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名將十三太保李存孝人物生平

李克用 朱溫 舊五代史 張浚 小象來了 小象來了 2017-09-06

李存孝(858―894年),代州飛狐(今山西靈丘)人,本姓安,名敬思,沙陀族。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將,武藝非凡,勇猛過人。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將。

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麾下一員驍將,也是李克用眾多的"義兒"中的一個,因排行十三,故稱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

史書載"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從李克用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他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的地位相當於《說唐傳》中的趙王李元霸,天下無敵,人稱飛虎將軍。野史中曾領十八騎攻取了長安,雖說是誇張之詞,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連第二名的王彥章在他手下都走不了幾合。後由於罪責車裂而死,李克用深感有負於存孝,羞愧多天不朝政,兵事衰弱,朱溫趁勢而起。

李存孝因力大無比,英勇善戰,天下無敵,與西楚霸王項羽齊名,被譽為"將不過李、王不過霸",在後人評說中更有"唐初有個李元霸,唐末有個李存孝,都是恨天無把,恨地無環"。意思是說天若有個把,他們能把天拉下來,地若有環,他們能把地提起來。

李存孝最為有名的是手下5百人的飛虎軍,多次同他並肩作戰,取得了戰無不勝的輝煌戰績,令對手聞風喪膽,名揚天下。後因對義父用人存在疑問,遭人離間,最終落得五馬分屍的可悲下場。

人物生平

李存孝是代州飛狐道(今山西省靈丘市)人,本名安敬思。晉王李克用在代北擴大地盤時,遇到安敬思,因其勇武有力,且還是孤兒,便將他留在帳下,收為義子,賜名為李存孝。李存孝常隨李克用征戰,擔任騎將。

五代名將十三太保李存孝人物生平

李存孝像

文德元年(888年),河南張言攻破河陽,洛陽留守李罕之前來歸附李克用,李克用將李罕之安置在澤州,派李存孝與薛阿檀、安休休等人率軍7千幫助李罕之奪回河陽。朱溫(後梁太祖)也派丁會、牛存節等人幫助張言。兩軍在溫縣交戰,樑軍先扼守太行,李存孝大敗,安休休被俘。當時,晉軍已得到澤、潞2州,每年都出兵山東,與昭義節度使孟方立爭奪邢、洺、磁3州,李存孝每次都隨軍征戰。

龍紀元年(889年)6月,李克用親率大軍再次攻打孟方立,誓取邢、洺、磁三州。李存孝跟隨李罕之,身先士卒擊敗孟方立堂弟理州刺史孟遷,攻克洺、磁二州,孟方立再次派大將張溉、袁奉韜率軍數萬迎擊,在琉璃陂展開激戰,被晉軍打得大敗,二將都被擒。孟方立生性多疑,手下將領都很怨恨他,加上兵敗,人人都生異心。孟方立羞愧畏懼,服毒自殺。孟方立死後,孟遷繼任其位,因深得士卒擁護,被尊奉為昭義軍留後。孟遷向朱溫請求救援。朱溫要借道經過魏博,魏博節度使羅弘信不許;朱溫便派大將王虔裕領精壯人馬幾百名,通過偏僻的小路入邢州與孟遷共同防守。李克用得到消息後,令李存孝急攻邢州,最後孟遷糧食吃盡兵力疲憊,抓住王虔裕,領汴軍向李克用投降。隨後李克用回軍上黨,在三垂岡(今長治市北郊二岡山),置酒勞軍,並鼓瑟而歌。此次攻下3州,李存孝功勞很大。

大順元年(890年),唐昭宗欲降服晉軍,派宰相張浚為主帥,統率各路軍馬共計五十萬,齊伐河東。當時潞州小校馮霸、牙將安居受率眾叛亂,殺死剛剛上任的潞州節度使李克恭,將潞州獻給汴軍,朱溫派河陽留後朱崇節率軍進入潞州,同時派李讜率軍到澤州進攻李罕之,李存孝領5千騎兵前往救援。

