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中的思維模式,決定了感情的長久度'

戀愛 七彩七夕 畢淑敏 童話 張曉風 木桶學堂 2019-08-18
"

作家張曉風說:“天神的存在是無始無終,浩浩莽莽的無限,而我是此時此際,此山此水中的有情有覺。”

人生在世,很多時候都是憑著喜好與感覺行走,我們吸引著與自己有相同磁場的人,欣賞著心中所愛慕著的事物,走進一段故事之中,又走進一個際遇之內。

愛情就是在這種情感與感覺的催生之下誕生的,遇見一個人,我們想著,餘生請多多關照,希望有浪漫的開端,也期盼著向幸福的結局行進。

無論此時的你是否遇見了命中的那一個人,都要充滿期待,並學會去愛。

"

作家張曉風說:“天神的存在是無始無終,浩浩莽莽的無限,而我是此時此際,此山此水中的有情有覺。”

人生在世,很多時候都是憑著喜好與感覺行走,我們吸引著與自己有相同磁場的人,欣賞著心中所愛慕著的事物,走進一段故事之中,又走進一個際遇之內。

愛情就是在這種情感與感覺的催生之下誕生的,遇見一個人,我們想著,餘生請多多關照,希望有浪漫的開端,也期盼著向幸福的結局行進。

無論此時的你是否遇見了命中的那一個人,都要充滿期待,並學會去愛。

愛情中的思維模式,決定了感情的長久度

1.王子與公主的結局並不完整

小的時候,我們都聽過很多的童話故事,而關於王子與公主的故事,都必定擁有一個完美的結局:

從此,王子與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當我們長大,喜歡上了一個人,從開始相遇傾心到最後的相愛,走過了熱戀期的我們逐漸迴歸到平淡的生活,甚至漸漸地,兩個人之間出現了諸多感情問題。

他關注遊戲的時間遠遠多於你;他在紀念日卻沒送禮物給你;他與其他的異性交談甚歡;他讓你一個人操持家務;他不會做飯;他有不愛洗頭的壞毛病等等。

於是你開始懷疑這段戀愛的正確性,是不是當初你們不夠了解彼此才變成現在的模樣,是不是對方是錯誤的選擇?

有些人選擇了逃避問題,最後只能和自己說,我們註定有緣無份,然後感慨道: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童話之所以被認為是騙人的,是因為它沒有將完整的結局展現在世人面前。

王子和公主在一起之後的生活,其實也和我們一樣,有爭吵,有矛盾,兩個人在一起需要適應的東西很多,而我們只以為結婚了便是幸福的結局。

兩個人在一起,還要不斷地面臨生活的種種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相處的模式,學會去愛。

網絡上很多人在說:自己這輩子好像都遇不見真愛了,就算還是相信愛情的,但是卻不相信會落在自己身上。

作家畢淑敏曾寫過這樣一個故事,她說自己的侄女很優秀,但是一直以來都沒有男朋友,每次都會和畢淑敏抱怨自己怎麼就遇不見愛情呢?

畢淑敏說道,是因為你沒有主動地尋找。確實,世間的事情都是需要主動的。

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同樣天上也不會自動掉下來一個男朋友。

主動便是關鍵,無論是在尋找的過程中,還是一個穩固的感情關係裡。

我們要主動地去發現愛情,也要主動地去改善關係。要知道一切都不是天註定的,而是需要努力的。

有些人會認為一段感情如果需要你的努力,那這段感情就註定不屬於你。這是一個錯誤的判斷。

固定型思維的人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自動發生,他們不認為伴侶應該互相幫助解決問題,或者學習更多技能。

他們會認為這一切都會隨著他們的愛神奇地發生。

對於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來說,正確的反應是去理解,並找出問題所在,面對它,解決它,對於那些無法釋懷的事情,從中得到領悟。

"

作家張曉風說:“天神的存在是無始無終,浩浩莽莽的無限,而我是此時此際,此山此水中的有情有覺。”

人生在世,很多時候都是憑著喜好與感覺行走,我們吸引著與自己有相同磁場的人,欣賞著心中所愛慕著的事物,走進一段故事之中,又走進一個際遇之內。

愛情就是在這種情感與感覺的催生之下誕生的,遇見一個人,我們想著,餘生請多多關照,希望有浪漫的開端,也期盼著向幸福的結局行進。

無論此時的你是否遇見了命中的那一個人,都要充滿期待,並學會去愛。

愛情中的思維模式,決定了感情的長久度

1.王子與公主的結局並不完整

小的時候,我們都聽過很多的童話故事,而關於王子與公主的故事,都必定擁有一個完美的結局:

