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堪稱傳奇


你知道世界上有這樣一種人嗎?

當你還在拼命熬夜加班為了養家餬口時,他們或許動一動手指,敲幾下鍵盤,發出幾個指令,就能輕鬆得到抵得過你一個月工資的收益。

他們就是金融交易市場裡的操盤手。

像《股票作手回憶錄》的主人公傑西·利弗莫爾,亦或者是在論壇上寫下自己八年一萬倍壯舉的牛散趙老哥

上面這些名字可能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位日本神祕操盤手:

在大三時還是個普普通通的學生,畢業時已經有了過億資產。

他在金融市場僅僅用了七年的時間,就將自己手裡的資產翻了一萬倍。

軟銀的總裁孫正義曾主動請他吃飯並委託其管理自己的資產,但被婉拒。

他的名字就叫做小手川隆

1、2000年,日本最大的BBS網站上,一個叫做“B.N.F”的ID經常出現在股票板塊,和眾多散戶們一起每天交流交易心得。

一開始並沒有人關注他,因為他稍微比其他人表現異常的地方就是每天大量頻繁的交易。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他貼出來的交易單上顯示單日盈利已經超過了一般日本白領的平均年收。這讓散戶們備受刺激,在一片質疑聲中,這個ID漸漸從BBS上消失了。

"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堪稱傳奇


你知道世界上有這樣一種人嗎?

當你還在拼命熬夜加班為了養家餬口時,他們或許動一動手指,敲幾下鍵盤,發出幾個指令,就能輕鬆得到抵得過你一個月工資的收益。

他們就是金融交易市場裡的操盤手。

像《股票作手回憶錄》的主人公傑西·利弗莫爾,亦或者是在論壇上寫下自己八年一萬倍壯舉的牛散趙老哥

上面這些名字可能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位日本神祕操盤手:

在大三時還是個普普通通的學生,畢業時已經有了過億資產。

他在金融市場僅僅用了七年的時間,就將自己手裡的資產翻了一萬倍。

軟銀的總裁孫正義曾主動請他吃飯並委託其管理自己的資產,但被婉拒。

他的名字就叫做小手川隆

1、2000年,日本最大的BBS網站上,一個叫做“B.N.F”的ID經常出現在股票板塊,和眾多散戶們一起每天交流交易心得。

一開始並沒有人關注他,因為他稍微比其他人表現異常的地方就是每天大量頻繁的交易。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他貼出來的交易單上顯示單日盈利已經超過了一般日本白領的平均年收。這讓散戶們備受刺激,在一片質疑聲中,這個ID漸漸從BBS上消失了。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沒錯,“B.N.F”就是小手川隆的網名。到2001年年末,小手川隆的資產達到6100萬日元,到2004年底已經上升至11億日元。而在2005年,他趕上了一次很大的機遇,那就是日本證券史乃至世界證券史上都難得一見的錯單事件,即“J-COM事件”。

"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堪稱傳奇


你知道世界上有這樣一種人嗎?

當你還在拼命熬夜加班為了養家餬口時,他們或許動一動手指,敲幾下鍵盤,發出幾個指令,就能輕鬆得到抵得過你一個月工資的收益。

他們就是金融交易市場裡的操盤手。

像《股票作手回憶錄》的主人公傑西·利弗莫爾,亦或者是在論壇上寫下自己八年一萬倍壯舉的牛散趙老哥

上面這些名字可能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位日本神祕操盤手:

在大三時還是個普普通通的學生,畢業時已經有了過億資產。

他在金融市場僅僅用了七年的時間,就將自己手裡的資產翻了一萬倍。

軟銀的總裁孫正義曾主動請他吃飯並委託其管理自己的資產,但被婉拒。

他的名字就叫做小手川隆

1、2000年,日本最大的BBS網站上,一個叫做“B.N.F”的ID經常出現在股票板塊,和眾多散戶們一起每天交流交易心得。

一開始並沒有人關注他,因為他稍微比其他人表現異常的地方就是每天大量頻繁的交易。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他貼出來的交易單上顯示單日盈利已經超過了一般日本白領的平均年收。這讓散戶們備受刺激,在一片質疑聲中,這個ID漸漸從BBS上消失了。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沒錯,“B.N.F”就是小手川隆的網名。到2001年年末,小手川隆的資產達到6100萬日元,到2004年底已經上升至11億日元。而在2005年,他趕上了一次很大的機遇,那就是日本證券史乃至世界證券史上都難得一見的錯單事件,即“J-COM事件”。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事件是這樣的,2005年12月8日,日本瑞穗證券的的一位交易員,誤將“61萬日元賣1股”的指令當做“1日元賣61萬股”。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被一些機靈的交易員抓住了,小手川隆也在其列,他在十分鐘之內買入了7100股,並在接下來的一天中將股票賣出,在此次事件中,他一共賺了大約20億日元,成為了獲利最高的個人交易者。

