的鈔票啦。

建築業成為林州的支柱產業,解決了林州人的溫飽和就業,為工業發展積累了資金,也使林州人接觸了大城市,開了眼界,受了現代生活的薰陶。

建築工人回到家鄉,也帶動了林州的城市發展。

進入21世紀,林州的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越來越好。2015年,林州市工業總產值1153億元,初步形成了以冶金、機械鑄造、建材、輕紡、醫藥化工、農副產品加工六大產業為主的工業體系,還走出了“林州重工”這樣的上市公司。

林州還大力發展產業園區,建設了“紅旗渠經濟技術開發區”,現入駐企業420家,屬於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並連續三年入選河南省十強產業聚集區。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現在的林州(攝影:郭永明)

鄉鎮企業也仍然實力雄厚,靠著多年的積累和穩定的發展,2015年,河南省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正式發佈《2015河南省百強鄉鎮評價報告》,林州市的姚村、陵陽、城郊、橫水和河順5個鄉鎮進入百強行列。

林州市獲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考核評價先進縣(市),被確定為全國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

不僅工業在發展,城市也在擴大,現在林州市有100萬人口,城區人口30多萬。市區高樓林立、街道整潔,全世界搞建設的林州人現在是“十萬大軍美太行”,把家鄉“整”得美不勝收。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如今林州人的日子好過了,村村鎮鎮交通方便,安陽到林州的“安林城際鐵路”也已經提上日程。未來,隨著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林州將迎來新的商機。

現在,要是來到林州旅遊,各處景點那可有的逛。如今紅旗渠已成了林州旅遊的招牌,也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那是一定要去看一看。

若是要看自然風光,最好去那太行大峽谷,有山有水,群峰崢嶸,水勢湍急,玩個漂流很是合適。在林慮山還有國際滑翔基地,膽子大的不妨去飛上一圈。林州興國寺、惠明寺也很值得一看。

撫今追昔,當年躲進太行的山民,修了一個渠,富了一座城,從此長了本事,再後來走出太行又長了見識。

說來說去,林州的美好來自林州人不懈地奮鬥。

林州沒有什麼特產,林州的特產就是林州人。

主要參考資料:

林州市紅旗渠志編纂委員會:《紅旗渠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5年。

民國張鳳台修李見荃等纂,民國二十一年石印本影印《林縣誌》,成文出版社印行,1968年。

林州市財政局、林州市史志辦編:《林州財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張震、高志強:《紅旗渠:民族精神的脊樑——專訪紅旗渠工程總指揮楊貴》,《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5年第7期。

河南省食管癌病因學預防研究協作組:《我國林縣食管癌高發區病因學預防研究成效顯著》,《中華腫瘤雜誌》2006年8月第28卷第8期。

林州市政府網站http://www.linzhou.gov.cn/

(圖片來源於網絡)


//////////


劉京廣

鄭州人,住在京廣路,愛吃燴麵,愛電影

豫記·河南新地標系列文章

一水興邦紅旗渠,太行走出林州人

豫記·甄選河南好物

在微信中搜索salome1203,添加小祕書微信

進入“豫記·河南好物群”,獲取更多豫地風物。

(添加時請備註“豫地風物”)

歡 迎 投 稿

郵箱 [email protected]

豫記系頭條號簽約作者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salome1203​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