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們是林震,後來卻成了劉世吾'

林震 王蒙 人生第一份工作 小說 阿肖自習室 2019-09-14
"

王蒙在《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一文中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到組織部工作的故事。這個故事意在揭露官僚主義作風,但讀完小說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組織部裡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消極的做事態度,而是作者對林震與劉世吾的塑造。

01.現在的你是林震,還是劉世吾?

林震是初入組織部的新人,他懷著對革命事業的滿腔熱情投入工作,看到作風問題勇於提出,積極與消極怠工的行為作鬥爭,希望能夠憑藉自己的力量改變整個環境。他整個人的形象雖然比較臉譜化,卻像極了兒時的自己,簡單直接,沒有複雜的心思,沒有面對不同人呈現不同形象的多面化。

"

王蒙在《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一文中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到組織部工作的故事。這個故事意在揭露官僚主義作風,但讀完小說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組織部裡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消極的做事態度,而是作者對林震與劉世吾的塑造。

01.現在的你是林震,還是劉世吾?

林震是初入組織部的新人,他懷著對革命事業的滿腔熱情投入工作,看到作風問題勇於提出,積極與消極怠工的行為作鬥爭,希望能夠憑藉自己的力量改變整個環境。他整個人的形象雖然比較臉譜化,卻像極了兒時的自己,簡單直接,沒有複雜的心思,沒有面對不同人呈現不同形象的多面化。

曾經我們是林震,後來卻成了劉世吾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作者:王蒙

劉世吾飽滿立體的形象跟林震的單一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聰明世故,看事通透,工作能力強,認真做事時乾淨利落,絕不拖泥帶水,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認識到世界上的事情並不是會都呈現自己所期待的模樣,漸漸明白這個世界上的人並非非黑即白,漸漸意識到工作的不徹底不是一兩個人造成的,而是整個環境造成的。他覺得憑藉自己的力量無法改變什麼,於是慢慢變得消極且圓滑,開始適應官僚作風嚴重的環境。後來的他即使能夠一眼洞穿問題所在,也只願對其抱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直到事情被強制要求解決,才會發揮自己超強的工作能力,快速採取行動。

看到文章中圓滑通透的劉世吾,我不由想到了自己和身邊的人。劉世吾身上那種對生活的淡漠,對陋習的寬容就如同現在的我們,明明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卻不會第一時間站出來,永遠抱著旁觀者的態度看事態發展。

"

王蒙在《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一文中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到組織部工作的故事。這個故事意在揭露官僚主義作風,但讀完小說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組織部裡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消極的做事態度,而是作者對林震與劉世吾的塑造。

01.現在的你是林震,還是劉世吾?

林震是初入組織部的新人,他懷著對革命事業的滿腔熱情投入工作,看到作風問題勇於提出,積極與消極怠工的行為作鬥爭,希望能夠憑藉自己的力量改變整個環境。他整個人的形象雖然比較臉譜化,卻像極了兒時的自己,簡單直接,沒有複雜的心思,沒有面對不同人呈現不同形象的多面化。

曾經我們是林震,後來卻成了劉世吾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作者:王蒙

劉世吾飽滿立體的形象跟林震的單一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聰明世故,看事通透,工作能力強,認真做事時乾淨利落,絕不拖泥帶水,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認識到世界上的事情並不是會都呈現自己所期待的模樣,漸漸明白這個世界上的人並非非黑即白,漸漸意識到工作的不徹底不是一兩個人造成的,而是整個環境造成的。他覺得憑藉自己的力量無法改變什麼,於是慢慢變得消極且圓滑,開始適應官僚作風嚴重的環境。後來的他即使能夠一眼洞穿問題所在,也只願對其抱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直到事情被強制要求解決,才會發揮自己超強的工作能力,快速採取行動。

看到文章中圓滑通透的劉世吾,我不由想到了自己和身邊的人。劉世吾身上那種對生活的淡漠,對陋習的寬容就如同現在的我們,明明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卻不會第一時間站出來,永遠抱著旁觀者的態度看事態發展。

曾經我們是林震,後來卻成了劉世吾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作者:王蒙

在社會上工作生活,看到遊走於灰色地帶的行徑,我們總是能不管就不管,最好就是裝作從不知情,或者安慰自己世界就是這樣子的,哪裡有絕對的黑,絕對的白,習慣就好。

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成為了這樣?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認為既然憑藉個人力量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不如就讓自己徹底融入它?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把面對世界的冷漠與圓滑標榜為“成熟”?

