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說服聯合國主席 助中國入聯

是誰說服聯合國主席 助中國入聯

本文來源::揚子晚報,作者:陳琦鈿 朱聯站。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他,曾隨印尼“開國之父”蘇加諾三度訪華,“零距離”接觸過毛澤東、周恩來;官方檔案對他的登記是:“報館主編”、“總統私人祕書”,但現實中,他卻被譽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無冕之王”。也正因此特殊身份,他成了中國和印尼兩國之間的“密使”,為兩國的友好邦交,為新中國的外交突圍,立下了汗馬功勞。他就是司徒眉生。

司徒眉生結識蘇加諾的時候只有19歲。那時,他只是《天聲日報》的一名見習華文記者。但自此以後,司徒眉生逐漸成為蘇加諾外事活動中重要的幫手。

1954年亞非會議籌備期間,正是司徒眉生受蘇加諾之託,將那些反對中國參會的聲音傳到中國,使中國瞭解到所面臨的阻力。從而催生了周總理那次“求同存異”與“和平共處”的“補充發言”。

1965年,印尼發生“9·30軍事政變”,為躲避蘇哈托迫害,司徒眉生舉家逃往澳門。

1971年4月22日傍晚,香港文華酒店。司徒眉生久違的莫逆之交來了。此人正是即將上任的第26屆聯大主席,當時的印度尼西亞外交部長馬利克。此次訪友,除敘舊外,馬利克還想託司徒眉生“幫個大忙”。

“恢復中國席位,是第26屆聯大最主要的議題。我個人是想幫中國的。但蘇哈托總統有明確訓令,要中國進,也行,但必須同時保留臺灣!所以,我現在非常需要了解中國的立場。”馬利克面露難色。說到最後,他給司徒眉生拋了個“燙手山芋”:到北京摸摸底,看中國政府怎麼想。

當晚,司徒眉生便將一紙書信,委託有關機構速轉至周恩來辦公室。但直到9月11日,司徒眉生才收到北京捎來急訊:已在廣州安排專機,請即刻起身上京。

然而,世事難料。他萬萬沒想到,就在抵達北京當天,“林彪事件”發生了。司徒眉生只得呆在招待所裡。等了整整半個月後,終於有人敲門。來者,羅青長,周恩來辦公室副主任。

“我是受周總理委派來找你的,對外絕對要保密。”羅青長告訴司徒眉生,中方立場已在8月20日發表的中國《外交部聲明》裡闡明。中國政府堅決反對兩個中國的謬論。希望馬利克先生,在可能的情況下,給中國幫助,但也不必勉為其難。

司徒眉生說,那趟北京之行,他等於空手而歸。司徒眉生回來後,跟馬利克直言:“你不必再等北京迴應了,他們現在忙得要命,你按自己的理念去處理吧。”

馬利克陷入兩難境地。他堅持“一箇中國”,想中國入聯。但他的總統蘇哈托反共、反華……

司徒眉生向馬利克推心置腹。“依我看,你不必太顧及外交部長這個位置。你不是蘇哈托的人,他最多讓你再幹3年,就沒戲了。但聯大主席,意義不一樣。每年都有一個,可名字總沒被人記住啊,因為沒做出什麼事來。今年的聯大,正好有中國這個大事,這就是機會!”

司徒眉生話鋒一轉:“在聯合國大會上,你是聯大主席,不是印尼代表!你有自己獨立的身份和資格,完全不必顧及蘇哈托的訓令!而且,我覺得到投票時,一定還要讓人家知道,哪個國家在反對,哪個國家在贊成……”

馬利克聽罷,兩眼放光,終於有了笑容。

第26屆聯大如期而至。馬利克果敢、睿智的臨場表現,足見司徒眉生對他的觸動有多大——他甘冒風險,力挽狂瀾,將大會表決方式,改革為“唱票制”。這樣一來,迫使那些原本打算渾水摸魚,隨大流跟著美國唱反調的國家,不得不重新考慮了。

在唱票表決的威勢下,最後電子屏幕鎖定的數字是——贊成:76票;反對:35票。馬利克一錘定音:“中國以壓倒的多數票,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