這時朝廷已封任京兆尹的孫揆為潞州(今長治)節度使,由供奉官韓歸範送旌節至平陽(今山西臨汾),孫揆這才捧著節杖趕往潞州。孫揆是儒生出身,這次征討李克用,孫揆為張浚副招討,所部萬人,朱溫又派了3千汴軍作為護衛,孫揆身穿寬大的衣服,頭頂清涼傘,在隊伍的族擁下行進。

五代名將十三太保李存孝人物生平

李存孝

8月,孫揆率軍過了晉州(今臨汾市堯都區及周邊縣市)、絳州(今運城市新絳縣及周邊縣市),過逾刀黃嶺趕往上黨。李存孝聞訊後,率3百騎兵埋伏在長子以西的山谷,待孫揆軍經過時,突從側翼襲擊,擒獲孫揆和頒賜節度使儀仗的宦官韓歸範以及牙兵5百餘人,追擊剩餘的人馬直到刀黃嶺,全部斬殺。李存孝給孫揆和韓歸範戴上枷鎖,用白色的布帶捆綁起來,押在潞州城下巡示道:"朝廷任命尚書孫揆為潞州統帥,派使臣韓歸範來賜發節度使儀仗,葛從周你可以立即返回大梁了,好讓孫揆到職就任。"

孫揆被押到李克用面前,李克用派人去誘導孫揆,打算委任他做河東副使,孫揆道:"我是天子委派的大臣,軍隊潰敗而身亡,這是我的天數,怎能屈服侍奉鎮守一方的節度使!"李克用十分惱怒,令鋸斷孫揆的身體,可鋸不進去,孫揆罵道:"該死的狗奴才!鋸人當用木板夾起來,你們哪知道!"於是用木板把孫揆夾起來,直到死,孫揆都罵不絕口。

五代名將十三太保李存孝人物生平

李存孝

9月19日,澤州城下,樑軍對李罕之喊話道:"您常依仗太原的勢力(即李克用軍),如今上黨已歸唐(此時的唐朝實際上在朱溫控制下),唐軍已包圍太原,沙陀族(指李克用)將找不到巢穴躲藏,您還有誰可以依靠而不降?"李存孝聽後不以為然,率精騎5百圍繞樑軍營寨大呼道:"我們沙陀族之所以找巢穴,是為了用你們的肉來給將士們吃,快找個胖的來和我一戰!"樑驍將鄧季筠率軍出戰,李存孝舞槊迎戰,將他生擒。當天晚上汴將李讜敗走,李存孝追擊,斬俘萬餘人,追至馬牢關方回,然後又回頭率軍攻擊潞州。

先前,朱溫派葛從周、朱崇節守潞州以待孫揆,二人聽說孫揆被擒,李存孝又在趕來,馬上棄城而逃,晉軍於是收復了潞州。9月25日,朱溫知大勢已去,在庭堂上責罰各位將領打了敗仗的罪過,斬殺了李讜、李重胤,然後退兵返回了洛陽。

此戰後李克用封康君立為昭義留後,李存孝為汾州(今山西汾陽及周邊縣市)刺史,李存孝自認擒獲孫揆功勞最大,應當由他充任昭義留後,可是卻被康君立搶去這官職,氣憤怨恨,連續幾天茶飯不思,隨意斬殺屬下士卒,始生叛意。

10月,張浚統領的官軍從陰地關開出,游擊隊到汾州。李克用派遣薛阿檀、李承嗣領騎兵3千在洪洞安設營寨,李存孝帶領軍隊五千在趙城安設營寨。鎮國節度使韓建派出強壯士卒3百人要夜襲李存孝的軍營,李存孝事先知道了,便設下埋伏等待韓建人馬的到來,韓建派去的人一個沒活,都交代了。而靖難軍和鳳翔軍聽說李存孝來了,懼於李存孝的威名,未戰先撤,李存孝遂領晉軍乘勝追擊,直達晉州城的西門;張浚帶領軍隊出城交戰,再次打了敗仗,官軍被斬殺的近3千。靖難、鳳翔、保大、定難各路軍隊嚇得如驚弓之鳥,爭搶著渡過黃河往西回奔,張浚只剩十八衛和宣武軍共萬人,與韓建一起閉門固守,從此不敢再出城。李存孝帶領軍隊先去攻打絳州。

