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

龍駒,利川柏楊壩鎮的一個邊陲村落。一條蜿蜒詩意的河流將重慶與湖北一分為二,龍駒與重慶的吐祥便隔河相望。

"

龍駒,利川柏楊壩鎮的一個邊陲村落。一條蜿蜒詩意的河流將重慶與湖北一分為二,龍駒與重慶的吐祥便隔河相望。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此地稍顯偏遠,外人罕至,所以還保留著原生態的自然和人文風貌。龍駒之美主要在於極富靈性的山水,河流水量充足、水質清澈,漫步在鵝卵石鋪成的河灘上,對岸竹林掩映下的百年村莊古樸寧靜。夕陽西下、晚風徐來,行走在這片詩意的夢境中,讓人很自然就生出歸隱於此的衝動。

《飛奪瀘定橋》-- 曾是小學語文課本中一篇膾炙人口的課文。它講述了長征途中,二十多個紅軍戰士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下,從十三根沒有木板的鐵鏈上強渡大渡河的英勇事蹟。大渡橋橫鐵索寒,這是舉世聞名的瀘定橋留在世人眼中的深刻印象。

"

龍駒,利川柏楊壩鎮的一個邊陲村落。一條蜿蜒詩意的河流將重慶與湖北一分為二,龍駒與重慶的吐祥便隔河相望。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此地稍顯偏遠,外人罕至,所以還保留著原生態的自然和人文風貌。龍駒之美主要在於極富靈性的山水,河流水量充足、水質清澈,漫步在鵝卵石鋪成的河灘上,對岸竹林掩映下的百年村莊古樸寧靜。夕陽西下、晚風徐來,行走在這片詩意的夢境中,讓人很自然就生出歸隱於此的衝動。

《飛奪瀘定橋》-- 曾是小學語文課本中一篇膾炙人口的課文。它講述了長征途中,二十多個紅軍戰士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下,從十三根沒有木板的鐵鏈上強渡大渡河的英勇事蹟。大渡橋橫鐵索寒,這是舉世聞名的瀘定橋留在世人眼中的深刻印象。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殊不知,在龍駒村竟然保留著一個濃縮版的瀘定橋。它一頭連著湖北、一頭連著重慶,傲然橫跨在龍駒河上。橋頭的石碑上記錄了它的修建歷史,當年,為了方便兩岸居民來往,雙方合力打造了這座跨省橋。

以前,橋上平鋪著整齊的木板,隨著現代交通的興起,這座象徵著友誼的鐵鎖橋終究沒逃過荒廢的宿命。木板逐漸破損直至完全消失,最後便有了如今的冷峻模樣。

"

龍駒,利川柏楊壩鎮的一個邊陲村落。一條蜿蜒詩意的河流將重慶與湖北一分為二,龍駒與重慶的吐祥便隔河相望。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此地稍顯偏遠,外人罕至,所以還保留著原生態的自然和人文風貌。龍駒之美主要在於極富靈性的山水,河流水量充足、水質清澈,漫步在鵝卵石鋪成的河灘上,對岸竹林掩映下的百年村莊古樸寧靜。夕陽西下、晚風徐來,行走在這片詩意的夢境中,讓人很自然就生出歸隱於此的衝動。

《飛奪瀘定橋》-- 曾是小學語文課本中一篇膾炙人口的課文。它講述了長征途中,二十多個紅軍戰士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下,從十三根沒有木板的鐵鏈上強渡大渡河的英勇事蹟。大渡橋橫鐵索寒,這是舉世聞名的瀘定橋留在世人眼中的深刻印象。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殊不知,在龍駒村竟然保留著一個濃縮版的瀘定橋。它一頭連著湖北、一頭連著重慶,傲然橫跨在龍駒河上。橋頭的石碑上記錄了它的修建歷史,當年,為了方便兩岸居民來往,雙方合力打造了這座跨省橋。

以前,橋上平鋪著整齊的木板,隨著現代交通的興起,這座象徵著友誼的鐵鎖橋終究沒逃過荒廢的宿命。木板逐漸破損直至完全消失,最後便有了如今的冷峻模樣。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峽谷、老屋、河灘、鐵鎖橋……構成了一幅原始而靜美的圖畫,只不過,這幅畫面即將消失。因下游修水電站蓄水,此地即將被淹沒,未來,將出現高峽平湖的另一番景象。峽谷內原有的景緻,連同所有的鄉愁,將一起根植在湖水和記憶的最深處。