能把握住賺錢機會不難,但能保全自己的財富才是難能可貴,畢竟股票只有賣出才算賺到錢。在2007年8月,日本股市發生股災,有很多的老手都紛紛陰溝裡翻船,而小手川隆卻全身而退,獲利至少2.6億日元。截止到2007年8月份,29歲的小手川隆,資產總額已經達到了175億日元,年收益率達到280%。

而代表日本股票價格水準的日經平均指數,在2000年時是20000點,到2007年8月在17000點左右。這就說明小手川隆並不是靠著大盤的走勢獲得了財富,因為大盤在這七年間沒有漲反而跌了3000點。


2、但即使是賺到了這麼多錢,小手川隆還是一如既往的低調,人們從以前零零碎碎的線索中才得知他的真名和事蹟。


"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堪稱傳奇


你知道世界上有這樣一種人嗎?

當你還在拼命熬夜加班為了養家餬口時,他們或許動一動手指,敲幾下鍵盤,發出幾個指令,就能輕鬆得到抵得過你一個月工資的收益。

他們就是金融交易市場裡的操盤手。

像《股票作手回憶錄》的主人公傑西·利弗莫爾,亦或者是在論壇上寫下自己八年一萬倍壯舉的牛散趙老哥

上面這些名字可能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位日本神祕操盤手:

在大三時還是個普普通通的學生,畢業時已經有了過億資產。

他在金融市場僅僅用了七年的時間,就將自己手裡的資產翻了一萬倍。

軟銀的總裁孫正義曾主動請他吃飯並委託其管理自己的資產,但被婉拒。

他的名字就叫做小手川隆

1、2000年,日本最大的BBS網站上,一個叫做“B.N.F”的ID經常出現在股票板塊,和眾多散戶們一起每天交流交易心得。

一開始並沒有人關注他,因為他稍微比其他人表現異常的地方就是每天大量頻繁的交易。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他貼出來的交易單上顯示單日盈利已經超過了一般日本白領的平均年收。這讓散戶們備受刺激,在一片質疑聲中,這個ID漸漸從BBS上消失了。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沒錯,“B.N.F”就是小手川隆的網名。到2001年年末,小手川隆的資產達到6100萬日元,到2004年底已經上升至11億日元。而在2005年,他趕上了一次很大的機遇,那就是日本證券史乃至世界證券史上都難得一見的錯單事件,即“J-COM事件”。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事件是這樣的,2005年12月8日,日本瑞穗證券的的一位交易員,誤將“61萬日元賣1股”的指令當做“1日元賣61萬股”。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被一些機靈的交易員抓住了,小手川隆也在其列,他在十分鐘之內買入了7100股,並在接下來的一天中將股票賣出,在此次事件中,他一共賺了大約20億日元,成為了獲利最高的個人交易者。

能把握住賺錢機會不難,但能保全自己的財富才是難能可貴,畢竟股票只有賣出才算賺到錢。在2007年8月,日本股市發生股災,有很多的老手都紛紛陰溝裡翻船,而小手川隆卻全身而退,獲利至少2.6億日元。截止到2007年8月份,29歲的小手川隆,資產總額已經達到了175億日元,年收益率達到280%。

而代表日本股票價格水準的日經平均指數,在2000年時是20000點,到2007年8月在17000點左右。這就說明小手川隆並不是靠著大盤的走勢獲得了財富,因為大盤在這七年間沒有漲反而跌了3000點。


2、但即使是賺到了這麼多錢,小手川隆還是一如既往的低調,人們從以前零零碎碎的線索中才得知他的真名和事蹟。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他生活上從來不講究,出門乘公交就行,吃飯也是拿泡麵來湊合,還不敢吃飽,說是怕吃太飽了集中不了注意力。

另外一個人住了個大房子,裡面空蕩蕩的,按照他的說法是,汙濁的空氣會影響判斷,空曠點的環境能讓思維更加的清晰敏捷。

從不旅遊,沒有女朋友,沒有朋友,很少和家人聯繫。

根據小手川隆所言,他在進入交易領域之前,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跟其他人一樣白天上課,晚上打遊戲。

直到有一次,他在圖書館讀到了傑西·利弗莫爾的《股票作手回憶錄》,便愛不釋手,開始嘗試去做一些金融市場交易,在交易中嚐到甜頭的他,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成就了一段股市神話。

"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堪稱傳奇


你知道世界上有這樣一種人嗎?

