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真愛究竟是放棄還是陪伴?

戀愛 不完美媽媽 韓國 電影 影視 郭聰明的觀影計劃 2019-03-14

被評為年度最催淚的愛情故事電影《被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將在3月14日白色情人節全國上映,作為一部翻拍自韓國的愛情片,原以為是一部濃縮著狗血劇情的青春偶像劇,沒想到最後仍然會被老套的劇情擊潰到聲淚俱下。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真愛究竟是放棄還是陪伴?

作為一部商業片,這部電影是成功的,超前點映的每場均會打動全場的女性,劇中愛情觀超前,冒著極大的風險挑戰著傳統的世俗觀念,可能觀眾一時難以接受。

將愛情中靈魂與肉體、真愛與性趣徹底分離,重新定義“真愛”的含義。

真愛不是想愛的直男直女同居同床十幾年,卻因為難言之隱始終沒有越過那條鴻溝,彼此保持著冰清玉潔。

真愛不是為了彼此,一方可以放棄自己的所有,另一方願為其成為渣女,奉獻出自己的身體和肉身。

不能永久陪伴究竟能不能尋求真愛,愛情片的狗血劇情將現實與觀眾打擊的一愣一愣的,但當結局揭曉,所有喝下狗血劇情的少男少女,都會流出含有自己故事的淚水。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真愛究竟是放棄還是陪伴?

雖然這個影片很感動,但是這樣的故事從一開始就能看到結尾的故事,完全是我無法忍受的那種製造遺憾的故事,暫且不論故事的結構或者是邏輯合不合理,但是兩個明明可以在一起的人互相推開,我就無法理解,真正的相愛需要考慮時長嘛?如果不能給對方幸福,果斷的離開又有什麼悲傷呢?那是各自的選擇,就像一對和平分手的情侶,在沒有任何阻力的情況下,怎麼還會引出觀眾的淚目。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真愛究竟是放棄還是陪伴?

一個人憑什麼因為害怕受傷或者害怕傷害別人,而幫其他人做決定?尤其是兩個相愛到極致的人,不就應該像每對新婚的情侶宣誓時講的那樣“不管對方貧窮或者富有、健康或者疾病,都要同甘共苦一起前行”的嗎?如果連這樣的誓言都無法許下,在沒有步入婚姻前就各自放棄,那又有什麼悲傷可言。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真愛究竟是放棄還是陪伴?

“因為我患有遺傳病可能要死了而把心愛的人拱手推向別人”,“為了讓你放心所以我去嫁給優秀的男人而把最心愛的、快要死了的你一把推開”,這就是愛情嗎?這就是引人淚目的奉獻精神嗎?我覺得,這是不愛。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真愛究竟是放棄還是陪伴?

關於愛,我們能夠承受的程度是什麼?是默默走開、是推向別人還是離開一秒我都覺得呼吸困難,哪怕死亡我也要守護著你,我們真的瞭解什麼是愛麼?或許說,這部影片的導演真的懂的我們需要的愛嗎?

如果愛情是失去對方一秒就會感到呼吸困難即將死去,那為什麼要為這種逃避自我,把愛人拱手送人的故事而感到悲傷呢?那一定是多數人都習慣逃避自我,多數人都沒有真正的感受到愛一個人可以愛到超越害怕傷害、不製造傷害的程度。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真愛究竟是放棄還是陪伴?

有句話說:“這世界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或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而你不知道我愛你。”

而《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說的卻是:“這世界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或死,而是我們站在對方面前都知道對方愛自己,卻要把對方推進悲傷的黑暗裡。”

我是郭聰明,別再為這種無病呻吟的故事而痛哭,如果真的要死了,快點好好的跟世界、跟所愛的人好好道別,或者想跟誰和解也要快;如果你知道你在乎的人快要死了或者離開你的生活,快點跟他說出那些平常你說不出口的那些話,包括那句“我愛你”,哪怕再悲傷,也要好好陪伴他最後的日子,這才是愛。

本文由郭聰明原創,感謝閱讀,歡迎關注,轉載請留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