"

龍駒,利川柏楊壩鎮的一個邊陲村落。一條蜿蜒詩意的河流將重慶與湖北一分為二,龍駒與重慶的吐祥便隔河相望。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此地稍顯偏遠,外人罕至,所以還保留著原生態的自然和人文風貌。龍駒之美主要在於極富靈性的山水,河流水量充足、水質清澈,漫步在鵝卵石鋪成的河灘上,對岸竹林掩映下的百年村莊古樸寧靜。夕陽西下、晚風徐來,行走在這片詩意的夢境中,讓人很自然就生出歸隱於此的衝動。

《飛奪瀘定橋》-- 曾是小學語文課本中一篇膾炙人口的課文。它講述了長征途中,二十多個紅軍戰士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下,從十三根沒有木板的鐵鏈上強渡大渡河的英勇事蹟。大渡橋橫鐵索寒,這是舉世聞名的瀘定橋留在世人眼中的深刻印象。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殊不知,在龍駒村竟然保留著一個濃縮版的瀘定橋。它一頭連著湖北、一頭連著重慶,傲然橫跨在龍駒河上。橋頭的石碑上記錄了它的修建歷史,當年,為了方便兩岸居民來往,雙方合力打造了這座跨省橋。

以前,橋上平鋪著整齊的木板,隨著現代交通的興起,這座象徵著友誼的鐵鎖橋終究沒逃過荒廢的宿命。木板逐漸破損直至完全消失,最後便有了如今的冷峻模樣。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峽谷、老屋、河灘、鐵鎖橋……構成了一幅原始而靜美的圖畫,只不過,這幅畫面即將消失。因下游修水電站蓄水,此地即將被淹沒,未來,將出現高峽平湖的另一番景象。峽谷內原有的景緻,連同所有的鄉愁,將一起根植在湖水和記憶的最深處。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自駕線路:利川城區--柏楊壩集鎮--大水井地主莊園--木井--龍駒河(全程約120分鐘車程)

圖片來源:利川訊

柏楊羅圈

龍駒屬於低海拔地區,位於高山之巔的柏楊羅圈也別有一番滋味。羅圈與利川屋脊寒池山相鄰,在世人眼中,山高必為貧瘠之地,但傳奇羅圈卻一改這世俗之觀念。

"

龍駒,利川柏楊壩鎮的一個邊陲村落。一條蜿蜒詩意的河流將重慶與湖北一分為二,龍駒與重慶的吐祥便隔河相望。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此地稍顯偏遠,外人罕至,所以還保留著原生態的自然和人文風貌。龍駒之美主要在於極富靈性的山水,河流水量充足、水質清澈,漫步在鵝卵石鋪成的河灘上,對岸竹林掩映下的百年村莊古樸寧靜。夕陽西下、晚風徐來,行走在這片詩意的夢境中,讓人很自然就生出歸隱於此的衝動。

《飛奪瀘定橋》-- 曾是小學語文課本中一篇膾炙人口的課文。它講述了長征途中,二十多個紅軍戰士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下,從十三根沒有木板的鐵鏈上強渡大渡河的英勇事蹟。大渡橋橫鐵索寒,這是舉世聞名的瀘定橋留在世人眼中的深刻印象。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殊不知,在龍駒村竟然保留著一個濃縮版的瀘定橋。它一頭連著湖北、一頭連著重慶,傲然橫跨在龍駒河上。橋頭的石碑上記錄了它的修建歷史,當年,為了方便兩岸居民來往,雙方合力打造了這座跨省橋。

以前,橋上平鋪著整齊的木板,隨著現代交通的興起,這座象徵著友誼的鐵鎖橋終究沒逃過荒廢的宿命。木板逐漸破損直至完全消失,最後便有了如今的冷峻模樣。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峽谷、老屋、河灘、鐵鎖橋……構成了一幅原始而靜美的圖畫,只不過,這幅畫面即將消失。因下游修水電站蓄水,此地即將被淹沒,未來,將出現高峽平湖的另一番景象。峽谷內原有的景緻,連同所有的鄉愁,將一起根植在湖水和記憶的最深處。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自駕線路:利川城區--柏楊壩集鎮--大水井地主莊園--木井--龍駒河(全程約120分鐘車程)

