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茶廣告語之爭落幕 最高法認理不認人'

"

"

涼茶廣告語之爭落幕 最高法認理不認人


這三宗案件的再審判決讓劉俊海覺得法院在愈發強調法律依據的重要性,不管原被告雙方是國企還是民企,一碗水端平,認理不認人

法治週末記者 趙晨熙

法治週末實習生 高婕妤

時隔數年,歷經一審、二審、最高法再審,加多寶集團與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藥集團)的廣告語糾紛系列案件終於落下帷幕。

8月16日,加多寶發佈公告稱,最高人民法院最終判決認為,其使用“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原來的紅罐王老吉改名加多寶涼茶了”廣告語並不產生引人誤解的效果,並未損害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構成虛假宣傳行為。

廣藥方面亦發佈公告表示,其就加多寶廣告語涉嫌不正當競爭問題發起的三宗虛假宣傳糾紛訴訟均在16日收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再審判決書,判決結果顯示加多寶“中國每賣10罐涼茶7罐加多寶”、“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加多寶”兩則廣告語被禁用,且需賠償廣藥集團人民幣100萬元。

廣告語糾紛塵埃落定

王老吉和加多寶的廣告語紛爭還要回溯到2012年。

2012年,廣藥集團向廣州中院起訴廣東加多寶及彭碧娟(百貨商店經營者),請求判定被告使用“王老吉改名加多寶”“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或與之意思相同、相近廣告語的行為是虛假宣傳,構成不正當競爭。

2013年,廣藥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又將武漢加多寶及其經銷商與合作媒體告上法庭,認為被告在廣告宣傳或產品包裝中使用“全國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等廣告語的行為嚴重損害王老吉商標和商譽,構成不正當競爭。同時被告方所使用的“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加多寶”“中國每賣10罐涼茶7罐加多寶”等廣告語與客觀事實不符,屬虛假宣傳。

同年,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再次發起訴訟,將加多寶中國訴至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認為在重慶地區,被告生產的加多寶產品外包裝中以突出字體進行“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的廣告宣傳,會使消費者誤認為現在市場上原告銷售的紅罐“王老吉”涼茶屬於非正宗涼茶或假冒商品,損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

三宗案件涉及兩個核心問題,一是王老吉“被改名”問題,所謂“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改名加多寶”,廣告語中的“紅罐涼茶”究竟指代的是誰;二是廣告語中“全國銷量領先”“10罐涼茶7罐加多寶”等數據是否真實。

在一審判決中,加多寶全線敗退,第一宗案件甚至被開出千萬級賠償款。此後,三宗案件均進入二審,加多寶仍處敗訴境況,乃至後來又提請最高人民法院再審。

今年,隨著最高法接連出具(2017)最高法民再151號、152號、155號三份《民事判決書》,加多寶與廣藥集團爭鬥不休的虛假宣傳糾紛案終於塵埃落定。

  加多寶“改名”系列廣告不構成虛假宣傳

最高法再審判決的發出,令沉浮六七年的加多寶終於迎來了轉機。

在第一宗案件中,最高法認為,廣東加多寶為保有在商標許可期間對紅罐涼茶商譽提升所作出的貢獻而享有的權益,將紅罐涼茶改名為“加多寶”的基本事實向消費者告知,其主觀上並無明顯不當;客觀上,基於廣告語簡短扼要的特點,以及消費者對“王老吉”紅罐涼茶實際經營主體的認知,廣東加多寶使用相關“改名廣告”並不產生引人誤解的效果,不構成虛假宣傳行為。

2012年5月,“王老吉”商標許可協議被仲裁委裁決無效後,廣東加多寶開始生產“加多寶”紅罐涼茶,因此,最高法判決認為,涉案廣告語後半部分宣稱“改名加多寶”是客觀事實的描述。

不過,判決也指出,由於涉案廣告語因自身屬性原因沒有完整表達“改名”的相關背景,在雙方許可關係剛剛終止之時,廣東加多寶公司使用該廣告語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經過相關宣傳,消費者對兩者間的糾葛已有一定了解,廣東加多寶使用該廣告語已經不再具有事實依據,不應繼續使用該涉案廣告語。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向法治週末記者解釋稱,兩家企業打了這麼久的官司,其間的恩怨很多消費者已然瞭解,如果加多寶一直在強調某一已知事實,就有踩著王老吉為自己做廣告的嫌疑。

對於廣告語中的一些說法是否真實,最高法亦作出了迴應。在第二宗案件中,其判決要求武漢加多寶立即停止發佈包含“中國每賣10罐涼茶7罐加多寶”廣告詞的廣告並立即停止使用並銷燬印有“全國銷量領先的紅罐涼茶——加多寶”廣告詞的產品包裝,同時還需賠付廣藥集團與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經濟損失和合理費用共計人民幣100萬元。