當你還在拼命熬夜加班為了養家餬口時,他們或許動一動手指,敲幾下鍵盤,發出幾個指令,就能輕鬆得到抵得過你一個月工資的收益。

他們就是金融交易市場裡的操盤手。

像《股票作手回憶錄》的主人公傑西·利弗莫爾,亦或者是在論壇上寫下自己八年一萬倍壯舉的牛散趙老哥

上面這些名字可能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位日本神祕操盤手:

在大三時還是個普普通通的學生,畢業時已經有了過億資產。

他在金融市場僅僅用了七年的時間,就將自己手裡的資產翻了一萬倍。

軟銀的總裁孫正義曾主動請他吃飯並委託其管理自己的資產,但被婉拒。

他的名字就叫做小手川隆

1、2000年,日本最大的BBS網站上,一個叫做“B.N.F”的ID經常出現在股票板塊,和眾多散戶們一起每天交流交易心得。

一開始並沒有人關注他,因為他稍微比其他人表現異常的地方就是每天大量頻繁的交易。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他貼出來的交易單上顯示單日盈利已經超過了一般日本白領的平均年收。這讓散戶們備受刺激,在一片質疑聲中,這個ID漸漸從BBS上消失了。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沒錯,“B.N.F”就是小手川隆的網名。到2001年年末,小手川隆的資產達到6100萬日元,到2004年底已經上升至11億日元。而在2005年,他趕上了一次很大的機遇,那就是日本證券史乃至世界證券史上都難得一見的錯單事件,即“J-COM事件”。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事件是這樣的,2005年12月8日,日本瑞穗證券的的一位交易員,誤將“61萬日元賣1股”的指令當做“1日元賣61萬股”。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被一些機靈的交易員抓住了,小手川隆也在其列,他在十分鐘之內買入了7100股,並在接下來的一天中將股票賣出,在此次事件中,他一共賺了大約20億日元,成為了獲利最高的個人交易者。

能把握住賺錢機會不難,但能保全自己的財富才是難能可貴,畢竟股票只有賣出才算賺到錢。在2007年8月,日本股市發生股災,有很多的老手都紛紛陰溝裡翻船,而小手川隆卻全身而退,獲利至少2.6億日元。截止到2007年8月份,29歲的小手川隆,資產總額已經達到了175億日元,年收益率達到280%。

而代表日本股票價格水準的日經平均指數,在2000年時是20000點,到2007年8月在17000點左右。這就說明小手川隆並不是靠著大盤的走勢獲得了財富,因為大盤在這七年間沒有漲反而跌了3000點。


2、但即使是賺到了這麼多錢,小手川隆還是一如既往的低調,人們從以前零零碎碎的線索中才得知他的真名和事蹟。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他生活上從來不講究,出門乘公交就行,吃飯也是拿泡麵來湊合,還不敢吃飽,說是怕吃太飽了集中不了注意力。

另外一個人住了個大房子,裡面空蕩蕩的,按照他的說法是,汙濁的空氣會影響判斷,空曠點的環境能讓思維更加的清晰敏捷。

從不旅遊,沒有女朋友,沒有朋友,很少和家人聯繫。

根據小手川隆所言,他在進入交易領域之前,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跟其他人一樣白天上課,晚上打遊戲。

直到有一次,他在圖書館讀到了傑西·利弗莫爾的《股票作手回憶錄》,便愛不釋手,開始嘗試去做一些金融市場交易,在交易中嚐到甜頭的他,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成就了一段股市神話。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金融交易為什麼充滿了魔力?就是因為這裡是普通人最容易改變命運軌道的地方。

1988年剛從國企離職的楊百萬,偶然從報紙上發現不同地區國庫券的價格居然不一樣,於是做起了倒賣國庫券的生意,這在當時人們看來就是違法的行為,沒人敢去嘗試。

"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堪稱傳奇


你知道世界上有這樣一種人嗎?