圖片來源:利川訊

柏楊羅圈

龍駒屬於低海拔地區,位於高山之巔的柏楊羅圈也別有一番滋味。羅圈與利川屋脊寒池山相鄰,在世人眼中,山高必為貧瘠之地,但傳奇羅圈卻一改這世俗之觀念。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羅圈擁有的不止是一望無際的草場、成千上萬的牛羊,其整體地形與千篇一律的齊嶽山脈大相徑庭。這裡雄山巍峨、峽谷旖旎、鷹嘴巖恰似展翅雄鷹,彰顯羅圈人凌雲之志。平坦密集的土地形如一幅鋪開的水墨畫卷,讓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來到羅圈,不可不看李代仲莊園。你難以想象自古林木稀少的齊嶽之巔竟有如此龐大奢華的木質建築群。這個由大水井李氏莊園掌墨師黃開益主持修建的大型院落集建築藝術與傳統文化於一身,實為羅圈人民勤勞智慧的象徵。

“一屋跨兩省”奇觀,吃飯在湖北,睡覺在重慶

柏楊還有“一屋跨兩省”奇觀,吃飯在湖北,睡覺在重慶

文/圖:唐旭

鄂渝邊界有一個叫金竹園的小地方,它隸屬於湖北省利川市柏楊壩鎮柏林村管轄,四周卻被重慶市奉節縣雲霧鄉緊緊包圍,這種現象在國內也十分罕見,被稱之為“飛地”,系《國家地理雜誌》評出的中國十大“飛地”之一。就在這塊“飛地”裡,有一戶人家,被邊界線“切割”,橫跨鄂渝兩地,導致他們每天吃飯在湖北,睡覺在重慶。

"

龍駒,利川柏楊壩鎮的一個邊陲村落。一條蜿蜒詩意的河流將重慶與湖北一分為二,龍駒與重慶的吐祥便隔河相望。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此地稍顯偏遠,外人罕至,所以還保留著原生態的自然和人文風貌。龍駒之美主要在於極富靈性的山水,河流水量充足、水質清澈,漫步在鵝卵石鋪成的河灘上,對岸竹林掩映下的百年村莊古樸寧靜。夕陽西下、晚風徐來,行走在這片詩意的夢境中,讓人很自然就生出歸隱於此的衝動。

《飛奪瀘定橋》-- 曾是小學語文課本中一篇膾炙人口的課文。它講述了長征途中,二十多個紅軍戰士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下,從十三根沒有木板的鐵鏈上強渡大渡河的英勇事蹟。大渡橋橫鐵索寒,這是舉世聞名的瀘定橋留在世人眼中的深刻印象。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殊不知,在龍駒村竟然保留著一個濃縮版的瀘定橋。它一頭連著湖北、一頭連著重慶,傲然橫跨在龍駒河上。橋頭的石碑上記錄了它的修建歷史,當年,為了方便兩岸居民來往,雙方合力打造了這座跨省橋。

以前,橋上平鋪著整齊的木板,隨著現代交通的興起,這座象徵著友誼的鐵鎖橋終究沒逃過荒廢的宿命。木板逐漸破損直至完全消失,最後便有了如今的冷峻模樣。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峽谷、老屋、河灘、鐵鎖橋……構成了一幅原始而靜美的圖畫,只不過,這幅畫面即將消失。因下游修水電站蓄水,此地即將被淹沒,未來,將出現高峽平湖的另一番景象。峽谷內原有的景緻,連同所有的鄉愁,將一起根植在湖水和記憶的最深處。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自駕線路:利川城區--柏楊壩集鎮--大水井地主莊園--木井--龍駒河(全程約120分鐘車程)

圖片來源:利川訊

柏楊羅圈

龍駒屬於低海拔地區,位於高山之巔的柏楊羅圈也別有一番滋味。羅圈與利川屋脊寒池山相鄰,在世人眼中,山高必為貧瘠之地,但傳奇羅圈卻一改這世俗之觀念。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羅圈擁有的不止是一望無際的草場、成千上萬的牛羊,其整體地形與千篇一律的齊嶽山脈大相徑庭。這裡雄山巍峨、峽谷旖旎、鷹嘴巖恰似展翅雄鷹,彰顯羅圈人凌雲之志。平坦密集的土地形如一幅鋪開的水墨畫卷,讓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來到羅圈,不可不看李代仲莊園。你難以想象自古林木稀少的齊嶽之巔竟有如此龐大奢華的木質建築群。這個由大水井李氏莊園掌墨師黃開益主持修建的大型院落集建築藝術與傳統文化於一身,實為羅圈人民勤勞智慧的象徵。