五代名將十三太保李存孝人物生平

李存孝

11月,刺史張行恭棄城逃跑。李存孝再回攻晉州,圍攻了3天,他與屬下商議道:"張浚身為宰相,我們俘獲他也沒什麼好處,天子手下的十八衛,我們不應當斬殺。"於是,李存孝率軍退50裡駐紮。張浚、韓建從含口逃走。李存孝攻取了晉州、絳州,大肆搶掠慈州、隰州一帶。而張浚和韓建經過王屋山到達河陽,拆除民房做成木筏才渡過黃河,軍中士卒失蹤死亡幾乎沒剩下多少。

大順二年(891年)3月,邢州節度使安知建暗中與朱溫交往,李克用進呈表章請以李存孝代之。安知建知道後很是恐懼,逃奔青州,朝廷於是任命安知建為神武統軍。出任邢州留後。安知建領屬下3千人要到長安,過鄆州,鄆州的朱瑄與李克用正相和睦,便在黃河上設下埋伏,將安知建斬殺,並把安知建的頭顱傳送到晉陽李克用那裡。

此時,晉軍連年攻進"趙王"王鎔控制的常山,李存孝常任先鋒,攻下臨城、元氏。王鎔求救於幽州的李匡威,李匡威兵到,晉軍撤走。李存孝素與李存信關係不好,景福元年(892年)正月,王鎔、李匡威合兵10餘萬攻堯山,李克用任命李存信為蕃、漢馬步都指揮使,協同李存孝一同攻打王,李存孝、李存信二人互相猜疑忌恨,彼此逗留觀望而不前進;李克用只有改派李嗣勳,大敗幽州、鎮州的軍隊,斬殺擒獲3萬人。李存信回李克用那裡,讒言道:"存孝有二心,常避趙不擊。"李存孝心裡不安,暗中聯結樑(朱溫)和趙,向朝廷上呈表章以邢州、洺州、磁州3州歸順朝廷,並請賞給他節度使的旌旗與節鉞,及會同各道軍隊討伐李克用。昭宗頒發詔令,任命李存孝為邢州、洺州、磁州節度使,但不同意會合軍隊的舉動,只命王鎔前往救援。

3月,李克用又與任義武節度使的王處存合軍攻打王熔,3月初九,攻克滹沱河東北的天長鎮。三月十四日,王鎔在鎮州九門縣的新市與李克用、王處存展開激戰,結果這次李克用、王處存大敗,反被斬殺擒獲三萬餘人;3月17日,李克用率眾退到欒城駐紮。唐昭宗頒發詔令勸河東及鎮州、定州、幽州四鎮和解。

景福二年(893年),李克用親率大軍出井陘,逼迫真定,而這時李存孝卻去見王鎔商討軍機。李克用知道後大怒,7月出兵討伐李存孝,王鎔先是派兵救援邢州,被李克用在平山打敗。7月初六,李克用進擊鎮州,王鎔十分懼怕,臨陣易幟,"乞盟,進幣50萬,歸糧20萬,請出兵助討存孝"。李克用許可王鎔的請求。李克用在欒城整訓軍隊,會合王鎔軍隊總共3萬人在邢州東南的任縣駐紮,李存信則在邢州龍岡縣的琉璃陂駐紮。

9月,李存孝夜犯李存信營,虜奉誠軍使孫考老,李存信軍大亂。李克用親率兵前往,掘溝塹以圍城。李存孝出兵衝擊,晉軍無法築成溝塹。河東牙將袁奉韜派人對李存孝道:"您所畏懼的只是晉王。晉王待溝塹築成,定會留兵圍城自己退去,他手下諸將都不是您的對手,築好溝塹又有什麼用?"李存孝同意,於是任由晉軍築溝塹。溝塹築成後,深溝高壘,無法靠近,李存孝非常被動。城中糧盡。

