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IPO流水線”很強大,卻為何無法撐起小米市值?

雷軍“IPO流水線”很強大,卻為何無法撐起小米市值?


科創板蓄勢待發。截至4月25日,科創板申報企業已達92家,其中2家為港股上市公司整體申報科創板。在這其中,有一批企業尤其引人矚目,那就是雷軍旗下的小米系多家公司正在集體衝刺科創板。

據瞭解,申報創業板的九號機器人有限公司、北京石頭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創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廣州方邦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聚辰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這5家公司都接受了小米系資本直接或間接的投資,其中兩家是在向科創板提交上市申請前夕,被小米突擊入股。

而截止去年小米上市,雷軍旗下已經坐擁11家上市公司,15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如今,再加上新一批衝刺科創板的小米生態鏈企業,雷軍用十多年的時間打造了自己的“IPO工廠”。

我們可以把這個工廠稱作小米生態鏈計劃。自2013年小米開始佈局生態鏈,包括小米科技、金星投資、順為資本等在內,已經投資了200多家企業,而這些企業很多未來都會被雷軍送上IPO的流水線。

在這種生態鏈的打法下,企業獲得了小米的品牌、資本、技術和資源支持,硬件產品極低的價格在小米線上線下的體系內銷售,可以迅速放量,為小米貢獻了更多的硬件產品和銷售收入。

不過,這種打法並沒有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自小米上市後股價與市值一直跌跌不休。如今,截止到4月30日,小米最新的市值只有2871億港元,與剛上市時5000億相比,跌去了一半。

3月20日,小米發佈了2018全年財報顯示,小米集團總營收為1749.15億,同比增長52.6%;淨利潤為85.5億,同比增長59.5%,但小米的營收低於預期。

報告期內,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達1.19億臺,同比增長29.8%,但在國內市場卻幾乎沒有任何增長,而主要依靠紅米手機在印度的銷量擴大,但這種銷量主要依靠的是低價。

實際上,雷軍在不斷鋪攤子擴展生態鏈企業的同時,小米核心的手機業務面臨非常不利的局面。counterpoint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前十大品牌最終排名為:華為、OPPO、vivo、小米、蘋果,小米在位次已經不斷下滑。

核心業務沒有持續增強競爭力,卻不斷痴迷於生態鏈的魔力,這樣的打法撐不起小米市值。一是這些生態鏈企業涉及大量的智能硬件產品,但爆款產品並沒有那麼多,雖然可以提升小米之家坪效,但並不核心;二是這些企業與小米之間其實還是鬆散的關係,小米非常嚴苛,給出的供貨價格極低,小米生態鏈企業只能擁有很低的利潤,所以在依靠小米體系起步之後,紛紛在小米體系外推出高利潤產品,實際上有脫離小米的趨勢。

這種情況下,小米生態鏈企業再多,銷售再強,意義也不大。所以,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雷軍在小米生態鏈上下了那麼多功夫、投了那麼多錢,但在資本市場上小米的市值還是如此衰弱。

相關推薦

推薦中...