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

作者:倬琰

"

作者:倬琰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如果說你不相信一個無比強盛的王朝是因為一個人而衰落,有一個人就得到過這樣的評價;一個沒有任何尊貴氣息的皇室遠親,竟然是毀掉從根源上說自家的江山的人;不學無術卻成為了盛世的宰相,掌握了一個帝國幾十年;這樣一個能力超群的人,卻選擇做一個權奸,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是盛世大唐的縮影。


┃不怎麼貴的宗室

在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裡,那個與太子、李必爭鋒,且被信任到要贈與江山的林九郎林右相,信奉法家,心狠手辣,掌管著最盛世的唐王朝。

而這個幾乎快有了天下的人,在歷史上的原型,便是唐玄宗時期最大的權臣,"口蜜腹劍"奸相李林甫。

"

作者:倬琰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如果說你不相信一個無比強盛的王朝是因為一個人而衰落,有一個人就得到過這樣的評價;一個沒有任何尊貴氣息的皇室遠親,竟然是毀掉從根源上說自家的江山的人;不學無術卻成為了盛世的宰相,掌握了一個帝國幾十年;這樣一個能力超群的人,卻選擇做一個權奸,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是盛世大唐的縮影。


┃不怎麼貴的宗室

在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裡,那個與太子、李必爭鋒,且被信任到要贈與江山的林九郎林右相,信奉法家,心狠手辣,掌管著最盛世的唐王朝。

而這個幾乎快有了天下的人,在歷史上的原型,便是唐玄宗時期最大的權臣,"口蜜腹劍"奸相李林甫。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李林甫】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名哥奴,號月堂,陝西人。出自李唐宗室郇王房,是郇王李禕(太祖李虎第六子)的玄孫。是一個早已八竿子打不著了的唐朝宗室,但名義上,他還是擁有這江山的李家的人,而他也是靠著這種關係才進入了官場。

李林甫雖然也會作詩,但文學修養確實不高,因而他並沒有參加科舉。當然,一來是遠室宗親的身份,有著各種各樣的關係,用不著科舉;二來,以他的知識能力,考科舉其實也沒啥用。

雖然出身宗室,但一開始李林甫只是宮中的一個禁衛官。為了求官,他找到了其姨丈侍中源乾曜之子,只不過源乾曜素來看不上這個自家小輩,評價李林甫:"郎官須有素行才望高者,哥奴豈是郎官耶?"因而只給他一個東宮諭德及國子司業的官位。

不能滿足的李林甫便用自己的宗室關係攀附上了另一棵"大樹"宇文融。宇文融有才有能力,但卻喜歡結交朋黨,這給了正善於此的李林甫機會。開元14年(公元726年),他依附當時擔任御史中丞的宇文融,與其同列彈劾宰相張說,成功令其罷相。

為了防止張說東山再起,宇文融再次上讒言想除掉張說身邊的人,但卻被玄宗懷疑私結黨羽,而被貶為刺史。這次的誣陷李林甫"機智"的沒有參與,不僅躲過了玄宗的懲罰,還得到重用,升任吏部侍郎。

吏部肩負官員的考核與升降之大任,是達官貴族爭相結交請託的對象。玄宗之兄寧王就曾私下交給李林甫一份十人名單,請他優先提拔。李林甫滿口應承,並提出,希望再選一人貶黜,以示"公平"。在發榜時,李林甫當眾宣佈,那人有作弊之嫌,留待下次甄選。這樣,李林甫既攀附了權貴,又做到表面的公平。

為了在皇位繼承人的事情上掌握話語權,李林甫又攀附玄宗最信任的人高力士。由於高力士曾經是武則天之侄武三思的家臣,李林甫在開元21年(公元733年)勾結武三思之女、侍中裴光庭之妻,讓裴氏之妻向高力士為自己謀求相位。

"

作者:倬琰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如果說你不相信一個無比強盛的王朝是因為一個人而衰落,有一個人就得到過這樣的評價;一個沒有任何尊貴氣息的皇室遠親,竟然是毀掉從根源上說自家的江山的人;不學無術卻成為了盛世的宰相,掌握了一個帝國幾十年;這樣一個能力超群的人,卻選擇做一個權奸,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是盛世大唐的縮影。


┃不怎麼貴的宗室

在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裡,那個與太子、李必爭鋒,且被信任到要贈與江山的林九郎林右相,信奉法家,心狠手辣,掌管著最盛世的唐王朝。

而這個幾乎快有了天下的人,在歷史上的原型,便是唐玄宗時期最大的權臣,"口蜜腹劍"奸相李林甫。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李林甫】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名哥奴,號月堂,陝西人。出自李唐宗室郇王房,是郇王李禕(太祖李虎第六子)的玄孫。是一個早已八竿子打不著了的唐朝宗室,但名義上,他還是擁有這江山的李家的人,而他也是靠著這種關係才進入了官場。

李林甫雖然也會作詩,但文學修養確實不高,因而他並沒有參加科舉。當然,一來是遠室宗親的身份,有著各種各樣的關係,用不著科舉;二來,以他的知識能力,考科舉其實也沒啥用。

雖然出身宗室,但一開始李林甫只是宮中的一個禁衛官。為了求官,他找到了其姨丈侍中源乾曜之子,只不過源乾曜素來看不上這個自家小輩,評價李林甫:"郎官須有素行才望高者,哥奴豈是郎官耶?"因而只給他一個東宮諭德及國子司業的官位。

不能滿足的李林甫便用自己的宗室關係攀附上了另一棵"大樹"宇文融。宇文融有才有能力,但卻喜歡結交朋黨,這給了正善於此的李林甫機會。開元14年(公元726年),他依附當時擔任御史中丞的宇文融,與其同列彈劾宰相張說,成功令其罷相。