乾寧元年(894年)3月,李存孝登上城樓,哭著對城下的李克用道:"兒蒙王的大恩,位至將相,難道願棄父子關係而投仇敵?這是由於存信誣陷的緣故。希望能活著見王,說句話就死。"李克用很感傷,派劉氏入城慰諭。劉氏帶李存孝回來,他磕頭請罪道:"兒於晉有功而無過,之所以至此,是存信的緣故!"李克用呵道:"你寫給朱全忠、王熔的信,大肆毀謗我,這也是李存信逼你乾的嗎?"於是將他押回太原,以車裂處死。其實李克用本不想殺他,希望諸將為他求情,就此順勢免了他的罪,誰知諸將都妒忌他,沒一個為他求情。李克用為此深恨諸將,但卻沒有譴責過李存信。李克用惋惜存孝,為之十多天不理政事,兵勢也逐漸轉弱,而朱溫的勢力則開始變得越來越強大。

摺疊軼事典故

摺疊十三太保

自古以來,在大同、朔州一帶,傳著"十三太保"李存孝的傳說。

當年,在代州的個小村莊裡,村中立起座將軍的石像。傳說,這尊石像是天上的星宿下凡,凡是得到石將軍青睞的人,都會得好運。有天,村中一位姓姑娘採花歸來,她看到這尊石像,隨手一拋,花籃居然不偏不倚好套在石將軍的頸上。沒想到,這何姑娘回到家中,就有了身孕。在那時代,未婚先孕是要被人鄙視的。儘管何姑娘再三解釋都無濟於事,只能將這孩子生了下來。親朋好友漸漸遠離,何姑娘帶著個孩子,母子二人孤苦伶仃地生活著。

等孩子4歲那年,何姑娘帶著孩子,來到那石將軍的面前,讓孩子拜祭他的父親。沒想到,當孩子知道他的父親竟然是這尊石像時,竟然發起狠來,一拳將石像打了個粉碎。何姑娘見狀,不由勃然大怒,當的是又氣又急。她逼小孩跪下向父親請罪,並且讓孩子將地上的石頭揀了起來重新一塊塊地安了回去,並給孩子取名叫做"安靜思"(安進石的諧音),以此為記。

小安靜思的生活過得非常清苦,母子二人相依為命。在他10歲的一天,小安靜思正在山坡上放羊。這時,山坡上忽然出現了只猛虎,來勢洶洶。然而,面對猛虎,小安靜思卻並不懼怕。他天生神力,儘管老虎稱得上是人間至惡,但他也沒把它放在眼裡,竟赤手空拳,將老虎活活打死。這時,對面的山澗上,正巧走過個人。他就是任晉王的李克用。李克用遠望見這孩子年幼,竟能將老虎打死,心中端的是非常喜愛。他故意向這邊說道:"是哪家的小孩把我家養的老虎給打死了?"小安靜思也並不生氣,看向李克用,說:"原來這老虎是你家養的啊。我打死你養的老虎是不對,這就把老虎還給你。"說罷,隔著條山澗,竟把整隻老虎,像扔石子般輕鬆地扔了過去,扔到李克用面前。李克用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之後,李克用便向各家各戶打聽,這倒底是哪家的孩子。他找到何姑娘家中,見了何姑娘,問清了小安靜思的身世。他對小安靜思那是頗為喜愛,便希望能收養他為義子。而何姑娘知道對方是大名鼎鼎的李克用時,便欣然同意,從此,安靜思便改名叫做李存孝,跟隨李克用左右,隨李克用南征北戰,成為了李克用的左膀右臂。

憑著天生神力,再加上出色的武技,李存孝南征北戰,天下無敵。就連武功天下第二的"鐵槍"王彥章,也在李存孝手下走不了兩回合。而武功第三的高思繼(說岳全傳裡挑鐵滑車的高寵的祖先,高寵曾一回合擊敗完顏宗弼)曾在李存孝連挑數十名大將後(當時李存孝患上重感冒),全身脫力狀況下,趁勢擊敗多名唐將。李存孝聽說後,披掛上陣,用十回合竟以重病之身將武功不比王彥章弱多少的高思繼活活生擒。後來,在李存孝死後,王彥章再無敵手,竟然連挑晉軍猛將36人(這事在《水滸傳》中也有記載),急得李克用哭道:"假如我兒存孝若在,何至於此?"關鍵時刻,軍師出計,派人假扮李存孝出陣,竟驚走王彥章,將王彥章的弟弟王彥童活活嚇死(王彥童也是當時著名的猛將之一)。由這些事情,都可以看出李存孝的勇猛。