“一屋跨兩省”奇觀,吃飯在湖北,睡覺在重慶

柏楊還有“一屋跨兩省”奇觀,吃飯在湖北,睡覺在重慶

文/圖:唐旭

鄂渝邊界有一個叫金竹園的小地方,它隸屬於湖北省利川市柏楊壩鎮柏林村管轄,四周卻被重慶市奉節縣雲霧鄉緊緊包圍,這種現象在國內也十分罕見,被稱之為“飛地”,系《國家地理雜誌》評出的中國十大“飛地”之一。就在這塊“飛地”裡,有一戶人家,被邊界線“切割”,橫跨鄂渝兩地,導致他們每天吃飯在湖北,睡覺在重慶。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驅車從湖北省利川市出發,經柏楊壩鎮,過大水井莊園沒多遠,就到了柏林村。全程大約90分鐘車程。

柏林村位於龍橋峽谷旁邊,這裡樹林茂密,生態良好。半山坡上,分佈著各式各樣的民居。記者一行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抵達山頂。繼續前行幾分鐘,就到了一個山坳口。據瞭解,這裡是鄂渝兩地的分界線,前面就是重慶市奉節縣雲霧鄉的地盤了。

"

龍駒,利川柏楊壩鎮的一個邊陲村落。一條蜿蜒詩意的河流將重慶與湖北一分為二,龍駒與重慶的吐祥便隔河相望。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此地稍顯偏遠,外人罕至,所以還保留著原生態的自然和人文風貌。龍駒之美主要在於極富靈性的山水,河流水量充足、水質清澈,漫步在鵝卵石鋪成的河灘上,對岸竹林掩映下的百年村莊古樸寧靜。夕陽西下、晚風徐來,行走在這片詩意的夢境中,讓人很自然就生出歸隱於此的衝動。

《飛奪瀘定橋》-- 曾是小學語文課本中一篇膾炙人口的課文。它講述了長征途中,二十多個紅軍戰士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下,從十三根沒有木板的鐵鏈上強渡大渡河的英勇事蹟。大渡橋橫鐵索寒,這是舉世聞名的瀘定橋留在世人眼中的深刻印象。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殊不知,在龍駒村竟然保留著一個濃縮版的瀘定橋。它一頭連著湖北、一頭連著重慶,傲然橫跨在龍駒河上。橋頭的石碑上記錄了它的修建歷史,當年,為了方便兩岸居民來往,雙方合力打造了這座跨省橋。

以前,橋上平鋪著整齊的木板,隨著現代交通的興起,這座象徵著友誼的鐵鎖橋終究沒逃過荒廢的宿命。木板逐漸破損直至完全消失,最後便有了如今的冷峻模樣。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峽谷、老屋、河灘、鐵鎖橋……構成了一幅原始而靜美的圖畫,只不過,這幅畫面即將消失。因下游修水電站蓄水,此地即將被淹沒,未來,將出現高峽平湖的另一番景象。峽谷內原有的景緻,連同所有的鄉愁,將一起根植在湖水和記憶的最深處。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自駕線路:利川城區--柏楊壩集鎮--大水井地主莊園--木井--龍駒河(全程約120分鐘車程)

圖片來源:利川訊

柏楊羅圈

龍駒屬於低海拔地區,位於高山之巔的柏楊羅圈也別有一番滋味。羅圈與利川屋脊寒池山相鄰,在世人眼中,山高必為貧瘠之地,但傳奇羅圈卻一改這世俗之觀念。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羅圈擁有的不止是一望無際的草場、成千上萬的牛羊,其整體地形與千篇一律的齊嶽山脈大相徑庭。這裡雄山巍峨、峽谷旖旎、鷹嘴巖恰似展翅雄鷹,彰顯羅圈人凌雲之志。平坦密集的土地形如一幅鋪開的水墨畫卷,讓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來到羅圈,不可不看李代仲莊園。你難以想象自古林木稀少的齊嶽之巔竟有如此龐大奢華的木質建築群。這個由大水井李氏莊園掌墨師黃開益主持修建的大型院落集建築藝術與傳統文化於一身,實為羅圈人民勤勞智慧的象徵。