為了防止張說東山再起,宇文融再次上讒言想除掉張說身邊的人,但卻被玄宗懷疑私結黨羽,而被貶為刺史。這次的誣陷李林甫"機智"的沒有參與,不僅躲過了玄宗的懲罰,還得到重用,升任吏部侍郎。

吏部肩負官員的考核與升降之大任,是達官貴族爭相結交請託的對象。玄宗之兄寧王就曾私下交給李林甫一份十人名單,請他優先提拔。李林甫滿口應承,並提出,希望再選一人貶黜,以示"公平"。在發榜時,李林甫當眾宣佈,那人有作弊之嫌,留待下次甄選。這樣,李林甫既攀附了權貴,又做到表面的公平。

為了在皇位繼承人的事情上掌握話語權,李林甫又攀附玄宗最信任的人高力士。由於高力士曾經是武則天之侄武三思的家臣,李林甫在開元21年(公元733年)勾結武三思之女、侍中裴光庭之妻,讓裴氏之妻向高力士為自己謀求相位。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唐玄宗】

由於玄宗已納蕭嵩之言,起用韓休。高力士轉而將這個任命消息提前透露給李林甫,讓他將此事轉告韓休,得其好感。韓休拜相後,就大力舉薦李林甫有相才。玄宗竟真的答應,封李林甫為四品黃門侍郎。從此,李林甫得以出入宮禁,負責傳遞詔命、掌管機密之要職。

由於李林甫機靈聰穎,在玄宗身邊的日子讓他得到了極大的賞識,第二年變便遷至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正式成為唐朝宰相,李林甫終於達成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


┃為何說毀了大唐

李林甫的人生,並不是在登上宰相之位的時候達到巔峰,而是在構陷明相張九齡,自己獨霸朝綱後。

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被罷免知政事的職位,簡單來說就是丟了宰相之位。"功夫不負苦心人"的李林甫終於等到了這一天,李林甫從這時開始真正位極人臣,但也從這時開始,他的行事也開始越來越偏。

"

作者:倬琰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如果說你不相信一個無比強盛的王朝是因為一個人而衰落,有一個人就得到過這樣的評價;一個沒有任何尊貴氣息的皇室遠親,竟然是毀掉從根源上說自家的江山的人;不學無術卻成為了盛世的宰相,掌握了一個帝國幾十年;這樣一個能力超群的人,卻選擇做一個權奸,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是盛世大唐的縮影。


┃不怎麼貴的宗室

在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裡,那個與太子、李必爭鋒,且被信任到要贈與江山的林九郎林右相,信奉法家,心狠手辣,掌管著最盛世的唐王朝。

而這個幾乎快有了天下的人,在歷史上的原型,便是唐玄宗時期最大的權臣,"口蜜腹劍"奸相李林甫。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李林甫】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名哥奴,號月堂,陝西人。出自李唐宗室郇王房,是郇王李禕(太祖李虎第六子)的玄孫。是一個早已八竿子打不著了的唐朝宗室,但名義上,他還是擁有這江山的李家的人,而他也是靠著這種關係才進入了官場。

李林甫雖然也會作詩,但文學修養確實不高,因而他並沒有參加科舉。當然,一來是遠室宗親的身份,有著各種各樣的關係,用不著科舉;二來,以他的知識能力,考科舉其實也沒啥用。

雖然出身宗室,但一開始李林甫只是宮中的一個禁衛官。為了求官,他找到了其姨丈侍中源乾曜之子,只不過源乾曜素來看不上這個自家小輩,評價李林甫:"郎官須有素行才望高者,哥奴豈是郎官耶?"因而只給他一個東宮諭德及國子司業的官位。

不能滿足的李林甫便用自己的宗室關係攀附上了另一棵"大樹"宇文融。宇文融有才有能力,但卻喜歡結交朋黨,這給了正善於此的李林甫機會。開元14年(公元726年),他依附當時擔任御史中丞的宇文融,與其同列彈劾宰相張說,成功令其罷相。

為了防止張說東山再起,宇文融再次上讒言想除掉張說身邊的人,但卻被玄宗懷疑私結黨羽,而被貶為刺史。這次的誣陷李林甫"機智"的沒有參與,不僅躲過了玄宗的懲罰,還得到重用,升任吏部侍郎。

吏部肩負官員的考核與升降之大任,是達官貴族爭相結交請託的對象。玄宗之兄寧王就曾私下交給李林甫一份十人名單,請他優先提拔。李林甫滿口應承,並提出,希望再選一人貶黜,以示"公平"。在發榜時,李林甫當眾宣佈,那人有作弊之嫌,留待下次甄選。這樣,李林甫既攀附了權貴,又做到表面的公平。

為了在皇位繼承人的事情上掌握話語權,李林甫又攀附玄宗最信任的人高力士。由於高力士曾經是武則天之侄武三思的家臣,李林甫在開元21年(公元733年)勾結武三思之女、侍中裴光庭之妻,讓裴氏之妻向高力士為自己謀求相位。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唐玄宗】

由於玄宗已納蕭嵩之言,起用韓休。高力士轉而將這個任命消息提前透露給李林甫,讓他將此事轉告韓休,得其好感。韓休拜相後,就大力舉薦李林甫有相才。玄宗竟真的答應,封李林甫為四品黃門侍郎。從此,李林甫得以出入宮禁,負責傳遞詔命、掌管機密之要職。

由於李林甫機靈聰穎,在玄宗身邊的日子讓他得到了極大的賞識,第二年變便遷至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正式成為唐朝宰相,李林甫終於達成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