當你還在拼命熬夜加班為了養家餬口時,他們或許動一動手指,敲幾下鍵盤,發出幾個指令,就能輕鬆得到抵得過你一個月工資的收益。

他們就是金融交易市場裡的操盤手。

像《股票作手回憶錄》的主人公傑西·利弗莫爾,亦或者是在論壇上寫下自己八年一萬倍壯舉的牛散趙老哥

上面這些名字可能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位日本神祕操盤手:

在大三時還是個普普通通的學生,畢業時已經有了過億資產。

他在金融市場僅僅用了七年的時間,就將自己手裡的資產翻了一萬倍。

軟銀的總裁孫正義曾主動請他吃飯並委託其管理自己的資產,但被婉拒。

他的名字就叫做小手川隆

1、2000年,日本最大的BBS網站上,一個叫做“B.N.F”的ID經常出現在股票板塊,和眾多散戶們一起每天交流交易心得。

一開始並沒有人關注他,因為他稍微比其他人表現異常的地方就是每天大量頻繁的交易。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他貼出來的交易單上顯示單日盈利已經超過了一般日本白領的平均年收。這讓散戶們備受刺激,在一片質疑聲中,這個ID漸漸從BBS上消失了。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沒錯,“B.N.F”就是小手川隆的網名。到2001年年末,小手川隆的資產達到6100萬日元,到2004年底已經上升至11億日元。而在2005年,他趕上了一次很大的機遇,那就是日本證券史乃至世界證券史上都難得一見的錯單事件,即“J-COM事件”。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事件是這樣的,2005年12月8日,日本瑞穗證券的的一位交易員,誤將“61萬日元賣1股”的指令當做“1日元賣61萬股”。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被一些機靈的交易員抓住了,小手川隆也在其列,他在十分鐘之內買入了7100股,並在接下來的一天中將股票賣出,在此次事件中,他一共賺了大約20億日元,成為了獲利最高的個人交易者。

能把握住賺錢機會不難,但能保全自己的財富才是難能可貴,畢竟股票只有賣出才算賺到錢。在2007年8月,日本股市發生股災,有很多的老手都紛紛陰溝裡翻船,而小手川隆卻全身而退,獲利至少2.6億日元。截止到2007年8月份,29歲的小手川隆,資產總額已經達到了175億日元,年收益率達到280%。

而代表日本股票價格水準的日經平均指數,在2000年時是20000點,到2007年8月在17000點左右。這就說明小手川隆並不是靠著大盤的走勢獲得了財富,因為大盤在這七年間沒有漲反而跌了3000點。


2、但即使是賺到了這麼多錢,小手川隆還是一如既往的低調,人們從以前零零碎碎的線索中才得知他的真名和事蹟。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他生活上從來不講究,出門乘公交就行,吃飯也是拿泡麵來湊合,還不敢吃飽,說是怕吃太飽了集中不了注意力。

另外一個人住了個大房子,裡面空蕩蕩的,按照他的說法是,汙濁的空氣會影響判斷,空曠點的環境能讓思維更加的清晰敏捷。

從不旅遊,沒有女朋友,沒有朋友,很少和家人聯繫。

根據小手川隆所言,他在進入交易領域之前,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跟其他人一樣白天上課,晚上打遊戲。

直到有一次,他在圖書館讀到了傑西·利弗莫爾的《股票作手回憶錄》,便愛不釋手,開始嘗試去做一些金融市場交易,在交易中嚐到甜頭的他,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成就了一段股市神話。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金融交易為什麼充滿了魔力?就是因為這裡是普通人最容易改變命運軌道的地方。

1988年剛從國企離職的楊百萬,偶然從報紙上發現不同地區國庫券的價格居然不一樣,於是做起了倒賣國庫券的生意,這在當時人們看來就是違法的行為,沒人敢去嘗試。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1992年,股票認購證發行,沒人願意去買,最後硬是作為政治任務攤派到了單位,每個人認購兩張才勉強發完。結果第一批認購的幾乎全部中籤,平均一百張認購證就能賺五六十萬,很多人一夜暴富。

"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堪稱傳奇


你知道世界上有這樣一種人嗎?