02.真正的成熟不是摒棄“幼稚”

有人看《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評論道:“林震太幼稚。”可是這份幼稚,不就是人類制定法律和各種規章制度的動力嗎?如果人人都像劉世吾一般“成熟”到可以容忍任何缺陷,能夠隨遇而安,那麼我們還要這些限制自由的條條框框來幹什麼呢?

"

王蒙在《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一文中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到組織部工作的故事。這個故事意在揭露官僚主義作風,但讀完小說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組織部裡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消極的做事態度,而是作者對林震與劉世吾的塑造。

01.現在的你是林震,還是劉世吾?

林震是初入組織部的新人,他懷著對革命事業的滿腔熱情投入工作,看到作風問題勇於提出,積極與消極怠工的行為作鬥爭,希望能夠憑藉自己的力量改變整個環境。他整個人的形象雖然比較臉譜化,卻像極了兒時的自己,簡單直接,沒有複雜的心思,沒有面對不同人呈現不同形象的多面化。

曾經我們是林震,後來卻成了劉世吾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作者:王蒙

劉世吾飽滿立體的形象跟林震的單一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聰明世故,看事通透,工作能力強,認真做事時乾淨利落,絕不拖泥帶水,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認識到世界上的事情並不是會都呈現自己所期待的模樣,漸漸明白這個世界上的人並非非黑即白,漸漸意識到工作的不徹底不是一兩個人造成的,而是整個環境造成的。他覺得憑藉自己的力量無法改變什麼,於是慢慢變得消極且圓滑,開始適應官僚作風嚴重的環境。後來的他即使能夠一眼洞穿問題所在,也只願對其抱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直到事情被強制要求解決,才會發揮自己超強的工作能力,快速採取行動。

看到文章中圓滑通透的劉世吾,我不由想到了自己和身邊的人。劉世吾身上那種對生活的淡漠,對陋習的寬容就如同現在的我們,明明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卻不會第一時間站出來,永遠抱著旁觀者的態度看事態發展。

曾經我們是林震,後來卻成了劉世吾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作者:王蒙

在社會上工作生活,看到遊走於灰色地帶的行徑,我們總是能不管就不管,最好就是裝作從不知情,或者安慰自己世界就是這樣子的,哪裡有絕對的黑,絕對的白,習慣就好。

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成為了這樣?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認為既然憑藉個人力量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不如就讓自己徹底融入它?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把面對世界的冷漠與圓滑標榜為“成熟”?

02.真正的成熟不是摒棄“幼稚”

有人看《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評論道:“林震太幼稚。”可是這份幼稚,不就是人類制定法律和各種規章制度的動力嗎?如果人人都像劉世吾一般“成熟”到可以容忍任何缺陷,能夠隨遇而安,那麼我們還要這些限制自由的條條框框來幹什麼呢?

曾經我們是林震,後來卻成了劉世吾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作者:王蒙

在電影《艋舺》裡有一句臺詞“小時候我們都以為自己是風,長大後才發現自己只是草。”風有撼動一切的力量,所以面對假醜惡可以毫無畏懼,草軟弱無力,所以只能隨風搖擺,面對世界的醜態只能怯懦閃躲。

小的時候無知,所以無畏,總以為自己是人群中最特別的一個,所以面對生活中的看不慣可以挺身而出,直到長大了才明白,自己很渺小,只是人群中最普通的一個,所以努力隱藏起曾經的鋒芒,盡力穿上“迷彩服”,讓自己與周圍環境融於一體。

我們失去了曾經面對生活的熱情,從一個無所畏懼的戰士,成了一隻躲躲藏藏的蜥蜴。

"

王蒙在《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一文中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年輕人到組織部工作的故事。這個故事意在揭露官僚主義作風,但讀完小說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組織部裡複雜的人際關係與消極的做事態度,而是作者對林震與劉世吾的塑造。

01.現在的你是林震,還是劉世吾?