┃為何說毀了大唐

李林甫的人生,並不是在登上宰相之位的時候達到巔峰,而是在構陷明相張九齡,自己獨霸朝綱後。

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被罷免知政事的職位,簡單來說就是丟了宰相之位。"功夫不負苦心人"的李林甫終於等到了這一天,李林甫從這時開始真正位極人臣,但也從這時開始,他的行事也開始越來越偏。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口蜜腹劍李林甫】

744年,兼任掌管任用大權的吏部尚書的李林甫,因一次選才考試的醜聞而丟了臉。這次考試,李林甫讓他在御史臺的一個同黨之子得了最高分,因為這個人不學無術,所以這引起了強烈的怨言。在一名官員說服下,當時任范陽、平盧兩鎮節度使的安祿山向玄宗報告了此事,得到"乾兒子"密報的玄宗親自重新對應試士子進行考試,那個名列榜首的人自然漏了馬腳。李林甫本人雖然未受懲處,但卻損害了他的威望。

因而就是從744年,李林甫開始沉重地打擊他的政敵。他向玄宗進讒讓宰相李適之名譽掃地,又挑起裴寬和裴敦復的不和,結=使兩人都被外放。745年,又煽起對以李適之為首的刑部的官員的調查;當年九月,又把太子的心腹韋堅從財政和運輸的使署調到刑部任尚書,使他不能再對玄宗施加影響。

在逐漸搞垮朝內對手後,李林甫又把目光放在了邊疆。鎮守西邊各鎮的王忠嗣因為威脅到了李林甫的地位而成為了他的新任眼中釘。王忠嗣曾在747年玄宗命令進攻青海湖之東的吐蕃要塞時拒不參加,導致了戰事失敗,使得玄宗對齊不滿。又因為王宗嗣與太子自幼交好,李林甫趁機攻擊皇太子,並指控王忠嗣已答應協助皇太子登上皇位。雖然沒有被治罪,但王宗嗣還是丟掉了節度使的位子,哥舒翰接替了他。

而哥舒翰、高仙芝等胡人武將擔任節度使讓李林甫嚐到了甜頭,因為這些人不識詩書無法入朝為相,這讓李林甫開始大量任用這些胡人將領擔任節度使。安祿山就是在此情況下坐大,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

"

作者:倬琰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如果說你不相信一個無比強盛的王朝是因為一個人而衰落,有一個人就得到過這樣的評價;一個沒有任何尊貴氣息的皇室遠親,竟然是毀掉從根源上說自家的江山的人;不學無術卻成為了盛世的宰相,掌握了一個帝國幾十年;這樣一個能力超群的人,卻選擇做一個權奸,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是盛世大唐的縮影。


┃不怎麼貴的宗室

在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裡,那個與太子、李必爭鋒,且被信任到要贈與江山的林九郎林右相,信奉法家,心狠手辣,掌管著最盛世的唐王朝。

而這個幾乎快有了天下的人,在歷史上的原型,便是唐玄宗時期最大的權臣,"口蜜腹劍"奸相李林甫。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李林甫】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名哥奴,號月堂,陝西人。出自李唐宗室郇王房,是郇王李禕(太祖李虎第六子)的玄孫。是一個早已八竿子打不著了的唐朝宗室,但名義上,他還是擁有這江山的李家的人,而他也是靠著這種關係才進入了官場。

李林甫雖然也會作詩,但文學修養確實不高,因而他並沒有參加科舉。當然,一來是遠室宗親的身份,有著各種各樣的關係,用不著科舉;二來,以他的知識能力,考科舉其實也沒啥用。

雖然出身宗室,但一開始李林甫只是宮中的一個禁衛官。為了求官,他找到了其姨丈侍中源乾曜之子,只不過源乾曜素來看不上這個自家小輩,評價李林甫:"郎官須有素行才望高者,哥奴豈是郎官耶?"因而只給他一個東宮諭德及國子司業的官位。

不能滿足的李林甫便用自己的宗室關係攀附上了另一棵"大樹"宇文融。宇文融有才有能力,但卻喜歡結交朋黨,這給了正善於此的李林甫機會。開元14年(公元726年),他依附當時擔任御史中丞的宇文融,與其同列彈劾宰相張說,成功令其罷相。

為了防止張說東山再起,宇文融再次上讒言想除掉張說身邊的人,但卻被玄宗懷疑私結黨羽,而被貶為刺史。這次的誣陷李林甫"機智"的沒有參與,不僅躲過了玄宗的懲罰,還得到重用,升任吏部侍郎。

吏部肩負官員的考核與升降之大任,是達官貴族爭相結交請託的對象。玄宗之兄寧王就曾私下交給李林甫一份十人名單,請他優先提拔。李林甫滿口應承,並提出,希望再選一人貶黜,以示"公平"。在發榜時,李林甫當眾宣佈,那人有作弊之嫌,留待下次甄選。這樣,李林甫既攀附了權貴,又做到表面的公平。

為了在皇位繼承人的事情上掌握話語權,李林甫又攀附玄宗最信任的人高力士。由於高力士曾經是武則天之侄武三思的家臣,李林甫在開元21年(公元733年)勾結武三思之女、侍中裴光庭之妻,讓裴氏之妻向高力士為自己謀求相位。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唐玄宗】

由於玄宗已納蕭嵩之言,起用韓休。高力士轉而將這個任命消息提前透露給李林甫,讓他將此事轉告韓休,得其好感。韓休拜相後,就大力舉薦李林甫有相才。玄宗竟真的答應,封李林甫為四品黃門侍郎。從此,李林甫得以出入宮禁,負責傳遞詔命、掌管機密之要職。

由於李林甫機靈聰穎,在玄宗身邊的日子讓他得到了極大的賞識,第二年變便遷至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正式成為唐朝宰相,李林甫終於達成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


