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遊嵩山,寫下《將進酒》(嵩山有座玄都觀 )'

"

古往今來,以“玄都”為名的道觀不少,嵩山玄都觀就是其中一座。它地處洛陽與登封之間,李白曾隨好友元丹丘在附近隱居,並寫下千古名篇《將進酒》;歐陽修也曾從洛陽到這裡訪道,為觀中留下一通詩碑……今天的嵩山玄都觀,還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

古往今來,以“玄都”為名的道觀不少,嵩山玄都觀就是其中一座。它地處洛陽與登封之間,李白曾隨好友元丹丘在附近隱居,並寫下千古名篇《將進酒》;歐陽修也曾從洛陽到這裡訪道,為觀中留下一通詩碑……今天的嵩山玄都觀,還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李白遊嵩山,寫下《將進酒》(嵩山有座玄都觀 )

紫雲山

"

古往今來,以“玄都”為名的道觀不少,嵩山玄都觀就是其中一座。它地處洛陽與登封之間,李白曾隨好友元丹丘在附近隱居,並寫下千古名篇《將進酒》;歐陽修也曾從洛陽到這裡訪道,為觀中留下一通詩碑……今天的嵩山玄都觀,還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往事?

李白遊嵩山,寫下《將進酒》(嵩山有座玄都觀 )

紫雲山

李白遊嵩山,寫下《將進酒》(嵩山有座玄都觀 )

今日嵩山玄都觀

為玄都觀“代言”的劉禹錫

說到玄都觀,很多人會想起唐代詩人劉禹錫。他的那句詩“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流傳很廣,大大提高了玄都觀的知名度。對他本人來說,這並不是什麼好事,因為他被貶官了。

劉禹錫是洛陽人,生於公元772年。他22歲進士及第,曾在朝中任監察御史,與韓愈、柳宗元結為好友,前途一片光明。然而,由於參與革新得罪了權貴,他和柳宗元等人都被貶到偏遠之地,直到10年後才得以奉詔回京。

唐憲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春,劉禹錫回到京師,寫下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一詩:“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因這首詩的後兩句觸怒了權貴,劉禹錫不久再次被貶,輾轉到廣東、四川、安徽等地當了多年刺史。唐文宗大和元年(公元827年),他被調到洛陽任東都尚書,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

這一次,劉禹錫又寫了一首《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詩前還有他寫的序言,稱玄都觀本無桃樹,上次自己被貶後回來,聽說有道士種了許多桃樹,“滿觀如紅霞”,特意寫詩作記,不料因此再次被貶,一去就是14年。這次回來重遊玄都觀,桃樹已蕩然無存,“唯兔葵燕麥動搖於春風耳。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後遊”。

因為一首詩被貶14年,玄都觀的種桃道士都不見了,劉禹錫依然不肯向權貴低頭,保持著“詩豪”的傲骨。

嵩山玄都觀位於登封市潁陽鎮安寨村,觀內有一通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重修玄都觀玉皇殿的紀事碑,碑文中用“燕麥雜苔,種桃人去”形容了玄都觀的荒蕪景象。不過,唐代長安也有玄都觀,人們多認為劉禹錫是在那裡寫了“桃花詩”。

隱居嵩山的元丹丘

今年74歲的李順濤在洛陽退休後,每年都要回潁陽老家看一看。

“我老家離玄都觀不遠,玄都觀所在的地方南臨汝州,西接伊川,北邊是嵩山餘脈紫雲山。當年李白隨元丹丘在嵩山修道,就經常在這一帶遊玩。”他說。

元丹丘是李白的好友,也是唐代著名隱士,生卒年月不詳。李白生於公元701年,據推測,元丹丘與他年紀相仿。這兩個人早年相識,志趣相投,遂成終生摯友。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應元丹丘之邀,李白來到嵩山,遍訪名勝。他對王子晉駕鶴昇仙的故事十分神往,寫下了“吾愛王子晉,得道伊洛濱”的句子;聽說女道士焦鍊師在嵩山石室中修行,已經年過百歲,看起來還很年輕,就寫了《贈嵩山焦鍊師》一詩,表達自己想跟她學道的願望……

當然,對自己的好友元丹丘,李白更是不惜筆墨。他為元丹丘寫了10多首詩,其中《元丹丘歌》是這樣寫的:“元丹丘,愛神仙。朝飲潁川之清流,暮還嵩岑之紫煙,三十六峰長周旋……”看來,元丹丘對修道十分痴迷,李白對他表示敬佩,同時語氣也略帶調侃。

元丹丘在嵩山隱居,這讓李白十分羨慕。在《題元丹丘潁陽山居》的序言中,李白詳細描述了元丹丘家的位置:“丹丘家於潁陽新卜別業,其地北倚馬嶺,連峰嵩丘,南瞻鹿臺,極目汝海,雲巖映鬱,有佳致焉。”

“玄都觀北邊的紫雲山,我們也叫它馬嶺。從李白留下的文字看,元丹丘家離玄都觀不遠。當年他們訪仙修道,足跡遍及嵩山,自然也繞不過玄都觀。”李順濤說。

果然,在那通清雍正年間重修玄都觀玉皇殿紀事碑上,赫然刻著“招元丹丘之駕留”之類的文字。李白呢?他也曾生出舉家遷至嵩山隱居的念頭,只是最終沒有實現。

李白和他的《將進酒》

“吾愛元夫子,異姓為天倫。”李白與元丹丘情同手足,兩個人在嵩山修道的時候,睡覺可以同蓋一條被子。不過,李白終有一天是要離開的。

公元735年冬,李白到洛陽城中待了一段時間。“玄都觀前面這條路,以前是通往洛陽的官道,走著很方便。”《潁陽鎮志》主編王昭渠說。

在洛陽盤桓到第二年春天,李白在《春夜洛城聞笛》一詩中表達了自己的思鄉之情:“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白走了。不過,只要聽到元丹丘的召喚,他還會再回嵩山。他的千古名篇《將進酒》就是後來在元丹丘家寫的,當時又來了一位友人,名叫岑勳。

岑勳也是好道之人。公元736年,他慕名到嵩山尋訪李白,卻發現李白已經離開,便向元丹丘打探情況。元丹丘寫信邀李白再到潁陽山居小住,並附上岑勳的詩,表示將置酒相待。李白推託不得,再次來到嵩山。

這次會面,三人登上紫雲山,臨風把酒,遙望黃河。李白“開顏酌美酒,樂極忽成醉”,回到山居後,又在宴席間寫下《將進酒》一詩,抒發自己的感情: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這首誕生在河洛大地的千古名篇,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