李存孝很出名,古人中王不過項,將不過李就是用來誇讚李孝存的。李存孝常伴於李克用身邊,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李存孝身穿鐵甲,手拿鐵馬鞭,腰上跨著弓箭與長矛,每每衝鋒陷陣,其勇猛勢不可擋,敵軍聽聞其名聲就聞風喪膽。

樑國猛將見李存孝攻取潞州,不戰而退,攻取晉州,緊閉城門死守不敢出來迎戰;攻打絳州,守將聽聞就棄城而逃。李存孝所到處,大都不戰而勝,可見其勇武異常。

然而,李存孝被李克用格外寵愛,自會被人嫉妒。在這中,表現最為強烈的當屬李克用的四子李存信。李存信也是李克用的養子,先前也倍受李克用寵愛。然而,隨著李存孝的到來,原先受寵的李存信發現自己失寵了。論能力,他顯然不是李存孝的對手。他想要回自己的位置,這種慾望逐漸強烈,他知道李存孝雖英勇無敵,但卻全無心機。於是,他漸生出了條毒計。

一天,他到李存孝的帳中,和李存孝說,他不過是李克用的養子,何苦為李克用賣命。而且,李克用雖然名義上是他的父親,然而其實不過是他的義父,其實李克用心裡對李存孝一直有著提防。俗話說,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等到天下平定,李存孝沒利用價值時,李克用就會立即對李存孝痛下殺手。他也是李克用的義子,對此十分清楚。他對李存孝說,大丈夫就應該做番事業,他應恢復自己的本名"安靜思",以他的能力,不愁天下不定。而他,李存信,作為李存孝的四哥,如果李存孝舉事,就一定會作為內應,幫助李存孝成功。在連哄帶騙地欺詐李存孝後,李存信又跑去李克用那裡告狀,說李存孝早有反心,讓義父加以提防。

李存信又私下裡以李存孝的口吻寫了些與朱全忠的交往信件,並以此做證據,作為李存孝反叛的的依據。又利用自己權力斷絕了李存孝的糧草。李存孝以為李克用果然是對自己不信任,由於年少無知,想起四哥和他說過的話,便恢復本名"安靜思",發兵反叛。然而,他萬萬沒有想到,頭個出來鎮壓他的,就是他四哥李存信。因對過去的部隊心慈手軟,再加上他本來就沒有謀反的心思,他的反叛很快就被李克用鎮壓了。他本人也被生擒,帶到了李克用面前。

李存孝直到現在,才知道,原來背後是李存信一直使壞,才害了他。他哭著向李克用請求。然而,由於人證物證俱在,那些與朱全忠交往的信件他也無法抵賴,謀反畢竟是最大的罪行,李克用不忍,但也無法,只能判李存孝車裂(也就是五馬分屍)。而行刑的人,正是他的義兄,四哥李存信。