┃為何說毀了大唐

李林甫的人生,並不是在登上宰相之位的時候達到巔峰,而是在構陷明相張九齡,自己獨霸朝綱後。

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被罷免知政事的職位,簡單來說就是丟了宰相之位。"功夫不負苦心人"的李林甫終於等到了這一天,李林甫從這時開始真正位極人臣,但也從這時開始,他的行事也開始越來越偏。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口蜜腹劍李林甫】

744年,兼任掌管任用大權的吏部尚書的李林甫,因一次選才考試的醜聞而丟了臉。這次考試,李林甫讓他在御史臺的一個同黨之子得了最高分,因為這個人不學無術,所以這引起了強烈的怨言。在一名官員說服下,當時任范陽、平盧兩鎮節度使的安祿山向玄宗報告了此事,得到"乾兒子"密報的玄宗親自重新對應試士子進行考試,那個名列榜首的人自然漏了馬腳。李林甫本人雖然未受懲處,但卻損害了他的威望。

因而就是從744年,李林甫開始沉重地打擊他的政敵。他向玄宗進讒讓宰相李適之名譽掃地,又挑起裴寬和裴敦復的不和,結=使兩人都被外放。745年,又煽起對以李適之為首的刑部的官員的調查;當年九月,又把太子的心腹韋堅從財政和運輸的使署調到刑部任尚書,使他不能再對玄宗施加影響。

在逐漸搞垮朝內對手後,李林甫又把目光放在了邊疆。鎮守西邊各鎮的王忠嗣因為威脅到了李林甫的地位而成為了他的新任眼中釘。王忠嗣曾在747年玄宗命令進攻青海湖之東的吐蕃要塞時拒不參加,導致了戰事失敗,使得玄宗對齊不滿。又因為王宗嗣與太子自幼交好,李林甫趁機攻擊皇太子,並指控王忠嗣已答應協助皇太子登上皇位。雖然沒有被治罪,但王宗嗣還是丟掉了節度使的位子,哥舒翰接替了他。

而哥舒翰、高仙芝等胡人武將擔任節度使讓李林甫嚐到了甜頭,因為這些人不識詩書無法入朝為相,這讓李林甫開始大量任用這些胡人將領擔任節度使。安祿山就是在此情況下坐大,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安祿山】

而由於能人大都被李林甫整治殆盡,這時的大唐早已沒有了足以勝任宰輔之位的臣子。而楊貴妃的族兄楊國忠上位的時候,李林甫早已病入膏肓,雖然他並不會有想法鋤奸,但楊國忠這種會威脅到他的人,如果他還有力氣,他是會除掉的。但事實卻是楊國忠成為了李林甫死後的宰相繼任者。而沒有了治國動力的玄宗將權力給了還不如李林甫的、既沒才又沒德的楊國忠。唐王朝的陷落,其實也是順理成章了。

安史之亂對唐王朝的影響是毀滅性的,但對於唐王朝的崩壞,有人是有著不同的想法的。安史之亂結束的五十多年後,唐憲宗問政於宰相崔群:"玄宗之政,先理而後亂,何也?"崔群的回答是:"用人得失,所繫非輕。人皆以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反為亂之始,臣獨以為開元二十四年罷張九齡相,專任李林甫,此理、亂之分也。"

而被罷相的張九齡也早早預言:"宰相系國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異日為廟社之憂。"這倒不是張九齡自負,而是張九齡很早看出來李林甫雖有才能,卻不能用對在地方。

只不過唐王朝並不只是毀在李林甫的奸,如果只是這麼簡單,那李林甫也就只是歷史裡眾多奸臣的一個,哪裡能解讀得了大唐。


┃是奸相抑或能人

李林甫是個奸臣,但他縱橫朝廷幾十載,擔任宰相十九年,能做到這個地步,也必不只是一個奸臣。但也是這個並不"一無是處"的奸臣,才能解釋得了盛世大唐最有意思的地方。

李林甫是一個能人,只可惜他擔任了本不應該做的職位。在史書中通常記載的"惡事醜行"以外,李林甫其實著實是做了很多有用的事情的。

李林甫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執行者,稅法、吏治,只要是給他任務,他都能完成的很好。即使是做了宰相,容不得別人的本性爆發之後,李林甫還是給唐王朝解決了很多問題。

作為一個沒有什麼儒家知識的宰相,李林甫對於法令卻十分的痴迷,他也確實是那幾位明相之後,不多的井井有條且做事系統化的宰相。修訂唐法,是他實實在在的能力使用。

從731年裴光庭和蕭嵩頒佈一系列《格後長行敕》後,大唐的法典一直沒有被重新編訂或使之適應形勢,而李林甫便是做這件事的人。

734年,李林甫奉命修訂和整理全部法典。他會同一批法律專家,對法律進行了紮實和周密的修訂工作。刪除至少1324條無關緊要的條款,修正了約2180條。經修訂的法典在三年後的737年送呈皇帝,總共:律12卷及其疏義30卷;令30卷;式20卷;《新開元格》10卷。

"

作者:倬琰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如果說你不相信一個無比強盛的王朝是因為一個人而衰落,有一個人就得到過這樣的評價;一個沒有任何尊貴氣息的皇室遠親,竟然是毀掉從根源上說自家的江山的人;不學無術卻成為了盛世的宰相,掌握了一個帝國幾十年;這樣一個能力超群的人,卻選擇做一個權奸,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是盛世大唐的縮影。


┃不怎麼貴的宗室

在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裡,那個與太子、李必爭鋒,且被信任到要贈與江山的林九郎林右相,信奉法家,心狠手辣,掌管著最盛世的唐王朝。