“一屋跨兩省”奇觀,吃飯在湖北,睡覺在重慶

柏楊還有“一屋跨兩省”奇觀,吃飯在湖北,睡覺在重慶

文/圖:唐旭

鄂渝邊界有一個叫金竹園的小地方,它隸屬於湖北省利川市柏楊壩鎮柏林村管轄,四周卻被重慶市奉節縣雲霧鄉緊緊包圍,這種現象在國內也十分罕見,被稱之為“飛地”,系《國家地理雜誌》評出的中國十大“飛地”之一。就在這塊“飛地”裡,有一戶人家,被邊界線“切割”,橫跨鄂渝兩地,導致他們每天吃飯在湖北,睡覺在重慶。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驅車從湖北省利川市出發,經柏楊壩鎮,過大水井莊園沒多遠,就到了柏林村。全程大約90分鐘車程。

柏林村位於龍橋峽谷旁邊,這裡樹林茂密,生態良好。半山坡上,分佈著各式各樣的民居。記者一行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抵達山頂。繼續前行幾分鐘,就到了一個山坳口。據瞭解,這裡是鄂渝兩地的分界線,前面就是重慶市奉節縣雲霧鄉的地盤了。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我們繼續前行2公里,就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飛地”。從湖北到湖北的一個村落,還要借道重慶,這多少讓人有點驚訝。

莊稼地裡,一位村民正在勞作,得知有記者來採訪,這位村民指著四周的大山說,“四面都是重慶地盤,我們被‘夾’在中間。一腳踏兩省。”

"

龍駒,利川柏楊壩鎮的一個邊陲村落。一條蜿蜒詩意的河流將重慶與湖北一分為二,龍駒與重慶的吐祥便隔河相望。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此地稍顯偏遠,外人罕至,所以還保留著原生態的自然和人文風貌。龍駒之美主要在於極富靈性的山水,河流水量充足、水質清澈,漫步在鵝卵石鋪成的河灘上,對岸竹林掩映下的百年村莊古樸寧靜。夕陽西下、晚風徐來,行走在這片詩意的夢境中,讓人很自然就生出歸隱於此的衝動。

《飛奪瀘定橋》-- 曾是小學語文課本中一篇膾炙人口的課文。它講述了長征途中,二十多個紅軍戰士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下,從十三根沒有木板的鐵鏈上強渡大渡河的英勇事蹟。大渡橋橫鐵索寒,這是舉世聞名的瀘定橋留在世人眼中的深刻印象。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殊不知,在龍駒村竟然保留著一個濃縮版的瀘定橋。它一頭連著湖北、一頭連著重慶,傲然橫跨在龍駒河上。橋頭的石碑上記錄了它的修建歷史,當年,為了方便兩岸居民來往,雙方合力打造了這座跨省橋。

以前,橋上平鋪著整齊的木板,隨著現代交通的興起,這座象徵著友誼的鐵鎖橋終究沒逃過荒廢的宿命。木板逐漸破損直至完全消失,最後便有了如今的冷峻模樣。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峽谷、老屋、河灘、鐵鎖橋……構成了一幅原始而靜美的圖畫,只不過,這幅畫面即將消失。因下游修水電站蓄水,此地即將被淹沒,未來,將出現高峽平湖的另一番景象。峽谷內原有的景緻,連同所有的鄉愁,將一起根植在湖水和記憶的最深處。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自駕線路:利川城區--柏楊壩集鎮--大水井地主莊園--木井--龍駒河(全程約120分鐘車程)

圖片來源:利川訊

柏楊羅圈

龍駒屬於低海拔地區,位於高山之巔的柏楊羅圈也別有一番滋味。羅圈與利川屋脊寒池山相鄰,在世人眼中,山高必為貧瘠之地,但傳奇羅圈卻一改這世俗之觀念。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羅圈擁有的不止是一望無際的草場、成千上萬的牛羊,其整體地形與千篇一律的齊嶽山脈大相徑庭。這裡雄山巍峨、峽谷旖旎、鷹嘴巖恰似展翅雄鷹,彰顯羅圈人凌雲之志。平坦密集的土地形如一幅鋪開的水墨畫卷,讓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來到羅圈,不可不看李代仲莊園。你難以想象自古林木稀少的齊嶽之巔竟有如此龐大奢華的木質建築群。這個由大水井李氏莊園掌墨師黃開益主持修建的大型院落集建築藝術與傳統文化於一身,實為羅圈人民勤勞智慧的象徵。