林震是初入組織部的新人,他懷著對革命事業的滿腔熱情投入工作,看到作風問題勇於提出,積極與消極怠工的行為作鬥爭,希望能夠憑藉自己的力量改變整個環境。他整個人的形象雖然比較臉譜化,卻像極了兒時的自己,簡單直接,沒有複雜的心思,沒有面對不同人呈現不同形象的多面化。

曾經我們是林震,後來卻成了劉世吾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作者:王蒙

劉世吾飽滿立體的形象跟林震的單一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聰明世故,看事通透,工作能力強,認真做事時乾淨利落,絕不拖泥帶水,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認識到世界上的事情並不是會都呈現自己所期待的模樣,漸漸明白這個世界上的人並非非黑即白,漸漸意識到工作的不徹底不是一兩個人造成的,而是整個環境造成的。他覺得憑藉自己的力量無法改變什麼,於是慢慢變得消極且圓滑,開始適應官僚作風嚴重的環境。後來的他即使能夠一眼洞穿問題所在,也只願對其抱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直到事情被強制要求解決,才會發揮自己超強的工作能力,快速採取行動。

看到文章中圓滑通透的劉世吾,我不由想到了自己和身邊的人。劉世吾身上那種對生活的淡漠,對陋習的寬容就如同現在的我們,明明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卻不會第一時間站出來,永遠抱著旁觀者的態度看事態發展。

曾經我們是林震,後來卻成了劉世吾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作者:王蒙

在社會上工作生活,看到遊走於灰色地帶的行徑,我們總是能不管就不管,最好就是裝作從不知情,或者安慰自己世界就是這樣子的,哪裡有絕對的黑,絕對的白,習慣就好。

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成為了這樣?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認為既然憑藉個人力量不能改變這個世界,不如就讓自己徹底融入它?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把面對世界的冷漠與圓滑標榜為“成熟”?

02.真正的成熟不是摒棄“幼稚”

有人看《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評論道:“林震太幼稚。”可是這份幼稚,不就是人類制定法律和各種規章制度的動力嗎?如果人人都像劉世吾一般“成熟”到可以容忍任何缺陷,能夠隨遇而安,那麼我們還要這些限制自由的條條框框來幹什麼呢?

曾經我們是林震,後來卻成了劉世吾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作者:王蒙

在電影《艋舺》裡有一句臺詞“小時候我們都以為自己是風,長大後才發現自己只是草。”風有撼動一切的力量,所以面對假醜惡可以毫無畏懼,草軟弱無力,所以只能隨風搖擺,面對世界的醜態只能怯懦閃躲。

小的時候無知,所以無畏,總以為自己是人群中最特別的一個,所以面對生活中的看不慣可以挺身而出,直到長大了才明白,自己很渺小,只是人群中最普通的一個,所以努力隱藏起曾經的鋒芒,盡力穿上“迷彩服”,讓自己與周圍環境融於一體。

我們失去了曾經面對生活的熱情,從一個無所畏懼的戰士,成了一隻躲躲藏藏的蜥蜴。

曾經我們是林震,後來卻成了劉世吾

《組織部來了個年輕人》作者:王蒙

是的,生活逼迫我們極速成長,但是隻要我們心中還有一絲對美好世界的嚮往,我們就能從自我做起,逐漸影響身邊的人,而不是被身邊的人影響。

很多人用“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安慰自己,認為自己無能,就無需擔負責任,其實責任的存在向來都與能力無關,只跟我們的意願有關,只要我們願意,即使能力再小,也能扛起責任。

我們需要劉世吾的聰明能幹,但是我們也需要林震那充滿激情的“幼稚”,生活教會我們的不應該是讓林震變為劉世吾,而是讓我們成為那個既擁有劉世吾的智慧,也保有林震的熱情的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