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救狄仁傑遭貶,寫一首詩把唐玄宗唱哭了

唐朝 唐玄宗 李嶠 狄仁傑 暗盒子 2017-04-12

唐詩江湖第九回:李巨山巧言退兵 唐明皇聞詩悲慟

他為救狄仁傑遭貶,寫一首詩把唐玄宗唱哭了

文/時間領主

詩曰:

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

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

(唐·李嶠《汾陰行》節選)

1

話說物極必反、盛極必衰。大唐王朝到了唐玄宗治下,國泰民安、歌舞昇平,出現了古代罕見的開元盛世。這玄宗見國運日隆,漸漸有了懈怠,一方面在邊境大肆舉兵,一方面又疏於朝政,終於釀成了大唐由盛及衰的禍害。你道是哪個禍害?有詩為證——

冀馬燕犀動地來,自埋紅粉自成灰。

君王若道能傾國,玉輦何由過馬嵬。(李商隱《馬嵬》)

詩裡寫的就是玄宗過分寵愛楊貴妃,懶於朝政最終養虎為患,造成安史之亂的那段歷史。

這一年是公元755年,唐天寶十四年。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舉20萬兵馬造反,安史之亂爆發。次年6月,叛軍攻克哥舒翰駐守的潼關,來勢洶洶殺奔長安。消息傳來,震驚朝野。邊塞詩人高適從潼關逃回來後,力勸唐玄宗移駕四川,以避戰亂。玄宗不置可否。

他為救狄仁傑遭貶,寫一首詩把唐玄宗唱哭了

這一天,他登上興慶宮花萼樓,傳令歌妓藝人演奏歌曲,排遣愁緒。歌者唱道,“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飛。”玄宗聽罷,神色悽慘,悲傷多時,回頭問侍者:“這是誰寫的?”

侍者回答,“是已故宰相李嶠作的詩。”

唐玄宗喟然說,“真是才子啊。”不等歌唱完就走了。隨後,他帶著皇親國戚,及一幫大臣倉皇出逃。

皇帝一走,叛軍便攻陷了長安。

這唐玄宗口中所讚歎的李嶠,字巨山,趙州贊皇人,生於公元644年。

時間回到100多年前,專說李嶠。此子幼年喪父,曾夢見異人贈其雙筆,自此有了文采。他15歲時通讀《五經》,20歲考中進士。剛開始,他補任安定縣尉,後應制科考試得甲科,遂調到長安。

這時候,京城官場中以文章知名的人,有駱賓王、劉光業等,李嶠的年紀最小,名氣卻與他們相同。

他為救狄仁傑遭貶,寫一首詩把唐玄宗唱哭了

2

不久,李嶠升任監察御史。這時候,嶺南邕州、巖州的首領造反。唐高宗發兵討伐,詔令李嶠去監軍。李嶠剛來到前線,大將軍就要求兵士強攻。“將軍且慢,容我去一探虛實,再作計議無妨。”李嶠說。

“你?一個文弱書生,那不是羊入虎口嗎?”將軍不屑地說。

“將軍休要取笑於我,容我去一趟。午時三刻,若我不能回還,但請將軍發兵平叛。”

“好吧,你質疑要去,我也沒法。只有一條,你萬一死在賊手,可別說我沒攔你。”將軍只有放行,同時傳令三軍整裝待發。

沒想到,李嶠孤身進入獠人洞穴,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又是分析雙方兵力之懸殊,又是分析當前形勢,又趁機宣傳了一下大唐皇帝對待俘虜的寬厚政策,最終竟招降了叛將。雙方罷兵而歸。

消息傳來,在朝野傳為美談。李嶠也很快升任給事中(約相當於紀委委員)。

他為救狄仁傑遭貶,寫一首詩把唐玄宗唱哭了

這時候,來俊臣誣陷狄仁傑等3人貪贓枉法。這還了得?高宗震怒,三人當即落獄,擇日問斬。李嶠和大理少卿張德裕、侍御史劉憲受命複核案件。張德裕心中明白三人是冤枉的,但因怕得罪來俊臣,不敢提出不同看法。李嶠說:“哪有明知他被冤枉而不為之申明的呢?孔子說:見義而不為,是為無勇。”於是,他列舉事實,上書朝廷,說明冤情。

結果,狄仁傑等人獲救了。李嶠卻因為違背武后旨意,被貶為潤州司馬。直到很久以後,才召回任鳳閣舍人。公元703年,李嶠官拜鳳閣鸞臺平章事,管理納言。次年,升為內史,相當於宰相。

當時,武則天準備在白司馬阪建大佛像。李嶠上書勸諫,武后不聽。後張易之事敗,李嶠受牽連,被貶豫州刺史,還未成行改貶通州。不久,唐中宗即位,李嶠被詔回,升任禮部尚書。

再次回到權力中心,李嶠就想借一時聲望,恢復自己的宰相職位,於是奏請設置員外官數千人,大肆提拔官員。結果,府庫支出暴增,李嶠不得不引咎辭職。唐中宗覺得李嶠身為宰相,能夠自陳失政,遂不準辭職。到了唐睿宗朝,李嶠被貶為懷州刺史,不久告老退休。

唐玄宗即位後,得知李嶠先前曾密奏,說相王的兒子(正是玄宗)不宜留京師。眾人都奏請殺李嶠,唯張說說,“李嶠不辨順逆,但當時也是為了排斥對主子不利的人。”玄宗遂赦免了他,貶為滁州別駕,後改為廬州別駕,死時享年70歲。

他為救狄仁傑遭貶,寫一首詩把唐玄宗唱哭了

3

李嶠才思敏捷,所寫文章常被人傳誦。武后時,汜水中找到一塊瑞石。李嶠當時是御史,寫了一篇《皇符》獻上,極盡阿諛奉承之能事,結果遭到世人的鄙薄。他做官以前,曾與王勃、楊炯交往,當官後,又與杜審言、崔融、蘇味道齊名,並稱“文章四友”。

晚年時,當時有名的文人都嗚呼哀哉了,他成了文壇宿老,後起之秀作詩寫文,都向他學習。

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展有一定作用與影響。他前與王勃、楊炯相接,後又和杜審言、崔融、蘇味道相交。其詩絕大部分為五言近體,風格近似蘇味道而詞采過之。唐代曾以漢代蘇武、李陵比喻蘇味道和李嶠,亦稱“蘇李”。

明代胡震亨認為:“巨山五言,概多典麗,將味道難為蘇”(《唐音癸籤》)。他寫有詠物詩120首,自風雲月露,飛動植礦,乃至服章器用之類,無所不包。如詠物詩《風》中,他寫到——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雖是小詩,寫的卻很有味道。全詩沒有一個“風”字,卻句句寫風之態、風之勢、風之魅,讀來令人心曠神怡。其七言歌行現僅存《汾陰行》一首,詠漢武帝祀汾陰后土賦《秋風辭》事,寫盛衰興亡之感,最為當時所傳誦。

這正是——

起起落落七十載,浮浮沉沉幾度秋。

榮辱難料俱作煙,唯留詩篇賽星斗。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他為救狄仁傑遭貶,寫一首詩把唐玄宗唱哭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