從此,王子與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當我們長大,喜歡上了一個人,從開始相遇傾心到最後的相愛,走過了熱戀期的我們逐漸迴歸到平淡的生活,甚至漸漸地,兩個人之間出現了諸多感情問題。

他關注遊戲的時間遠遠多於你;他在紀念日卻沒送禮物給你;他與其他的異性交談甚歡;他讓你一個人操持家務;他不會做飯;他有不愛洗頭的壞毛病等等。

於是你開始懷疑這段戀愛的正確性,是不是當初你們不夠了解彼此才變成現在的模樣,是不是對方是錯誤的選擇?

有些人選擇了逃避問題,最後只能和自己說,我們註定有緣無份,然後感慨道: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童話之所以被認為是騙人的,是因為它沒有將完整的結局展現在世人面前。

王子和公主在一起之後的生活,其實也和我們一樣,有爭吵,有矛盾,兩個人在一起需要適應的東西很多,而我們只以為結婚了便是幸福的結局。

兩個人在一起,還要不斷地面臨生活的種種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相處的模式,學會去愛。

網絡上很多人在說:自己這輩子好像都遇不見真愛了,就算還是相信愛情的,但是卻不相信會落在自己身上。

作家畢淑敏曾寫過這樣一個故事,她說自己的侄女很優秀,但是一直以來都沒有男朋友,每次都會和畢淑敏抱怨自己怎麼就遇不見愛情呢?

畢淑敏說道,是因為你沒有主動地尋找。確實,世間的事情都是需要主動的。

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同樣天上也不會自動掉下來一個男朋友。

主動便是關鍵,無論是在尋找的過程中,還是一個穩固的感情關係裡。

我們要主動地去發現愛情,也要主動地去改善關係。要知道一切都不是天註定的,而是需要努力的。

有些人會認為一段感情如果需要你的努力,那這段感情就註定不屬於你。這是一個錯誤的判斷。

固定型思維的人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自動發生,他們不認為伴侶應該互相幫助解決問題,或者學習更多技能。

他們會認為這一切都會隨著他們的愛神奇地發生。

對於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來說,正確的反應是去理解,並找出問題所在,面對它,解決它,對於那些無法釋懷的事情,從中得到領悟。

愛情中的思維模式,決定了感情的長久度

2.愛是恆久的忍耐又有恩慈

聖經中有這樣一段話:“愛是恆久的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我們將這段話在心底默默地吟誦一遍,理解它深刻的含義。

愛本身就是一種成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鑲嵌在生命中的河流,流淌在一輩子不長不短的時間中。

很多人會對愛情抱有浪漫脫離實際的幻想,而事實上,愛情關係也是一種人際關係,如何保持這種關係,也是需要學習的技能。

要記住,生活左岸是風花雪月,右岸還有柴米油鹽。

但凡缺失了一種,生活的河流將無法繼續和諧的流動。

那什麼是伴侶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

情人節的時候,有一個朋友晒出了他和女朋友之間的對話,因為都在忙著自己的工作,這個情人節沒有辦法一起度過。而為此,雙方都感到遺憾,但是卻用很可愛的語言來化解這種遺憾。

“別人家的情人節都是鵲橋相會,那我們呢?”

“相忘江湖”

“吾妻所言極是”

“各自滾去工作”

簡單的對話,兩個人彼此的理解,加上幽默的語言,讓這對情侶的生活顯得有趣。

而同樣,因為情人節沒辦法在一起的另一對情侶,卻因此大吵一架,原因只是選擇見面地點的意見不統一,兩個人彼此懷疑:

為什麼兩個人的意見會不同呢?是不是彼此都不再愛著對方了?

這看似是一個小問題,卻包含著固定型思維者對於伴侶的要求。

他們覺得情侶之間應該分享他們對所有事情的看法,而這種期待一旦沒有被滿足,便會產生分歧與矛盾。

究竟該聽誰的?男生就應該永遠地讓著女生嗎?