“一屋跨兩省”奇觀,吃飯在湖北,睡覺在重慶

柏楊還有“一屋跨兩省”奇觀,吃飯在湖北,睡覺在重慶

文/圖:唐旭

鄂渝邊界有一個叫金竹園的小地方,它隸屬於湖北省利川市柏楊壩鎮柏林村管轄,四周卻被重慶市奉節縣雲霧鄉緊緊包圍,這種現象在國內也十分罕見,被稱之為“飛地”,系《國家地理雜誌》評出的中國十大“飛地”之一。就在這塊“飛地”裡,有一戶人家,被邊界線“切割”,橫跨鄂渝兩地,導致他們每天吃飯在湖北,睡覺在重慶。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驅車從湖北省利川市出發,經柏楊壩鎮,過大水井莊園沒多遠,就到了柏林村。全程大約90分鐘車程。

柏林村位於龍橋峽谷旁邊,這裡樹林茂密,生態良好。半山坡上,分佈著各式各樣的民居。記者一行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抵達山頂。繼續前行幾分鐘,就到了一個山坳口。據瞭解,這裡是鄂渝兩地的分界線,前面就是重慶市奉節縣雲霧鄉的地盤了。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我們繼續前行2公里,就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飛地”。從湖北到湖北的一個村落,還要借道重慶,這多少讓人有點驚訝。

莊稼地裡,一位村民正在勞作,得知有記者來採訪,這位村民指著四周的大山說,“四面都是重慶地盤,我們被‘夾’在中間。一腳踏兩省。”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飛地”系柏林村6組,小地名叫金竹園,因當地盛產金竹而得名。這裡海拔1200米,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寬約1000米,耕地面積約100畝,共有8戶38人,以土家族為主。由於沒有什麼經濟來源,青壯年大都外出務工,村裡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小孩。

金竹園有個奇怪的現象,比如一個家庭中,父母是重慶戶口,子女卻是湖北戶口。“因為特殊的地理情況,當年上戶口時,兩邊都可以上,願意上哪邊就上哪邊。”

"

龍駒,利川柏楊壩鎮的一個邊陲村落。一條蜿蜒詩意的河流將重慶與湖北一分為二,龍駒與重慶的吐祥便隔河相望。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此地稍顯偏遠,外人罕至,所以還保留著原生態的自然和人文風貌。龍駒之美主要在於極富靈性的山水,河流水量充足、水質清澈,漫步在鵝卵石鋪成的河灘上,對岸竹林掩映下的百年村莊古樸寧靜。夕陽西下、晚風徐來,行走在這片詩意的夢境中,讓人很自然就生出歸隱於此的衝動。

《飛奪瀘定橋》-- 曾是小學語文課本中一篇膾炙人口的課文。它講述了長征途中,二十多個紅軍戰士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下,從十三根沒有木板的鐵鏈上強渡大渡河的英勇事蹟。大渡橋橫鐵索寒,這是舉世聞名的瀘定橋留在世人眼中的深刻印象。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殊不知,在龍駒村竟然保留著一個濃縮版的瀘定橋。它一頭連著湖北、一頭連著重慶,傲然橫跨在龍駒河上。橋頭的石碑上記錄了它的修建歷史,當年,為了方便兩岸居民來往,雙方合力打造了這座跨省橋。

以前,橋上平鋪著整齊的木板,隨著現代交通的興起,這座象徵著友誼的鐵鎖橋終究沒逃過荒廢的宿命。木板逐漸破損直至完全消失,最後便有了如今的冷峻模樣。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峽谷、老屋、河灘、鐵鎖橋……構成了一幅原始而靜美的圖畫,只不過,這幅畫面即將消失。因下游修水電站蓄水,此地即將被淹沒,未來,將出現高峽平湖的另一番景象。峽谷內原有的景緻,連同所有的鄉愁,將一起根植在湖水和記憶的最深處。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自駕線路:利川城區--柏楊壩集鎮--大水井地主莊園--木井--龍駒河(全程約120分鐘車程)

