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陽羅渡現已荒廢的古道和涼亭,印記了一個時代的變遷

“長亭外,古道邊,夕陽山外山”,每當聽到這首歌謠,就會浮現出詞中的場景,然而,如今眾多的古道,卻因為時代的變遷,正被雜草籠罩,難辨曲直了。

古道涼亭,遍及大江南北,尤以江南地區為甚,也許是江南多山且多雨,於是先人們便在古道的重要節點,修築涼亭,既可避暑歇涼,也可遮風躲雨,是個重要的功能場所和交通節點。


耒陽羅渡現已荒廢的古道和涼亭,印記了一個時代的變遷

雜草叢中的“鳳凰亭”,孤守山野,熱鬧不再。



位於湘南的許多大山和村寨邊,如今仍存有不少的古道和涼亭,只是今非昔比,這些殘留的舊時交通要道,現已失去了昔日風采,僅能當做一個時代的印記,被遺棄在荒山野嶺間。

近年來,記者探訪了多條古道涼亭。近日,記者又再次進山,在湘南山區,探尋了一處由湖南往廣東的重要古道,及古道上的涼亭。

古道往往沒有具體而唯一的名字,原因是以前的山道數量眾多,且每段都串起不同村寨,而且是在歷史長河中逐漸築造和串聯起來的,所以難以像今天的城市道路或交通幹線,凡路必有名了。但是,這絲毫不影響老輩人對路線的描述和溝通,他們通常會說“到某處去,走某地到某地的哪條道”,這樣一聽,幾乎就出不了差錯。


耒陽羅渡現已荒廢的古道和涼亭,印記了一個時代的變遷

僅存的一段古道,今日已是人跡罕至。



耒陽市的羅渡通往長坪的古道有好幾條,但羅渡小衝村過野雞窩經黃石坑到長坪這條古道是最重要的通道,這段長度十餘里,但是這條古道要是把兩頭延伸開來,往西北可達常寧市和桂陽縣,而往東南向可出湖南而進廣東,長度可達千多裡,這可謂是用腳步走出來的省道或國道了。而記者親臨探訪的這段約6公里的古道,如今卻已所剩無幾,從羅渡開始上山,整條古道幾乎沒有完整的了,有些已被雜草掩蓋,無法辨識其走向和狀況,有些路段已被開山修公路的挖掘機挖斷,以往站在高處即可窺概貌的古道,已不再蜿蜒起伏,除了涼亭兀立,整條道路已嚴實的隱沒于山體,不知其蹤。

據瞭解,這條古道從山下羅渡至山巔涼亭,全程不到十里,先經山下的“廣西亭(音譯)”,再到山腰部的“鳳凰亭”,等行至山頂部,可分出兩條路來,一條是經“義書亭”往長坪,另一條則可通往“古老年”。涼亭的位置設立是很有講究的,一般是村莊稀少的地段,佈置的較密集,而沿途村莊較多的路段,則涼亭較少,是因為以往村莊可代替涼亭的功能,提供躲雨避暑及飲水等。

驛站尚殘在,寂寞“鳳凰亭”

鳳凰亭,是從羅渡起步後的第二座亭子,下方相距約一公里處還有個廣西亭(音譯),那是這段古道的起步亭。鳳凰亭在這條古道上算是規模大的了,建造在山間陡坡上一片突兀的平臺邊緣,其面闊三間,簷高逾三米,木架瓦頂,石柱石礎,古樸結實。但是現場可見各類雜草滋長,幾乎已經侵佔了大部分面積。殘留的石墩木面長條凳,還可以清晰的看出被歲月侵蝕的紋路機理來,帶刺的凳面,怕是多年未再坐人了。


耒陽羅渡現已荒廢的古道和涼亭,印記了一個時代的變遷

亭中的石柱,下大上小,是當地眾多涼亭的一大特色。



立於亭中臨風遠眺,江天空濛,河流蜿蜒,更可目及耒陽、常寧、桂陽三縣市。涼亭築於此,可謂選址精心,構築巧妙。可以想象,當年先人們聚歇於此,談天說地,遠眺識地,又會是何等的愜意。

在鳳凰亭斑駁的石灰牆壁上,仍然清晰可見,幾十年前古道沿線各公社大隊集資修繕的樂捐牌,從內容上可見,當初捐助的款項最大的是“和平公社 元”,這即可見當時大家對公益事業熱情和鄉間自助模式,也可見當年物價之低廉。


耒陽羅渡現已荒廢的古道和涼亭,印記了一個時代的變遷

立於亭中臨風遠眺,江天空濛,河流蜿蜒,更可目及耒陽、常寧、桂陽三縣市。


緊靠鳳凰亭後簷,是一幢“四方三間”的老屋,粉牆黛瓦、石木門窗,門面上的字畫仍隱約可見,聽說,這裡當初就是一個綜合的服務店,既有賣粉賣包子的,還有住宿設施,可是今日的老屋,已是雜草擋門,野藤沒窗,只能憑著想象,感受當年這裡曾有的熱鬧場景。

至今仍在發揮作用的“義書亭”