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情侶們錯誤地認為,他們彼此的權力與義務達成了一致。

“作為女朋友,我有權利去做什麼,我的男朋友有義務為我做什麼;

作為男朋友,我有權利去做什麼,我的女朋友有義務去做什麼。”

如此一想,沒有什麼比自己的權力受到侵犯更讓人惱怒了。

當另一方認為自己有權做某件事情,另一方卻不這樣認為的時候,雙方都會非常憤怒。

所以,正如開篇那一段話說的那樣,“愛是長久的忍耐又有恩慈”,面對問題相互責備於事無補。

這個時候,應該靜下來,好好地談談,說出自己的想法與顧慮,再決定這個問題誰的選擇更好,站在彼此的利益上,而不是某一個人的立場。

不要輕易便放棄一段關係,當問題出現,請為此做出努力。

不努力的兩性關係是難逃一死的,是不健康的,雙方需要努力才能進行正確的溝通,需要努力才能平衡不同的期望和想法。

這並不是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而是更應該說“他們永遠為雙方幸福快樂的關係而努力”。

"

作家張曉風說:“天神的存在是無始無終,浩浩莽莽的無限,而我是此時此際,此山此水中的有情有覺。”

人生在世,很多時候都是憑著喜好與感覺行走,我們吸引著與自己有相同磁場的人,欣賞著心中所愛慕著的事物,走進一段故事之中,又走進一個際遇之內。

愛情就是在這種情感與感覺的催生之下誕生的,遇見一個人,我們想著,餘生請多多關照,希望有浪漫的開端,也期盼著向幸福的結局行進。

無論此時的你是否遇見了命中的那一個人,都要充滿期待,並學會去愛。

愛情中的思維模式,決定了感情的長久度

1.王子與公主的結局並不完整

小的時候,我們都聽過很多的童話故事,而關於王子與公主的故事,都必定擁有一個完美的結局:

從此,王子與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當我們長大,喜歡上了一個人,從開始相遇傾心到最後的相愛,走過了熱戀期的我們逐漸迴歸到平淡的生活,甚至漸漸地,兩個人之間出現了諸多感情問題。

他關注遊戲的時間遠遠多於你;他在紀念日卻沒送禮物給你;他與其他的異性交談甚歡;他讓你一個人操持家務;他不會做飯;他有不愛洗頭的壞毛病等等。

於是你開始懷疑這段戀愛的正確性,是不是當初你們不夠了解彼此才變成現在的模樣,是不是對方是錯誤的選擇?

有些人選擇了逃避問題,最後只能和自己說,我們註定有緣無份,然後感慨道: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童話之所以被認為是騙人的,是因為它沒有將完整的結局展現在世人面前。

王子和公主在一起之後的生活,其實也和我們一樣,有爭吵,有矛盾,兩個人在一起需要適應的東西很多,而我們只以為結婚了便是幸福的結局。

兩個人在一起,還要不斷地面臨生活的種種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相處的模式,學會去愛。

網絡上很多人在說:自己這輩子好像都遇不見真愛了,就算還是相信愛情的,但是卻不相信會落在自己身上。

作家畢淑敏曾寫過這樣一個故事,她說自己的侄女很優秀,但是一直以來都沒有男朋友,每次都會和畢淑敏抱怨自己怎麼就遇不見愛情呢?

畢淑敏說道,是因為你沒有主動地尋找。確實,世間的事情都是需要主動的。

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同樣天上也不會自動掉下來一個男朋友。

主動便是關鍵,無論是在尋找的過程中,還是一個穩固的感情關係裡。

我們要主動地去發現愛情,也要主動地去改善關係。要知道一切都不是天註定的,而是需要努力的。

有些人會認為一段感情如果需要你的努力,那這段感情就註定不屬於你。這是一個錯誤的判斷。

固定型思維的人希望所有的事情都能自動發生,他們不認為伴侶應該互相幫助解決問題,或者學習更多技能。

他們會認為這一切都會隨著他們的愛神奇地發生。

對於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來說,正確的反應是去理解,並找出問題所在,面對它,解決它,對於那些無法釋懷的事情,從中得到領悟。

愛情中的思維模式,決定了感情的長久度

2.愛是恆久的忍耐又有恩慈

聖經中有這樣一段話:“愛是恆久的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我們將這段話在心底默默地吟誦一遍,理解它深刻的含義。

愛本身就是一種成長,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鑲嵌在生命中的河流,流淌在一輩子不長不短的時間中。

很多人會對愛情抱有浪漫脫離實際的幻想,而事實上,愛情關係也是一種人際關係,如何保持這種關係,也是需要學習的技能。

要記住,生活左岸是風花雪月,右岸還有柴米油鹽。

但凡缺失了一種,生活的河流將無法繼續和諧的流動。

那什麼是伴侶之間最好的相處模式?