而這個幾乎快有了天下的人,在歷史上的原型,便是唐玄宗時期最大的權臣,"口蜜腹劍"奸相李林甫。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李林甫】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名哥奴,號月堂,陝西人。出自李唐宗室郇王房,是郇王李禕(太祖李虎第六子)的玄孫。是一個早已八竿子打不著了的唐朝宗室,但名義上,他還是擁有這江山的李家的人,而他也是靠著這種關係才進入了官場。

李林甫雖然也會作詩,但文學修養確實不高,因而他並沒有參加科舉。當然,一來是遠室宗親的身份,有著各種各樣的關係,用不著科舉;二來,以他的知識能力,考科舉其實也沒啥用。

雖然出身宗室,但一開始李林甫只是宮中的一個禁衛官。為了求官,他找到了其姨丈侍中源乾曜之子,只不過源乾曜素來看不上這個自家小輩,評價李林甫:"郎官須有素行才望高者,哥奴豈是郎官耶?"因而只給他一個東宮諭德及國子司業的官位。

不能滿足的李林甫便用自己的宗室關係攀附上了另一棵"大樹"宇文融。宇文融有才有能力,但卻喜歡結交朋黨,這給了正善於此的李林甫機會。開元14年(公元726年),他依附當時擔任御史中丞的宇文融,與其同列彈劾宰相張說,成功令其罷相。

為了防止張說東山再起,宇文融再次上讒言想除掉張說身邊的人,但卻被玄宗懷疑私結黨羽,而被貶為刺史。這次的誣陷李林甫"機智"的沒有參與,不僅躲過了玄宗的懲罰,還得到重用,升任吏部侍郎。

吏部肩負官員的考核與升降之大任,是達官貴族爭相結交請託的對象。玄宗之兄寧王就曾私下交給李林甫一份十人名單,請他優先提拔。李林甫滿口應承,並提出,希望再選一人貶黜,以示"公平"。在發榜時,李林甫當眾宣佈,那人有作弊之嫌,留待下次甄選。這樣,李林甫既攀附了權貴,又做到表面的公平。

為了在皇位繼承人的事情上掌握話語權,李林甫又攀附玄宗最信任的人高力士。由於高力士曾經是武則天之侄武三思的家臣,李林甫在開元21年(公元733年)勾結武三思之女、侍中裴光庭之妻,讓裴氏之妻向高力士為自己謀求相位。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唐玄宗】

由於玄宗已納蕭嵩之言,起用韓休。高力士轉而將這個任命消息提前透露給李林甫,讓他將此事轉告韓休,得其好感。韓休拜相後,就大力舉薦李林甫有相才。玄宗竟真的答應,封李林甫為四品黃門侍郎。從此,李林甫得以出入宮禁,負責傳遞詔命、掌管機密之要職。

由於李林甫機靈聰穎,在玄宗身邊的日子讓他得到了極大的賞識,第二年變便遷至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正式成為唐朝宰相,李林甫終於達成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


┃為何說毀了大唐

李林甫的人生,並不是在登上宰相之位的時候達到巔峰,而是在構陷明相張九齡,自己獨霸朝綱後。

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被罷免知政事的職位,簡單來說就是丟了宰相之位。"功夫不負苦心人"的李林甫終於等到了這一天,李林甫從這時開始真正位極人臣,但也從這時開始,他的行事也開始越來越偏。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口蜜腹劍李林甫】

744年,兼任掌管任用大權的吏部尚書的李林甫,因一次選才考試的醜聞而丟了臉。這次考試,李林甫讓他在御史臺的一個同黨之子得了最高分,因為這個人不學無術,所以這引起了強烈的怨言。在一名官員說服下,當時任范陽、平盧兩鎮節度使的安祿山向玄宗報告了此事,得到"乾兒子"密報的玄宗親自重新對應試士子進行考試,那個名列榜首的人自然漏了馬腳。李林甫本人雖然未受懲處,但卻損害了他的威望。

因而就是從744年,李林甫開始沉重地打擊他的政敵。他向玄宗進讒讓宰相李適之名譽掃地,又挑起裴寬和裴敦復的不和,結=使兩人都被外放。745年,又煽起對以李適之為首的刑部的官員的調查;當年九月,又把太子的心腹韋堅從財政和運輸的使署調到刑部任尚書,使他不能再對玄宗施加影響。

在逐漸搞垮朝內對手後,李林甫又把目光放在了邊疆。鎮守西邊各鎮的王忠嗣因為威脅到了李林甫的地位而成為了他的新任眼中釘。王忠嗣曾在747年玄宗命令進攻青海湖之東的吐蕃要塞時拒不參加,導致了戰事失敗,使得玄宗對齊不滿。又因為王宗嗣與太子自幼交好,李林甫趁機攻擊皇太子,並指控王忠嗣已答應協助皇太子登上皇位。雖然沒有被治罪,但王宗嗣還是丟掉了節度使的位子,哥舒翰接替了他。

而哥舒翰、高仙芝等胡人武將擔任節度使讓李林甫嚐到了甜頭,因為這些人不識詩書無法入朝為相,這讓李林甫開始大量任用這些胡人將領擔任節度使。安祿山就是在此情況下坐大,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安祿山】

而由於能人大都被李林甫整治殆盡,這時的大唐早已沒有了足以勝任宰輔之位的臣子。而楊貴妃的族兄楊國忠上位的時候,李林甫早已病入膏肓,雖然他並不會有想法鋤奸,但楊國忠這種會威脅到他的人,如果他還有力氣,他是會除掉的。但事實卻是楊國忠成為了李林甫死後的宰相繼任者。而沒有了治國動力的玄宗將權力給了還不如李林甫的、既沒才又沒德的楊國忠。唐王朝的陷落,其實也是順理成章了。