圖片來源:利川訊

柏楊羅圈

龍駒屬於低海拔地區,位於高山之巔的柏楊羅圈也別有一番滋味。羅圈與利川屋脊寒池山相鄰,在世人眼中,山高必為貧瘠之地,但傳奇羅圈卻一改這世俗之觀念。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羅圈擁有的不止是一望無際的草場、成千上萬的牛羊,其整體地形與千篇一律的齊嶽山脈大相徑庭。這裡雄山巍峨、峽谷旖旎、鷹嘴巖恰似展翅雄鷹,彰顯羅圈人凌雲之志。平坦密集的土地形如一幅鋪開的水墨畫卷,讓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來到羅圈,不可不看李代仲莊園。你難以想象自古林木稀少的齊嶽之巔竟有如此龐大奢華的木質建築群。這個由大水井李氏莊園掌墨師黃開益主持修建的大型院落集建築藝術與傳統文化於一身,實為羅圈人民勤勞智慧的象徵。

“一屋跨兩省”奇觀,吃飯在湖北,睡覺在重慶

柏楊還有“一屋跨兩省”奇觀,吃飯在湖北,睡覺在重慶

文/圖:唐旭

鄂渝邊界有一個叫金竹園的小地方,它隸屬於湖北省利川市柏楊壩鎮柏林村管轄,四周卻被重慶市奉節縣雲霧鄉緊緊包圍,這種現象在國內也十分罕見,被稱之為“飛地”,系《國家地理雜誌》評出的中國十大“飛地”之一。就在這塊“飛地”裡,有一戶人家,被邊界線“切割”,橫跨鄂渝兩地,導致他們每天吃飯在湖北,睡覺在重慶。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驅車從湖北省利川市出發,經柏楊壩鎮,過大水井莊園沒多遠,就到了柏林村。全程大約90分鐘車程。

柏林村位於龍橋峽谷旁邊,這裡樹林茂密,生態良好。半山坡上,分佈著各式各樣的民居。記者一行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抵達山頂。繼續前行幾分鐘,就到了一個山坳口。據瞭解,這裡是鄂渝兩地的分界線,前面就是重慶市奉節縣雲霧鄉的地盤了。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我們繼續前行2公里,就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飛地”。從湖北到湖北的一個村落,還要借道重慶,這多少讓人有點驚訝。

莊稼地裡,一位村民正在勞作,得知有記者來採訪,這位村民指著四周的大山說,“四面都是重慶地盤,我們被‘夾’在中間。一腳踏兩省。”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飛地”系柏林村6組,小地名叫金竹園,因當地盛產金竹而得名。這裡海拔1200米,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寬約1000米,耕地面積約100畝,共有8戶38人,以土家族為主。由於沒有什麼經濟來源,青壯年大都外出務工,村裡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小孩。

金竹園有個奇怪的現象,比如一個家庭中,父母是重慶戶口,子女卻是湖北戶口。“因為特殊的地理情況,當年上戶口時,兩邊都可以上,願意上哪邊就上哪邊。”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還有一個更奇怪的現象,張興碧老人的房子正好在省際分界線上,被“切割”成鄂渝兩半。“我一天出省要出幾百趟,吃飯在湖北,睡覺在重慶,硬各是安逸!”老人笑呵呵地說。

"

龍駒,利川柏楊壩鎮的一個邊陲村落。一條蜿蜒詩意的河流將重慶與湖北一分為二,龍駒與重慶的吐祥便隔河相望。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此地稍顯偏遠,外人罕至,所以還保留著原生態的自然和人文風貌。龍駒之美主要在於極富靈性的山水,河流水量充足、水質清澈,漫步在鵝卵石鋪成的河灘上,對岸竹林掩映下的百年村莊古樸寧靜。夕陽西下、晚風徐來,行走在這片詩意的夢境中,讓人很自然就生出歸隱於此的衝動。

《飛奪瀘定橋》-- 曾是小學語文課本中一篇膾炙人口的課文。它講述了長征途中,二十多個紅軍戰士在敵人猛烈的炮火下,從十三根沒有木板的鐵鏈上強渡大渡河的英勇事蹟。大渡橋橫鐵索寒,這是舉世聞名的瀘定橋留在世人眼中的深刻印象。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殊不知,在龍駒村竟然保留著一個濃縮版的瀘定橋。它一頭連著湖北、一頭連著重慶,傲然橫跨在龍駒河上。橋頭的石碑上記錄了它的修建歷史,當年,為了方便兩岸居民來往,雙方合力打造了這座跨省橋。