當你還在拼命熬夜加班為了養家餬口時,他們或許動一動手指,敲幾下鍵盤,發出幾個指令,就能輕鬆得到抵得過你一個月工資的收益。

他們就是金融交易市場裡的操盤手。

像《股票作手回憶錄》的主人公傑西·利弗莫爾,亦或者是在論壇上寫下自己八年一萬倍壯舉的牛散趙老哥

上面這些名字可能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位日本神祕操盤手:

在大三時還是個普普通通的學生,畢業時已經有了過億資產。

他在金融市場僅僅用了七年的時間,就將自己手裡的資產翻了一萬倍。

軟銀的總裁孫正義曾主動請他吃飯並委託其管理自己的資產,但被婉拒。

他的名字就叫做小手川隆

1、2000年,日本最大的BBS網站上,一個叫做“B.N.F”的ID經常出現在股票板塊,和眾多散戶們一起每天交流交易心得。

一開始並沒有人關注他,因為他稍微比其他人表現異常的地方就是每天大量頻繁的交易。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他貼出來的交易單上顯示單日盈利已經超過了一般日本白領的平均年收。這讓散戶們備受刺激,在一片質疑聲中,這個ID漸漸從BBS上消失了。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沒錯,“B.N.F”就是小手川隆的網名。到2001年年末,小手川隆的資產達到6100萬日元,到2004年底已經上升至11億日元。而在2005年,他趕上了一次很大的機遇,那就是日本證券史乃至世界證券史上都難得一見的錯單事件,即“J-COM事件”。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事件是這樣的,2005年12月8日,日本瑞穗證券的的一位交易員,誤將“61萬日元賣1股”的指令當做“1日元賣61萬股”。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被一些機靈的交易員抓住了,小手川隆也在其列,他在十分鐘之內買入了7100股,並在接下來的一天中將股票賣出,在此次事件中,他一共賺了大約20億日元,成為了獲利最高的個人交易者。

能把握住賺錢機會不難,但能保全自己的財富才是難能可貴,畢竟股票只有賣出才算賺到錢。在2007年8月,日本股市發生股災,有很多的老手都紛紛陰溝裡翻船,而小手川隆卻全身而退,獲利至少2.6億日元。截止到2007年8月份,29歲的小手川隆,資產總額已經達到了175億日元,年收益率達到280%。

而代表日本股票價格水準的日經平均指數,在2000年時是20000點,到2007年8月在17000點左右。這就說明小手川隆並不是靠著大盤的走勢獲得了財富,因為大盤在這七年間沒有漲反而跌了3000點。


2、但即使是賺到了這麼多錢,小手川隆還是一如既往的低調,人們從以前零零碎碎的線索中才得知他的真名和事蹟。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他生活上從來不講究,出門乘公交就行,吃飯也是拿泡麵來湊合,還不敢吃飽,說是怕吃太飽了集中不了注意力。

另外一個人住了個大房子,裡面空蕩蕩的,按照他的說法是,汙濁的空氣會影響判斷,空曠點的環境能讓思維更加的清晰敏捷。

從不旅遊,沒有女朋友,沒有朋友,很少和家人聯繫。

根據小手川隆所言,他在進入交易領域之前,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跟其他人一樣白天上課,晚上打遊戲。

直到有一次,他在圖書館讀到了傑西·利弗莫爾的《股票作手回憶錄》,便愛不釋手,開始嘗試去做一些金融市場交易,在交易中嚐到甜頭的他,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成就了一段股市神話。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金融交易為什麼充滿了魔力?就是因為這裡是普通人最容易改變命運軌道的地方。

1988年剛從國企離職的楊百萬,偶然從報紙上發現不同地區國庫券的價格居然不一樣,於是做起了倒賣國庫券的生意,這在當時人們看來就是違法的行為,沒人敢去嘗試。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1992年,股票認購證發行,沒人願意去買,最後硬是作為政治任務攤派到了單位,每個人認購兩張才勉強發完。結果第一批認購的幾乎全部中籤,平均一百張認購證就能賺五六十萬,很多人一夜暴富。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等到深圳發售新股認購抽籤表的時候,在工地上開裝卸車的朱煥良看準了機會,拿了上萬張認購抽籤表,成了億萬富翁。

你可能會好奇的問,為什麼是他們獲得了成功?

羅輯思維CEO脫不花曾經說過:在人生的很多階段,我們都在等一句話,那句話到位了,發動機就打著火了。

"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堪稱傳奇


你知道世界上有這樣一種人嗎?