安史之亂對唐王朝的影響是毀滅性的,但對於唐王朝的崩壞,有人是有著不同的想法的。安史之亂結束的五十多年後,唐憲宗問政於宰相崔群:"玄宗之政,先理而後亂,何也?"崔群的回答是:"用人得失,所繫非輕。人皆以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反為亂之始,臣獨以為開元二十四年罷張九齡相,專任李林甫,此理、亂之分也。"

而被罷相的張九齡也早早預言:"宰相系國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異日為廟社之憂。"這倒不是張九齡自負,而是張九齡很早看出來李林甫雖有才能,卻不能用對在地方。

只不過唐王朝並不只是毀在李林甫的奸,如果只是這麼簡單,那李林甫也就只是歷史裡眾多奸臣的一個,哪裡能解讀得了大唐。


┃是奸相抑或能人

李林甫是個奸臣,但他縱橫朝廷幾十載,擔任宰相十九年,能做到這個地步,也必不只是一個奸臣。但也是這個並不"一無是處"的奸臣,才能解釋得了盛世大唐最有意思的地方。

李林甫是一個能人,只可惜他擔任了本不應該做的職位。在史書中通常記載的"惡事醜行"以外,李林甫其實著實是做了很多有用的事情的。

李林甫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執行者,稅法、吏治,只要是給他任務,他都能完成的很好。即使是做了宰相,容不得別人的本性爆發之後,李林甫還是給唐王朝解決了很多問題。

作為一個沒有什麼儒家知識的宰相,李林甫對於法令卻十分的痴迷,他也確實是那幾位明相之後,不多的井井有條且做事系統化的宰相。修訂唐法,是他實實在在的能力使用。

從731年裴光庭和蕭嵩頒佈一系列《格後長行敕》後,大唐的法典一直沒有被重新編訂或使之適應形勢,而李林甫便是做這件事的人。

734年,李林甫奉命修訂和整理全部法典。他會同一批法律專家,對法律進行了紮實和周密的修訂工作。刪除至少1324條無關緊要的條款,修正了約2180條。經修訂的法典在三年後的737年送呈皇帝,總共:律12卷及其疏義30卷;令30卷;式20卷;《新開元格》10卷。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盛唐景象】

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法律修訂,這是唐代最後一次系統地重編全部法典的活動,而這套法典一直到14世紀初都保持著權威性。但更重要的是,這次修訂法律是唐代最後一次試圖修訂標準化的、全國一致的行政法規。

當李林甫正經運用自己的才能時,他能夠不遜任何人,但他毀也是毀在有才上,有才的人,必定不願意只做執行者,決定者大權在握的快感是解決具體事務的成就感所比不了的。可惜人總要給自己的行為負責,雖然修法條、改財政,都是對後世產生了影響的事情,但因他而禍亂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盛帝國,他是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如今得到的評價的。

因為他會這樣做,所以他才是李林甫。他即使活該,也是可惜。可惜,他的野心讓他不甘於只做一個侍郎,他要做宰相,做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

李林甫有能力,這個是應該承認的,但他同樣也是一個權奸,這也完全不能否認,這兩個詞並不矛盾。甚至是兩個可以完美結合在一起的詞。

李林甫錯在他的野心,錯在他對權力的慾望。上面也說到,李林甫得以拜相不只是因為他會鑽營、會攀附,更是因為他正好契合了玄宗在開元之後的愛好和脾氣。

只可惜過去了的事情沒法假設,如果沒有那麼有權他是否還能危害甚廣,並不得而知。但唯一可以確定的事情就是,他是李林甫,再給他一百次機會他還是會削尖了腦袋當宰相。

但有意思的是,玄宗的唐朝,也有過高賢滿朝的景象,姚崇、宋璟、張說,哪一個不是才德並舉的賢相。而李林甫這樣的人,卻能在玄宗的晚年登堂拜相,這實在不只是李林甫自己鑽營的功勞。

李林甫長袖善舞、完全控制朝廷的公元740年左右,玄宗已然是55歲的老人了,如果他不是帝王,其實已經到了可以歸園田居的年歲。但是他不能,而且在人們的批評背後,是玄宗勤於政事已經快30個年頭,但人們只記住了後幾年迷戀道教、不理朝政的玄宗,畢竟它造成的後果實在太嚴重。

其實直到公元755年,玄宗70歲之前,他依然是個經常上早朝的皇帝,這世上沒幾個帝王能做到他這樣。所以,終於累了的玄宗,正好遇到了最會"順著"他心情的李林甫,即使再英明的玄宗,也還是會有看錯了的時候。

其實,李林甫算是生對了時代、但也是生錯了時代。他生在了唐朝賢相凋零、玄宗怠政的時代,讓他有了機會一展"宏願";但也是這個時代,讓他沒有包袱、沒有制衡、沒有約束,不僅毀了自己,也毀了大家夥兒。


一個大奸,展示的不只是一個有才無德的人,功效顯著的同時破壞力也巨大,也展示了一個時代在漂亮的外表下,有著讓人不敢相信的背影。生前極盡榮華,死後就立即被拋屍抄家,自己做的事情,最終只能自己負責。有才之人擺錯了位置,後悔的不只是決定位置的人;盛極而一定要衰的定律,同樣令人唏噓。

"

作者:倬琰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如果說你不相信一個無比強盛的王朝是因為一個人而衰落,有一個人就得到過這樣的評價;一個沒有任何尊貴氣息的皇室遠親,竟然是毀掉從根源上說自家的江山的人;不學無術卻成為了盛世的宰相,掌握了一個帝國幾十年;這樣一個能力超群的人,卻選擇做一個權奸,而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是盛世大唐的縮影。