以前,橋上平鋪著整齊的木板,隨著現代交通的興起,這座象徵著友誼的鐵鎖橋終究沒逃過荒廢的宿命。木板逐漸破損直至完全消失,最後便有了如今的冷峻模樣。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峽谷、老屋、河灘、鐵鎖橋……構成了一幅原始而靜美的圖畫,只不過,這幅畫面即將消失。因下游修水電站蓄水,此地即將被淹沒,未來,將出現高峽平湖的另一番景象。峽谷內原有的景緻,連同所有的鄉愁,將一起根植在湖水和記憶的最深處。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自駕線路:利川城區--柏楊壩集鎮--大水井地主莊園--木井--龍駒河(全程約120分鐘車程)

圖片來源:利川訊

柏楊羅圈

龍駒屬於低海拔地區,位於高山之巔的柏楊羅圈也別有一番滋味。羅圈與利川屋脊寒池山相鄰,在世人眼中,山高必為貧瘠之地,但傳奇羅圈卻一改這世俗之觀念。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羅圈擁有的不止是一望無際的草場、成千上萬的牛羊,其整體地形與千篇一律的齊嶽山脈大相徑庭。這裡雄山巍峨、峽谷旖旎、鷹嘴巖恰似展翅雄鷹,彰顯羅圈人凌雲之志。平坦密集的土地形如一幅鋪開的水墨畫卷,讓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來到羅圈,不可不看李代仲莊園。你難以想象自古林木稀少的齊嶽之巔竟有如此龐大奢華的木質建築群。這個由大水井李氏莊園掌墨師黃開益主持修建的大型院落集建築藝術與傳統文化於一身,實為羅圈人民勤勞智慧的象徵。

“一屋跨兩省”奇觀,吃飯在湖北,睡覺在重慶

柏楊還有“一屋跨兩省”奇觀,吃飯在湖北,睡覺在重慶

文/圖:唐旭

鄂渝邊界有一個叫金竹園的小地方,它隸屬於湖北省利川市柏楊壩鎮柏林村管轄,四周卻被重慶市奉節縣雲霧鄉緊緊包圍,這種現象在國內也十分罕見,被稱之為“飛地”,系《國家地理雜誌》評出的中國十大“飛地”之一。就在這塊“飛地”裡,有一戶人家,被邊界線“切割”,橫跨鄂渝兩地,導致他們每天吃飯在湖北,睡覺在重慶。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驅車從湖北省利川市出發,經柏楊壩鎮,過大水井莊園沒多遠,就到了柏林村。全程大約90分鐘車程。

柏林村位於龍橋峽谷旁邊,這裡樹林茂密,生態良好。半山坡上,分佈著各式各樣的民居。記者一行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抵達山頂。繼續前行幾分鐘,就到了一個山坳口。據瞭解,這裡是鄂渝兩地的分界線,前面就是重慶市奉節縣雲霧鄉的地盤了。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我們繼續前行2公里,就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飛地”。從湖北到湖北的一個村落,還要借道重慶,這多少讓人有點驚訝。

莊稼地裡,一位村民正在勞作,得知有記者來採訪,這位村民指著四周的大山說,“四面都是重慶地盤,我們被‘夾’在中間。一腳踏兩省。”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飛地”系柏林村6組,小地名叫金竹園,因當地盛產金竹而得名。這裡海拔1200米,南北長約1500米,東西寬約1000米,耕地面積約100畝,共有8戶38人,以土家族為主。由於沒有什麼經濟來源,青壯年大都外出務工,村裡只剩下留守老人和小孩。

金竹園有個奇怪的現象,比如一個家庭中,父母是重慶戶口,子女卻是湖北戶口。“因為特殊的地理情況,當年上戶口時,兩邊都可以上,願意上哪邊就上哪邊。”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還有一個更奇怪的現象,張興碧老人的房子正好在省際分界線上,被“切割”成鄂渝兩半。“我一天出省要出幾百趟,吃飯在湖北,睡覺在重慶,硬各是安逸!”老人笑呵呵地說。

罕見,六根鐵鏈將利川柏楊壩和重慶吐祥兩地連接起來

來源:利川之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