記者注意到,該項賠償額從一審的902.3萬元,到二審600萬元,及至最高法的終審判決,又陡降至100萬元。而除前述判決以外,廣藥集團三宗虛假宣傳糾紛案件的所有訴訟請求均遭駁回。

“基於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廣藥集團既不能證明對方的侵權行為給自己造成了多少損失,也不能證明自己確實損失了多少錢,法院只能在他能夠舉證的範圍內保護他的訴訟請求。”這三宗案件的再審判決讓劉俊海覺得法院在愈發強調法律依據的重要性,不管原被告雙方是國企還是民企,一碗水端平,認理不認人。

權益共享裝潢權歸屬已定

早在2017年8月,在紅罐裝潢的權益歸屬問題上,加多寶也曾經歷過一次反轉。

2013年,廣藥集團與加多寶互訴對方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均告至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廣東高院審理後認定,從一般消費者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出發,可將本案知名商品界定為“王老吉涼茶”,而非加多寶所主張的“紅罐涼茶”。在權益歸屬問題上,廣東高院認為,加多寶公司及其各關聯公司之所以有權生產經營王老吉紅罐涼茶,是基於廣藥集團的授權,由此所產生的商譽仍然附屬於知名商品王老吉涼茶,應由該知名商品的權利人廣藥集團享有,在廣藥集團收回王老吉商標時,附屬於涉案知名商品的特有包裝裝潢應一併歸還於王老吉的商標權人廣藥集團。

最高法對此則有不同意見,其在二審判決中認定,因涉案特有包裝裝潢形式使用於加多寶公司生產經營的紅罐王老吉涼茶商品之上,故加多寶公司生產經營的紅罐王老吉涼茶應為本案特有包裝裝潢所依附的商品。而一審法院將指代並不唯一的商品名稱“王老吉涼茶”認定為本案的“知名商品”,脫離了商品與包裝裝潢所應具有的依附關係,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

最高法認為,廣藥集團及加多寶公司均對涉案包裝裝潢權益的形成、發展和商譽建樹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將涉案包裝裝潢權益完全判歸一方所有,會導致顯失公平的結果,因此最終認定涉案知名商品特有包裝裝潢權益由廣藥集團與加多寶公司共同享有。

“王老吉的產權方,廣藥集團有貢獻,被許可方加多寶對紅罐涼茶的商業價值提升貢獻也很大。”劉俊海評價指出,最高法對包裝裝潢權權益共享的判決是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政治效果、道德效果的統一。

商標糾紛案仍在重審中

加多寶與王老吉之間的廣告語紛爭和紅罐裝潢權益歸屬問題雖然塵埃落定,但雙方的商標糾紛重審仍在進行中。

2014年,廣藥集團以商標侵權為由將加多寶相關六公司訴至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加多寶侵害其“王老吉”商標權,並要求賠償10億元。其間,歷經加多寶提出管轄權異議被駁回,提起反訴不予受理等插曲,2015年,廣藥集團變更訴求,將索賠金額提至29.3億元。

2018年7月,該案迎來一審判決,廣東高院認定加多寶公司在與廣藥集團相關協議屆滿後,繼續使用“王老吉”商標的行為既無法律依據,亦無合同依據,此舉構成侵權,加多寶公司需賠償廣藥集團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14.4億餘元。原被告雙方均不服該判決,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今年7月,加多寶官網公佈最高法民事裁定書,顯示最高法裁定撤銷廣東高院原判決,並將本案發回廣東高院重審。

最高法認為一審法院需首先審查廣藥所述被侵權行為是否“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再行判斷加多寶公司是否應當據此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同時,一審法院確定賠償數額的重要證據《專項分析報告》在結論部分對分析結果作出多處保留,明確指出缺失大量基礎財務數據,且無製作分析報告相關人員的資質證明及簽章,在證據內容與證據形式上都存在重大缺陷。

綿延五年之久的商標權侵權糾紛,在此刻,又回到了原點。

“主要還是證據問題,確定賠償金額的專家鑑定報告肯定是得有資質的,沒有資質是不能作為定案依據的。發回廣東高院重審,我認為是有助於幫助一審查明事實,準確地適用法律規定,這樣才能讓勝訴方勝個清白,讓敗訴方敗個明白。”劉俊海認為,雖然案件倒退一步,發回重審,卻也說明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在逐漸加大,對民營企業的保護力度也在加大,再次體現出法院對於國企、民企參加訴訟的案件一視同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態度。

責編:高恆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