┃不怎麼貴的宗室

在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裡,那個與太子、李必爭鋒,且被信任到要贈與江山的林九郎林右相,信奉法家,心狠手辣,掌管著最盛世的唐王朝。

而這個幾乎快有了天下的人,在歷史上的原型,便是唐玄宗時期最大的權臣,"口蜜腹劍"奸相李林甫。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李林甫】

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名哥奴,號月堂,陝西人。出自李唐宗室郇王房,是郇王李禕(太祖李虎第六子)的玄孫。是一個早已八竿子打不著了的唐朝宗室,但名義上,他還是擁有這江山的李家的人,而他也是靠著這種關係才進入了官場。

李林甫雖然也會作詩,但文學修養確實不高,因而他並沒有參加科舉。當然,一來是遠室宗親的身份,有著各種各樣的關係,用不著科舉;二來,以他的知識能力,考科舉其實也沒啥用。

雖然出身宗室,但一開始李林甫只是宮中的一個禁衛官。為了求官,他找到了其姨丈侍中源乾曜之子,只不過源乾曜素來看不上這個自家小輩,評價李林甫:"郎官須有素行才望高者,哥奴豈是郎官耶?"因而只給他一個東宮諭德及國子司業的官位。

不能滿足的李林甫便用自己的宗室關係攀附上了另一棵"大樹"宇文融。宇文融有才有能力,但卻喜歡結交朋黨,這給了正善於此的李林甫機會。開元14年(公元726年),他依附當時擔任御史中丞的宇文融,與其同列彈劾宰相張說,成功令其罷相。

為了防止張說東山再起,宇文融再次上讒言想除掉張說身邊的人,但卻被玄宗懷疑私結黨羽,而被貶為刺史。這次的誣陷李林甫"機智"的沒有參與,不僅躲過了玄宗的懲罰,還得到重用,升任吏部侍郎。

吏部肩負官員的考核與升降之大任,是達官貴族爭相結交請託的對象。玄宗之兄寧王就曾私下交給李林甫一份十人名單,請他優先提拔。李林甫滿口應承,並提出,希望再選一人貶黜,以示"公平"。在發榜時,李林甫當眾宣佈,那人有作弊之嫌,留待下次甄選。這樣,李林甫既攀附了權貴,又做到表面的公平。

為了在皇位繼承人的事情上掌握話語權,李林甫又攀附玄宗最信任的人高力士。由於高力士曾經是武則天之侄武三思的家臣,李林甫在開元21年(公元733年)勾結武三思之女、侍中裴光庭之妻,讓裴氏之妻向高力士為自己謀求相位。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唐玄宗】

由於玄宗已納蕭嵩之言,起用韓休。高力士轉而將這個任命消息提前透露給李林甫,讓他將此事轉告韓休,得其好感。韓休拜相後,就大力舉薦李林甫有相才。玄宗竟真的答應,封李林甫為四品黃門侍郎。從此,李林甫得以出入宮禁,負責傳遞詔命、掌管機密之要職。

由於李林甫機靈聰穎,在玄宗身邊的日子讓他得到了極大的賞識,第二年變便遷至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正式成為唐朝宰相,李林甫終於達成了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


┃為何說毀了大唐

李林甫的人生,並不是在登上宰相之位的時候達到巔峰,而是在構陷明相張九齡,自己獨霸朝綱後。

開元二十四年,張九齡被罷免知政事的職位,簡單來說就是丟了宰相之位。"功夫不負苦心人"的李林甫終於等到了這一天,李林甫從這時開始真正位極人臣,但也從這時開始,他的行事也開始越來越偏。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口蜜腹劍李林甫】

744年,兼任掌管任用大權的吏部尚書的李林甫,因一次選才考試的醜聞而丟了臉。這次考試,李林甫讓他在御史臺的一個同黨之子得了最高分,因為這個人不學無術,所以這引起了強烈的怨言。在一名官員說服下,當時任范陽、平盧兩鎮節度使的安祿山向玄宗報告了此事,得到"乾兒子"密報的玄宗親自重新對應試士子進行考試,那個名列榜首的人自然漏了馬腳。李林甫本人雖然未受懲處,但卻損害了他的威望。

因而就是從744年,李林甫開始沉重地打擊他的政敵。他向玄宗進讒讓宰相李適之名譽掃地,又挑起裴寬和裴敦復的不和,結=使兩人都被外放。745年,又煽起對以李適之為首的刑部的官員的調查;當年九月,又把太子的心腹韋堅從財政和運輸的使署調到刑部任尚書,使他不能再對玄宗施加影響。

在逐漸搞垮朝內對手後,李林甫又把目光放在了邊疆。鎮守西邊各鎮的王忠嗣因為威脅到了李林甫的地位而成為了他的新任眼中釘。王忠嗣曾在747年玄宗命令進攻青海湖之東的吐蕃要塞時拒不參加,導致了戰事失敗,使得玄宗對齊不滿。又因為王宗嗣與太子自幼交好,李林甫趁機攻擊皇太子,並指控王忠嗣已答應協助皇太子登上皇位。雖然沒有被治罪,但王宗嗣還是丟掉了節度使的位子,哥舒翰接替了他。

而哥舒翰、高仙芝等胡人武將擔任節度使讓李林甫嚐到了甜頭,因為這些人不識詩書無法入朝為相,這讓李林甫開始大量任用這些胡人將領擔任節度使。安祿山就是在此情況下坐大,最終導致了安史之亂。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安祿山】