從鳳凰亭繼續上坡,行約四五里,便是另一處重要的涼亭“義書亭”了。義書亭位於三叉路口,而且緊挨著新修的鄉間公路。雖然原來進出涼亭兩端的石板路已不再連貫,四周也是雜草叢生,但是從裡面還是看的出來,今日仍在發揮著歇涼避雨的功能。看來,“放對位置才能發揮價值”的道理,古今通用,而且,在這裡仍能很好的體現。據瞭解,這個亭子的四周分佈著較多的村落,由於有其使用價值,估計還能保留一段時間。


耒陽羅渡現已荒廢的古道和涼亭,印記了一個時代的變遷


“義書亭”純手工刻字,讓人在這偏僻鄉野間,亦能感受的濃濃的鄉土文化氣息。

義書亭不如鳳凰亭的規模大,其側也沒有相配套的建築,孤零零的矗立在坡頂盆地間。從建築的形式和用料不難看出,自遠至今歷次修整的痕跡來,在東側門框邊,甚至可見一隻石臼也被砌築進去,別有一番“就地取材,材盡其用”的意味。

這是一條刻滿故事的苦難之路

隨我一同探尋古道涼亭的王老先生,今年已有八十一歲。關於古道涼亭,對於他這輩人,還有複雜的情感和清晰的印記和體驗。他多次語重心長的告訴我,這是條苦難之路!以前不像今日交通發達,運輸便捷,古人挑鹽挑油等一切物質交流,靠的全是這些古道,有些人出去挑擔鹽米,來去耗時一個多月,途中不是趕路就是落夥鋪(借宿過夜),絕大部分的時間,就是與這條古道為伴了,而在鼎盛時期,路上各處涼亭還成了重要的服務點,裡面除了賣吃的,還有住宿,因此,這不僅是重要的驛站,還是趕路人移動的家。

據他講述,當時大家外出趕路有規矩,一天要走七十里路,為了不耽誤,大家每天要到達約定的地點落腳過夜。而在這一路上,還有蠻多的規矩。如清早吃飯,“頭碗不能喝湯,二碗湯不澆飯,三碗就可隨便”。為什麼這麼講究呢?原因是,湯為水,趕路人最怕雨水,大家不希望下雨影響趕路。裝飯也有講究,裝飯要從一邊開始,不能正中挖心,這是講求個先後公平。還有就是裝飯要蹲著,不能頭朝下的弓腰站立,這是為了避免熱天滴汗,冷天滴進鼻涕來。

耒陽羅渡現已荒廢的古道和涼亭,印記了一個時代的變遷

雜草未能蔓及亭內,可以看出這裡還在發揮著作用。而且屢次整修的痕跡,也能容易看出來。

在沿途中,還有“回夥”這一規矩,大家在走出夥鋪幾裡地時,會選一涼亭集體歇息,如之前過夜的夥鋪老闆丟了東西,會在此時沿路趕來,而每每此時,大家都會配合著讓其搜身,以正清白。今天看來,似乎有侵犯人身權利的嫌疑,但這也足見“名譽和清白”對於老輩人,那是何等的重要。

據老先生介紹,那時落夥鋪,一間房屋擠下幾鋪床,每床睡兩人,一是省錢,二是老闆被子有限,得照顧其他路人過夜。當年衛生條件不好,床上常有蝨子油婆,不過出門在外,大家也無暇顧及。夥鋪中各地人士都有,很少有認識的,大家由於太勞累,一般顧不上聊天,自己一夥的每到一處,除了洗臉洗腳,就是吃飯睡覺,也有些還得抽空連夜自己修整草鞋,否則次日來不及趕路,可沒人等你。當然,偶爾也有不同路的由於搭訕不好,動手打架的,當然這是極少數的現象了。那時沒有鐘點概念,只能給老闆打個招呼,告之次日是見光即走,或者天亮前走,老闆就會按照你的意思,提前準備早飯,不影響大家趕路。


耒陽羅渡現已荒廢的古道和涼亭,印記了一個時代的變遷


“鳳凰亭”與緊靠著的老屋,百十年不變,相守至今。

由於趕路多在山間進行,不是上坳就是下坡,所以大家還有個“上坡三步走,下坡三步抖”的口訣。意思是平地起步要先快走三步,以示蓄勢衝鋒,而每當慣性衝刺一段下坡路時,要慢走三步,同時通過有節奏的抖抖肩上的重擔,以減速緩行,貌似汽車剎車,以便蓄勢下一輪快速下坡。

另外,記者還採訪了85歲高齡的王集震老先生,據其回憶,他最初從14歲左右就跟隨大人遠赴外地挑物質,當時三五成群,大家相約而去,有些走得不遠的,如挑炭,一般來去兩天,通常是自己帶糧,自助解決飲食。走得最遠的已經深入到廣東省境內,出門一趟來去約40天時間,按照當時每日“上七十下八十”的速度算來,出去一趟,靠著雙腿還要肩負重擔,得走近三千里的路程。放在今天,別說難以承受,連想象都要很大的勇氣。他還不無興奮的告訴記者,當時經過的有些村寨,已經形成了集吃住補給和物質交易的一條街市了,可想當年古道所承載的無可取代的歷史價值,以及古道沿線商戶們忙碌經營的社會形態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