當你還在拼命熬夜加班為了養家餬口時,他們或許動一動手指,敲幾下鍵盤,發出幾個指令,就能輕鬆得到抵得過你一個月工資的收益。

他們就是金融交易市場裡的操盤手。

像《股票作手回憶錄》的主人公傑西·利弗莫爾,亦或者是在論壇上寫下自己八年一萬倍壯舉的牛散趙老哥

上面這些名字可能很多人都耳熟能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位日本神祕操盤手:

在大三時還是個普普通通的學生,畢業時已經有了過億資產。

他在金融市場僅僅用了七年的時間,就將自己手裡的資產翻了一萬倍。

軟銀的總裁孫正義曾主動請他吃飯並委託其管理自己的資產,但被婉拒。

他的名字就叫做小手川隆

1、2000年,日本最大的BBS網站上,一個叫做“B.N.F”的ID經常出現在股票板塊,和眾多散戶們一起每天交流交易心得。

一開始並沒有人關注他,因為他稍微比其他人表現異常的地方就是每天大量頻繁的交易。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他貼出來的交易單上顯示單日盈利已經超過了一般日本白領的平均年收。這讓散戶們備受刺激,在一片質疑聲中,這個ID漸漸從BBS上消失了。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沒錯,“B.N.F”就是小手川隆的網名。到2001年年末,小手川隆的資產達到6100萬日元,到2004年底已經上升至11億日元。而在2005年,他趕上了一次很大的機遇,那就是日本證券史乃至世界證券史上都難得一見的錯單事件,即“J-COM事件”。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事件是這樣的,2005年12月8日,日本瑞穗證券的的一位交易員,誤將“61萬日元賣1股”的指令當做“1日元賣61萬股”。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被一些機靈的交易員抓住了,小手川隆也在其列,他在十分鐘之內買入了7100股,並在接下來的一天中將股票賣出,在此次事件中,他一共賺了大約20億日元,成為了獲利最高的個人交易者。

能把握住賺錢機會不難,但能保全自己的財富才是難能可貴,畢竟股票只有賣出才算賺到錢。在2007年8月,日本股市發生股災,有很多的老手都紛紛陰溝裡翻船,而小手川隆卻全身而退,獲利至少2.6億日元。截止到2007年8月份,29歲的小手川隆,資產總額已經達到了175億日元,年收益率達到280%。

而代表日本股票價格水準的日經平均指數,在2000年時是20000點,到2007年8月在17000點左右。這就說明小手川隆並不是靠著大盤的走勢獲得了財富,因為大盤在這七年間沒有漲反而跌了3000點。


2、但即使是賺到了這麼多錢,小手川隆還是一如既往的低調,人們從以前零零碎碎的線索中才得知他的真名和事蹟。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他生活上從來不講究,出門乘公交就行,吃飯也是拿泡麵來湊合,還不敢吃飽,說是怕吃太飽了集中不了注意力。

另外一個人住了個大房子,裡面空蕩蕩的,按照他的說法是,汙濁的空氣會影響判斷,空曠點的環境能讓思維更加的清晰敏捷。

從不旅遊,沒有女朋友,沒有朋友,很少和家人聯繫。

根據小手川隆所言,他在進入交易領域之前,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生,跟其他人一樣白天上課,晚上打遊戲。

直到有一次,他在圖書館讀到了傑西·利弗莫爾的《股票作手回憶錄》,便愛不釋手,開始嘗試去做一些金融市場交易,在交易中嚐到甜頭的他,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成就了一段股市神話。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金融交易為什麼充滿了魔力?就是因為這裡是普通人最容易改變命運軌道的地方。

1988年剛從國企離職的楊百萬,偶然從報紙上發現不同地區國庫券的價格居然不一樣,於是做起了倒賣國庫券的生意,這在當時人們看來就是違法的行為,沒人敢去嘗試。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1992年,股票認購證發行,沒人願意去買,最後硬是作為政治任務攤派到了單位,每個人認購兩張才勉強發完。結果第一批認購的幾乎全部中籤,平均一百張認購證就能賺五六十萬,很多人一夜暴富。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等到深圳發售新股認購抽籤表的時候,在工地上開裝卸車的朱煥良看準了機會,拿了上萬張認購抽籤表,成了億萬富翁。

你可能會好奇的問,為什麼是他們獲得了成功?

羅輯思維CEO脫不花曾經說過:在人生的很多階段,我們都在等一句話,那句話到位了,發動機就打著火了。

史上最神祕的操盤手,22歲一貧如洗,29歲資產175億、令人震撼

很多人埋怨自己總是錯過好時代,說著要是當初怎麼怎麼就好了。

30年前,到大街上擺個地攤,輕鬆就成了萬元戶;

20年前,到沿海城市開一個加工廠,遍地都是錢;

10年前,去炒幾套房,或者開淘寶店,資產一年翻一番;

5年前,開個公眾號,廣告收入都比普通人的一年工資高···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在一邊觀望,一邊放棄,永遠不敢踏出那一步,機會就這樣離我們而去。

但交易,恰恰是永遠都不會過時的東西,大多數人所缺的,只是往前踏一步的勇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