而由於能人大都被李林甫整治殆盡,這時的大唐早已沒有了足以勝任宰輔之位的臣子。而楊貴妃的族兄楊國忠上位的時候,李林甫早已病入膏肓,雖然他並不會有想法鋤奸,但楊國忠這種會威脅到他的人,如果他還有力氣,他是會除掉的。但事實卻是楊國忠成為了李林甫死後的宰相繼任者。而沒有了治國動力的玄宗將權力給了還不如李林甫的、既沒才又沒德的楊國忠。唐王朝的陷落,其實也是順理成章了。

安史之亂對唐王朝的影響是毀滅性的,但對於唐王朝的崩壞,有人是有著不同的想法的。安史之亂結束的五十多年後,唐憲宗問政於宰相崔群:"玄宗之政,先理而後亂,何也?"崔群的回答是:"用人得失,所繫非輕。人皆以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反為亂之始,臣獨以為開元二十四年罷張九齡相,專任李林甫,此理、亂之分也。"

而被罷相的張九齡也早早預言:"宰相系國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異日為廟社之憂。"這倒不是張九齡自負,而是張九齡很早看出來李林甫雖有才能,卻不能用對在地方。

只不過唐王朝並不只是毀在李林甫的奸,如果只是這麼簡單,那李林甫也就只是歷史裡眾多奸臣的一個,哪裡能解讀得了大唐。


┃是奸相抑或能人

李林甫是個奸臣,但他縱橫朝廷幾十載,擔任宰相十九年,能做到這個地步,也必不只是一個奸臣。但也是這個並不"一無是處"的奸臣,才能解釋得了盛世大唐最有意思的地方。

李林甫是一個能人,只可惜他擔任了本不應該做的職位。在史書中通常記載的"惡事醜行"以外,李林甫其實著實是做了很多有用的事情的。

李林甫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執行者,稅法、吏治,只要是給他任務,他都能完成的很好。即使是做了宰相,容不得別人的本性爆發之後,李林甫還是給唐王朝解決了很多問題。

作為一個沒有什麼儒家知識的宰相,李林甫對於法令卻十分的痴迷,他也確實是那幾位明相之後,不多的井井有條且做事系統化的宰相。修訂唐法,是他實實在在的能力使用。

從731年裴光庭和蕭嵩頒佈一系列《格後長行敕》後,大唐的法典一直沒有被重新編訂或使之適應形勢,而李林甫便是做這件事的人。

734年,李林甫奉命修訂和整理全部法典。他會同一批法律專家,對法律進行了紮實和周密的修訂工作。刪除至少1324條無關緊要的條款,修正了約2180條。經修訂的法典在三年後的737年送呈皇帝,總共:律12卷及其疏義30卷;令30卷;式20卷;《新開元格》10卷。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盛唐景象】

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法律修訂,這是唐代最後一次系統地重編全部法典的活動,而這套法典一直到14世紀初都保持著權威性。但更重要的是,這次修訂法律是唐代最後一次試圖修訂標準化的、全國一致的行政法規。

當李林甫正經運用自己的才能時,他能夠不遜任何人,但他毀也是毀在有才上,有才的人,必定不願意只做執行者,決定者大權在握的快感是解決具體事務的成就感所比不了的。可惜人總要給自己的行為負責,雖然修法條、改財政,都是對後世產生了影響的事情,但因他而禍亂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盛帝國,他是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如今得到的評價的。

因為他會這樣做,所以他才是李林甫。他即使活該,也是可惜。可惜,他的野心讓他不甘於只做一個侍郎,他要做宰相,做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

李林甫有能力,這個是應該承認的,但他同樣也是一個權奸,這也完全不能否認,這兩個詞並不矛盾。甚至是兩個可以完美結合在一起的詞。

李林甫錯在他的野心,錯在他對權力的慾望。上面也說到,李林甫得以拜相不只是因為他會鑽營、會攀附,更是因為他正好契合了玄宗在開元之後的愛好和脾氣。

只可惜過去了的事情沒法假設,如果沒有那麼有權他是否還能危害甚廣,並不得而知。但唯一可以確定的事情就是,他是李林甫,再給他一百次機會他還是會削尖了腦袋當宰相。

但有意思的是,玄宗的唐朝,也有過高賢滿朝的景象,姚崇、宋璟、張說,哪一個不是才德並舉的賢相。而李林甫這樣的人,卻能在玄宗的晚年登堂拜相,這實在不只是李林甫自己鑽營的功勞。

李林甫長袖善舞、完全控制朝廷的公元740年左右,玄宗已然是55歲的老人了,如果他不是帝王,其實已經到了可以歸園田居的年歲。但是他不能,而且在人們的批評背後,是玄宗勤於政事已經快30個年頭,但人們只記住了後幾年迷戀道教、不理朝政的玄宗,畢竟它造成的後果實在太嚴重。

其實直到公元755年,玄宗70歲之前,他依然是個經常上早朝的皇帝,這世上沒幾個帝王能做到他這樣。所以,終於累了的玄宗,正好遇到了最會"順著"他心情的李林甫,即使再英明的玄宗,也還是會有看錯了的時候。

其實,李林甫算是生對了時代、但也是生錯了時代。他生在了唐朝賢相凋零、玄宗怠政的時代,讓他有了機會一展"宏願";但也是這個時代,讓他沒有包袱、沒有制衡、沒有約束,不僅毀了自己,也毀了大家夥兒。


一個大奸,展示的不只是一個有才無德的人,功效顯著的同時破壞力也巨大,也展示了一個時代在漂亮的外表下,有著讓人不敢相信的背影。生前極盡榮華,死後就立即被拋屍抄家,自己做的事情,最終只能自己負責。有才之人擺錯了位置,後悔的不只是決定位置的人;盛極而一定要衰的定律,同樣令人唏噓。

為何說不看李林甫就不懂玄宗的大唐?不學無術之人卻主宰了唐王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