車裂當天,陰雲密佈。一切的愛恨情仇,都將在這天了結。其實到了此刻,李存孝的心中反而釋然了。命既如此,又復何爭。李存信驅趕著五馬,準備行刑,將一切的一切,在這天裡結束。然而,最讓人震驚人事情發生了。當五馬用盡力量向外拉扯時,李存孝的手腕腳腕竟然因為先天的反應,自然而然地生出力道,將五馬又活活地拉了回來!連接十數次,都是如此。被車裂而不死,這在古今天下,也算是僅此一人了。這時,李存孝心想,反正自己到了這般地步,已是必死無疑了。這般苦苦掙扎,又有何益?與其這般的活受罪,倒不如早解脫,了卻一切。於是,他對李存信道:"四哥,咱兄弟倆到了這種地步,什麼也不用說了。 但是你這種是弄不死我的,也沒法向父王奉命。我和你說,如果你想車裂死我,那辦法只有一個,就是挑斷我的手筋腳筋,讓我的手腳無法發力;打碎我的膝蓋肘骨,讓我四肢無法相連,再用五馬之力,才有可能將我弄死。你我做了這麼多年兄弟,就當看在弟弟的面上,給我個痛快吧。"聽李存孝這麼說,李存信眼中也含著淚,點點頭,並依樣照做。這次,五馬齊奔,終於將李存孝徹底分開。一代名將、天下無雙的十三太保,就此含冤殞命。而李存孝死後,李克用也快速走向了衰落,天下最終落入了朱全忠的手中。

摺疊打死惡虎

根據傳於陝西省寶雞地區秦嶺山下的民間故事,五代時期少年勇士李存孝,在十幾歲時為救父親,把惡虎打死,他的英勇行為傳頌至今。人們將其剪成窗花貼在窗戶上,以崇尚勇敢,戰勝凶惡,鎮宅祛邪,鼓勵青少年英勇果敢,有膽有謀。

五代名將十三太保李存孝人物生平

民間故事《李存孝打虎》

摺疊處刑經過

原來五車上,有五五二千五百石重,五牛之力,不計多少,存孝一生力大,是以皆被縱到身底下來,以此較之,存孝一臂有二萬五千斤之力,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勇。存孝大叫:"我得何罪?將五牛掙我!"言未絕,只見半空中一金甲神人,叫曰:"存孝不得掙挫,吾奉千佛牒文,玉皇敕旨,你原是上界鐵石精,降臨凡世,今功行完滿,取汝歸天,若是遲緩,神人奪了你的坐位。"存孝聽言曰:"既上天叫我,安敢不從?"

遂叫軍人曰:"這等如何掙得我死,除非是將劍割斷我手足之筋,吾即死矣!"當下君利傳令,大喝五下里掙響一聲,存孝軀分為五塊。存孝亡年三十六歲,時天覆三年秋九月也。

後史官有詩讚雲:兩岸西風起白楊,沁州存孝實堪傷;晉官花草埋幽徑,唐國山河繞夕陽。

鴉谷滅巢皆寂寞,賓州塵路總荒涼;詩成不盡傷情處,一度行吟一斷腸。

摺疊歷史評價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①"便騎射,驍勇冠絕。"[1] ;②"惟存孝之勇,足以冠三軍而長萬夫,苟不為叛臣,則可謂良將矣。"[1]

摺疊史籍記載

《舊五代史·卷五十三(唐書)·列傳五》[1]

《新五代史·卷三十六·義兒傳第二十四》[2]

摺疊歷史遺蹟

摺疊墓葬

李存孝墓在山西太原西山風峪溝口的太山腳下,其墓為一石砌墳丘,墳前有小平臺,上面擺放著兩枚石元寶,有石碑一幢,上刻"李存孝之墓"。

五代名將十三太保李存孝人物生平

李存孝墓

摺疊碑刻

靈丘縣現存存孝故里碑刻:

五代名將十三太保李存孝人物生平

李存孝故里【圖左】此存孝故里刻制年代不詳。原位於魁見村,因嚴重風化漫漶,清道光十六年制新碑取而代之。石碑現存於趙武靈王墓園內。紅石質,圓首方座。高145cm,寬62cm,厚20cm。

【圖右】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新立存孝故里碑立。原位於魁見村街西,建碑亭。2008年村政建設中移至魁見小學門外。李存孝為唐末五代時期著名將領,原名安敬思,後被賜姓李。其外公鄧家莊(現靈丘莊頭村)鄧氏,因唐代"靈丘道"亦稱"飛狐道"故史書多載存孝飛狐人,但與古飛狐縣(淶源)無關。碑青石質,螭首方座。碑額高76cm,寬74cm,厚23cm;碑身高154cm,寬70cm,厚22cm。此碑承接原前碑刻制,現保存完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