情人節的時候,有一個朋友晒出了他和女朋友之間的對話,因為都在忙著自己的工作,這個情人節沒有辦法一起度過。而為此,雙方都感到遺憾,但是卻用很可愛的語言來化解這種遺憾。

“別人家的情人節都是鵲橋相會,那我們呢?”

“相忘江湖”

“吾妻所言極是”

“各自滾去工作”

簡單的對話,兩個人彼此的理解,加上幽默的語言,讓這對情侶的生活顯得有趣。

而同樣,因為情人節沒辦法在一起的另一對情侶,卻因此大吵一架,原因只是選擇見面地點的意見不統一,兩個人彼此懷疑:

為什麼兩個人的意見會不同呢?是不是彼此都不再愛著對方了?

這看似是一個小問題,卻包含著固定型思維者對於伴侶的要求。

他們覺得情侶之間應該分享他們對所有事情的看法,而這種期待一旦沒有被滿足,便會產生分歧與矛盾。

究竟該聽誰的?男生就應該永遠地讓著女生嗎?

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是因為情侶們錯誤地認為,他們彼此的權力與義務達成了一致。

“作為女朋友,我有權利去做什麼,我的男朋友有義務為我做什麼;

作為男朋友,我有權利去做什麼,我的女朋友有義務去做什麼。”

如此一想,沒有什麼比自己的權力受到侵犯更讓人惱怒了。

當另一方認為自己有權做某件事情,另一方卻不這樣認為的時候,雙方都會非常憤怒。

所以,正如開篇那一段話說的那樣,“愛是長久的忍耐又有恩慈”,面對問題相互責備於事無補。

這個時候,應該靜下來,好好地談談,說出自己的想法與顧慮,再決定這個問題誰的選擇更好,站在彼此的利益上,而不是某一個人的立場。

不要輕易便放棄一段關係,當問題出現,請為此做出努力。

不努力的兩性關係是難逃一死的,是不健康的,雙方需要努力才能進行正確的溝通,需要努力才能平衡不同的期望和想法。

這並不是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而是更應該說“他們永遠為雙方幸福快樂的關係而努力”。

愛情中的思維模式,決定了感情的長久度

3.在戀愛中成長

這一輩子的時間裡,你會遇見很多人,走進你生命的每一個人都會組成你生命的一部分。

人們都說,陪伴是最長久的告白,而對於沒能陪你到最後的人,無論恩怨多少,請學會放下。

金庸武俠劇《神鵰俠侶》中有一個反派人物李莫愁,因愛生恨,累及一生。

她說:“如果遇人不淑是一種不幸,那麼執念太深便是一種悲哀。當不幸與悲哀打成一個死結,終其一生也難以解開。”

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反目成仇的情侶,當初的愛走到盡頭,人們會將愛而無法長久的怨念,變成積鬱在心中的恨,最後不能原諒他人,也未曾放過自己。

對於成長型思維的人來說,即便失戀這件事情很痛苦,但總會有解決的辦法。他們會說:

“這段感情教會了我很多,這段時間以及它結束的方式讓我明白了兩個人溝通的重要性。我以前會認為兩個人在一起,愛可以戰勝一切,但是,現在我知道,愛需要很多其它的支持才能存活下去。”

作為伴侶,要學會在戀愛中成長,幫助彼此在這段感情中達到想要的狀態,實現自己的潛能。

這便是最好的戀愛關係:我們都不完美,但在彼此的相處中逐漸變得越來越好。

-【結語】-

愛情是一個恆久的話題,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如何去愛,而不應該將完美的理想主義貫穿進現實中,真正好的愛情是長久的忍耐還有恩賜,真正好的伴侶是互相成就。

用成長型思維去考慮問題,不只是在情侶關係上,還有親子關係中,你知道你應該如何做好一個好的引導者嗎?你準備好做合格的父母了嗎?

讓我們期待下一篇的閱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